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发病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要点
柑橘黄龙病发病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要点1. 引言1.1 柑橘黄龙病概述柑橘黄龙病是由黄龙病菌侵染柑橘树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表现为黄化、瘪皱、叶片变形等。
该病在柑橘产区广泛流行,给柑橘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品质。
黄龙病菌主要通过媒介昆虫传播,如亚热带地区的桔介蚜、亩长蚜等,也可通过种植健康病源来传播。
目前,柑橘黄龙病已成为危害柑橘产业的头号病害,急需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柑橘黄龙病,需要了解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以及关键的防控技术,才能有效地保护柑橘树的健康。
在本文中,将针对柑橘黄龙病的概述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病害,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柑橘黄龙病发病规律柑橘黄龙病是由黄龙病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柑橘病害,其发病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季节性发病:柑橘黄龙病通常在春、夏、秋三个季节的高温多雨时期发病较为严重,而在冬季则发病较为少见。
这是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黄龙病杆菌的生长繁殖,导致病害迅速扩散。
2. 新梢易感:柑橘树的新梢是黄龙病的主要感染部位,因为新梢组织嫩且富含营养,是黄龙病杆菌的理想生长环境。
一旦新梢被感染,病害往往会迅速蔓延,对整株树的危害较大。
3. 病程逐渐加重:柑橘黄龙病的发病速度较快,一旦发病,病害会在短时间内蔓延至整株树,引起大面积叶片黄化、落叶和果实畸形等严重后果。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减少病害的危害至关重要。
4. 病害周期性发作:柑橘黄龙病有着周期性的发作规律,随着病原菌的传播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病害有可能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再次爆发。
建立科学的防控体系并持续监测病情变化是保障柑橘生产的关键。
2.2 黄龙病的传播途径1. 蝴蝶传播:柑橘黄龙病的主要媒介是亚洲种黄龙虱,而黄龙虱的幼虫阶段是依靠蝴蝶传播的。
黄龙虱在感染柑橘树后,蝴蝶会飞到健康的柑橘树上寄生卵,从而将病原体传播给健康的树木。
柑橘树黄龙病的症状特点
柑橘树黄龙病的症状特点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种植里危害性特别大的一种病,我们要做好它的预防工作,我们也要对症状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柑橘树黄龙病的病症特点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柑橘树黄龙病症状发育植株的外观一般矮化,枝条扭曲,叶尖枯萎。
发病初期,少数枝叶呈黄化,夏秋时,“黄枝”一般出现在冠顶,春梢初生的“黄枝”也常出现在树冠的中下部。
从病枝中拔出的新梢短,叶小,叶黄。
叶片黄化有三种类型:黄化、斑驳变黄和缺素黄化.其中斑驳黄化与缺锌非常相似,有很多特点。
老叶在主脉之间经常出现不规则的斑点。
叶脉经常凸出,变黄。
病树果实早落,病害严重时果实脱落,果脯发育不良,形状不规则,色泽丑陋,有的用手指挤压果实,有时果皮上出现灰白色粘性物质,果皮表面呈灰白色粘性物质。
柑桔和温州蜜柑的病果被称为“红鼻果”。
种子一般不完全发育。
在一些国家(如中国),最初的症状只出现在患病菌株的一个分支上(变黄,分支)。
黄龙病在非洲,果实只向太阳一侧成熟,背光边仍是橄榄绿。
在躯干、枝尖和分支上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叶片维管束系统韧皮部坏死,胼胝体中积累大量淀粉,形成层功能异常,形成过多的韧皮部组织。
2、柑橘树黄龙病特点均匀变黄:新梢生长后,在转绿过程中,停止转绿,逐渐呈现均匀变黄、变硬、光泽、脉黄或微肿,叶片形成小角度,呈直立趋势,叶片易脱落。
香蕉桂花,盆栽夏,秋芽多出现。
斑驳:新梢变绿后,开始变黄,从叶中脉或叶基部开始褪色,形成不对称的黄绿色斑块。
田间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叶的斑驳黄化。
缺枝:又称“马赛克”,在中、晚病树或原黄化枝条出现前被切断。
主脉、侧脉及其相邻的中间脉保持绿色,中间脉呈黄色,与缺锌缺锰相似,易脱落。
黄龙病树开得早,落花较多,坐果较低,果实变小,变形,不能正常着色,有些品种结果为桔红色,其余的深绿色,俗称“红鼻果”。
我们对柑橘是黄龙病的病症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相信种植柑橘的朋友在看到有类似的症状的时候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了,这样才能提早发现,提早治疗。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策略柑橘黄龙病是柑橘栽培中的一种严重病害,给柑橘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策略。
本文将介绍柑橘黄龙病的病原特性以及综合防治策略,以帮助柑橘种植者和农业专家更好地进行病害防治工作。
一、病原特性柑橘黄龙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传播媒介是柑橘叶蝉。
该病害初期表现为树叶出现黄化和卷曲,随后枝条和果实也会受到侵害。
黄龙病不仅对柑橘树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导致柑橘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死亡。
因此,及早发现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综合防治策略(一)巩固栽培管理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抗黄龙病能力的柑橘品种进行栽培,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保证柑橘树的生长健康;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减少细菌的传播。
3.营造适宜环境:保持栽培地的通风透光,定期修剪树冠,减少柑橘树冠内的湿度,降低病害传播的可能性。
(二)化学防治1.药剂喷雾: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预防性喷雾,阻断细菌的传播和繁殖。
2.药剂浸种:在柑橘树苗移栽前,将苗木浸泡于防治病害的药液中,可以提高柑橘树的抗病能力。
3.药剂处理:对于已经感染黄龙病的柑橘树木,可以选择适合的药剂进行处理,减轻病害对树木的危害。
(三)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引入柑橘黄龙病天敌,如寄生性天敌、食草性昆虫等,控制病害的传播。
2.利用有益微生物:应用有益微生物对土壤和植物进行调理,增强柑橘树的免疫力。
3.利用植物提取物:某些植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喷施到柑橘树上,达到防治黄龙病的效果。
(四)防疫措施1.加强疫情监测:定期调查柑橘园内的病害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2.隔离措施:对于发现病害的柑橘树,应及时隔离,防止病菌的传播。
3.健康证明:对于出售和移栽的柑橘苗木,必须出具健康证明,确保不携带病菌。
综上所述,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应包括巩固栽培管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防疫措施等方面的工作。
柑橘树黄龙病怎么办
柑橘树黄龙病怎么办有一种对于柑橘树而言是非常致命的一种病,叫做柑橘黄龙病。
它对于人类来说没有什么危害。
但是对于柑橘来说却是致命的。
并且没有办法痊愈。
柑橘树黄龙病是通过一种亚洲柑橘木虱的昆虫传播的。
那么我们对于柑橘树黄龙病怎么办呢?1、黄龙病橘树可能有小的蠕虫,这些蠕虫在不阻止它们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柑橘造成严重后果。
烟粉虱可以吃掉柑橘树的叶子和茎,导致柑橘树感染黄龙病的危险植物病害。
黄龙病对人类无害,但可以杀死柑橘树。
2、感染柑橘树黄龙病怎么办预防黄龙病的最好方法是杀死柑橘树。
一旦柑桔感染黄龙病,它们就会死亡。
为了保护院子中的其他柑桔树,为了防止感染黄龙病的植物嫁接到健康的树木上,无论您嫁接的是哪种柑橘树,都必须从可靠的来源购买注册的接穗。
为了防止黄龙病进一步感染附近的健康柑橘树,有必要将已经生病的树木移走。
黄龙病的症状之一是将叶子变成不对称的黄色,即叶子两边的颜色不同。
柑橘飞虱以柑橘类植物的叶和茎为食的昆虫,会让柑橘类植物感染致命的黄龙病。
您在这里看到的是成年和年轻的柑橘飞虱。
实际上,由于蚂蚁可以保护亚洲柑橘蝗虫,因此有必要在树上放置食蚁兽。
检查柑橘树上最小的新鲜叶子上的柑橘飞虱。
3、柑橘树黄龙病检测在柑桔树的最小鲜叶上检查柑桔飞虱。
亚洲柑桔蝗虫喜欢在新的花蕾上觅食和产卵。
定期检查亚洲柑桔蝗虫的树木,看是否有褐色蠕虫在柑桔叶子上进食。
他们的身体通常倾斜45度。
亚洲稻飞虱也被称为若虫。
他们分泌一种白色蜡质物质,将粘液从体内排出。
柑橘飞虱的长度小于1/8英寸。
它们有棕色的翅膀,以柑橘的叶子和茎为食。
柑桔可以在柑桔叶片中培养烟草霉菌。
亚洲柑桔飞虱吃了柑桔的叶子时,会使叶子卷曲并造成损害。
斑点的淡黄色柑橘叶是黄龙病的早期迹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将逐渐恶化。
所有柑橘树都有感染的风险,并可能因疾病而死亡。
在上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柑橘黄龙病的危害以及柑橘黄龙病的治疗方法。
相信你已经知道了柑橘树黄龙病怎么办,我们对于柑橘黄龙病一定要严防以待。
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
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中国柑橘主产区之一。
柑橘黄龙病是由黄龙病杆菌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病害,对柑橘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就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进行介绍。
一、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梅州市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柑橘生长,因此柑橘种植面积广泛。
由于气候条件和栽培方式等因素,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相对较多。
黄龙病主要在梅州市的夏秋两个季节发生,夏季多发生在6-8月份,秋季发生在9-11月份。
在这个时期,气温、湿度等条件非常适宜病菌的繁殖和扩散。
梅州市的柑橘种植面积广阔,种植密度较大,加之栽培方式不规范,病害的传播速度也较快,使得病情扩散范围广,破坏性较大。
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比较严重。
二、综合防控措施针对梅州市柑橘黄龙病的发生,需要综合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预防、监测、防治等措施,以保护柑橘产业的发展。
1. 预防措施在预防方面,首先需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做好地块的选择,避免在易积水的地块进行柑橘种植,以降低黄龙病菌的繁殖。
采取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保持柑橘树的生长健康状态,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加强对柑橘病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果农的防病意识和能力,做好预防工作。
2. 监测措施及时监测病害发生的情况,对可能发生黄龙病的地块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
密切关注病害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并且警惕病害的发生,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机构等渠道提供监测服务,为果农提供相关建议和技术支持。
3. 防治措施对于已经发生黄龙病的地块,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是采取化学防治手段,喷洒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其次是通过生物防治手段,利用天敌或者微生物等有益生物对黄龙病进行防治。
还可以通过规范的栽培方式、定期病害防治等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以保护柑橘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
4. 防治经验交流梅州市是柑橘的主产区,有丰富的柑橘种植经验和防治经验。
黄龙病实施方案
黄龙病实施方案黄龙病,又称黄龙病毒性病害,是由黄龙病毒引起的一种由昆虫传播的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对于减轻农作物受害程度,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害监测与预警1.建立监测网络:在病害易发区域,建立黄龙病监测点,对农田进行定期监测,及时了解病情发展趋势。
2.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病情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病情监测结果和预警信息,提高农民对病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二、农田管理与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推广优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减少病毒在土壤中的滞留期,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加强田间管理: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及时清除病毒携带昆虫的寄主植物,减少病毒传播源。
3.科学施肥:科学施用有机肥、矿质肥,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提高作物的免疫力。
4.化学防治:在病害高发期,采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防治,及时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三、宣传教育与技术培训1.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农村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向农民普及黄龙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
2.技术培训:组织农技人员对农民进行黄龙病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防治技能和应对能力。
四、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1.制定政策支持:加大对黄龙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2.资金保障:加大对黄龙病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黄龙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病害,对于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减轻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保障粮食的安全生产。
希望各级政府、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和农民朋友们共同努力,积极实施黄龙病防治方案,共同维护农业生产的良好秩序,保障粮食安全。
沙糖桔黄龙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沙糖桔黄龙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黄龙病又名黄梢病,是沙糖桔生产的重要病害,为国际、国内检疫对象,主要分布在华南几省的桔区,当病害严重流行时,往往使大片桔园在几年内全部毁灭,对沙糖桔生产威胁极大,应严加注意。
1.为害症状黄龙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夏、秋季的新梢发病最多,其次是春梢。
新梢发病叶片褪绿转黄,叶脓肿胀。
叶质硬化发脆,叶肉多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秋后病黄叶陆续脱落。
第二年抽生新梢纤弱短小,病叶细小狭长,硬化,叶脉肿突,叶色黄白,似缺锌症状。
病梢上花器小而肥厚,无光泽。
病果小而畸形,无光泽,味酸,着色不均匀。
病树根部变褐腐烂。
2.病源以前认为该病是一种病毒病,现已确定为一种限于韧皮部的需复杂营养的细菌微生物。
3.发病规律病害蔓延流行主要通过有病苗木和接穗作远距离传播,田间由媒介昆虫木虱成虫传播。
不能通过汁液摩擦和土壤传播。
一般老龄树较幼龄树抗病力强,病害的传染和发展也较慢。
凡肥水管理好、树势健壮、防虫及时的果园发病就轻,反之,病害加重。
4.防治方法
(1)严格实行检疫制度,严禁将病区的接穗和苗木引入新区和无病区。
(2)建立无病健康苗圃。
特别是新区发展沙糖桔,要坚持从无病区采集接穗、引进苗木,并要求做到自繁自育,
保证苗木健康无病。
(3)接穗要消毒处理,从外地采接穗,特别是从病区带来接穗需用49℃湿热空气处理50min,取出用冷水降温后迅速嫁接。
(4)黄龙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剂防治方法,发病区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外,主要通过加强对媒介昆虫木虱的防治,切断传播渠道,防止病害发生。
柑橘黄龙病的主要症状
柑橘黄龙病的主要症状柑橘黄龙病又称黄芽病,是国内外柑橘产业中的头号检疫疾病。
柑桔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它的传播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柑橘黄龙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柑橘黄龙病的主要症状1、叶片斑驳病树中的叶为黄绿色,斑块不均匀,扩大了主侧静脉,与由损伤、肥料和光肩星天牛引起的叶片的均匀泛黄不同。
2、树冠黄梢发病初期,树冠上的一个或几个分枝变黄,形成明显的黄色枝条,不变绿,尤其是在秋冬季节。
3、果实畸形。
病果胶囊不均匀,果实小,果实顶部常歪斜,病果花梗红色,成熟度最高,俗称#8221;红鼻子果#8221;。
4、树冠稀疏病树新梢短而细,常有缺枝症状,但叶色不均匀,不同于缺枝症状。
叶落早,枝干易干,花多而小,畸形,开花早,易脱落,病树根初期正常,病树根后期腐烂。
有多种种子,疾病的种子越来越异常。
二、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1、木虱传播。
木虱通过带刺吸吮口取食病树幼叶,使病菌进入昆虫体内增殖,然后转移到健康植株取食时将病毒传染给健康植株。
一旦获得病原物,柑桔飞虱就能终生传播病毒。
“木虱”可以通过飞行和台风传播5公里以上。
2、接穗传播。
接穗取自带病树。
3、苗木传播。
种植带病苗木。
三、柑橘黄龙病的发病条件1、品种易感病在柑桔品种中,柑桔对病害的敏感程度最高,其次是甜橙。
2、幼树易感病老树的抗病性强于幼树,病害的传播比幼树慢。
3、气候条件适用于柑橘的局部易感受疾病。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气温相对较低,不利于木虱病媒的生存和繁殖,且该病的传播和传播也较缓慢;相反,在低海拔、低纬度气候条件下,该病的易感率较高。
4、管理不善,树势较弱。
化肥和水的管理跟不上,造成树木衰弱,抗病性差;一些果农因黄龙病危害严重而放弃果园,未及时清理病株,致使木虱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不经意间造成了大量的病源,加速了黄龙病的传播。
四、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治措施1、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禁止从疫区引进苗木和接穗。
2、隔离种植。
新的果园应该从病倒的果园中分离出来,至少要超过5公里。
病害防治-黄龙病
病害防治-黄龙病概述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又称为黄龙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柑橘类植物的病害,由念珠激酶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引起。
该病害主要通过蝗虫传播,并在植物体内引起严重病变,最终导致柑橘类植物的枯死。
黄龙病已成为全球柑橘类植物种植业的重大威胁,对柑橘类植物产量和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病害防治的角度介绍黄龙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害的症状、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并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1. 病害的症状黄龙病的症状通常在柑橘类植物的叶片上出现。
具体症状包括:•黄化:柑橘叶片开始出现局部黄化,随后扩散至全叶,整株柑橘树呈现黄化症状;•落叶:受害树木逐渐失去叶绿素,叶片开始逐渐干枯、变黄,最终落叶;•萎蔫:柑橘树的枝条逐渐枯萎,导致整株柑橘树体力消耗增加,生长受限;•果实异常:黄龙病受害树木的果实质量下降,形状畸形,皮色深黄或绿黄,内部组织受损。
2. 传播途径黄龙病主要通过蝗虫传播,感染柑橘类植物。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蝗虫叮咬:感染黄龙病的植株被蝗虫叮咬后,蝗虫体内的病原菌进入新的植株,导致新的感染;•种子传播:携带病原菌的种子可以传播黄龙病;•嫁接传播:感染病原菌的柑橘苗木嫁接到健康的柑橘树上,导致病害传播;•根接触传播:柑橘根部接触到感染黄龙病的土壤,病原菌经根部进入植株;•工具传播:通过使用被感染的工具,如修枝剪刀、挖掘工具等,将病原菌传播到健康植株上。
3. 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黄龙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预防措施•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柑橘品种中的抗病种类,增加植物对黄龙病的抵抗力;•检疫出入苗木:检查苗木是否携带黄龙病病原菌,防止携带感染的苗木进入种植区;•病害监测:定期检查柑橘树的症状,发现病害早期症状,采取及时措施;•病害源管理:对已感染黄龙病的植株进行病原菌的清除,防止病害进一步扩散。
3.2 机械防治措施•蝗虫防治:采用黄色黏板、黄色水容器等方式诱捕或淘汰蝗虫,减少病害传播;•种子处理:采用适当的种子处理方法,杀灭种子表面或内部的病原菌;•工具消毒:定期对接触过病原菌的工具进行消毒,防止工具传播病害。
黄龙病防控措施
黄龙病防控措施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对柑橘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控黄龙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防控措施,希望能对柑橘种植者提供帮助。
一、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黄龙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可以通过苗木和接穗传播。
因此,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是防控黄龙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对于新引进的苗木和接穗,应该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不携带黄龙病病原菌。
同时,对于已经感染黄龙病的果园,应该及时进行封锁和消毒,防止病害扩散。
二、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不同品种的柑橘对黄龙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地减少黄龙病的发生和危害。
因此,在选择种植品种时,应该充分了解各个品种的抗病性能,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三、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的栽培管理可以增强柑橘树的抗病能力,减少黄龙病的发生。
例如,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措施,可以促进柑橘树的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
同时,要及时清理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和枯枝等,减少病害的传播源。
四、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有效的黄龙病防控措施。
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抗菌剂、农药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但是,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柑橘树造成药害和污染环境。
五、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的黄龙病防控措施。
通过引入拮抗微生物或利用植物提取物等方式,可以抑制黄龙病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
例如,一些细菌、真菌和植物提取物等具有拮抗黄龙病病原菌的作用,可以在果园内喷洒或土壤中施用。
六、采用健康苗木采用健康苗木是预防黄龙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种植柑橘树时,应该选择无病、健康的苗木,避免从病区引进苗木。
同时,对于新栽植的苗木,应该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不携带黄龙病病原菌。
七、加强果园管理加强果园管理是预防黄龙病的必要措施。
果园内应该保持整洁、卫生,及时清理病枝、病叶和病果等。
同时,应该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促进柑橘树的健康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
八、定期监测病情定期监测病情是预防黄龙病的必要措施之一。
黄龙病柑橘怎么处理
黄龙病柑橘怎么处理种柑橘,最怕感染黄龙病。
柑橘感染黄龙病之后,就相当于患上了癌症。
叶片会变成黄色,柑橘的产量和品质都会降低。
如果病情特别严重,柑橘树的根部会烂掉,整个柑橘园都被毁掉了。
黄龙病的发生原因是怎样的?黄龙病柑橘怎么处理?这是每个果农朋友都想掌握的技术问题。
下面我来讲一下这些问题。
黄龙病的发生原因。
1,苗木带有病菌,或者嫁接了带有病菌的苗木。
2,水肥管理不当、修剪不当,树势比较弱。
3,果园里放梢是不整齐的,控梢又不统一。
而新梢老熟的时间又晚,果园里一直有新梢,这样它也会吸引木虱来吸取汁液。
4,秋冬季节温度高,下雨又多,黄龙病非常适宜传播。
5,园里有发病的植株,或者果园周围有发病的植株。
砍树前后,没有做好处理工作。
6,不能够正确辨认黄龙病,而把黄龙病当做黄化病来进行防治。
7,重茬种植柑橘,上肥料不科学,上太多的氮肥,有机肥上的太少。
黄龙病柑橘怎么处理?1,砍树之前,先打灭虱药。
木虱是近距离传染黄龙病的唯一的途径。
它主要是吸食病毒的汁液,然后再到健康的植物上去吸取汁液。
在这个过程里,它把自己身上携带的那些病毒又传染上健康的植株上。
要想把黄龙病防治住,就要消灭木虱的传播途径,就要把灭虱消灭掉了。
2,砍树要讲究科学。
如果柑橘园里的病株特别多,那么它就会不断地传染,这样健康的植株也都被传染上了。
果农朋友们能做的,就是把感染黄龙病的病株及时给铲除了,这样病源减少了,健康植株被感染的几率也减少了。
砍树之前三天,就要喷打灭虱药。
等木虱都死掉了,就开始砍树。
在靠近地面的地方,把黄龙病柑橘树砍掉。
砍掉之后,就让病株停留在原地,不要把它拖离出去。
等树上的枝叶都干了,再把病株拖离出去,这样也是给那些没有彻底死掉的木虱一个缓冲的过程。
等木虱彻底死掉了,再把病树拖离出去。
3,树兜做好处理。
把病株砍除了,也拖离果园了,并不是说所有的工作就完成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把树根挖出来,然后要处理树兜。
可以用草胺磷淋在树兜上,然后上面覆盖一个黑色的塑料袋,这样树兜就不能够再发芽生长了。
黄龙病的最新防治方法
黄龙病的最新防治方法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由一种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影响柑橘类作物,如柠檬、桔子和柚子等。
该病害严重影响了柑橘业的发展,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下降,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对黄龙病的防治方法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年里,针对黄龙病的最新防治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践,以下将对其中的几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 防范黄龙病传播途径:黄龙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植物器官之间的嫁接接触、传播媒介(如杂草)和病源植物的根系直接接触。
因此,一个基本的防范措施是杜绝病株的引入和传播媒介的扩散。
农民应定期巡逻田间地头,发现并及时处理病株和传播媒介,减少病害扩散的机会。
2. 使用健康种苗:选择健康的柑橘树种苗是预防黄龙病的重要步骤。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使用健康的种苗,可以降低患病率。
因此,农民应该购买来自可信的供应商的种苗,检查种苗是否有黄叶或其他病害症状。
3. 植物营养管理:研究表明,合理的植物营养管理可以减轻黄龙病的发生和发展。
特别是,柑橘树缺乏锌元素容易感染黄龙病。
因此,饮食中含锌的肥料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此外,合理的氮肥使用也可以提高柑橘树的抗病性。
4. 生物控制:一些研究表明,一些微生物对黄龙病的防治具有潜在的作用。
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来抑制黄龙病菌的生长。
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微生物作为生物农药进行黄龙病的防治。
此外,一些腐霉菌和真菌也具有抑制黄龙病菌的能力。
5. 遗传改良与多样化:一些科学家正在对柑橘植物进行遗传改良,以提高它们对黄龙病的抗性。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使柑橘树对黄龙病具有抵抗能力。
此外,增加柑橘树品种的多样性也有助于减少病害的传播。
以上是黄龙病最新防治方法的一些例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地区和环境条件可能不同,因此防治病害的具体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为了实现更好的防治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柑橘黄龙病为什么叫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为什么叫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柑橘常见的病害,有些新加入的果农,选择种植了柑橘,但是对柑橘的一些并不是特别的清楚,柑橘黄龙病为什么叫黄龙病呢?黄龙病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应对和管理呢?下面跟着我来详细的看一下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为什么叫黄龙病呢?很多果农看到黄龙这个词,可能联想不到,当柑橘生病,叶片发黄,形成一个个不规则的图可以抽象的把它理解为龙。
关于柑橘黄龙病的名字来历,不同的地区,对这种病的称呼不同。
有些地区称,黄龙病为黄枯病,青果病等。
黄龙病这个名字形象生动的给大家展示出当柑橘生这种病时,会出现的一种症状,那就是变黄,褪色蔓延。
说完黄龙病名字的来历,我们可以看一下柑橘黄龙病,具体的特征和危害。
这种病害本质上的病原体是一种阴性的细菌。
他在细胞壁,细胞壁上会细胞内组织里面安全越冬。
这种病害一旦蔓延起来,会使果园受到致命性的打击。
这种病,会危害到整个植株,尤其是跟树干、开的花和结的果都有可能感染,一般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现在也没有研制出特效药。
这种病不会随着环境,土壤大风,树叶间的摩擦、昆虫爬动等途径来传播感染,所以,果园内只要没有虱,黄龙病是不会传播开来的,但是它的蔓延速度也挺快。
这种病害的防治,我们要先喷洒农药,找到相关的农药来,首先杀灭病原菌,然后再锯掉病树,防止传播。
至于狮的控制方法,我们一般选用化学防治。
那么,这种病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呢?在我国这种病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江西等局部地区。
一旦感染了这种病害,就相当于产生了劣质的果实,对于这种劣质的果实,完全没有使用价值,就算送给果商他们也不会去收,劣质的果实,没有市场,还会砸在手里,所以,一旦染上黄龙病,需要大量的砍树及时止损,才是王道。
目前,我国的市场接近饱和柑橘的种植竞争激烈,所以一旦感染了黄龙病,对果农来说是灭顶之灾。
以上就是柑橘黄龙病为什么叫黄龙病的答案,柑橘黄龙病是柑橘行业内的头号大敌,所以我们要在选择种植柑橘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来应对以后的突发状况。
黄龙病
1)黄龙病的简介
2)黄龙病的地理分布 3)黄龙病的危害症状 4)黄龙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5)黄龙病的防治方法
黄龙病的简介
中文名: 脐橙黄龙病 英文名: Citrus huanglongbing 别名: 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 病原中文名: 类立克次氏体,类细菌 病原拉丁学名: Rickettsiae-like organism gloeosporioides Penz 简称RLO;Bacter-like organism 简 称BLO 病害类型: 细菌 主要危害作物: 柑、橘、橙、柠檬和柚类均可感病。尤 其以椪柑、蕉柑、福橘、茶枝柑等品种的耐病力弱,感病后 衰退快。橙类耐病力较强。感病不受树龄大小的限制。 主要为害部位: 梢
地理分布
我国主要病区为广东、广西和福建,在四川、
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的局部 地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生,台湾省的立枯病亦为黄龙病。 在泰国、越南、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也为害严重,非洲的青果病也属 黄龙病。
黄龙病的危害症状
全年都能发生,春、夏、秋梢均可出现症状。新梢叶片有三 种类型的黄化。即均匀黄化、斑驳黄化和缺素状黄化。幼年 树和初期结果树春梢发病,新梢叶片转绿后开始褪绿,使全 株新叶均匀黄化,夏、秋梢发病则是新梢叶片在转绿过程出 现淡黄无光泽,逐渐均匀黄化。投产的成年树,常在整片柑 园中,出现个别或部分植株树冠上少数枝条的新梢叶片黄化, 农民称“鸡头黄”或“插金花”。次年黄化枝扩大至全株, 使树体衰退。在病株中有的新叶从叶片基部、叶脉附近或边 缘开始褪绿黄化,并逐渐扩大成黄绿相间的斑驳状黄化。与 均匀黄化可同时出现。斑驳黄化也可转变为均匀黄化。这些 黄化枝上再发的新梢,或剪截了黄化枝后抽出的新梢,枝短、 叶小变硬,表现缺锌、缺锰状的花叶。果实小或畸形,着色 不匀,橘类常表现“红肩”果,橙类表现果皮青绿无光泽的 “青果”。
柑橘黄龙病发生与防控课件
预警系统建设
数据收集
整合历史病例数据、气象数据、土壤信息等,建 立数据库。
模型构建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黄龙病预 测模型,预测未来发病趋势。
预警分级
根据预测结果,将预警分为不同等级,如低风险 、中风险和高风险。
预警信息发布与应对措施
信息发布
通过电视、广播、短信、APP等多种渠道,向柑橘种植户、政府 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发生原因
01 病原菌
韧皮部杆菌是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通过柑橘木 虱等昆虫传播。
02 气候条件
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 播。
03 品种抗性
不同柑橘品种对黄龙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抗性弱 的品种易感病。
传播途径
01 昆虫传播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病菌通 过木虱吸取叶片汁液时传病。
03
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对黄龙病抗性较强的柑橘品种进行种 植,降低感染风险。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修剪和疏果,提高树体 抗病能力。
培育无病苗木
建立无病苗圃,采用无病毒的苗木进行栽 培,防止病害传播。
清除病树
及时发现并清除病树,防止病害扩散。
化学防治
喷洒农药
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洒杀 菌剂进行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
料
02 效果
有效控制了黄龙病的扩散 ,保持了较高的产量和品 质
04 总结
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
是防控柑橘黄龙病的关键
成功防控案例二
01
案例名称
某柑橘种植合作社
02
03
04
防控措施
柑橘黄龙病发病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要点
柑橘黄龙病发病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要点柑橘黄龙病是由黄龙病菌侵染柑橘树木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柑橘、橙子等柑橘类果树。
病害的发展会导致果实大量掉落,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质量。
针对柑橘黄龙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控关键技术要点,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工作有所帮助。
一、柑橘黄龙病的发病规律1.发病季节:柑橘黄龙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春季多发,秋季次之。
2.发病部位:柑橘黄龙病主要在新梢、叶片、叶脉、叶柄和果实等部位出现症状。
3.发病过程:柑橘黄龙病的发病过程一般经历潜育期、侵染期、生长期和繁殖期。
4.病害特征:柑橘黄龙病的病害特征为叶片出现黄化、萎缩、弯曲,叶脉呈现绿化样病斑,果实呈现黄化、畸形等症状。
1.农业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柑橘树木的抗病能力。
(2)合理密植:避免柑橘树木过密栽植,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传播。
(3)田间管理:及时修剪病变部位,清除树上和树下的杂草,保持果园的洁净,减少病害传播。
(1)生长调节剂: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调控柑橘生长,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2)杀菌剂防治:定期喷施杀菌剂,降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1)覆盖材料:在病害严重的果园中,可利用覆盖材料覆盖地面,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传播。
(2)保温防寒:在冬季寒冷的地区,可采取保温措施,保护柑橘树冠和果实,减少病害的发生。
(1)引入天敌:合理引入天敌,如瓢虫、蚜虫天敌等,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传播。
(2)微生物防治:喷施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病原菌的数量。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抗病品种,提高柑橘树木的抗病能力。
柑橘黄龙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控关键技术要点是农业生产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够有效地减少柑橘黄龙病的危害,保障柑橘产业的发展。
希望通过今后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找到更多有效的防治方法,为柑橘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龙病情况汇报
黄龙病情况汇报黄龙病是一种由黄龙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近期,我院收治了一批黄龙病患者,根据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现将病情汇报如下:一、病情分布情况。
自黄龙病疫情爆发以来,我院已收治了100余例确诊病例,其中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
病例分布在各个年龄段和社会群体中,呈现出一定的流行趋势。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疑似病例,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检测。
二、临床症状表现。
黄龙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乏力、全身酸痛、头痛等不适症状。
严重病例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三、实验室检测结果。
通过实验室检测,我们确认了黄龙病毒的存在,并对病毒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
同时,我们也对患者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样本进行了检测,以便更准确地了解病情和病毒的传播途径。
四、治疗和护理措施。
针对黄龙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包括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支持性治疗等,并加强了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以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五、病情观察和隔离管理。
针对黄龙病患者,我们进行了严格的病情观察和隔离管理,以防止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密切接触者的监测和隔离措施,以及对社区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以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共同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病例筛查、病毒溯源、流行病学调查、医疗资源调配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传播和影响。
七、病情发展趋势。
根据目前的病情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我们认为黄龙病的疫情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且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扩散趋势。
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八、结语。
黄龙病的最新防治方法
黄龙病的最新防治方法
黄龙病,又称为黄龙病毒性病害,是由黄龙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针对这一问题,科研人员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防治方法,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黄龙病的最新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对农业生产有所帮助。
首先,针对黄龙病的防治,我们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即加强田间管理。
在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易感作物的田间,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同时,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病害的扩散。
其次,选择抗病品种也是防治黄龙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选育抗病品种,可以降低作物受病毒侵害的风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因此,在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时,应尽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此外,合理施肥也是防治黄龙病的重要环节。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增强作物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病毒侵害的可能性。
因此,在田间管理中,要注意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作物的抗病能力下降,增加病毒侵害的风险。
最后,农药防治也是防治黄龙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治,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和侵害。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的来说,防治黄龙病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加强田间管理,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科学使用农药等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防治和控制黄龙病的发生,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柑橘黄龙病的发病原因与危害
柑橘黄龙病的发病原因与危害什么是黄龙病在柑橘生长的地区,大家肯定都十分清楚。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中的一种破坏性疾病,被叫做“柑桔癌”,不能治愈。
目前,中国19个柑橘生产省份中的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受到黄龙病的影响。
接下来将为大家简单的介绍柑橘黄龙病的发病原因与危害,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参考。
1、柑橘黄龙病的发病原因(1)带病率:新的苗期病害率在百分之十以上的果园或田间病株率大于百分之二十的果园,如果田间柑橘飞虱数量多,则果园在3~5年内就会被毁;反之,柑橘园病株很少,可及时挖掘,加强管理,可有效控制病害。
(2)木虱数量:如果柑橘果园里柑橘的木虱数量比较多,黄龙病则蔓延的非常快,如果木虱数量少,黄龙病蔓延的就慢。
(3)树龄:柑橘幼树比老柑橘树更易受病害的影响,病害流行速度也更快。
在受严重影响的老果园附近或重新种植幼树,因为有新梢的幼树比老树多,昆虫在幼树上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也更大,然后新种的幼树比老树的死亡更快。
(4)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水平高的果园枝条整齐,嫩枝成熟快,柑橘的飞虱繁殖少,黄龙病发生少,流行速度慢,如果是相反的条件下则黄龙病易传播。
(5)生态条件:良好的生态条件有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
在森林茂密、湿度大的果园、防护林的果园或海拔较高的果园,柑桔植物虱子的生长、繁殖不好,黄龙病害的发生较慢。
2、柑橘黄龙病的危害也被称为黄梢病。
一种由细菌和立克次体细菌引起的破坏性疾病。
幼树发病后1~2年,树龄在3~5年内死亡。
当疾病呈严重流行时,在橘园病后,经济价值往往在几年内丧失。
幼儿时代的柑橘果园那演得更加迅速,特别是挨着重病的橘园的新橘园,还没有进行产果,就遭到了毁灭。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有关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原因与危害的相关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引发柑橘黄龙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每一种都需要我们去认真的了解,并且我们也知道柑橘黄龙病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需要我们尽可能尽早的去进行防护。
希望本篇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黄龙病的最新防治方法
黄龙病的最新防治方法
目前,针对黄龙病的最新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的生物控制黄龙病病原菌和传播媒介的数量和活性。
一种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是使用根际拮抗菌,这些菌能竞争性地占据植物根系的位置,阻止黄龙病病原菌侵入。
2. 遗传抗性:通过选育具有抗性的品种或进行转基因技术,增强植物对黄龙病的抵抗能力。
一些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具有遗传抗性的品种,并且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推广使用。
3. 环境管理:黄龙病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介体,如虫媒和种子传播。
因此,采取合理的环境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传播风险。
例如,定期修剪植株,清除沟渠和杂草,以减少病原菌和传播媒介的栖息地。
4. 化学防治:在一些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黄龙病。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谨慎使用,尤其是在食品作物和饮用水源周围。
同时,也需要遵循正确的施药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综上所述,黄龙病的最新防治方法涉及生物防治、遗传抗性、环境管理和化学防治等多个方面。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黄龙病的传播,请科学合理利用这些方法,并密切关注相关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龙病土壤管理果园土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建园成功与失败、产量高低、品质好坏。
创造适宜柑桔生长发育的水、肥、气、热等土壤条件,是土壤管理的根本目的。
主要措施为施用有机肥、中耕、深翻压绿、合理间作、覆盖等措施,从而达到目的。
1 田间间作物:密植柑桔园定植后1─3年中,在行间间作绿肥、豆科作物、蔬菜等矮杆作物,将其桔杆压入土壤后,可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熟化土壤,伏季也可作覆盖物。
2 中耕除草:一年中应进行2─3次中耕除草工作,中耕时对树盘内浅耕,行间宜深耕,改良土壤空气,促进根系生长。
3 覆盖抗旱:在冬干、春旱,特别是夏季持续高温伏旱的时候,充分利用各种杂物、稿秆对树冠脚盘、行间全面覆盖,但离根颈15─30公分内不能覆盖。
秋季压入土壤中,可达到抗旱和改良土壤之目的。
4 排水:柑桔园内排水好坏,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结构及根系生长发育,特别4─5月和9─10月霉雨季节应注意排水。
幼树促花柑桔幼树促花,首先加强肥水管理,按幼树肥水管理原则,做到适时施肥的同时主要采取拉枝、轻剪措施。
柑桔苗定植后,在正常管理情况下,3年开始试花结果,5年进入盛果期。
但由于管理上的差异,柑桔生长过程中出现生长过旺而不结果或结果少,对这类树采取促花技术,以尽快提高产量是必要的。
保花保果1首先加强肥水管理,按照肥水管理要求做到适时合理施肥和果园排水及灌水工作。
2花期用0.2%─0.3%的尿素加0.1─0.2%的硼砂兑水喷树冠1─2次,每隔7─10天一次。
3春、夏两季的修剪:春季可修剪无花、过多的营养梢1/2或1/3,剪去无叶的花序枝。
夏季控制夏梢的抽发。
4盛花期利用晴天露水干后人工摇花。
沙糖桔一般在3月下旬开花,9月下旬始花,10月下旬-11月上旬采收。
一般要通过适时抽发秋梢,控制冬梢的抽发、合理的肥水配套管理等措施进行促花。
1. 症状:得病的柑桔树初期的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的发黄枝梢,这种黄化的枝梢有两种症状类型:一种是整张叶片均匀黄化,另一种类型是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状。
这两种症状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叶质硬化、无光泽,但在黄梢下部的老叶仍呈正常绿色。
当年发黄的黄梢至秋冬季节,病叶便陆续脱落,到次年春芽萌发前全部落完。
病梢春芽萌发较早,新梢短而纤弱,病叶细小狭长,硬化,主侧脉绿色,其余部份为淡黄色或黄色,与缺锌症状相似。
这时,从初发病的枝梢以下的新梢由上而下陆续出现均匀黄化或斑驳症状。
随着病程进一步扩展,新长出的新梢日渐细小,在病枝上常见脱了叶的新梢逐渐变成枯枝,并日渐增多,最后全株枝梢都表现症状。
加上从中期开始根部逐渐腐烂,更加速病树的衰退。
最后病树逐渐枯死。
病树开花早,花多,有的病枝仅开花不长新叶,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无光泽,小枝上的花朵往往多个聚集成团。
这些花最后几乎全部脱落,仅有极少数能结些果。
病果小,果皮光滑,畸形,无光泽,味酸,果皮着色时黄绿不均匀或在果蒂附近变橙红色,而其余部份仍为青绿色的青果,切开后里面的果轴不对称。
“红鼻子果”或“青果”:在广东等地,果农又把它称为“不成熟的果”,是识别黄龙病最容易、最准确的症状,目前已成为果农识别黄龙病的主要症状。
同时,也是广大果农最容易掌握的黄龙病识别技术。
发病叶柄中均有韧皮部细胞塌陷、筛管阻塞、淀粉积累现象;此外,只在发病甜橙的根中观察到淀粉缺失、韧皮部细胞塌陷和纤维消失现象。
淀粉代谢异常是柑橘感染黄龙病后发生的最主要的生化变化。
甜橙染病后,地上部出现淀粉积累,地下部则发生淀粉欠缺问题,这可能是因为感病植株中碳水化合物下运受阻,根中原有淀粉耗尽后,根系发生饥饿,致病根表皮脱离、腐烂。
其中尤以椪柑、焦柑、福橘、茶枝柑等品种耐病力弱,而橙类、柚类耐病力较强。
2. 砂糖桔黄龙病的病原和传媒昆虫变形细菌门,根瘤菌科,其传媒昆虫为柑桔木虱。
木虱成虫取食时常后端翘起,虫体与叶片成45°角,这是与其他害虫区别的明显标志。
若虫多有蜡腺,能分泌蜡质保护物,有的形成虫瘿,有的产生蜜露,常有蚂蚁伴随。
3. 传播途经传播途径有两种:嫁接传播和柑桔木虱传播。
1、嫁接传播:是一种人为传播,通过采用黄龙病树上的枝条嫁接苗木而传播。
2、柑桔木虱传播: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在果园的唯一非人为传播媒介。
土壤、流水、大风、修剪、其它昆虫及动物都不能传染黄龙病。
只要果园中没有柑桔木虱,黄龙病就不会传播开来。
4. 防治(1)砍、挖病树前喷药;不喷药杀木虱就砍病树,导致年年砍、挖病树,年年有黄龙病,甚至越砍越多。
只有保证有效杀灭木虱的前提下,才能砍、挖病树,否则会造成人为传播。
(2)早春(春梢萌发前);从保护天敌的角度,在低温的早春杀较好,因为天敌少,从减少农药残留和农产品安全的角度,柑桔萌芽前的早春杀好;从种群数量来说,经过冬季低温的死亡,早春是最少的,又是全年的虫口基数,杀死一个等于杀死50~300头;传病率早春的木虱是最高的,因为虫体内病原菌最多。
(3)晚秋梢、冬梢期喷药防治柑桔木虱的六个关键时期如下:(1)砍、挖病树前(2)早春(春梢萌芽前)春梢萌芽前喷药杀灭越冬后的木虱成虫,减少当年的虫口基数。
这是杀灭果园木虱最有效的时期,这时杀死一头木虱成虫,等于夏季、秋季杀死了30-300头木虱,因为1头木虱成虫可产30-300多粒卵。
药剂药选用低温期有效的杀木虱药剂,如木虱灵1000倍,同时又能有效杀死越冬的粉虱蛹和第一代粉虱成虫,有效减少粉虱发生量。
(3)春梢期(花蕾露白期)花蕾露白期选用神匠1500-2000倍+多功1000-1500倍(沙皮病、疮痂病、炭疽病、灰霉病),既能有效防治柑桔木虱成虫、若虫,又能防治花蕾蛆。
若蚜虫、粉虱较多,可选用吡虫啉1500倍,防治木虱、蚜虫、花蕾蛆和粉虱。
(4)夏梢期(防治第一代介壳虫高峰期)在4月下旬~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第一代矢尖蚧时使用能有效防治木虱的杀蚧剂。
(5)秋梢期(放秋梢期)秋梢期选用既能有效防治柑桔木虱成虫、若虫,又能有效防治柑桔锈壁虱、潜叶蛾的药剂。
(6)晚秋梢、冬梢期(喷两次)9月上中旬喷第一次,10月初喷第二次。
果园附近不要种黄皮、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这些植物一般一年四季都不喷药,但又都是木虱的寄主和黄龙病菌的隐性寄主,特别是秋季、冬季木虱成虫数量多。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类细菌病害,初次从病区传入的带菌种苗、带菌接穗或病树或带菌木虱,称为初次菌源。
通过柑橘木虱传播不断扩散,以致菌源不断扩大,如此往复,形成菌链,造成流行。
若不加强有力防控,则会造成大面积毁树毁园。
针对柑橘黄龙病发病流行特点,形成了“一挖两治”防控策略。
“一挖”就是挖除病树销毁病树,发现1株挖除1株,每年10—11月坚持全面普查进行全境菌源控制。
及时挖除病树是遏制黄龙病大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病树多落叶,促发更多嫩梢,有利柑桔木虱繁殖,因此,及时清除病树亦是防除柑桔木虱的需要。
“两治”就是加强种苗检疫管治和柑橘木虱防治,每年春季对柑橘苗木加强检疫和市场管理,努力控制带菌种苗流入果园,同时狠抓春梢、夏梢和秋梢柑橘木虱防治,突出夏秋梢柑橘木虱盛发期防控,严防柑橘木虱携菌传染扩散流行。
突出三梢管理,做好春季疏摘春梢,夏季尽可能摘除全部嫩梢,秋季摘除早、晚秋梢,达到抽梢整齐,减少养分消耗和木虱发生危害,提高植株抗病防病能力。
没有嫩芽,木虱就不能产卵。
通常衰弱树和黄龙病树上虫口密度远较健树上的为高,其差别可高达10多倍至数十倍,这是因为弱树和病树树冠枝叶稀疏,抽梢不整齐,从而有利于木虱的产卵繁殖。
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唯一自然传播媒介,果园中只要没有柑桔木虱,既使有病树存在,也不会造成传播。
由于柑桔木虱传染的是毁灭性病害、传毒率高、传毒快,所以没有防治指标,以预防为主,在6个关健时期喷药保护,不能在发现木虱时再喷药,通过防治木虱兼治其它害虫,减少其它害虫的发生量,特别是柑桔粉虱、柑桔矢尖蚧。
以化学防治为主,结合抹梢控梢、减少木虱食料、严禁在3km范围内种植九里香、黄皮等农业、生物防治技术措施。
对作用缓慢和防效低于95%的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措施不宜用在这个传染毁灭性病害、能飞、快速传染病害的害虫上。
抹梢控梢,统一放梢,减少木虱食料,缩短嫩梢期,从而降低木虱世代数和种群数量。
22%奥杀螨1000 倍有嫩梢木虱成虫就产卵,没有嫩梢木虱成虫就不产卵,嫩梢数量多少,决定着木虱的世代数。
抹掉早出来的和晚抽出的零星梢,喷药保护中间集中抽出的大部分嫩梢,有利于减少木虱的种群数量。
重视不要的晚秋梢、冬梢和夏梢木虱的防治,特别是晚秋梢、冬梢期木虱容易被忽略。
抹梢前一定要先喷药防木虱然后再抹梢,避免将病树上带病原菌的木虱成虫被驱赶到健康树上。
夏梢期可用农敌落1000 倍,晚秋梢期可用 4.5%赛得1000 倍,冬梢期可用 2.5%联苯菊酯1000 倍。
春梢、秋梢期木虱防治要选用有效药剂,如: 10%吡虫啉可湿粉、4.5%赛得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22%甲氰唑磷乳油。
25%三打乳油2000-3000倍液细孔喷雾;15%木虱特灵乳油2000-3000倍液细孔喷雾;1.8%龙宝乳油200-3000倍液细孔喷雾; 25%中保猎虱高渗乳油1000--1500倍液细孔喷雾;26%巨力杀乳油1000--1500倍液细孔喷雾;15%金好年乳油3000-4000倍液细孔喷雾;1.8%虫螨扫通乳油3000--4000倍液细孔喷雾;3%金世纪乳油1000倍液细孔喷雾。
果园附近不要种黄皮、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这些植物一般一年四季都不喷药,但又都是木虱的寄主,特别是秋季、冬季木虱成虫数量多。
由于它的嫩梢比柑桔多,有嫩梢的时间比柑桔长,木虱在九里香上的世代数比在柑桔上多,而且大多带菌。
番石榴和柑橘间作能够降低黄龙病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