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分布式基站之建设策略

合集下载

5G网络通信基站部署面临的难点及建设发展策略探讨

5G网络通信基站部署面临的难点及建设发展策略探讨

5G网络通信基站部署面临的难点及建设发展策略探讨摘要:5G网络通信基站是5G网络应用的支撑点。

想要充分发挥5G技术的应用价值,就必须加强5G基站建设。

本文简述了5G网络通信基站部署面临的难点,并对5G通信基站建设思路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通信基站;5G网络部署;面临难点;建设思路一、前言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发展,5G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也许势必将会逐步走向高速宽带化、大规模覆盖面积网络建设和全网IP化,这不仅只是为了更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也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但是目前,我国5G无线通信系统网络建设部署还仍然面临着较多的困难。

这其中主要是5G技术对通信基站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原来的基站不能满足5G网络的通信要求。

基于此,本文主要简述了5G基站网络建设部署过程面临的技术难点,并对5G通信基站网络建设发展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以便提供相关同仁参考。

二、5G网络通信基站部署面临的难点分析(1)部分农村地区电力设备装机容量严重不足。

根据主要应用测试仪器设备以及主要生产厂家的产品实际使用参考电源功耗设计数据,5G的两个BBU功耗较4G的两个BBU功耗平均高出一倍,RRU与移动基站专用天线的两个电源组合体设计功耗平均AAU约1000w,较4G设计功耗平均高出1.5倍,整体单个移动基站专用天线设计功耗约5000w,是原来4G的2.5倍。

在3/4G只能共享一个基站无线网络电源情况下,叠加5G作为电源保护设备,尤其在此时若是5G尚未完全自动退出到基站网络的电源情况下,电源设备电池容量将严重不足。

其次,由于直流抱杆AAU必须直接地悬挂在直流移动抱杆上,产生额外的直流抱杆路径下的移动负载损耗,进一步大大程度增加了直流抱杆供电系统负载压力。

同时,AAU相对于RRU较大的连接施工设备功耗,要求更粗的施工专用导线电缆进行连接施工线径,增加了专用电缆连接施工的设备操作技术难度。

根据当前几年我国现有无线网络内部综合运行状况统计分析结果来看,4G动力电源系统网络的内部进行叠加已经给整个我国现有电网内部网络带来了极大的网络技术性和挑战,未来再在整个我国现有电网内部进行叠加5G,不仅仅只是需要进行无线网络电力电源网络系统改造和就是进行无线电源系统网络扩容几乎不再是所有可能。

分布式基站

分布式基站

分布式基站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站产品越来越丰富,而且各有特色。

从整体发展来看,分布式基站无疑代表了“下一代基站”的基本走向。

分布式基站具有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强、工程建设方便的优势,尤其是在未来的3G移动网络中,分布式基站将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3种3G制式TD-SCDMA、WCDMA、CDMA2000都有分布式基站产品,而且很多厂商加大对3G分布式基站研发投入的同时,也不断推出2G 分布式基站产品,因此分布式基站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分布式基站结构的核心概念就是把传统宏基站基带处理单元(BBU)和射频处理单元(RRU)分离,二者通过光纤相连。

在网络部署时,将基带处理单元与核心网、无线网络控制设备集中在机房内,通过光纤与规划站点上部署的射频拉远单元进行连接,完成网络覆盖,从而降低建设维护成本、提高效率。

一、分布式基站对运营商的意义随着语音业务容量的增加和高速数据业务的开展,为了提供更大的语音容量和更高的数据带宽,大部分传统移动通信运营商面临着在已有2G网络上如何建设3G 网络的问题。

已有2G网络的基站设备一般不具备直接升级支持3G业务的能力,因此,建设3G网络需要额外增加新的基站设备。

如何为这些增加的基站设备选择站址并找到合适的安装空间,就是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完全没有站址资源的新兴运营商而言,由于要进行全新的站址规划和选择,这个问题则更加突出。

据调查,大部分运营商都面临着站址选择困难和机房空间紧张的问题。

无论是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共站还是新建,在城市里符合要求的可用机房储备都非常有限。

如何尽量节省安装空间,灵活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安装场景,是对3G基站设备提出的重要需求。

同时,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电磁辐射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寻找天面的工作也越来越困难。

因此,如何降低机房和天面要求,减少配套投资将是网络建设中各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中国移动TD-SCDMA一期建网的基站数目和每平方公里基站数来推算,TD要实现良好的网络覆盖,其基站总数将超过2G基站数。

基于分布式基站的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研究

基于分布式基站的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研究

基于分布式基站的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研究摘要:5G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使得它在网络建设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而5G无线网络建设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5G网络技术是目前全球最领先的蜂窝无线网络技术,能够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数据传输任务,而分布式基站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作用,值得深入分析。

分布式基站可以覆盖更广的范围,因此提高了上网的速度与质量,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同时满足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分布式基站;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一、5G无线网络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4G无线网络,5G网络技术实现了提高系统容量、减少延时的目的。

如今,5G无线网络已经能够完全达到了万物互联的要求,并且还能够接入大型的专业设备,满足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

5G无线网络把信号与数据的质量都提高到了一种全新的标准,使得数据不受其他方面的干扰,不至于在数据传输的时候出现延迟的情况。

在新时代背景下,过去的资源也能够被继续利用起来,5G无线网络也实现了对无线资源更有效的使用,从而有效克服了高频段频谱利用效率低的困难,还切实降低了5G无线网络技术的运作成本。

二、分布式基站的优势借助分布式基站,可有效满足5G无线网络的覆盖需求,改善上网的体验,并且显著提高网络利用率。

除此之外,分布式基站的优势如下所述:①在使用分布式基站的过程中,可以将射频单元和基带单元有效分离,集中放置在机房内,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利用光纤可以实现射频处理单元与基带单元的有效连接,对于提高网络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②建设周期相对较短,5G无线网络规划成本可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降低了5G无线网络建设的成本。

例如,在搭建射频处理单元时,对基站机房的要求不会太高,一般不需要为射频处理单元建立独立的机房,使用的配套设施也相对较少,可以将资金投入和配套设施的安装时间节省下来。

③和传统基站建设对比起来,分布式基站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分布式基站原理及应用

分布式基站原理及应用

问题:目前协议只对不包括线缆传输时延的环路时延、帧定时精度以 及环路时延测量精度提出了要求,并未强制要求系统设备实现自动时 延补偿功能
各制式系统的最大 覆盖距离限制
最大拉 远距离
光模块支持的传 输距离
第 11 页
三、分布式基站接口规范
3.1CPRI接口规范
从各制式的最大覆盖距离分析最大拉远距离(未做时延补偿或直放站设备):
第 17 页
支持多种制式在同 一光纤传输
四、RRU共小区对底噪影响分析
1.WCDMA
•RRU与直放站和干放的区别: 噪声系数只存在于RRU中,BBU作为数字处理部分没有信噪比恶化
—— 信号放大设备只存在于RRU中
多RRU共小区配置下,如果多个 RRU的信号在BBU处叠加之后再 解码,也会引起类似的底噪叠加 的现象
•假设各RRU的无线环境类似(外扇区干扰Ioc相等),则 =KTB+Nf+ (Ior1+Ior2)/2+Ioc
与单个RRU时相比: KTB+Nf+ Ior+Ioc •结论:RRU0.5/0.5共小区时不会引起噪声抬高,但是各RRU的容量 减半
第 19 页
四、RRU共小区对底噪影响分析
1.WCDMA
RRU并联
RRU级联
第 18 页
四、RRU共小区对底噪影响分析
1.WCDMA
•华为多RRU共小区 1)0.5/0.5共小区时的干扰 •每个RRU的信号为:(KTB+Nfn+Iorn+Iocn)/2 •假设RRU的噪声系数相等,则BBU处得到的信号为: (KTB+Nf+Ior1+Ioc1)/2+ (KTB+Nf+Ior2+Ioc2)/2 =KTB+Nf+ (Ior1+Ioc1+Ior2+Ioc2)/2

浅论分布式基站BBU部署建设策略

浅论分布式基站BBU部署建设策略

浅论分布式基站BBU部署建设策略摘要:随着通信基站的大规模建设,分布式基站以其设备安装便利、建设周期短、部署灵活的特点,成为了通信基站建设中的主流。

本文对分布式基站BBU部署建设原则和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着重对BBU集中部署建设进行了研究,以此来推动与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关键词:分布式基站;BBU;部署建设;一、分布式基站BBU概述分布式基站是新一代用于扩展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通信设施,其具有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强、工程建设方便的优势,早在3G网络时代,采用 BBU(基带处理单元)+ RRU(射频拉远模块)的分布式基站就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分布式基站把传统宏基站基带处理单元(BBU)和射频处理单元(RRU)进行分离,也就是把基站的基带、主控、传输、时钟等功能集成在一个称为基带单元BBU的模块上,基带单元体积小、安装位置非常灵活。

分布式基站还把收发信机、功放等射频集成在另外一个称为远端射频模块上,射频单元RRU安装在天线端。

4G网络相比3G网络采用了更高的频段,对无线馈线传播损耗要求更高,而由于采用了BBU +RRU分布式基站技术,使得RRU能够靠近天线位置安装,减少了馈缆损耗,从而更能满足4G网络覆盖的需求,成为4G通信网络建设的主流形式。

二、BBU部署建设原则1、BBU部署方案应遵循“集中为主,分散为辅,专业协同,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部署,后续结合设备技术的发展和实施情况逐步修正【2】。

2、BBU 集中部署可以降低配套机房、电源等工程建设量,降低了建设成本。

当BBU集中部署时,应坚持“ 大容量、少节点”的原则,而少量 BBU集中部署时(BBU数量少于3个)应放置在局所或是基站机房,主要用于偏远距离覆盖或高速公路、铁路沿线覆盖建设的场景。

3、BBU集中设置时应统筹考虑、无线、IP、光缆多专业发展需求,利用现有城域网如主干和接入光纤、光交箱、管道管孔资源等丰富资源。

如不能满足近期多业务发展,则可适度考虑扩容。

无线网络设计中分布式基站的应用探讨

无线网络设计中分布式基站的应用探讨

无线网络设计中分布式基站的应用探讨[摘要]在无线网络建设过程中,分布式基站以其体积轻便、灵活部署、低成本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无线网络的覆盖能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分布式基站,接着对其应用优势、部署方式、应用场景等进行深入探讨,以便在无线网络设计中更好地应用分布式基站提供有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无线网络;设计;分布式基站;应用;引言为了进一步保证网络质量、提高网络速度、降低网络成本,目前分布式基站已经成为了各电信运营商实现深度覆盖的首要选择。

在分布式基站网络结构中,主要是把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顿拉远单元进行分离,而采用光纤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连接。

在建设无线网络过程中,可以在机房集中部署无线网络控制设备、核心网和基带单元,然后通过光纤有效连接规划站点中的射频拉远单元,从而达到网络覆盖建设目的,这不仅能够促进设备使用效率的提升,还能够有效减少建设维护成本,这对无线网络的推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布式基站概述分布式基站是把传统的BBU(基带处理单元)和RRU(射频处理单元)分离,两者之间采用单模或多模光纤连接。

基带处理单元BBU的作用主要是完成RRU接口的扩频、调制、复用、编码等基带处理功能,以及上报监控和警告信息、远程操作维护、信道处理等功能。

BBU设备一般位于中心机房或是OLT机房,一个BBU设备可支持多个RRU设备。

射频处理单元RRU作用主要是进行射频信号的滤波处理,包含上行信号LNA、下变频、A/D、信号RRC滤波、QPSK调制解调、功率放大、增益控制,天馈系统管理等,RRU是室外型射拉远模块,除与基带处理单元对接外,还可作为宏基站的拉远模块,可以直接安装于靠近天线位置的金属桅杆或墙面上,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单方便的特点。

可以说,分布式基站是基于传统基站结构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由“基带处理板块”与“射频拉远板块”共同组成的基站建设结构模式。

分布式基站实现了基带处理与基带处理的独立(安装)与统一(功能),对建站建设、设备应用、网络覆盖等具有积极影响[1]。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是一种新型的通信设备,它采用了分布式的设计方式,可以将基站的功能分散到各个小型的设备中,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效果。

设计方案:1.硬件平台:为了满足分布式皮基站的特殊需求,我们选择了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和低功耗的ARM架构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同时采用了低功耗的嵌入式存储器和集成了多种通信接口的芯片,如Ethernet口、PCI接口、GPRS数据传输接口和USB等。

2.软件平台:为了保证分布式皮基站的稳定性,我们选择了Linux操作系统作为主要的软件平台,同时使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用于实现实时任务调度、数据缓冲、数据传输等功能。

3.结构设计:分布式皮基站采用一个主控设备和多个从设备的结构,主控设备用于控制多个从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传输等工作。

每个从设备都具备单独的通信接口和数据处理能力,可以独立运行,同时也可以与其他设备协同工作,实现对于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4.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分布式皮基站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为了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我们采用了多种通信协议和技术,如TCP/IP、GPRS、Wi-Fi和Zigbee等,可以实现灵活的数据传输方式。

5.安全性设计:为了保证分布式皮基站的安全性,我们采用了多种安全措施和技术,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验证、防火墙等,从多个方面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分布式皮基站是未来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耗小、维护方便等优点,可以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我们将不断优化和完善分布式皮基站的设计方案,不断提升其性能和可靠性,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宏基站覆盖范围广,但信号强度难以覆盖到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建筑物密集的区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布式Pico基站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分布式Pico基站的设计方案。

一、分布式Pico基站的概念传统的宏基站的覆盖范围较大,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建筑物密集的区域,信号覆盖效果并不理想。

分布式Pico基站作为宏基站的补充,可以满足对于高密度、高速数据传输需求的场景,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Pico基站相较于宏基站,信号覆盖范围较小,但可以提供更加高速的数据传输和更加稳定的信号覆盖。

二、分布式Pico基站的设计原则1. 高效能性:Pico基站应该具备高效的数据传输和信号覆盖能力,能够适应高密度用户同时使用的场景。

2. 灵活性:Pico基站应该具备灵活搭建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部署和覆盖,方便网络的扩展和维护。

3. 可靠性:Pico基站应该具备可靠的信号传输和数据传输能力,能够保证用户通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分布式Pico基站的设计方案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Pico基站通常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即以中心基站为核心,周围分布多个Pico基站,被称为小区。

通过光纤、微波或者卫星通信等方式将Pico基站连接到中心基站,实现互联互通。

2. 频谱资源分配Pico基站通常使用的是微蜂窝、微波段频率资源,需要动态分配频谱资源以满足不同小区用户的通信需求。

Pico基站需要与周围宏基站进行频率协调,以避免频谱干扰。

3. 功率控制Pico基站需要根据用户的密度和信号强度需求,进行功率控制。

通过自适应功率调整技术,保证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噪比的平衡。

4. 数据传输技术Pico基站通常采用MIMO技术、小基站干扰抑制技术等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

5. 系统管理和维护Pico基站的远程管理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具备实时监控、故障自动定位、远程升级等功能,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山区CDMA网络分布式基站建设初探

山区CDMA网络分布式基站建设初探

按 电力部 门要求 , 一般需要在变压器搭火 , 平均要 多新建 23 . 公里的杆路 , 多用 23公里的三 相四线电源 电缆。 要 . 而分布式
基站发射部分可用 2 0 2 V市 电, 开通基站时 电力报装更容易,

成本 ( - 设备 费用 ) 6含 主要有机房土建、 铁塔及其基础 、 电引 市 入、 传输 引入等 , 费用分摊大致分 别占 1%、 5 2 %、 0 5 3 %、0 3 %左 右 。其 中 传 输 引 入 这 一 块 没 法 减 少 ,机 房 和 铁 塔 投 资 占 了除
从 事 基 站 建 设 的 同仁 都 知 道 , 统 的 C MA 宏 基 站 建 设 传 D
分布式基站 的主设备 , 因为放在 了现有 的传统机房 , 就可 以不 用 再 重 新 设 计 配 置 蓄 电池 组 和 开 关 电源 等 配 套 设 备 ,这
样 至 少 可 节 约 资 金 1 元 。传 统 的宏 站 必 须 用 3 0 市 电 , 0万 8V
合市场部门抢 占市场 , 抓住发展机遇 , 这一 点也得到市场部 门 的充分肯定。这种建 设模 式已在汉渝铁路及沪蓉高速公路覆 盖以及 2 1 年新建的基站中实验性采用 , 01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21 0 2年建设中将大量采用这种技 术方 案。 分布式基站 的发射部分设备简单 , 安装条件灵 活, 山区 对 来说 , 一般基站站点较高 , 多数情况不需要再建设较高的铁塔 , 只需建 设拉线桅或者树 一根 9 1 的水泥 电杆 即可 , .0米 投资一
而 也 缩 短 了 建 设 周 期 ,至少 可提 前 5 0天 的 时 间 , 利 于 配 有
l传 统 C DMA 宏基 站建 设 、 营 分析 运
鉴 于 受 基 站 主 设 备 对 配 套 设备 、 境 的特 殊 要 求 , 统 的 环 传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策略研究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策略研究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策略研究 崔立岩中国通信建设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52摘要:目前,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正逐渐从3G、4G 时代走入5G 时代,人们对通信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质量与移动通信的质量密切相关。

虽然目前的基站数量能够基本满足人们的日常通信需求,但随着通信行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章首先概述了移动基站建设,阐述了现今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中的挑战提出了建议,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建设策略中图分类号:TN925.5作者简介:崔立岩(1979—),男,汉族,吉林榆树人,本科,中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0 引言通信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也逐渐离不开通信。

移动通信基站作为重要的通信枢纽,在整个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基站建设的现状来看,随着社会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移动基站的建设方案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移动通信建设的战略分析,确保其在整个通信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和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1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概述1.1 基站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基站建设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建立基站时,基站建设场地应避开无线电台、雷达中心等区域,以防止出现信号交叉覆盖,保证信号质量,有效提高通信效率。

(2)为了防止资源浪费,相关人员必须根据交通量来确定要建设的基站数量,从根本上提高基站利用率。

(3)为了增加基站的信号覆盖面积,基站应建在通信流量密集的区域,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通信效率,还能给电信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2 基站建设的特点(1)基站数量多,密度大。

移动通信基站是一种通信接入设施,具有体积小、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同样呈现出数量多、密度大的特点。

例如,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交通流量大,通信基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为500 m 左右,有些地区仅为300 m 左右,通信基站数量多、密度大。

探索基于分布式基站的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

探索基于分布式基站的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

探索基于分布式基站的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发表时间:2019-07-29T13:30:49.1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梁广智[导读] 摘要:就现阶段而言,5G无线网络的研发和应用已经初见成效,大大鼓舞了我国科技研发团队的士气。

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30摘要:就现阶段而言,5G无线网络的研发和应用已经初见成效,大大鼓舞了我国科技研发团队的士气。

本文首先介绍了5G无线网络技术和分布式基站,接着对基于分布式基站的5G无线网络规划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在文章的最后总结了我国5G无线网络的发展情况,希望能助推我国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分布式基站;5G无线网络;传输接入引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生产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全球经济模式逐渐转变的背景下,各国对网络技术的需求持续提升。

我国5G无线网络的研发和应用既提升了我国在世界各国中的科技竞争力,也体现了我国对网络技术发展的前瞻性。

传统基站难以满足5G无线网络的需求,分布式基站的布设是5G无线网络覆盖和良好运行的必备条件。

一、5G无线网络概述1.15G无线网络特点科学技术改变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国家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5G无线网络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5G无线网络是第五代通信网络,其成功研发展现了我国科研人员的高精尖专业技术能力,是我国众多相关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

以下对5G无线网络具有的特点进行介绍:第一,传输速度快,在当前社会中,我国建设和生产的各个环节对网络的依赖性逐渐提升,人们在生活中也更加渴望顺畅的网络体验,5G无线网络传输速度快的特点,将为我国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延迟低。

以无人驾驶领域为例,在4G网络下的刹车智能控制反应距离为1.4米,而5G网络仅为2.8厘米,在某种程度上,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做是二者延迟性在实际应用上的具体体现。

此外,5G无线网络还具有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等优势,这些优势让5G无线网络在我国拥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5G通信场景下分布式基站的部署策略

5G通信场景下分布式基站的部署策略

图1 BBU网络架构(1985—),男,广东汕头人,本科,工程师。

研究方向:传输网络规划设计。

图2 建设周期对比
1.3 BBU集中部署的接入方式
由于BBU集中部署消耗接入投资成本、纤芯、管道等资源明显,因此可灵活选择白光直驱、彩光直驱等方式接入。

2 BBU集中部署的优劣势分析
2.1 技术发展优势
对于BBU集中部署,后续网络演进时可以利用基带池共享方式,实现基带容量动态共享,实现基带资源动态分配协调难度,提高了施工和维护效率。

第四,BBU与RRU
间为星型组网,网络结构简单,光路调度配置集中统一,对BBU与RRU之间的光缆网环形组网和光缆成环要求较低。

2.3 网络安全方面的影响
第一,BBU分散部署时,光缆网环形组网和光缆成环可以提高安全性,减少纤芯迂回占用。

第二,BBU集中部署后,RRU与BBU之间采用星型组网,一旦发生光缆中断事故,RRU与BBU之间的连接中断,安全性不足,即使光缆网采。

基站建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基站建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院毕业论文基站建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届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学院毕业论文评定书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基站发展现状,对基站的建设问题给予多方面的分析、探究。

现在人越来越关注基站的辐射问题、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从而对基站建设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基站的建设中现存的社会、经济问题,通过运用新技术来解决问题,并对未来基站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文章中还运用独特、新颖的流程图方法,将基站的环保节能中繁琐的文字叙述变成了直观的流程图。

关键字:基站建设节约环保基站新技术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base station, the issue of building on the base station to give a wide range of analysis and inquiry. Now that I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the base station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reby increasing the base station-building requirement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base stations in the exis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through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to solve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base station. The article also used a unique, novel flow chart method, the base station in the complicate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nergy into a visual narrative of the flowch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New technologies of the base station目录1 绪论 (1)1.1 基站简介 (1)1.2 基站应用分类 (1)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2)2 基站建设问题及解决方案 (2)2.1 基站建设难缘于法律法规冲突 (2)2.2 3G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策略 (3)2.2.1 集约化建站 (4)2.2.2 景观化建站 (4)2.3 基站建设技术问题 (5)3 基站新技术 (6)3.1 基站的最新技术特点 (6)3.2 高效节能的绿色基站 (7)4 基站未来的发展方向 (9)4.1 未来基站的技术特点 (9)4.2 基站未来的发展趋势 (9)5 总结 (11)参考文献 (12)1 绪论我国移动通信经过20年的发展,从初期的第一代模拟通信发展到第二代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数字通信,从窄带向宽带发展,网络从小规模、小范围覆盖发展到今天的大规模、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及绝大部分县市。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方案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通信网络也由2G发展到4G,且正在向5G发展,就目前而言,4G网络应用为当前主流,移动支付,网络购物、视频聊天、手机游戏、网络直播、各种自媒体软件及4G通信设备伴随着人们的生。

现在大多数城市区域都实现无缝覆盖,但是在建筑密集区和大型建筑室内覆盖还存在问题,为解决移动通信的深度覆盖、流量热点的吸收、减少用户投诉等问题,本文以移动通信分布式皮基站设计为题,针对建筑结构,设计相应方案,以解决其室内,电梯及地下停车场的信号覆盖,增强用户体验。

关键词:分布式皮基站;网络覆盖;室内覆盖;数据流深度覆盖是网络建设的主要难点:一是弱覆盖区域多属于建设难点,站址选取难度大,不易协调。

而铁塔的公司成立,使得运营商整体配套投资大幅减少,存在大量配套投资缺口亟需无机房或者是减少配套要求的覆盖解决方案,以缓解配套投资的压力;二是居民小区中的室分系统只能覆盖电梯、停车场和走廊,难以无法有效覆盖室内,而室外蜂窝宏基站室外照射也无法满足覆盖需求,需要一些更具有隐蔽性,创新性的方案解决覆盖,而分布式皮基站就是目前良好的解决方案。

1 分布式皮基站的特点与典型应用场景1.1 分布式皮基站特点分布式皮基站是一种在室内进行光纤或超五类线布线的新型信源系统,采BBU+集线器+PRRU结构,将BBU的基带信号通过光纤/超五类线传输,在拉远末端转换为射频信号进行覆盖。

具有架构简单、部署灵活、多制式深度覆盖的特点,其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接口安全、美观大方,可解决物业协调难度大及对美观的要求高的难题,可快速安装解决室内网络覆盖问题。

1.2 分布式皮基站应用场景分布式皮基站主要应用于大型公共场馆(如体育馆、会展中心),交通枢纽(火车站、汽车站、机场、高铁站、地铁站)、办公楼宇(星级酒店、写字楼、医院、学校、政府楼宇)、商业区(购物中心广场、大型超市)电影院、KTV、酒吧。

以上场景均有覆盖面积大,人流密集、用户集中迸发量、用户体验需求突出,另外物业协调难度大,对外观和隐蔽性要求高的特点。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策略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策略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策略摘要:随着我国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信息的要求程度亦在逐渐上涨,众多相关基站应运而生。

而针对目前国内的基站数目来讲,其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通讯需要,但随着通讯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推进,基站建设内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因此本文首先对于国内的基站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同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策略1.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分析1.1 基站工作原理所谓的基站,实际就是用来接收与发送手机信号的。

一般来说,移动设备在发出消息之后,都要经过相关基站,而后再通过基站的控制器,将这些信号分散到各个通讯频道。

而对于基站来说,除通讯频道以外载波频率也是基站内的一部分,因此,对载波频率进行有效控制并保证其有效运行乃是通信基站内最为重要与困难的工作环节。

1.2基站的特点对于通讯基站来说,其本身乃是通讯工程内接入装置的一部分,因此它可通过多个基站对其进行无线连接。

而不同的基站则可以通过点、面、线三种方式对其进行传输工作,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日常工作以及生活需要。

然而,对于目前国内的基站工程建设来说,尽管相关施工技术水平仍旧有所提高的上升空间,但其中依旧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而在基站的建设中,通信设备的信号传输频率乃是以排他性的状态而存在的,但由于国内现有的基站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则会造成国内基站的容量受到限制,在建设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

2.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内存在的相关问题2.1公众对于基站建设的顾虑在我国的通信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通讯管理当局应当与各有关单位共同努力,将通信产品以及当前产业发展情况融合在相关建设需求当中。

通过分析与总结,为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

这样就可明确基站建设中各个主体的责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大众在对网络通讯进行选择时,首先则会注意到移动通信基站内所存在的电磁辐射问题。

由此可见,只有真正实现基站建设与居民生活环境和谐共存的基本原则,才能有效推动移动通讯产业的快速发展。

浅论5G网络分布式皮基站建设部署

浅论5G网络分布式皮基站建设部署

浅论 5G网络分布式皮基站建设部署[摘要]当前,移动业务发生在室内场景已经占据较高比例,因此无线网络室内覆盖能力至关重要,成为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随着5G时代对无线网络提出了“更大带宽、更高容量、更低时延”的新要求,5G室内分布系统的发展也与时俱进,满足运营商和广大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分布式皮基站因其安装简单、配置灵活、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目前阶段5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主流技术。

本文主要对分布式皮基站建设部署进行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5G;网络;分布式皮基站;建设;一、分布式皮基站定义通常把无线基站分为四类,分别是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其中皮基站分为一体化皮基站、分布式皮基站(也称之为扩展型皮基站),还有单载频、双载频之分。

分布式基站是指将BBU传统宏基站基带处理单元和RRU射频处理单元进行分离,但同时又通过光纤相连接的基站。

分布式皮基站采用三级网络架构,由BBU(基带单元)、RHUB(集线设备)、PRRU(小型射频远端单元)组成。

其中基带单元BBU与现网设备型号一致,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它与集线设备之间采用光纤连接。

而集线设备与射频远端单元之间通过超五类或超六类双绞线进行连接,通过POE方式对PRRU设备进行供电[1]。

它具有易部署、配置灵活,软分裂提升容量、平滑演进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室内环境的无线网络容量和覆盖需求,是一种新型的、低功率的室内分布系统。

分布式皮基站与传统室分相比,造价偏高,但在建设、维护、容量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常见的皮基站主流设备有华为Lampsite系列、中兴Qcell系列、爱立信RDS系列等。

二、5G网络分布式皮基站建设推动背景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结果,4G网络有大约70%的数据业务是在室内发生的,而5G时代预计这一比例将超过80%。

从2G/3G/4G到5G,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移动终端接入设备种类和数量都会大幅增长,用户对于无线信号覆盖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建筑物室内信号覆盖已经成为移动网络建设的一大热点和难点,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重视。

5G网络分布式皮基站建设方式探讨

5G网络分布式皮基站建设方式探讨

2020年第8期信息与电脑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网络与通信技术5G网络分布式皮基站建设方式探讨梁 娟 赵 沛 姜芳芳 姜 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41)摘 要: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以及用户行为习惯的变化,移动数据业务呈现指数级增长。

目前,室内区域产生的移动网络流量在整个网络中已经占有非常高的比例,随着5G业务种类的持续增加和行业边界的不断扩展,业界预测未来5G超过85%的移动业务将发生在室内场景,因此室内覆盖至关重要,将成为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笔者首先对5G 分布式皮基站建设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存量分布式皮基站改造方案,最后对分布式皮基站分场景建设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室分;分布式皮基站;容量场景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20)08-141-03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5G Network Distributed Pico BaseStationLiang Juan, Zhao Pei, Jiang Fangfang, Jiang Tao(Anhui Branch of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Hefei Anhui 23004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 of users' behavior, mobile data services are growing exponentially. At present, the mobile network traffic generated in the indoor area has occupied a very high proportion in the whole network. With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5G business types and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industry boundaries, the industry forecasts that more than 85% of 5G mobile services will occur in the indoor scene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indoor coverage is very important and will become one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operators. At firs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5G distributed leather base station construction, then analyzes the transformation scheme of stock distributed leather base station,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distributed leather base station in different scenarios.Key words: digital room branch; distributed leather base station; capacity scenario0 引言在过去的30年里,移动通信经历了从语音业务到移动宽带数据业务的飞跃式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初探分布式基站之建设策略

初探分布式基站之建设策略

初探分布式基站之建设策略发表时间:2018-11-15T21:32:51.5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庾建巧[导读] 摘要:随着大量移动通信基站开工建设,基站选址难度加大,传统基站组网和建设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分布式基站组网建设模式的出现,为基站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身份证号码:45080219820106XXXX 广西南宁摘要:随着大量移动通信基站开工建设,基站选址难度加大,传统基站组网和建设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分布式基站组网建设模式的出现,为基站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程经验,就分布式基站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分布式基站;BBU;RRU;建设策略;一、分布式基站构成和特点分布式基站是由BBU和RRU两部分构成,BBU与RRU之间采用单模或多模光纤连接。

BBU主要进行基带处理、与RRU和RNC的接口、基站的维护与管理等功能,RRU主要进行射频信号的滤波处理,包含上行信号LNA、下变频、A/D、信号RRC滤波、QPSK调制解调、功率放大、增益控制,天馈系统管理等功能。

根据不同组网方式和光纤长度不同,可选取不同的光模块和光纤类型,多模光纤主要应用于连接距离较近的场景,比如同站址的应用;单模光纤主要应用于连接距离较远的场景,比如RRU拉远场景。

分布式基站特点:分布式基站采用模块化结构,集成度更高,体积小、重量轻、功放效率高达40%,并且方便安装,灵活扩容,采用BBU+RRU 设备可以减少有源设备的使用,优化系统KPI,提高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感知,是属于3G 技术的2G 进化应用。

二、分布式基站建设推动应用背景分布式基站具有以下优势:1)优化分布系统,覆盖和容量可独立规划,降低了对干放的依赖。

分布系统的多天线、小功率,有效解决了过去室分设计中大量使用干放而带来的干扰、监控等问题,小型的室分系统可以选用RRU作为信源替代光纤直放站,大型的室分可采用BBU+多个RRU方式,采用RRU替代干放,有效解决容量和覆盖质量问题;2) 基带容量可实现共享,扩容能力大;3) 光纤损耗小,主干布放简便,BBU/RRU 可以非机柜安装,便于部署。

浅析基于分布式基站覆盖高铁网络的细节问题

浅析基于分布式基站覆盖高铁网络的细节问题

浅析基于分布式基站覆盖高铁网络的细节问题安刚;王旭【摘要】本文主要对基于分布式基站覆盖高铁网络技术方案中遇到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给出解决的方案或建议.【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卷),期】2011(024)007【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高铁;分布式基站;覆盖;切换【作者】安刚;王旭【作者单位】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210006;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2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1 引言目前,为了有效克服高铁覆盖存在的车体损耗大、频繁的小区切换、重叠区域小、强烈的多普勒频移等难题,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的覆盖已有多种技术方案。

基于分布式基站的高铁覆盖技术、基于GSM-R的高铁覆盖技术、基站射频拉远覆盖技术、光纤直放站覆盖技术等多种方法都一直在被广泛探讨中。

上述多种技术方案在解决高铁覆盖问题上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是我们在规划和设计时必须要提前考虑和分析的。

本文针对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基于分布式基站覆盖高铁技术方案里遇到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求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2 高铁覆盖难点高铁通信不同于普通公网通信究其原因,其信号覆盖存在一些难点。

2.1 高铁车体穿透损耗大高速列车为了适应高速运行的要求,在密封性和车厢材质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对穿透损耗有很大的影响。

高铁列车采用全封闭式车体结构,且部分车型采用金属镀膜玻璃,车体穿透损耗高达25dB以上。

目前几种常见的高速列车车厢的穿透损耗如图1所示。

图1 常见高速列车穿透损耗目前在沪宁城际运行的高铁基本都是CRH3车型,列车的车体穿透损耗为25dB 左右。

即将在京沪高铁上运行的车型为CRH380A和CRH380B,它们的车体穿透损耗也都是25dB左右。

如果考虑在实际覆盖场景中,由于基站的入射角度和列车有一定的夹角,实际的穿透损耗会比上述测试值还偏大。

基于分布式基站的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

基于分布式基站的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

基于分布式基站的5G无线网络规划方案冷华【摘要】基于无线网络规划思路,根据我国网络现状,笔者考虑可以通过"分布式基站"以及"BBU"资源池的技术方式来实现5G网络的推广和普及,从而更好的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满足人们对于移动网络新的需求.【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2页(P64,66)【关键词】5G;分布式基站;BBU;RRU网络规划【作者】冷华【作者单位】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30【正文语种】中文1 进行分布式基站建设的规划计划1.1 分布式基站构建需要1.1.1 传输接入部分在分布式基站的传输接入部分,需根据基带处理单元的需要,对传输设备的类型进行选择,通常是选择IP RAN或者PTN的传输形式。

在基带处理单元以及射频处理单元的连接之上,选择采用光纤线路的方式进行连接,因为光纤线路对于数据的传输效率更好、速度更快,且能有效避免数据丢失的情况,为了保证两部分处理单元之间的数据实时传输,需采用光纤线路进行连接。

1.1.2 供电系统部分分布式基站需要电能进行驱动,因此必须具备供电系统部分,在对于射频处理单元的供电方面,可采用一体化的模块型设计,大大增加对其进行供电的便利性和随机性。

射频处理单元既可以放置在室外,也可以放置在室内,其对于配套设备的要求极低,并且可采用动态电压的方式进行供电,因此不需要专门的配套供电系统。

而基带处理单元必须要放置在机房之内,可以采用机房的整体供电系统对其进行电力输送,从而保证电压稳定,不会出现意外断电,当然对于基带处理单元必须要配置配用电池,防止因停电而导致区域通信瘫痪的情况。

1.1.3 机房部分分布式基站的优点一部分就体现在机房部分,这是由于射频处理单元不需要专门的机房进行放置,也不需要专门的配套设施,这大大降低了分布式基站的建设成本和建设周期,能够保证5G通信网络的升级过渡更加圆滑与迅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分布式基站之建设策略
摘要:随着大量移动通信基站开工建设,基站选址难度加大,传统基站组网和
建设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分布式基站组网建设模式的出现,为基站建
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程经验,就分布式基站建设策略进
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分布式基站;BBU;RRU;建设策略;
一、分布式基站构成和特点
分布式基站是由BBU和RRU两部分构成,BBU与RRU之间采用单模或多模
光纤连接。

BBU主要进行基带处理、与RRU和RNC的接口、基站的维护与管理
等功能,RRU主要进行射频信号的滤波处理,包含上行信号LNA、下变频、A/D、信号RRC滤波、QPSK调制解调、功率放大、增益控制,天馈系统管理等功能。

根据不同组网方式和光纤长度不同,可选取不同的光模块和光纤类型,多模光纤
主要应用于连接距离较近的场景,比如同站址的应用;单模光纤主要应用于连接
距离较远的场景,比如RRU拉远场景。

分布式基站特点:分布式基站采用模块化结构,集成度更高,体积小、重量轻、功放效率高达40%,并且方便安装,灵活扩容,采用BBU+RRU 设备可以减少有源设备的使用,优化系统KPI,提高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感知,是属于3G 技术
的2G 进化应用。

二、分布式基站建设推动应用背景
分布式基站具有以下优势:1)优化分布系统,覆盖和容量可独立规划,降低了对干放的依赖。

分布系统的多天线、小功率,有效解决了过去室分设计中大量
使用干放而带来的干扰、监控等问题,小型的室分系统可以选用RRU作为信源替
代光纤直放站,大型的室分可采用BBU+多个RRU方式,采用RRU替代干放,有
效解决容量和覆盖质量问题;2) 基带容量可实现共享,扩容能力大;3) 光纤损耗小,主干布放简便,BBU/RRU 可以非机柜安装,便于部署。

4)有效的解决选址
难题,实现快速建网受限于机房、引电等条件制约;5)分布式基站RRU完全室
外型设计,对机房配套几乎没有要求,直接接引外市电或者室外配置一体化电源,即可满足建设要求,结合一些特殊场景方案需求,可以将天线与RRU做在一起,
做些伪装和美化即可实现局部区域覆盖,大大降低了基站选址和建设难度,也提
升了网络建设速度;6)与传统宏基站类似的功率,RRU上塔节省馈线损耗,覆
盖效果优于传统基站。

基于以上优势和建设驱动力,近年来,分布式基站建设逐
步成为基站建设的主流,各种灵活多变的分布式基站组网方案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分布式基站建设策略
1、组网方式。

目前主流厂家分布式基站BBU和RRU设备均支持星型组网、
链型组网、星链混合组网,但对于环形组网,只有部分厂家支持。

星型组网时,
一个BBU一般支持6 个Ir 接口;链型组网时,采用不同的CPRI接口,支持的级
联级数不同,1.25G CPRI 最大支持4 级级联,2.5G CPRI 最大支持8 级级联。

链型
组网级联的几个RRU 可以配置成一个小区,不同扇区的天线收发同一小区的信号,通过软件配置灵活地调整RRU 与小区的对应关系,扩容和网络调整时不需要做任
何硬件调整。

高速公路、铁路覆盖时,多RRU 属于一个小区,避免小区间切换频
繁容易掉话。

室内覆盖,避免了终端在室内移动时频繁切换的问题,并且由于小
区数少,容易进行网络优化和管理维护。

2、BBU集中建设模式。

根据4G 网络运行要求,BBU 组网主要以集中放置为
主,这种放置方式降低了运行成本,便于管理并且从根本上满足了网络运行需求。

集中放置是指将BBU 集中放置在光缆汇聚机房,并利用光纤传输的方式将其与远
端的物理站址的RRU 设备相连,形成BBU + RRU 基本模式[1]。

BBU集中建设与传
统建设模式优势明显:RRU建设相比BBU建设对配套要求的较低,BBU集中设置时,能充分利用BBU可用资源,节省BBU资源配置,同时能明显降低RRU拉远
站点配套建设,有效降低建网成本;RRU站点室外型设计,空调等高耗能设备大
量减少,BBU集中设置,提高了电源供给的效率,能有利促进网络的节能减排;
灵活的部署策略,使得基站建设不在受限于基站机房选址难题,能有效的提高建
网进度,实现快速运营;大量节省传输设备投资,RRU与BBU只需裸纤连接,无
需配置传输设备资源;集中BBU基带池,大大增加了更软切换比例(更软切换不
浪费基带资源),减少软切换比例,资源调度的效率也大大提高,网络性能指标
也随之改善。

但是BBU集中建设也存在占用光纤资源量大、室外施工质量要求较高、远端RRU供电安全问题、操作维护需上塔进行等劣势。

总体上来说,BBU集中建设优势大,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与房租,并且网络建
设周期更短,可快速实现网络高覆盖率,降低成本建设成本。

在4G基站配套设
施中,以电源、GPS 和综合架为主,BBU 还可以通过对现有机房资源的整合,提
高整体投资的效率,给维修和检测带来了方便。

3、RRU拉远建设模式。

RRU拉远建设模式,主要是涉及基带资源池设备和RRU设备之间的组网。

目前RRU支持的组网方案有三种:1)星型连接。

MU和RRU近距离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模式,每个RRU单独拉光纤到MU,不同的RRU对
接MU的不同光接口,即提高可靠性,又降低级连复杂度,当出现RRU或光纤通
道故障时,只影响一个扇区,但这种组网方式光纤资源消耗量大;2)链型组网。

多个RRU设备组成链型连接后,再和基带资源池设备连接,这种组网可大量节约
光纤资源量,但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3)光环型组网,是指多个RRU设备
直接组成环型,再与基带池设备使用2条链路组成环形。

这种组网比星型连接所
需光纤量少,又能提高传输系统可靠性,是RRRU组网推荐方式之一[2]。

四、分布式基站建设相关建议
1、建设模式选择建议。

BBU集中建设是分布式基站建设最灵活的模式,可以
推广应用。

建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BBU集中的机房,BBU集中数量不宜过多,
建议不超过5个为宜,并适当增加BBU集中机房电源和传输安全保障级别,BBU
集中机房应作为VIP 基站进行重点保障;对于集中放置BBU所拉远的RRU按就近
区域、连整片覆盖;每个BBU预留一定的端口,单接口板光接口不超过5个,具
有一定扩展性。

2、BBU集中局所选择建议。

优先考虑在核心网机房、端局以及条件好的基站
作为BBU集中放置的局址,BBU与RRU连接光纤,尽可能采用传输末端接入光缆,原则上不占用汇聚层和骨干层光缆资源。

3、BBU+RRU组网方式建议。

一般应用场景应采用成熟的星型连接组网;而
高速路、高铁覆盖等特殊场景,可采用星链混合组网模式,为保证网络质量,当
使用链型组网时,不超过2 级连接;对于一些特殊场景为增加安全性,可结合厂
家设备特点,选择环形组网方式,提高BBU+RRU光纤连接安全性。

4、RRU拉远建设建议。

当采用RRU拉远建设时,设置室内分布RRU就近接
入光交接箱,共享就近宏站的BBU,实现室内覆盖;具备上塔条件的尽可能上塔
安装,接近天线安装,减少馈线损耗;对于居民阻挠等基站,可采用RRU与天线
一体化设备,通过伪装和美化进行部署;RRU室外安装时,考虑必要的防雷电措
施,避免雷电对RRU的损害。

5、RRU用电建议。

RRU上塔应优先选择直流供电方式,避免交流电上塔的风险;VIP 基站需考虑RRU备电措施,比如配置一体化室外电源柜;RRU与BBU同站址时,当RRU和机房电源线距离小于100 米,可以直接从机房引电;超过100 米采用更大线径电源线或在RRU处直接引电。

对于道路沿线覆盖基站,若就近引电困难,可采用电源远供方式解决RRU 供电难题。

五、结束语
随着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深度推广,分布式基站由于环境适应能力强,安装方便快捷,节省机房空间、投资省等优点,使得基站建设组网模式更加灵活,并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仁兵.浅谈4G网络建设中的BBU组网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6(12)
[2]梁延峰.RRU基本原理及应用研究分析[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