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调驱新技术进展吴行才共65页
我国深部勘探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获突破
![我国深部勘探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获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2855a9c305087632311212ea.png)
日前,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获悉,经过他们一年多的努力,我国深部钻探方法技术和钻探装备取得多项突破,为立足国内保障矿产资源供应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装备和方法技术支撑。
日前,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获悉,经过他们一年多的努力,我国深部钻探方法技术和钻探装备取得多项突破,为立足国内保障矿产资源供应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装备和方法技术支撑。
据介绍,这些突破主要表现在岩芯钻探技术更趋完善。
技术人员先后完成了庐枞矿集区ZK-01(2012.35米)、铜陵矿集区TLZK-01(2160.77米)、于都赣县NLSD-2(2006.12米)三口重要异常钻探验证及金属垂向分布规律研究验证孔的钻探施工、井中综合地球物理测量及地质编录、采样及测试分析等工作,为开辟第二找矿空间探索出完善的钻探方法技术体系。
在深部探测装备方面,超深钻机研制成功。
其中,3500米全液压地质岩芯钻机和2500米全液压车装水井钻机,正进行样机组装调试。
QHZ-2000型全回转套管钻机完成了机械加工和整体组装、液压安装。
深井车载钻机完成我国首个直径700毫米、深340米集束式气动潜孔锤反井施工生产试验,验证了全液压动力头钻机在反井钻进施工中的参数调整、起下钻具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并创造了每小时10米的钻进速度。
深孔绳索取芯液动锤在实战中再创新纪录。
在“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生产试验中,深孔绳索取芯液动锤创下4006.17米深的国内、外小口径绳索取芯液动锤孔深纪录,回次进尺平均提高30%~50%,钻进效率提高60%,台月效率提高56%。
Φ130mm液动锤在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四号孔机械钻速提高72.07%,配合该所研制的超长半合管钻具,平均回次进尺达7.9米,机械钻速每小时1.49米,分别提高了67.73%、124.11%。
3500米特深孔绳索取芯钻杆正进行技术攻关。
深孔高温磁中靶系统完成了高温高压井底模拟试验装置和单芯电缆数字传输系统的试制,实现了高精度中靶技术发展的一次跨越。
静安堡油田沈84-安12块二次开发深部调驱试验方案
![静安堡油田沈84-安12块二次开发深部调驱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36208ef61fb7360a4c6569.png)
静安堡油田沈84-安12块二次开发深部调驱试验方案深部调驱技术处于发展中,其主体技术已基本成形,部分油田通过近20年的现场实践已取得了成效。
工作方向是逐步实现从单纯的增油措施向提高采收率转变;从单井作业向区块整体深部调驱转变;从先导试验向规模实施转变,使其成为改善老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效率、夯实稳产基础和转换开发方式的重要辅助手段。
深部调驱的基本原则是以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为目标,以稳定并提高单井产量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点带面,示范先行,循序渐进,逐步形成配套技术、标准、规范和相关的经济政策,不断完善二次开发技术路线和内涵。
静安堡油田沈84-安12块经过五次综合调整,注采系统不断完善,地层压力逐渐恢复,但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在现技术条件下,油藏“三大矛盾”依然突出。
通过广泛调研和评价研究,深部调驱是现阶段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次优选潜力区块,编制了沈84-安12块二次开发深部调驱试验方案。
沈84-安12块二次开发深部调驱选择静67-59四级断块做为先导试验区,油藏工程方案中注采井网的设计采用两套井网:下层系调驱井网为井距150米的10注22采的五点法注采井网,上层系注水井网为9注12采的不规则点状注采井网。
动态监测包括压力监测、平面示踪监测、纵向吸水剖面监测、产液剖面和饱和度监测等,掌握调驱波及状况。
在调剖配方体系上,根据水井有高渗透层的吸水情况,采用交联聚合物凝胶携带预交联体膨颗粒注入,封堵高渗透优势通道。
在调驱体系上,优选粒径与储层孔喉匹配的SMG进行深部调驱,主段塞采用亚毫米级,后置段塞采用微米级,设计分三个段塞注入,尺寸设计为0.3PV,注入浓度和注入速度可根据实际注入过程中压力等参数的变化适时调整,充分发挥调和驱的协同配合作用,争取达到最佳效果。
SMG调驱可提高采收率5.23%,10年增油7.24×104t。
深部调驱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
![深部调驱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bbb716c2866fb84ae55c8d9d.png)
深部调驱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根据大洼油田的油藏特点和水井吸水剖面情况,应用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来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速度,提高二次开发试验区油层动用程度。
在特定参数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将调驱剂注入目的层中,利用化学剂在油层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堵塞物,从而在纵向上改善吸水剖面,有效地限制高渗透层吸水,提高注水压力,启动新层吸水,在平面上改变后续注入水的渗流方向,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水驱效率。
通过现场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提高调驱应用效果,通过效果分析,调驱对应油井含水稳定,油井液面降低,增油效果明显。
本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大洼油田含水上升、水驱效率低、采出程度低的问题。
标签:深部调驱;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1 前言我国陆上油田80%以上是靠注水开发,长期注水开发引发油藏纵向和平面上的非均质性问题,从而降低了水驱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
凝胶深部调驱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注水井深部处理以改善井组水驱开发效果的一项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在复杂小断块油田实施凝胶调驱技术并将其作为三次采油的重大措施,可取得明显的增油降耗效果。
2 地质概况和方案部署2.1地质概况和开发现状洼清5块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中央凸起南部倾末带大洼断层西侧。
探明含油面积为 2.72km2,石油地质储量758.7×104t,可采储量195×104t,标定采收率25.7%。
主力含油层系为东营组。
2.2 存在问题2.2.1注水利用率低,提高注水波及体积难度大大部分注入水沿着高渗带推进,被油井采出,形成了注入水的大量无效循环,水驱效果变差,提高注水波及体积的难度很大。
2.2.2 主力层水淹严重平面上主要受沉积相影响,注入水沿分流河道的主流线快速推进,使得主流线部位的油井水淹严重。
纵向上d2I4水淹最严重,该段累积注入量达186×104m3。
强水淹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
2.2.3 吸水状况不均衡统计断块所有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情况显示,d2I3射孔厚度113m,吸水厚度77.7m,吸水百分比为68.9%;d2I4射孔厚度241m,吸水厚度173m,吸水百分比为71.9%,所以,仅仅依靠分层注水改善吸水不均衡的状况难度很大。
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d29404844769eae009ed0f.png)
d s lc me t a e n t e mo i c t n Me n i ,i p s e s s t e d a f cs o r v n h o  ̄ n ln e e ce c n i d s ip a e n s d o d f ai . a wh l t o s se u le e t f i o i g t e c n o T c f in y a d o l i— b h i o e h mp a i f p a e n f ce c .I h s p p r n i t d ci n i ie o t e P e i o e h o o ff r t n s l ci n h e emi ai n l c me t e in y n t i a e ,a nr u t s gv n t h /d cs n t c n l g o o ma i ee t ,t e d t r n t i o o i y o o o a o t e r d u fmo i c t n a d ds lc me ta d t e c mmo aa tro o p rt n b u a i so d f ai n ip a e n n o h t i o h n p r mee s t e a i . f p o o Ke r s e t e u a i ga d d s lc n ; /d c s n p r me e p r t n y wo d d p r g lt n i a i g P e ii ; a a t ro o e ai s h n p o f o
夹层 和异 常层 ,它们 的渗 透率 比地层 基质 的渗 透率
高得 多 :纵 向波及 系数较 差 的原 因是 由于地层 中较
高 渗透率 区域 与较 低渗透 率 区域纵 向并列 。平 面 和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应用情况及效果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应用情况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e97ba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e.png)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应用情况及效果【摘要】文留油田是一个重要的油田资源,调驱技术在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文留油田调驱技术的原理、应用情况、效果分析、优势和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通过对文留油田调驱技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延长油井寿命、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优势。
在本文强调了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在未来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展望了其发展的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留油田调驱技术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应用情况、效果分析、优势、前景展望、重要性、应用前景、发展趋势1. 引言1.1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概述文留油田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油田,油田的开采面临着水驱效率低下、产量逐渐减少的问题。
为了提高文留油田的采收率和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调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留油田的开发中。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是指通过改变地层物理、化学性质或者改变注水方式,来提高注水效率,减少注水量,从而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包括常规调驱技术、化学驱技术、生物调驱技术等多种方法。
随着调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文留油田的注水效率明显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调驱技术的应用为文留油田的稳产增产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推动了油田的发展进程。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是提高油田产量、优化油田开采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将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油田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原理文留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田之一,为了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率和采收率,文留油田调驱技术被广泛应用。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油藏中的孔隙介质性质和渗透性,调整地层压力分布,改善油水相对渗透率差异,从而增加原油采收率。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应用情况主要包括水驱、气驱、聚合物驱等多种方法。
深海勘探中的智能装备技术进展
![深海勘探中的智能装备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346240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6.png)
深海勘探中的智能装备技术进展在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历程中,深海一直是最神秘且难以触及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装备技术在深海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们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深海环境极其恶劣,高压、低温、黑暗,且地形复杂多变,这对勘探装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传统的勘探装备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往往面临诸多挑战,而智能装备技术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智能机器人是深海勘探中的一大亮点。
这些机器人具备高度的自主性和适应性,能够在没有人类直接控制的情况下完成复杂的任务。
例如,它们可以自主规划路径,避开障碍物,对海底地形进行精确测绘。
一些先进的机器人还配备了高分辨率的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图像和数据,并将其传输回地面控制中心,让科学家们能够及时了解深海的情况。
在深海勘探中,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新型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等能够更加精确地测量深海环境中的各种参数。
这些传感器不仅能够承受深海的高压和低温,还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通过这些传感器,我们可以获取有关深海生态系统、地质结构和海洋化学等方面的宝贵信息。
智能装备的通信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由于深海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很远,信号传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随着水声通信技术的不断改进,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现在,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将深海中的数据传输到地面,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深海勘探中的智能装备还包括先进的采样和分析设备。
以往,在深海中采集样本并进行分析是一项极为困难的任务,但现在,智能采样设备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自动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而在样本分析方面,微型化和自动化的分析仪器能够在深海环境中直接对样本进行快速检测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在深海智能装备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软件能够从海量的勘探数据中快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深海的奥秘。
HS油田裂缝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及应用
![HS油田裂缝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9232cbd5bbfd0a79567358.png)
新疆化工
21 0 1年第 1期
通过大规模 的重复调剖堵水措 施 , 裂缝水窜通道
得到有效封堵 , 裂缝储层 比例不断下降 , 双重介质 储层 占比增加 , 天然裂缝 的封堵 , 使在试井上表现 为裂缝型储层模 型 向双重介质转化 H S油 田现
温度 3 ℃ 一 O ; 胶时 间 1 3 d 残余 阻力系 O 9℃ 成 —0;
从 18 年开始进行调剖堵水 治理 , 99 大量高强
度堵剂的使用 , 使裂缝水窜通道 得到 了有效 的封 堵, 注入水利用率提高 , 水驱效率提高。 从 H 油 田历年不 稳定 试井 资料 统计 可以看 S 出, 初期裂缝非常发育 , 裂缝储集层 占比达 3 .% 。 46
2 6
流过程中所起的作 用是很大 的, 以特高导流裂缝 系统和特低渗流基质共存为特色 。
1 12 裂缝水驱油机理 ..
开发 中存在 以下问题 : 初期油井产能不到 ① 位, 低产井多 , 产量递减快 , 采出程度低。② 油井
通过裂缝水驱油机理的真实砂岩微观模 型实 验研究认为 , 注入水驱油过程 中有 高含水井多。③ 水驱控制 程度低 , 水驱效果差。④ 多轮次各项措施后 , 治理
难度加大。 多年来开展 了大量 的工艺试验 , 最终确定 了 以油 田调剖堵水为 主要治理措施 , 并取得 了突破 性 的进展。多轮次 的调堵措施后 , 近井地带含油
个是裂缝 或大孔道 中部水驱油 的推进速度 , 另 个是束缚水剥离油膜向前推进的速度。
针对裂缝性油藏及大孔道处理研发 了预交联 技术 , 其核心技术为交 联剂 的复合选 用。通过 室 内实验 , 筛选 出耐温性 、 抗盐性、 剪切性及 稳定 抗
性 良好 的交 联 体 系 , 通 过 流 动实 验 评 价 其 耐 冲 并
国内深部调驱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深部调驱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62356f30242a8956bece41c.png)
丙烯 酰 胺凝 胶 、 膨 型凝 胶 颗粒 和乳 液 等堵剂 体 系 , 体 通 过 将调 驱 剂 注入 储 层 深 部 而 对 水相 形 成 封 堵 , 迫 使 注入 水 进入 原 来 波 及 少 的 区 域 , 而 扩大 水 驱 波 从 及范 围、 善驱油 效 率 [ 。 目前 , 部调 驱 技术 发 展 改 3 ] 深 迅速 , 药剂 研 究开 发 、 在 数模 技术 和施 工 工艺 技术 等 方面 取 得 了很多 新进 展 。 1 深 部 调驱 剂 的研 究开 发 我 国深 部调 驱技 术起 步 于 9 代 , 入新 世 纪 O年 进 后 , 于 油 藏工 程 的深 部 调 剖 改 善水 驱 配 套 技 术 的 基 提 出, 向深 部调 驱 技术 提 出 了更高 的要 求 。 由于 处理 目标是 整 个 油 藏 , 业 时 间 长 , 调 驱 剂 的 流 变 性 作 对 能 、 堵性 能 、 封 耐久 性 能 以及旖 工工 艺 技术 等方 面都 提 出更 高要 求 。 目前使 用 的深 部调 驱剂 主要 包 括 : 部 分 水 解 聚 丙 烯 酰 胺 ( 下 简 称 HP 以 AM ) 凝 胶 深 部 弱 调驱 技 术 、 AM 胶 态 分 散 凝 胶 ( DG) 体 膨 型 凝 HP C 、 胶 颗粒 、 AM 反 相乳 液 、 HP 含油 污 泥复 合调 驱剂 等 。
2 1 年第 6 00 期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7 3
国 内深 部 调 驱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赵 梦云 张 锁 兵 欧 阳 坚 赵 青。 , , ,
(. 国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油 田化 学 研 究 所 ;. 国石 油 集 团 安 全 环 保 技 术 研 究 院 , 京 1中 2中 北 1O8) O O 3
新型微凝胶深部调驱体系研究进展
![新型微凝胶深部调驱体系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c6532e7aeaad1f346933fba.png)
m ua e h h o t t er s le l c a a ewa e lw r u d c m p eey a d t u c iv t e p lt d i t et r a ,h e ut d bo k c nm k t rfo a o n o n lt l n h sa h e e i d e s p o i n fe tse y se . r u h e t n iel e a u ers ac t ep p rf c s d o n o ev e o e r f i g efc t p b t p Th o g x e sv i r t r e e r h,h a e o u e n a v r iw fr — l t s a c n t e m ir — e e p p o i o to y tm b o d, u e r h o h co g ld e r f ec n r ls s e a r a s mm e p t e m a r s a e a d t e itr a l d u h co h p n h n e n l c o sb n i gsr cu eo ir — e , u ma ie h x a so r p risu d rh aig c n iin n h r s o dn tu t r f co g ls m m rz dt ee p n in p o e te n e e tn o dto sa dt e me h ns o l g igo ir — e, n lz d t ei a to ai i n e e a u eo t x a so r p c a im f u gn f co g l a ay e h mp c fs l t a d tmp r t r n ise p n in p o — p m n y
深部调驱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深部调驱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e6ea760029bd64793e2c0d.png)
深部调驱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奈曼凹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境内,是辽河外围开鲁盆地西南侧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勘探面积800km2,在九佛堂组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
奈曼油田自2007年开始试验注水,主要以分层注水为主。
受注水影响,奈曼油田目前含水80%以上的油井有19口,占总井数的15%。
其中14口在注水井区之内。
随着注水的不断深入,高含水井逐年增加,高含水井的增多已成为制约区块高效开发的一大难题。
通过水井调驱的研究应用,实现水驱油藏稳油控水,是目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标签:调驱;优化;启动厚度1 概况奈曼油田在注水模式上,采取菱形井网、多井点、小排量温和注水方式,加强注采参数优化,在注水技术上,逐步向层系内细分注水转化,在注水质量上,强化注水井洗井制度、回注污水三级过滤把关、加大水质检测,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近几年注水质量稳步提高。
2013年以来,通过科研攻关,研究形成适合奈曼油田的调驱体系配方,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成功,对减缓层间矛盾,提高低渗层的水驱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2 深部调驱技术注入配方优化研究确定奈曼油田的深部调驱体系类型为酚醛调驱体系,推荐了奈曼油田系列强度深部调驱配方体系,分别为:体系1,0.2%P2000+0.2%JL-5;体系2,0.2%P2000+0.3%JL-5;体系3,0.2%P2000+0.4%JL-5;体系4,0.2%P2000+0.5%JL-5。
2013年7月调驱运行时先注入体系1,0.2%P2000+0.2%JL-5,根据奈1-44-54、奈1-48-50井采出液聚合物浓度检测数据显示分析,表明在这两口井方向上,初期出现注入液窜流,9月30日调整,注入体系3(0.2%P2000+0.4%FQ),同时下调水量至40m3,后期体系调整浓度加强后,窜流现象得到抑制。
2015年11月6日考虑调驱井组注入压力增长平缓,调整,注入体系4(0.2%P2000+0.5%FQ),同时上调水量至50m3。
深部调驱新技术进展吴行才
![深部调驱新技术进展吴行才](https://img.taocdn.com/s3/m/4b1ff3cba26925c52dc5bf53.png)
技术理念、认识
以前我们是怎么做的?
技术理念、认识
同步调驱技术理论
调与驱的矛盾
谁去调?谁去驱? 如何调?如何驱?
调(堵)好驱不 好,驱好调不好
自相矛盾不如分 工合作!
技术理念、认识
同步调驱技术理论
机理、原理的提出
我们从水驱开发后期非均质储层深部大小吼道(高低渗层、区)的剩余油主 要形态和不同驱替方式的作用过程和结果来说明同步调驱的调驱机理:
深部调驱新技术进展吴行才
前言
中国石油70%的产量来自“双高”(高含水、高采出程度) 老油田,73%的剩余可采储量存在于“双高”老油田,进一 步挖掘“双高”老油田的水驱潜力是中石油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保证。
这些油田一般地质条件恶劣、开发矛盾复杂,采用深部液流 转向与调驱技术进一步提高其水驱采收率、是当前现实可见 的主要技术方向。
A:水驱非均质老油田后期,除局部剩余油富集区外,剩余油大部高 度分散于储层深部、低渗层区或小孔隙吼道,常规水驱很难有效 动用;如图中A所示,注入水在高渗层、区或大吼道很快突破, 将低渗层、区或小吼道中还未驱出的油“水锁”,继续水驱或常规 措施很难干扰到这种储层深部的剩余油。
技术理念、认识
为什么要调剖调驱?
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要解决的目标问题)
提高采收率:波及效率(波及系数×水洗程度)大幅提高、水驱不利形态 根本、长期改善。
深部调驱:什么叫深部调驱?相对于传统近井地带,如何深部?如何有效 ?加大剂量就可以吗?
意义
中石油“二次开发”战略,主导技术“深部调驱” ——中国石油70%的 产量来自“双高”老油田,73%的剩余可采储量存在于“双高”老油田, 进一步挖掘“双高”老油田的潜力是中石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深部调驱技术研究
![深部调驱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66a0fef90f76c661371ac5.png)
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作者:刘晓丽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19期【摘要】众所周知,油田在长期注水开发之后注采井网会遭受严重损害,水驱效果逐渐降低,纵向与油藏平面波及系数均出现大幅下降,从而使油田储量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而油田深部调驱技术在本质上就是通过“驱”和“调”的相互结合,使油田的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本文在介绍深度调驱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调驱处理半径和PI选层决策技术等深部调驱施工参数的确定。
【关键词】油田深部调驱 PI 决策处理半径当前,我国油田的长期注水及其在平面和纵向上固有的非均质性,使其平面和纵向波及系数逐渐降低。
而平面和纵向波及系数下降导致注入水流动剖面波及效率不断下降。
尤其是当纵向不均质层或者其他结构的异常层与井筒连通时,注水波及系数将会下降更多,极大的降低了油田的注水开发经济效益[1]。
因此,深挖老油田的潜力是实现油田增产并提升油田的注水开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结合国内外油田的成功经验可知,深入研究并应用深部调驱工艺技术,通过运用调剖措施可不同程度的改善产出剖面与吸水剖面,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油藏层内与层间矛盾。
1 深部调驱作用机理概述众所周知,常规调剖作用机理是使油井注入水调转方向,增大注入水的波及体积,从而调整并改善油井的吸水剖面。
而深部调驱较常规调剖其调驱处理剂量和处理半径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能从深部调剖并使液流方向发生改变,从而提高油田驱油效果。
其作用机理如下[2]:(1)调驱剂起到提高流度比的作用,进而使处于较低渗透带的剩余石油得到驱动。
在调驱剂成胶前后,普通的地下交联聚合物的黏度没有太大的改变,因而使地层流体的流度比在注入以及成胶后的移动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使原先压差不小于凝胶转变压力但水驱不到的范围内的剩余油发生驱替。
(2)使残余油的附着力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并促使其保持移动状态。
(3)调驱剂进行动态调剖从而导致深部液流转变方向。
深部调驱技术
![深部调驱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319112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1.png)
深部调驱技术姚俊材【摘要】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注采井网遭到损害,油藏平面波及系数和纵向波及系数变差,水驱效果变差,储量未得到有效开发。
深部调驱技术是以深部调剖为主,在"调"的基础上又结合了"驱"的效果,并具有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双重作用。
介绍PI选层决策技术、调驱处理半径的确定以及现场施工常用参数的确定。
%After a long-term waterflooding, the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 pattern encounter damage, the plane and vertical conformance efficiency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water displacement effect get worse,the reserve volume can't be effective developed. On the basic of the "modification" ,the deep profile modification and oil displacement technology combine the effects of the "displacement".The deep profile modification and oil displacement technology have dual effect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conformance efficiency 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efficiency ofoil displace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I decision technology of formation selection, and how to calculate the working radius and the other parameters of the deep profile modification and oil displacement operations.【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14)001【总页数】4页(P90-92,103)【关键词】深部调驱;PI决策;处理半径;施工参数【作者】姚俊材【作者单位】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湛江524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目前,油田普遍高含水,油藏原生非均质性[1]以及长期水驱使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油层中逐渐形成高渗通道或大孔道,使地层压力场、流线场形成定势,油水井间形成水流优势通道,造成水驱“短路”,使油藏平面波及系数和纵向波及系数[2]变差,严重影响油藏水驱开发效果。
深部调驱注入工艺技术创新与应用
![深部调驱注入工艺技术创新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356b6569dc5022abea00a1.png)
深部调驱注入工艺技术创新与应用H油田在實施深部调驱技术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设备存在不足之处,导致调驱体系配制质量差、剪切严重等难题,为些开展注入工艺技术创新改造,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标签:深部调驱;注入工艺;创新1.研究背景深部调驱技术是H油田原油上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该项技术将传统的堵水调剖与聚合物驱的特点综合于一体,可在油藏深部调整和改善地层非均质性,同时弱凝胶又能作为驱替相改善水驱油不利的流度比,提高注入水的扫油效率。
H油田在实施该项技术过程中,由于传统设备存在不足之处,导致调驱体系配制质量差、剪切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开展地面及地下注入工艺技术创新研究。
2.地面注入系统创新传统地面注入系统存在两项不足:一是加药装置简陋,会造成聚丙烯酰胺分散不均匀,易形成鱼眼,影响熟化效果;二是配制系统为配液罐与储液罐串联,弱凝胶转移过程中经过转液泵,体系剪切严重,粘度损失查达52.6%。
为提高体系配制质量,降低弱凝胶体系粘度损失,改善地面注入系统的可操控性与安全性,开展地面注入系统创新研究,形成新型调驱地面注入系统。
2.1高压射流混配器的研究与应用。
高压射流混配器利用管线内的变径,使高速通过的水流产生负压,可将配制弱凝胶所需要的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均匀吸入至配液罐内,提高药剂的分散均匀度,利于聚丙烯酰胺的熟化。
高压射流混配器现场应用后,提升了配液质量,增加了操作简便性,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2.2配液与储液罐并行设计。
将原有的“配液罐—转液泵—储液罐”串行连接方式,改为两个配液罐并行连接,交替使用。
当一个罐配制完成,便连入柱塞泵进行注入,另外一个配液罐则启动配制工序,当前者将药剂注尽时,通过调节出口阀门,使两罐工作状态互换。
经过此次改进后,配液罐与储液罐实现一体化应用,。
既满足了连续注入需要,又移除了原系统两罐间的转液泵,避免了转液过程弱凝胶体系受到剪切而导致的52.6%的粘度损失。
3新型调驱管柱的研制3.1新型调驱管柱的设计。
深部调驱技术在水驱砂岩油藏中的应用
![深部调驱技术在水驱砂岩油藏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8893ccd5bbfd0a79567358.png)
深部调驱技术在水驱砂岩油藏中的应用摘要:深部调驱技术是股份公司确定的水驱砂岩油藏二次开发主导技术,该项目研究以中高渗注水老区为应用对象,打破思维定势,攻关关键技术,创新建立立体开发、多元开发的二次开发模式,针对主力油层形成独具辽河特色的“封、调、驱、洗”一体化调驱开发思路,探索水驱油藏开发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油品产量结构调整及辽河油田千万吨级持续稳产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深部调驱水驱砂岩中高渗砂岩提高采收率辽河油田中高渗水驱砂岩油藏储量占辽河水驱储量的37%,产量占水驱产量的31%,是辽河油田注水开发的主体,该部分储量89%已进入双高开发阶段,采出程度31.5%,可采储量85.8%,综合含水高达90.6%,采油速度仅为0.30%,大量前期研究及开发实践表明,虽然该部分油藏剩余油高度分散、但局部相对富集,仍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目前由于长期注水冲刷,非均质程度恶化,平面、层间、层内三大矛盾进一步恶化,常规手段增油效果逐年变差,依靠水驱提高采收率难度大,急需进行开发方式转换。
1 深部调驱技术研究思路深部调驱是二次开发技术的延伸,通过调整吸水剖面,使注入液在纵向、平面上发生深部液流转向,提高波及系数,通过加入少量驱油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润湿性,提高驱油效率。
本次研究遵循二次开发“三重”技术路线,以单砂体为单元,重构地下认识体系,优选调驱区段;针对油藏特点,在“封调驱洗”一体化调驱开发思路的指导下,重选注入介质,优化配方体系设计,实现深部液流转向;优化油藏工程设计,重建深部调驱注采系统,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2 单砂体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剩余油是深部调驱研究的物质基础,在开展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中,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剩余油描述进度精细定量化的描述剩余油分布,提高剩余油描述的精度,将有效提高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的可靠性。
在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应以单砂体(韵律层)为研究单元,通过多种剩余油研究手段量化细化剩余油潜力,为油藏开发调整提供物质基础。
深空探测推进技术发展趋势
![深空探测推进技术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089ac0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7.png)
深空探测推进技术发展趋势李永;丁凤林;周成【摘要】推进技术是制约深空探测能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深空探测航天器自身特点和任务需求的多样性,对推进系统类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需要在推力、比冲、功率、重量等关键指标选择方面进行综合衡量。
对当前和未来适用于深空探测任务需求的几种典型空间推进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包括混合模式推进技术、太阳能电推进技术、空间核电推进技术、帆类推进技术等,介绍了这些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对后续应用进行了展望,为我国深空探测推进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深空探测学报》【年(卷),期】2018(005)004【总页数】8页(P323-330)【关键词】深空探测;混合模式推进;电推进;核电推进;帆类推进【作者】李永;丁凤林;周成【作者单位】[1]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1]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1]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430 引言深空探测是航天器重要的应用领域,推进技术是制约航天器深空探测能力的重要因素。
深空探测任务牵引了多种推进技术的发展,推进技术的进步也为深空探测任务的拓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由于深空探测在对象选择、探测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多样性,使其对推进系统的要求也呈现出多样化。
从探测对象来看,在太阳系以内,探测范围包括各类行星、卫星、彗星等所有物质和现象,在太阳系以外,更是存在广袤的宇宙空间。
从探测方式来看,常见的方式包括环绕巡查、穿越探测、制动着陆、采样返回等,不同的探测方式对航天器的需求以及对推进系统的需求有很大差异。
尽管深空探测任务存在多样性,但对这些任务进行总结,可以提炼出该类任务对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共性需求。
首先,要求推进系统具有较高的比冲。
深空探测任务需要摆脱各类星体的引力,这就要求探测器具备较高的速度增量,而这个速度增量获得的渠道有两个:一是由行星间的借力飞行提供,另一个是由航天器自带的推进系统提供。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的应用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961885cc22bcd126ff0c83.png)
复杂断 块油 气 藏 总 体 上具 有 断 层 发 育 、 造 破 构 碎, 砂体 横 向分 布稳定 性差 且分 布 范 围较 小 , 油层 分 布 零散 等特 点 。 在 油 田开 发进 入 中 高含 水 期 ,
率 为 2 4 3×1 m , 均 渗 透 率 级 差 为 3 . 。 3. 0~ 平 1 6
为显 著 , 用深 部调 驱 技 术 可 以达 到 进一 步 改 善 油 利
田开 发效 果 的 目的 。 。 下 面 以 深 部 调 驱 技 术 在
平 均为 2 "。依据高 压物性 资料 , 层油 黏度 156 61 2 地 6 .
mP ・ , 缩 系 数 8 5 a S压 . 8×1 ~ 1 M a 体 积 系 数 0 / P, 1 19 .0 。地层 水 总矿化 度平 均为 81 9m / 水 型 以 5 g L,
油递 减 速 度 快 、 层 能 量 亏 空 严 重 、 间 吸 水 差 异 加 大 以及 不 同部 位 和 区域 动 用 程 度 差 别 明 显 等 四 大 关键 问题 , 油 层 进
而提 出了相应 的挖 潜建议。研 究方法及结论对其他 类似 区块凝胶 调驱 的开发 效果评 价及挖 潜措 施 制定有一 定的
表明 c 6断块 为 中高 孔 中高 渗 储 层 , 面上 各 井 储 平
层 物性 变化 大 , 有较 强非 均质 性 。 具
2 储层 流体 及温 压 系统 .
层 间 、 内剩 余油 分布 极 为零散 的情 况下 , 动凝 胶 层 可 深 部调 驱技 术具 有 调整 注水 剖 面 、 高驱 油 效 率 的 提 双重功 能 , 挖 掘高 含 水 主 力 砂体 剩 余 油 极 为 有 效 是
c 6断 块油 藏于 1 8 9 0年发 现 ,9 3年 投入试 采 , 19
可动凝胶体系发展现状及调驱机理分析
![可动凝胶体系发展现状及调驱机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d5edcc9ec3d5bbfd0a74df.png)
1 1 传 统 可 动 凝 胶 体 系 .
收 率 的 目的 口 。 ]
本 文 综 述 了 可 动 凝 胶 的 发 展 现 状 , 比 分 析 可 对
该项 技 术 中可 动凝 胶 是 的 地 下反 应 生 产 的 , 对 近 井地 带 的较 严重 的层 问矛 盾 和水 窜通道 具 有较好
的 抑 制 作 用 。 但 是 其 成 胶 特 性 取 决 于 很 多 因
石 21 0 0年 5月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T O UM OI G D E GI E I G E R I E GE Y AN N NE R N O
第2 4卷 第 3期
文 章 编 号 :6 3 2 7 2 1 ) 3—0 7 —0 1 7 —8 1 ( O 0 0 03 3
是 粘度 过高 时 难 以推 进 到 深 处 , 且 当注 入 量 达 到 而
一
定 的 规 模 时 , 大 影 响 生 产 井 的 供 液 能 力 , 致 重 大 导
新 被驱 动 的剩余 油 不 能 充 分 产 出 ; 些 都 将 影 响到 这
可 动凝 胶深 度 调驱 的效 果 。 12 预交联 可 动凝 胶体 系 .
体 系利 用 自 身的 选 择 性 封 堵 大 孔 道 、 克服 贾敏 效 应 和 “ 变形 虫” 独 特 特 点 , 以在 油 藏 深 部 实现 “ 堵 一 突破 的 可 封
双河油田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双河油田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e0e1f83680203d8ce2f24f6.png)
在 后期 注水 开发 时 由于裂缝 与注人 水 高渗通 道连 通
会 导致 油井暴 性水 淹 , 因此 油井普 遍特 高含 水 。
( )部分 注水 井低 效 注水现 象 突出 2 双 河油 田部分 区块 的 主力 油层 与非 主力 油层 渗
动用储 量 2 8 17×1 t叠 合 含 油 面 积 6. m , 0 , 84k 储
双河 油 田以长 6油 层 为 主 力 油 层 , 4+5 延 长 ,
8 延 1 非主力 油 层 , 田砂 层 单层 厚 度 大 ( 般 , 0为 油 一 5—1 厚 者 2 I , 5 m, 51) 岩性 均 一 , 度分 选 较 好 , T 粒 属
( )油藏水 淹严 重 , 井普 遍特 高含水 1 油
期为 了提 高采 收率 和采油 速度 而被 广泛采 用 的一项 重要 开发措 施 。近些 年来 双河 油 田各 区块 的 注采关
系逐渐 趋 于完善 , 开发效 果却 不尽 人意 , 但 主要 表现
在 以下 五个 方 面。
横, 梁峁遍布 , 地面海拔一般为 10 10 。 10~ 50i n
了矿 场 应 用 , 得 了降水增 油的效 果 。 取 关键 词 : 深部调 驱 ;油 田注水 ;效果 评价 ; 用 应
中图分 类号 :E 5 T 2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46 2 2 1 )40 8 -5 10 -0 X( 0 0 0 -0 00
1 双 河 油 田地 质 概 况
同一 井组 的油井 见 效 情 况 差 异 较 大 , 有 一 定 的方 具 向性 。那 些位 于 构造 边部 的井 , 效 一直 不 明显 。 见 如双 6 7井 进 行 的化学 示踪 剂 监测 表 明 : 主力 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