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优质荟萃)

合集下载

颅内血肿微创除技术ppt课件

颅内血肿微创除技术ppt课件
颅内血肿微创去除技术
颅内血肿微创去除技术重点之一是血肿的 准确定位,定位方法也是微创术的难点, 总结近八年来宽广医务人员运用较广,穿 刺胜利最高、既简捷,又方便运用的方法: A. 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B. CT片定位 法;C. 二点定位法等三种。为了确保穿刺 胜利,做到一针见血,积大家的临床阅历, 我们特别强调还有条件的单位,都应优先 思索采用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因该定 位方法既顺应于颅内任何部位的血肿,操 作又简便,穿刺胜利率高,下面详细引见 血肿定位的相关知识和这三种定位方法。
〔3〕双侧脑室呈铸型血肿,采用双针同时 穿刺双侧脑室前角或侧脑室三角区。
〔4〕基底节、丘脑、小脑出血并血肿破入 脑室,靶点可直接选择在基底节、丘脑、 小脑血肿中心位,凡破入脑室血肿引起脑 脊液循环梗阻者,都要另加打一微创针在 积血较多的一侧脑室,如血肿量过大,破 入双侧脑室,且呈双侧脑室铸型血肿,病 情非常危重,那么应采用三针治疗,双侧 脑室都要各加打一微创针,以尽快排空血 肿,挽救患者生命。
〔1〕确定血肿穿刺平面N、头 表穿刺点G、 穿刺靶点H方法同上〔略〕 〔2〕确定穿刺描准点L 〔3〕在头表确定穿刺描准点L的位置
〔4〕划线 按照CT下直接定位法和CT片定 位法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在患者头表分别划 出血肿穿刺平面标志线,并在此标志线上划 出头表穿刺点G和穿刺描准点P的准确方位。
〔5〕在患者头表确定头表穿刺点
按以下三步进展:
a.在头表划出正中矢状线,在前额部 正 中矢状线与血肿穿刺层面线必有一交汇点 P〔此点与CT片中P点同位〕;
b.用不断角尺摆放在患者头表血肿穿 刺层面线上标志,要求其中直角尺一条直尺 摆放在患者前冠状线方位上,另一条直尺摆 放在最外侧线方位上,两直尺都要摆放在血 肿穿刺层面头表标志线上,两直尺内侧沿的 交点相当于CT片上O点;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评价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评价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评价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评价摘要: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主要是指经过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出血,即在患者头颅CT的指导下,将出血量大的部位作为一个穿刺点,通过抽吸患者颅骨血肿腔内的血肿液,到达血肿消除的作用,从而使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同时,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常用来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促进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了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临床疗效;评价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其致残率极高,并发症多,其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

1 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疾病,其年龄多发阶段一般为老年人,是临床上比拟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1】,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

高血压脑出血之所以会发生死亡现象,主要是因为患者颅内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受到了压迫、水肿比拟大等情况,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使得患者的脑组织以及脑室移位、变形等,最后演变成脑疝【2】,大大增加了死亡的几率。

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该进行早期的脑内血肿消除,其能够有效的防止出血后可能引发的一系列恶性循环损伤【3】,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也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

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般的治疗方向为对患者颅内比拟大的血肿进行去除,减轻脑水肿的血肿液,从而解除颅内的压迫【4】,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到达治疗的效果。

2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方法又有了新的突破,即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其主要是一次性的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治疗,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局部或者是局部的血肿去除【5】,从而有效的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使得被压迫、挤压的脑组织及时的复位,还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了脑水肿以及脑缺氧的病症【6】,从而保护了神经功能,防止了脑疝的发生。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占据了我国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地位。

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其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与进步。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微创手术技术在脑出血治疗领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就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该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创伤、恢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原理及技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通过微创手术技术清除颅内出血引起的血肿的治疗方法。

该技术主要通过在局部麻醉下,经皮或经鼻进入颅内,利用微创治疗设备将血肿进行清除,手术创面较小,创伤轻微。

该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同时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也较短。

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适应症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对具有一定条件的脑出血患者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该技术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的患者:1. 年龄较大的脑出血患者,由于年龄大、体质差,传统手术的手术风险较大,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成为了治疗的首选方法。

2. 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脑出血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这些疾病可能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影响,降低手术风险。

3. 颅内血肿较小的患者,传统手术可能存在一定的创伤和并发症,微创手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脑组织,降低手术风险。

四、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注意事项虽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进行这项治疗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避免术后出现问题:1. 术前全面评估。

在进行微创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患者符合该项手术的适应症。

2. 术中严格掌握手术技巧。

微创手术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严格掌握手术的操作技巧,避免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创伤。

3. 术后密切观察。

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摘要】目的:探讨对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接收的94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6例。

微创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的治疗方法,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并对比常规组和微创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微创组的治疗有效率42例(91.30%)显著高于常规组30例(65.22%),微创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肿吸收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少量高血压出血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能够缩短血肿的吸收时间,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高血压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卒中疾病,脑出血作为最为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状,患者一旦发病,具有反复发作、致残几率极高的特点,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而言,可能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通过采取早期的临床治疗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临床上通过采取早期的脑内血肿消除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再次出血的症状,避免形成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死亡的发生,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作为一种创伤小、恢复快以及性价比高的治疗方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血肿吸除时间,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治疗效果十分确切[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接收的94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6例,本次实验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
杨卓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18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新津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5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中,使用微创穿刺碎吸术能够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杨卓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2
【相关文献】
1.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45例临床观察
2.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3.微创穿刺碎吸术应用在脑出血颅内血肿治疗中的临
床价值4.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5.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120例的疗效观察与价值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研究

c rd, 1 ae r v d 3 c s sie e tv ,2 c s s f e t t ettlef in yo 2 8 . Co cu in see tci n ue 0 c s si o e , a f cie a e ah, I oa f ce c f . % mp e n od l i 8 n l so tr oa t mi— c i l n a i eh ma o s i t n i rame to y e tn ie c r b a e r a e i b e d n r u mal iv v e tma a pr i n t t n f h p r sv e r l h mo h g s le i g t ma, h g u c s ae y s ao e e e a ih S c e s r t , d ah r t slw, lw if cin r t n i b l y r t ,s o trh s i l a o i h a tr t s c n b o u aie n b sc e t ae i o o n e t ae a d d s i t a e h r o pt i t n t o a i e a zi me c a ce si a e p p lr d i a i r i c z
e r e rh g n u i g c r fp t nswi y e e s e c r b a e rh g , lw rte mo tl y a d d s bl yr t ,i b a h mor a e a d n r n ae o a i t t h p r n i ee r l mo r a e o e r i n i i t a e m・ l s e h t v h h at a i p o e t e q a i fl e M eh d C o s o me t r e af r ig o i o 9 c s so y e tn i ec r b a e rh g , a — r v h u l y o f . t i to s h o e t e i r o d a n s f a e f p r sv e e r h mo a e c ti a s 2 h e l n d rc r f l u s gb T g i e n p t n s t y e e sv e e r e rh g y h mao o i o ig a p iai no e aeu ri y C u d d o ai t h h n n e wi p r n ie c r b a h mo r a eb e tma p s in n , p l t f t l t c o YL一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什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通过微创手术技术清除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颅内血肿手术治疗方法需要进行颅骨开颅,切开大块颅骨,再将颅内血肿清除。

这种手术方式有很大的创伤,术后恢复周期长,容易并发感染等并发症。

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出现,通过微创技术将颅内血肿清除,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的恢复周期也会明显缩短。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适用于急性颅内血肿、慢性颅内血肿和脑出血等颅内血肿的治疗。

特别适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或者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

患者颅内血肿的位置和大小也是选择微创手术的重要考虑因素。

1. 减少创伤: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通过微创手术技术进行,避免了传统手术需要切开大块颅骨的创伤,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2. 缩短恢复周期: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血肿术后,患者的恢复周期较传统颅内血肿手术明显缩短,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 减少并发症:传统手术治疗颅内血肿术后易并发感染等并发症,而微创手术治疗减少了手术创伤,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 创伤美观: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血肿,手术切口较小,术后创面愈合迅速,创伤美观。

虽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在进行手术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患者的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颅内血肿的位置和大小等,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2. 术前准备工作:术前应做好患者的各项检查,确保患者身体条件适宜手术。

3. 术中操作:术中应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严格控制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4.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成功手术的关键,确保患者术后的休息和恢复。

颅内血肿碎吸术

颅内血肿碎吸术
35
再出血的防治
再出血是指术中的出血,与继续出血不同. 高血压和抽吸过量是引起术中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
因.其次有: ⑴术前准备不充分,血压过高或波动范围过大,病 人躁动不安,呕吐. ⑵超早期手术. ⑶定位不准,穿刺针位于血肿边缘或直接损伤血管. ⑷抽吸时负压过大,抽吸量过多使颅内压迅速下降。 ⑸病人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有酗酒史、肝功能异常 影响凝血功能;或病前较长时间服用影响凝血功能 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令等)。⑹出血为较大 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引起。⑺术中或术后冲洗时, 用力过大损伤血肿周围血管。
34
复查CT,适度掌握闭管时间.
1;CT复查要据引流情况及病情确定;有时遇到
以下情况,定位没问题但穿刺针进入血肿腔后 抽不出任何东西,此时不要急于复查CT,注入 液化剂闭管4小时后,常能引流出大量陈旧血, 考虑主要与颅内压有关.术前要了解脱水剂的 应用情况.否则,立即复查CT. 2;闭管时间不能过分强调4小时. 3:术后处理,药物应用.(补液量,水,电平衡, 神经营养药物)
13
开展此项工作必备的条件
1:具备相关的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知识(避



免损伤及准确定位),经过专门培训的神经科医 师. 2:具备CT设备的医疗单位. 3:采用专用设备即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 4:具备较严格无菌治疗室. 5:严格的术前准备工作. 6:与神经外科紧密联系.
14
神经内科(适应症)
20
手术方案的设计:根据出血部位,形状,出血量决定.
单针:单纯的丘脑出血,基底节出血未破入脑室者,圆形 或椭圆形,出血量50毫升左右
21
双针(血肿+脑室引流):丘脑出血,基底节出血
及小脑出血破入脑室尤其是三,四脑室有梗阻者. 基底节出血灶直径7厘米.

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HEILONGJIANG MEDICIAE AND PHARMACY Jun.0019,Vol.47No.3-63-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①王尧6罗文哲2(17!木斯26心*隐神经外科,黑龙江住木斯64052;2.!木斯大学基Q*学+,黑龙江住木斯134759)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外伤性颅内血肿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9-05-2219-6收治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NIHSS)、术后意识水平(GCS)、日常生™能力(Barthel)。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5%(15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97%(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临床试验对照,两组患者之间的各项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等特异性指标要优于对照组。

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经治疗可有效促进颅内血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临床血肿清除率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外伤性;颅内血肿;微创手术;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408颅内血肿是临床外科常见病的一种,在颅脑损伤所有病例中占比约52%,患有颅内血肿的患者其病程同血肿体积增大而增大,当血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脑疝,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及早完成颅内血肿患者的确诊,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消除血肿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临床上常用的血肿清除手段多为开颅清除或钻孔引流等方式,但是开颅或钻孔手术会造成较大创伤,愈合周期长、术后护理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3]。

笔者通过该院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同时将微创血肿碎吸治疗结果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周匕较结果显示微创血肿碎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患者预后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方式。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摘要】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n=31例)和比对组(n=33例),比对组患者实施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来开展治疗。

对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ADL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住院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对。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ADL评分与比对组相比优势显著,且实验组治疗费用低于比对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8%,相较于比对组30.30%较低,实验组优势显著,P<0.05。

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较好,手术对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应用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颅内血肿碎吸术;疗效高血压脑出血高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在发生脑出血后病情进展较快,且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需要对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而疗效均有差异。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在该疾病的治疗当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1]。

对此,本院将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分别实施不同的手术,并对手术效果进行研究,现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病例选择时间:2017年4月~2018年12月,将此期间收治的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实验组和比对组。

实验组(n=31例)的患者年龄在50~78岁,年龄均数为(63.57±2.22)岁;男性为16例,15例为女性。

比对组(n=33例)的患者年龄区间为51~76岁,年龄均数(63.01±2.03)岁;本组男性17例,女性16例。

《颅内血肿碎吸术》课件

《颅内血肿碎吸术》课件

THANKS
谢谢
特点
该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 较快,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颅内血 肿,尤其是脑深部和脑干部位的血肿 。
手术适应症
01
02
03
急性颅内血肿
由于外伤、高血压、动脉 瘤等原因引起的急性颅内 血肿。
脑疝
由于颅内血肿引起的脑疝 ,需要及时减压。
慢性硬膜下血肿
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药 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 情况。
标稳定。
配合医生操作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 顺利进行。
防止并发症
注意观察患者情况,预防术中并发 症的发生。
术后护理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指标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营养与饮食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协助 患者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 感染。
心理护理
术前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过程及 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如心电图、 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确保手术顺利 进行。
术前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状况,了解其基础疾病 及用药情况,以便术中、术后采取相 应措施。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 等指标,确保手术过程中各项指
术后管理要求高
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和神经功能状况 ,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技术要求高
该手术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细的操作技巧,以确 保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
复发风险
尽管颅内血肿碎吸术可以有效地清除血肿,但仍有部分患 者可能出现血肿复发或再次出血的情况。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评价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评价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碎吸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提高患者精神状态。

关键词: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生命健康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发病率也在日益增加。

患者发病原因与平时生活习惯及工作压力有关。

当前对于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办法是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具有创伤小、疗程短、费用低等特点[1]。

本研究以我院76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38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1.3±2.1)岁,23例内囊出血,15例脑叶出血;观察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1.6±2.3)岁,22例内囊出血,16例脑叶出血。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即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心电显示,注意患者精神状态。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根据患者所表现的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采用CT扫描患者血肿的部位和大小,后依据穿刺点至血肿中心的距离取合适的长度进行穿刺针,对于固态血肿部位可采用插入针形血肿粉碎器的方式,进行血肿连续粉碎,对于不规则的血肿形状,详细分析症状要点,并采用相应对策进行治疗[2]。

探讨微创血肿碎吸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

探讨微创血肿碎吸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

探讨微创血肿碎吸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发布时间:2021-11-23T08:43:29.26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9期作者:白磊,冯毅,陈晨,崔政[导读]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微创血肿碎吸术的效果。

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白磊,冯毅,陈晨,崔政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陕西榆林 719000通讯:崔政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微创血肿碎吸术的效果。

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人数均等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及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观察组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情况等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时采取微创血肿碎吸术,可以改善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提高患者预后情况,大幅度提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微创血肿碎吸术;颅脑损伤;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6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开颅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4~73岁,平均(54.55±4.32)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35~74岁,平均(54.65±5.37)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选入标准:均被诊断为重型颅脑受损。

排除标准:患心肺功能不足、恶性肿瘤及重要脏器疾病;并发颅内血肿等。

上述资料信息执行t处理后,(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行常规止血、补液、降压及抗感染等基础对症治疗。

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患者常规全身麻醉,术前通过头颅CT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Brilliance 型]确定血肿位置,在离血肿最近处头皮做 3 ~ 6 cm切口,将肌皮瓣和颅骨钝性分离并钻孔,采用咬骨钳扩大直径,形成直径约 3 cm 的小骨窗,将硬膜呈十字型剪开,吸出液态水肿部分,分离脑实质至血肿腔,清除血肿,注意不能损伤脑组织,待无活动性出血后,置入 14 号硅胶管引流,常规关颅逐层缝合。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碎吸治疗的临床应用(附160例分析)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碎吸治疗的临床应用(附160例分析)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碎吸治疗的临床应用(附160例分析)
仲玉民;郑霁鑫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29)12
【摘要】目的研究采用微创穿刺针行颅内血肿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等脑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CT定位下应用穿刺针行经皮血肿穿刺、血肿碎吸术,血肿腔内注入液化剂技术清除颅内血肿.结果治疗160例,死亡6例,好转133例,21例自动出院.
【总页数】1页(P1454)
【作者】仲玉民;郑霁鑫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1637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45例临床观察 [J], 胡玉平;章驰
2.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碎吸治疗的临床应用(附176例分析) [J], 乔晓君;王才
3.微创穿刺碎吸术应用在脑出血颅内血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J], 俞正勇
4.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J], 贾富滨
5.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120例的疗效观察与价值评价 [J], 刘光晃;吴分浪;陈盛勇;关则俭;邵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微创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手术组和保
守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手术组和保守组。
参照一类
5
表2 三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有效率(%) 无效 死亡率(%)
微创组 23 6 手术组 21 2 保守组 35 5
13
2 91.31
2 8.69
8
3 61.90
8 33.33
7
3 42.86
参照一类
17
参照一类
18
参照一类
15
2、不需要复杂设备和环境,采用局部麻 醉10min内完成手术操作,对年老体弱或 病情较重的病例可以在床旁实施手术。
3、手术后并发症少(5%),复发率低 (7.5%),耐受性好,8例80岁以上患 者均顺利康复。
参照一类
16
微创穿刺引流术简便
迅速、安全有效、创伤小 (针外径仅3mm )、并 发症少等优点,适于临床、 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
参照一类
3
2、结果 表1 三组病例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x±s)
组别
微创组 手术组 保守组
治疗前
36.60±3.56 36.90±3.53 36.63±4.59
第1天
22.43±3.44 29.53±4.68 35.66±3.71
第5天
16.13±3.44 22.71±3.33 32.03±3.38
2、结合血肿液化剂的使用,能早期快速 清除血肿,在发病24小时内及时减轻 HCH所致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
参照一类
9
3、微创清除术方法简便,创伤小; 4、不受年龄限制:所治患者最大
年龄93岁; 5、手术时间短,疗效好; 6、死亡率低,并发症少;
参照一类
10
7、经济实用(手术费用2000多元);
参照一类
12
手术方法:如果有血凝块或流出量较少,
可用尿激酶1~3万U溶入5ml生理盐水注 入血肿内,闭管4小时后开放引流,每天
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等量置换至冲
洗液基本澄清时为止;术后第1、3、5 天复查头颅CT,带管3~5天根据复查头 颅CT的情况拔除穿刺针。
参照一类
13
发病时
参照一类
术后三天
第12天
12.43±2.15 17.21±2.88 24.40±3.06
参照一类
4
临床疗效
微创组治疗有效率为91.31%,分别与 手术组(61.90%)和保守组(42.86%)比 较有显著差异(p<0.05);死亡率微创组为 8.69%,分别与手术组(33.33%)和保守 组(54.2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8、只要严格掌握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适应 症,把握手术最佳时机,内科医生就能 掌握运用,容易普及,适于临床、尤其 是基层医院推广。
参照一类
11
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 )
1、手术方法
根据头颅CT定位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2ml 局部麻醉,用电钻驱动2~2.5cm长的YL一1型 一次性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穿刺。根据头 颅CT确定穿刺针在颅内的长度,钻入相应长 度后拔出钻头,拧紧密封盖,连接侧管,然后 接引流袋,抬高8~15cm持续闭式引流,即有 陈旧性血液流出,注意控制流速。
14
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优点
1、 CSDH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开颅血肿清除术、 钻孔引流术及锥颅碎吸等。本组采用的YL-l型 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长约2~2.5 cm,针 钻一体化,外径仅3mm,针尖有侧孔,可利 用颅骨自锁固定,针体不会摆动,可以较彻底 清除血肿,控制引流速度方便,只要操作得当 是不会有气体进入颅腔、不易导致颅内感染。
20 54.29
参照一类
6
结果显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HCH疗
效最满意,明显优于小骨窗开颅和内科
保守治疗,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死亡 率明显降低,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参照一类
7
发病时
手术后 第三天
参照一类
8
优点
1、 微创血肿清除术采用硬通道靶点自锁 固定技术,穿刺针直径3mm,比小骨窗 (开骨瓣直径3cm)开颅手术脑组织损 伤小;
参照一类
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1、手术方法:应用头颅CT定位血肿穿刺点,选择合适 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严格无菌操作, 用电钻驱动钻透颅骨及硬脑膜,换钝头针芯后送至血 肿中心,拔除针芯,见暗红色血液流出拧紧帽盖,再 用注射器从侧管缓慢抽吸,抽出血肿总量的30%左右, 换用血肿粉碎针,应用血肿冲洗液反复冲洗至洗出淡 红色液体为止,然后注入尿激酶20000~50000u, 闭管4小时后开放引流2~7天,每日冲洗1~2次,术 后第1、3、5天复查头颅CT,7天内拔出穿刺针。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重庆**医院 ***
参照一类
1
一、高血压性脑出血( HCH ) 有三种治疗方法
1、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2、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3、传统内科保守治疗 。
目前三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我们 观察比较了高血压性脑出血三种治疗方 法的疗效。
结论:微创血肿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 性脑出血的一种疗效好、死亡率低、容 易普及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