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 图解天文望远镜DIY步骤

合集下载

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 图解天文望远镜DIY步骤

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 图解天文望远镜DIY步骤

【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图解天文望远镜DIY步骤如何自制望远镜望远镜实际上就就是一个使远处的物体瞧起来变近的工具。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望远镜上有一个装置(物镜,也叫作主镜)可以收集远处物体发出的光,并将光线(图像)传到另一个装置(目镜透镜)的焦点处,后者会将图像放大并传到您的眼里。

按照以下的步骤,您就能自己在家里制作出一个简单的望远镜: 两片放大镜——直径大约在2、5——3厘米之间(如果其中一片放大镜比另一片大些,效果会更好) 一个纸筒——用纸巾或者礼品包装纸卷成筒状(长一些会比较好)胶带剪刀一把直尺、码尺或者卷尺印有内容的纸——报纸或者杂志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组装望远镜:拿出两片放大镜与一篇打印好的文章。

将一片放大镜(大的那一片)放在您与纸之间。

文章上的影像瞧起来会很模糊。

将另一个放大镜放在您的眼睛与第一个放大镜之间。

前后移动第二片玻璃,直到印刷内容瞧起来非常清晰。

您将注意到文章瞧起来变大了,并且就是倒立的。

请一个朋友帮助测量两片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在纸筒靠近前端开口处大约2、5厘米的地方剪一个槽。

不要将卷筒剪穿。

这个槽应能够容纳较大的那片放大镜。

在纸筒上再剪一个槽,这个槽与第一个槽之间的距离等于您的朋友所记录的距离。

这就是放置第二片放大镜的地方。

将两片放大镜放在相应的槽上(大的放在前面,小的放在后面),并用胶带将它们固定好。

在较小的放大镜后面留大约1——2厘米的卷筒,将多余的卷筒剪掉。

用这个望远镜来瞧印有内容的纸张,以检查它就是否制作成功了。

您也许要花点精力来确定两个镜片之间的准确距离,从而使图像能够聚焦。

您已经制作成了一个简单的折射望远镜!有了这个望远镜,您就可以用它来观察月亮、一些星团与地球上的东西(比如鸟)。

以上就就是普通望远镜的制作方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瞧瞧如何制作更专业的天然望远镜。

【图解教程】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制天文望远镜记得小的时候,夏天的晚上常常停电,没电的晚上人们只能坐在门口乘凉,在美丽的星空下闲聊等待睡意的来临,在那漆黑的晚上,明亮的繁星显得异常的美丽,引人无限联想,好奇的心一直想弄明白,宇宙的深处有些什么奇妙的场景,有没有外星人,她们就是不就是比我们更加发达等等。

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制作

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制作
பைடு நூலகம்
(2)测定凸透镜的焦距才能决定镜筒的长度。分别把物镜和目镜对着太阳,在 镜片的另一侧放张白卡纸,调整纸与镜片之间的距离,使太阳在白卡纸上成像清晰, 用尺测量镜片与纸之间的距离就是镜片的焦距。 (3)镜筒是用黄板纸制作的。整个镜筒分成两节:物镜镜筒和目镜镜筒。物镜 镜筒的直径约等于物镜镜片的直径,长度约等于物镜的焦距。目镜镜筒的外径略小 于物镜镜筒的内径,使目镜镜筒能插入物镜镜筒,并能前后调节焦距。目镜镜筒的 内径约等于目镜镜片的直径,长度要比目镜焦距长 100 毫米。镜筒的制作是把黄板 纸切成宽 70~80 毫米长的纸条。找一根直径等于镜片
曲率(通常是中央没被压到,所以中间会没有粉红色的磨粉黏着),曲率未到可放到热水中加热 工具,然后再压一次. 压好后工具的边缘用榔头敲掉,使沥青的面积小于镜子,压的时候才不 会有大于镜面的部份压不到而突起.沥青碎片可稍微清一下,但因质地很细,就算有残留也不 会磨伤镜子. C. 工作平台: 防滑垫因为有弹性会抵销力量,所以要换成用厚木板垫底,上面作四个木块刚好夹住工具,再 用两个 C 型夹把木板固定在桌角.木块的高度要小于工具的,这样工具上的镜子才能有位移. 工具和木块间的空隙用小的锲型木块塞住,磨的时候才不会前后动或是转动. D. 抛光方式: 用氧化铯抛光时,附着力明显大于以前任何一种磨粉,非常难移动镜子.磨粉水很不容易流失, 因为有沟槽的关系,所以就算磨一整圈也不用加磨粉水.最好都以镜子在上的方式抛光,这样 若有大颗粒的东西才容易从工具的勾槽流掉,镜子在下容易刮伤.此时的位移只需要 1/6,因为 是整体抛光的关系,不用大位移来加强局部.因为镜子在上,所以边缘会比较难磨到,用直线来 回磨几次后可改为 W 行的磨法,增加边缘磨的机会. 5 E. 沥青工具的校准: 隔一两天以上重新要磨之前都需要再校准工具的曲率,把工具放到热水加热,再用人的重量 压 20 分钟.但施压的人不可左右晃动,否则工具的边缘曲率会太大超过预期,这样抛光的时候, 边缘会接触不到,只有镜子中央被抛光. F. 测试曲率的方法: 一开始可用 Ronchi test 测镜面和目标球面相差多少,再改变工具和镜子的位置,或是位移的 大小来修正.最后用 W 型磨法抛物面化后(抛物面化只要约半小时,因球面和抛物面相差甚少), 可用 Foucault test 测其抛物面化的程度. 三,一般预期工作成果 以口径 32cm 的镜片为例,主镜研磨和抛光的过程,研磨需约 27 个程序(46 磨粉-3 次,80 磨粉 -9 次,120-7,240-2,500-2,1000-2,2500-2),抛光约 20 个程序,各需 18 到 20 个小时,因此实际 的磨镜时数近 40 个小时可完成(不包含所有准备与清洁时间).镜面可能会有几处刮痕,但应 不影响未来的整体表现.整体镜面的误差可用 Foucault test 的软体来计算,一般若控制在 1/8 个可见光波长以下,已算是非常优良的表现,本实验室的技术可达到 1/20 个可见光波长 的准确度约为 25 奈米.之后主镜镜面蒸镀时,镀铝约 100 ~200nm 两层,和一层二氧化硅作为 保护. 望远镜本体: 大部分采用铝门窗的铝制材料,座台使用 Dobsonian 的设计,目镜座则用 Crayford 的设计,斜 镜架,目镜架,主镜架都有三点微调 6 机制,可以调整斜镜目镜与主镜的平面倾斜度,以调整光 轴. 望远镜能力 D(口径) = 31.1cm F(焦距) = 146.75cm F-ratio(焦比)= 4.72 P(集光力)= 1974 M(极限星等)= 14.7 FOV(视场)= 0.35 度 解析力 = 0.41 角秒 极限倍率 = 约 44 倍 ~ 550 倍

探索自然奥秘制作迷你天文望远镜

探索自然奥秘制作迷你天文望远镜

探索自然奥秘制作迷你天文望远镜迷你天文望远镜是一种便携式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自然奥秘。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迷你天文望远镜,以及如何使用它观测星体。

材料准备:- 一个平面镜(镜面直径约为5厘米)- 一个凸透镜(焦距约为2厘米)- 一根细长的管状物(约为10厘米)- 一条黑色的细绳- 一颗星星- 一块黑色绒布制作步骤:Step 1: 安装凸透镜首先,将凸透镜插入管状物的一端,并确保它安装得稳固。

凸透镜的望远镜镜身,所以它需要被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Step 2: 安装平面镜将平面镜贴在管状物的末端,并确保其与管状物垂直。

这个平面镜将用来反射光线。

Step 3: 绑上细绳在望远镜的一侧,绑上一根黑色的细绳。

这个细绳将用来固定望远镜,使其更易于使用。

Step 4: 防护措施在望远镜的镜身上,用黑色绒布将其包裹起来。

这样可以遮挡外界的光线,减少光线干扰。

使用方法:1. 寻找一个较为开阔的场地,远离灯光污染和杂乱的背景,以获得更好的观测效果。

2. 找准观测目标的位置,并将望远镜对准目标。

3. 使用细绳固定望远镜,使其保持稳定。

4. 通过目镜观察目标,使用焦距调节来使目标更加清晰。

可以通过移动凸透镜的位置来实现焦距的调节。

5.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三脚架或其他固定装置来帮助保持望远镜的稳定性。

6. 记录和观察天文现象,例如恒星的运动、行星的轨道等。

通过制作和使用这个简单的迷你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自然奥秘。

不仅可以观察天文现象,还可以增长对宇宙的了解,并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希望大家都能尝试制作和使用自己的迷你天文望远镜,享受探索宇宙的乐趣!。

211051859_自制天文望远镜

211051859_自制天文望远镜

自制天文望远镜实验步骤1测量物镜直径并记录数值:我们用的凸透镜(物镜)直径为5厘米。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帮助人类第一次看清了地球附近的天体。

本期,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个简易天文望远镜,用它仰望星空吧!审核/袁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实验材料硬纸片、双面胶、凸透镜、凹透镜、透明胶带、尺子、剪子、胶棒、彩纸、铅笔2制作物镜镜筒:如图所示,在硬纸片上画长为15厘米、宽为5.5厘米(比物镜直径略宽即可)的线条,最后一个宽为3厘米。

5在剩下的硬纸片上,画如下的线条,并将阴影的部分剪掉。

用透明胶带将凸透镜(物镜)固定在硬纸片上。

3将硬纸片按所画的线条折叠。

如果硬纸片太厚,可以用尺子压住操作。

6沿画好的线条折叠后,用双面胶和透明胶带将它固定在正方形圆筒上,再用彩纸装饰一下。

4在3厘米宽的一侧贴上双面胶,将硬纸板折叠并固定成一个正方形纸筒。

大圆与凸透镜(物镜)一样大,阴影部分的小圆直径略小于大圆即可202352APR.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实验步骤实验原理(责任编辑 /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实验升级如果改用凸透镜作为目镜,会发生什么变化?扫描二维码参与互动有机会获得《知识就是力量》精美礼品7重复上述步骤,制作目镜镜筒。

本实验用到的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

其中,透镜既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

实验中,我们用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两者之间用空腔镜筒连接。

观察时,远处物体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向目镜(凹透镜)处汇聚。

经过凹透镜折射,汇聚的光线呈平行光束发散并射向观察者,使观察者能看到发射光线的物体全貌。

这种光学系统被称为伽利略式望远镜,也称折射式望远镜。

如果在光线会聚到焦点之前,加入目镜(凹透镜),汇聚的光线经过目镜后,变成平行光发散射出,视觉上呈正立的像。

如此,我们就会感觉物体被拉近了(如上图所示)。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超酷的话题——自制天文望远镜。

想象一下,在夜幕降临时,你打开窗户,仰望星空,那满天繁星仿佛触手可及。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你的自制天文望远镜。

别小看这玩意儿,这可是探索宇宙奥秘的神器哦!你得有个好主意。

别光想怎么组装,得想想怎么让它看得更清楚。

比如,你可以试试用那种叫做“折射”的方法,让光线通过透镜聚焦。

这样,远处的星星就能被放大啦!就是动手的时候了。

你得准备一些材料,像玻璃片、塑料膜、胶带和螺丝这些。

这些材料在网上都能买到,价格也不贵。

记得选那些透光性好的材料,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的星光。

然后,把玻璃片、塑料膜、胶带和螺丝都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动手组装了。

先把玻璃片固定在塑料膜上,再用胶带粘紧。

把塑料膜贴在望远镜的前面,这样就搞定啦!除了折射法,你还可以试试反射法。

就是把镜子放在镜片后面,光线照到镜子上再反射到眼睛里。

这种方法能让星光看起来更亮,但操作起来稍微复杂一点。

别忘了调试。

调整望远镜的角度,让它正对天空。

这样,你就能清楚地看到星星的位置和形状了。

如果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赶紧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现在,你已经成功自制了一个简易天文望远镜。

下次夜观星空时,不妨带上它,感受一下亲手制作的成就感吧!自制天文望远镜不仅能让你更好地欣赏星空,还能锻炼你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科学的魅力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探索,就能发现更多的乐趣。

所以,别犹豫了,快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在星空下畅游吧!。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自制天文望远镜的魔法之旅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那种站在阳台上,仰望星空,幻想自己是探索宇宙的宇航员的感觉?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如何用家中的小物件,变身成一台迷你版的天文望远镜,让你也能在自家后院,享受追逐星辰的乐趣。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这段奇妙的旅程吧!你得准备一个足够大的透明玻璃罐子,这个小家伙就是我们的“天文台”啦。

别小看这小小的玻璃罐子,这可是制作望远镜的关键所在哦!记得要选个圆润光滑的瓶子,这样光线才能更均匀地照到镜片上,让星星们看得更清晰。

接下来,我们要准备一些特殊材料来装点我们的“天文台”。

找一块黑色的软布或者旧T恤,剪成几个小条,这些就是我们的“星图”,它们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辨认星座。

别忘了还有几块彩色的塑料纸,这些是“装饰品”,它们能让整个装置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现在,我们要把玻璃罐子倒置过来,把黑色软布或者旧T恤铺在罐子的底部,就像铺了一张神秘的星图。

然后,我们把彩色塑料纸贴在软布上,就像是给这张星图加上了边框,让它看起来更加完整。

我们把那些小条星图小心翼翼地固定在软布上,确保它们不会在移动过程中脱落。

搞定这一切后,我们的自制天文望远镜就大功告成了!你可以把它放在窗台上,对准夜空,就能看到那些平时看不见的星星、月亮和星座啦。

是不是感觉特别神奇?制作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小挑战,比如调整软布和塑料纸的角度,确保光线能够均匀照射到镜片上。

这时候,你可以尝试用镜子反射光线,让光路更加顺畅。

如果遇到难题,不妨上网搜一搜,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着你哦!我想说,这次制作天文望远镜的经历,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让我们对星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下次,当你再次仰望星空时,不妨想一想,那些遥远的星球,曾经是多少古人的梦想和追求。

让我们一起,用这份独特的方式,去追寻那些古老而美丽的星辰故事吧!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趣,不妨也试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天文望远镜吧!相信你会发现更多关于星空的秘密,也许还能发现隐藏在夜空中的某个特别的星座呢!记得分享你的发现给我哦!。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1. 引言嘿,朋友们!有没有想过,咱们也能像牛顿那样,抬头看看星星?想要一台天文望远镜,但又不想掏空钱包?没问题,今天就来聊聊如何自制一台超酷的天文望远镜,跟着我,我们一起“捣鼓”起来!用简单的材料和步骤,搞定这件事情,保证让你在星空下,一展身手,成为小小天文学家!2. 材料准备2.1 主要材料首先,咱们得准备一些材料。

这就像煮一碗面,材料可不能少。

你需要一块大约100毫米直径的凹面镜,或者说“聚光镜”,这是整个望远镜的心脏。

接着,一块相同直径的凹面镜,别忘了,这可是咱们的“眼睛”,负责把光线聚焦到一起。

再加上一根大约80厘米长的PVC管,这可是望远镜的“身体”,得坚固耐用。

2.2 辅助材料除了主材料,咱还得准备一些小配件,比如两块镜子支架、一些胶水和螺丝,当然,剪刀和尺子是必备的工具。

还有,咱可以准备一些黑色的喷漆,给PVC管来个“化妆”,让它看起来更专业,嘿嘿,细节决定成败嘛!3. 制作步骤3.1 组装镜子好啦,材料准备妥妥的,咱们可以开始动手了!第一步,找一个舒适的地方,把PVC管平放。

接下来,拿出凹面镜,把它固定在管子的一端,确保它的曲面朝向管内,这样光线才能正确进入。

然后,咱再把凹面镜固定在另一端,注意要保持它们的中心对齐,避免光线跑偏,这样就能看到“星空大秀”了。

3.2 完成调试接着,咱们得调试一下。

把望远镜指向一颗远处的星星,慢慢转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这里需要点耐心哦,调试的过程就像是抓住那只“滑溜溜”的鱼”,需要一点技巧。

看到清晰的星星后,心里那叫一个美,仿佛成了宇宙的主人,嘿,感觉就像“抓住了星星的尾巴”!4. 小贴士4.1 保养与维护制作完成后,咱们可别忘了保养。

保持镜面干净是关键,定期用柔软的布轻轻擦拭,别让灰尘影响视野。

还有,尽量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材料变形。

就像“细水长流”,只要平时多留心,望远镜就能陪你走过一个个星空之夜。

4.2 体验与分享最后,别忘了,观星的乐趣在于分享。

自己制作的80900折射天文望远镜

自己制作的80900折射天文望远镜

自己制作的80900折射天文望远镜具体制作方法在下面有具体介绍.
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一、材料:如下图所标
1、哈勃的80900折射物镜,带塑料普座;
2、外径75mm的PVC管;
3、75PVC管的抱箍,一对;
4、75PVC管的直连套管;
5、去掉物镜的凤凰70300望远镜,带调焦座;
6、一个凤凰最便宜的天顶镜,25.4转31.7;
7、PL目镜;
8、用一般的铁片做的鸠尾板,连接三脚架;
9、伟峰3750三脚架;
10、厚双面胶。

二、制作过程:
1、因为PVC管只有75mm,而物镜座套管内径90mm所以,用厚双面胶绑在PVC管前面,再套上物镜,就是上面材料部分的1和10处;
2、凤凰70300的望远镜外径刚好也是75,所以用75PVC的直连管将凤凰70300和75PVC管直接套上,后面在接入天顶镜和目镜,就是上图的4、5、6、7部分;
3、将2个抱箍装到主镜筒上,定好位置,下面装上铁片做的鸠尾板,再装到三脚架的云台上,上图的2、3、8、9部分;
这样,一个80900的天文望远镜简单的制作就完成了。

邹城一中天文爱好者系列之星空观测7自制天文望远镜

邹城一中天文爱好者系列之星空观测7自制天文望远镜

自制天文望远镜第一章望远镜基本原理1.1 天文望远镜光学原理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接近景物的凸形透镜或凹形反射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那块叫做目镜。

远景物的光源视作平行光,根据光学原埋,平行光经过透镜或球面凹形反射镜便会聚焦在一点上,这就是焦点。

焦点与物镜距离就是焦距。

再利用一块比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或目镜就可以把成像放大,这时观察者觉得远处景物被拉近,看得特别清楚。

折射镜是由一组透镜组成,反射式则包括一块镀了反光金属面的凹形球面镜和把光源作90 度反射的平面镜。

两者的吸光率大致相同。

折射和反射镜各有优点,现分别讨论。

O=物镜E=目镜f =焦点fo=物镜焦距fe=目镜焦距D=物镜口径d =斜镜1.2 折射和反射望远镜的选择折射望远镜的优点1.影像稳定折射式望远镜镜筒密封,避免了空气对流现象。

2.彗像差矫正利用不同的透镜组合来矫正彗像差(Coma)。

3.保养主镜密封,不会被污浊空气侵蚀,基本上不用保养。

折射望远镜的缺点1.色差不同波长光波成像在焦点附近,所以望远镜出现彩色光环围绕成像。

矫正色差时要增加一块不同折射率的透镜,但矫正大口径镜就不容易。

2.镜筒长为了消除色差,设计望远镜时就要把焦距尽量增长,约主镜口径的十五倍,以六吋口径计算,便是七呎半长,而且用起来又不方便,业余制镜者要造一座这样长而稳定度高的脚架很是困难的一回事。

3.价钱贵光线要穿过透镜关系,所以要采用清晰度高,质地优良的玻璃,这样价钱就贵许多。

全部完成后的价钱也比同一口径的反射镜贵数倍至十数倍。

反射望远镜的优点1.消色差任何可见光均聚焦于一点。

2.镜筒短通常镜筒长度只有主镜直径八倍,所以比折射镜筒约短两倍。

短的镜筒操作力便,又容易制造稳定性高的脚架。

3.价钱便宜光线只在主镜表面反射,制镜者可以购买较经济的普通玻璃去制造反射镜的主要部份。

反射望远镜缺点1.遮光对角镜放置在主镜前,把部份入射光线遮掉,而对角镜支架又产生绕射,三支架或四支架的便形成六条或四条由光星发射出来的光线。

DIY天文爱好者自己的望远镜

DIY天文爱好者自己的望远镜

小型开普勒式折射望远镜制作方法制作方法a)选择物镜和目镜。

买来的物镜测定焦距,把物镜对着太阳,在镜片的另一侧放张白纸板,前后移动白纸板,使太阳在白纸板上成像清晰。

用直尺量出镜片到白纸板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镜片的焦距,为17.8厘米。

目镜的焦距已测得,是2厘米。

b)设计镜筒。

为了便于调节焦距,以适应视力不同的人观测,整个镜筒做成两节,一节是物镜镜筒,一节是目镜镜筒。

它们都用黄纸板(马粪纸)制作。

物镜镜筒的直径约等于物镜的直径,物镜镜筒的长度约等于物镜的焦距。

目精镜筒的直径约等于目镜的直径,目镜镜筒的长度比目镜焦距长50~80毫米。

目镜镜筒的外径等于物镜镜筒的内径,使得目镜镜筒既能插入物镜镜筒,又能贴得比较紧,便于前后调节焦距。

c)物镜镜筒的制作。

先找一根长度稍长于物镜焦距、直径约等于物镜直径的圆管做芯柱。

物镜镜筒用黄板纸条卷绕两三层制作。

先把黄板纸切成70~80毫米宽的纸条。

其中准备做第一层的黄板纸条,一面涂上墨,等墨干透后就可以卷镜筒了。

注意墨面朝里,以消除杂散光。

在芯柱上卷绕黄板纸条的时候,纸条一圈紧挨一圈,不能有间隙,也不能重叠。

在镜筒的两端和纸条的接头处,要用涂有浆糊或胶水的牛皮纸固定好。

第一层卷好后,在第一层外面涂上浆糊或胶水,然后卷绕第二层。

为了粘得更牢,第二层的黄板纸条里面也涂上浆糊或胶水。

第二层的卷绕方向和第一层相反。

第三层的卷绕方向和第二层相反,和第一层相同。

一般卷三层黄板纸就足够了。

镜筒的最外面糊上一层牛皮纸。

镜筒卷好后稍晾一会就要把芯柱抽出,然后竖直放在室内彻底晾干。

镜筒卷得比需要稍长一些,卷好晾干后再用锋利的刀截成需要的长度。

d)目镜镜筒的制作。

找一根直径约等于目镜的圆管做芯柱。

目镜镜筒的卷绕方法同物镜镜筒基本相同,但目镜镜筒的外径等于物镜镜筒的内径。

当目镜镜筒外径卷绕到已经接近物镜镜筒内径的时候,通过糊牛皮纸来逐渐达到要求。

e)镜片的安装。

这一程序较麻烦。

根据镜片和镜筒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哎呀,你问我天文学的问题,那可是小菜一碟!今天我就给你说说怎么自制一个天文望远镜,让你在家也能观察到满天的星星。

不过,在这之前,先给你讲个笑话:有一天,小明问他爸爸:“爸爸,为什么我们能看到星星?”他爸爸说:“因为那些星星离我们很远啊。

”小明又问:“那为什么月亮离我们那么近,我们却看不到呢?”他爸爸回答:“因为月亮太大了,而且它反射的光线比星星弱多了。

”哈哈,开个玩笑,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吧!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一张白纸、一支笔、一把剪刀、一根细绳、一块胶带、两个塑料瓶盖、一个小木棍和一些黑色的纸片。

别看这些材料简单,但是它们能制作出一个神奇的天文望远镜哦!第一步,我们先把白纸剪成一个大圆盘的形状,然后在圆盘上画上一个小小的圆圈,这就是我们的观测点。

接下来,用黑色的纸片把圆圈遮住一部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黑洞。

这个黑洞就是我们的望远镜的镜头哦!第二步,我们在两个塑料瓶盖上分别画上一个小小的圆圈,然后用细绳把它们系在一起。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望远镜的镜筒。

接下来,用胶带把两个镜筒固定在一起,这样就完成了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第三步,我们可以在望远镜的底部加上一个小木棍,这样就可以用来调整焦距了。

当然啦,如果你想让望远镜看起来更专业一点,还可以在木棍上加上一个小小的旋钮。

第四步,最后一步就是组装了。

我们把望远镜放在一个开阔的地方,然后对着天空中的星星进行观测。

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那些遥远的星星就在你的眼前!当然啦,如果你想要看到更多的星星和行星,还可以在望远镜的镜筒上加上一些黑色的纸片,这样就可以增加它的放大倍数了。

好了,现在你已经知道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天文望远镜了吧!不过呢,虽然这个望远镜很简单,但是它能让我们看到那些美丽的星星和行星。

所以呢,无论你是一个小孩子还是一个大人,都可以试着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天文望远镜哦!。

青少年科学实验:DIY简易天文望远镜制作

青少年科学实验:DIY简易天文望远镜制作

固定透镜
• 根据观测需求,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
• 将透镜安装到镜筒的适当位置
• 考虑透镜的焦距、放大倍数和光学质量
• 使用胶水或螺丝固定透镜,确保稳定性
组装底座:制作底座、安装镜筒与支架
制作底座
• 使用木板或塑料板制作底座
• 考虑底座的尺寸、重量和稳定性
安装镜筒与支架
• 将镜筒安装到底座的接口上
• 使用螺丝或胶水固定支架,确保结构稳定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青少年科学实验:DIY简易天文望远镜制

01
天文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及作用
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简介
跟踪原理
• 望远镜需要跟踪天体的运动,以便持续观测
• 跟踪系统通常包括赤道仪和跟踪器
放大原理
• 利用透镜或反射镜对光线进行聚焦和放大
附件安装
• 根据需要,安装跟踪系统、滤镜等附件
• 安装附件时,遵循附件的使用说明,避免损坏
使用跟踪系统
• 使用跟踪系统跟踪天体的运动,保持图像稳定
• 调整跟踪系统的参数,以获得最佳观测效果
05
青少年科学实验:DIY简易天文望远镜实践项目
观测太阳系天体:月亮、行星、卫星等
01
观测月亮
• 观察月亮的表面特征和相位变化
兴趣激发
• 通过DIY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实践,激发青少年对天文学的兴趣
• 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探索宇宙的平台,激发好奇心
热爱培养
• 通过科学实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 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青少年科学实验:DIY简易天文望远镜制作》

《青少年科学实验:DIY简易天文望远镜制作》

青少年科学实验:DIY简易天文望远镜制作简介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索如何使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一款天文望远镜。

这是一项适合青少年参与的有趣实验,通过制作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天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材料•两个透明塑料杯•一个纸卷筒•一张平面镜•一张凸透镜•黑色胶带•剪刀•尺子实验步骤1.制作镜筒–将纸卷筒剪成适当长度,使其稍微长于凸透镜的焦距。

–使用黑色胶带将凸透镜固定在纸卷筒的一端。

2.制作镜座–将一个透明塑料杯切去底部,使其成为一个筒状容器。

–将另一个塑料杯倒置放在平面镜上,用胶带固定在镜上。

3.组装天文望远镜–将纸卷筒插入倒置的塑料杯中,确保凸透镜正对平面镜。

–调节凸透镜和平面镜的距离,直到能够清晰看到景物。

4.调整和观测–根据需要调整凸透镜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将天文望远镜对准天空或远处的景物,观察并记录所见。

实验原理天文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凸透镜和平面镜的组合将远处的光线聚焦,形成放大的像。

凸透镜用于收集光线,使其汇聚在焦点上,而平面镜则将焦点处的图像反射到观察者的眼睛或相机上。

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体验和了解天文观测的基本原理,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乐趣。

结论通过DIY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天文学的基本原理,还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这个实验旨在鼓励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索和发现,希望能激发他们对天文学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让我们一起动手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这是一个简单的青少年科学实验,希望你们在实践中找到乐趣,并从中学到知识。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者想要进一步的探索,请随时联系我们。

谢谢!。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及材料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如何用家里那些不贵的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个既好玩又实用的小玩意儿——自制天文望远镜。

别小看这个望远镜哦,它可是能帮你在夜晚仰望星空,发现那些遥远星系的秘密呢!
咱们得挑个合适的材料。

你瞧,一个废旧的塑料瓶,再配上几个彩色的纸片,还有一根细长的绳子,这不就是现成的望远镜了吗?别担心,这些材料都是随处可见的,成本也不高。

接下来就是动手组装了。

先把塑料瓶洗干净,晾干水分。

然后,把绳子穿过瓶子底部的小孔,这样望远镜就能稳稳地立在地上了。

接着,把纸片剪成星星的形状贴在塑料瓶上,别忘了,要贴得整整齐齐哦。

把瓶子倒过来,让星星朝上,这样一来,你就能看到星星像真的一样闪烁起来啦!
不过,为了让你的望远镜更加精准,咱们还得学点小技巧。

比如说,调整塑料瓶的高度和倾斜角度,让星星看起来更清晰;或者,试试改变绳子的长度,看看星星会不会“跳”出来。

当然了,除了星星,你还可以用这个望远镜来观察月亮、行星甚至是远处的建筑。

想象一下,当夜幕降临,你坐在院子里,手持自制望远镜,眼前是一片浩瀚星空,那种感觉是不是既神奇又激动人心呢?
而且,通过这个望远镜,你还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想象一下,如果将来有朝一日,我们能够用更先进的技术去观测宇宙,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对天文感兴趣,或者只是想在闲暇之余找点乐子,不妨也动手尝试一下自制天文望远镜吧。

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你还能学到一些关于天文的知识呢!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记得,动手实践总是比空想更有乐趣哦!下次再见啦!。

天文望远镜制作方法

天文望远镜制作方法

天文望远镜制作方法
制作天文望远镜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
材料:
1. 两个卡纸纸管(长度约为30厘米,直径约为5-7厘米)
2. 两个透明塑料透镜(放大镜透镜或放大镜片等)
3. 胶带
4. 剪刀
5. 尺子
步骤:
1. 在卡纸纸管的一端切一个直径略小于透镜的圆孔,孔的位置应该是与纸管中心对称的。

2. 把透明塑料透镜放在卡纸纸管的另一端,并用胶带固定好。

3. 重复步骤1和2,制作第二个天文望远镜筒。

4. 将两个天文望远镜筒依次叠放在一起,使两个透镜的距离大致相等。

5. 用胶带将两个望远镜筒固定在一起,确保筒之间的间隔不会变动。

6. 完成后,可以通过一个望远筒朝向天空,同时通过另一个望远筒观察,以增大视野和放大效果。

请注意,这种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只是一种简易的方法,其观测效果可能不如专业的天文望远镜好。

天文望远镜制作_图文(精)

天文望远镜制作_图文(精)

自制天文望远镜第一章望远镜基本原理黄隆1.1 天文望远镜光学原理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接近景物的凸形透镜或凹形反射镜叫做物镜, 靠近眼睛那块叫做目镜。

远景物的光源视作平行光, 根据光学原埋, 平行光经过透镜或球面凹形反射镜便会聚焦在一点上, 这就是焦点。

焦点与物镜距离就是焦距。

再利用一块比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或目镜就可以把成像放大,这时观察者觉得远处景物被拉近,看得特别清楚。

折射镜是由一组透镜组成, 反射式则包括一块镀了反光金属面的凹形球面镜和把光源作 90 度反射的平面镜。

两者的吸光率大致相同。

折射和反射镜各有优点,现分别讨论。

O=物镜E=目镜f =焦点fo=物镜焦距fe=目镜焦距D=物镜口径d =斜镜1.2 折射和反射望远镜的选择折射望远镜的优点1. 影像稳定折射式望远镜镜筒密封,避免了空气对流现象。

2. 彗像差矫正利用不同的透镜组合来矫正彗像差 (Coma。

3. 保养主镜密封,不会被污浊空气侵蚀,基本上不用保养。

折射望远镜的缺点1. 色差不同波长光波成像在焦点附近, 所以望远镜出现彩色光环围绕成像。

矫正色差时要增加一块不同折射率的透镜,但矫正大口径镜就不容易。

2. 镜筒长为了消除色差, 设计望远镜时就要把焦距尽量增长, 约主镜口径的十五倍, 以六吋口径计算, 便是七呎半长, 而且用起来又不方便, 业余制镜者要造一座这样长而稳定度高的脚架很是困难的一回事。

3. 价钱贵光线要穿过透镜关系,所以要采用清晰度高,质地优良的玻璃,这样价钱就贵许多。

全部完成后的价钱也比同一口径的反射镜贵数倍至十数倍。

反射望远镜的优点1. 消色差任何可见光均聚焦于一点。

2. 镜筒短通常镜筒长度只有主镜直径八倍, 所以比折射镜筒约短两倍。

短的镜筒操作力便, 又容易制造稳定性高的脚架。

3. 价钱便宜光线只在主镜表面反射, 制镜者可以购买较经济的普通玻璃去制造反射镜的主要部份。

反射望远镜缺点1. 遮光对角镜放置在主镜前, 把部份入射光线遮掉, 而对角镜支架又产生绕射, 三支架或四支架的便形成六条或四条由光星发射出来的光线。

老花镜DIY手工制作天文望远镜

老花镜DIY手工制作天文望远镜

DIY手工制作望远镜步骤3、将2个纸板做的圆环上下粘贴在老花镜上,用来固定镜片,当然也可以遮挡边缘光,具体如下图DIY手工制作望远镜步骤4、将圆环粘好的镜片放入饮料罐内,从底部放入,镜片凸面朝饮料罐底部,(放的时候需要积压底部边缘,直接放不进去)DIY手工制作望远镜步骤5、将50mmPVC套入饮料罐口,物镜部分基本制作完成,样子如下DIY手工制作望远镜步骤6、把纸板卷成筒状,包住目镜,并放入PVC管另一头,DIY望远镜制作完成DIY手工制作望远镜步骤7、在纸板卷筒的部分可以是滑动的,可以当成简单的调焦筒真的很麻烦,而且效果很一般。

方法有的。

河南的张大庆比较厉害,可以请教。

我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河南开封的张大庆先生。

他精于制镜,多年来一直潜心寻彗,对天文同好则更是热心相助,我就是许许多多受到他帮助的人中的一个。

他精心为我磨制了20厘米抛物面反射镜片,而且详细介绍了装配望远镜的经验,使我收益非浅。

也是张先生在杂志上发表的多篇文章特别是《星空观测者》1998-3期上的《北风一吼,满天星斗—漫谈冷空气与天文观测》一文,让我觉得20厘米反射镜正是我所需要的望远镜,非常值得下功夫去做。

我前后花了3个月的时间,投资累积约800圆(这些钱可能还买不到一架8厘米地平式折射望远镜)完成了这架口径20厘米焦距107厘米的道布森结构的牛顿式反射望远镜。

其实国内介绍怎样制作反射式望远镜的文章已经相当多了(杨世杰老师曾在《天文爱好者》上连载六期,系统介绍了反射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另外,各地同好介绍制作经验的文章也常有发表),我写此文,对于没有制作反射镜经验的同好,是想说明在一般所能达到的加工条件下,到底花多少时间投多少钱可以得到一架什么性能的望远镜,对于制作过反射镜的同好,则希望可以交流经验,特别是在如何调整反射镜光轴方面,国内文章谈论的不够细致,我从互联网上借鉴了一些国外天文同好的经验,再加上我的实践体会,写出来与各位同好探讨。

自制天文望远镜

自制天文望远镜

自制天文望远镜你是否很羡慕那些专业级天文爱好者,羡慕他们拥有齐全的装备?你是否觉得DIY精密仪器是不可能的任务?你是否向往着更加仔细地看看你时常仰望的星空?穷人也不是只有裸眼观星一条出路,让我们手把手教你做一个天文望远镜。

DIYer: arpruss制作难度: ★★★★☆GEEK指数: ★★★★★编译来源我一直都想自己做一台望远镜。

镜片不贵——一个 6 吋的 F/5 镜片(带有一个 1.5 吋的副镜片),是 Cloudy Nights论坛上一个朋友卖给我的。

我想做一个传统式样的望远镜,只要把镜片装在Sonotube(Sonoco 的管材品牌)里,其余部分基本上都是用 1/2 吋的波罗地海桦木夹板制成的。

1 高度轴承•用曲槽刨出了轴承,材料用的是 3/4 吋红橡木。

弧度比半圆大一些。

•一般来说,轴承都是圆形的,不过,如果用半圆轴承(或者弧度再稍稍大一些)的话,那么花同样的钱,用同样大小的木板,做成半圆轴承半径就能更大,稳定性也会更好。

•用孔锯挖几个孔,以减轻重量,同时强度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2 镜片焦距•粗略测量了一下,镜片的焦距大约是29 英寸。

方法是用一盏红色 LED 灯,在离镜片表面一段距离(d1)的位置照射它,让光线调焦到一张蜡纸上,然后测量蜡纸距离镜片表面的距离(d2),公式为1/d1+1/d2=1/f 计算,其中 f 是焦距。

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3 镜筒•用一根直径约8 吋的Sonotube 管,不过壁厚只有大约0.095英寸,又轻又薄,易坏。

•根据 Cloudy Nights 上的建议,我采取了以下行动:1.从夹板中用曲槽刨切出四个环,用于加固外壁。

2.需要一个 29 吋长的管子(也就是焦距的长度)。

再制作三个环塞进大管子里,用于加固。

3.木胶水和水以 1:1 混合,将硬纸板的两面都涂满后,我把环插入管子里。

在涂抹内侧的时候,我把一部分水换成了黑丙烯酸粘合剂,给内侧先上一层暗色,到最后会把它涂得更黑。

怎样制作一个简易的天文望远镜

怎样制作一个简易的天文望远镜

怎样制作一个简易的天文望远镜?2009-12-14 00:19制作材料:100度老花镜(100度的老花镜焦距是100CM、200度的老花镜焦距是50CM,到眼镜店就可以买到)、纸筒(如果要有塑料或者金属的也行)、目镜(可以用放大镜代替,目镜的直径要小点,找眼镜店的打磨一下)将所有镜片都搞定了,制作一个100CM长的纸筒,在一端放上主镜100度的老花镜,再在另一端放上目镜,自己找东西固定住。

使用时只要来回伸缩目镜就行了。

主镜的直径愈大,收集的光就愈多,就是可以看到暗暗的星星。

其它方法:材料:大凸透镜(物镜)、小凸透镜(目镜)、手电筒、厚纸板、胶水、尺等步骤一:将大凸透镜(物镜)固定,在透镜后方放置一纸片,以手电筒照射透镜,移动纸片观测透镜焦点。

步骤二:重复步骤一,将大凸透镜(物镜)换成小凸透镜(目镜),观测透镜焦点。

步骤三:设计一可变焦之望远镜。

步骤四:以自制之望远镜观看尺之最小格线(0.1 cm),移动尺与望远镜间之距离,观察最远可辨识尺之格线的距离。

-----------------------------------------------------------------------------普物实验-望远镜制作原理回顾1. 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光学系统,实质上与显微镜一样。

二者都是由目镜观看物镜所造成的像。

它们的差别是:望远镜是用来看长距离的大物体,而显微镜是用以观看眼前的小物体。

下图说明天文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

物镜使物体O行成缩小的实像I。

I’是I 经由目镜所造成的虚像。

与显微镜的情况相同,I’可以呈现於眼睛之近点与远点间的任一位置上。

实际上,望远镜所观看的物体离仪器非常远,所以它造成的像I之位置几乎就在物镜的第二焦点上。

此外,若I’这个像在无穷远处,则I 位於目镜的第一焦点。

因此,目镜与物镜间的距离(亦即望远镜的镜筒长度)便等於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和。

望远镜的角放大率之定义为:最后的像I’对眼睛所张之角与物体对裸眼所张的角之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图解天文望远镜DIY步骤如何自制望远镜望远镜实际上就就是一个使远处的物体瞧起来变近的工具。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望远镜上有一个装置(物镜,也叫作主镜)可以收集远处物体发出的光,并将光线(图像)传到另一个装置(目镜透镜)的焦点处,后者会将图像放大并传到您的眼里。

按照以下的步骤,您就能自己在家里制作出一个简单的望远镜: 两片放大镜——直径大约在2、5——3厘米之间(如果其中一片放大镜比另一片大些,效果会更好) 一个纸筒——用纸巾或者礼品包装纸卷成筒状(长一些会比较好)胶带剪刀一把直尺、码尺或者卷尺印有内容的纸——报纸或者杂志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组装望远镜:拿出两片放大镜与一篇打印好的文章。

将一片放大镜(大的那一片)放在您与纸之间。

文章上的影像瞧起来会很模糊。

将另一个放大镜放在您的眼睛与第一个放大镜之间。

前后移动第二片玻璃,直到印刷内容瞧起来非常清晰。

您将注意到文章瞧起来变大了,并且就是倒立的。

请一个朋友帮助测量两片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在纸筒靠近前端开口处大约2、5厘米的地方剪一个槽。

不要将卷筒剪穿。

这个槽应能够容纳较大的那片放大镜。

在纸筒上再剪一个槽,这个槽与第一个槽之间的距离等于您的朋友所记录的距离。

这就是放置第二片放大镜的地方。

将两片放大镜放在相应的槽上(大的放在前面,小的放在后面),并用胶带将它们固定好。

在较小的放大镜后面留大约1——2厘米的卷筒,将多余的卷筒剪掉。

用这个望远镜来瞧印有内容的纸张,以检查它就是否制作成功了。

您也许要花点精力来确定两个镜片之间的准确距离,从而使图像能够聚焦。

您已经制作成了一个简单的折射望远镜!有了这个望远镜,您就可以用它来观察月亮、一些星团与地球上的东西(比如鸟)。

以上就就是普通望远镜的制作方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瞧瞧如何制作更专业的天然望远镜。

【图解教程】自制天文望远镜自制天文望远镜记得小的时候,夏天的晚上常常停电,没电的晚上人们只能坐在门口乘凉,在美丽的星空下闲聊等待睡意的来临,在那漆黑的晚上,明亮的繁星显得异常的美丽,引人无限联想,好奇的心一直想弄明白,宇宙的深处有些什么奇妙的场景,有没有外星人,她们就是不就是比我们更加发达等等。

可惜在工业发达的今天,霓虹灯下再难瞧到那美丽的星空。

在那物资与信息匮乏的年代,一部天文望远镜就觉得好像好高科技一样,只有电视里那些科学家才能使用,而那些有能力自己制造望远镜的人更就是像偶像一样令人敬佩,在今天这一切随着信息的高度流通,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制做一架属于自己的天文望远镜,亲自领略一下那美丽的银河繁星与那壮观的河外星系,还有我们那些近邻,太阳系的各大行星。

记得第一次拥有望远镜的时候,还就是在读小学,在一本科普刊物上瞧到有邮购望远镜镜片的套件,拿到套件后那个激动呀,真的没法形容。

也就就是在那时制做了第一架属于自己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瞧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天女座大星云、三叶星云、星团等。

说到望远镜,我们先来大略的说一说它们的分类,按光路来说总的分两大类,一类就是折射式,一类就是反射式,发展到后面,又多出一种折反射式。

先来说说开普勒折射式,它最低由两块凸透镜组成,它就是望远镜的最早形式之一,它的视场大,可以观瞧很大的范围,比伽利略式(一块凸透镜加一块凹透镜组成)相对较窄的视场而言,使观察更加方便,而且保养也非常方便,只要镜片不损伤与划花,一般不用怎么护理,缺点就是色差的产生,对观测造成的不便。

另一类就是反射式,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色差,使成像非常的清楚,缺点就是反射面在空气中的氧化,每隔三年左右要重新镀一次反射膜,不然随着反射率的下降,使观察的对像明显暗淡,对护理不便,退膜与重新镀膜对于一般的人而言就是件相当困难的事,除非那些发烧级玩家,一般不会为了一块反射镜的镀膜而去采购那些硝酸银之类的化学药品,那类药品非常贵,一小瓶25克的都差不多在一百大洋左右,须知现在银子涨价了,一克的市场价在8元左右,不像2000年那时,认识人的可以拿到1块5一克,而硝酸银又就是个见不得光的药品,保存不好会因为光照效果而全部变黑失效。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镜片材料易找的开普勒式的折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也就是最容易制作的,它没有太高的要求,视场较大,容易找到被观察对象,凸透镜在今天这个社会里也就是比较容易找到的,不像反射式,凹面镜不就是从厂家购买,就只能通过自己艰苦的磨制了,而且还不一定一次就磨成功。

我们这架望远镜就是属于入门级的,它不能与那些高档的相比,但也能够满足一般的观察要求。

对提高对天文的兴趣与认识还就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首先就是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因为就是入门级的,为了保证画质与清晰度(即分辨率),我们不要一度的贪图追求放大倍数,宁愿小倍率清晰的观察对像也不愿意大倍率的摸糊的观察对像,那就是对视觉的污辱。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架30倍左右的望远镜,它能清晰的瞧到月球上的环形山,最大的行星木星瞧起来像一小圆盘,在观测条件好的时候能瞧到它上面的大红斑,至于土星光环,如果您的镜片质量与手工制作做得足够好,在晴朗的夜空土星大距的时候,勉强能瞧到它周围有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没错,那就就是它的光环,一个令人激动的画面。

河外星系最著名的就要数仙女座大星云了,记得有一年,我用20倍的望远镜瞧,在它的周围瞧不到什么其它的东西,当换另一部放大45倍的来观察,在它的旁边发现了一个激动的画面,那有一颗慧星刚好运行到那里,长长的慧尾,非常漂亮,几分钟后可以瞧到慧星在视野中由星云的一侧移动到了另一侧。

材料:长焦平凸透镜一块,短焦平凸(双凸也行)透镜1-4块,纸筒(或用纸自己卷制),胶水等。

一、首先就是物镜,口径在5厘米左右焦距在50-80厘米都行,主要就是瞧各位能找到什么样的焦距,理论上口径越大焦距越长越好,能找到1米到1米2的更加好,这类镜片现在比较难找,不像以前,有邮购的套件,邮购一块口径10厘米焦距1米2的镜片还不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现在不行了,没这类镜片邮购了,大家可以到网购上搜索一下,找一块焦距80厘米的镜片应该也不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我这部望远镜用的就是一块口径5厘米焦距80厘米的平凸透镜,就是以前邮购的,切记一定要平凸透镜,双凸与新月型的凹凸透镜不好,做出来的效果很差,主要就是色差大与琦变非常厉害。

一块合用的镜片一般就是口径与焦距比为1:8或1:15之间,比如口径为5厘米的镜片,按1:15来算,5X15=75厘米,我们这块就是80厘米还就是可以的。

如果按1:8来算即5X8=40厘米,意思就是说一块口径5厘米的镜片,焦距在40-80厘米之间都就是合用的,做出来的望远镜成像还就是好的,低于或者超过这个范围太多做出来的望远镜成像就会很差了,就像您到二元店买一块口径10厘米的放大镜,它的焦距只有30多厘米这样,它的比例远远低于1:8的范围,只有1:3这样子,这种镜片就是不行的,做出来观察到的图像琦变非常厉害,除非您只打算做一个给小孩子玩的玩具。

镜片我用白板纸(厚纸)来卷制外筒,主要就是为了方便安装到物镜筒身上,卷的厚度由您所拥有的物镜筒内径来决定,卷到直径大小刚好放进物镜筒内为准。

如果您的物镜筒也就是自己卷制的,那就可以省掉这一步了,直接把物镜筒卷到与物镜的直径大小一样即可。

物镜口径5厘米,要做一个3厘米的光栅,因为不就是消色差镜片,色差还就是有的,只能以牺牲口径的办法来消除了。

如果您从网上花个几百块钱弄一块消色差的镜片那这个光栅就可以省了,还不会牺牲口径的集光量。

物镜筒我就是用一些硬纸筒来做的,大家可以到喷绘的地方去问人家要,这些废纸筒对于喷绘工场的人来说只就是一些废物,占她工场的地方,您问她们要她们就是非常没有意见的,而且还不用您花钱,相当于您帮她处理垃圾,呵呵。

用此种硬纸筒来做镜筒就是非常不错的,有硬度还有一定的强度与吸潮性,有一些朋友可能会建议用白色PVC下水管来做镜筒,这种塑料管有强度又薄,做下水管很好,做望远镜不行,因为它光滑的内壁,加上就是白色,对光的反射太厉害,通过透镜光会在内壁里造成多次漫反射,对成像的质量影响不就是一般的大,而就是毁灭性的破坏,在此奉劝大家一句,此法不可取,如果您一定要用此法也不就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那就就是在内壁贴一层黑色的绒纸,如此一来就显得非常的麻烦。

我们这块物镜的焦距就是80厘米,物镜筒的长度只能比焦距略短20厘米左右,因为每个人的视力不一样,我们还要制作一目镜筒来调节,以应对不同视力的人观瞧。

一般在工场得到的硬纸筒都比较长,大家可以用锯子根据镜片焦距来锯短纸筒。

接下来做目镜,此类镜片就是大家最容易找得到的,几乎地摊上都可以买到,在这里我用的就是修理钟表的那种放大镜,大家瞧过我发表的“自制复式生物显微镜”就知道它就是什么样子的了,因为我做这个望远镜用的目镜与那个显微镜的一样,就是通用的,当然,您也可以用其它的镜片,镜片的来源就就是多种多样了,焦距用3厘米左右的两块可以组成一个焦距2、5厘米左右的复合目镜,如果要做到消色差,两片镜片的距离就是单片焦距的三分之二,焦距可以缩短到原来单片焦距的四分之三,这个比例就是在其它制作望远镜的书上瞧到的,但按我的经验,把两块镜片直接问隔三毫米左右,可以缩短一半的距离。

像图中这种大倍率放大镜用来做目镜也就是非常不错的,它的放大倍率在5倍左右,焦距与修钟表的放大镜一样,在4厘米左右,用三块,其时用两块也就是可以的,用一块也行,但放大倍率就小了,如果有单块焦距3厘米的镜片更加好,两块就可以了,把焦距做到2厘米左右就可以了,这样这部望远的放大倍数就就是80厘米÷2、5厘米=32倍,如果目镜焦距做到2厘米,那么它的放大倍数就就是40倍,如果您得到焦距为1厘米的放大镜,那这台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就达到80倍。

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就是物镜焦距除以目镜焦距等于放大倍数,我们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放大的倍数而忽略了成像质量,在口径相同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高,画面越暗,大倍数在白天观景与晚上瞧月亮还可以,瞧星星就没有必要了,就算您的放大倍数就是200倍,从望远镜中瞧去仍然就是一个小光点。

接下来我们要制作目镜筒,因为物镜筒我们用了喷绘材料的硬纸筒,目镜筒只能自己卷制来配合物镜筒了。

目镜筒用250克左右的白板卡纸(牛皮纸之类的厚纸也行)来做,多卷几层,达到一定的厚度,感觉有一定的强度就行了。

我一般就是卷4-6层这样子,因为白板卡纸本身有一定的硬度,又方便卷曲,卷出来的镜筒有强度又带点弹性,非常适合。

卷好后可在内壁做一光栅,最好就是几个光栅,根据镜筒的长度来制作,我做最多达到三个,即在目镜筒里隔几厘米就做一个光栅,这样子可有效的减少光在内壁的漫反射,令观察不再受到杂光的影响,对成像质量有很大的保障。

接着就做一个目镜接筒,主要就是把目镜插入,方便更换不同焦距的目镜以组成不同的放大倍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