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中编部分课后题答案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为什么说中世纪欧洲文学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发端?答:欧洲中世纪文学主要由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谣曲,以及城市文学所构成。
虽然这四种文学繁荣于不同的阶段,但它们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在艺术上的贡献,都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基础。
(1)骑士文学突破了宗教思想和封建意识的禁锢骑士文学突破了宗教思想和封建意识的禁锢,描写骑士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而冒险的故事,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荣誉观与爱情观,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封建神学的禁欲主义束缚,表达出人文主义的呼声。
而在艺术上,骑士文学主要描写爱情,细致地描绘感情,常常围绕一个或两个主人公的经历展开叙事,从而在描写内容和主题、故事结构模式和故事发展模式等方面,都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打下了基础。
(2)英雄史诗和谣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朴实的现实主义精神英雄史诗和谣曲来自于口头文学的积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朴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英雄史诗虽然因为成文时代的限制而打上了封建意识与基督教思想的烙印,但也通过塑造民族英雄形象而表达了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思想,流露出张扬个性的欲望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其记录的民族大迁徙时代的故事传说,则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重新塑造民族精神、创造民族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谣曲则更明显地反映了普通民众反对封建领主和教会压迫的强烈要求,表达了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愿望。
(3)城市文学是中世纪最具有批判精神与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城市文学作品大多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站在市民阶级的立场上,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愿望。
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与虚伪,赞美市民阶级的机智与才能,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例如,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列那狐的故事》,表现了市民阶层的聪明才智,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性质;《玫瑰传奇》明确主张个性解放,表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发出了人文主义的先声。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答案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答案【篇一: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产生的?答: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在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社会历史的原因从根本上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1.1生产力的发展使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产生了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市场以及工商业,也产生了资产阶级。
随着环球航行的成功和海外掠夺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新兴阶级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争取政治权利,首先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发起进攻。
1.2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西方利用中世纪东方的文明成果推进了海外贸易、扩张、掠夺等进程,人们活动的天地得以扩大,培养了人们的自信心,鼓舞着人们进一步探索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诸种文化的融合、碰撞是导致文艺复兴新文化产生的直接的原因2.1在中世纪,虽然宗教文化占主导地位,但是民间文学中的进步作品、骑士文学中的非宗教因素以及某些下层僧侣创作中的异端思想,都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精神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2在13世纪前后的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文化形态的胚胎和因子——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性质完全不同于教会文学的市民文学,它本身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在艺术上也表现出某些近代艺术的明显特征,体现出城市市民独特的文化品位。
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受到14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后,必然会适时而强劲地发展起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2.3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直接文化动因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西方带回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1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答: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1)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特点①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使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批判意识进一步增强,常常从阶级观念或社会主义思想角度观察社会问题,描绘社会现实。
②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他们力图全面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当代社会为对象,或者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充分展开社会背景的描绘。
有的作家别开生面,解剖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或盛衰史,从一个家族的荣枯变迁去反映整个历史时代的变化,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还有的作家索性将视野局限在一两个家庭中,描写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物,以此去表现社会变化。
③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内容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与资产阶级的财富迅速增长,成为20世纪上半叶社会生活的突出现象。
工人的斗争变得更有组织,他们的罢工从经济考虑出发发展为带有政治性质,而且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结成一个整体,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这种变化必然进入现实主义作家的视野之中。
④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两次世界大战,因其规模的巨大,战斗的激烈,残杀和迫害犹太民族的酷烈,政治斗争的复杂等,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性后果,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现实主义作家纷纷表现反法西斯的主题,抒发爱国主义激情。
(2)这一时期文学的艺术特点①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这种写法较为集中精练,内涵丰富,容量更大。
“长河小说”深得现实主义作家的喜爱,20世纪上半叶,长篇小说的繁荣与此密切相关。
②创作明显表现出内向化、主观化特征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中编(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1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1.流行时期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
2.产生背景(1)社会动因:法国大革命①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迅速传遍欧洲,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
②《人权宣言》所宣布的自由竞争的法则,促使一种社会心理产生,即人们对飞来好运的期望变得更加炽热,耽于好梦和幻想。
(2)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①德国古典哲学a.康德的形而上学区分了本体和现象,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是自然法则的制定者。
浪漫主义的非理性在康德那里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b.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天才、灵感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心灵提高到客观世界创造者的地位。
②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强调阶级调和、阶级互爱,以此解决社会矛盾。
(3)自身动因:人的心理的转变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想社会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破灭,资产者、小资产者不免失望、苦闷和彷徨。
这种社会现象和心理为浪漫主义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发展过程(1)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与浪漫主义有直接的渊源。
(2)哥尔斯密在1776年的《瓦克郡的牧人》中运用了“浪漫的”一词。
(3)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4)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文学是以往浪漫主义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4.思想特点(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2)高举个性解放的旗帜,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3)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4)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5)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5.艺术特点(1)主题上,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中编(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第3章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3.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1.理论基础自然主义在思想上受到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深刻影响。
(1)孔德的实证哲学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不追究事实和现象的本质与规律。
(2)吕卡斯的《自然遗传论》认为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病例都与遗传有关,一个家族成员的过失可能影响整个家族。
(3)克洛德·贝尔纳的决定论认为在研究任何实物的性质时必须探讨实物的特性和环境。
2.理论主张在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看来,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其理论主张具体体现在:(1)作家要从生理学、遗传学角度来研究人物行动和命运发展。
(2)创作要引入科学方法,进行扎实细致的实地考察和认真的调查研究。
(3)叙述要追求客观、中立的风格,“不要夸张,不要强调,只要事实”。
3.创作特征(1)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是真实性和客观性。
(2)通过描写一段历史时期来反映整个社会历史。
(3)从生理学、遗传学的观点去表现人,理解人行动的原因。
4.艺术特点(1)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
(2)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变态心理。
(3)淡化情节,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
(4)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这是物对人的异化的初步描写。
5.发展历程(1)产生: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①爱德蒙·德·龚古尔和于勒·德·龚古尔是自然主义的倡导者。
他们自称是描绘当代生活的小说家,乐于描写下层阶级,偏爱于研究病理学的特殊病例,追求一种精细的“艺术文笔”,并打乱句法的逻辑因素。
②左拉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在其影响下形成了自然主义流派,核心为“梅塘集团”,莫泊桑是其中的重要作家。
(完整版)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17世纪文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1.古典主义与文艺复兴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答:古典主义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这一点似乎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一样,但实际上却存在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1)古典主义只是单纯地学习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技巧古典主义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都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吸取艺术形式和创作题材,但它只是单纯地学习其内容与形式技巧,将其典雅和崇高的美视为典范,而相对忽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思想精髓。
古典主义者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提炼出来的模式和法则具有浓厚的保守思想和封建色彩。
(2)文艺复兴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得到启发,具有反封建色彩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回到希腊罗马去”的旗号,把久已湮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的文艺思潮。
事实上,文艺复兴并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单纯复兴,而是人们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得到启发,重新发现人的崇高价值,高扬人的无限潜力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它包含了萌芽中的资产阶级文化因素,具有反封建色彩。
同时,就法国而言,人文主义者所作的工作是将一千多年的古籍发掘出来,人文主义作家仅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从古代作家那里学到知识,至于戏剧形式则可以说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寓言就更不用说了。
相反,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以古希腊悲剧为楷模,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追求崇高、严肃的风格。
但与古希腊悲剧相比,古典主义悲剧的情节更加复杂曲折。
2.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古典主义是17世纪兴起于法国,后流传到欧洲其他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是近代欧美文学的第二次文学思潮,是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为君主专制政体服务是其创作的目的。
古典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政治倾向性古典主义文学拥护中央集权,歌颂贤明君主,强调国家利益的至高地位,要求文学为王权服务。
高乃依的《熙徳》将国王塑造成明辨是非的君主,最终靠他的力量结束了矛盾冲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现代主义文学)
第3章现代主义文学3.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1.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1)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欧美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面貌,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欧美社会的现实矛盾使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一时间在社会中普遍流行。
(2)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
①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意志,世界由盲目的意志统治着,人生注定充满了痛苦与挣扎。
②德国哲学家尼采在19世纪末提出“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重估”的口号,为现代主义文学怀疑一切和反传统这一总的创作倾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③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人对世界之本体的认识不能凭理性,只能靠直觉;理性分析只能围着对象转圈子,抓不住本质,而直觉却能打破空间设置在创作者和创作对象之间的界限,从而把握住智力所不能提供的东西。
④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潜意识、性本能的肯定,对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
①随着作家的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②现代主义的“反传统”显示了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本身又是传统文学演变的结果。
③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仅仅受外部因素的作用,同时还受文学自身规律的制约和推动,因而它并非是脱离文学传统突然从一个历史断层中冒出来的,而是传统文学合规律的发展与延续。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20世纪俄苏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20世纪俄苏文学)第2章20世纪俄苏文学2.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20世纪上半期俄苏文学的基本面貌1.19世纪末20世纪初——“白银时代”(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同时,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各种现代社会哲学思潮开始传播,欧洲优秀的艺术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介绍到了俄国,这为俄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并促成了新的文化高潮(所谓“白银时代”)的到来。
(2)文学成就①现实主义文学依然繁荣除了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樱桃园》,1903)等老作家继续在推出他们的新作外,高尔基、蒲宁、库普林(《决斗》,1905)、安德列耶夫(《红笑》,1905)和魏列萨耶夫等后起的作家又为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派等各种文学流派纷纷登场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作家,如巴尔蒙特、别雷(《彼得堡》,1916)、梅烈日可夫斯基(《基督与反基督者》三部曲,1896~1905)、梭罗古勃、勃洛克、洛扎诺夫、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赫列勃尼可夫等,他们为俄国文学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3)代表作家及作品①高尔基高尔基的主要作品发表在20世纪,他以自己优秀的作品承继传统,启迪未来。
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他在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②蒲宁蒲宁的早期诗集《落叶》曾获普希金奖,后致力于小说创作,主要成就在中短篇小说上。
a.前期小说创作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俄国的社会生活,主题深刻、风格独特,较重要的作品有:《乡村》(1910)、《苏霍多尔》、《伊格纳特》和《旧金山来的绅士》(1915)等。
b.1920年起,他侨居法国。
后期创作了200多篇中短篇小说,基本主题是死亡、爱情和大自然,艺术成就很高,较重要的有:中篇小说《米佳的爱情》、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27~1938),以及短篇集《幽暗的林荫道》等。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练习】欧美中编 【圣才出品】
【欧美中编】第1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名词解释1.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是西方文艺思潮史上重要的一支。
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三一律”等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宣扬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
它具有民主主义精神,同情下层民众的苦难,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或从资产阶级的角度抨击封建制度,或站在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
同时,它重视民间文学,追求异国情调,具有怀旧倾向。
浪漫主义作家喜欢挖掘中世纪民间文学的成果,借鉴中世纪文学重情感和想象的特点。
同时,他们还喜欢异国生活,沉浸于异国他乡的神奇风光中,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寄情山水,着力歌颂大自然,标举卢梭“返归自然”的主张。
浪漫主义作家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借大自然来反衬现实的丑恶。
2.《抒情歌谣集》(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抒情歌谣集》是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诗歌合集。
但其中柯勒律的诗仅有三首。
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
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形式上摒弃了在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的英雄双韵体;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3.英国湖畔派诗人(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英国湖畔派诗人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课后题答案
1、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的产生根源与特点所在。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
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
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众神之主宙斯,天后赫拉,海王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射术神及太阳神阿波罗,狩猎女神与月神阿尔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弗罗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与工匠神赫淮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农神德墨忒尔,灶神赫斯提亚。
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统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普斯神统体系。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换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
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
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最著名的传说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伊阿宋取金羊毛等。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
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
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
因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而且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2、古希腊文学为什么具有不朽的魅力古希腊文学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涵着他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
外部世界的神秘莫测,大自然不可驾驭,人生的变幻无常,使他们形成了带有宗教宿命论色彩的“命运观”。
体现在文学中,命运对人具有绝对的控制性和不可改变性,人必须服从命运的安排,但人又可以在命定的范围内发挥最大的才干与潜能,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的事。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
威力无穷的命运给古希腊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欧美中编导论)【圣才出品】
导论1.19世纪欧美文学的人文观念有何变化?答:19世纪资本主义出现,个人从各种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商品经济激活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物欲意识,人的自我观念得到了强化,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对自身的处境、命运和前途的思考也不断变化,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也展露出新的形态,具体表现为:(1)从“理性意义上的人”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①18世纪的欧洲是科学的和理性的产物。
启蒙的主体精神是理性主义,因此,作为启蒙运动之产物的启蒙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
卢梭笔下的“新人”形象,既有天赋的良知——理性,又有天然的欲望——情感,他们是富有主体精神的世俗化的“人”。
歌德沿着卢梭的人文主义路线,创作出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体浮士德。
其主体精神张扬,又不与外在客体冲突,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社会道德律令。
②在19世纪,人们坚信“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凭借科学与理性可以把握自然与世界的秩序;人可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现实主义作家延续着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思想,并接纳与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理念进行文学创作,形成共同遵循的“真实”、“写实”原则。
但现实主义作家在客观“再现”与“反应”生活的过程中,普遍展开了对人的灵魂的空前真实、细致的剖析,从而改变了西方文学“人”的观念。
巴尔扎克的性恶论并非认为人生来本恶,而是认为外在的物——主要是金钱——会激发人的无穷情欲从而走向邪恶。
其中《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便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从王宫贵族的生活描写转移到普通平凡人的生活①在19世纪之前,文艺复兴运动是宗教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人追求“自由”,但却使世界一片混乱。
因此,专制君主便承担起了人们精神和心理上的“人间上帝”或“肉身的上帝”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王权崇拜”。
文学受其影响,多表现那些崇高而富有理性品格的英雄人物,并把他们写成德才兼备的、众人瞩目的人物。
②而19世纪正是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历史交替时代的文学审美对象开始从王宫贵族转移到社会平民,开始描绘一些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平凡人和他们的生活。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中古亚非文学)
第2章中古亚非文学2.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中古亚非文学的基本特点1.中古亚非文化对中古亚非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1)中古亚非文学是在中古东方文化的自我演进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①中古前期,大体上包括公元1至9世纪,东方文化处于上升阶段这一时期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形成东方文化的黄金时代。
此时中国出现了汉唐盛世。
印度正值古典时期,各种经书、法典及“往世书”问世。
阿拉伯人大规模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出现了8至9世纪的“百年翻译运动”。
②中古中期,约10至14世纪,东方文化进入繁荣和鼎盛阶段各国都在民族文化深沉厚积的基础上出现了普遍繁荣,众多的哲学派别、学术中心纷纷涌现,大量经典著作产生,并且出现了思想文化集大成者,如印度商羯罗的吠檀多哲学,西亚的阿维森纳哲学等,以此为核心,形成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标志着东方文化的发达和恢弘。
③中古后期,约15至18世纪,东方文化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又有几种情况:a.东方文化出现模式化和定型化。
文化模式的形成虽然标志着文化的成熟和发达,但同时也容易形成定势,15世纪以后,东方各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文化僵化和停滞现象。
b.由于社会动乱,特别是一些生产方式和社会进程落后的游牧民族进攻和入主发达地区,一段时期内,生产力遭到破坏,文化也相应遭受破坏,从而出现衰落和停滞。
c.一些相对稳定的地区,开始出现文化转型,这是东方文化本身的自然演进现象。
这有的表现为启蒙思潮,如中国晚明出现的思想启蒙;有的表现为宗教改革,如印度教的虔诚运动以及阿克巴大帝对伊斯兰教的改革;有的表现为市民文化的上升,如日本江户时期出现的町人文化等。
d.西方文化的影响。
13世纪蒙古的侵袭和横扫,在客观上打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西方传教士和商人纷纷东来,带来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形成早期的西学东渐。
16世纪后,欧洲列强开始了对东方的殖民入侵,一些国家先后沦为殖民地,文化也逐渐殖民化。
中古亚非文学正是中古东方文化发展演变的产物。
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中编)部分课后题答案
外国文学史(中编)导论1、19世纪欧美文学的人文观念有何变化?19世纪,资本主义出现,个人从各种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商品经济激活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物欲意识,人的自我观念得到了强化,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啊,人不再是万物的尺度。
资本主义的出现一方面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它给人带来了一定的程度的自由、解放和物质富裕,而另一方面又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恶化,新的文明给人带来新的束缚,尤其是物对人的束缚,使人的自由得而复失。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对自身的处境、命运和前途的思考也不断变化,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呀表现出新的形态。
1、从“理性意义上的人”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8世纪的欧洲是科学的和理性的产物。
启蒙的主体精神是理性主义,因此,作为启蒙运动之产物的启蒙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
卢梭笔下的“新人”形象,既有天赋的良知——理性,又有天然的欲望——情感,他们是富有主体精神的世俗化的“人”。
歌德沿着卢梭的人文主义路线,创作出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体浮士德。
其主体精神张扬,又不与外在客体冲突,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社会道德律令。
而在19世纪,人们坚信“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凭借科学与理性可以把握自然与世界的秩序;人可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现实主义作家延续着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思想,并接纳与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理念进行文学创作,形成共同遵循的“真实”、“写实”原则。
但现实主义作家在客观“再现”与“反应”生活的过程中,普遍展开了对人的灵魂的空前真实、细致的剖析,从而改变了西方文学“人”的观念。
巴尔扎克的性恶论并非认为人生来本恶,而是认为外在的物——主要是金钱——会激发人的无穷情欲从而走向邪恶。
其中《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便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从王宫贵族的生活描写转移到普通平凡人的生活:在19世纪之前,文艺复兴运动是宗教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人追求“自由”,但却使世界一片混乱。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部分 欧美上编导论
第一部分欧美上编导论1.古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在欧洲文学的发展长河中是如何发生冲突又互有补充的?答: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它们在欧洲文学漫长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呈矛盾冲突与互补融合之势,欧洲近现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主要来自于这两大传统。
(1)古希腊文学倡导自由,希伯来文学倡导理性,造成了二者的冲突1.1古希腊文学的文化内质呈“神——原欲——人”三位一体的结构框架,体现的是一种世俗人本意识,其人性取向是自然原欲。
希伯来文学的文化内质呈“神——理性——人”三位一体的机构框架,体现的是一种宗教人本意识,其文化内质是宗教理性型的。
1.2希伯来——基督教文学重视人的精神与灵魂,重视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这些是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倾向。
这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是后世西方文学之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
1.3当人们把《圣经》作为希伯来民族的神话与史诗去理解时,却很难看到希腊神话与史诗中那充溢灵性与原始欲望的神、英雄与人。
在那里,有的是神化的人,而非古希腊式人化的神;是人向神的提升,人的主体性的萎缩,而非希腊式的神向人的下滑,人的主体性的高扬。
1.4中世纪晚期,世俗教会把基督教精神推向极端,宗教人本意识蜕变为神本意识,原始基督教对人性本质的理性追求走向了对人性的扼杀,于是,一些人文主义者就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向它发起了攻击。
古希腊文学所属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文学所属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形成冲撞之势,文艺复兴也就成了西方文化的大转型时期。
以人为本和以神为本,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冲突的焦点,这种冲突实质上也就是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的冲突。
文艺复兴将一度极端化了的人、神关系,也即原欲与理性、个体与客体的关系做了调整,从而有了“人”的觉醒与解放。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课后答案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课后答案【篇一: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产生的?答: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在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社会历史的原因从根本上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1.1生产力的发展使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产生了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市场以及工商业,也产生了资产阶级。
随着环球航行的成功和海外掠夺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新兴阶级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争取政治权利,首先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发起进攻。
1.2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西方利用中世纪东方的文明成果推进了海外贸易、扩张、掠夺等进程,人们活动的天地得以扩大,培养了人们的自信心,鼓舞着人们进一步探索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诸种文化的融合、碰撞是导致文艺复兴新文化产生的直接的原因2.2在13世纪前后的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文化形态的胚胎和因子——城市市民的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性质完全不同于教会文学的市民文学,它本身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在艺术上也表现出某些近代艺术的明显特征,体现出城市市民独特的文化品位。
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受到14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后,必然会适时而强劲地发展起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2.3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直接文化动因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西方带回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
尤其是1453年土耳其攻陷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大批东罗马帝国的学者逃亡到西欧,被中世纪湮没了近千年的古代文化在西方获得了被重新发现的机会。
资产阶级学者从这些古代文化中,发现了许多与封建神学相对立的精神,引发了一场研究古典学术的热潮。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欧美文学 中编【圣才出品】
欧美文学中编导论0.1复习笔记一、19世纪欧洲文学(一)产生背景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人的生存处境,促进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精神心理的变化,从而带来了文学思潮的新旧交替与更迭。
(二)主要流派与思潮出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文学思潮和流派,标志着欧洲文学的成熟。
(三)文学观念嬗变1.继承与发展自古希腊、罗马,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化与文学的传统,也发生着由近代向现代的历史性过渡。
2.一方面使欧洲近代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与弘扬,另一方面酝酿了对传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预演了近代文学在成熟之后向现代形态的历史嬗变。
二、19世纪欧美文学人文观念的变化(一)产生背景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与发展。
(二)变化特征1.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给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解放和物质的富裕。
2.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恶化,尤其是物对人的束缚,使人失去自由。
三、主要的文学思潮与流派(一)浪漫主义文学1.流行时期流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这一新旧历史交替的时代。
2.总体特征浪漫主义文学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的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3.各国浪漫主义文学(1)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反叛“理性”①由卢梭“返回自然”滥觞出来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既是对启蒙运动以来人的解放思想的一种传承,又是对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思想的一种反叛,即对“理性”的反叛。
②代表作家群:德国浪漫派(被勃兰兑斯称为“浪漫主义病院”)。
(2)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崇尚“自然”①这种“自然”观的深层表达是人对自然纯真的人性的崇尚,对被理性与文明压制下的人的自然情感与欲望的追寻。
②代表作家及作品:雪莱《西风颂》。
(3)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渴望“自由”①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充满着由剧烈的社会变革所致的自由与激情。
其展现的是渴望自由、热情奔放、张扬“自我”、个性主义的“人”的形象。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20世纪俄苏文学)【圣才出品】
第2章20世纪俄苏文学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得失。
答:1934年,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作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将其与用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和教育人民结合起来。
它对苏联文学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本身存在缺陷,并又遭到扭曲,对后来苏联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复杂的影响。
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在新《章程》中删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法,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这一创作和批评方法也随之消失。
2.如何评价白银时代?答:俄国文学从19世纪末到1917年十月革命这一段时间被称为俄国文学的“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的一批文学巨匠,在对前人的文化遗产加以继承的同时,做出了创造性的发挥,他们所涉及到的许多思想命题,不仅在当时,而且在现在都愈来愈多地引起了各国知识分子的关注。
因此,就整体的影响而言,“白银时代”的文化成果似乎还超过了“黄金时代”。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发展年老的现实主义作家仍然活跃于文坛,例如托尔斯泰、契诃夫都在创作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而以高尔基为代表的新一代现实主义作家也登上了文坛,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现代主义文学派别纷纷涌现,象征主义、阿克梅派和未来派成绩显著象征主义是俄国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主要作家和诗人有梅列日科夫斯基、索洛古勃、吉皮乌斯和勃留索夫等。
阿克梅派是从象征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小派别,志在追求至高无上的艺术,主要作家和诗人有古米廖夫、阿赫马托娃和曼德尔施塔姆。
未来派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与革命性,带着否定传统的激进姿态开始创作,追求诗歌语言和形式的革新,主要诗人有谢维里亚宁、马雅可夫斯基和赫列勃尼科夫。
总之,俄国“白银时代”的知识分子所留下的宏篇巨著,所走过的思想历程,所拥有过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代世界文化界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深刻的启迪意义。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圣才出品】
第3章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思考题1.自然主义有哪些理论主张和思想艺术特点?答:(1)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①“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观点泰纳奠定了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他将孔德的实证哲学运用于文学批评之中,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观点,要求文学创作从这三个方面研究和描写人。
泰纳过分强调了人的种族因素,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与阶级属性。
②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自然主义理论的确立开始于左拉。
左拉于19世纪80年代,发表了《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两部论文集,将自然主义文学推向高潮。
在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看来,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作家要从生理学尤其是遗传学角度来寻找、表现人物行动和命运发展的原因;创作要引入科学方法,要进行扎实细致的实地考察和认真的调查研究,才能达到科学的精确性;叙述要追求客观、中立的风格,“不要夸张,不要强调,只要事实”。
(2)自然主义的思想艺术特点①思想特点a.它上承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原则,将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b.自然主义接受了巴尔扎克以描写一段历史时期来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以再现家族史的方式来创作多卷集作品,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象,而且这些作品汇集起来也客观地再现了19世纪后期法国的社会现实。
c.从生理学,尤其是遗传学角度去理解、描写人物行动和命运发展的原因。
②艺术特点a.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想象,具有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的特征。
b.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忽略典型的创造,或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以及与生理、病理的关系。
c.淡化情节,不追求戏剧性的变化,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
d.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从而描写物对人的异化。
将矿井和火车等描写成吞噬人的怪物,显得生动形象。
2.谈谈唯美主义和前期象征派的理论主张和在各国的发展状况。
答:(1)唯美主义的理论主张①艺术高于生活唯美主义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现实.而是现实反映了艺术;现实社会是丑恶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艺术家不应带有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也不应接受道德标准的约束。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第1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继续和发展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接受了前辈们的批判精神、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典型人物等最基本的创作方法,也接受新时期涌现的文学流派的新手法,以丰富传统的现实主义。
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趋势。
揭露性和批判性的消退,造成了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暂时衰落。
(3)大约从70年代开始,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又出现复兴的端倪,即回归现象。
及至80年代,有的现代派作家甚至也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来写作。
这种现象对现实主义本身无疑是一种激励。
(4)综观20世纪的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可以发现,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命力是强大的。
可是,如果抛弃了它的优良传统,即批判性、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和广阔性、塑造典型人物的艺术手法等等,而过多地吸取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那就会造成自身的衰微,乃至不成其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2.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相互影响20世纪世界文学的相互影响更为直接和频繁,现实主义文学也不例外。
(1)十月革命后出现的苏联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提倡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对欧美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2)苏联等国家陆续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世界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声誉,对于具有正义感和不满于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作家来说,它们起到了示范作用。
由此在欧美出现了“红色的30年代”。
除了接受社会主义思想,还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无政府主义、和平主义、费边主义等各种各样社会思潮,但是他们的总体倾向是进步的。
与此相应,他们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起到了壮大现实主义潮流的作用。
3.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特点(1)从阶级观念或社会主义思想角度观察社会问题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看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中编)导论1、19世纪欧美文学的人文观念有何变化?19世纪,资本主义出现,个人从各种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商品经济激活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物欲意识,人的自我观念得到了强化,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啊,人不再是万物的尺度。
资本主义的出现一方面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它给人带来了一定的程度的自由、解放和物质富裕,而另一方面又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恶化,新的文明给人带来新的束缚,尤其是物对人的束缚,使人的自由得而复失。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对自身的处境、命运和前途的思考也不断变化,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呀表现出新的形态。
1、从“理性意义上的人”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8世纪的欧洲是科学的和理性的产物。
启蒙的主体精神是理性主义,因此,作为启蒙运动之产物的启蒙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
卢梭笔下的“新人”形象,既有天赋的良知——理性,又有天然的欲望——情感,他们是富有主体精神的世俗化的“人”。
歌德沿着卢梭的人文主义路线,创作出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体浮士德。
其主体精神张扬,又不与外在客体冲突,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社会道德律令。
而在19世纪,人们坚信“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凭借科学与理性可以把握自然与世界的秩序;人可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现实主义作家延续着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思想,并接纳与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理念进行文学创作,形成共同遵循的“真实”、“写实”原则。
但现实主义作家在客观“再现”与“反应”生活的过程中,普遍展开了对人的灵魂的空前真实、细致的剖析,从而改变了西方文学“人”的观念。
巴尔扎克的性恶论并非认为人生来本恶,而是认为外在的物——主要是金钱——会激发人的无穷情欲从而走向邪恶。
其中《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便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从王宫贵族的生活描写转移到普通平凡人的生活:在19世纪之前,文艺复兴运动是宗教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人追求“自由”,但却使世界一片混乱。
因此,专制君主便承担起了人们精神和心理上的“人间上帝”或“肉身的上帝”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王权崇拜”。
文学受其影响,多表现那些崇高而富有理性品格的英雄人物,并把他们写成德才兼备的、众人瞩目的人物。
而19世纪正是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历史交替时代的文学审美对象开始从王宫贵族转移到社会平民,开始描绘一些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平凡人和他们的生活。
华斯丹达尔塑造了一个个人奋斗者兹华斯在他的诗歌里明确表达了他对最低贱的生命的尊重。
.的形象——于连——他充满了强烈的自我意识。
甚至,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开始表现“平庸”的资产阶级形象。
3、人对人的依附转变为人对金钱的依附:19世纪,社会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使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使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
萨克雷的《名利场》通过蓓基·夏泼这个人物写出了资本主义金钱社会是一个冷酷自私、趋炎附势、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名利场,写出了上层社会那些貌似风雅的绅士们的伪善、卑劣的精神世界。
小说的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正好说明了在这个被金钱权势挤压下的名利场中正面人物的丧失,金钱才是真正的主人公。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淋漓尽致的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
高老头是拜金主义的牺牲品。
巴尔扎克以高老头的父爱,衬托出金钱败坏人心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他死前的长篇独白是一份深沉有力的控诉书:“把父亲踩在脚下,国家不要亡了吗?”这是对现实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发出愤怒谴责。
4、从张扬人的个性转变为对人的善恶的思考:19世纪的现实主义普遍开展了道德善恶的灵魂质考,表现了人的原欲与理性的冲突。
它不把人的自然原欲简单的视作人的原恶,而是强调对其作道德规约,使之与人的原欲达成相对意义上的调和,这就比传统的宗教理性更富有生命意蕴与现代意味,从而也避免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浪漫主义的“自我”的那种个人主义偏颇。
在这种人文基础上形成的“人道主义”,并不是人做简要的善恶之分,而是对“类”的意义上的人的生命存在给予了普遍的尊重、重视和同情,因而“人道主义”对感性意义上的“人”和理性意义上的“人”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它比以往的世俗人本主义和宗教人本主义有了更大的包容性,现实主义文学也借“人道主义”表达了既理性化有富有人性内蕴的“人的观念”。
作者意识在文学作品上的隐退便是很好的证明——作者不在作品中表露自己对人物的见解,只是单纯的作为一个叙述者的身份存在。
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征。
原因: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的需要。
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物。
所以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原因。
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意思浪'与'古典的'根据并指出这是一种简直包括一切不是按照古典传统写出的诗歌。
.漫的'之间的对立说法而建立的类型论。
这种对立或区别具体的含义是指那种与新古典主义诗歌相对立并从中世纪和时期得到启发并以此为榜样的诗歌。
基本特征: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2、欧美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欧洲各国的浪漫派有不同的特点,如法国与德国的浪漫派就有许多差异。
不同的政治立场上也有进步与反动之分,如雨果的进步立场和许莱格尔兄弟的反动立场完全不同,因此从苏联传入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区别了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
但对现代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反叛是浪漫主义的本质属性,或者说是它的精神气质,这种审美理想超越了政治立场的对立,因此它们同归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反对现代城市文明和科学的统治,向往自然的生活,因此往往描写非现实的理想化的世界,如中世纪、乡村以及东方生活,对抗机械的、冷冰冰的现实。
浪漫主义高扬主体性,拒绝理性的桎梏,以主观的激情和想象对抗理智和客观性。
浪漫主义继承贵族文学传统,反抗平民性的世俗精神,具有高贵的精神气质,甚至带有颓废的倾向。
浪漫主义继承中世纪文学传统,追求炽烈、奇诡、神秘的风格。
4、拜伦式英雄有哪些特点?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作品中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象他们烙刻着拜伦的思想气质个性的印记。
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却又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
他们的精神面貌是反抗、孤傲、浪漫。
代表人物:《海盗》中的康德拉。
拜伦式英雄是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的一系列形象,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
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
8、雨果的诗歌和小说创作有哪些特点?雨果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在有资格居于文学庙堂高位的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流作家中,也许只有雨果一人同时在诗歌与小说这两个领域里达到了如此高的成就。
他这种双强项兼备的优势,是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这些大师也难以企及的。
雨果是一个从来不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者,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现实社会的感受愈来愈敏锐,他介入现实社会的程度愈来愈深,这对他的小说创作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雨果在进入他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之前,就以他的初期作品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了他双重的倾向,即浪漫的倾向与现实的倾向;同时也有力地证实了他的两重的才能,即主观想像、主观夸张、主观渲染的才能与观察现实、把握现实、摹写现实的才能。
身上有了这双重倾向的结合,有了这两种才能的并存,小说创作的灿烂辉煌就指日可待了。
而雨果成熟时期的小说创作,从《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与《九三年》,正是以浪漫主义跟现实主义结合为其重要特色的。
第二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条件是什么?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1830年法国爆发七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1832,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月革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欧洲各国在英、法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相继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
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文学,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化,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的民主、自由、平等与博爱并不存在,他们描绘的理性王国只不过是肥皂泡而已;浪漫主义者那脱离现实的理想也不过是画饼充饥。
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现实的社会和思考人的命运的问题,从更现实的角度去寻求改善人的生存处境的方法。
于是,讲究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就随之形成。
正是在这种心理和风气的影响下,一种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就应运而生了。
3、欧美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
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
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二是形象的典型性。
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
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
生活现象是纷纭复杂的,如实记录生活,不过是照相师的手艺;现实主义则要求作者从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经过个性化和概括化的艺术加工,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环境。
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作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