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游戏
105种80年代生人儿时的游戏

105种80年代生人儿时的游戏(周永刚邮箱:zhouyg1985@)说明:花了很长时间才整理出来的儿时的105种游戏,古老的游戏可以培养人们很多的能力,希望他们不要失传,罕达罕乡三合村的人应该都知道。
其它地方的人有些游戏就不知道了,有些游戏用语言很难表述清楚,如有不清楚可联系作者,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原作者1.打瓦:白菜片,一公斤,二公斤,三脚尖,立瓦,五哑巴,六蹄跟,七猪嘎,老八撅尾巴,老九蹲监狱,老十点灯亮了,十一拧,十二跳,十三前罗锅,十四后罗锅…2.捏耳:3.放猪(赶猪):0).每个人,找一个木棒1).挖一个坑,做为猪圈2).找一个轻一些的物体做为猪3).大家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谁首先去赶猪进圈,找一个人用木棍放在猪后面,然后用脚踢出去4).其余人在猪圈旁边挖小坑,做为自己的家,用棍子占住自己的家,赶猪的人用棍子去把猪赶进猪圈,其余人用木棒把猪往出赶,同时,又不能丢了自己的家,否则自己找不家,就变成赶猪的人了,如果猪被赶进圈,赶猪的人就把猪踢出去,找其余人去赶猪4.打口袋(打沙包):(打皮球,不用站两边通过只要传球可以任意传递,与打沙包类似)分为两伙,一伙撇口袋一伙躲,击中减一条命,接住的话加一条命。
拿口袋击中对方所有人之后,改为对方扔己方躲。
这游戏一玩就是一身汗,小编最爱当“三伙儿”,因为可以一直玩不用撇口袋5.跳皮筋: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赶快跳山墙,山墙没有用,赶快钻地洞,地洞有炸子,炸死小日本!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 三五七越往后跳皮筋儿的位置越高,有时候能从脚脖子一直跳到脑瓜顶儿。
6.老鹰捉小鸡:一个人扮演老鹰,一个人扮演母鸡,其他人扮演小鸡躲在母鸡后面,老鹰要想法设法抓到小鸡。
这游戏的运动量不比打口袋差。
7.过家家:过家家堪称东北版的角色扮演或cosplay,小孩们互相扮演各种角色,有扮演父母的,有充当孩子的,还有假装警察抓小偷的。
跳房子

二、游戏来源
跳房子是古老的游戏,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镶嵌地面 上就曾经发现类似跳房子的图案。跳房子也是一种世界共 同的儿童游戏,只是大家所画的房子形状和数量的组合各 有不同罢了。 跳房子是一种世界性的儿童游戏。在电影 里,十八世纪的欧洲曾经有过。在现实生活中,二十世纪 的中国也曾经有过。跳房子也叫跳格,这是过去小孩子们 经常玩的一种游戏。用一只沙包(或者一块瓦片)作为游 戏的辅助物,先把沙包扔到指定的地点,然后蹦蹦跳跳、 飞檐走壁、穿房越脊,把沙包拾回来便大功告成。有时一 边玩他们还一边唱:“正月十五黑咕隆咚,树枝不动刮大 风,刮得面包吃牛奶,刮得火车上天空……”
三、跳房子规则
四、游戏玩法
参加人数不限,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几个人轮流 跳,多人分成两组轮换跳等。跳之前,先在地上 用有色石块画出连在一起的方格,有正方形、长 方形,也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也有画成 飞机形状的。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几个人轮流跳, 多人分成两组轮换跳等。 跳时先将一片状石 块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圆片(也有用沙包的)放在 第一方格外,跳者全神贯注,用一只脚将石块轻 轻踢进第一格内,然后单脚跳进第一格内,用支 撑脚将石块踢进第二格。依次进行下去,直至将 石块踢过全部方格。如果中途累了,可以在规定 的方格内休息片刻。如果有人在踢的过程中出现 石块压线、出格或石块连穿两格的现象,算失败 一次,下一轮重新从第一格跳起。先到达终点的, 要把石块放在脚背上,轻轻走出方格。先完成全 套动作者为胜,负者要接受胜者的处罚。 也有的地区跳房子时,全部格子跳完后,可以 自由选择一格,据为己有,下次跳至该处时,可 双足着地休息片刻再跳,其他人或瓦片到这个地 方时,必须跃过或踢过,不准人境。当一方占格 子超过一半时就算胜利。 当投瓦片投错地点或瓦片压在线上,跳格时脚 不小心踏在线上或瓦片被踢出格外或压线,均算 失败,由对方跳。
80后游戏集锦

8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大家都来看看。
还有其它没写上的都在后面,大家也可以继续补上1跳皮筋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怀旧玩法:那时候翻看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由无数根橡皮筋结成的一根长长的皮筋来,而跳皮筋的花样也是一套套的,一般还都配着童谣,比如“小皮球,小小来,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女孩们三五成群地蹦着跳着,在一根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绳子上变换着无穷的花样。
这种游戏的运动量较大,跳、蹦的动作很多,双臂也要顺势摆动,还要保持身体平衡。
2跳房子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怀旧玩法:地上画着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后用算盘珠儿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用具。
将算盘珠儿扔在“房子”里,单脚站立,站进房子,单脚将算盘珠按顺序踢进指定格子。
3丢沙包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怀旧玩法:找几块小碎布,缝成小口袋,中间装上细沙再封口,就是沙包了。
玩的时候人越多越好,分成两组,一组站中间,一组分成两队分别站两边,朝中间这组人身上扔沙包。
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中算“死”,直到同伴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一个沙包换一条“人命”,下场者才能够“起死回生”。
有点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智斗勇。
4挑棍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怀旧玩法: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洗干净。
玩的时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时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别的棍儿算输,轮到对方抽。
抽出的归自己,最后看谁的棍多谁就赢。
5老鹰捉小鸡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怀旧玩法:一个游离的人当“老鹰”,其他人排成一列,队首当“母鸡”,后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鸡”了。
“老鹰”的目标是抓“小鸡”,“母鸡”要展开与“老鹰”斗智斗勇的搏斗,以保护身后的“小鸡”。
80年代儿时游戏,很多快要消失了,其实挺怀念

80年代儿时游戏,很多快要消失了,其实很怀念转眼间,我们踏入了21世纪的第十二个年头,曾经是祖国花朵的80后已逐渐成为了社会的新兴力量,甚至中流砥柱。
2012伊始,请你先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看看那些在物质贫乏的时代却异常丰富的精神活动,与我们共同回忆那一代人单纯美好的童年时光。
滚铁圈那个年代,工厂企业众多,铁环这东西很容易得到,做法也很简单,两根钢筋棒就可以搞定,玩法更是容易上手的,老少皆宜。
那时候玩的投入时,上学也不忘记带着,铁环挎肩上,铁棒手中持,威风凌凌地上学去了,一到课间,操场上都是哗啦啦一片滚铁圈的景象,放学后,更是滚动回家,爱不释手,匆匆做完功课,挎着铁环找伙伴玩去了,比技巧,比速度,玩法众多,更高水平,可以一勾套两(或更多)环,总之,男孩子们几乎人手一圈,真正的铁环一族。
随着时代的变迁,年龄的增加,今人怀念的“滚环圈”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野,慢慢从记忆中消退。
现在在繁华的大都市内,能够见到有人滚环圈,感慨万千啊,也勾起我们美好的回忆!弹弓对于男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想当年儿时,伙伴们人手N只,兜里装满各种子弹,雄赳赳气昂昂地寻找目标,不说是指哪打哪,最起码也是打哪指哪啊。
回忆儿时,大家各自的弹弓也是大小不一,形形色色,样式也五花八门,粗号铁丝挝的,拿在手里,手感不错,再套上医院用的血管皮筋,这样的重型弹弓很受伙伴们喜欢。
子弹可以是纸的,也可以就地取材,石头,土块,都可以用上的,威力也很猛,杀伤力也很强,同时危险系数也比较高,是大孩子们的重武器。
对于稍小的孩子,用铁丝弄个小号的,套上个女孩子们扎辫子的皮筋,子弹用纸叠个,近距离玩耍一下,也可以娱乐娱乐啊。
更有特别的,木头弹弓,很让人回味啊,也很特别,想想那个时候,为了找个合适的弹弓架,为了寻找理解地树叉,在N个树上,爬高上低,找到后,毫不犹豫地撇下,兴奋地回家加工了,这种树叉弹弓威力也很利害啊,谁要拥有一个树叉弹弓,会让人投来羡慕地眼光的,自己自然也很神气了。
永恒的记忆:80、90 年代十大流行玩具背后的故事

▲ Super Soaker 50 / Super Soaker 第一代喷水枪即使到了今天,喷水枪玩具仍是很多孩子的最爱,而世界上第一支喷水枪玩具的正是来自Super Soaker 。
这支喷水枪是由美国著名非裔军事机械工程师、发明家 Lonnie G Johnson 发明创造的。
Lonnie G Johnson 出生于美国的Alabama 州,在著名的 Tuskegee 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便进入美国空军战略指挥部工作。
在美国空军,Johnson 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军队开发隐形轰炸机计划,他还以军事机械工程师的身份参与到美国空军木星探索计划伽利略任务(Galileo mission )以及土星探索计划卡西尼任务(Cassini mission)。
也就是在这期间,Johnson 在浴室无意间发现了一种因空气压强而非氟利昂或热泵动力而产生的强大水流。
Johnson 对于这个发现相当着迷,甚至开玩笑说,他完全可以放下手里的一切科研项目,专心来做一只水枪,然后靠这支水枪赚些小钱。
事实上,他确实这么做了,进过长达7 年的修修改改,世界上第一支空气压力喷水玩具枪就此诞生,而 Lonnie G. Johnson 本人也成为了近20 年最畅销的发明家之一。
▲ G.I. Joe / 特种部队兵人玩偶Donald Levine 是公认的特种部队玩偶之父。
1964年,当Donald Levine 还在著名的孩之宝玩具公司(Hasbro)任副总裁的时候,就提出了一种面向男孩市场的12 英寸玩偶的设计方案,“特种部队”玩具也就由此正诞生了。
此后,几经起伏,“特种部队”系列人偶玩具终于在1982 年正式发售,并在几经更迭换代的玩具市场经受住了各种严苛考验,而成为全球兵人玩具的代表。
其实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就曾推出过JOE 大兵的玩具系列,到七十年代中期,先后有几家公司都陆续出过JOE 人偶玩具,但直到1982 年孩之宝发行的3.75 英寸规格的“特种部队”玩具被加上了“A Real American Hero”的副标题,才诞生了今天被广大玩具爱好者所熟悉的“特种部队VS 眼镜蛇”系列经典玩具。
陪伴80后成长的十大经典单机游戏

陪伴80后成长的十大经典单机游戏排行80一代应该对“电子游戏”的概念感到尤为亲切,搭上改革开放顺风车的我们从儿时起,就与电子游戏素有渊源,从简单的红白机到小巧的电子宠物,再到三五成群上网吧联机对战,最后宅家通宵玩网游,到今天PSP,XBOX流行。
游戏给我们带来了和父辈们不同的快乐和成就感,我们也给游戏事业注入了不断革新的动力,如今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80一代,再回首那些伴随我们一路走来的十大经典单机游戏,这些曾经与你共有的梦,今后就邀你来一同分享。
1、《魔兽争霸》系列,Warcraft:《魔兽争霸》系列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即时战略游戏,制作公司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暴雪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
它有许多其他同类游戏没有的特点,比如它的“英雄”的概念,“英雄”的出现使得这款游戏既注重团队精神又有显示个人魅力的思想,当然,前者是最重要的,任何强大的个人也不能和一支军队相提并论。
另一个特点是他需要玩家有高超的操作技巧,强烈的意识,细微的洞察及智慧的头脑!这个游戏可以许多的战术,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为玩家增添了不少游戏乐趣。
2、《魔法门之英雄无敌》系列,Heroes of Might and Magic:《魔法门之英雄无敌》系列,简称为《英雄无敌》,是由New World Computing出品的一个回合制策略游戏系列。
New World Computing原为独立的游戏制作开发公司,后来先后归入了3DO公司(现已破产)和育碧(Ubisoft)旗下。
该游戏系列是幻想题材主题的策略类游戏,所有的作品都设定在和魔法门系列相同的虚拟世界观背景下。
游戏中“英雄”作为核心角色,率领着传说中的生物(诸如鸟身女妖和独角兽)组成的军队,彼此间展开了一系列战略斗争,《英雄无敌》系列从推出至今依然被以喜新厌旧而著称的电脑游戏玩家所推崇,这在众多的电脑游戏中屈指可数。
3、《帝国时代》系列,Age of Empires:《帝国时代》系列是根据历史而制作的即时战略(Real-time Strategy)游戏,由微软出品发行,曾在E3上拿了最佳即时战斗游戏大奖。
80年代的活动环节名称

80年代的活动环节名称
再回首欧贸80年代复古运动会,纵然大雨滂沱却未浇熄家长和宝贝们的热情,滚铁环、踢毽子、砍沙包,跳皮筋、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小河钓鱼摸虾、抓石头、过家家、跳房子、打沙包比赛、捉迷藏比赛。
飞水标,飞水标是男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一般我们会在河边捡大小合适的石头,然后调整好姿势,朝着水平面平行的扔去这样的话,石头就会在水面上弹跳,漂移好几下。
大家总是会互相攀比,看谁的石头能够扔得最远,一般扔得最远的人可以免费得到一个冰激凌。
80年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素材

80年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素材摘要:一、引言:概述80年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的背景和特点二、80年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的材质和设计三、80年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的游戏玩法和功能四、80年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的教育意义五、当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的发展与传承六、结语:对80年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的怀念与致敬正文:随着时代的变迁,80年代的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成为了许多人美好的童年回忆。
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这款简单而有趣的娱乐设施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回顾这款充满年代感的儿童娱乐转盘,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
一、引言:概述80年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的背景和特点8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尚不发达,但幼儿园的老师们却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那时的幼儿园娱乐设施简单实用,这款儿童娱乐转盘便是其中之一。
它由木制或塑料制成,造型古朴、色彩鲜艳,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回忆。
二、80年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的材质和设计这款娱乐转盘主要由木头或塑料制成,圆形盘面上设有多个小按键,按下按钮,转盘便会转动。
转盘的颜色鲜艳,图案多样,有动物、字母、数字等,既美观又具有教育意义。
三、80年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的游戏玩法和功能儿童娱乐转盘的游戏玩法简单易懂,孩子们只需按下按钮,转盘便会飞速旋转。
在转盘停下时,指针指向哪个图案,孩子们就需要回答相应的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与转盘上的图案有关,如动物叫声、字母发音等。
这种游戏不仅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四、80年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的教育意义这款娱乐转盘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学到数字、字母、动物知识等,同时在游戏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那个年代,这款娱乐转盘成为了幼儿园里的“明星”设施,深受孩子们喜爱。
五、当代幼儿园儿童娱乐转盘的发展与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幼儿园的娱乐设施越来越丰富,但儿童娱乐转盘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
80后的童年游戏

80后小时候玩过的游戏1、拍洋画:规则说明:拿着从小商店买来的“洋画”,凑在一起放在桌子上,采用“拍”和“吸”两种方式让洋画翻过来,连续翻身为胜。
2、打宝:规则说明:一人把“宝”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宝”往对方“宝”旁边用力砸,靠气流把它冲翻,也有直接往“宝”上砸的。
3、跳绳(多人型):规则说明:两个人分别拿着绳子的两端,甩出一个梭形空间,另外一个人找个合适时机钻进去跳,看谁条得多。
4、跳棋:规则说明:你的营区:起初你10 颗棋子的放置位置,是一个正三角形你的目标:你的10 颗棋子要离乡别井,连走带跳奔向对家,完全占领正对面的营区入营:棋子进入目标营区走子:只能一步走棋子可六个方向走动,每步只能达到相邻的空位上跳子:可以连续跳一子跳棋规则:隔一个棋子可以跳!空跳棋规则:像跷跷板一样,一个棋子在中间,两旁有相等的空位,就可以直接跳到对称位置上!5、丢沙包:规则说明:游戏的人数最少要在三人以上,最高不限。
在一个大约是羽毛球场大小的地区中游戏,其中的两个人站在场地的两端,为丢沙包的人,两人互相传接.其余的一人在场地中可任意跑动,躲避两个人的沙包传接。
被打到则算死掉一次。
相反,被场中的人接到沙包一次,就可以得到一命。
场地中者接到沙包后,可以“保命”或“点地”。
保命即使保存着一条命。
点地就是不保存着一条命,但须在场地中点一下地,再向场外扔出.6、跳房子:规则说明:以3-5人游戏为宜,首先排定游戏顺序,游戏开始,先由第一人将布沙袋抛进第一格,用单脚跳跳进第一格,接着用单脚将布沙袋踢进第二格,然后用双脚跳进第二格,再将布沙袋双脚夹进第三格,接着用单脚跳进第三格,这样单脚、双脚地交替踢布沙袋,直到布沙袋踢出第六格,双脚跳出第六格,算一次成功,可得10分,然后再从第一格重新做起。
若在某格失误,可在下一轮时,从失误格做起。
几轮以后,以得分最多者为第一名,以此类推.7、跳皮筋:规则说明:跳皮筋的孩子一般分两组,以手心手背分组,以石头剪子布决定谁先跳。
80年代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

80年代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80年代是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迅速推进,社会经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也给了游戏产业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80年代初期,中国游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游戏市场相对封闭,更多地强调自给自足,游戏产业规模较小。
当时主要的游戏设备是8位红白机,游戏的种类也主要是街机游戏和纸牌游戏。
其中最有名的游戏包括《超级玛丽》和《坦克大战》等。
这些游戏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还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国游戏产业的第一批“走出去”产品。
80年代中期,中国游戏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开放,游戏市场逐渐扩大。
许多企业开始投资游戏产业,推出了一批新的游戏设备和游戏产品。
这一时期,象棋、围棋、扑克等传统的桌上游戏也开始进入电子游戏市场,接受了电子化的改造。
此外,也有一些企业开始尝试研发和投放一些模拟经营类、角色扮演类和动作类游戏。
这些游戏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
80年代末期,中国游戏产业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当时,中国推出了第一款家用游戏机——“红星游戏机”。
与此同时,乐观的游戏市场前景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促使了游戏开发工作室的迅速发展。
大量的优秀游戏作品相继问世,如《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游戏受到了广大玩家的喜爱,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80年代是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游戏产业在技术、市场和产业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这一时期,中国游戏产业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并成为了世界游戏市场的重要一分子。
然而,正如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一样,80年代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较低,许多游戏仍然停留在模仿和复刻阶段,缺乏原创性和独特性。
另一方面,游戏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低质量、低成本的游戏充斥市场,影响了整个游戏产业的发展。
总体来说,80年代是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发展为后来中国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中国游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奠定了基础。
80年代高中生娱乐活动

80年代是一个没有电脑、网络和手机的时代,高中生的娱乐活动主要是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游戏、运动、看书和看电影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娱乐活动:
1、玩沙包:用小布袋装上沙子,分成两组,一组站中间,一组分两边,互相扔沙包。
中间的人被打中就“死”,直到同伴能抓住沙包,才能“复活”。
2、烤青蛙:去河里抓青蛙,用火烤熟,加上调料吃。
这是一种冒险和刺激的活动,也是一种对自然的探索。
3、挑棍:用冰棒棍或竹签,撒在地上,一根一根拿出来,不能碰到别的棍子,否则就输。
这是一种考验眼力和手法的游戏。
4、看武侠小说:80年代是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作家的作品广受欢迎。
高中生喜欢看武侠小说,幻想自己是江湖中的英雄,甚至有些人还会模仿武侠剧中的动作和台词。
5、看电影:80年代的电影以硬汉形象为主流,高仓健、阿兰德龙和史泰龙等演员的作品很受欢迎。
高中生有时会去电影院看电影,或者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看电影。
《霍元甲》、《红高粱》和《第一滴血》等都是经典的电影。
80后的10款经典游戏

80后的10款经典游戏1、俄罗斯方块百度百科告诉我,1961年,一个还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叫NolanBushnell的学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太空大战》。
老实说,对我而言,这个史上第一没有任何意义。
相信绝对多数的中国80后和我一样,接触的第一款电子游戏是俄罗斯方块!俄罗斯方块的经典毋庸置疑。
所谓经典就是在不同时代都会体现出它价值的东西,值得人们去借鉴、模仿。
它用最简单的搭积木原理进行游戏,却又十分讲究策略和技巧,让人百玩不厌。
俄罗斯方块,无疑就是传说中经典的经典了!经典指数:5推荐指数:5适合年龄:5岁左右备选游戏:吃豆子2、超级玛丽如果说俄罗斯方块作为电子游戏还有很多传统智力游戏的印记,那么接下来要出场的可是深刻影响到现代游戏发展的跨时代作品——超级玛丽。
关于超级玛丽,实在无需多言。
它的闯关模式,它的隐藏关卡,它的BOSS理念,它的故事剧情(没错,至少超级玛丽开始它已经试图在讲述一个故事了),它的背景音乐,都对后来的各种游戏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么一款经典游戏,就算你现在嫌它画面烂、怪太简单,但你有什么理由不去了解它呢?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了。
经典指数:5推荐指数:4适合年龄:5岁以上备选游戏:恶魔城3、坦克大战游戏从游戏人数来划分,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单人游戏和多人游戏。
而多人游戏里又可分为合作与对抗。
与人合作,共同击败AI,无疑是游戏快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坦克大战就是这样一款能让你充分体会到合作快乐的一款游戏。
在这里,你会学会一些人生道路中必须懂的事情,比如不贪功、不埋怨,合理地分工合作,一切以大局(游戏里就是那只老鹰的基地)为重,等等等等。
经典指数:3推荐指数:5适合年龄:5岁以上备选游戏:魂斗罗,合金弹头4、KOF97听名字你也许就可以猜出这游戏出自97年,距今已10多年了。
可我昨晚还兴致勃勃的打了几把,由此可见它在我心中的地位。
对了,那个红头发的叫八神庵。
抹不去的记忆—70、80经典怀旧游戏翻花绳

抹不去的记忆—70、80经典怀旧游戏翻花绳翻花绳是⼀种流⾏于⼆⼗世纪六七⼋⼗年代的⼉童游戏。
是取材简单,健脑益智的体育游戏。
⼜叫“解股”“翻绳”、“线翻花”、“翻花⿎”、“编花绳”、“挑绳”、“打糕果”等。
⼟族、满族、蒙古族等称之为“解绷绷”,内蒙古以及华北地区有称“解钩钩”或“解勾勾”,“在杭州称为“挑花花线”。
翻花绳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法,如线翻花、翻花⿎、挑绷绷、翻绞绞、解股等等。
这是⼀种利⽤绳⼦玩的玩意,只需灵巧的⼿指,就可翻转出许多的花样。
你玩过翻花绳吗?翻花绳就是⼀种利⽤绳⼦的游戏,⼀条绳⼦加上灵巧。
只是可惜,曾经在⼉时乐此不疲的游戏,⽽在现在的孩⼦中间却很少见到了。
翻!翻!翻翻绳! 翻得花样真逗⼈。
你翻⼀个⼤鸡⽖, 我翻⾯条⼀根根。
先翻⼀张⼩渔⽹, 再翻⼀个洗澡盆。
翻呀翻!翻绳⼉! 赛赛宝宝的巧⼿⼉。
翻呀翻!翻绳⼉! 乐呀乐得笑出了声。
⼀⾸流传已久的《翻绳谣》唱出了这种古⽼⽽⽣动的绳类游戏的魅⼒,也打开了⼉时记忆……⼀根妈妈织⽑⾐的细绳,剪⼀⼩段,头尾相接,打个结,就可以变幻出⽆尽的花样。
记得那会,天天将绳⼦踹裤兜⾥,⼀下课就拿出来玩,好多花样,现在都还会呢,童年的记忆还真是深刻。
翻花绳的材料及制作: 钥匙挂绳,串窗帘的塑料线、棉线等。
把绳⼦两端打死结后,形成⼀个绳圈。
⼏种⼩时候玩的常见翻花绳花样:翻花绳的玩法及规则: 将绳圈套在⼿指上,并利⽤⼿指进⾏不停的勾、拉、套,进⽽翻出⾯条、⼤桥、饼⼲、降落伞等造型。
多为⼀个⼈拉绳,另⼀个⼈翻绳;若⼀⽅将绳翻散后,为输家。
此外,部分简单造型可⼀⼈独⾃完成。
翻花绳的翻⼿绳故事: 这是上世纪七⼋⼗年代⼥孩⼦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之⼀。
在课间休息时的教室过道上,⼥孩⼦们三五成群,绳圈在她们的⼗个⼿指间不停地翻飞着,没两下⼦,南京长江⼤桥、降落伞等造型就在呈现在⼤家⾯前。
当年的孩⼦们没有零花钱,除了钥匙绳外,绑头发的绸带、家⾥挂窗帘淘汰下的尼龙绳等都是⼥孩⼦们制作翻⼿绳的⼯具。
105种80年代生人儿时的游戏

105种80年代生人儿时的游戏(周永刚:zhouyg1985163.)说明:花了很长时间才整理出来的儿时的105种游戏,古老的游戏可以培养人们很多的能力,希望他们不要失传,罕达罕乡三合村的人应该都知道。
其它地方的人有些游戏就不知道了,有些游戏用语言很难表述清楚,如有不清楚可联系作者,所有,引用请注明原作者1.打瓦:白菜片,一公斤,二公斤,三脚尖,立瓦,五哑巴,六蹄跟,七猪嘎,老八撅尾巴,老九蹲监狱,老十点灯亮了,十一拧,十二跳,十三前罗锅,十四后罗锅…2.捏耳:3.放猪(赶猪):0).每个人,找一个木棒1).挖一个坑,做为猪圈2).找一个轻一些的物体做为猪3).大家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谁首先去赶猪进圈,找一个人用木棍放在猪后面,然后用脚踢出去4).其余人在猪圈旁边挖小坑,做为自己的家,用棍子占住自己的家,赶猪的人用棍子去把猪赶进猪圈,其余人用木棒把猪往出赶,同时,又不能丢了自己的家,否则自己找不家,就变成赶猪的人了,如果猪被赶进圈,赶猪的人就把猪踢出去,找其余人去赶猪4.打口袋(打沙包):(打皮球,不用站两边通过只要传球可以任意传递,与打沙包类似)分为两伙,一伙撇口袋一伙躲,击中减一条命,接住的话加一条命。
拿口袋击中对方所有人之后,改为对方扔己方躲。
这游戏一玩就是一身汗,小编最爱当“三伙儿”,因为可以一直玩不用撇口袋5.跳皮筋:学习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赶快跳山墙,山墙没有用,赶快钻地洞,地洞有炸子,炸死小日本!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 三五七越往后跳皮筋儿的位置越高,有时候能从脚脖子一直跳到脑瓜顶儿。
6.老鹰捉小鸡:一个人扮演老鹰,一个人扮演母鸡,其他人扮演小鸡躲在母鸡后面,老鹰要想法设法抓到小鸡。
这游戏的运动量不比打口袋差。
7.过家家:过家家堪称东北版的角色扮演或cosplay,小孩们互相扮演各种角色,有扮演父母的,有充当孩子的,还有假装警察抓小偷的。
童年的游戏

童年的游戏80年代以前,农村很闭塞,也很穷,那时孩子们没什么可玩儿的,只能玩儿那祖传的游戏。
那游戏没有“老师”指教,完全是辈辈儿传承,也没有成文的游戏规则,完全靠孩子们遵守习惯,更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反正孩子们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参与,而长成大孩儿后就自动“退休”。
各种游戏的具体名称可能不统一,因为十里不同乡吗,但形式和内容大致相同。
如:打尜啊、打蛋儿、蹦房子、踢毽儿、藏默默、黄鼬拉鸡、猫逮老鼠、唧唧嘎啊、背仰仰、动方、憋死猫、鸡毛蒜毫等,按现在的话说,运动项目可多了,但现在岁数大了,好多都记不起来了。
其中的唧唧嘎啊游戏现在回忆起来挺有意思,小朋友们单腿着地,另一条不着地的腿和其他小朋友相互盘绕,共同蹦跃,谁先到了谁失败,蹦跃的同时嘴里还同声反复念叨:唧唧嘎啊,唧唧嘎啊,谁要到了小王八啊,蹲下,起来,喝酒、吃菜。
还有憋死猫游戏,在地上画一个“冈”字型图形,在“冈”字型开口处画一个“圈儿”,相当于茅坑,每人执两子,第一次不能憋死,这是规则,游戏的过程中,谁无法动了,就得把吐沫吐在“圈”内,以示惩罚。
那时的孩子也很有公平意识,谁先谁后,都要用“咋幺二三儿”来决断。
现在想来,真有意思。
别小看这些看似很朴素的游戏,其实在牵引默化的在培养孩子们的智力、锻炼身体、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在那穷日子年代起码还能赚暖和。
我们这些过来人,以近半百的大孩儿,坐在一起,谈论起童年时的游戏,很感亲切,拉近了同学、同事、同乡、朋友的关系,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那时很穷,从穿戴上就可显出来,冬天只穿棉衣棉裤棉鞋,没有衬衣衬裤和袜子,一身穿到过年才能换新衣服,赶上爱流鼻涕的孩子,袄袖就当“手绢”,一冬天下来,袄袖就成了黑色的“镜面”。
再说吃的也差,能吃上“瞎谷面饼子”(谷子不去壳磨的面,不参菜)那就是好饭食儿了。
可现在回忆起当时,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和累,加上童年的游戏,那开心、欢乐,现在难以寻觅。
2006年10月3日。
作文80年代玩的游戏200字

作文80年代玩的游戏200字
1、丢手绢(丢手帕),先准备几块手绢,然后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
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时坐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歌谣、讲故事等。
2、弹弓,在当时的农村常玩的玩具,主要取材简单,用树杈和橡皮筋就可以,(还有就是用粗铁线做的),我们玩木头做的比较多,家里橡皮筋多少都有点,绑头发用的,也好找,做也方便。
弹弓通常打鸟,那个年代鸟也多,不过现在不打了,保护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跳橡皮筋(港澳地区常称跳橡筋绳)是经典的儿童游戏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间极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爱,但进入20世纪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增多,跳橡皮筋这种游戏逐渐淡出了孩子们的视线。
9.打弹珠,又称“打玻璃珠、弹玻璃球、弹球儿、打弹子、弹溜溜”,应该是一项世界性儿童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
10.摸瞎子,又叫“瞎子摸”,是由一个人蒙上双眼扮演“瞎子”的角色,然后去摸他人。当眼睛被蒙上时,周围一片漆黑,要用触觉代替视觉是要有点勇气的。
1.摔方宝,河北方言叫“来啪儿”,儿童游戏。用书皮或比较硬的纸穿来穿去叠成得方方正正的叫方宝,也叫啪儿,玩法是一个人把拿出自己的一个方宝扔在地上,另一个人也拿出自己的一个用力摔在地上或者对方的方宝上,靠产生的风或适当的角度把地上的方宝翻个面,对方的这张就归你了,否则你的就归对方了。
2.跳山羊,是民间一种模拟山羊跳跃的儿童游戏,简单易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果断决事的能力,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在奥运会体操项目里叫“跳马”。
好多小时候的游戏现在已经看不见了,,,
3.跳房子,也叫跳飞机,是一种世界性的儿童游戏,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游戏之一,趣味性、娱乐性极强,曾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有时就算在一块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笔或树枝,小朋友亦会在地上画起“跳房子”的九个格,然后一起玩。
4.兔儿爷是北京市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
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
5.滚铁环,旧时汉族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末完全消失。
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
6.翻花绳,汉族民间流传的儿童游戏。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法,如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等等。这是一种利用绳子玩的玩意,只需灵巧的手指,就可翻转出许多的花样。在马来西亚,翻绳用的绳子一般是橡胶圈(橡皮筋,河南东南部就把该游戏称为”开胶“),国外的材料则有毛线、麻线、呢绒绳或棉纱绳等。
7.拍洋画,是一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流行很广的儿童游戏,在北方部分地区叫“扇洋片”。孩子们拿出一些多余的洋画,把洋画合在一起,摆在地上,轮流用巴掌去拍,或者用洋画去拍洋画,能拍翻即可拿走。
8.斗鸡游戏是小孩子们在冬天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能在冬天里暖和身子。
在很多地方,这种游戏也叫“撞拐子”。游戏规则是一脚独立,另一脚用手扳成三角状,膝盖朝外,用膝盖去攻击对方,若对方双脚落地,则赢得战斗。在童年游戏中,这是最激烈最有男子汉气概的游戏,不过有少身材魁梧的女生也喜欢这种游戏,而且杀伤力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