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带的致命因素及防范标准版本

合集下载

高寒地区作业安全培训内容

高寒地区作业安全培训内容

高寒地区作业安全培训内容高寒地区的作业环境条件极端,气候寒冷、天气多变,工作人员在此环境下进行作业时,面临着很多潜在的危险因素。

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其具备应对高寒环境的能力和技巧。

下面将详细分析高寒地区作业安全培训内容。

首先,高寒地区作业安全培训的核心内容是关于防寒保暖的知识。

由于极寒的气候条件,作业人员必须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防寒服装和装备。

培训中可以介绍各种防寒服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例如隔热和防水的羽绒服、冷防止冻的保护鞋等。

此外,还需要解释如何正确穿戴防寒衣物,确保每个作业人员都能正确理解和执行。

其次,培训还应包括有关高寒地区作业安全的意识教育。

作业人员需要了解高寒地区的风险和挑战,明白在此环境下工作时存在的危险,并培养正确的安全意识。

在培训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安全事故模拟等方式,提高作业人员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形成预防意识和紧急情况应对能力。

此外,培训内容还应包括有关高寒地区的急救和自救知识。

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极低,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伤者的生命往往面临严重威胁。

作业人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例如冻伤处理、滑坡事故逃生等。

他们还应该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紧急救援设备,例如呼叫救援、使用救生绳等。

这些知识与技能将在关键时刻挽救伤者的生命。

最后,对于高寒地区作业安全培训来说,中职场人员的训练也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

工作人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各种机械设备,遵循操作规程,保障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例如,工人在高空施工时应正确使用安全带和脚手架,并且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考试。

只有通过良好的职场培训,作业人员才能意识到自身责任,争取在高寒地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总之,在高寒地区作业安全培训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防寒保暖知识、安全意识教育、急救自救知识和职场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综合提升作业人员的技能和意识,才能确保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作业安全。

通过持续的培训和监督,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寒地区作业事故的发生,并为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高原高寒环境对人体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高原高寒环境对人体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高原高寒环境对人体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高寒是一个地理学术语,属于气候特征,是由于海拔高或者纬度高而形成的特别寒冷的气候区。

在我国来讲,新疆、西藏等地,就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属于高原高寒环境,其中最显著的代表,就是青藏高原。

高原高寒环境的特殊性,决定这些地区对于人体功能有较大影响,而如何预防这些影响的出现,是关系到人们在高原高寒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关键。

2高原高寒环境对人体功能的影响高原高寒环境的特点是低压缺氧、寒冷干燥、日照长辐射强。

特殊的环境条件使得高原高寒环境对于人体各系统都有较大的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

很多研究表明,低温、低氧、强辐射等会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初次到高原接触高寒环境的人来说,更有可能出现不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1低压缺氧对人体功能的影响低压缺氧主要是因为高原高寒环境下大气压较低,大气中的含氧量和氧分压降低,这使得人们在呼吸时进入体内的氧分也低,使得人体肺泡内氧分压降低,弥散血液循环中的氧也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和饱和度随之降低。

当血氧饱和度降到一定水平时就可引起各器官组织供氧不足,从而产生功能或器质性变化,进而出现缺氧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失眠、记忆力下降等,其中脑功能损害是最早发生且后果最严重的损害,而且暴露时间越长损害越严重。

低压缺氧是各种高原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而且长时间缺氧有可能导致心肌损伤或坏死,特别是人体在低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时,氧气供需失衡严重,导致心血管功能下降。

低压缺氧还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因为低氧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会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而且也会抑制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的敏感性。

2.2寒冷干燥对人体功能的影响高原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一般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而且高原地区大部分空气稀薄,白天地面会接收大量的太阳辐射,温度较高,但到了晚上,地面气温急剧下降,这使得昼夜温差很大。

寒冷地区路基冻害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法

寒冷地区路基冻害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法

寒冷地区路基冻害原因分析和整治方法福前线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西起福利屯站,东至前进镇站,全长226.3KM。

路基土质不良,大部分为砂粘土、膨胀土、质泥土,渗透土差,地下水丰富,加之全年平均气温在零下3℃,属寒冷地区。

路基土质为冬季冻结、春季开始融化、夏季全部融化的季节性冻土,每年冬季冻害发生频繁。

所谓冻害,为土体在冻结过程中因冻胀所引起的病害。

由于土中的水在冻结过程中能向冷冻锋锋面迁移,并不断冻结排出冰层,且体积增大9%,即造成土体的冻胀,在融化时又会造成土体的沉陷,由于路基土体在融化过程中存在下卧隔水层还会产生翻浆冒泥等病害。

因此,路基冻害是严寒地区分布很广的线路病害之一,路基冻害的存在,不仅给线路养护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制约了列车安全、提速、重载目标的实现,抑制了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

1前言冻害是我段以及哈尔滨铁路局管内分布很广,表现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病害。

就我公司气候特点,冻害期一般为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5月份(见图1),从冻害的发展,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生期(10月15日~12月15日),平稳期(12月30日)。

图1冻害发展变化图发生期,即冻害产生的阶段,这一阶段冻起高度很大,冻高呈正值快速增长,随着气温的降低冻高速度不断加剧,一般以11月15日~12月15日前后为变化迅速阶段,这一阶段对行车安全构成的威胁较大,但其是一个上涨过程,检查人员容易发现,可以及时进行处理。

平稳期,这一阶段气温相对较为稳定,冻害发展变化缓慢,其冻起高度相对稳定,对行车安全的危害较小,但需经常检查线路,以防天气的突然变化。

回落期,亦称冻融期。

这个阶段随着天气的转暖,冻害的变化呈负增长趋势,一般每年4月5日~5月30日左右为冻融速度最快阶段,因这一阶段轨道几何尺寸的变化不是很大,检查人员不易发现,因此这一阶段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最大。

2路基冻害的分类2.1按纵向外部形态分⑴冻峰:路基面在短距离内的冻胀高度大于相邻两地段的冻胀高度所形成的凸起部分(图2)。

高寒环境保护方案

高寒环境保护方案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1 2 3
生态优先,保护为主
在保护高寒环境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生态优先 、保护为主的原则,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持续 。
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绿色发展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合理利用高寒地区资 源,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 双赢。
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制定高寒环境保护方案时,应统筹规划、科学布 局,确保各项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亟待解决问题与挑战
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高寒资源,实现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是当前亟 待解决的问题。
提高公众对高寒环境保护的意识,倡 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减少人 类活动对高寒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高寒环境监测与评估,及时掌握 生态环境变化动态,为制定有效的保 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 先进的高寒环境保护理念和技术手段 ,推动我国高寒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
盐碱化等问题。
高寒环境的珍稀濒危物种较多, 如藏羚羊、雪豹等,需要特别保
护。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
过度放牧、开垦、采矿等人类活动对 高寒环境的植被化导致高寒环境的气温升高、 降水减少,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
旅游开发、道路建设等人类活动对高 寒环境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造成影响,威胁了珍稀濒危物种的生 存。
建立科研人才激励机制,为科研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和机制
支持建设高寒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
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 同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和投入,为高寒环境保护 提供持续稳定的科技支撑。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农田渠道发生冻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农田渠道发生冻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农田渠道发生冻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气温变化和灌区灌溉的特征,指出在负气温下冻胀对渠道衬砌体的破坏作用,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高寒地区渠道冻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渠道冻害;防治措施;高寒地区;青藏高原1区域特征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理坐标界于北纬36°31′~37°09′,东经101°46′~102°45′之间,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嵌接地带。

互助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西北干冷空气的影响,气候干燥寒冷,降水量少,春季气温上升缓慢,干旱多风,夏季受来自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南沿海台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多,气温凉爽,气温变化垂直分布明显,年平均气温 3.4 ℃,其中1月最低,为-10.6 ℃,7月最高,为14.8 ℃,极端最高气温29 ℃,最低气温-33.1 ℃,土壤一般从每年11月下旬开始冻结,翌年3月解冻,冻土层平均在90 cm左右。

由表1可知,互助县南门峡镇却藏滩5 cm地温稳定通过0 ℃的时间为245 d,10 cm地温稳定通过0 ℃的时间为248 d;互助县威远镇5 cm地温稳定通过0 ℃的时间为253 d,10 cm地温稳定通过0 ℃的时间为250 d,所以互助县地温在0 ℃以下的时间平均不到120 d。

由表2可知,互助县冬灌和坐底水的时间都在当年11月至翌年2月之间,正处于地温0 ℃以下的范围内,负气温造成渠道衬砌体的冻害和冰害是相当严重的。

防治措施不当和管理疏忽就很容易出现较大的灾难事故和经济损失。

在冬灌和坐底水灌水期间,渠道输水,常常结冰,经过冰絮、岸冰、流冰、封冻、解冻等过程,流冰中的冰塞、冰坝和壅高将对渠道建筑物和渠道两侧起到破坏作用。

因此,渠道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必须防治冻害和冰害。

2冻胀对渠道衬砌体的破坏现象2.1衬砌体重量轻,抗冻胀能力弱互助县兴建的渠道主要形式有C20混凝土“U”形现浇和预制块衬砌。

在高寒地区冻伤的预防及其简易治疗办法

在高寒地区冻伤的预防及其简易治疗办法

在高寒地区冻伤的预防及其简易治疗办法冻伤是寒区遇险者中最常见的局部损伤。

局部冻伤本身是不会致命的,但它的后果极为严重,许多寒区遇险丧生的人中,主要是因为冻伤而失去了行动能力,无法进行各种生存活动,最后因低温症而死亡。

其实,遇险者只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冻伤是可以避免或者减轻的。

应该知道,预防冻伤比治疗冻伤容易得多,必须防患于未然。

方法如下:·局部冻伤在初期并无明显感觉,因此,对易冻伤部位需密切观察。

如有两人以上,可互相观察对方脸上有无白色斑点。

·颈部、脸部最好用布围住,将袖口、裤脚扎紧防止风雪吹入。

在疲劳、饥饿时切忌在雪地上坐卧,你这一坐卧,也许永远也起不来了。

·为防冻伤,要及时活动面部肌肉,如做皱眉、挤眼、咧嘴等动作,用手揉搓面、耳、鼻等部位。

特别注意鞋袜的干燥,出汗多时应及时更换或烘干,因为在潮湿的情况下最易冻伤。

冻伤的简易治疗·如发现皮肤有发红、发白、发凉、发硬等现象,应用手或干燥的绒布摩擦伤处,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冻伤。

轻度冻伤用辣椒泡酒涂擦便可见效。

如发生身体冻僵的情况,不要立即将伤者抬到温暖的地方,应先摩擦肢体,做人工呼吸,待伤者恢复知觉,再到较温暖的地方抢救。

·一旦发生冻伤,切忌用雪团揉搓冻伤部位,因为这样会散发更多的体热使冻伤加重。

·受伤的手可按在腋窝下加温,冻伤的脚可放在同伴的怀里或腋窝下加温。

·如有条件可放在43℃左右的水中浸泡复温。

水温太低时效果不好,超过49℃时易造成烫伤。

·复温速度越快越好,能在5~7分钟内复温最好,最迟不应超过20分钟。

复温太晚可能增加晚期的并发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青藏高寒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青藏高寒区
探究3: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 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二、土地沙化
材料: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 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 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 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 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 围内。
探究2:天山冰川退缩对当地河流的径流量产生什么影响?
天山地区河流补给的主要来源是冰川融水。 短期来看,冰川消融量加大,径流量加大。 天山冰川融化导致冰川储水量减少,长期来看,冰川消融量减少,径流量减少。
随堂练习
黑河为我国西北第二大内陆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区南部,上游冰川广布。20世纪60年代至 2010年,监测流域内降水量整体增加,冰川总面积减少。下图示意“黑河流域冰川条数不 同海拔区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提问
一.生态脆弱区植被退化的原因? 二.产生的危害? 三.治理措施? 四.沙尘暴产生的自然原因 五.风沙活动的成因?危害?治理措施
高寒生态脆弱区
高寒地区,狭义的高寒山区是指海拔高、常年低温、土壤下有 冻土层常年不化的山区,主要分布有黑龙江省北部、青藏高原、 甘肃、山西、内蒙古及云南部分地区。广义的高寒山区是泛指 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降雨较少、只能适应生长 较耐寒农作物的山区。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 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 较大。
二、土地沙化
材料: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 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 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 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 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 围内。

高寒地区火灾防范与应急措施

高寒地区火灾防范与应急措施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高寒地区火灾防范与应急相关的政策法规,为跨部门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 保障。
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消防工作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加强 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确保企业消防安全。
支持社会消防力量发展
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组建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社会消防力量 ,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装备支持。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1 2 3
加强火源管理
针对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提出加强火源管理的 措施,如规范用火、用电行为,加强易燃易爆物 品管理等。
完善消防设施
针对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提出完善消防设施的 建议,如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消防设施,确保 其完好有效。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针对自然因素引起的火灾,提出提高应急处置能 力的措施,如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救 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鼓励公众参与消防安全监督
建立消防安全监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消防安全监督,及时发 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03
应急响应机制建立与完善
制定详细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火灾风险评估
针对高寒地区特点,进行 火灾风险评估,明确可能 发生的火灾类型、规模和 影响范围。
应急预案制定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 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报 警、人员疏散、灭火救援 等方面的详细措施。
高寒地区气温低,冬季漫长且寒冷,对消防 设备和人员的耐寒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干燥多风
高寒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风力大,易于 引发火灾并加速火势蔓延。
缺氧环境
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影响人员呼吸和灭火 设备的性能。
火灾易发因素与风险分析
易燃物质堆积

极寒大风大雪天气安全应急预案

极寒大风大雪天气安全应急预案

极寒大风大雪天气安全应急预案极寒大风大雪天气是一种非常严峻的自然灾害,它有可能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我们应该根据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人们的伤亡和损失。

下面,就是一些极寒大风大雪天气应急预案的建议:一、风寒预防措施:1.保暖措施:在这种寒冷天气里,保持身体的温暖非常关键。

除了穿厚实并且保暖的衣服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外面戴上带护耳的帽子,带手套、保暖鞋。

2.多喝热水,保持水分。

此举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体温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防止身体水分的流失。

二、防风措施:1.防寒围巾:在外出时穿上有厚实的保暖围巾,由于围巾密度高,可以防止风寒透入呼吸道,避免因为呼吸系统的受损而患有自身的寒邪。

2.戴口罩:在外出时一定要戴上口罩来避免风沙,口罩可以有效地防范风所carrying 的细小沙粒对于喉咙氧气流通的干扰,防止对自身的身体造成过多的伤害。

三、大雪措施:1.离雪较远的区域:在天气预报之后就要做好组织安排,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就应该远离容易发生雪灾的区域,同时在当地的人口和物资的安排方面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2.准备基本的物资: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时,在这种大雪天气中我们一定需要备好基本的商榷物资,比如说各种能释放热量的蜡烛、水和一些备用食品,这都有助于延长自身的生存时间。

四、交通安全措施:1.选择正确的路线:在这种恶劣天气下,我们最好选择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会遇到太多雪灾的路线,尤其是必须穿越高山、丘陵、田野等较为危险的地区时,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

2.有备无患:在交通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有备无患是必要的,我们应该随时备好足够的燃油、备胎、手电等物质以应付由交通限制带来的各类危险。

通过以上的预案建议,我们可以在极寒大风大雪天气中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预案中的措施只是对抗自然灾害的基础策略,面对真正的危险时需要全面考虑紧急状况,及时掌握最新的消息和局势,才能尽量使自己和他人免受自然灾害的伤害。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高寒山区是指海拔在1500米以上,气候寒冷,温度较低的山区。

由于气温较低、日照时间短、降水量大、湿度高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水稻螟虫等。

这些病虫害的发生主要受到气候、土壤、品种、种植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高寒山区冬季气温较低,超过零下10摄氏度时,病原菌对低温有很强的抗性,病害不易发生。

但在早春、夏秋季节,气温逐渐升高,病原菌增殖速度加快,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气温的变化对病原菌的致病力也有影响,高温和低温对水稻病原菌的致病力较弱,适宜温度下病原菌致病力最强。

高寒山区土壤酸性比较高,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较低,这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土壤酸性高会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活性,影响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合理调节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进行翻耕和深松,有利于提高土壤酸碱度和养分供给,有助于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高寒山区因地势较高,山高坡陡,形成了小气候差异较大的特点。

不同地块之间的高低差异,导致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存在差异,从而影响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利用地形优势,根据实际情况施行合理的田间排水、灌水和种植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第四,水稻品种的选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有重要影响。

根据高寒山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水稻品种,有利于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综合防治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首先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艺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包括利用超声波、光线、电磁波等技术手段进行驱除;化学防治措施包括喷洒农药和化学肥料;生物防治措施包括利用天敌、天然微生物、有益植物等进行防治;农艺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合理耕种、合理灌溉等措施,提高水稻的生长环境和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高寒山区是指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区,由于其气候环境特殊,常常会出现水稻病虫害的发生。

水稻病虫害对于高寒山区的水稻种植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不得到有效的防治,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探讨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寒山区气候寒冷。

由于高寒山区气温较低,水稻生长缓慢,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高寒山区土壤条件差。

高寒山区的土壤多为酸性土壤,肥力较差,对水稻生长不利,容易造成水稻生长不良,从而增加病虫害的发生。

高寒山区水稻种植面积较小,种植结构单一。

由于高寒山区地势陡峭,耕地资源有限,导致水稻种植面积较小,种植结构单一,病虫害易于传播和扩散。

一是合理选用品种。

高寒山区的水稻品种需选择耐寒性好、抗病虫性强的品种,提高水稻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二是做好土壤改良。

高寒山区的土壤多为酸性土壤,经过土壤改良,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改善水稻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是实施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矿质肥和微量元素肥,提高水稻的营养状态和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是加强田间管理。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还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虫害虫源,勤洒酒精、消毒剂等防治药剂,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五是加强监测和预警。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体系,通过定期巡查和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延误。

六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推动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的提高。

高寒环境紧急预案

高寒环境紧急预案

高寒环境紧急预案高寒环境是指海拔在3000米以上,并且气温较低的地区,如高山、高原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由于低温、强风、缺氧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同时也增加了紧急事件的发生概率。

为了应对高寒环境下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并实施高寒环境紧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寒环境紧急预案的制定、应对措施和培训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寒环境紧急预案的制定1. 定义紧急情况:明确高寒环境下的典型紧急情况,如雪崩、冻伤、低温中暑等,分类整理并详细描述不同紧急情况的特征和可能破坏性。

2. 危险源管理:确定可能引发紧急情况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固雪崩易发区域、设立防护措施等,以减少事故风险。

3. 预警机制:建立高寒环境紧急预警机制,监测气象信息、地质灾害等常规预警内容,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员加强防范措施。

4. 应急资源准备:确保必要的应急资源供应,包括应急装备、紧急救援队伍、食品、药物等,以应对紧急情况发生时的需求。

二、高寒环境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1. 雪崩事故应对:在雪崩易发区域建立警戒线,并做好相关标志,迅速疏散人员到安全地带,并进行必要的救援和抢救措施。

2. 冻伤处理:对于出现冻伤症状的人员,及时将其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用温水轻轻清洗受伤部位,注意保暖与防止二次冻伤,同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救助。

3. 低温中暑应对:对于出现低温中暑的人员,将其迅速转移到温暖的环境,并采取适当的复苏措施,如提供热饮食、按摩患者四肢等。

三、高寒环境紧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培训内容:就高寒环境紧急预案的内容进行培训,包括紧急情况辨识、危险源管理、应对措施等。

培训人员应包括高寒地区的居民、工作人员、旅游从业者等。

2. 演练计划:制定演练计划,包括演练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定期组织紧急预案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改进,以提高响应能力和处置效率。

3. 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活动、教育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高寒环境下的紧急情况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公众的紧急情况应对能力。

严寒地区路基冻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 随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严寒地区路基冻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 随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严寒地区路基冻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 随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网易新闻微博邮箱闪电邮相册有道手机邮印像派梦幻人生更多博客博客首页博客话题热点专题博客油菜地找朋友博客圈子博客风格手机博客短信写博邮件写博博客复制摄影摄影展区每日专题搜博文搜博客随便看看关注此博客LiveSpaces搬家注册登录songzhigang为平行线而默默奉献导航首页日志相册音乐收藏博友关于我日志随缘加博友关注他最新日志2009版(铁路职业技能鉴定)2009版(铁路职业技能鉴定)2009版(铁路职业技能鉴定)2009版(铁路职业技能鉴定)2009版(铁路职业技能鉴定)2009版(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博主推荐相关日志随机阅读姊﹂噷宸茬煡韬 槸瀹?十户装固话中国电信才肯接线抛弃用户的结果是被用户抛弃中日渔业协定化妆术也能“削骨”方脸速变鹅蛋脸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三位漂亮的女共产党员(图)慈善与公民社会首页推荐多情少妇欲火焚身毁灭幸福江青如何成为中国三号人物中国可以打败所有敌对国家德国摄影师拍的妓院你进过么金鸡百花奖还是洗洗睡吧美国军队遭遇同性恋难题更多>>谈采用枕下垫入胶垫办法整修冻害(铁路)浅议铁路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严寒地区路基冻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铁路论文 2009-07-02 11:46:32 阅读26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严寒地区路基冻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法一、前言我国多年冻土分布很广,较集中的地区是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青藏高原。

前者是古代冰川沉积残留物,目前处于退化阶段,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后者是高海拔的近代大陆性气候的产物,至今仍在发展,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在铁路工程中,常常会遇到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例如汤林线、鹤岗线,地处小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多年冻土分布地区之一。

路基冻害是严寒地区,特别是多年冻土地区铁路线路上分布很广和常见的病害。

它与寒冷的气候有关,冰冻线能达到相当深度;又涉及到土的特性,所以有的土类对冰冻作用很敏感。

高原高寒应急处置预案模板

高原高寒应急处置预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高原高寒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

为有效应对高原高寒地区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高原高寒地区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高原高寒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信息收集、宣传报道等。

3. 成立各专项工作组,负责不同领域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原则1. 快速反应,迅速处置。

2.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3. 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4. 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五、应急处置流程1. 预警信息接收(1)各相关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各类预警信息,及时上报指挥部。

(2)指挥部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进行分析、评估,启动应急预案。

2. 启动应急预案(1)指挥部下达启动命令,各专项工作组迅速进入应急状态。

(2)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处置(1)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加强应急救援力量调度,确保救援物资、设备、人员到位。

(3)及时疏散、转移受灾群众,确保其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4. 信息报送(1)各相关部门应实时向指挥部报送应急处置情况。

(2)指挥部汇总信息,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5. 应急结束(1)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指挥部组织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水平。

2. 物资保障(1)储备充足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物资管理,确保物资供应及时、充足。

3. 资金保障(1)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用于应急处置工作。

(2)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4. 通信保障(1)建立应急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高原高寒应急处置措施方案

高原高寒应急处置措施方案

高原高寒应急处置措施方案背景介绍高原地区和高寒地区是我国自然环境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些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十分恶劣,经常出现各种自然灾害。

面对这些自然灾害,我们必须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高原高寒应急处置措施方案。

应急处置措施预防措施高原地区和高寒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十分恶劣,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必须采取预防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建立科学的灾害防御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人民撤离。

2.加强防洪工作,修建堤坝和水利设施,提高防洪能力。

3.开展灾后清理工作,清理灾区垃圾,预防传染病。

4.开展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加强地质勘探和监测,防止岩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

应急响应措施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些应急响应措施:1.组织人力物力及时投入到抢救工作中,救援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防止受到二次灾害的影响。

2.组织人员对灾区进行勘察,了解灾情,找出被困人员,并进行及时救援。

3.组织人员开展紧急疏散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组织人员开展转移工作,将避难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给予适当的生活救援。

应急救援措施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必须采取救援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些应急救援措施:1.组织人员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给予伤员及时的医疗救治。

2.组织人员开展物资支援工作,保障受灾人民基本生活用品。

3.组织车辆开展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组织宣传工作,加强舆论引导,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减少损失。

结束语高原高寒地区是我国自然环境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必须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介绍了高原高寒应急处置措施方案,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对策

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对策

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对策摘要:高寒地区环境地质灾害引起的原因,主要为高纬度低气温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根据不同类型环境地质灾害,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治理及预防工作,以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黑宝山—木耳气盆地防治对策黑龙江省1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1.1第一环境地质问题由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主要为冻土,其分岛状多年冻土及季节性冻土。

1.1.1岛状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各沟谷中,泥炭、草炭层之下及背阴坡地带,地表多为沼泽湿地。

冻土层厚一般0.4~7.0m,埋藏在季节融冻层之下,下限一般小于15m,个别地段达20m。

河谷采金发现冻土中有冰,大者直径10cm左右;采煤井裂隙中也发现有冰。

1.1.2季节性冻土普遍发育季节性冻土,一般厚度1.8~2.0m,最深为2.26m。

每年9月开始结冻,第二年5月初开始解冻。

区内一般民用建筑直接坐落在季节性冻土之上。

冬季冻土产生冻胀,而春夏季融化,每年周而复始的进行,使一些民用建筑产生裂缝,裂缝房屋占10%~20%。

1.2第二环境地址问题即由于人类各种工程活动引起的与地质环境有关的问题。

如水土流失、矿井塌陷及地表水、地下水与土壤污染。

1.2.1水土流失1.2.1.1水土流失现状为区内的次要环境地质问题。

1.2.1.2水土流失形成条件由于毁林、毁草开荒,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土壤侵蚀日益加重。

气象条件:盆地内降雨集中,6~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0%,且多大暴雨,易形成山洪,使无植被的坡地遭到严重剥蚀。

2 环境治理对策2.1冻土治理在本区进行工程地质勘测除遵循一般地区的原则外,必须查明冻土的分布特征及季节性活动层的变化规律;查明冻椎、冰丘、热熔沉陷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范围和特征;调查冻土各种危害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危害程度;测定冻土与之有关的各项物理力学和热学性质指标,确定土的冻胀与融沉等级和含冰状况等。

最终避开不利地段,选择良好的建筑场地(路线)。

在选择好的场地上进行工程建筑时还必须采取特殊的地基基础设计措施,方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高寒地区寒潮防护安全演练方案

高寒地区寒潮防护安全演练方案

高寒地区寒潮防护安全演练方案随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高寒地区对于寒潮的防护安全愈发重要。

寒潮不仅带来低温,还可能伴随着冰冻、降雪以及大风等不利天气条件,给当地的居民和经济活动造成威胁。

为了应对高寒地区的寒潮风险,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防护安全演练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寒地区寒潮防护安全演练方案的关键要点。

首先,了解寒潮的特点和影响是建立防护安全演练方案的基础。

寒潮多发生在干冷地区,其特点是寒气迅速侵入,并伴随着大风和低温。

寒潮可能导致冰冻,对农作物、道路和建筑物带来损害,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交通。

了解这些特点将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其次,建立高寒地区寒潮风险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预警系统可以帮助准确预测和提前发出寒潮警报,使当地居民和相关机构有足够时间做好准备。

预警系统应包括寒潮警报的发布、传达和反馈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和准确传递给相关人员。

同时,预警系统还应提供相关应对措施的建议,以便人们在寒潮来临前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

第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是高寒地区寒潮防护安全演练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预案应包括应对各种情况的步骤和措施,涵盖人员疏散、救援、食物和水源保障、医疗救治等方面。

预案的制订应针对当地的特点和需求,考虑到高寒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

应急预案还应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包括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

第四,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是提升高寒地区寒潮防护安全能力的关键。

演练活动应包括实地模拟和虚拟演练两种形式,以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演练活动要注重实践操作,提高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同时,定期的培训可以提高居民和相关机构对寒潮防护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应对能力。

第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渠道进行。

宣传内容应包括寒潮的特点、对策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应对和自救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高寒山区是指海拔在2000米以上,而且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山区。

高寒山区的水稻种植受到严重的病虫害威胁,因为气候寒冷、潮湿,土壤肥力低,这些都是病虫害滋生的温床。

高寒山区的地势复杂,水稻种植环境独特,所以病虫害的防治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帮助高寒山区的农民朋友更好地防治水稻病虫害,本文将从发生原因、主要病虫害种类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病虫害的发生原因1. 气候条件:高寒山区气候寒冷,多雾氤氲,特别是夏季多雨,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一些病菌和害虫的繁殖。

2. 土壤条件:高寒山区的土壤主要以黄壤为主,肥力较低,容易造成水稻生长缓慢,抵抗力较弱。

3. 海拔高度:高寒山区水稻种植的海拔高度较大,气温低,日照时间短,种植期短,这些都是引发水稻病虫害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病虫害种类1. 病害(1)水稻纹枯病:是高寒山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害发生后,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化、褐斑、干枯等症状,严重影响产量。

(2)稻瘟病:主要在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水稻的叶片出现病褐斑、叶片干枯等现象。

2. 虫害(1)稻飞虱:在高寒山区亦有分布,危害严重,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化、卷曲、畸形等现象。

(2)稻纵卷叶螟:对高寒山区的水稻造成危害,主要以幼虫为害,使叶片被卷曲、受损,影响光合作用。

三、综合防治措施1. 合理施肥:针对高寒山区土壤肥力较低的情况,可以采用有机肥、绿肥和化肥结合的施肥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2. 种植抗病虫性强的品种:选择适应高寒山区气候条件的水稻抗病虫品种,提高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3. 合理田间管理:加强水稻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的发生源,保持稻田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4. 生物防治:可使用一些对水稻有益的生物防治方法,如施用微生物制剂、鱼饵等,提高水稻的免疫力。

5. 化学防治:对于一些病害发生严重的情况,可以适量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是要注意使用方法和量,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1326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高寒地带的致命因素及防范标准版本
高寒地带的致命因素及防范标准版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珠穆朗玛峰,藏族人称为“生命的恩赐者”,因为高峰上披挂的冰川化成的水汇成了养育大地的河流;但也有的人把他叫做“夺命鬼”,因为许多登山者,包括世界著名的登山家和世代生活在珠峰南坡的夏尔巴人,都葬身在它的怀抱之中。

从1921年英国探险队首次征服珠峰以来,已有600名左右的登山勇士先后踏上了这座世界最高峰的峰顶。

其间,也有140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1996年5月中旬发生的灾难,写下了有史以来人类征服历程中最惨烈的一幕。

在36小时之内,有8人遇
难,其中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登山家。

痛定思痛,人们在仔细地分析了悲剧发生的原因后终于认清了在高山一威胁生命的几种因素。

它们包括:
严寒:这是在高纬度和高寒地带致人死地的“头号杀手”。

今年5月中旬,本该是攀登珠峰的黄金季节,但突然而至的暴雪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使顶峰一带的气温骤降至- 40°C,给登顶人员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极度的寒冷能够使人因身体的热量大量丧失,心脏运动减慢,最后导致死亡。

为此,一些发达国家为登山运动员特制了良好隔热层的防寒服,以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

人体在运动、肌肉抖动时可以产生热量,保护心脏和肌体。

氧气丧失:据测定,珠峰顶峰处的大气中氧含量仅为海平面大气中氧含量的三分之一。

氧缺乏会使人容
易疲劳,在低海拔处,人每分只需呼吸12次,而在峰顶附近,必须呼吸50次才可保证人体的正常氧需要,确保将肺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以增加体内的氧含量。

目前,除了一些特殊的登山项目,大多数登山探险队员都装备了轻巧而牢靠的氧气瓶,用来增加登山时的安全性。

干风:虽然高峰处常常被冰雪覆盖,但那里的风却是十分干燥的,登山者每次呼吸都会损失体内的水份。

据测算,攀登像珠峰这类高大山峰时,因呼吸而造成人体内血液中水分损失可过15~40%。

在高纬度地区,血液中红血球的增加会使血液变得粘稠,这样就可能增加冻伤发生的机会。

而且,干风也往往与严寒相伴。

在常规的登山活动中,登山者除了在带足水以外,还往往携带着方便、有效的炉
子,以便溶雪化水,及时补充人体水份的损失。

判断的失误:海拔高度的增加,会对人的大脑造成一些不良影响,造成人情绪的不稳定。

易产生慌乱心理,导致判断失误,甚至发生自残行为。

这些不良因素,在准备登山时充分考虑到。

有经验的登山队,在到达一定的高度以后,通常都采用结组攀登的战术。

这样在遇到危险时,队员之间可以密切配合,互相照顾、到相激励,共同克服困难,勇敢上攀、安全下撤。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