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教学设计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案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2019 年月日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花之歌》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变形记》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变形记》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2024年统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学习必备!

2024年统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学习必备!

2024年统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学习必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统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具体内容包括:1. 《草原》——第一单元第1课;2. 《丁香结》——第一单元第4课;3.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单元第7课;4. 《桥》——第三单元第10课;5. 《穷人》——第四单元第13课。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阅读方法的灵活运用;2.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与感悟,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草原》——展示草原风光图片,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b. 《丁香结》——播放丁香花视频,让学生讨论丁香花的特点;c.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背景;d. 《桥》——展示各种桥梁图片,让学生谈谈对不同桥梁的认识;e. 《穷人》——引入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现状,引发学生思考。

2. 课文学习:a.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b.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讲解重点、难点;c.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例题讲解:a.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让学生进行思考;b. 教师详细讲解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完成例题。

4. 随堂练习:a.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草原》:描绘草原美丽风光,展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2. 《丁香结》:描绘丁香花的特点,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3. 《狼牙山五壮士》:介绍五壮士英勇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 《桥》:介绍不同类型的桥梁,展示人类智慧;5. 《穷人》:反映贫困地区儿童的现状,唤起学生的同情心。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电子教案第一单元芈月传第一课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芈月传》中芈月和子南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芈月和子南之间的情感变化,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投影仪、台历、彩色笔等。

- 教学过程:-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花园美景的兴趣。

-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理想中的花园。

- 听课文并跟读:教师读唱课文,学生跟随读唱,并注意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 分组朗读:分成小组,学生依次朗读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并展示自己对花园的理解。

- 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芈月和子南之间的情感变化,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课文中描绘的花园和芈月的情感变化,形成结论。

-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并学会了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第二课坚持不懈的奇迹-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芈月传》中芈月努力研究、坚持不懈的故事,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

-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坚持不懈的经历,鼓励他们在研究和生活中持之以恒。

-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投影仪、茶杯、小纸条等。

- 教学过程:- 介绍课文主题和背景:解释课文标题,让学生对坚持不懈的意义有初步了解。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坚持不懈的经历,并写在小纸条上。

- 探究芈月坚持不懈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芈月为什么能坚持不懈,并帮助他们理解芈月努力研究的重要性。

- 听课文并跟读:教师读唱课文,学生跟随读唱,并注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情节。

- 分组朗读:分成小组,学生依次朗读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并讨论芈月的坚持不懈给他带来了什么。

- 思考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并将小纸条中的经历分享给其他组员。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11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11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11篇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4、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重难点: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歌曲导入,引出人物。

2、齐读课题,抓住题眼,理解“侠”的涵义。

3、针对课题质疑。

4、介绍鲁智深出身及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后思考:鲁智深为什么行侠?怎么行侠?行侠的结果如何?2、检查生字词。

3、说说鲁智深为什么行侠?怎样行侠?行侠的结果如何?相机渗透“长文读短”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自主学习。

先默读课文3——7自然段,想一想,从鲁智深的。

哪些语言能感受到他的“侠义”形象?接着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写下批注后与小组交流。

(出示自学提示)2、反馈交流(1)细品三“问”抓住“故意说”,他心理本来想说……他却故意说……抓住“打搅”,刘太公(2)细品“想一想”他在想什么?创设情境,品味语言中刻画的人物个性。

多种形式朗读,再现人物形象。

3、对比语言(1)他对善良的刘太公一问再问,而对打家劫舍的山大王却只说了一句话。

浏览课文8——11自然段,找出鲁智深的语言描写。

(2)品味“大喝一声”中人物的个性。

(3)在对比读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

(4)补充拓展鲁智深语言描写。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简介《水浒传》,激发阅读兴趣。

2、升华感情。

板书设计:鲁智深行侠桃花庄粗中有细听语言智勇双全六年级语文上教案2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溅、熄”等16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2024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24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读课题。
3 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去ft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o 2 读后交流,了解大意o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 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o
2
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 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 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 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ft,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ft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
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 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 “ft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ft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
d飘飘洒洒的雨丝 / 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 / 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 / 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②小结。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ft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ft雨的喜爱之情 。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ft雨的色彩美o 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 山中访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模拟当时的情景,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积累好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法学法指导:自学、交流、深入理解课型及教学课时:新授课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2.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好朋友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

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3.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好;高兴)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韵味。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免费下载(16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免费下载(16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免费下载(16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免费下载(16篇)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关于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免费,仅供参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免费(篇1)(教学目标)1、读准“曝”“囊”“搐”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从这篇文章中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欣赏作品,导入课题1、一首乐曲,让伯牙和锺子期成了知音,艺术就是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不仅音乐艺术如此,绘画艺术也同样能震撼人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绘画作品。

课件依次出示四幅著名画作(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戴嵩的牛),最后一幅为戴嵩画的《斗牛图》,顺势导入课题。

2、介绍背景: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特别擅长画牛,他画的牛栩栩如生,尤其这幅《斗牛图》深受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因为这幅图还引发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多样读文,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文言文朗读有一定难度,下面几个字词能读对吗?课件出示:蜀轴囊曝搐婢拊掌(3)指名朗读,正音。

(4)齐读全文。

2、指导课文,明确节奏。

(1)师:这篇课文在朗读时,应该怎样停顿呢?(2)生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8篇教学设计应注重评价和反馈,通过形成性和终期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的自我调整和成长。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现在随着作者一起往下看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希望你喜欢。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精选篇1)【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面孔、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1、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关怀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

以至于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怀念不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的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一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先写“我”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

这一部分重点写“我”与鲁迅的会面。

第二部分: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揪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优秀9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感悟课文中所讲的“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1、诵读、背诵,增强文言语感。

2、在朗读中,对照译文,理解词义、句意、文意。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的深刻含义,感悟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朗读1、教师将课文抄在黑板(或小黑板)上,学生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边领会如何停顿与断句。

2、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指导读准“蜀、僧、恃、钵”字音)、齐读。

重点是断好句,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朗读停顿是: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二、猜读1、投影出示注释语:告诉。

欲之南海:想去南海。

之,去。

子:古时对对方的尊称。

何恃:恃何,凭借什么。

买舟:租船。

买,这里是租、雇的意思。

犹:尚且。

越:至、到去:距离。

至:到。

2、对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意,先默读思考,自己说一说,再分小组互相说一说,最后在全班说。

(老师及时赞扬善于理解的同学,鼓励大胆试说意思。

)3、小结方法:把注释的字词意思放在句子中,逐句读懂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三、对读1、翻开书,自由朗读课文与译文。

2、两人一组,一人读文言文,一人读译文,逐句对应读,读错一句译文就让对方刮一下鼻子;分男女生全班对读。

3、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用古文说故事a、用古文讲故事有什么要求?b、学生准备c、学生试讲第一句,教师强调有没有讲的味道?d、教师边说现代故事,引导学生讲对应的古文故事e、指名学生用古文讲故事5、小结方法:在借助注释读懂句子意思的基础上,通过译文可以使我们理解得更准确一些。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秋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秋思》,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情景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诗意,培养其自主阅读、理解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

难点:深入体会诗歌的含蓄之美,把握诗人的情感转折。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和联想。

提问学生:“秋天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新课呈现教师范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节奏,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

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理解感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思”的内涵,“秋”的象征意义等。

拓展延伸开展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个人感受。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总结提升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诗歌的主要意象和情感。

布置作业:背诵《秋思》,并准备下节课的朗诵表演。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展示秋天风景图片)、实物展示(如秋天的落叶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小组内互相朗读诗歌,互相评价。

作业:背诵诗歌,并准备朗诵表演。

评价方式: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自我反思。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资料:《秋思》诗歌原文、诗歌赏析资料。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室、音响设备、秋天风景图片等。

七、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秋思》的诗歌内容,还能够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和诗人深沉的情感。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篇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的课文。

主要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全文共7个自然段。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为题,从中可以明白,认为“读报”是一种“好习惯”,我们必须养成这种习惯,含藏其中的是从读报这一重要途径获取信息,融入现代社会,适应时代需求。

在本文的教学中,可以着重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词汇进行自学,充分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

课后可以阶段性地开展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定期开展读报交流会,说说读报的收获与感悟。

教学目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教学设计精品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了解报纸的一般内容,阅读报纸的一般方法,读报的好处。

教育学生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述课文第一节内容,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佳肴yao(2)解释词语:充溢佳肴诚然惊天动地回肠荡气层出不穷陶冶良师益友息息相通受益终生(3)指名朗读课文。

三、了解全文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

第二段(4——5自然段):写怎样读报,读报既要讲方法又要讲文明。

第三段(6——7自然段):说明勤读报、会读报的好习惯使人受益,应该从小养成。

2.根据问题自学课文:(1)报纸上有魔力吗?为什么这么说?(2)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3)该怎样读报呢?(4)读报还要注意些什么呢?(5)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发呢?3.理解:(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通用8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通用8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通用8篇)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咆哮、拥戴、呻吟、搀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咆、哮、嗓、党”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惊慌、拥戴、沙哑、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为第二课时感悟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4.体会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品读第1—6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山洪暴发视频,教师激趣导入。

导语:黎明的时候,山洪暴发,来势汹汹,给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带来了可怕的灾难。

村民们是怎样躲过这场灾难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桥》这篇课文。

2.出示课题,质疑思考:桥,让你想到了什么?预设:通过播放山洪暴发的视频,学生们或许能联想到:这座桥一定是一座特殊的、承载着人们生的希望的桥。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自主识记字形。

(3)圈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一起讨论。

2.教师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1)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注意把变色的字读准。

咆哮嗓子党员流淌沙哑揪出呻吟废话◆需注意的字音:“嗓”是平舌音,“呻”是翘舌音。

◆需注意的字形:“哮”的右边是“孝”,不是“考”。

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4篇

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4篇

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选4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准备好演讲稿,做到材料合适,观点明确。

2.演讲时要做到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3、演讲时要注意感情恰当,增强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写好演讲稿,让演讲有说服力。

难点:(1)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例举生动的故事。

(2)注意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名人演讲的视频。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讲的视频。

2、学生交流体会或感悟。

3、导入口语交际——演讲。

二、师生交流。

1、出示演讲的题目。

科学读书锻炼身体健康饮食2、请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怎样才能演讲更精彩呢?请大家交流观点。

3、学生交流,老师提炼观点。

(1)演讲的内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语言要真挚等。

(2)演讲的水平高超——态度要和蔼、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辅以动作等。

4、出示一段演讲稿,学生评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

我是在读书中享受艺术美,享受其带来的无穷乐趣。

我可以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坐着轻舟在三峡中勇进,去感受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广漠的草原之上,去领略王维所点燃的直冲云霄的孤烟,欣赏那动人且让人流连忘返的“长河落日圆”,还可以欣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如此壮阔的岳阳楼。

5、学生交流演讲稿的特色之处。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让人感受到演讲稿的深刻内涵。

(3)观点明确,事例较多,有说服力!三、准备演讲稿。

1、分小组进行。

2、各人整理演讲稿的内容与提纲。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现场演讲。

1、每小组选取一人进行演讲。

2、设立评委打分。

3、评委点评演讲者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4、公布演讲比赛的成绩。

五、教师总结。

1、生活中离不开演讲,演讲能够让陈述的观点更加明确,让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9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9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9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习作7》本次的习作训练与阅读紧密结合,是对阅读的补充,是对阅读的检测,同时也是一次自由表达的训练,内容是自由选择的,习作的形式也是自由的。

所以本课的教学,教师应着重做好两点:一是帮助学生进行多层面的反复阅读,做好阅读指导。

阅读是本次习作的基础,也是习作成功的保障。

第二,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自由表达。

根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谈话导入,激情激趣,创设游戏,寻找故事,阅读链接,充实内容,学生练笔,故事沙龙,展示习作。

《练习7》这个练习共安排了五道题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合理想象,写出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

3.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

4.鼓励大胆新奇的想象,有创意的表达,并融进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领悟到如何写出情节完整的,有意义,有创意的故事。

2.指导学生把故事写得有趣。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2、让我们打开语文书,从中你有没有发现藏在书中的故事呢?二、交流感悟1、交流从课文中的发现的隐藏的故事。

老师将学生交流的话题随机写在黑板上。

2、怎样才能把这隐藏着的故事写好呢?(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筛选和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

或者写写读完故事后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3、小组内进行讨论,理清写作思路。

三、完成初稿,交流完善。

1、在练说的基础上,自拟文题写作。

2、指导学生修改写作。

(1)、将自己的习作朗读给同学听,同学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1.草原教学目标:1.认识“丘”、“渲”等7个生字,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

会写“草原、线条、柔美”等22个词语。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1自然段。

3. 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并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体会景色美以及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1.准备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最好蒙语演唱)。

2.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到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草原。

教师相机相关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3.导入新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就是对茫茫大草原的赞美!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领略那儿美丽的风光,感受那儿独特的民族风情,体会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板书:1.草原)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小丘(qiū)渲染(xuàn )迂回(yū)蒙古包(měng )襟飘带舞(jīn )鄂温克(è)(2)指导易混淆的字。

“襟”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衤”,与衣服有关,表示衣服胸前的部分。

“涩”是左右结构,右边下面是“止”,不能写成“上”。

“裳”下面是“衣”,与衣服有关。

“微”:中间部分不能少一横。

(3)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篇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作画,以诗作画,走进诗。

1、以花的话题入画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

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

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把古诗再读一遍,读诗的节奏和韵律。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一)看兰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学习第二句(一)闻香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二)品香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9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9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1课《草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但是由于我们的家乡远离草原,学生对草原风光和风土人情缺少感性认识,这样,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情景交融是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再次,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抓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在体会重点语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还要再多引导,多下功夫.【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巩固草原、线条、柔美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突破重难点的方法】1.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层次的朗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3.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读中评价,体味美感.6.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7.齐读感悟、练习背诵.四、品味练笔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交流展示.五、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二、朗读理解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2.行车在草原上所见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骑马几十里欢迎远到而来的我们的情景.3.请同学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中评议.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4.交流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三、读中体会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1)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线标出、交流.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如: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 "再"."总是热乎乎地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2)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又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验.(3)学习第五段: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四、总结感悟1.总结全文谈谈你的感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2.齐唱《爱我中华》.五、练笔拓展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第2课《丁香结》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丁香结》是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缀、窥、笨拙、断断续续”等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3.品读优美句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作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出示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2.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3.介绍作者.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创造情境——引出主题,因此,在这个环节的设计,用谈话的方式带领学生入境,这样,既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又让学生根据课题设下疑问,为接下来的理解重难点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2.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2)学写字词.师指导书写“幽、薄、耀、怨”.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3)理解词语.幽雅:幽静而雅致.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愁怨:忧愁怨恨.断断续续:不连续的.【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第一步是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读书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第二步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字词;第三步是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了这三步,基本就扫清了文字障碍,为学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师:我们读了课文,你能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指名回答,师适时呈现:《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4.分段并概括段意.师:这篇课文一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花.(主体写丁香花样貌.)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容;分段并概括段意,促使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层次.通过这几个环节,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四、总结感悟师: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1.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2.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师先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总结,然后让学生再次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五、布置作业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六、板书设计2.丁香结丁香花样貌(第1——3自然段)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第4——6自然段)【设计意图】本环节紧紧抓住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简洁、明了、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文本的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感知.第二课时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初步领略了美丽的丁香花,丁香花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你喜欢哪部分,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2.师: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又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丁香结》.【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教师的问题也帮助学生自然过渡到下面的教学活动.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2.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3.学生交流.4.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师适时呈现:(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2)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说明香气非常浓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5.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学生回答.师梳理:(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2)颜色:紫色、白色;(3)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视觉、嗅觉)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划出关键词,总结归纳)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6.再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1. 指名读第4至6自然段.思考:在这部分,哪些是作者对丁香花的具体描写?哪些是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读后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研读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1))雨中的丁香是怎样的?指名回答.师适时呈现: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师:在这几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2)师适时呈现:代赠二首(其一)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摊破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思考: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指名回答.师:“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3.研读第5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1)交流.(2)师指名朗读: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3)作者多年赏花,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结的内涵?雨后赏花的触动.补充介绍:作者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4.研读第6自然段.(1)默读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交流,师适时点拨: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师适时呈现: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师:古人寄托在丁香结的情感是愁思,是忧怨,这从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就可以体会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阔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2)出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指名读,全班齐读.师:谁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交流.师呈现: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也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3)师: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学生发言.(4)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设计意图】本环节以问题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其中,本环节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然后再着重引导学生抓关键的句段揣摩体会句子的含义,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1、师总结: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也给了我们尺幅千里的功效,让我们感受到了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多少年了,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然而正是这解不完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这正是我们要找到的答案.2.揭示主题.师: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文本要表达的主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揭示文章的主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四、布置作业1、完成同步课时练.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设计意图】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引导学生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仿写作文,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五、板书设计2.丁香结形状颜色气味(视觉嗅觉)丁香结人生才充满乐趣【设计意图】紧紧抓住课题,用板书串联课文内容,易于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精炼的语言,也利于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略诗歌意境.【教学难点】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诗歌画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来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配古筝曲)一段优美的古筝曲配合着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古朴的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板书:宿建德江)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谁留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建德江.(板书:孟浩然)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现在请大家自由地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的拼音把生字读准.(学生自由读古诗,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2.教学重点字词与释义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烟渚:指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暮:傍晚,太阳落的时候.客:诗人自指.旷:空旷.3.再读古诗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诗,这次请注意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三、入境悟情,体验升华1.同学们的朗读也激起了老师读诗的欲望,下面我也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教师泛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到诗的字里行间.(齐读)2.读着读着,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教学重、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相机理解第一自然段)(3)结合课件学习课后生字;比较形近字.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默读画句;读后交流.)(3)交流感受.谁知道“德高望重”的意思?你们是从哪里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师: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生齐读)师: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五、作业:抄写生字;并读熟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并引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师: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感受幻境;体会写法.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也就是作者要以“山中访友”为题目的原因了.这种类似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板书设计:1 山中访友古桥物老朋友树林我知己……相朋友融(情)2、《山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美.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出示画面)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作家朱自清就曾经这样描写雨;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多媒体出示语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2、师:这个地方的雨;是祥和安宁的雨.而有一个地方的雨却是优美动听的;孩子们;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3、咱们今天就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丽.(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3、课件出示;全班读.湿润的山风轻盈的云雾无字的歌谣飘飘洒洒的雨丝轻捷柔软的手指优雅的小曲水淋淋的嫩绿清新的绿色4、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初次游览了雨中的山林.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老师到山林中走一走吗?(指名读课文)5、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2)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作者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3、感悟山雨的音乐美.(1)指名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3)学生汇报;老师给予指导.①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a、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b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a、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____________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比作_____________;把雨声比作_____________.b、你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什么?4、感悟山雨的色彩美._____________(1)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3)带着遐想朗读.(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1、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2、拓展阅读.《雨》(冯剑华)3、作业:(任选一项)(1)选择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写一小段话;(2)自己试着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雨景.雨(冯剑华)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思考:你从文章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3、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字词检查;并结合课件学习生字词.(3)交流反馈.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1)快速默读: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你会怎样分?(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交流反馈: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①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②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2、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2)学生自由读;画句子.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①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a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b 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②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①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①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在我们看来;这声音似乎还不至于超过“人间的一切音乐”.但作者却这么认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③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5)第9自然段;“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思考:“我”还会看见些什么?(市场里;甲虫们做买卖;公园里;大甲虫在教小甲虫寻找食物……)三、升华情感;进行练笔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2)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去观察过什么?(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4)交流反馈.四、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预习第4课.板书设计:3 草虫的村落黑甲虫——游侠小圆虫——少女灵泉般的音乐勤勉地劳作(想象丰富;感受独特)4索溪峪的“野”教学目标: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猜读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过渡:是的;仙境般迷人的张家界有着举世罕见的自然风光;实在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张家界市的另一个主要景点——索溪峪去看看好吗?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1)野是什么意思?2)野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是“着重”的意思;此时应马上指导学生个别、齐读课题.)3)索溪峪野在什么地方?即课文围绕“野”写了哪些内容?4、在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后;让学生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二、一读课文;读通读顺;扫清理解的障碍1、学生自学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思考上述的几个问题.2、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是否发现课文特别多生字词?它们是我们阅读的障碍;我们齐心合力把这些障碍都搬了.(出示课件“我来读读”;检查生词读写:“赋予”“淑女”“撅屁股”“老叟”“荡涤”指名读;齐读.)3、这些小石子都踢开了;看这些大石块能不能搬开.(出示词语:断壁悬崖、拔地而起、胆颤、磅礴、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窈窕淑女、怦怦直跳指名读、齐读)三、二读课文;整体把握;感知索溪峪的“野”1、这些词放在课文中再读;相信能读得更好;对索溪峪的野会领略得更好.2、随机抽三个同学合作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检查是否收到应有的效果.3、同学们读得太好了.相信理解得也不错.先看看这些词语在课文中你能不能理解呢?(老师出示图片;有“千峰万仞”“窈窕淑女”“抱伙成团”“直插云天”“绵亘蜿蜒”让学生用文中的词语加以形容;还可以追问:你为什么能想到是这个词呢?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4、词语理解得不错.看看刚才那几个问题都找到答案了没有.5、指名回答并板书.第二课时一、三读课文;重点探究;读懂索溪峪的“野”1、刚才;我们已几次进入索溪峪;也谈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老师已把它写在了黑板上;很不错.但是;同学们;如果别人问你对索溪峪的印象如何;你的谈话仅此而已;别人怎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学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反复研读课文;把重要的句子读得烂熟于心;肯定能让人无懈可击了.(课件出示)1)为风光片《索溪峪的山》配音.2)以索溪水的语气做自我介绍;告诉游人索溪的水是什么样的.3)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演;你的任务是以“索溪峪的动物与人”为主题;拍一部影片.制定你的拍摄计划.4)将各种游人在索溪峪的表现通过表演和旁白加以展现.2、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研读课文.3、下面每个组选出一名组长.听清老师的建议.一、要明确你们的任务是什么.二、想一想;重点研究课文的哪一部分;可以让你们把工作做得更好.配音小组到老师使用的电脑前;小组长做好指挥;看画面配音.“水”小组活动;一定要体现你们的创造性.导演小组;你们也要脱离课文;体现你们的创造力.表演组的表演要恰到好处;不要因过分的夸张让人哑然失笑.4、学生分组练习.二、演绎索溪峪的“野”1、刚才;大家兴致很高;都有上佳表现.哪一个小组先汇报一下?觉得他们的汇报有哪些优点缺点随时记录在小本子上;他说完后;大家共同评价.2、学生汇报完先自己评价;然后让其他学生评价.三、漫谈感受、总结升华、1、同学们;索溪峪的山美不美;水美不美;猴子和人可爱不可爱.这种美是怎样的美?2、对;这种美是野性的美;是自然的美;自然的美就是不加修饰的美;就是天然的、质朴的纯真的美.3、学完课文;有什么感受?4、总结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5、《詹天佑》教学设计学习目标:①学会11个生字.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③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④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第一课时导语引入;揭示课题①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今天我们将走近深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②学习本组课文有哪些任务?(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③揭示课题:詹天佑简介詹天佑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整体感知课文.a.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b.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需提醒大家.c.交流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需提醒大家注意.②再读课文.a.用“读了课文____________;我知道詹天佑_________.”交流读课文后了解的内容.b.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③图文结合;简介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他们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人自己建造京张铁路.)了解背景;研读体会①帝国主义国家是怎么阻挠和要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交流时可参考以下句式:“当我读到__________时;我感到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②重点研读以下几句.a.“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1)指名几位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从“刚……就……”;“阻挠”等词体会帝国主义的霸道、张狂)(2)师补充: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竞相设厂开矿;掠夺中国的资源.他们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3)感情朗读.b.“他们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1)指名交流感受.(帝国主义狂妄自大.)(2)“要挟”是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帝国主义者利用我们的什么弱点;强迫我国答应他们的要求?(帝国主义这利用我国政府腐败、经济落后、技术薄弱的弱点;强迫我国答应由他们修筑京张铁路.)c.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1)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补充.(帝国主义者看不起中国工程师;看不起所有的中国人.)(2)引导学生扣住“笑话”“轻蔑”“还没有出世”等词理解.d.“原来;从南口以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1)指名交流感受.(由于环境太恶劣;修筑铁路非常困难.)(2)出示地形地貌图;指导感情朗读.③刚才交流的内容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都是詹天佑修筑铁路以前的事.能否删去?为什么?(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