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的现状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场作文的现状与反思

一、学生不能准确解读考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是根基,是行动的指南。细究江苏09高考农村学生作文遭遇厄运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缺乏分析探索问题的能力。不少江苏考生居然读不懂题目,不得不说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悲哀。把“时尚”与“经典”混为一谈,依然出现了大量写屈原投江,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的现象。“时尚”,现代汉语词典注:当时的风尚,时兴的风尚。“风尚”,现代汉语词典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如:时代风尚,社会风尚。很明显,屈原、李白诸人的言行并未引领时代潮流。正因为考生没有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分析题意,忽略了“时”或“尚”的真正内涵。才出现了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弄“巧”成拙,离题万里的现象。其实作文题的提示语里也很明确地说:“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比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详尽多了,考场作文立意深浅姑且不说,出现大量偏题文章,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思维品质出了问题。面对70分的作文草率行文,没

有花心思去揣摩提示语的隐含信息。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读题,就不难发现提示语里“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隐含了四个要求:“新奇事物”、“一定时期内”、“模仿”、“流传”,这四个隐含要求就是“时尚”的注脚,也是考生立意的最根本的依据。先分析“新奇事物”,中心语是“事物”即可知“时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精神。不少考生为了追求深刻,无视“新奇事物”的存在,去挖掘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写父爱母爱,写爱国、团结等民族精神,写抗震、奥运中涌现的感人事迹……而这些偏偏是道德范畴的东西,不是一种引领时代潮流的行为。其次是对“一定时期内”把握不准,不少同学写经典本无可厚非,时尚本属于少数人,而且有模仿者,能开一代潮流之先。如孔子在那时候是时尚,孙中山领导中国革命在当时也是时尚,他们不但在当时都有模仿者,而且流传至今天,成为经典。但我们的考生缺乏应考机智,不能巧妙的扣住“一定时期内”做文章,仅仅把它们当作经典来写,所以出现了大量偏题作文就不足为怪了。

良好的思维品质应指思维健康积极细致缜密且有广度

有深度。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要为“造就时代所需的多方面的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更要深刻地思考和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

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让我们的考生,人人都自觉地认真地审度提示语,分析出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进而准确立意,培养出高校、社会所需的思想敏锐深刻的人才。

二、学生存在审美危机

近几年的各地高考0分作文,暴露了有些考生确实没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如;“品味时尚――他用Nike踩了我的阿迪王”,考生把攀比看成“时尚”,把异类看成“时尚”,如果说这个考生仅仅是“为红尘中的变幻无常的诱惑所玷污”,那么05年的“意料之中和情理之外”恶搞警察、教师、医生、工人、农民……09年“品味时尚”恶骂命题老师发私愤就恐怕不能仅用“不安分”一词来敷衍搪塞,而应是道德品德出了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认识理念出现了错误,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准确识别并弘扬真善美,自觉抨击远离假恶丑。

互联网上曾有人以教师名义来为这些学生鸣“不平”,说这是“张扬个性,说真话”,简直是胡扯。这教师的名义肯定就是自封的――那简直是一定的,要不就是这位“教师”大人本人审美情趣低下,人格存在缺陷,应立即清除出局。作为新时代的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

“应当从学校培养一代新人到生活中去,要使这一代人出污泥而不染”(乌申斯基)。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现当代

社会“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这更需要“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

生活目的”。因为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

命题者要求考生就流行的服饰、语言、文艺、炒股等等时兴社会现象作深刻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感受,不但不能说是有意“难倒农村娃”,其实这更是一种方向性指引,引

领农村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构建具有时代性的开放的高中语文课程,指引农村教育遵循基础教育与多元教育相统一的原则。以往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语文课要关注社会,关注未来,要重视审美教育,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在鱼龙混杂的当代社会或是未来社会,“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形

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品味时尚”正是要求学生对“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的社会现象作出准确的审美评判,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的“时尚”。所以,与其说是题目难,不如说是农

村教育出了问题。

三、亟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

其实农村教育到今天都没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无论是学校、家长、社区,都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而这读书就是指读课本,其它与课本无关的再好的读物都被视为异类,必须打人冷宫。学校就是教课本,考课本,高三的学生除了做试卷还是做试卷,教室里花巨资添置的电视机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是学校申报星级的必备硬件,学校的报栏全变成展示学校“辉煌成果”的展览橱,“人民日报”“新华日报”“青年报”“文汇报”等等大报早就不见了踪影,更别说“扬子晚报”“江海晚报”“报刊文摘”之类的娱乐报刊了。一个月一次的假日,回到家,哪怕是新闻、“探索与发现”、“百家讲坛”、“人与自然”等优秀栏目家长都绝对不允许孩子看,认为那是不务正业。社区评判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当然是考试成绩,社区活动无一不是流于形式。俗话说唾沫星子能淹死人,又有哪个孩子不为了面子,为了“前程”拼命攻读圣贤书呢?

而今年的高考作文,无论是江苏的“品味时尚”,还是其他省市的“明星代言你怎么看?”、“我说90后”、“兽首拍卖”、“熟悉”“对常识的认识”等等,对农村教育来说无一不是当头棒喝。2009年农村语文教育的惨败,该唤醒一味盲目忙于应试教育的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唤醒应试教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