07利用杠杆平衡原理的力学综合计算-【压轴必刷】2022中考物理力学压轴计算题难题专练 (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1:力学综合计算 【2022年】中考物理三轮冲刺宝典提分专题【无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1:力学综合计算 【2022年】中考物理三轮冲刺宝典提分专题【无答案】

专题十一力学综合计算类型一:与运动有关计算类1.(2021·重庆中考真题)2020年12月8日,中尼两国共同宜布珠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m。

体重为500N 的小海同学想一睹珠峰的雄伟魅力,从重庆坐火车经过约40h行驶了约3080km到达拉萨,然后坐汽车到达珠峰大本营。

(1)求火车的平均速度;(2)从拉萨到珠峰大本营海拔升高了1600m,求该过程中克服小海重力做的功。

2.(2021·内蒙古中考真题)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45s内,其速度v与时间t、动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已知前10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m。

求:(1)前10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3)动力F做的总功。

3. 如图所示为直-9型舰载直升机.该直升机有效载荷1 863 kg,最大起飞质量3 850 kg,最大续航时间5 h,下表是直升机航行时所受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g取10 N/kg)求:(1)直升机上升时机翼上方的压强________机翼下方的压强.(2)直升机以最大起飞质量水平匀速飞行时的升力.(3)该直升机3 min竖直上升至756 m高空的平均速度.(4)当直升机以80 m/s 的速度水平匀速巡航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4.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李明同学坚持骑自行车上下学,他的质量为50 kg ,所骑自行车质量为15 kg.(g 取10 N/kg )求:(1)若他在平直公路上5 min 内匀速行驶了1 500 m ,则这段时间他骑行的速度是多大? (2)若他骑行时的牵引力恒为60 N ,则他骑行这5 min 内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3)若他骑行时自行车两轮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25 cm 2,则他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类型二:压强、浮力类5.(2021·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质量为120g 的平底烧瓶内装有的水,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烧瓶底面积为230cm ,测得水的深度为5cm ,已知331.010kg/m ρ=⨯水,10N kg g =。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 杠杆、滑轮压轴题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 杠杆、滑轮压轴题

杠杆、滑轮拓展提高一.计算题(共4小题)1.如图甲所示,滑轮组通过轻质弹簧悬挂于O点,下端悬挂一柱形物体并浸没于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物体上表面恰好与水平面相平,绳子A端固定,忽略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已知容器底面积为200cm2,水深20cm,物体的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重为24N,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求水对物体的浮力大小;(3)求弹簧所受拉力的大小;(4)若要使柱形物体有的长度露出水面,需打开阀门K放出多少kg的水?(题中弹簧所受拉力F与其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2.重力为1200N,体积为60dm3的物体A,静止在水中时,它的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1.5m,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该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不计水对物体的阻力,绳重及绳与轮的摩擦)求:(1)提升前,物体A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2)物体A在水中(未露出水面)被匀速提升时,它受到的浮力;(3)物体A在水中(未露出水面)被匀速提升时,人的拉力F;(4)如果动滑轮挂钩用钢丝绳与物体A相连(钢丝绳不会断裂),而连接滑轮组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当绳子刚好断时,物体A露出水面的体积。

3.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500cm2、高度为50cm的薄壁容器,容器顶部盖着木板A(上面留有与大气相通的很多小孔),A下面粘连着正方体B,B与正方体D之间通过一根原长为10cm的轻质弹簧C相连,容器中刚好装满水,容器底部的阀门E关闭,此时B对A有向下的作用力,力的大小是40N.已知正方体B的边长为0.2m,正方体D的边长为0.1m质量为0.8kg,弹簧C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关系如图乙所示。

(所有物体均不吸水,不计一切摩擦力,整个过程弹簧轴线方向始终沿竖直方向且两端都连接牢固,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1)图甲中弹簧的长度(2)正方体B的密度(3)打开阀门E放水,当水面从与D上表面相平到刚好与D下表面相平,需要放出多少千克的水?4.如图所示装置中,杠杆AB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通过竖直方向的轻绳与滑轮组相连,在B端用能承受最大拉力为24N的绳子沿竖直方向将杠杆拉住,使其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滑轮组的下方,悬挂一圆柱形的物体,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圆柱形物体被浸在圆柱形容器的水中,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此时杠杆A端绳上的拉力为10N。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力学计算》配套练习附答案(2)功 功率 机械效率(附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力学计算》配套练习附答案(2)功 功率 机械效率(附答案)

C.此次简易斜面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50%D.斜面是一种省力杠杆
【答案】D
【解析】A.做的总功:W 总=Fs=1200N×5m=6000J,A 错。 B.做功的功率为:P=W 总/t=6000J/300s=20W,B 错。
C.重物的重力:G=mg=240kg×10N/kg=2400N,李军对重物做的有用功:W 有用=Gh=2400N ×2m=4800J,简易斜面装置的机械效率:η=W 有/W 总×100%=4800J/6000J×100%=80%,C 错。
队成员李军在一次行动中需要帮老百姓把一个质量为 240kg 的重物搬到 2m 高的车上。为了 省力采用 5m 的长木板搭了一个斜面〔如下图〕。用 1200N 的力用了 5min 将重物匀速推到
车上。关于此简易斜面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他对重物做了 4800J 的功 B.他做功的功率为 16W
9.〔2021 乐山 25〕如下图,一款新型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总质量为×103kg,在性能测试中,
沿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倍,〔g 取 10N/kg〕求:(1)
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2)汽车受到的牵引力;(3)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做功功率。 【答案】(1)10m/s (2)1.5×103N (3)2.7×106J1.5×104W 【解析】(1)汽车行驶的路程×103m,汽车行驶的时间 t=3min=180s,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3)箱子所受阻力×600N=120N,箱子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可得推力的大小:
F=f=120N,推力做的功:W=FS=120N×15m=1800J,推力做功的功率:P=W/t=1800J/30s=60W。
答:(1)箱子所受的重力是 600N;(2)箱子运动的速度是;(3)推力对箱子做功的功率是 60W。

挑战17实验题(力学综合26题)(解析版)

挑战17实验题(力学综合26题)(解析版)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压轴挑战》分类汇编(解析版)挑战17实验题(力学综合26题)1.(2022•铜仁市)课后延时服务社团活动中,“勇创”兴趣小组计划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践活动,提出如下科学猜想:猜想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猜想二: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与被提升物体的高度有关。

现有实验器材支架、细绳、轻质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量程合适)、规格2N 的钩码多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你协助“勇创”兴趣小组完成实验。

(1)除上述实验器材,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次数物体重力(N )物体上升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cm )机械效率1210 1.03066.7%2410 1.730…3610 2.43083.3%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8.4%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物体提升相同高度, 物体越重 ,机械效率越高;③若要验证猜想二,你的关键操作是 控制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都相同,且绕绳方法相同,改变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

【答案】(1)刻度尺;(2)①78.4%;②物体越重;③控制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都相同,且绕绳方法相同,改变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解答】解:(1)根据η==×100%知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和拉力,用刻度尺测量绳子自由端和物体上升的高度,因此实验中还需要刻度尺;(2)①第二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100%=≈78.4%;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体提升相同高度,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③若要验证猜想二,即验证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与被提升物体的高度有关,需要控制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都相同,且绕绳方法相同,改变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故答案为:(1)刻度尺;(2)①78.4%;②物体越重;③控制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都相同,且绕绳方法相同,改变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2022年中考物理力学专项复习《杠杆的有关计算、滑轮》导学案

2022年中考物理力学专项复习《杠杆的有关计算、滑轮》导学案

中考力学专题复习(导学案)杠杆的有关计算、滑轮【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包括会计算并解决定量问题以及会分析定性问题。

2.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及其特点,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3.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学习重难点】重点:1.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3.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难点:1.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课前导学】知识点一:杠杆的有关计算1.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

这就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阻力×()即:F1×()=F2×()或)(()=21FF知识点二:滑轮1.定滑轮、动滑轮的定义(1)定滑轮: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2)动滑轮:工作时,轴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2.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1)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 ,但可以改变拉力的 。

(2)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不改变 。

3. 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1)定滑轮:使用定滑轮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定滑轮的轴是杠杆的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定滑轮的半径。

拉力F 与物重G 的关系是: 。

定滑轮 动滑轮(2)动滑轮:使用动滑轮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提升重物时,如果两边绳子平行,动力臂为阻力臂的 倍。

当动滑轮平衡时,拉力F 与物重G 的关系是: 。

4. 滑轮组使用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力,把它们组合起来使用,就可以既省力又可改变用力的方向。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绳子自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初中物理杠杆难题-好题-压轴题

初中物理杠杆难题-好题-压轴题

1.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3.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图5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

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

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是 (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C 省力杠杆,省力杠杆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2、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 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杆垂直的力F 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这个直杆( )A. 始终是省力杠杆B. 始终是费力杠杆C. 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D. 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3、某人分别用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赶路,甲图中肩受到的压力 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 )A 、费力、省距离的杠杆B 、省力、费距离的杠杆C 、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D 、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5、将一圆柱体油桶推上台阶,现分别在A 、B 和C 点用力,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最小的推力是 ( )A .F AB .F BC .F CD .一样大6、如图所示,在杠杆AOB 的A 端挂一个重为G A 的物体,B 端挂―个重为G B 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O=BO ,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A .G A =GB B .G A <G BC .G A >G BD .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 中点悬挂一重G=60N 的物体,在A 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 N ;保持F 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 位置匀速提到B 位置的过程中,力F 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24年中考物理(全国)难点 专题01 力学综合(压轴题)教师版

2024年中考物理(全国)难点 专题01 力学综合(压轴题)教师版

专题01力学综合(压轴题)在探讨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压轴题)”的命题趋势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力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其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深入,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动量、能量守恒等核心概念。

因此,在中考中,力学综合题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深度,旨在检验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从历年的中考物理试卷来看,力学综合题的命题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在力学综合题中,通常会涉及到多个力学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解题的效果。

这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二是强调理解和分析能力。

力学综合题往往涉及到复杂的物理过程和现象,需要学生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这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记忆,还要培养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三是注重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力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实验和探究能力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在力学综合题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题目,这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2024年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压轴题)”的命题趋势可能会继续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的提升,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力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限时:20分钟)一、单选题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的数据处理正确的是()A .图中AB 段的路程s AB =45.0cmB .如果测得AC 段的时间t AC =2.5s ,则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32.0cm/sC .在测量小车到达B 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大D .为了测量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v BC ,可以将小车从B 点静止释放【答案】B【解析】A .由图知,图中AB 段的路程s AB =80.0cm ﹣40.0cm=40.0cm故A 错误;B .已知测得AC 段的时间t AC =2.5s ,由图可知s AC =80.0cm ,则AC 段的平均速度80.032.0/s 2.5sAC AC AC s cm v cm t 故B 正确;C .如果让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 v t知,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小,故C 错误;D .如果将小车从B 点静止释放,则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通过AC 段的时间与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 段的时间,因此测量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v BC ,不可以将小车从B 点静止释放,故D 错误。

中考物理考点题练《力学》压轴综合计算题

中考物理考点题练《力学》压轴综合计算题

《力学》一、计算题1.如图是一台火灾现场侦察、灭火的消防机器人,其质量为600kg,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以3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沿直线匀速前进了1min,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自重的0.02倍(g取10N/kg)。

求:(1)消防机器人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

(2)消防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3)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前进的过程中,消防机器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0m,物体重G=4×103N,汽车重G车=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

请计算:(1)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2m/s,则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多长时间?(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3)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4)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3.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其示意图如图乙。

轻质杠杆的支点O距左端l1=0.5m,距右端l2=0.2m。

在杠杆左端悬挂质量为2kg的物体A,右端挂边长为0.1m的正方体B,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正方体B 对地面的压力为20N.求:(1)此时杠杆左端所受拉力大小为多少牛顿?(2)正方体B的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3)若该处为松软的泥地,能承受最大压强为4×103Pa,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A的重力至少为多少牛顿?4.如图,用质量5t的卡车和滑轮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每个滑轮质量为175kg)将质量为1.2t的设备从深20m的矿井中匀速拉至水平地面。

卡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设备刚好完全露出地面用时10s并消耗汽油0.05kg。

(汽油的热值q=4.6×107J/kg,g取10N/kg)(1)全过程中,卡车对设备做的有用功是多少焦耳?(2)此时卡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3)如果该卡车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要匀速拉起另一套质量为4.075t的设备,这套设备的上升速度是多少?5.未来的广元将是全国绿色生态康养城市之一,提倡大家低碳出行,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低碳环保并且能源利用率高,是今后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利用杠杆平衡原理的力学综合计算1.如图所示,杆秤可视为杠杆,提钮处为支点O ,若不计其自重,当在挂钩悬挂被称物体后处于平衡状态,已知CO =4厘米,OD =8厘米,秤砣的重力为10牛。

本题中g 取10牛/千克,求:(1)这杆秤所能测物体的最大重力为80牛,求OB 的长度。

(2)当秤砣处于D 位置时,被称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3)若有人换了一个质量为0.8千克的秤砣,售出杆秤刻度显示3千克的物品,则物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1.(1)32cm ;(2)2kg ;(3)2.4kg【解析】解:(1)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 最大OC =G 秤砣OB即80N ×4cm=10N ×OB解得OB =32cm(2)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 物体OC =G 秤砣OD即G 物体×4cm=10N ×8cm解得G 物体=20N物体的质量为20N 2kg 10N/kgG m g ===物体物体 (3)使用10N 秤砣(正常情况下),当杆秤刻度显示3千克的物品时,设秤砣到O 点的距离L ,则m 物g ×OC =G 秤砣×L即3kg ×10N/kg ×4cm=10N ×L解得L =12cm当使用0.8kg 秤砣时,秤砣到O 点的距离不变,则有m 物′g ×OC =m 砣′g ×L即m 物′×10N/kg ×4cm=0.8kg ×10N/kg ×12cm解得m物′=2.4kg【答案】(1)这杆秤所能测物体的最大重力为80牛,OB的长度为32cm;(2)当秤砣处于D位置时,被称物体的质量为2kg;(3)若有人换了一个质量为0.8千克的秤砣,售出杆秤刻度显示3千克的物品,则物品的实际质量是2.4kg。

2.如图所示,在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中,有一项对抗性实验,甲、乙两人站在平衡板上,滑轮组将平衡板提升至一定高度后,两人在平衡板上挪动,并保持平衡板平衡。

若甲的质量为55kg,乙的质量为45kg,平衡板质量为900kg,且质量分布均匀,重心在点O。

(g取10N/kg)(1)甲、乙两人竖直站在平衡板上,滑轮组在25s内将平衡板匀速提升至离地面5m的高度处。

提升过程中平衡板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拉力F为6250N。

求在此过程中:①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少?②拉力F的功率多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2)当甲、乙两人竖直站立在图中A、B位置时,平衡板在空中处于水平平衡。

甲、乙两人从图中位置同时向平衡板左、右两侧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缓慢挪动至C、D竖直站立时,平衡板也恰好处于水平平衡,则两人挪动的距离AC和BD之比为多少?2.(1)①4510J⨯;②2500W;80%;(2)9:11【解析】【分析】解:(1)①由题意可知,甲的质量为55kg,乙的质量为45kg,平衡板质量为900kg,则甲、乙和平衡板的总重力是()()455kg45kg900kg10N/kg110NG m m m g=++=++⨯=⨯甲乙总板甲、乙和平衡板的总重力是4110N⨯,滑轮组在25s内将平衡板匀速提升至离地面5m的高度处,则根据W Gh=可知,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4110N5m510JW G h==⨯⨯=⨯总有用功②由题意可知,平衡板匀速提升至离地面5m的高度处,并从图中可以看到,两条绳子托着动滑轮,则绳端移动的距离是225m10ms h==⨯=这个过程经历了25s的时间,根据svt=可知,绳端移动的速度是10m 0.4m/s 25ss v t === 绳端移动的速度是0.4m/s ,拉力F 为6250N ,平衡板匀速提升,则绳端匀速移动,根据P Fv =可知,拉力F 的功率是6250N 0.4m/s 2500W P Fv ==⨯=拉力F 的功率是2500W ;由上述解析可知,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10J ⨯,拉力F 为6250N ,绳端移动的距离是10m ,那么滑轮组所做的总功是46250N 10m 6.2510J W Fs ==⨯=⨯总功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44510J 100%100%80%6.2510JW W η⨯=⨯=⨯=⨯有用功总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2)由题意可知,当甲、乙两人竖直站立在图中A 、B 位置时,平衡板在空中处于水平平衡,平衡板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甲的重力是55kg 10N/kg 550N G m g ==⨯=甲甲乙的重力是45kg 10N/kg 450N G m g ==⨯=乙乙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OA OB G l G l =甲乙 代入数据解得911OA OB l l =;甲、乙两人缓慢挪动至C 、D 竖直站立时,平衡板也恰好处于水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OA AC OB BD G l l G l l +=+甲乙代入数据可得()9550N 450N 11OB AC OB BD l l l l ⎛⎫⨯+=⨯+ ⎪⎝⎭解得911AC BD l l =,两人挪动的距离AC 和BD 之比为9:11。

【答案】(1)① 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4510J ⨯;② 拉力F 的功率是2500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2)两人挪动的距离AC 和BD 之比为9:11。

3.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将边长为5cm 的正方体G 1通过轻质细绳系于正上方杠杆的A 点,物体G 2重为40N ,将G 2放在B 点时,G 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 ,已知OA =0.2m ,OB =0.1m ,求:(1)此时细绳作用于A 的拉力是多大?(2)正方体G 1的重力是多少?(3)现用F =5N 的水平拉力使G 2以0.05m/s 的速度从B 点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多长时间可使G 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此过程拉力做了多少功?3.(1)20N ;(2)70N ;(3)5s ,1.25J【解析】解:(1)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 A ·OA =G 2·OB则绳子的拉力A 20.1m 40N 20N 0.2mOB F G OA ==⨯= (2)G 1对地面的压力F 1=pS 1=2×104Pa ×(0.05m)2=50N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地面对G 1的支持力F 支=F 1=50N正方体G 1的重力G 1=F 支+F A =50N+20N=70N(3)G 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时,绳子的拉力F A ′=G 1=70N设此时G 2向右运动到D 位置,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 A ′·OA =G 2·OD'A 270N 0.2m 0.35m 40NF OD OAG =⋅=⨯= G 2向右运动的距离s =OD -OB =0.35m-0.1m=0.25mG 2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0.25m =5s 0.05m/ss t v == 此过程拉力做的功W =Fs =5N ×0.25m=1.25J【答案】(1)此时细绳作用于A 的拉力是20N ;(2)正方体G 1的重力是70N ;(3)经过5s 后,可使G 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此过程拉力做功是1.25J 。

4.研究物理问题时,往往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物理模型。

如图所示,需要把一重量为400N ,边长为1m ,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立方体,利用翻;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求:(1)请在图甲中画出缓慢向右翻滚立方体时,使该立方体下底面刚刚离开水平地面所施加的最小力F 的示意图,并计算出最小力F 的大小;(2)利用翻滚的方法使立方体翻滚一次(即使原下底面变为左侧面)克服立方体的重力所做功的大小;(3)如果利用翻滚的方法使该立方体沿水平地面直线缓慢翻滚了10m ,用了20s ,则在这一过程中克服该立方体重力做功的功率大小是多少?4.(1),141.4N ;(2)82.8J ;(3)41.4W【解析】解:(1)翻滚时,以正方体的一条边为支点,以一个面的对角线为动力臂时,施加的力最小。

阻力是物体的重力,边长的一半为阻力臂,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阻力臂210.5m 2l l == 动力臂1l由杠杠平衡条件可得12Fl Gl =施加的最小力为214001414N 0.5m ==.N 1.414mGl F l ⨯= (2)开始时,重心离地面高度为边长一半,翻滚到最高点,重心离地面高度为一个面的对角线的一半,所以翻滚一次,物体重心升高1-0.2072m m h == 所以翻滚一次克服立方体的重力所做功400N 0.207m 82.8J W Gh ==⨯= (3)翻滚10m ,则需要翻滚10次,所以整个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1010总82.8J=828J W W ==⨯整个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功率为42.014总828J W sW P t === 【答案】(1)翻滚立方体时,下底面刚刚离开水平地面所施加的最小力F 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最小力为141.4N ;(2)翻滚一次克服立方体的重力所做功82.8J ;(3)翻滚10m ,用了20s ,克服该立方体重力做功的功率是41.4W 。

5.有一质量为100kg 且分布均匀的圆柱铁块,高为80cm ,底面半径30cm ,想用如下甲、乙两种方法使它倒下成丙图状。

求:(1)F 1与F 2的大小;(2)若动力对铁块所做的功等于铁块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求在推倒的过程中,推力F 1做功至少是多少?5.(1)F 1小于F 2;(2)98J【解析】解:(1)由甲、乙两图知道,两种推倒方法推倒铁块的过程中阻力始终为圆柱的重力不变,阻力臂的变化情况相同;按照甲的方法,支点为B ,F 1力臂为BD ,按照乙图方法,支点为C ,F 2力臂为D ′C ,因为BD 大于D ′C ,故F 1<F 2(2)无论如何将圆柱铁块倒下都是克服重力做功,两种方法使得柱体重心移动距离相等,故两个力做功相等,故比较使用甲、乙两种方法,人至少要做的功的大小W 1=W 2由图知道BD =要将圆柱铁块倒下,克服重力把BD 推到竖直即可,克服圆柱铁块重力做功为()21100kg 9.8N/kg 1008010m 98J 2W Gh mgh -⨯⨯⨯-⨯==== 【答案】(1)F 1与F 2的大小相等;(2)在推倒的过程中,推力F 1做功至少是98J 。

6.2021年武汉长青路改造跨铁路工程转体钢箱梁经历75min ,成功跨越京广线上行、汉丹货线下行京广线下行,安全平稳地实现了90°零误差“转体”后,与汉江大道长青路高架完美连接。

修建时为不影响火车通行,该桥梁体先在顺铁路方向浇筑,浇筑完成后,再通过转体装置完美“转身”横跨铁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