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地区概况分析
民勤县——精选推荐
1.1企业概况1.1.1地理位置及周边概况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依武威,西毗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的左、右旗相接,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要道上的一颗绿色宝石。
民勤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
东西长206公里,南北宽156公里,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
全县最低海拔1298米,最高海拔1936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
地理位置图见图1-1和1-2。
民勤腾格里酒业有限公司位于民勤县城南大街13号。
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8′10″,北纬37°33′15″。
民勤酒厂公司地理位置图【图1-1】甘肃腾格里酒业食品有限公司企业地理位置图【图1-2】1.1.2地形地貌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侧,腾格里沙漠西缘,潮水盆地北缘东段,北大山南麓山前冲洪积戈壁平原上,呈典型的干旱戈壁荒漠地貌景观;东北部因基岩抬升而形成剥蚀残丘或沙梁,北侧呈低山地貌(北大山)。
项目区地形平坦开阔,地表分布少量小冲沟,无大的自然冲沟。
电站海拔在1503m—1527m之间,自然坡度为1.2~1.3%,总体地形为南高北低。
全县最低海拔1298米,最高海拔1936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
1.1.3 自然条件民勤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风多且大,冬季较长,气温低,日温差大,夏季炎热,四季变化明显,空气干燥。
根据民勤县气象站 1979~2008 年 30 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均降水量113mm,24小时最大降水量48mm,10年一遇1h最大雨强18.3mm,年均蒸发量2623mm,多年平均气温为8.3℃,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26.8℃,最大冻土深1.3m。
平均日照时数为3073.5h,平均日照辐射量6194.34MJ/m2;≥10℃的有效积温2750℃,无霜期150d,多年平均风速2.7m/s,多年最大风速23m/s,大风天数42d,年平均沙尘暴日数27.4d。
民勤绿洲生态现状分析
民勤绿洲生态现状分析民勤位于河西走廊东部,东径103°02′~104°02′,北纬38°05′~39°06′,南邻武威市凉州区,东、北、西三面与阿拉善左旗、右旗、金昌市接壤。
境内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由巴丹吉林沙漠环绕。
全县总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为1.5万公顷。
地形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拔海高度1200~1400m,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是一个盛产瓜果、粮食和棉花的灌溉农业县。
早在西汉以前,民勤绿洲面貌尚处于自然状态,石羊河水除滋养南部绿洲外,大部分进入民勤绿洲。
汉代以后,石羊河上游人口渐增,土地相继开发,上游用水增加,进入下游民勤的水量日益减少,大部分河流相继干涸,湖泊逐渐消失。
自清代以来,风沙成灾,干旱连年,田亩赖以浇灌者唯洪水河,而洪水河亦不时有断流现象。
民国以后,水资源较清代更少,植被衰竭,风沙肆虐,水土流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生产,兴修水利,防沙治沙,使这片土地再现生机与活力。
1966年开始初具规模开发地下水,旧社会干旱连年、民不聊生的旧民勤变成了旱涝保收,人民丰衣足食的沙漠绿洲。
然而由于气候的变化,人口的剧增,石羊河上中游对水的调控能力的逐步提高,石羊河流入民勤的水量日益减少,到80年代末开始几乎完全靠提取地下水灌溉。
由于超量提取地下水,而使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地面植被大量枯死,水质日益变差,自然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湖区部分村社不得不整体搬迁。
受到了国内外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国家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和措施开始陆续实施,特别是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启动以来,生态治理的效果十分明显。
一、自然降水趋于增多干旱少雨是民勤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3.0mm。
分析显示,自1954年以来民勤年降水量稳定,但分布极不均匀,降水最少的年份年总降水量只有38.6毫米,降水最多的年份年总降水量202.0毫米。
民勤县
红崖山水库
红崖山水库
红崖山水库处于石羊河下游,是亚洲最 大的沙漠水库,被誉为“沙海明珠”。它始 建于1958年,以蓄水灌溉为主,兼具防洪、 养渔、旅游等综合利用效能。库区大漠、青 山、碧波、绿荫、蓝天、彩霞、丽日,相互 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壮阔的大漠奇观图。 但是,自它建成截流以后,位于下游 的青土湖很快就干涸了,成了中国史上乡
这是民勤县最南边的一个乡镇。它处于 两市三县交界处,因而这里的口音相对地道 的民勤人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里的作物 主要以麦子和玉米为主,有时候也种向日葵, 大豆,土豆,甜菜等等。
沙尘暴和沙漠化
这个问题已引起了政府的足够重视。 “民勤不保,必将危及河西;河西不保,必 将危及中国”。温家宝总理曾在08年10月1日 说到民勤,就不能不提沙尘暴和沙漠化, 亲自到民勤考察,并作出重要批示“决不让 这可能是民勤的另一张名片吧,一张很无奈 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县政府也采取了 的名片。由于被沙漠包围并且干旱缺水,沙 一些措施,兴建温室大棚,倡导种节水作物 漠化和沙尘暴就不可避免了。并且近年来发 等等。 生沙尘暴的次数越来越多。 谁也不知道民勤的未来会怎样,但民勤 的现状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定要节约用 水,坚持可持续发展,否则将无我们子孙后 代的容身之地!
甘肃
民勤
陈斌
民勤县
巴丹吉林沙漠
腾格里沙 漠
民勤县三面环沙,分别被被中 国第三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中 国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所 包围,南边与武威市凉州区相接。
湖区
这一片被称作湖区是由于它环绕甘肃民勤历 史上曾经有过的大湖--青土湖。这一片地区 土壤多盐碱,种植的作物主要为耐旱耐盐碱 的棉花等。由于日照强烈并且日照时间长, 这里的蜜瓜特别甜。其中尤以收成乡的瓜最 为出名。“收成蜜瓜”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 已在北京等地建立了直销点。同时,由于处 在抗击风沙的最前沿,这里的沙化情况格外 严重。
民勤介绍
• 民勤小曲曲调丰富,优美动听.道白多用民勤方言,恢谐通俗, 民勤小曲曲调丰富,优美动听.道白多用民勤方言,恢谐通俗, 亲切感人.表演带有地蹦子社火特色, 时蹦蹦跳跳, 亲切感人.表演带有地蹦子社火特色,男角唱 时蹦蹦跳跳,女角 唱时摇摇摆摆.善用扇子、 故人又称“ 唱时摇摇摆摆.善用扇子、手帕等小道具做 戏,故人又称“地蹦 角色行当最初仅有小生、小旦、小丑,时称“三小戏” 子”.角色行当最初仅有小生、小旦、小丑,时称“三小戏”, 迨清未发展为生, 服装多因陋就筒, 迨清未发展为生,旦,净、丑等行当俱 全。服装多因陋就筒,以 生活服装代用,但也有一定的规制:男角着长袍,外罩红或兰色 生活服装代用,但也有一定的规制:男角着长袍, 短大襟棉袄,腰围裙带,头戴“凉壳” 缨帽” 短大襟棉袄,腰围裙带,头戴“凉壳”或“缨帽”.官宦披各色 绣袍,戴官帽。小生于白上衣之上套黑色或兰色背心.老旦围裙, 绣袍,戴官帽。小生于白上衣之上套黑色或兰色背心.老旦围裙, 套青袄,梳刘海;正旦着红或绿大襟袄,下着花裙,头梳髻, 套青袄,梳刘海;正旦着红或绿大襟袄,下着花裙,头梳髻,别 富贵者插各色花,带昭君裙,两翼插蝶翅白纸花; 簪;富贵者插各色花,带昭君裙,两翼插蝶翅白纸花;小旦一如 正旦,惟脑后垂大辫。凡男角常执扇着帕,女角如之,两手执着 正旦,惟脑后垂大辫。凡男角常执扇着帕,女角如之, 与男角相反。化妆简单,无固定谱式,仅略施脂粉而已。 与男角相反。化妆简单,无固定谱式,仅略施脂粉而已。民勤小 曲戏剧目较多,仅艺人口传即有五十多种,其中如〈箍马盆》 曲戏剧目较多,仅艺人口传即有五十多种,其中如〈箍马盆》, 麒麟送子》 大保媒》 打懒婆》 二瓜子吆车)) ))等为独 <麒麟送子》、《大保媒》、《打懒婆》、《二瓜子吆车))等为独 擅剧目。建国后挖掘、整理的剧目如《闹书馆》 下四川)) ))、 擅剧目。建国后挖掘、整理的剧目如《闹书馆》、 《下四川))、 〈小姑贤》等至今仍在演出。新编剧目〈周月月〉对小曲戏剧本、 小姑贤》等至今仍在演出。新编剧目〈周月月〉对小曲戏剧本、 音乐、表演,舞台美术诸方面做了有益探讨,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音乐、表演,舞台美术诸方面做了有益探讨,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民勤小曲戏较有影响的班杜,清代有胡兆庠戏社,陈友生容尤堂; 民勤小曲戏较有影响的班杜,清代有胡兆庠戏社,陈友生容尤堂; 民国有泰和社(后改演秦腔) 名艺人先后有曹开兴、高培阁、 民国有泰和社(后改演秦腔)等。名艺人先后有曹开兴、高培阁、 周玉文、田志书、陈生致等。 周玉文、田志书、陈生致等。
民勤县盐碱地现状及治理情况报告
民勤县盐碱地现状及治理情况报告一、民勤县基本情况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为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东北与内蒙古接壤,南邻武威市,西南与金昌市毗邻。
地理坐标为东径103°03′—104°02′,北纬38°05′—39°06′。
民勤县地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
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年降雨量11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644毫米,干燥度大于5度,年均日照3028小时,年均气温7.7℃,昼夜温差15.2℃;8级以上大风年均达27.8天,沙尘暴年均37.3天,是我国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二十多年来,随地表淡水来水量骤减,地下水反复提灌浓缩和利用高矿化度地下水灌溉,促使次生土壤盐渍化的逐步增大。
全县耕地盐渍化面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18.7万亩上升到八十年代的30万亩,至目前全县盐碱耕地达到79万亩,在全县18个乡镇均有分布,盐碱化程度略有差异。
由于盐碱地面积的扩大,导致农业产量下降,生态林草退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民勤县土地资源基本情况据2010年国土资源局资料,全县土地总面积2386.05万亩。
其中耕地177.5万亩,占7.40%;园地2.88万亩,占0.10%;林地112.18万亩,占4.7%;草地495.78万亩,占20.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30万亩,占0.8%;交通运输用地11.94万亩,占0.5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36万亩,占0.8%;其他用地1549.06万亩,占64.9%。
三、民勤县盐碱地资源情况据调查,我县耕地面积177.5万亩,盐碱地总面积176.07万亩,其中非盐碱耕地98.411万亩,盐碱耕地79.089万亩。
盐碱荒地96.98万亩。
盐碱荒地中无利用价值的盐碱荒地54.21万亩,从目前看全县没有从末开垦利用而有利用价值的盐碱荒地,开垦但已撂荒3年以上的盐碱荒地42.85万亩。
民勤县资源与经济承载力现状研究与评价
民勤县资源与经济承载力现状研究与评价民勤县资源与经济承载力现状研究与评价一、引言资源与经济承载力是评估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一个地区可支撑的经济发展水平。
对于民勤县这样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县级市来说,资源与经济承载力的研究与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资源状况分析民勤县位于酒泉市东南部,是甘肃省西北部的一个内陆县,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地带。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该县的资源相对有限。
首先是土地资源,民勤县总土地面积约为18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比较大,但因地质条件不利,可耕地面积有限。
其次是水资源,民勤县流域内主要以天然河流为主,地下水资源缺乏且质量较差。
再次是矿产资源,甘肃省是中国主要的贫矿资源地区之一,但民勤县的矿产资源丰富度较低,只有少量的煤炭、石灰石等矿产。
最后是人力资源,尽管人口数量较多,但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科技人才稀缺。
三、经济承载力评价1. 综合经济承载力综合经济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物质和人力资源条件下,一个地区所能承受的经济增长水平。
民勤县的综合经济承载力相对较低。
一方面,由于资源的匮乏,县级市的经济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不足和技术水平的不高也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民勤县的综合经济承载力较为脆弱。
2. 农业承载力农业是民勤县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社会稳定和农民生计的基础。
然而,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民勤县的农业承载力较低。
农业生产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
此外,农业发展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限制了农业的持续发展。
3. 工业承载力工业是民勤县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然而,由于矿产资源匮乏,民勤县的工业承载力有限。
县内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冶金、建材和纺织等传统产业上,科技含量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处于资源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民勤县工业发展受到较大的制约。
四、对策建议1. 科技创新提高民勤县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支持,培养和引进更多的科技人才,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
民勤生态环境现状
民勤生态环境现状摘要:民勤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是中国西北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
”民勤绿洲的存亡关系河西走廊的安危,如果民勤绿洲不保,必将危及河西,河西不保,必将危及中国”关键词:沙漠化、水位下降、退耕还林、移民。
1.前言在祖国的西北部甘肃省,有这么一个县,它因沙漠出名,它因贫困著称,这就是我的家乡——民勤。
它像一把楔子天然横亘在两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目前这两大沙漠正在以年均以10—20米的速度迁移,从东、西、北三面以流沙的形式进行迁移;一年365天有139天是风沙天气,全县荒漠化面积更是高达土地总面积的94.51%,而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已然在其南部会合。
在这种严峻的沙漠化形势下,雪上加霜的是,地下水位每年仍以0.5米至1米的速度下降,13.5万亩为了治沙而种下、以耐寒著称的沙枣林因此而枯梢衰败,35万亩白茨、红柳等天然植死亡或半死亡,历来被视为农田保护屏障的柴湾植被萎缩,名存实亡……水干风起,沙逼人退。
民勤还究竟适不适合人类生存?眼见河西走廊将被拦腰斩断,眼见兰州乃至中原地区的天然生态平岛从阻沙天堑变为沙源,温家宝总理十多次指示要求,“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然而,解决民勤的生态问题和30万人民的生存问题,难道仅仅是中央财政拨款就能解决的?民勤人民是去是留,是就地开展工业生产,还是生态移民一走了之?哪条路线最符合民勤人民的利益,哪条道路最有利于民勤的生态保护?2. 解决之道:农业向工业转化?《尚书·禹贡》里记载,民勤曾有一个大泽,叫潴野泽,其时情状为“碧波万顷,水天一色”。
在这片曾经水草肥美、今却成盐碱和沙荒的土地上,种植粮食是当地主要的经济生活。
甚至就在90年代中期,民勤县每年还要向外面出售商品粮。
对此,甘肃省科协副主席魏万进曾经算过一笔帐:“民勤县一年要出售商品粮7.3万吨,耗水102亿立方米。
就水与粮食的转换讲,从民勤调出7.3万吨商品粮,就相当于从缺水的民勤调出102亿立方米的水。
民勤县沙漠化
民勤县环境沙漠化【摘要】民勤县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在石羊河流域下游,除西南一角与金昌、凉州区相接外,其余均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是一个半封闭的内陆荒漠区。
初中时,听老师介绍过民勤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关心,所以现在通过查阅资料以及自身经历了解,写下这篇文章。
【关键词】民勤县、沙漠化防治、沙尘暴从小生活在甘肃白银,每年春天都会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沙尘暴,刮沙尘暴时对一个城市来说简直是一场浩劫,巨大的风夹杂着沙石,拍打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在外行走的女人们都用纱巾围住自己的脸,男士则低头飞快的行走,尽可能的减少在外暴露的时间。
距离民勤几百公里之外的白银都如此,民勤的沙尘暴更为严重。
在1993年民勤县,刮过一场黑风暴,观看视频,我们可以感受到风沙像一堵墙,瞬间遮盖住整个城市,能见度变为0,而这场浩劫在2014年又一次重现,眨眼工夫,巨大的沙尘从天而降,天色瞬间变黑。
10级的大风夹杂着沙尘,让整个民勤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在道路上,司机即使打开大灯,也很难看清前方的道路,只能摸索着缓慢行驶。
“黑风暴”给本来经济就落后的民勤县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根据资料显示这次强沙尘灾害,共造成民勤县4.33万户、19.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68.43万亩,;倒塌房屋95户、540间,损坏房屋760间;强风引发的火灾,还造成当地5人轻度受伤。
据统计,这次灾害给民勤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
5亿元(此数据来源为新闻网)。
民勤县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民勤地处与河西走廊,且被俩大沙漠包围,若是民勤消失,那么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将会相遇,会使得西北的自然环境会更加的恶劣,更加的不适宜人类生活,经济发展更为缓慢甚至于停滞,甘肃近几年的GDP已经是倒数第一了。
所以对于民勤沙漠化的防治刻不容缓。
防治沙漠化问题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民勤的地理环境和沙漠化的成因。
造成民勤一带沙漠化严重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
民勤农业简介
民勤农业简介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东北与内蒙古接壤,南邻武威市,西南与金昌市毗邻。
全县辖18个乡镇,249个村,总人口27.45万人。
境内地势平坦,海拔1320-1750米,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其中沙丘、戈壁、荒漠面积占总面积的94.5%,农田绿洲面积仅占5.5%,属典型的大陆性沙漠气候区。
境内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强烈,但日照时间长,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于农作物尤其是瓜果类作物的糖分积累。
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红黑瓜籽、棉花、葵花、小茴香、黄白兰瓜、蔬菜、南瓜、葡萄、红枣、甘草、锁阳、沙葱、苁蓉、麻黄、枸杞、发菜、沙米等优质作物和名贵野生资源十多种,品质优,远销国内及海外。
近年来,民勤县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面积调小、水耗调低、效益调高”的原则,大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引进推广特色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压缩亩产值在2000元以下、亩耗水在400立方米以上的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棉花、食葵、中药材、饲草、茴香等高效节水作物,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小畦灌溉、垄作沟灌、地膜再利用免耕四项农田节水和设施农业节水为主的“4+1”农业综合节水技术。
全县推广各类节水技术68万亩,年实现节水8000多万方。
设施农牧业发展到11.7万亩,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棚均产值分别达到1.8万元和2.3万元。
特色林果业发展到30.97万亩。
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全县已认定国家级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10个(洋葱、小麦、向日葵、肉羊、辣椒、日光温室蔬菜、西甜瓜、葵花籽、肉苁蓉、葡萄),总面积37515亩,总头数50万只(头),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小麦粉、葵花油、辣椒、洋葱、肉羊),认证“绿色食品”2个(葡萄、厚皮甜瓜),有机食品2个(葵花籽油、荒漠肉苁蓉),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个(甘草、蜜瓜),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种植业整体效益进一步提升。
(完整版)民勤介绍
民勤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特产有黄河蜜瓜、白兰瓜、郁金香、黑瓜籽、茴香等。 其中黑瓜籽远销到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及欧洲国家,享誉全世界。传统名吃有青椒炒 肉、土豆丝、拉面、凉皮、沙米凉粉等,以碱面青辣子菜最具代表。
民勤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早在6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亲自批示开发民勤石油,著名 地质学家李四光写了调查报告,得出“民勤石油胜过大庆”的论断。但终因资金、交通、 技术等问题而搁置。
苏武牧羊地——苏武山
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 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 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 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 一,彰显其节操。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踯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塞上故宫”瑞安堡
瑞安堡本是民国初期一位暴富乡绅的私家庄园, 位于民勤县三雷乡三陶村,堡主王庆云,字瑞庭, 建堡时为民勤县保安团长,取其名中的“瑞”与 他春风得意的官职中的“安”为堡名,既有吉祥 安康之意,也隐含着炫耀之情。其占地5000多平 方米,大小院落8个,高脊瓦房140多间,亭台楼 阁7座,墙高10米,院内暗道机关无数,与其说是 私家豪宅,不如说是防御堡寨。宅院的主人王庆 云(字瑞庭,“瑞安”二字乃取祥瑞平安之意)当 年是保安团长,据说是搜刮民财为自己建造了这 座庄园,又怕招来乡党嫉恨,处心积虑在院内外 修筑了许多防御设施。
浅析甘肃民勤生态问题
浅析甘肃民勤生态问题民勤作为夹在两大沙漠之间的珍贵绿洲,作为河西走廊的关键地带,其生态问题引人关注。
民勤生态环境恶劣,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当然也有现今人们造成的恶性循环。
民勤县已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但该地区的生态治理仍任重道远。
1民勤生态环境概况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西邻巴丹吉林沙漠沙漠,东北靠腾格里沙漠。
民勤作为两大沙漠夹缝中的一抹绿洲,是阻止两大沙漠汇合的重要屏障,但在这个长达400多公里的风沙线上,沙漠仍在日夜不停的侵吞着这最后的土地。
人为开发与自然环境本身限制造成了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水质也恶化严重。
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土地盐碱化日益严峻。
草场林地不断退化、万亩植被死亡,自然防沙屏障屡遭破坏。
沙患等灾害性天气直接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
民勤的存亡关系着河西走廊的安危,关系着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
这里的生态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反思。
2民勤生态危机原因(一)历史原因民勤这片神奇之地,演绎了大漠绿洲的沧海桑田。
四千多年前,人类开始在民勤居住。
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屯田实边”。
当时民勤境内“河流遍布”、“湖泊星罗”。
清雍乾年间,垦荒大军涌进这一地区,耕地猛增,河流逐渐不能敷用。
到清末,水土流失异常严重,植被衰竭,风沙肆虐。
民国时期,战乱肆意,军阀集团种植鸦片又使农业极度衰败,沙漠化已无法控制。
新中国成立后,石羊河流域大规模的农业开发,造成石羊河水资源空间配置不均。
民勤人民又大量开采地下水作为弥补,如此一来,便出现了如今的民勤样貌。
(二)具体原因1.水资源短缺民勤县唯一的地表径流就是石羊河。
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使石羊河上游大力修建水库,流入民勤的地表径流逐年锐减。
人民又大面积开发利用地下水。
但上游的开发阻断或减少了对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民勤产业用水结构也存在缺陷,农业用水方式以漫灌为主,这使得民勤水资源问题加剧。
同时当地大气降水不仅少而且年内和年际分布都不均,蒸发量又大,该区水资源可想而知。
民勤高考地理知识点
民勤高考地理知识点民勤县是甘肃省平凉市下辖的一个县,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了解民勤的地理知识点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民勤的地理概况、自然资源、气候特点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地理概况民勤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祁连山连接处。
它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26″至34°37′53″,东经105°21′38″至105°27′30″。
县境以山地、丘陵和盆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境内有较为有名的巨浪湾、卧虎山和梧桐河等自然景观。
二、地质资源民勤县地质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灰石、石膏和石英砂等矿藏。
其中,煤炭资源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此外,石灰石的开采和加工也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之一。
三、水资源民勤县地处内陆,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该地区主要依靠降水和地下水补给。
其中,梧桐河是当地最主要的河流,自东向西贯穿整个县境。
河水源自祁连山脉,经过民勤县形成了一道壮丽的景观。
梧桐河水的充沛度直接影响着当地农田的灌溉和居民的生活用水。
四、气候特点民勤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于地处内陆,四季分明,温差较大。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也很大。
加上多山的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的气候特点较为突出。
夏季的高温和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冬季的寒冷也限制了某些作物的种植。
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于民勤县地理位置的限制,当地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一些困境。
农业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主要以小麦、玉米、红枣和水果等作物为主。
此外,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也是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总之,民勤县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地理资源和独特气候特点的地方,拥有独特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甘肃民勤_精品文档
甘肃民勤甘肃民勤是中国甘肃省平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位于泾河上游的黄土高原腹地。
民勤市总面积约为277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人口约为20万人。
民勤地处内陆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呈丘陵状。
全市的地形主要由丘陵、平原和台地构成,其中以平原和丘陵地带最为广泛。
因为地处黄土高原,土壤质地以黄土为主,肥沃程度适中,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气候方面,民勤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民勤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据考古学家的发掘和研究,该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里成为了黄河流域的重要农业生产和商贸交流中心。
在汉代,民勤作为河西走廊重要的县治之一,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因此,民勤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存和历史古迹。
民勤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首先是矿产资源,这里矿藏丰富,尤以煤炭、石膏和盐矿为主。
煤炭资源是该市的主导产业之一,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该地还有丰富的水资源,泾河和灵江等河流流经该市,为当地的农业灌溉提供了保障。
农业是民勤市的支柱产业。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种植十分丰富多样。
主要的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水果和蔬菜等。
此外,畜牧业也是当地的重要产业,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养殖品种涵盖了猪、羊、牛等多种畜禽。
近年来,民勤市加大了对农业的科技支持和创新发展。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该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进农业科技企业,推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除农业外,民勤市还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主要的工业领域包括煤炭加工、食品加工、纺织制造和建材制造等。
其中,煤炭加工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煤炭的开采和加工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此外,民勤市还注重发展旅游业。
该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如黄河风景区、云峰寺和钓鱼山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民 勤 县 情 简 介
民勤县情简介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临凉州区,西南与金昌市连接,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
全县辖18个乡镇、249个村,总人口27.43万。
总土地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94.5%。
绿洲边缘风沙线长达408公里,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在地理梯度上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沿,被视为北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
民勤历史悠久,早在28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兵收复河西,在此置郡设县。
中华民国17年(1928年),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
素有“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先”的美誉,是“沙井文化”的发祥地、甘肃有名的“文化之乡”。
自恢复高考以来,全县有4.4万多名学子考入大中专院校。
民勤物产丰富,农作物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黄白蜜瓜、红黑瓜子、甜美南瓜、棉花、辣椒、洋葱、茴香、葵花;畜产品主要有牛羊肉。
工业矿藏已探明的有储量10亿吨的西大窑和红沙岗煤田,还有晶质石墨、芒硝、石膏、铁、镍等多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
县内风光资源丰富,年风资源储量在4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可利用总量在600万千瓦以上。
近年来,民勤县认真贯彻温总理“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批示和来民视察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为目标,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加快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红沙岗为次中心的县域经济增长极,培育壮大煤电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现代服务四大产业,努力建设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全市经济转型先导区、绿色产业和洁净能源开发区、科教人文示范区,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重大成效,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民勤基本概况
民勤基本概况:民勤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下游<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地区\其东北部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沿石羊河形成狭长而平坦的绿洲带,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绿洲之一<绿洲面积约2560km2民勤气候:民勤地处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mm左右,多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
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源资源丰富,无霜期平均162天,多年平均蒸发量为降雨量的24倍,为全国最干旱地区之一。
十地九沙非灌不殖是民勤的基本特点。
因此,民勤绿洲也称民勤灌区。
水资源基本概况90年代以来<石羊河上游来水平均约为1.50亿立方米,石羊河的径流由三部分组成:一为基本径流,二为冬春余水,三为洪水。
前两项是组成石羊河径流的主要成分,约占总径流的80%.非农业用水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牲畜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由于民勤绿洲的人口较少,工业不发达,所以非农业用水量不是很大。
2000—2003年人口数量基本稳定在2.7×10^5人左右,不过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居民生活用水量增长较快,但总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重很小。
牲畜饮用水量和居民生活用水量的情况类似,数量也很小农业用水2000—2003年,民勤绿洲农业生产水资源消耗量平均为3.833 0×10^8 m3,其中,泉山坝区2.566 6×10^8 m3,湖区1.266 3×10^8 m3,分别占农业用水总量的67%和33%。
单位面积耗水量分别为:泉山坝区7 035 m3/hm2,湖区6 450 m3/hm2生态用水民勤绿洲的生态用水量约0.844 1×10^8 m3,其中,天然补给量为0.166 0×10^8 m3,灌溉补给量为0.678 1×10^8m3,生态缺水量0.262 6×10^8 m3(表11)。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缺水量是指维持现有绿洲支持生态系统规模所缺少的水量。
民勤县
民勤县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
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毗邻武威、金昌和内蒙古左右旗。
县境内地势平坦,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30.7万。
民勤历史悠久,人文汇萃,是我国著名“沙进文化”的发祥地。
远在公元前,民勤县是水草丰美的滨湖绿洲,土沃泽饶,可牧可渔。
自西汉开始,民勤揭开了垦植农业的序幕,移民规模迅速扩大,人工生态逐步代替了原来的自然生态。
加之石羊河上游垦区拦蓄引水,气候趋于干旱,县境内部分河道及湖泊干涸,由昔日的阻沙天堑变为沙源,水干风起,沙逼人退。
时至今日,石羊河流域成为全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
干旱缺水,是民勤县最显著的特征。
近年来,民勤县唯一的地表径流——石羊河上游来水锐减,常常干涸断流。
民勤人民赖以生存的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民勤县红崖山水库于2004年5月首次全面干涸。
地处石羊河流域末端的民勤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由于没有河水,人们不得不大量抽取地下水以解决农田灌溉、人畜饮水的困难,导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致使民勤县成了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
这种状况引起了省、市、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就民勤的生态问题先后四次做出重要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指出“在地里和环境梯度上,民勤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是中国西北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
”民勤绿洲的存亡关系河西走廊的安危,如果民勤绿洲不保,必将危及河西,河西不保,必将危及中国”。
民勤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而民勤县委、县政府更是将生态建设做为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严肃地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口号,全县人民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草)、保护生态”的伟大工程!大地干涸的民勤,象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无水的绿洲,脆弱的生态,企盼的目光,顽强的意志;勤劳勇敢的民勤人民将会永远驻守在祖国北方的风沙线上,战天斗地,生生不息!30万民勤人民期待您的关注,感谢您的关注!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梦,头顶就会有彩虹!只要心中有所期待,希望就不会泯灭!。
民勤荒漠治理方案
民勤荒漠治理方案背景介绍民勤县位于甘肃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地区,土地面积约为1637.8平方公里。
因为气候干旱、降水不足,这里的荒漠化现象一直比较严重。
为了解决荒漠化问题,民勤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荒漠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治理荒漠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在民勤县,政府将林地从10%增加到了30%,采用落叶乔木和灌木混交方式,通过引种引进适应当地的树种,增加森林覆盖率,同时减少荒漠面积。
修建固沙林带在民勤县,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固沙林带。
通过固沙林带的修建,能够防止风沙侵袭和沙漠蔓延。
由于这里的风力比较强,修建固沙林带的树种都是抗风能力较强的。
利用地下水资源在民勤县,由于人口众多,需求量大,地下水资源逐渐短缺。
为了保证当地居民的用水需求,政府在水源地优先发展植树造林,并且规定了用水标准。
此举不仅能够保证当地居民的用水需求,同时也能够增加绿化面积。
科学管理草场民勤县是个牧业发展地区,这里有大量的草场。
但是,由于长期的草场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对治理荒漠起到了反作用。
因此,政府引导当地居民科学管理草场,减少放牧,恢复草原。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引导当地居民发展畜牧业。
效果展示经过多年的治理,民勤县的荒漠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土地肥沃度不断增加。
同时,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治理荒漠不仅能够保护环境,恢复生态,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结语治理荒漠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民勤县的荒漠治理方案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希望更多的县市能够效仿,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勤县地区概况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
南依武威市凉州区,西毗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的左、右旗相接。
总面积16016平方千米。
总人口29万人(2004年)。
民勤县- 基本概况民勤,春秋是属秦和西戎,地处河西走廊,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三国时为马超、汉遂占据,亦称关西。
民勤东邻腾格里大沙漠,北接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西连祁连山,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片美丽的绿洲。
民勤冬寒夏热,多风沙、少降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民勤地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西、北、东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由于石羊河上游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和中游用水激增,每年进入民勤的地表水由上世纪50年代的5.9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1.0亿立方米。
目前,民勤的荒漠化面积已占土地面积的94%,荒漠边缘以每年3至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
民勤县民勤以农为主,兼畜牧。
特产有黄河蜜瓜、白兰瓜、郁金香、黑瓜籽、茴香等。
其中,黑瓜籽远销到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及欧洲国家,享誉全世界。
传统名吃有青椒炒肉、土豆丝、拉面、凉皮。
民勤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
早在60年代,毛主席就亲自批示开发民勤石油,著名地址学家李四光写了调查报告,得出“民勤石油胜过大庆”的论断。
但终因技术问题而搁置。
民勤的人民勤劳质朴、热情好客。
解放后,民勤人翻身做了主人,奋发图强,建设家乡。
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民勤人引黄淤溉、治理沙漠、开发南湖,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
民勤县- 历史沿革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霍去病率兵西征,安定河西。
从此开始,历朝在这里建郡置县,移民开发农业。
民国17年(1928年)置民勤县。
取“俗朴风醇,人民勤劳”之意。
民勤县2000年,民勤县辖5个镇、18个乡:城关镇、东坝镇、泉山镇、西渠镇、东湖镇、薛百乡、大坝乡、三雷乡、昌盛乡、昌宁乡、蔡旗乡、重兴乡、收成乡、夹河乡、双茨科乡、大滩乡、红沙梁乡、中渠乡、新河乡、羊路乡、花儿园乡、北山乡、南湖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0208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33701东坝镇13587泉山镇16678西渠镇19835东湖镇21994昌盛乡3258昌宁乡7809蔡旗乡9703重兴乡9179薛百乡18553大坝乡19049三雷乡14352新河乡17403羊路乡15733夹河乡9412大滩乡13201双茨科乡14083红沙梁乡11972中渠乡11509收成乡18109花儿园乡1583南湖乡1240北山乡1422004年,将由原来的23个乡镇调整为5镇、13乡:撤销三雷乡,合并于城关镇,合并后更名为三雷镇,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15个村、90个组、1个街道办事处、15237户、51285人。
撤销昌盛乡,并入昌宁乡,辖11个村、94个组、1个社区居委会、2213户、11620人。
撤销羊路乡,合并于新河乡,合并后更名为苏武乡,辖26个村、182个组、7700户、34129人。
撤销北山乡,并入东湖镇,辖5个村、164个组、1个社区居委会、4064户、18662人。
撤销中渠乡,并入西渠镇,辖36个村、247个组、1个社区居委会、6833户、30375人。
调整前:23乡镇(18乡、5镇),7社区、244村,1745组;调整后:民勤县辖5个镇、13个乡:三雷镇、东坝镇、泉山镇、西渠镇、东湖镇、昌宁乡、蔡旗乡、大坝乡、苏武乡、夹河乡、双茨科乡、红沙梁乡、花儿园乡、南湖乡、收成乡、薛百乡、重兴乡、大滩乡,共有7社区、244村,1745组。
民勤县- 地理位置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依武威,西毗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的左、右旗相接,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要道上的一颗绿色宝石。
具体地理位置在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
东西长206公里,南北宽156公里,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
全县最低海拔1298米,最高海拔1936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
民勤县- 自然条件民勤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10毫米,蒸发量高达2644毫米,昼夜温差25.2℃,年均气温7.8℃,日照时数为3073.5小时,无霜期162天,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
民勤县- 文化旅游民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早在28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沙井文化”。
西汉武帝时,在民勤县县境置武威县、宣威县,后又置武威郡。
前凉除置宣威县外,收祖厉流民在汉武威县附近置祖厉县。
北魏置襄武县及武安郡。
唐初置明威府、明威戍。
唐大足元年(701),于县东北置白亭军,后降为白亭守捉。
明洪武中,置临河卫。
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镇番卫。
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镇番县。
中华民国17年(1928),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
民勤素有“人居长城之外,文在诸夏之先”的美称,历史上“文运之盛甲于河西”,是全省文化之乡和教育名县。
县城内名胜古迹和文物众多,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里有国内独一无二的以苏武命名的苏武山,据专家考证正是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这里有亚洲最大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瀚海之中;这里有西部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瑞安堡,雄伟宏奇,造型独特;这里有闻名国内外的沙生植物王国-沙生植物园,技术和勇气使这片沙漠变成沙生植物的胜地。
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大漠风光吸引了从多的游客。
民勤县- 民勤教育民勤素有崇文重教之风,尊师重教,人才辈出。
近年,高考在甘肃诸县名列前矛,在武威独领风骚。
2001-2006年,全县高考录取人数分别为1487、1623、1795、2591、3027、3171人,高考综合录取率分别为75.14%、77.51%、68.88%、78.87%、72.78%、64.4%,高于全省录取率近20个百分点。
2006年,全县普通高考重点录取294人,录取率6.61%;普高本科以上录取1298人,录取率26.36%;各类高等院校录取3171人,有4名学生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
民勤县- 特色资源民勤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日照时间长,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于农作物尤其是瓜民勤县果类的糖份积累。
全县粮食生产以优质小麦、玉米和啤酒大麦为主,年总产量1.5亿公斤,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农副产品遐迩闻名,龙眼大板黑瓜籽、小茴香、黄河蜜瓜、白兰瓜等名优产品远销海外;甘草、锁阳、发菜、沙米等名贵野生资源极具挖掘潜力,开发前景看好。
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盐、石膏、芒硝、石灰石、水晶石、磷、铁、铜、镍、钾盐卤水等。
其中煤炭总储量为5.8亿吨,主要分布于西大窑矿区、红沙岗矿区;盐总储量约25.2万吨;石膏储量约70万吨,分布在狼刨泉山和阿拉古山;石墨矿石总储量667万吨;石墨储量60.083万吨,分布在唐家鄂博山一带;芒硝储量738万吨,分布于西硝池、白土井、汤家海子、苏武山一带;铁矿储量34.9万吨,分布于红崖山一带。
煤炭灰粉低、含硫量少,热量在4000大卡左右,主要用于工业;石墨矿平均品位9.11%,是西北成矿条件较好的矿种;其余矿种分布零散,矿产品位较低。
民勤县- 经济概况民勤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下,民勤县以建设生态县为目民勤县标,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基础,突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两大重点,认真实施内调外引项目牵动、农业产业化拉动、科教兴县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带动四大战略,重点培育畜牧、饲草、瓜果、棉花四大基地,全力拉长矿产资源、棉花毛纺、草粉饲料、瓜果饮料、肉类面粉、酒类酿造六条产业链,经济社会步入发展快车道。
200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08亿元,人均7600元,大口径财政收入54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9元。
民勤有优越的投资环境。
全县城乡公路四通八达,移动固话畅通各村,工业园区设施齐全,特色餐饮风味独特,住宿条件档次齐全,投资政策优惠宽松。
目前,全县外资企业已发展到10多家。
民勤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潜力;民勤县一片翘首企盼的热土,必将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
走向开放的民勤已敞开大门,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此实地考察,洽谈贸易,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共创伟业,再造辉煌。
民勤县- 民俗文化“天马”文化旅游节“天马”文化旅游节甘肃武威国际“天马”文化旅游节是全市为促进旅游产业开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而举办的盛大节会。
为了积极配合市上办好“天马”文化旅游节,全县上下通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全面展示民勤历史文化特点,集中宣传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推进全县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旅游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为经贸合作、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通过六届“天马”节会的成功举办,全县文化宣传、旅游产业开发、招商引资等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整体上推动了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通过大量的宣传、推介和开发工作,提高了民勤的知名度,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旅游黄金线路的开发和旅游景点建设,加快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赛诗清代以来,每年端阳节和重阳节,文人墨客聚集在一起作诗添词,吟咏比赛,其内容或凭吊先贤,或抒情言志,或写景状物,或颂扬、揭露时世。
解放后,大跃进的1958年,诗擂台风靡一时,无论工人、农民、干部、学生都引亢高歌,诗座数以万计。
近几年在机关单位、学校也常开发赛诗活动。
2002年第一届天马旅游节,县上在苏武山公园举办“品名优瓜果,颂苏武精神”的品瓜赛诗会,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灯山会这是解放前县城市民在元宵节的一种文化旅游活动,元宵之时,县城男女老少将做好各式灯笼提到灯山楼前集结,然后结队游行,同时在四街八巷摆设灯架,置放明灯蜡烛,亮如白昼,从远处望去,灯火如海,闪闪灼灼,似同银河。
游行毕将灯笼全部挂在灯山楼上,恰似灯山一座,解放后灯山楼被拆除,灯会随之消失。
而文化馆举办的“元宵灯迷晚会”同样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年年如故。
戏曲民勤小曲在全县范围非常流行,有“十里亭”、“绣荷包”、“下四川”、“小放牛”、“小姑贤”等60多个曲目。
各种曲调各地在不同年代都添有不同内容的唱词,或抄写成册,或心记口传。
每年正月,全县城乡各地组织的民间曲艺社相当活跃,成为一项重要的业余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