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
全生命周期成本下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分析

全生命周期成本下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分析摘要:基于城市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显著增加,通过贯彻落实绿色节能设计理念,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站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下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展开探讨分析,分别从强化设计图纸的全面审查、提升开发单位坚持绿色节能理念、提高用户个性化设计的重视、注重设计人员绿色节能意识的落实,以及遵循生态平衡实施全生命周期管控等措施,为当代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成本;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引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绿色节能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本身我国人口总体基数大,对建筑具有庞大的需求,是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但考虑到以往建筑在设计与施工期间,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峻,甚至出现明显的资源浪费情况,与理想化目标所背离。
通过本文旨在运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支出,为绿色城市发展创造有利前提。
一、当代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简单来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主要是指绿色建筑从设计到完成施工交付整个阶段的周期成本开销,结合相关成本理论的指导,可以有效实现各类要素的有机整合,带动绿色建筑整体质量和生命周期的提高和延长。
当代建筑领域主要采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意识理念,为绿色节能减排等相关措施的有序进行提供稳妥的指导思路,使得绿色建筑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将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运用于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等环节,可以结合用户个体所期待生态环保且具有高度舒适性的理想化房屋建筑需求,开发出更优质的建筑工程,为当代绿色生态建筑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促进作用。
而且,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主要是指其在施工设计与其有关的相关成本支出,例如采购、生产制造、日常使用与维护等,可以结合全新绿色节能环保材料与技术手段,为绿色建筑的顺利施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通过运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可以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提高对绿色生态建筑的关注和重视,使其能够达到生态建筑领域的相关标准,为后续建筑设计施工创设出优质创新思路。
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

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呢?简单来说,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等阶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平衡。
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在选址时,要避免选择生态敏感区域,尽量利用已开发的土地,减少对农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侵占。
在能源利用方面,绿色建筑设计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
这包括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减少建筑物的热量散失;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和窗户位置,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降低照明和空调系统的能耗;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等可再生能源设备,为建筑提供部分能源需求。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的运行能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压力。
水资源的节约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通过采用节水器具、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的用水量。
比如,在景观设计中,选用耐旱植物,减少灌溉用水;在建筑物内部,安装感应式水龙头和低流量马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回用,用于冲厕、绿化灌溉等非饮用用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绿色建筑设计还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优先选用本地生产的、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例如,使用木材、竹子等可再生材料,以及由工业废料制成的新型建筑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规划材料的使用,减少废料的产生,并对废料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
室内环境质量是绿色建筑设计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良好的室内环境有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绿色建筑建设如何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绿色建筑建设如何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当今社会,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真正价值,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呢?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到拆除回收的整个过程。
这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环境影响、能源效率、资源利用以及使用者的需求等多个方面。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选址、朝向、体型系数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和热能。
设计师还应当选用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制定合理的节能方案。
例如,在南方炎热地区,设计重点可能是遮阳和通风;而在北方寒冷地区,则更注重保温和采光。
同时,通过采用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就对建筑的性能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前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减少后期的变更和浪费。
施工建设阶段是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建筑的过程,也是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各项绿色技术和措施得以落实。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施工扬尘和噪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环保性能符合要求。
此外,还可以采用装配式建筑等新型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运营维护阶段是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也是实现建筑长期节能、环保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和设备维护制度。
通过实时监测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例如,根据室内外温度和人员活动情况,智能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定期对照明设备、电梯等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提高能效。
同时,加强对建筑使用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建筑设施。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分析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分析摘要: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相当必要,有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管理人员可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运营阶段等方面探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指的是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运营阶段等方面的管理,具体来说,目前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建筑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各类现代化技术快速发展,给绿色建筑施工建设提供更多技术方面的支持。
近年来国内外加大力度对绿色建筑施工进行研究,但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起步晚,加之环保事业快速发展,以项目全生命周期为代表的各类先进建筑理论在建筑建设中的用应用相当广泛,给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方面的支持。
因此,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促进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1决策阶段绿色建筑决策阶段需要对项目的有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通过专业分析充分论证施工方案,提高该方案的可靠性与可行性[1]。
同时,评估关键施工技术的承受度与可能存在的风险,对项目建设期间有可能产生的废水、废弃物和废气等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全面分析绿色建筑的投资回收期、增量成本,综合评估各个要素,确保其和工程效益处于正向推动关系,提高决策的合理性,为后期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2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时要严格参考相关的设计标准,同时管理人员应以绿色建筑评价的标准、绿色建筑指标综合分析计算书之类的文件,综合评价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可从节能与利用能源、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和利用水资源几个方面着手评价。
设计人员可以在此阶段发挥BIM技术的作用提高设计阶段的管理效率,因为BIM技术可以借助多维技术分析室内流体、声、光等,通过施工图纸集成化建模[2]。
同时,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分析,可以有效的减少设计工作量,确保设计成果一致性更强。
什么是绿色建筑如何设计

什么是绿色建筑如何设计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又该如何设计呢?绿色建筑,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等阶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首先体现在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上。
这包括优化建筑的朝向和布局,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
比如,将建筑物的主要窗户朝向南方,可以在冬季获得更多的阳光温暖,而在夏季通过合理的遮阳设计避免过热。
同时,采用高效的隔热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降低能源消耗。
在水资源的节约方面,绿色建筑设计会考虑雨水收集和回用系统。
通过收集雨水,可以用于灌溉景观植物、冲洗厕所等非饮用用途,从而减少对市政供水的需求。
此外,采用节水器具,如低流量的水龙头和马桶,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常见措施。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考量。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密度和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进行竖向开发,增加建筑的层数,而不是无限制地横向扩张。
同时,在建筑周边合理规划绿化区域,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改善微气候。
材料的选择对于绿色建筑至关重要。
优先选用本地生产的材料,这样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同时,选择可回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再生钢材、竹材等,能够降低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而且,使用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的涂料和胶粘剂,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居住者的健康。
除了这些硬件方面的设计,绿色建筑还注重室内环境的质量。
良好的室内通风系统可以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和潮湿问题。
合理的声学设计能够减少噪音干扰,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设计已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在建筑外观上增添一些绿色植物,而是一种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和实践,旨在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在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如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能源利用、材料选择、水资源管理以及室内环境质量等。
选址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第一步。
一个合适的选址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比如,选择在公共交通便利的地方,可以减少居民对私家车的依赖,从而降低交通带来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同时,避免在生态敏感区域建设,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建筑的朝向和布局也至关重要。
合理的朝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例如,在北半球,朝南的窗户可以在冬季获得更多的阳光,提高室内温度;而在夏季,通过合理的遮阳设计,可以避免过多的热量进入室内。
此外,建筑的布局应考虑到风的流向,促进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环节。
通过采用高效的能源系统,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以及地源热泵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在建筑设计中注重保温隔热,减少能源的散失,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材料的选择对于绿色建筑同样不容忽视。
优先选用环保、可回收、可再生的材料,可以降低建筑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使用木材时选择经过可持续管理的森林资源,或者采用回收钢材、再生混凝土等材料。
此外,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建筑材料,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居住者的健康。
全生命周期成本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生命周期成本

全生命周期成本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生命周期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一、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内涵国内外对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而且各国的研究成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各国各界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定义的研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
一般情况下,对待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定义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命周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企业内部及关联方发生的由生产者负担的成本,即在产品研制、开发、设计、制造、营销的产品经济有效使用期间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广义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不仅包括生产者发生的成本,而且还把消费者购入的产品后产生的使用成本、废弃成本等也包括在内。
另一种观点认为,生命周期成本在其研究和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基于企业角度的生命周期成本、基于用户角度的生命周期成本、基于社会角度的生命周期成本三个发展阶段。
基于以上对全生命周期的叙述,我们认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内涵是:全生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t,简称LCC),也被称为全寿命周期费用。
它是指产品在有效使用期间所发生的与该产品有关的所有成本,它包括产品设计成本、制造成本、采购成本、使用成本、维修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等[1]。
二、绿色建筑的内涵(一)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要是说到绿色建筑具体的定义时,却是没有几个人能完整的将其阐述出来,因为,在学术界和建筑行业,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研究是分开进行的,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都认为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谁都不肯让步,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就一直争执不下,本文认为的绿色建筑的概念是从资源利用和人与自然的角度提出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针对以上提出的绿色建筑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绿色建筑具有这样两种特点:可持续性特点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摘要: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危机问题的日趋恶劣,人们对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力度,本文从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的管理要求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开发、设计、施工以及运行过程的管理重点,并分析了评价体系构建的具体要求,希望能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绿色化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评价体系一、绿色建筑的概念所谓的绿色建筑,也就是以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为基础,对其资源和环境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绿色建筑本身要求在管理过程之中尽可能提升多种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物的生成情况,提升环境的保护力度,确保建筑物周边环境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确保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过程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过多的影响,确保建筑与生态体系有机融合。
很多人在理解绿色建筑概念时,认为只需要做好建筑绿化工作就能达到预期要求,而从本质上来看,绿色建筑更注重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强调的是在建筑物能够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提升建筑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尽可能不影响生态环境的要求之下,将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从而达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1]。
二、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的研究(一)绿色建筑工程开发阶段绿色工程开发阶段是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初始阶段,包含了立项和策划两方面的内容,也是后期管理工作能够全面开展的关键所在。
在这个阶段之下,需要对相关资料加以搜集,对成本控制,施工技术,施工经济效益和市场表现进行充分的论证,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决策。
要结合当地的政策要求,办理对应的许可证书,上报到相关部门加以审核,开展后续的策划工作和招投标管理工作,并开展施工设计活动。
科学的项目策划能够提升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环保效应和节能效应,而对其环境特点进行深入调查也有着一定的必要性,要做好可再生资源、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分析工作,在实际方案制定时也要结合地方的实际特点,提升施工项目策划的完备性。
全生命周期评价下的绿色建筑设计

全生命周期评价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三方面因素,以最小化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然资源,并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和安全标准的建筑形式和产品。
全生命周期评价是指考虑一个商品、工程或服务的从生产到使用和废弃整个流程中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从各个方面评价其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设计应该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角度来思考,以确保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在建筑设计的初期,首先应该考虑建筑物的整体能量构成,在方案设计时尽量减少制冷和供热的需求,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从而达到更加环保的目的。
同时,绿色建筑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选择可再生材料和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也应该考虑使用的能源类型和供应方式。
对于建筑物使用的能源类型和供应方式,应该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要优化供应方式,采用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浪费。
另外还应该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内部环境,例如室内空气质量和照明系统的设计。
合理的设计能够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在维护和更新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也应该考虑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建筑设施、设备的更新应该考虑技术和资源的提升,例如新技术和更环保的设备,可以达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在建筑物使用寿命到达,需要进行拆除和废弃的时候,绿色建筑设计也应该考虑废弃物的处置和再利用的问题。
废弃物的再利用部分可以材料回收和资源二次利用,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全生命周期评价是推进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法,以实现可持续性为目的,从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考虑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专业的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使建筑设计能够与生态和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在合理的成本、使用和环保标准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绿色、健康、环保和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与要求。
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如何实现绿色建筑设计

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如何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又该如何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呢?绿色建筑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等阶段,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这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外观和功能,还要充分考虑能源的利用效率、水资源的保护、材料的选择、室内环境质量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
节能方面,通过优化建筑的朝向、体型系数和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节地则体现在合理规划建筑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节水要求采用高效的给排水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节材则是选择环保、可回收和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保护环境包括减少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设计,首先需要在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场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
比如,选择合适的建筑位置和朝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同时,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如高性能的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智能控制系统等,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舒适度。
在能源利用方面,绿色建筑设计应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地源热泵等技术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的能源供应。
此外,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除了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外,还可以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景观补水和非饮用用途。
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呢?简单来说,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一种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人类居住质量为目标的建筑设计思想。
它不仅仅关注建筑的外观和功能,更注重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意味着在建筑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
尽量选择对生态环境破坏小的场地,避免在生态敏感区建设。
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条件,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之一。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优先选用可再生、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例如,使用木材时选择经过可持续管理的森林产出的木材,或者使用再生钢材、再生混凝土等。
在水资源方面,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市政供水的需求。
此外,在能源利用上,积极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的能源自给能力。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还注重室内环境质量的提升。
良好的室内环境对于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的积聚。
采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降低室内化学物质的释放,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同时,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全生命周期的考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从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到拆除,每个阶段都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
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预见建筑在未来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废弃物的管理和回收利用,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建筑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设计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
绿色建筑设计,简而言之,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有助于节约能源。
在传统建筑中,能源消耗巨大,特别是在采暖、制冷和照明方面。
而绿色建筑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合理的采光设计以及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显著降低能源需求。
例如,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为建筑供电,采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供暖和制冷,这些措施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降低了碳排放,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绿色建筑设计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
水资源的短缺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之一。
在绿色建筑中,通过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设施以及高效的节水器具,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灌溉景观植物、冲洗厕所等非饮用用途,中水则可以经过处理后用于建筑内部的清洁和冷却。
这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开采,保护了水生态环境。
再者,绿色建筑设计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日益稀缺。
绿色建筑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土地占用。
例如,采用多层或高层建筑形式,增加建筑密度,同时保留足够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既满足了人们的居住和工作需求,又为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建筑选址上,优先选择废弃或污染的土地进行改造和再利用,避免对未开发的优质土地造成破坏。
绿色建筑设计还注重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优先选用环保、可再生和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使用木材时选择来自可持续管理森林的产品,采用再生钢材和混凝土,以及使用具有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的涂料和胶粘剂等。
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如何实现

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如何实现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又该如何实现呢?绿色建筑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要实现绿色建筑设计,首先得从规划选址开始。
选择合适的建筑场地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场地应该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充足的日照以及便利的交通和基础设施。
避免在生态敏感区、自然灾害多发区或者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区域建设。
同时,要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
比如,如果场地周边有自然景观,如河流、山脉、森林等,可以将其纳入建筑设计的考量之中,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在建筑的外形和朝向设计上,也有很多讲究。
合理的外形设计能够减少风阻,降低建筑的能耗。
例如,流线型的建筑外形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阻力相对较小。
而建筑的朝向则要充分利用日照,一般来说,在北半球,建筑朝南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有利于冬季取暖,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通过巧妙的设计,还可以利用建筑自身的阴影来减少夏季的太阳辐射,降低室内温度。
建筑的围护结构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它们对建筑的保温、隔热和采光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选择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外的热交换,降低采暖和空调的能耗。
比如,使用聚苯板、岩棉等保温材料,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在屋顶设计上,可以采用绿色屋顶,即在屋顶种植植物,不仅能够隔热降温,还能吸收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门窗的选择也很关键,要选用隔热性能好、密封性能强的门窗,同时合理控制门窗的面积和位置,以保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在能源系统的设计方面,绿色建筑应尽量利用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是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或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为建筑提供电力和热水。
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摘要:为了协调自然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关系,人们提出了低碳循环经济的理念。
绿色建筑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对环境无害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建筑。
同时,绿色建筑又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分析评价才能真正满足绿色建筑要求。
因此,本文对绿色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设计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管理引言:研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绿色建筑更好地在我国发展起来,给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指明方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规范正确的发展道路。
通过对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和完善,确定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什么样的建筑才是优秀的绿色建筑,为绿色建筑订立一个明确的、可行的、正确的标准,从而在政策上引导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健康的发展。
1、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1.1要针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绿色管理绿色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就是在建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融入绿色管理理念,每个阶段的生产活动均要综合考虑工程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合理配置建筑资源与自然资源,特别强调资源的减量与循环利用,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秉持着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绿色管理理念。
1.2针对项目的全要素绿色管理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要素包括技术质量、施工进度、费用成本、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全要素管理即对这些内容进行动态、系统的测评与管理,比如施工进度管理中,要合理搭配资源与生产力,既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又要提高项目的环境评价及经济效益评价。
1.3针对项目的全方位绿色管理建筑工程具有体量大、周期长、涉及专业多等特点,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与间接参与者可能涵盖了建筑行业的各个方面,比如政府主管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建设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工程监理等,项目全方位管理就是加强各个单位部门的沟通协调,减少项目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成本浪费;所有项目参与方均基于绿色建筑的项目目标展开工作,实现人们生活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如何实现低碳建筑

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如何实现低碳建筑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议题。
绿色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旨在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低碳甚至零碳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又如何通过它来实现低碳建筑呢?绿色建筑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等阶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如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要实现绿色建筑设计,首先需要从选址和规划入手。
选择合适的建筑场地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选址应该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如地形、气候、风向、日照等。
比如,在日照充足的地区,合理规划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通过巧妙的设计可以实现自然通风,降低空调系统的使用频率。
建筑的外形和体型设计也对节能减排有着重要影响。
简洁规整的建筑外形能够减少建筑表面积,从而降低热量的散失和获得,有助于节能。
同时,合理的建筑高度和体量比例,可以提高建筑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选用环保、可再生、可回收的材料。
例如,使用木材、竹子等天然材料,不仅环保,而且在生长过程中还能吸收二氧化碳。
此外,选择本地生产的材料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能源系统的设计是实现低碳建筑的关键环节。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得到充分利用。
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建筑的部分用电需求;地源热泵系统则可以利用地下恒温层的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也不容忽视。
优质的保温材料和合理的构造措施能够有效阻止热量的传递,降低建筑的能耗。
窗户的选择和布置也很有讲究,双层或三层中空玻璃能够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合理的窗户面积和位置可以保证充足的采光,同时避免过多的热量损失。
除了硬件设施,绿色建筑设计还应注重室内环境质量。
全生命周期评价在我国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全生命周期评价在我国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全生命周期评价在我国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和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探讨了全生命周期评价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和更新改造阶段的具体应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全生命周期评价在我国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对于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推动绿色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维护阶段、更新改造、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绿色建筑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浪费,而绿色建筑则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采用高效的节能设备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在传统建筑中,人们常常会受到甲醛等有害气体的侵害,而绿色建筑则在材料选择、室内通风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质量,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
绿色建筑不仅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1.2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全生命周期评价是指从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运营、建筑维护到建筑更新改造等各个阶段,对建筑项目的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核心思想是以整体、系统的视角来考虑建筑项目,不仅关注建筑本身在使用阶段的性能表现,还要考虑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在绿色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评价被广泛应用。
通过全生命周期评价,可以评估建筑项目在设计阶段的环境影响,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在施工阶段,可以降低建筑施工过程的能耗和碳排放,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在运营阶段,可以监测建筑的能耗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降低运营成本;在维护和更新改造阶段,可以优化建筑设施的维护计划,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
绿色建筑设计的生命周期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的生命周期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趋势。
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在建筑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更重要的是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建筑的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生命周期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绿色建筑设计生命周期的概念绿色建筑设计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直到拆除或再利用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涵盖了建筑的诞生、使用和消亡,通过对每个阶段的仔细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二、规划与设计阶段在规划与设计阶段,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选址、朝向、体型、功能布局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能源利用和环境效益。
选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选择合适的场地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采光、通风等。
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减少居民出行的能源消耗。
建筑的朝向和体型设计直接影响到采光和遮阳效果。
合理的朝向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冬季的采暖需求;而优化的体型设计可以降低风阻,提高自然通风效果。
功能布局的合理性不仅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也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
例如,将经常使用的功能区域设置在采光和通风良好的位置,能够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此外,在设计阶段还需要选择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
环保材料具有低污染、可回收、可再生等特点,能够减少建筑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节能设备如高效的照明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等,则能够降低能源消耗。
三、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建筑的过程,也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较为集中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采取有效的绿色施工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资源管理。
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和运输,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损耗。
对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全生命周期评价下的绿色建筑设计

全生命周期评价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坚持环境可持续性原则,通过有效的设计和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舒适性。
全生命周期评价是对建筑项目从设计、施工、使用阶段到拆除和回收阶段的综合评价,旨在评估建筑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以下是全生命周期评价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几个关键方面。
1.建筑材料选择和循环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设计师还应考虑材料的能耗和污染程度,并遵循减少建筑废物和污染物产生的原则。
在建筑使用阶段,应选用可持续材料,如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设备,以减少能耗和碳排放。
2.能源效率和减排:绿色建筑设计应将节能和减排置于首要位置。
在设计阶段应采用主动设计策略,如优化建筑朝向、利用自然光和通风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造能源的需求。
此外,应利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设备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水资源管理:绿色建筑设计应考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节水措施,如收集雨水、利用灰水等,以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此外,还应优化排水系统,减少污水排放对自然水体的影响。
4.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设计应注重提供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在设计中应考虑室内空气质量、照明和声学等因素,以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舒适性。
此外,还应采用无毒环保材料和绿色清洁产品,减少室内污染物的释放。
5.社会影响:绿色建筑设计还应考虑建筑对周边社区和社会的影响。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人群活动的干扰,并提供公共空间和绿地,以改善周边社区的生活质量。
在绿色建筑设计实施的全生命周期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工具和指标,如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评价体系、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评价体系等。
全生命周期考虑的建筑绿色设计与施工研究

全生命周期考虑的建筑绿色设计与施工研究建筑绿色设计与施工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事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建筑业也开始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必须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利用、循环利用以及建筑的维护和拆除等方面。
本文将着重探讨全生命周期考虑在建筑绿色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现绿色建筑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首先,全生命周期考虑是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关键。
传统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只注重建筑的使用阶段,而忽视了其他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了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全生命周期的考虑能够帮助建筑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降低建筑的维护和拆除难度,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全生命周期考虑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等因素。
例如,选择环保材料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但可能会增加建筑的成本;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但可能会增加施工难度。
因此,设计和施工团队需要平衡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佳的绿色设计和施工效果。
再次,实现全生命周期考虑的绿色建筑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建筑学、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等。
因此,设计和施工团队需要跨学科地合作,共同解决绿色建筑中的问题。
例如,建筑师需要与结构工程师和环境工程师合作,以寻找更好的结构和节能设计方案;施工人员需要与供应商和建筑材料厂商合作,以确保所采用的材料和技术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只有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考虑的绿色建筑。
最后,政府和社会应该大力支持全生命周期考虑的绿色建筑。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政策的制定来鼓励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
摘要:我国当前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和能源挑战,所以建筑师必须要重新审视和创作建筑。
随着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逐渐深入,全生命周期理论逐渐被建筑师们所认同。
本文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
关键词:全生命;绿色建筑;设计
引言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价值工程,这一设计理念是借助全生命周期设计对象的有关信息,利用生命周期、价值分析及系统优化等方式来设计,确保完成的设计作品能够具备绿色特点。
当前,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不是很成熟,然而全生命周期设计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普通工业产品设计的实践中。
建筑全生命周期是指从材料与构件生产(含原材料的开采)、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输、运行与维护直到拆除与处理(废弃、再循环和再利用等)的全循环过程。
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低到最低的建筑。
一、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原则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主要以“节能’为重点,满足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原则的绿色设计。
所以,应该站在绿色建筑的高度上,结合节能建筑的具体要求来制定其相关原则。
一定要对功能、技术、经济等传统设计因素与节能、生态、环保、健康等可持续设计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功能适用性准则
功能适用性是面向全生命周期节能建筑设计的基础,建筑功能主要有基本使用功能、建筑物理性能、视觉艺术效果及室外环境性能,应该方便实用、灵活性高、效率高、无冗余。
(二)技术先进性准则
技术先进性是面向全生命周期节能建筑设计的基本条件,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建筑主要强调的是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运用先进技术,通过技术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度,有效的使其每一项功能和性能都能得到有效发挥,确保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都具备良好的节能特性。
(三)环境协调性准则
环境协调性是全生命周期节能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它包含了节能、生态、环保、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能源消耗最少原则。
对常规能源要有限度的使用,尽量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绿色能源。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中,全方位地运用有效的节能技术,降低能源的使用率,使能源效率提高,并使其在全生命周期中能够实现最少的能耗。
2、资源最佳利用原则。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应该尽量避免不可代替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控制可代替和可维持资源的使用强度,对资源再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行保护。
特别要重视节地、节水,对可循环、可重复和可再生材料要充分使用。
3、环境负荷最小原则。
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减轻对环境污染。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所形成的建筑垃圾、固体与气体污染物、污水等废弃物最少,所产生的环境负荷也就会最小。
4、零损害原则。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对生产者、直接和间接使用者的损害趋于“零”。
生产条件应安全、卫生,使用环境应该健康、舒适,要尽可能的选用没有公害和污染的绿色环保型建材,确保室内环境的整体品质。
(四)经济合理性准则
经济合理性是全生命周期节能建筑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也就是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使其必要的功能得以实现,获取较好的生命周期经济效益。
生命周期的成本指的是全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主要有建设费用、使用维修费用、残值及清理费用等。
上述的四条原则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设计过程中把功能适用性、技术先进性、环境协调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有机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才可以创作出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案。
二、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程序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程序主要有:要明确设计目标、要对初步的设计方案进行构思、要设计好备选方案、对全生命周期进行评价、对最佳方案分析进行改进和确定等。
这些阶段所形成的反馈系统,能将信息互相交换。
对设计目标加以确定。
建筑设计目标对建筑设计的目的和方向进行
说明。
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的生态化、绿色化、可持续化发展一定要明确设计目标。
与之相关的具体内容要遵循上文所阐述的几个原则,按照建筑类型的不同来对建筑设计目标加以确定,将其中的特性和相关要求充分体现出来。
构思初步方案。
依据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运用功能
分析法和创造性的思维法多列一些方案,这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就是创作,创作出的结果是草图式和概念式。
第三,设计备选方案。
依据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的具体设计原则,采用与之相关的较为先进的技术,把创作出的初步方案具体化,对建筑初步方案中所指定主要材料、建筑设计结构选型、建筑设计构造方案及对应初步施工方案和设备系统等等进行确定,从而产生多个备选的建筑方案。
三、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方案设计的过程是一种系统分析和综合过程,同时也是对设计系统实现优化的过程。
所以,应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综合评估。
全生命周期评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它主要包含了清单分析和影响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各种输出信息和输入信息详细列出(包括环境性、功能性、技术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依据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对评价因子进行评定。
其中主要的评价因子之一为使用耗能,应可能将对评价结果影响小的次要评价因子进行精简,从而使评价工作量减少。
依据生命周期评价原则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要求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它是由最高层的目标层、中间层的准则层及指标层和最低层的方案层构成的,设计过程中应依据不同的建筑对象对具体的评价指标进行指定。
第二步,对评价指标的有关数据和特征进行采集,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将其转换为模糊评价向量,建立评判模糊矩阵“R”。
第三步,采用德尔斐法、专家调查法或判断矩阵分析法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并从整体上进行调整,形成权重模糊子集“A”。
第四步,采用评价模型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等对环境影响(环境性,本方法侧重能源消耗方面)和其综合性能(综合考虑环境性、功能性、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评判,得出相应的评判结果。
结语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能够促使建筑设计师运用定量化的评判和严密推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使绿色建筑设计水平得以提高,使其实现全生命、全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宇光.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探究[J]. 门窗,2013,03:235.
[2]孙璐. 从寿命周期的角度看绿色建筑设计[J]. 城市环境设计,2005,0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