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特色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西南特色小吃
安龙三合汤
三合汤,是贵州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县的地方风味小吃,流行于兴义、兴仁、贞丰等县市。因以糯米、白云豆、猪脚三种主料烹制而成,故名三合汤。
黔西南地区峰峦叠翠,河流纵横,兼有桂林山水和云南石林风光之美。安龙县地处盆地,平坎较多,水田阡陌纵横。居住在这里的布依族和苗族人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喜欢以糯米饭为主食,并用糯米制作风味小吃。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安龙置南笼府,根据《南笼府去》记载,明代就有黄壳和红壳两种糯稻,颗粒饱满,色白脂丰,米质优良。安龙也盛产云豆,质地优良,洁白性糯,当地常以此制粑作菜肴。三合汤就是这三种物产组合的美食。
据传,明末南明王朝的一位大臣正用午餐,忽接差报上朝,匆忙中用肉汤泡饭赶餐赴朝。退堂后,发觉腹中饥饿,回味午餐之食尚觉味存,于是,嘱咐厨师照此制作,饭食竟美味无比。自此,这位大臣常食三合汤,并增添葱、醋、胡椒粉等改善风味。大臣因常以此食宴待客人,三合汤很快被仿效而流传至上层之家,并慢慢传入民间,成为地方著名风味小吃。如今的三合汤,主料、配料、调料均有改进,是当地人早餐常用的大众食品。除用猪脚外,也有用蹄膀(肘子)、排骨和鸡丝替代猪脚的,并加入鸡汤,味更鲜美。
特点:主料香糯柔绵,具云豆幽香,脆臊、花生酥、有焦香。放醋提味不显酸,加辣椒以适应地方口味,突出香浓味厚的贵州特色,汤汁香不减鲜。
布依族褡裢粑
褡裢粑是贵州布依族同胞在每年7月15日的中元节用于祭祀祖先的一款民间点心。其原型是200多年前用当地盛产的芭蕉做成的普通糍粑,后发展为用芭蕉和糯米蒸熟后加红白糖制成的甜味粑粑,最后改进成为今天的褡裢粑。如今的布依族同胞,除中元节外,在逢年过节宴宾访友时,也制作这种风味独特的褡裢粑。
褡裢粑的得名与布依族同胞喜欢带的褡裢有关。每逢节日走亲访友,或出门赶集,布依族同胞的褡裢里都装着粑粑点心作礼品或午餐,久而久之,这种粑粑的名称就和褡裢连在了一起。
特点:色泽酱黄,香甜细嫩,具有芭蕉果和芭蕉叶的特殊香气,热食软滑细腻,冷食清凉甜润,烙食外壳口感香脆。
刷把头
顾名思义,刷把头即是因为酷似洗锅用的刷把而得名。它指的是贵州兴义的风味烧麦,始创于清代。据兴义市刷把头第四代传人郑光清介绍,刷把头最早是由他的曾祖父从江西迁到兴义时创制的,并历代相传至今。
烧麦又叫烧卖,早在元代就已经出现。全国的烧麦有许多品种,如翡翠烧麦、玻璃烧麦、羊肉烧麦、炸烧麦、甜烧麦等等,惟有贵州烧麦因形状略异而称为刷把头。
明代江南称烧麦为“纱帽”。民国初年出版的《嘉定县续志》有“纱帽以面为主,边薄底厚,实以肉馅,形圆如纱帽,故名”的记载。后因“纱帽”与“烧麦”谐音,讹传为“烧麦”。贵阳则称之为“石榴卷”(其外形如石榴,内馅粗颗粒如石榴子)。1984年兴义刷把头被评为贵州风味名小吃。
特点:辣香软绵,舒适爽口,面皮微黄清香。
鸡肉汤圆
我国历来有农历正月十五晚上大办灯会的传统习俗,民间称“元宵节”或叫“过年”。它提示人们春节已经结束,走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历程了。汤圆,如今各地通称,古时称“水团”,商人图吉利称“元宝”,贵州民间还有叫“汤粑”的。
中华民族创造的汤圆,虽然品种繁多,但均为甜味。惟有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兴义鸡肉汤圆为咸鲜味并是用鸡肉做馅。这种一改传统,实乃一款难得的地方风味特色小吃。
鸡肉汤圆始创于清代末期,经四代传人,已有百余年历史。成为今天具有小巧玲珑,色彩雪白、晶莹光洁的糯米清香与鸡肉、猪肉、鸡汤、芝麻酱的鲜香融合为特色风味的芳香,又有糍糯、细滑、清爽、油而不腻的特色。如今,除了在发源地兴义各地能随意吃上鸡肉汤圆外,在贵阳、遵义、安顺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黔菜馆均可品尝到。
特点:小巧玲珑、形如荔枝、色泽雪白、晶莹光洁、肉馅细嫩、鲜香扑鼻、汤汁鲜美、诱人食欲;糍糯、细滑、清爽、油而不腻。其味独树一帜、不愧一绝。
安龙饵快粑
安龙饵快粑就来自于黔西南安龙布衣族、苗族地区。采用本地特产优质“老红香”晚米,该米米质特殊,天然纯香,生长期较长,约在180天,并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成熟,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它的晶质特征好,该米米质结构紧密,腹白度小,透明度较大,富有光泽,煮熟的饭吃起来,质地细腻,粘稠适中,松软可口,它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比较丰富,就是产量低,在当地属米中之王。该产品经过祖辈传统工艺,借现代工具精制而成。无任何色素、防腐剂等。其食用方便,可(炒、煮、油煎、烤)等方法食用,煮后柔软细嫩,光滑爽口,香气怡然,沁人心脾,风味更是独具特色。
安龙凉剪粉
安龙凉剪粉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的特色小吃。安龙县凉剪粉粉皮洁白剔透、光滑(粉皮薄如纸、白如雪、柔韧且筋丝好,不易断裂,)闻起来香而不浓,吃起来油而不腻,味道非常鲜美爽口。
凉剪粉,是安龙县的一种寻常小吃,因粉皮是用剪刀剪而闻名。在制作时会把粉皮卷成一圈,又可称为凉卷粉。
安龙凉剪粉历史悠久,据传已有上千年历史。安龙凉剪粉的主料粉皮是用当地产的大米经科学配制、加工而成,米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剪粉的质量和口感。优良的粉皮透明、柔韧且筋丝好,不易断裂,口感极佳。用剪刀把粉皮剪成小条放入碗中,加入调料即可食用。凉卷粉的作料极其丰富,主要有:姜水、蒜水、西红柿水、花椒油、红油(辣椒油)、葱末、酸菜、绿豆芽、韭菜、酥黄豆(或花生酥)、味精、酱油、盐、醋等。
贞丰糯米饭
贞丰糯米饭,早在清嘉庆年间已是颇有名气的风味小吃。主要原料系上等糯米,制作时,先将糯米用冷水泡透,经两次焖蒸,熟猪油炒好装铁锅内,文火保温待用。精选瘦肉,放入特制的香料腌上数日后,用油炸至半干。上碗时,切肉成薄片盖糯米饭上食用。贞丰糯米饭,米香肉酥,油而不腻,色彩美观,味浓爽口,堪称独特的传统美食。
风景名胜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包括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三部分。中心景区距兴义城区6公里,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景区内瀑布群,中心景区内的3 0 余道瀑有的壮如银河缺口,有的柔弱若婀娜仙子;瀑群凌空而降,飞珠溅玉,阳光下的道道彩虹,与深谷幽境相映,置之其中似人若仙。景区内由于“千泉归壑,溪水溶浊”的作用,形成的深圳特区谷两壁碳钙堆积千姿百态,似飞禽走兽,加之瀑雾滋润,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万峰林景区位于峡谷中下游,景区内峰林独立、清泉环绕、良田万倾、农舍点缀,好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万峰湖内厅峰湖内奇峰与碧水相映成趣,湖岸布依族人民的吊脚楼里不时传出的山歌,诉说着这里的山绝水美与好客的传统美德。
在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内漂流,更是让你随河流的自然落差而在地缝绝壁中感受大自在的鬼斧神工,过险滩穿碧浪,一阵惊心动魄后,橡皮舟又带你静静地体味这独特的“有惊无险”,我们的导游小姐自始至终陪你“玩着心跳”,感受神奇。1998年中国国际皮划艇比赛在这里举行。
万峰湖是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烟波浩淼,湖光潋滟。湖内上千座山峰构成上千个全岛或半岛,景色十分迷人。
何应钦故居位于兴义市城南42公里处的泥凼乡。旧居分两处,一处在风波湾,一处在泥凼街上,占地10余亩,建筑保存完好,石雕尤为精美。旧居既包涵了大自然与能工巧匠的神奇功力,又从其特殊的一面体现了何应钦非同寻常的一生。
民俗风情
民族节日主要有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毛杉树歌节”;苗族“二月二”走亲节、“八月八”风情节、“采花节”(又叫“跳花坡”);彝族“火把节”等。民族歌舞,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被誉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绣花节
每年的正月初八,晴隆县碧痕镇新坪村民族组的文化广场上,鼓笙齐鸣,苗族男女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祈福欢庆一年一度的苗族“绣花节”。“绣花节”是当地苗族同胞创新的一个节庆,十里八乡的数千各族群众都会赶来参与,共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4]
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源于布依族群众中流传的一个凄美传说,是布依族群众纪念布依族青年查郎、白妹为了忠贞的爱情,不畏强暴双双殉情的日子。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相邻县(市)的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身着节日盛装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汇聚到这里载歌载舞,表达他们对忠贞不渝爱情的追求和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查白歌节被称为中国布依族的“情人节”,并在2006年被国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
六月六
“六月六”又称“敬秧苗”、“敬青苗”、“敬谷神”。相传谷神是由自己的老祖先演变而来。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布依人都要在本村集会,举行对歌比赛,同时还举行其他一些样式的民俗活动,也是人们交朋结友,青年男女浪哨的机会。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
八音坐唱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布依八音,是指流传于安顺关岭、镇宁至黔西南贞丰一带的传统说唱曲艺。布依八音又叫"八音坐唱",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
据传,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元明以后,由于布依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