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主要功绩有哪些
对康熙的评价
![对康熙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ec1731f4afe04a1b171de84.png)
对历史人物康熙皇帝的评价康熙一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概括说来,共有八点:第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第二,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第三,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第四,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第六,移天缩地,兴建园林。
第七,兴文重教,编纂典籍.“盛世"辉煌康雍乾三朝治国方略及政策长期保持了连续性,互为继承,各有发展。
康雍乾三朝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究竟发展到何种水平,可以从耕地、粮食产量、人口与人均产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财政保持增长的势头,其财力雄厚更显示其经济繁荣的程度。
康雍乾三朝开疆拓土,中国疆域再次扩大,远迈汉唐,亦超越元代.清朝盛世时疆域辽阔,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盛世的文化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各个领域,人才辈出,异彩纷呈。
诸如《红楼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都成为盛世时代的文化标志.著名的考据学派即乾嘉学派独树一帜,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诗歌艺术,格调、性灵等门派纷立,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学术百家争鸣,艺术争奇斗妍,构成了一幅盛世文化繁荣昌盛的景观。
然而,从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后人在总结时大都将其归咎于嘉庆、道光两朝。
可是,落后要有个过程,只从嘉庆、道光两朝很难找到滑坡的真正原因.通过对照近三四百年中外历史,我认为。
从康熙时代的世界大背景看待当时的中国,中国之落伍康熙皇帝还是有一定责任的。
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一、关于康熙所处的时代康熙即位前夕,中国和世界都处在新旧交替的紧要关头,都在经受战争与变革的动荡。
这种形势对当时的清王朝既是挑战又是机会。
康熙为何能登上九五之位,他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
![康熙为何能登上九五之位,他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https://img.taocdn.com/s3/m/bc357638a76e58fafab003f6.png)
康熙为何能登上九五之位,他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清圣祖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同时他也开出个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
他一生的文治武功数不胜数,原则上来说他在清朝历代皇帝中的地位有点像元世祖。
他们都不是开国皇帝,但是确实这正把国家建立起来的人。
康熙登基其实是当时各方实力妥协的结果,他的祖母在这中间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当然也有人传言说他能登基是因为他是诸皇子中,维一出过天花的。
基本不会因为疾病而夭折。
无论康熙登上地位的原因是什么,都不影响他的雄才大略和傲人功绩。
因为他登基的时候年仅四岁,所以需要太皇太后和思维扶正大臣来代替他处理朝政。
但是权力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让人上瘾的东西,思维扶正大臣在康熙十四岁之前,可谓是当了快十年的“假”皇帝。
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是不想让皇帝亲政的。
但是想法归想法,付诸实践的只有鳌拜一个人。
当年鳌拜气焰之嚣张,居然敢在朝堂之上拉着康熙的袖子不放。
面对这样的强敌,康熙悬着的道路是默默折服。
并且着急了异邦年轻的八旗子弟充作玩伴,每天练习摔跤布库。
这种事情在鳌拜的誗属于不务正业,但是康熙的真正目的是利用这群人帮他擒住,曾经是巴图鲁的鳌拜。
当然最后他成功了,皇帝的权力终于回到了他的手里。
而在亲政之后,康熙就开始面临着灭国的危机。
这个危机就是三藩之乱。
三藩的存在本来就是清廷迫不得已的妥协,朝廷和三藩从来就没有一条心过。
那时的清朝兵力还没有后期那么充足,和三藩作战输赢不过在五五之间。
但是当红四刚满二十岁的康熙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慌乱,态度镇定自若。
终于在八年之后,将这些盘踞在南方的藩王们彻底拿下。
至此中国的统一有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打完三藩之后,清朝的盟友蒙古又开始了叛乱。
这次叛乱的主角是蒙古贵族噶尔丹。
叛乱的起因是噶尔丹在草原上无缘无故就开始攻击其它的部族,劫掠人口、马匹和粮草。
这件事在草原上引起了渲染大播,最后成为了康熙朝持续时间最久的叛乱。
康熙为了除掉这个祸害御驾亲征三次。
有一次还差点病死在途中。
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
![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https://img.taocdn.com/s3/m/b852c8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6.png)
整顿吏治:康熙 皇帝整顿了吏治, 打击了贪污腐败, 提高了政府的效 率和公信力。
康熙皇帝的文化贡献
重视教育,推广儒学
编纂典籍,整理文献
推动艺术发展,支持文人 创作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引进 西方科学知识
康熙皇帝的经济举措
重视水利建设,提高农 业产量
推行“永不加赋”政策, 减轻农民负担
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促 进经济繁荣
文化上:康熙皇帝推崇儒家文化,注重教育发展,建立了许多学校和 图书馆,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
军事上:康熙皇帝加强了边疆防御,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改革,提高 了军队的战斗力和装备水平。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推动文化交流:康熙皇帝支持西方传教士来华,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扩大中国影响:康熙皇帝的稳定统治和强大国力,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高。 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康熙皇帝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康熙皇帝的统治时期,是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段时期。
康熙皇帝的历史地位和评价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如何看待历史进程等。
05
康熙皇帝的评价
章节副标题
康熙皇帝的历史地位
清朝的奠基人:康熙皇帝在位 期间,巩固了清朝的统治,为 后来的盛世打下了基础。
文化繁荣的推动者:康熙皇帝 重视文化教育,推动了清代的 学术繁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
康熙皇帝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康 熙 皇 帝 的 生 平 03 康 熙 皇 帝 的 功 绩 04 康 熙 皇 帝 的 影 响 05 康 熙 皇 帝 的 评 价
康熙帝的总结七下历史
![康熙帝的总结七下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98008f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a.png)
康熙帝的总结七下历史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创造了大清盛世,因其文治武功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
康熙帝做了很多事情,在历史的天平上,他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留给了后世宝贵的历史财富。
综合来看,康熙有四大功绩最为突出。
第一,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在东南,康熙统一了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采用剿抚并用的措施统一了台湾,并设立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
台湾府下设三县——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派总兵官一人率八旗八千驻防台湾,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推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东北,抵御外侵,缔造和约。
皇太极时期,黑龙江流域已经归属清政府,清军入关后,俄国东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占领雅克萨、尼布楚、呼玛尔等城。
康熙二十八年,同俄国在尼布楚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也表明了康熙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清朝加强了对黑龙江地区的管辖,奠定了黑龙江等行省的规模。
在正北,多伦会盟,统一蒙古。
漠南蒙古在皇太极时期已经基本解决,康熙进一步解决了漠北蒙古、漠西蒙古的问题。
从秦汉的匈奴到明朝的蒙古,两年多年历史上的北疆难题,直到康熙时才算真正得到解决,并将蒙古打造成中华各个民族防御外国难侵的坚固长城。
在西北,三次亲征击败噶尔丹,稳定了漠北喀尔喀蒙古的局面,也稳定了漠南蒙古的社会,有助于西藏的安定,更利于中原地区的社会安定。
在西南,进兵高原,安定西藏。
清朝时期,顺治册封达赖喇嘛,西藏完全归属于清朝政府管辖。
康熙又派兵平定西部蒙古势力对西藏的扰犯,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任命西藏官员,在西藏驻军并设立驻藏大臣。
康熙朝国家一统,国力强盛,俄国的侵犯也被击退。
周边再也没有出现动荡,也没有出现威胁。
这是康熙治国功绩的体现,也是康熙盛世的表现。
第二,中华文化传承康熙在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他兴文重教,编纂典籍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全唐诗》《清文鉴》《皇舆全览图》等,总计六十余种,两万余卷。
康熙的三大贡献
![康熙的三大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e7ab20ce2cc58bd63186bdc8.png)
康熙的三大贡献
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
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
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
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
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他尊孔崇儒。
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军机大臣都是如此。
这样,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满族官员少的困难,真正达到了以一顶百的神奇效果。
第三个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有奖罚分明的用人制度。
即使皇子犯了错误,也一样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皇子打了败仗、回来不敢进德胜门,照样要蹲在城外,听候处罚。
他的这套办法既能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奋勇向前,义无反顾,又能组织起一支有严明纪律的队伍,所向披靡。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
康熙喜欢研究自然科学。
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康熙皇帝多才多艺的满清帝王
![康熙皇帝多才多艺的满清帝王](https://img.taocdn.com/s3/m/8b5736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3.png)
康熙皇帝多才多艺的满清帝王康熙皇帝(1654年-1722年),名玄烨,满洲族,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
他自幼聪明伶俐,具备多种才艺,展现出非凡的统治能力和领导才华。
本文将着重介绍康熙皇帝在文学、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优秀才能,展示他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满清帝王的非凡魅力。
一、文学才能康熙皇帝早年在学习上就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他自幼习汉学、学满学,掌握汉语、满语和蒙古语三种语言。
在文学方面,他擅长写诗、词和书法。
康熙皇帝的诗词作品充满着清新淡雅的气息,经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
同时,他还注重自己的书法修养,用笔工整,线条优美,富有力量感。
他的文学才能为他赢得了文人的喜爱和敬仰。
二、政治才能康熙皇帝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通过他的卓越统治,清朝得以保持长治久安。
康熙皇帝提出的“六德八义”作为治国准则,对清朝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倡勤政和清廉,注重法治和廉政,使得清朝的政治环境相对清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康熙皇帝还注重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均田制和户口制度,使得土地和人口都能有效管理和调控。
他还加强了对外贸易的开放,促进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
康熙皇帝的政治才能使得满清王朝得以巩固统一、稳定发展。
三、军事才能康熙皇帝在军事方面也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他致力于巩固辽东边防,加强对外战争的准备和组织。
他带领清军进行了一系列战争,成功地将明朝余孽土默特部和台湾抗清势力剿灭,有效维护了满清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康熙皇帝注重军事组织和军事科技的发展,提倡重用俄罗斯和汉族将领,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管理和战略策略。
他还充分利用蒙古族的骑兵优势,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提高了清朝在战争中的胜率。
康熙皇帝的军事才能使得清朝能够在局势动荡的时期保持稳定和强大。
四、文化才能康熙皇帝对文化的重视也是他多才多艺的一面体现。
他对于历史、地理、医药、音乐、绘画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广泛的涉猎,并亲自撰写了不少有关这些领域的著作。
康熙皇帝功过介绍_康熙的主要功绩
![康熙皇帝功过介绍_康熙的主要功绩](https://img.taocdn.com/s3/m/4a9ea2f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0.png)
康熙皇帝功过介绍_康熙的主要功绩康熙帝名为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
那康熙皇帝都有哪些功与过?康熙的成就有哪些?主要成就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康熙皇帝功过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康熙皇帝功过介绍康熙是清朝著名的皇帝,在他的手中清朝有着繁华的面貌,他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因此他有过很多的功绩,具体可以总结如下:(1)康熙皇帝动用良将的时候没有犹豫,十分果断,他的历练解决了台湾问题,这个问题从明末以来就一直没被解决,因此康熙的知难而进让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没有再被外国列强侵犯。
(2)康熙击退了沙俄,收回了被占领的土地,康熙虽然还是没有将所有的土地收回,可是他的英勇没有让清朝完全接受列强无理的要求。
(3)康熙执政的时候体恤人民百姓,实行对农民有益的政策,让农民不再过被逼迫的日子。
(4)康熙执政的时候重视教育问题,鼓励百姓学习,提高了老百姓的素质和德育水平。
使得清朝的素质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康熙帝痛恨腐败,他在位的时候严厉地打击腐败的现象,处罚了贪官索额图等人。
当时索额图也曾是一个功臣,后来逐渐的腐败,康熙处罚他时十分公平没有念及旧情,这也体现了康熙的公正。
康熙的功绩让清朝繁荣,人民安定,所以他在执政上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缺点的,康熙虽然履行了帝王的职责稳定了他的江山,可是还是有令人遗憾的失败,比如他在知情的情况下没有把西方的文明引进中国,所以中国没有踏上工业革命的列车。
这样的失误让中国直接蒙受了近百年的侮辱。
康熙的主要功绩康熙在位长达61年,他也作出了很多的政绩,众多的功绩可以概括为以下的几点:1.康熙执政期间改革了户籍,因为他觉得已经有了很多赋税,就让户籍和赋税完全脱离,这样的举措成了历史上的一大转折。
2.康熙早年的辅佐大臣中有一个人名叫鳌拜,他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企图篡权。
康熙15岁的时候支走了鳌拜的亲信,秘密与大臣索额图谋划,安排亲信掌握了部队的指挥权。
1.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1.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https://img.taocdn.com/s3/m/a37f62780b1c59eef8c7b46b.png)
约》)
三、评价康熙帝 1、功绩
对内:平定“三藩叛乱”、平定噶尔丹叛乱、 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册封五世班禅等, 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对外:进行了雅克萨反击战,抗击沙俄,维护 了国家主权,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过失: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评价康熙帝
功绩(肯定) 政治 智擒鳌拜、恢复开科取
烨继位,年号康熙
总览大权:
除鳌拜,立权威
康熙14岁亲政,智擒鳌拜, 稳定了朝廷秩序,总揽朝政
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措施
措施 作用 结论
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措施
措施1:平定三藩叛乱 原因: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拥兵自重、割 据称雄,严重威胁清朝统治和国家统一,后“ 三藩”起兵反清 过程:康熙帝亲自指挥平叛、启用汉将、重用 绿营
士,稳定朝廷秩序,缓 和了阶级矛盾
过失(否定)
设南书房、强化君 主专制制度,集权 于皇帝手中
民族 平叛乱,定边疆,巩固 关系 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奠定了我国辽阔 疆域的基础。
对外 抗击沙俄,维护了国家 关系 主权
实行闭关锁国,轻 视西方,未能紧跟 先进潮流,为后来 西方侵略中国埋下 战败隐患。
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 政,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38年 (1624-1662)
收复台湾
郑成功,1662年
收复台湾之过程
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功 材料二: 郑成功及其子郑经在收复台湾后,仍然用南 明永历年号,以明朝遗臣身份继续与清廷对抗。“三 藩”之乱爆发后,郑经乘机率军进攻福建等地……郑 氏所部数年煽乱于东南沿海…… ——《中国通史全编》(下)
历史学家对康熙的评价
![历史学家对康熙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dfc6dc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c.png)
历史学家对康熙的评价
康熙,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从1661年到1722年,是清朝长寿的皇帝之一。
他为当时的中国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位杰
出的统治者,康熙得到了历史学家们的一致认可。
就其政治执政而言,康熙秉承“养民政策”,关怀百姓,破除农业落后;在金融、外
交等方面,康熙能够展现出稳定国力,让清朝拥有了一个强大的国力基础。
此外,康熙也
是宗教文化方面的巨匠,在他统治的地方,不仅修建了大批的宫殿,而且在历史上他创建
了友谊会议,作为一个特殊的礼仪,加强了当时的外交政策,受到全国要求的欢迎;而他
也让北京用汉语完成了一段伟大的历史,扩大了教育规模,提供了全校学校,普及化汉语
文字。
从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康熙的政治能力很强,他的政策也有助于清朝的发展,虽然
他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总的来说,天下都是康熙的荣耀。
外交方面,康熙计划贸易,并且很成功的促进了和异族的融合与共有习惯,让清朝的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大大增加
了国家的声望,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
康熙当政时,清高宗也作出了非凡的贡献,给人们留下了丰硕的政治文化成果。
康熙
以其丰功伟绩、宽仁大量而著称于世,使得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将领之一,在历史学家眼里,拥有许多赞誉。
总之,康熙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皇帝,被视为清朝繁荣发展和政治文化
启蒙的催化剂,值得人们尊敬。
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
![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https://img.taocdn.com/s3/m/12a1a63531126edb6f1a10b5.png)
清十二帝疑案I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姓名:张滨学号:A081117592012年11月15日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摘要】:介绍康熙王朝的丰功伟绩,在康熙在位61年,对于中国的历史,对于世界的文明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二、统一台湾开设府县。
三、反击侵略,签订条约。
四、亲征朔漠,和善蒙古。
五、重农治河,兴修水利。
六、移天缩地,兴修园林。
七、兴文重教,编纂典籍。
八、引进西学,学习科技。
【关键字】:盛世明君天之骄子文治武功丰功伟绩千古一帝康熙【正文】:康熙,这个耳熟能详的字眼,几乎家喻户晓,最能引起大家注意的就是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年数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并创下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而历史上有名的盛世也不多,比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接下来就是康乾盛世。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能出现几个盛世很不容易,这些帝王或雄才大略,或满腹经纶,或文治武功,他们都为国家人民做出巨大贡献,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在位期间,使国力昌盛,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处于封建社会的没落时代,康熙为什么能成为一代明君呢?而此时的西方国家也正处在一个改革时代,几经曲折,逐步走向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却一直沿着资本主义路线图运行。
汉唐时代的强盛已不再,宋朝时代的富裕也已不再。
从康熙身上我们又能发现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位帝王呢?他究竟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最后的封建王朝中力挽狂澜,创建出一个不亚于先前那几个盛世的时期,让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世界人民都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泱泱大国的存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康熙大帝。
清圣祖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他是顺治帝第三子,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
康熙出身在帝王之家,这是他和普通百姓最大的区别。
但他的出身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他身上有满洲、蒙古和汉人的三种血缘。
【入关的女真皇帝】浅谈康熙
![【入关的女真皇帝】浅谈康熙](https://img.taocdn.com/s3/m/0117223d5a8102d276a22f7a.png)
浅谈康熙康熙帝的主要功绩一、破除分裂势力,抗击外来入侵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抵抗并有力反击了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一百五十多年的边界和平。
在雅克萨战役,康熙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成功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收复了雅克萨城(现俄罗斯联邦斯科沃罗丁诺)和尼布楚城等战略要地。
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将其作为蒙古、西藏、哈萨克等部王公贵族觐见的场所,以此成功地笼络收服了各民族上层贵族,为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也为清朝大规模的修建皇家园林开了先河,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二、修著图书,重视道教他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打破满汉界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广收天下士子之心。
他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
康熙帝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
康熙帝还褒封道教白云观方丈王常月,并依于门下。
三、学习文化,武力非凡康熙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并颇有著述,写下了《康熙几暇格物编》这样优秀的科学著作,这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极为罕见。
他对基督教也很有好感,后来康熙逐渐发现罗马教廷试图过多的干预清朝的政治,并且皇子皈依基督后以此作为争权夺利的工具,遂开始有所抵制基督教。
康熙自幼习武,精于骑射。
多伦会盟他开硬弓命中很远的靶子令到场的蒙古王公惊骇不已;每每围场狩猎康熙总是所获野兽甚多。
头天晚上还在作几何证明题,第二天一早尽兴驰骋以至累垮两三匹马,足见康熙精力旺盛,康熙曾经一天打死了三百只兔子,可见其对自身武力的自信。
相关整本阅读/ebook/578aa1e8ad51f01dc381f11b.html四、亲征朔漠,和善蒙古蒙古曾经分为三个大部分就是(漠南蒙古,漠西蒙古,漠北蒙古)。
康熙的功绩__小论文
![康熙的功绩__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6098e76294dd88d0d26bba.png)
康熙一生的功绩康熙大帝,原名爱新觉罗玄烨,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他八岁登基,在位长达六十一年,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体恤民情、励精图治、勤奋不懈,在当时开创了一个盛世。
下面主要简述康熙在位期间的一些主要的功绩及其产生的重大影响。
康熙一生的重大功绩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铲除鳌拜。
康熙在八岁时登上帝位,但在当时康熙其实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因为下面有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辅政大臣在把持着朝政,而他们四人之中索尼年老,遏必隆软弱,苏克萨哈势力弱小,就数鳌拜的势力最大,所以基本是他大权独揽,眼中根本无康熙这个小皇帝。
而年少的康熙此时已经意识到鳌拜的威胁性,他知道他要想奋发图治首先就要整肃朝纲,搬开鳌拜这块阻碍国务正常进行的大绊脚石,所以他在宫中训练了一支摔跤队,表面上麻痹鳌拜,让他以为自己是一个胸无大志,贪图取乐的皇帝,而实际确实在慢慢培养与鳌拜抗衡的力量。
就在康熙八年,鳌拜正是被这群他不以为然的少年所打倒了从而被抓了起来,接着康熙又下令逮捕鳌拜的党羽,之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软禁终身,鳌拜的党羽也都受到了不同的惩处。
就这样,康熙清除了专擅朝政的鳌拜集团,亲自执掌了最高统治权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少年君王的勇敢,果断,沉着机智,表现出了一位英明的政治家;一位满腹经纶的谋略家;一位具有高明手腕的君王。
逐渐体现出其政治家的风范。
二,削平三藩。
在铲除了鳌拜集团之后,康熙十分重视国家的统一和权力集中。
而又因为藩王势力过大,且割据一方,拥兵自重,不受朝廷管制,拥兵自重,挥霍无度,他们对朝廷的威胁是不可小视的,随时可能威胁到这个清王朝的统治。
,因此削藩就变得势在必行了。
而削藩令一下达时,三藩之一平西王吴三桂马上起兵造反,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很快便占领了几个省。
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和那些与吴三桂素有联系的将领们也纷纷起兵响应,一时战火燃遍长江以南半个中国。
历史上的康熙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康熙功绩细数
![历史上的康熙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康熙功绩细数](https://img.taocdn.com/s3/m/bb12d601f12d2af90242e6f9.png)
历史上的康熙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康熙功绩细数2014/2/8 9:44:19 来源:趣历史责任编辑:李剑字号:T|T历史上的康熙: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生卒于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登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并且收复了台湾和抵制了沙俄侵略。
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大帝”。
如果说他是中华帝国众多皇帝中最出色的皇帝之一,一点也不为过。
他在位时期,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订《尼布楚条约》,西征蒙古,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爱民如子。
康熙大帝勤于政事,雄才大略,好学敏求,崇尚节约。
在位61年,由于他的文治武功,中国的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发展,出现“康乾盛世”的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中的一个黄金时代,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
康熙被称为“最博学的皇帝”,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不仅谙熟儒家典籍,而且通晓音律、自然、天文、历算、地理。
即使按现在的标准,他也称得上是个奇才。
皇帝读书,主要读经学、史学、文学和艺术等。
但是,康熙帝还对算学、天文、地理、光学、医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身边聚集了一批中外科学家,特别是一些耶稣会传教士。
顺治二年(1645年),日耳曼人汤若望向清廷进呈历法,被定名为《时宪历》,颁布使用。
汤若望作了掌管天文与历法机构的钦天监监正。
到康熙帝时,在清朝耶稣会传教士的国籍,有意大利、法兰西、日耳曼、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瑞士、墨西哥等。
康熙是一位开明的皇帝,他对有科学知识的耶稣会传教士,一概给予信任、使用与尊重,并向他们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康熙帝很喜欢数学。
耶稣会传教士法兰西人白晋、张诚,葡萄牙人徐日升等,每日(或隔日)在紫禁城养心殿,用满语向康熙帝讲解几何学、代数学和三角学。
康熙帝的功与过
![康熙帝的功与过](https://img.taocdn.com/s3/m/a05e76ff910ef12d2af9e7d8.png)
康熙帝的功与过大清帝国,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恢宏史诗,只是晚清时期,以慈禧为首的末代皇族,没有承启前人的雄浑乐章,一帮败家子,毁掉了大清的江山基业!纵览大清十二帝,其中不乏雄才大略的康、雍、乾三帝,开创了大清盛世。
十二皇帝,千秋功罪,史家自有评说。
康熙皇帝,乃是最为了不得的一代帝王。
真可谓“秦皇汉武,稍逊风骚。
唐宗宋祖,略输文采。
清代康熙,雄才为略,无人可比”。
一、康熙的主要功绩1、康熙大帝及时启用良将,果断的解决了明末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台湾问题。
在台湾问题上,康熙大帝并没有知难而退,更没有故意拖延台湾问题的解决以要挟全国人民。
正因为台湾统一到了祖国版图,台湾才得以不被西方殖民者侵占,才得以得到充分的开发,才得以享受二百多年的太平。
这是任何形式的鸵鸟政策所不能得到的。
2、康熙大帝在雅克萨二战二捷,击退了沙俄的侵略。
《中俄尼布楚条约》虽然还是让沙俄占了尼布楚等地,但总算收回了雅克萨等被占领土。
这种方式虽然不能完全收复失土,但总比完全接受侵略者的领土要求,中国得不到任何利益的解决方式要好得多。
3、康熙大帝遵照顺治大帝的要求,实行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后来雍正大帝将其发展为“摊丁入亩”,有效的减轻了农民负担。
这些政策实行之后,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虽然还受冻饿之苦,但再也不用担心象前明那样,因为欠税被官府野蛮催逼甚至催逼至死。
4、康熙大帝提出了“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息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警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防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的《圣谕十六条》,有效的提高了人民的道德水平。
有清一代,各地方官一上任,就要召集各乡民宣讲《圣谕十六条》。
更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是认真的学习,绝非走走过场。
5、康熙大帝严厉的打击腐败,先后处决了索额图、明珠等大老虎。
千古一帝--爱新觉罗 玄烨
![千古一帝--爱新觉罗 玄烨](https://img.taocdn.com/s3/m/cf61e2523b3567ec102d8a3c.png)
清 圣 祖
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 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 ,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生于北京景仁宫,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 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 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 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他8岁登基, 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 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是清朝唯一有圣字 号庙宇的皇帝。 早期经历: 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 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顺治帝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 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十八年正 月玄烨即位时只有6岁(虚岁八岁),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遗诏 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玄烨8岁丧父(存疑),10岁丧母。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 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病故后,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 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1]
圣祖功绩图
政治
康熙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 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康熙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 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一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 此举极大的促进了康熙对民情的了解,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 定河河道。[11] 康熙晚年倦勤,导致官吏贪污,吏治败坏。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参劾户部堂官 希福纳等侵贪户部内仓银六十四万余两,牵连的官吏多达一百一十二人。康熙说“朕反复 思之,终夜不寐,若将伊等审问,获罪之人甚多矣”[12] 。最后只把希福纳革职,其余官吏 则勒限赔款。
历史趣谈:康熙皇帝是如何削藩的?康熙帝的政绩介绍
![历史趣谈:康熙皇帝是如何削藩的?康熙帝的政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d1611ba284ac850ad0242e9.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皇帝是如何削藩的?康熙帝的政绩介绍
导语:在我国大唐时期就已经有了藩镇割据的先例,在安史之乱之后,不在京城的外地将领手握重兵,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拥兵自重,出现政治、经济、军
在我国大唐时期就已经有了藩镇割据的先例,在安史之乱之后,不在京城的外地将领手握重兵,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拥兵自重,出现政治、经济、军事都不受朝廷掌控的局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当然不乐意了,尤其是藩镇屡屡造反,企图推翻中央统治,康熙削藩就是藩镇割据的结果。
康熙早已忌惮藩镇的势力,在康熙亲政后,平南王想要告老还乡,但是想将自己的藩地由儿子接管,在朝廷中掀起激烈的争论,康熙权衡再三认为,藩镇长久以来拥兵自重,远离朝廷,长此以往,终究不是好事,于是下令“撤藩镇”。
康熙命令迅速传回藩镇,藩镇的众将们不服自己辛辛苦苦守护这么多年的领地要被朝廷回收,于是举兵谋反,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想要恢复前朝统治。
十一月,吴三桂率先在云南发动叛变,并且很快的攻陷了长沙、岳州等地,其他藩镇将领见有人已经谋反了,也都一起造反了,朝中局势十分危急,大清帝国危在旦夕。
但康熙心意坚定,但面对局势也改变了自己的策略,对率先起兵,早就怀有不臣之心的吴三桂坚决打击,对其它的造反者大开招抚之门,来孤立吴三桂。
在前后夹击下,虽然吴三桂衡州称帝,但前景仍不容乐观,长时间的积郁成疾,最后病死。
叛军拥立他的孙子为王,清军攻破阵地后,也自杀了。
康熙削藩取得了大捷。
康熙是以他勤勉好学,一生政绩无数出名,为千秋万代所纪念。
他从小资质过人,在文韬武略上都有一番见地,可以说一出生就是一块当帝王的好料子。
接下来,我们就例举下来不凡的康熙政绩。
康熙的
生活常识分享。
康熙功成十架整首的意思
![康熙功成十架整首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bbd7fa3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4.png)
康熙功成十架整首的意思引言康熙功成十架整首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康熙皇帝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统一国家、加强治理,并为国家带来繁荣和安宁的成就。
本文将深入探讨康熙功成十架整首的含义以及与康熙皇帝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成就。
历史背景康熙皇帝(1654年-1722年)是中国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同时也是清朝的创立者。
他登基时年仅八岁,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统治过程。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经历了一个时期的相对稳定和繁荣。
统一国家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中国处于分裂和混乱的时期,内外有许多对立势力。
康熙通过采取明智的策略和措施,成功统一了国家。
政策制定与改革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措施来巩固统治。
一方面,他选用贤能之士,提拔优秀的官员来实施改革政策,加强地方行政的管理,并推行许多科学的政策,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他积极采取和融合汉、蒙、藏、回等少数民族政策,加强族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社会和谐。
军队整合与军事改革康熙注重军队的整合和军事改革。
他亲自领导军队,强化军事训练和组织管理,使军队更加强大和高效。
他还收纳了一些将领和军事专家,融合不同的军事战略,加强边疆防御,确保国家的安全。
加强治理在康熙的治理下,中国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
康熙注重治理的公正和效率,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行政体制改革康熙进行了行政体制的改革,建立了一套相对集中的行政机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他还积极推行廉政建设,打击贪污腐败,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地方治理和农业发展康熙注重地方治理,鼓励地方官员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农业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康熙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
他亲自撰写了许多重要的文献,鼓励学习和教育的普及,并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应用。
带来繁荣和安宁的成就康熙在位期间,中国迎来了一段繁荣和安宁的时期。
他的成功统一国家和加强治理带来了许多成就。
经济发展康熙时期,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康熙皇帝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皇帝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https://img.taocdn.com/s3/m/710d3d7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c.png)
康熙皇帝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在位时间六十一年,是历史上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
一生武功杰出,文治也很善长。
在其执政期间,国土面积达到中国最大的时期,所以称他为千古一帝。
一、康熙年青时宏图大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平内乱,安人心。
十六岁铲除鳌拜,二十岁平定三藩,兴修水利。
2、抗外侮,求一统。
收复台湾,抵抗沙皇侵略,西征蒙古,扩大了清朝的版图,国土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成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土地面积最大的时期。
3、少年老成,学有多长,会好几门外语,是一个聪慧的君主。
二、康熙既有无情的铁腕,又有侠骨柔情的心肠康熙对于大清江山的长治久安,是十分重视的,如果有谁影响到江山一统的时候,他是绝不留情的。
无论是外国的侵略还是内部的生变,他都会毫不留情地给予铲除和斗争。
但康熙又不是冷酷无情的铁石心肠,有很多时候他都表现出柔情一面。
1、既注重人才使用,更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康熙在位期间,用了不少的人才。
但他更关心百姓的生活,兴修了不少水利,为治理黄河,派人沿黄河溯源而上,找到黄河源头,并绘成图纸,形成了中国第一张有关黄河水情最完整的资料。
为鼓励增长人口,规定对新生的人口不纳入交税范围之内,极大地调动人老百姓生儿育女的积极性,人口由康熙初年到末年增长一倍多。
在古代农耕时代,人口即是生产力,一个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就多,就能丰衣足食,中国现在13亿多人口,与当时康熙皇帝提倡生育是密不可分的。
2、尽量不杀人。
康熙在平定各方势力后,转而改为柔性管理,尤其后期执政,对大臣从来没有动过杀人念头,最严厉的处罚就是摘除官帽回家休息。
在九子夺嫡大戏中,尽管阿哥们闹得很凶,有的令他极度失望,但他也没有象雍正那样大开杀戒,而是以关进宗人府反省。
晚年在追缴国库亏空时,对一些早年有功于自己的身边人,还拿出自己和银子给大臣还债。
三、康熙对汉文化领悟较深,并把汉文化列为治国之基1、康熙深通多种文化。
他父亲是满人,祖父是蒙古人,母亲是汉人,他一身集三个民族的文化,所以康熙既能文,又能武。
高中历史 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励精图治的清康熙帝
![高中历史 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励精图治的清康熙帝](https://img.taocdn.com/s3/m/a85231e9bb4cf7ec4afed08a.png)
湾的开发,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统一,
巩固了东南海防。
3.抗击沙俄侵略 (1)背景:①清初,俄军侵入黑龙江流域。清军多
次进剿,俄军卷土重来。清政府多次交涉未果。
②平定三藩战争结束,康熙帝积极备战。
(2)两次雅克萨之战
①1685年夏,康熙帝令彭春等率军围攻雅克萨。俄背信弃
义,重新占领雅克萨。
②1686年,康熙帝命黑龙江将军 萨布素 率清军再次攻打 雅克萨。 (3)结果:1689年,双方签订中俄《 尼布楚条约 》。雅克 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捍卫了领土主权和国家 尊严,遏制了沙俄的对华侵略野心。
统一台湾。 性质:前者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后者是反对割
据分裂的斗争。
(2)结合康熙一生事迹,分别举一例与上述性质一
致的活动。 答案 举例:反侵略:抗击沙俄。
反分裂:平定三藩或平定准噶尔叛乱。
探究点3 材料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清康熙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俄两国签订中俄
《尼布楚条约》,条约明确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外兴
易混易错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 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 式。这些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我国内 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 略之分,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进步 与反动之分。
重点精讲
康熙帝对内巩固统一的各项举措的重大意义: (1) 平定三藩之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制,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历 史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2) 派清军进入台湾,并设置台湾府,实行与内地大体相同的 政策,巩固了东南海疆,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3) 亲征噶尔丹,取得全歼顽敌的伟大胜利,扫除了漠北、西 北地区一大不安定的因素,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清朝对外 反侵略的能力,筑成了一道抗击沙俄南侵的铜墙铁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熙的主要功绩有哪些
康熙是带领清朝走向繁荣的皇帝,台湾在他手中收复,准噶尔汗国在他手里战败,文学典籍在他手中问世,所以他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康熙的主要功绩,希望大家喜欢!
康熙在位长达61年,他也作出了很多的政绩,众多的功绩可以概括为以下的几点:
1.康熙执政期间改革了户籍,因为他觉得已经有了很多赋税,就让户籍和赋税完全脱离,这样的举措成了历史上的一大转折。
2.康熙早年的辅佐大臣中有一个人名叫鳌拜,他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企图篡权。
康熙15岁的时候支走了鳌拜的亲信,秘密与大臣索额图谋划,安排亲信掌握了部队的指挥权。
鳌拜在入朝时被活,从此禁锢在了监狱里。
3.康熙是一位有才能的人,在他26岁的时候就聚集了西方专家,绘制了一张中国地图,这在当时是一件不得了的事,这张地图也成为了当时中国乃至全球最好的地图,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物。
4.康熙在农业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相传他路过一块稻田,发现有一株稻穗与众不同,特别的高,于是他将稻穗摘下来,第二年种的时候他发现它还是与众不同。
康熙由此开始专门培育这批种子,使得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
康熙的简介康熙本来的名字叫做爱新觉罗玄烨,他在1654年5
月4日出生,在1722年12月20日去世,他登基的时候才8岁,过了6年就亲自执政了,成了清朝的第四位皇帝。
纵观中国历史的多位皇帝,康熙当皇帝的时间最长,为61年,在这61年中,他不断地为清朝尽心尽力,在他的努力之下,中国有了康乾盛世,这场盛世是值得怀念的,因为这是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盛世,揭开了大清朝繁华的序幕。
后人为了纪念和怀念他的功德,为他修建了清景陵,让他永远被后人铭记。
康熙究竟是怎么死的对于康熙怎么死的这个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争议,有人认为他因病而死,有的认为他被人毒害身亡。
经过专家金恒源的论证,康熙很可能死于宫廷里尔虞我诈的斗争。
康熙的晚年虽然多病,可是不至于直接导致死亡,康熙的死很可能是因为遭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他把经历放在了立储上,他计划培养的对象是十四皇子,却被四皇子控制,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接近崩溃,最终猝死。
所以康熙不是病死的,而是精神受到刺激而死。
康代表着安宁,熙代表着昌盛,连在一起就是康熙,这是爱新觉罗玄烨在位时的年号,也是他在位期间很好的写照。
他集政治家、战略家于一身,创造了清朝的盛世。
可是康熙伟大了一辈子,却在临终前受刺激而死,这是一个君主不可言喻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