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专题二十三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2c097ebc33d4b14e852468f5.png)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提纯。
(2)液体与液体的分离提纯。
(3)固体与固体的分离提纯。
(4)气体与气体的分离提纯。
2.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提纯:图1图2(1)图1分离提纯方法称为过滤,涉及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②若滤液浑浊,需再过滤。
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液体超过滤纸边缘。
(2)图2分离提纯方法称为蒸发,涉及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溶液中提取NaCl固体。
(3)图2也适用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进行晶体析出。
如KNO3溶液、CuSO4溶液析出晶体。
3.液体与液体的分离提纯:图3图4(1)图3的分离提纯方法称为萃取分液,涉及的玻璃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和烧杯。
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萃取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的分离方法。
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④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4)图4的分离提纯方法称为蒸馏。
适用范围: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防止液体暴沸;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下口进,上口出”。
4.固体与固体的分离:图5图6(1)图5适用于固体加热分离法,管口朝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液体水回流使管底炸裂,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固体。
(2)图6的分离提纯法称为升华法。
高三化学复习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精品PPT课件
![高三化学复习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5c1d0e1a37f111f1855be2.png)
5、氧化还原法: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或者还原剂以 除去杂质
举例: ①FeCl3(FeCl2)
除上述方法之外,常用的方法还有洗气(气体的除杂)、 灼烧等。在具体的化工流程中,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的 结合才能达到提纯的目的。
练习1、为了将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体提纯,并 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序进行的是( ) B
A、氧化铜、木炭 B、碳酸钙、氯化钠 C、硝酸钾、氯化钠 D、乙醇、水
2、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请问如何把反应后剩下的物质分离开来?
先溶解,然后过滤,最后蒸发
三、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一)原则:不增(不得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被提纯的物质应尽量不要减少)、 易分离、易复原
思路:先将Fe2+氧化成为Fe3+再除去
3、转化法:不能通过一次反应达到分离提纯目的, 而要转化为其他物质才能分离,然后再将转化物质 恢复为原物质。
举例: ①Cu粉(FeCl3固体) ②分离Cu粉和FeCl3固体混合物 ③苯酚(硝基苯) ④AlCl3(MgCl2)
4、酸碱法:加入酸或碱以除去杂质
注意: 1、除杂试剂一般过量 2、过量试剂需除尽 3、选择最佳途径(简便) 4、符合绿色化学观点
(二)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1、加热法:混合物中有热稳定性差 的物质。例如大部分铵盐、碳酸氢盐 受热易分解。
举例: (1)除去固体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 (2)分离食盐和氯化铵固体
2、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试剂,使其中一 种或者多种以沉淀形式分离出去。
离互溶液态混合物 口处
②加沸石
③注意冷凝管水 流方向,应下进 上出 ④不可蒸干
第26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练)-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
![第26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练)-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940d791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6.png)
第26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1.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a 和f 可用于蒸发结晶B .c 和d 均有“0”刻度C .b 、e 和g 常用于物质分离D .d 、f 、g 使用前需检漏 【答案】C【解析】a 为泥三角、f 为坩埚,泥三角和坩埚均可用于灼烧,而不是蒸发结晶,故A 错误;c 为量筒无“0”刻度,d 为碱式滴定管其零刻度在上端,故B 错误;b 、e 、g 分别为蒸馏烧瓶、直形冷凝管和球形分液漏斗,常用于物质的分离,故C 正确;d 、f 、g 分别为碱式滴定管、坩埚和球形分液漏斗,其中只有坩埚在使用前不需捡漏外其余在使用前均要捡漏,故D 错误;故选C 。
2.下列有关气体除杂的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A .除去2CO 中的HCl :饱和食盐水 B .除去22C H 中的2H S :硫酸铜溶液 C .除去38C H 中的24C H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除去2CO 中的2SO :饱和碳酸钠溶液 【答案】B【解析】盐酸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应选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饱和食盐水,故A 错误;硫化氢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而乙炔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则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杂质应选择硫酸铜溶液,故B 正确;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除去丙烷中的乙烯杂质不能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否则会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应选择溴水,故C 错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电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所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氯杂质不能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应选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D 错误;故选B 。
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有几项A.1B.2C.3D.4【答案】B【解析】①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会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除杂方法错误;①生石灰和水生成氢氧化钙,然后利于乙醇沸点较低的性质蒸馏出乙醇,正确;①碳酸钠和乙酸反应生成盐溶液、和乙酸乙酯不反应且分层,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有机层乙酸乙酯,正确;①溴和苯酚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中,不能过滤分离,错误;①苯与溴苯互溶,不能分液分离,错误;故选B。
高考化学复习第28讲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PPT课件
![高考化学复习第28讲物质的分离提纯及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35f95919e8b8f67d1cb960.png)
马腾
考纲要求
2012 考纲展示
2013 高考导视
1.掌握无机与有机混合物分离、提
能对常见的物质 (包括气体物质、 无机离子)进行分 离、提纯和检验。
纯的一般方法。 2.结合生产实验对分离和提纯基 本操作的使用条件、使用仪器、 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考查。 3.对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检验和鉴
“四必须”: ① 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② 过量试剂必须除尽, ③ 去除多种杂质必须考虑试剂加入顺序 ④ 选择的除杂途径必须是最佳。
3、分离、提纯的分类:
A、按物质变化分为2类
①物理方法:过滤法、结晶和重结晶法、升华法、 分馏法、蒸馏法、萃取法、盐析法等。
②化学方法: 加热法(NaCl中混有NH4Cl) 沉淀法(NaCl中混有Na2SO4) 转化法(苯酚与硝基苯的分离) 酸碱法(BaSO4中混有BaCO3) 氧化还原法(FeCl3中混有FeCl2) 调节pH法(CuCl2中混有FeCl3)
3、分液
分液: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离
的操作(例如油和水的混合物)。
实验仪器:分液漏斗、铁架台、烧杯
注意事项:
➢放液时,先打开分液漏斗的磨口塞,或使塞 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保 持漏斗内外气压一致; ➢下层溶液下口放出,上层溶液上口倒出。
4、渗析: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纸、 玻璃纸等),使胶体跟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 分离的方法。常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精制胶 体溶液。
例: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胶体中的NaCl。 实验仪器:半透膜袋、烧杯、玻璃棒
注意事项:将要提纯的胶体装入
完好的半透膜中,将 半透膜袋系好,浸入 蒸馏水中,渗析的时 间要充分。
5、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
2020高考化学: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化学: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ac0a8c2cc58bd63086bd0b.png)
2020高考化学: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练习含答案专题: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一、选择题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火柴梗上滴少量的浓硫酸;火柴梗变黑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B 含锈的铁浸泡在NH4Cl溶液里;铁锈逐渐溶解NH4Cl溶液显酸性C 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BaSO3难溶D 某无色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一定含有AlO-2【参考答案】B解析:火柴梗变黑,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故A错误;NH4Cl 属于强酸弱碱盐,NH+4+H2O NH3·H2O+H+,其溶液显酸性,Fe2O3+6H+===2Fe3++3H2O,故B正确;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2-3氧化成SO2-4,沉淀是BaSO4,故C错误;此溶液可能是Na2SiO3,故D错误。
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四氯化碳D.汽油和乙醇【分析】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物质应互不相溶,结合常见物质的水溶性解答该题.【解答】解:酒精和水、汽油和乙醇、碘和四氯化碳都混溶,溶液不分层,而水和四氯化碳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选:C。
3、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解析】NaHCO3、Al(OH)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无固体存在,A项错误;AgCl不溶于酸,加入稀盐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B项错误;BaCO3不溶于水,加入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中,稀硫酸和BaCO3反应生成BaSO4沉淀,C项正确;Na2CO3、CuSO4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D 项错误。
高三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全解
![高三化学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93abb9e58bd63186bcebbc8a.png)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离子 使用的试剂 反应现象 有关的反应方程
式
H+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锌或Na2CO3溶液
①石蕊试液 Zn+2H+=== Zn2 变红 ++H ↑ 2 ②有无色气 2H++CO 3 === 泡产生 CO2↑+H2O
2-
离子
使用的试剂
反应现象
有关的反应方程
式 NH
+ 4
加热,有刺激性气味
使用的
试剂
反应现象
有关的反应方程
式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 Fe2++2OH-
Fe2+
NaOH
溶液
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 ===Fe(OH)2↓ 成 红褐 色(Fe2+不能与 4Fe(OH)2+O2+ SCN-作用产生红色溶液,2H2O===4Fe(O
用来区别Fe2+和Fe3+)
H)3
离子
使用的试 剂 ①NaOH
火焰,不纯氢气点燃时有爆鸣声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l2
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2KI+Cl2===2KCl +I2(淀粉遇I2变蓝)
气体
检验方法 ①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 变蓝
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①NH3+H2O NH3· H2O NH4++OH- ②NH3+HCl===NH4Cl
NH3
②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
高三化学复习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一、物质的检验
1.物质的检验 (1)原则 ①充分利用物质(或离子)的 特征 反应 ②确定检验操作顺序要“ 先简后繁 ”
③确定物质检出顺序要“ 先活后惰 ”
(2)步骤 ①取 试样 ;②加 试剂 ;③ 操作 ;④表 现象 ;⑤定 结论
(3)类型 ①不用任何外加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②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第28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
![第28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87406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a.png)
第28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第一部分:高考真题感悟1.(2022·海南·高考真题)《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A .洗涤B .粉碎C .萃取D .蒸发2.(2022·海南·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3.(2022·广东·高考真题)为检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钢铁防腐的效果,将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放入酸化的3% NaCl 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取溶液分别实验,能说明铁片没有被腐蚀的是 A .加入3AgNO 溶液产生沉淀 B .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无蓝色出现 C .加入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 D .加入()36K Fe CN ⎡⎤⎣⎦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4.(2022·山东·高考真题)已知苯胺(液体)、苯甲酸(固体)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
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苯胺既可与盐酸也可与NaOH 溶液反应B .由①、③分别获取相应粗品时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C .苯胺、甲苯、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获得D .①、②、③均为两相混合体系5.(2020·浙江·高考真题)某固体混合物X ,含有Al 2(SO 4)3、FeCl 3、Na 2CO 3和CuSO 4中的几种,进行如下实验:①X 与水作用有气泡冒出,得到有色沉淀Y 和弱碱性溶液Z ;②沉淀Y 与NaOH 溶液作用,无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混合物X 中必定含有Na 2CO 3,不含Al 2(SO 4)3 B .溶液Z 中溶质主要是钠盐,且必含NaHCO 3 C .灼烧沉淀Y ,可能得到黑色物质D .往溶液Z 中加入Cu 粉,若不溶解,说明X 中不含FeCl 3第二部分:最新模拟精练完卷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12*5分)1.(2022·上海杨浦·一模)只用水不能鉴别 A .苯和4CCl B .4KMnO 晶体和2I 晶体 C .22Na O 和硫粉D .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2.(2022·上海长宁·二模)下列实验用酸性 4KMnO 溶液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鉴别乙烯和乙烷 B .鉴别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C .鉴别苯和对二甲苯D .检验 ()23CH C CH CHO = 中含碳碳双键3.(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实验室进行海带提碘实验,萃取后继续分离得到单质碘的主要操作:用浓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萃取、分液、酸化、过滤及干燥等。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与鉴别方法归纳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与鉴别方法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132c13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1.png)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与鉴别方法归纳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物理方法(1)过滤:它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不溶固体与溶液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浓缩:分离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的方法。
例如从盐溶液中分离NaCl。
(3)结晶、重结晶: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的性质来分离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
如nacl和kno3混合物的分离。
重结晶实际上是反复进行溶解、结晶的操作。
(4)蒸馏和分馏:这是一种利用几种互溶液体的不同沸点特性来分离物质的方法。
例如从石油中分离各种馏分,然后分离C2H5OH和H2O混合物。
(5)分液:它是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的性质来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
如分离c6h6和h2o混合物的分离。
(6)浮选法:使用不同的材料密度分离不溶于水溶剂的固体混合物。
水就像沙子里的金子。
(7)萃取:它是利用某种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
如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8)升华:利用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这些组分在一定温度下可直接转化为气体,冷却后可直接转化为固体。
事实上,它利用升华的性质来分离混合物。
例如,从NaCl和I2的混合物中分离和纯化I2。
(9)液化:它是利用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先使其液化,然后再气化,从而将混合物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如从空气中分离n2和o2。
(10)水洗:利用各组分气体在水中的不同溶解度来分离和净化物质的方法。
例如从H2和HCl气体的混合物中去除HCl气体。
(11)渗析法:此法是利用半透膜,使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如把ki从淀粉中分离出来。
(12)盐析:是一种利用某些物质在加入无机盐时溶解度降低而形成的沉淀特性来分离某些物质的方法。
例如从皂化液中分离肥皂和甘油,然后盐析蛋白质。
(13)纸上层析:它是利用滤纸或其它具有毛细作用的物质,在展开剂的作用下,将含有微量物质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别的方法。
化学工艺流程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原卷版)--2025届高考化学微专题
![化学工艺流程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原卷版)--2025届高考化学微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cc73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4.png)
注:加沉淀剂使一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等于-5-110mol L ⋅,其他金属离子不沉淀,即认为完全分离。
-36-22-21K (CuS)=6.310,K (ZnS)=2.510,K (CoS)=4.010×××化学工艺流程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考情分析真题精研规律·方法·技巧经典变式练核心知识精炼原料对原料的预处理核心化学反应产品的提纯和分离目标产物基础测评加入氨水中和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
已知:①NiS 在“焙烧”过程中转化为NiO ;②钼酸铵()NH MoO 为白色晶体,具有很高的水溶性,不溶于乙醇。
A .电负性:C S O >> B .离子半径:22O Na S −+−<< C .第一电离能:Na N O <<D .基态2Ni +中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12:1 (4)()442NH MoO 中存在的相互作用有__________(填标号)。
A .分子间作用力 B .金属键 C .共价键D .离子键(5)经过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442NH MoO ,洗涤时所选用的最佳试剂为 。
3.(2024·重庆·模拟预测)含有少量CaO、MgO、K如表所示。
已知:25℃时,各物质的sp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中提高反应速率的可行措施有 (任答一条);酸浸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H O的目的是氧化 (填离子符号),写出该离子被氧化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2)加入22CaF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回收的沉淀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能腐蚀玻璃的气体,2能力提升A .浸出产生的2Fe +最终氧化为3Fe +存在于溶液中B .[]24PbCl −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C .可以向含[]24PbCl −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冷水结晶获得PbCl 2 D .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熔融PbCl 2制金属Pb(4)设计实验,验证结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Fe 元素 。
专题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专题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https://img.taocdn.com/s3/m/950cf54e783e0912a2162a4a.png)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考点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及装置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依据物理性质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及装置(1)过滤:操作中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尖口处紧靠烧杯内壁;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2)蒸发: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在蒸发结晶中应注意: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3)蒸馏: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
(4)萃取和分液: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②两种液体互不相溶;③溶质和萃取剂不反应;④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升华: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6)洗气:适用条件: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说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深度思考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2)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3)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4)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5)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6)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再将下层液体缓缓放入下面的烧杯中()(7)制取无水乙醇可向乙醇中加入CaO之后过滤()题组一根据物理性质选择分离方法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
高考化学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课件 人教版
![高考化学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课件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3ef3d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7f.png)
2.掌握物质提纯的方法。
3.掌握物质鉴别的方法、原理和鉴别操作 方案的设计。
●基础知识回顾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 (1)适用范围:固体与液体(或溶液)分离
(2)仪器:烧杯 、漏斗、玻璃棒 、滤纸
(带铁圈)
。
。
铁架台
、
(3)装置示意图
(4)注意事项:
(2)装置示意图
(3)注意事项
①溶质必须稳定,受热均匀。
②蒸发过程中应不断搅拌,受防热止不均匀发生迸
溅
。
③当剩有少量液体时,停应止加热,利用余热将
液体蒸干
。
(4)结晶常用的方法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4.蒸馏 (1)适用范围: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 混合物的分
离。
(2)装置示意图
(3)注意事项
②沉淀法——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加入适量试 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除去。
③气体法——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 入合适的试剂,让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
④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 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使物质中的杂 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以正盐、酸式盐间的 转化最为常见。
⑤溶解法——对于固体试剂可选择适当的物 质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以杂质为两 性物质常见。
C.分离I2和KMnO4两种固体时,可选择加 热使I2升华的方法
D.除去AgI胶体中的HNO3时,可将其装在 用半透膜做的袋子里,放在流动的蒸馏水中, 该分离方法称为渗析
解析:A中会引入难以除掉的NO;B中乙醇 能溶于水而无法分离出I2;C中加热使I2升华 的过程中会导致KMnO4固体分解。
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的上边缘要低于漏斗的上液边面缘;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实验必考题)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实验必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33c00676a20029bc642d83.png)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实验必考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区别和联系(1)二者的目的不同,但所遵循的原则与实验操作却非常相似。
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别分离出来,要保持各组分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物质的提纯是净化混合物中的主体物质,不必考虑提纯后杂质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
(2)二者都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物质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设计方案,即原理相同。
提纯过程包含分离过程,只是杂质部分通常舍弃。
2.分离与提纯遵循的原则(1)“四原则”一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二是不减少被提纯物质;三是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四是被提纯物质易复原。
(2)“三必须”一是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是过量试剂必须除尽;三是除杂途径必须最佳。
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1)物理方法方法、装置适用范围操作要点过滤法固(不溶)-液分离,如除去粗盐中的泥沙①滤纸用水润湿后紧贴漏斗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上沿;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过滤时加入漏斗的溶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即“一贴二低三靠”;②过滤时,烧杯嘴与玻璃棒接触,漏斗嘴紧靠烧杯内壁;③洗涤时,蒸馏水面高于沉淀,通常浸洗三次(2)化学方法4.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选择恰当分离(提纯)方法(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5.有机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1)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一般原则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2)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分子、离子NaCl、葡萄糖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1.物质的检验根据被检验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化学性质,也可以是特殊的物理性质)使被检验物质与加入的试剂产生作用,转变为某种已知物质,或产生某种特殊现象,从而确定被检验物质的成分。
2.物质检验的一般程序与思路(1)固态物质的检验(2)无色溶液的检验(3)气态物质的检验由于气态物质贮存困难,使用时易扩散,故检验时要尽可能利用其物理性质;若利用化学性质,则尽可能多用试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