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摄影的认识——基础摄影课程作业

我对于摄影的认识——基础摄影课程作业
我对于摄影的认识——基础摄影课程作业

《基础摄影》课程研究报告

镜头下的真善美

——从人文纪实类题材认识摄影

镜头下的真善美

从1826年法国涅普斯利用自己制作的光学暗箱,以日光蚀刻法经过8小时的曝光拍摄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窗外的风景”;到1888年美国G.伊斯曼制造了第一架“柯达”相机;再到1936年彩色胶片的诞生;最后到如今普及的单反。可以说摄影在不断地影响着、改进着人们的生活。

摄影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它诞生之后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的记录功能。这是其它技术或艺术所无法比拟或取代的。纪实性是摄影的一项基本特征,是对人类社会进行的真实的记录。摄影作品所富含的思想价值、信息价值、知识价值、文献价值等,都对观众形成多方面的强大的吸引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比如: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西班牙内战中拍摄的《共和军战士之死》,以一个战士被子弹击中的真实影像,反映了人类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人文与纪实摄影,是对人类关怀的诠释,对现实的真实记录。当你看到的一张人文纪实类摄影作品,你会想到画面里,画面外,摄影者与被摄影者的故事,从而理解摄影师的用意。

《共和军战士之死》

摄影既能真实纪录客观世界一切事物,也能完成人类想象中最具有创意的表现。人们利用镜头记录下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摄影师们则通过镜头传递了他们对于社会的认识,表达了对于真善美的理解。我们认为从人文纪实的摄影题材是一个触碰摄影灵魂最好的方法。

真:真实的表现

我们都知道镜头下我们会摆拍,也会将其修饰,期望拍出最完美的作品。那么镜头下的真又是指什么呢?

首先你理解真的本意吗?真是与幻相对,从化从目从乚从八,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真实,真诚。

我为什么会先放这几张照片,因为这是我这20年来都在接触的东西,这是我们家乡所依赖的东西。可以说对它是又恨又爱,因为它养活了我,支撑了整个家,但同时也让我的父母很劳累,花费着大把大把地心血去照料它。这是我十一长假回家去地里干活的时候照的,虽然技术不是很好,但我认为很真,我没有进行任何修饰,只是用手机把我认为好看的拍了下来,它记录了我十一一部分的生活。所以说摄影师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她可以记录一些东西,又可以唤起你的回忆,虽然不同的人看到同一张照片会有不同的想法,但它确实可以给每一个人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那就是真,这是我的内心与照片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就像“葡萄”这些照片对我来说意义是非常大的,它不仅仅是水果,它还寄托了我对父母的牵挂,对父母劳苦的心疼和对家乡的思念。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只会说“哇,这应该很好吃吧,有时间去你家吃!”可是不管从哪个角度说,我们都发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摄影,照我的想法,就是绘画的速写,凭直觉完成,不容修改”布列松说。

这幅作品是“深邃的山寨”,从他们的穿着来看贫困以之伴随着这里的山民,显然老人的眼神了充满着岁月的沧桑和生活改善的无望,而旁边的小女孩却似乎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纪实摄影无论在人文、纪实、新闻、还是风光……只能一个才是真谛,那就是瞬间的不可复制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决定性的瞬间。

人文纪实摄影需要摄影者保持公正的眼光和角度,公平记录所发生和看到的真实现象,保持一种对人性的关注。我们知道纪实摄影是以人为主要反映对象的,用相机作为素描表现的一种直觉反应与按动快门。作为人文纪实摄影人,要有高度的文化素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对生活中新的视觉形象的敏感,对选择对象的敏感,对把握最佳时机的敏感。于是,一张真实的照片,往往展现出的是深刻的人性力量

世界与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真实的。

摄影也是一样,在摄影快门里记录的永不重复的影像吸引了我。让我每天都能面对每一件真实的事物,每一位真实的人物。

一个真正的纪实摄影人,观察是重要的。只有了观察之后的思考才是关键。构图与快门只是摄影人的第一感觉做出了决定性的记录的一个技艺而已。不同的摄影人,会有不同的画面一样.运用与使用的手法不同,瞬间与画面也不会相同。

只是纪实摄影的形式与内容是多种多样,也只有一个特性是不变的。按下快门的那一个瞬间,是不可复制的.这也是纪实摄影所必备的真实性。

善:善意的表达

讲完真,不得不提一下善。虽然我们对善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通常会说和善、友善、善良。总之是一个褒义词。

这幅作品是“最帅交警5年送残疾人过马路。讲的是帅气警官刘宇无论怎么调动工作,他只要在这个路口执勤,就会坚持送这个残疾人过马路。

人文纪实摄影的图片,它的成功在于打动每一个人。首先是要打动作者本人,如果作者都没有被打动,那么拿什么打动、触动读者。

通过照片说话,用照片倾诉一件故事、一个情节。所以,人文纪实摄影首先是图片的真实性,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真实地、客观地记录着作者的所见所闻,其次才是图片的典型瞬间,善意表达。所以,有时人文纪实摄影的瞬间是图片的生命,用瞬间的再现去展现景物、深化主题、强化寓意。

照片,有时并不需要用语言交流,那只要用眼睛与心灵之间的碰撞------瞬间意识。有时那一个瞬间很伟大,很经典,有时那一个瞬间很平凡,很普通.但是,作为纪实摄影都有一个共同点:瞬间决定了一切,瞬间表达情感。

美:美其人情,美其精神

人文纪实类摄影之美在于发所体现的人情美,就像能透过照片看到当时发生时人物的心理。

布列松拍摄的代表作品——《男孩》

这张照片拍摄的题材并不重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家喻户晓的名作。拍摄的是二战胜利后一个双手各抱着一个大酒瓶的男孩,正踌躇满志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得意地扬起下巴、挺起胸膛,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似的。人物的表情非常自然,显示出布列构熟练的抓拍功底,也是他终身奉守的信条——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对象。人们对于二战后胜利的喜悦从这个孩子的表情尽显无疑。

《卖艺的孩子》

人类的社会不光有领袖伟人,同时还有凡人百姓;不止有刀光剑影风云变幻,同时也有柴米油盐平平淡淡。不管是主流大众还是边缘个体,流行前卫也好,民俗风情也罢,善良的、罪恶的,高尚的、堕落的,欢乐的、痛苦的……都被凝结成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被观看,被感叹,被学习,被思考。《卖艺的孩子》用他们彼此的关爱,体现了一个人情美的社会,值得我们思考。

美,还体现于所表现的精神。纪实摄影更多的正是以拍摄者的直觉力在现实时空中为自己的领地划出了地盘,并以影像的形式为人类的审美提供对象,表达出了美之精神。

《童年的秋千》

摄影者运用平实的拍摄角度与表现手法,但恰恰看似平淡的表现手法,却赢得了大众的共鸣:让人不禁想起那无忧无虑,朗朗笑声的童年,"风餐露宿"孤独的秋千。色调略偏黄,可偏暗一点。如果把整组照片的第一张和最后一张放在一起,让时间与空间的剥离,影调的渲染,更有感染力。体现孩子童真童趣的精神之美。

同时摄影师也值得我们尊重。我欣赏他们个人,欣赏他们的毅力与勇气,更欣赏他们会讲故事的照片。我们知道一张好的摄影作品来之不易,人文纪实类摄影作品更是如此。当你看到一张摄影作品之时,摄影师曾经是或许冒着大雨雷光与闪电,或许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翻山越岭,且为了深入崎岖地域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等等的恶劣环境。这一切的牺牲,都只是为了成就他们拍摄好心中的照片,这样的梦想。

这张是摄影师刘丹拍摄的摄影师们为了真实而攀高山的画面。国内外无数的人文纪实摄影师都深知探索的路何其艰辛,但依然凭借坚强的意志探索前行。要是问,为什么一定要拍这样的照片呢?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受苦受累只为了拍这些外人看来一点都不美的照片?答案想必只有摄影师自己才能完美阐述。是的,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梦,一个驱使自己不论前路多么困难也要去完成的梦。

结语:

真正的摄影就是在生活的状态里寻求一个生活的态度,是深刻的关注人性、是在理性的状态中沉浸的、是在激情的状态中感受的、是平静的、也是平等的、是需要在反复思考的状态中自我批判的、是需要有着对世界认识空间的加大,而非局限在一个个人自恋的状态中沉醉。

对人性的关注及人道主义的精神应当是我们与摄影师对摄影的理解,那些被触动的真实性故事里所发生的故事里的感觉,故事的瞬间以及瞬间中的震撼、放松、愉悦、苦恼、仇恨、嫉妒、面对、逃避、爱等精神方面客观的呈现;这其实

体现了摄影在一定关系上是有精神的。从人文纪实类题材认识摄影,让我们认识到了镜头下的真善美。

摄影基础课程学习大纲.doc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计划 1. 课程教学目标 《摄影基础课程》摄影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已 摄影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摄影教学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课程主要着重介绍照相机(含相机类型、结构、使用及维护)、 黑白感光材料(含种类、性能和选用等)、摄影曝光(含正确认识曝光、曝光量估计等)、景深与超焦距(含影响景深的因素及规律、超焦距含 义的使用价值等)、摄影实践(含人物、风光、静物摄影以及运动、广 告摄影等)、黑白暗房工艺(含黑白胶卷的冲洗、黑白照片印相和放大 的制作)、摄影构图(含构图的原则和要求、影响构图的因素等)、数字摄影系统(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等内容。 2.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摄影是艺术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技能。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与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所需要的各种摄影器材,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去掌握并创作拍摄全过程和后期暗房操作技能。同时使学生灵活掌握摄影中常用的拍摄方法、技巧,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作和拍摄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摄影器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作品,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际照片的拍摄和制作,要求学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识各种常用镜头、照相机的基本结构;胶卷的类型和成像特点;初步掌握摄影用光、曝光、取景、构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基本掌握拍摄照片的技巧和黑白摄影暗房后期制作。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一、光圈 光圈,是镜头中光线通过的孔径大小,用F表示。简单理解成水管孔径大小,孔径越大,水流越过。所以光圈越大,光线越多,但F后面的数值越小,如大光圈F1.4。 光圈与景深有直接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也就是背景虚化模糊程度越高,如拍摄人物时,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人物突出;而拍摄风景时,需要背景清晰,就要用到小光圈。 二、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分为高速快门和慢门,高速快门可以抓拍运动瞬间,同时拍摄不容易产生抖动模糊;慢门也就是长曝光,增加曝光时间在弱光拍摄更有利,还可以表现主体动感,记录光点轨迹,如水流车轨光绘星轨等等。 快门的运行原理如下图: 按下快门后: (1)后幕帘开启 (2)前幕帘开启,曝光开始 (3)后幕帘关闭,曝光结束 (4)前幕帘关闭。 三、对焦

对焦,就是调节对焦机构移动焦平面位置,让主体成像清晰。对焦主要有自动对焦AF和手动对焦MF,自动对焦又分为单次自动对焦,伺服(连续)自动对焦,智能自动对焦三类。 1、单次自动对焦 单次自动对焦一般用AF-S表示,半按快门后听到“嘀”一声,表示对焦完成,按下快门拍摄即可,一般适合拍摄静物,如商品拍摄,花草拍摄,摆拍人像等。 2、伺服(连续)自动对焦 伺服对焦,也称为连续对焦,用AF-C表示。拍摄移动主体时,保持半按快门,可以持续对焦直到拍摄结束,不用重新半按快门,适合拍摄移动主体,如体育运动,野生动物等。 3、智能自动对焦 就是相机自动对焦,用AF-A表示,根据主体是否运动选择单次对焦或连续对焦,有时候会出错。

4、手动对焦 手动对焦用MF表示,是最精准的对焦方式。当自动对焦失效,如拍摄距离过近、有物体遮挡时,都需要手动对焦来调整。还有需要注意细节的拍摄题材,如微距摄影,都需要使用手动对焦。 四、焦距 焦距是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镜头上标示的50mm,代表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标示的24-70mm代表焦距24-70mm的变焦镜头。 焦距要明白两点:视角与景深。 1、视角 焦距越小,我们称为广角,如18mm。广角的视角大,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拍摄到更多的内容。 焦距越大,我们称为长焦,如300mm。长焦的视角小,可以拉近放大拍摄主体。

摄影基础习题

基础摄影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用日光白平衡在白炽灯条件下拍摄,影像的色调将: A、偏蓝 B、偏红黄 C、高感光度时偏蓝,低感光度时偏红黄: 2、色温是: A、光源的属性之一 B、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属性之一 C、两者都是 3、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日落时的景象,如果想获得日落时分的色彩感觉,应当将白平衡设置到: A、自动白平衡 B、日光白平衡 C、白炽灯白平衡 4、使用自动对焦镜头拍摄照片时,除微距镜头外,用自动对焦功能: A、没有手动对焦精确 B、没有手动对焦专业 C、比手动对焦精确 5、为了把一个沿感光元件平行方向轻快行走的人(1.3米/秒)满画面定格,快门速度最慢可以设置在: A、1/250秒 B、1/500秒 C、1/1000秒 6、数码照片的噪点主要表现在: A、高光影调压暗时 B、暗部影调提亮时 C、两者都是 7、拍摄顺光大面积雪景时,应当参照测光表读数: A、减曝光 B、不加也不减 C、加曝光 8、造成机震的主要原因是: A、快门震动 B、反光板震动 C、没拿稳相机 9、哪种方法可以使机震的影响降至最低: A、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 B、提高快门速度 C、使用三脚架 10、其他条件不变,镜头焦距越长,景深将:

A、越大 B、越小 C、取决于能见度 11、光圈f/2时,镜头接纳的光量是光圈f/8时的: A、 16倍 B、 4倍 C、1/4 12、在高光和阴影处测得的曝光表读数显示的光圈范围是f/16-f/2,那么如果用数码相机,为了获得更多的细节,光圈应设置为: A、f/11 B、f/8 C、f/2.8 13、如果将感光度从ISO400换到ISO100,为了获得相同的曝光量,曝光需要增加: A、1档 B、 4档 C、2档 14、逆光是: A、从被摄者身后照射的光线 B、从镜头前方照射的光线 C、以上都是 15、在同一位置拍摄中远距离景物时,用100mm镜头拍摄出的影像大小是用50mm 镜头拍摄的同样影像的: A、1.4倍 B、2倍 C、4倍 16、相同条件下,感光度越高,影像的颗粒就: A、越细 B、越粗 C、不一定 17、其他条件相同,用f/2、50mm焦距拍摄获得的景深大约是用f/16、200mm 焦距拍摄的: A、1/2 B、2倍 C、4倍 18、使用一部焦距折算系数为 1.5的数码相机手持拍摄照片,如果镜头焦距是50mm,为了拍摄清晰,快门速度最慢应该是: A、1/50秒 B、1/80秒 C、1/100秒 19、如果我们使用机内点测光功能测光,并使用中心对焦点对焦,那么此时测光和对焦: A、是一回事 B、不是一回事

摄影入门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第一课: 数码相机光圈、快门解释及应用 光圈: 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数码相机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那么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量。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无论对于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光圈都使用字母“f”来表示,而光圈中心孔径的大小则用相应的数值来表示,即“f+数值”。在使用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加大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的意思。比如从f 5.6调大一级到f4、或更大一级的f2.8等。 光圈从关闭到打开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光圈数值所对光圈大小产生的影响。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 快门: 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因此,大家也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度。而上面提到的1/30秒便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也是成两倍的关系,那么反过来1/30秒则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的调节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看起来流动的“车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们便分别是使用慢速快门和高(快)速快门来实现的。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的合理配合,这点我们以后将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 下面讲一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达到照片

摄影基础知识试题库与答案

摄影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 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2.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3. 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印相纸),(放大纸)。 4. 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5. 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6. 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7. 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8.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9. 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10. 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1. 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2. 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13.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4. 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5. 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6.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8.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9.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20.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1.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3.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4. 光圈大,景深(小)。 25. 光圈小,景深(大)。 26.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7.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8.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9.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1.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2.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3.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 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5. 焦距短,视角(大)。 36. 焦距长,视角(小)。 37. 光圈大,通光量(多)。 38. 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摄影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 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2.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3. 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印相纸),(放大纸)。 4. 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5. 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6. 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7. 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8.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9. 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10. 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1. 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2. 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13.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4. 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5. 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6.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8.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9.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20.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1.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3.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4. 光圈大,景深(小)。 25. 光圈小,景深(大)。 26.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7.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8.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9.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1.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2.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3.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 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5. 焦距短,视角(大)。 36. 焦距长,视角(小)。 37. 光圈大,通光量(多)。 38. 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39. 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 40. 正透镜是中间(厚)周边(薄)的透镜,起到使光线(汇聚)的作用。 41. (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实用摄影基础之数码相机名词解释

什么是UDF CD-R ( CD-Recordable )及CD-RW ( CD-ReWritable )乃是用来储存数字影像的重要媒体。而UDF 则是用于CD-R 及CD-RW 上的一种档案系统。 UDF( Universal Disc Format ) 允许您使用封包的方式进行档案的写入,换言之,就好象是在硬盘上进行档案作业一般,可以随意地进行新增、删除( 但删除的档案还是会占空间),非常地便利。而不用担心停止作业后,CD-R 已经无法再行写入了( 只要还有空间的话,这可以继续地写入)。 目前,像Adaptec 的DirectCD,就可以支持此类型的烧录作业。 Sony 的Mavica MVC-CD1000 是全球第一部使用CD-R 为储存媒体的数字相机,它的原理便是使用UDF 为相机上的档案系统。 什么是HMI 光源? HMI 是一种摄影棚中专业的光源,它的色温与太阳光相近,使用频闪的模式发光,由于闪动的频率高达100 fps -200 fps,因此,几乎可以视为「连续光源」。

HMI 灯具没有一般钨丝灯的高热缺点,色温又与闪光灯相同,因此被视为一种相当理想的采光装置,近几年来,在日本地区的专业摄影棚中,也开始被大量地采用。不过,它的价格仍高,使用的寿命亦不像闪光灯那么地长。 据站长所见,国内的摄影图书在谈到采光时,大多还是讲钨丝灯、石英灯及闪光灯,对于新一代的HMI 光源则甚少探讨。 什么是CCD CCD 是数字相机用来感测光线,取代银盐成像的组件,对于数字相机而言,它的地位便相当于传统相机的胶卷( 底片),会影响最后的相片之分辨率及品质。 目前,使用CCD 来感测影像的设备包括了扫描仪、数字相机以及办公室中的传真机、复印机...等。 CCD ( Charged-coupled Device ) 的中文翻成电荷耦合组件,在数字相机中,每一个感光的像素( Pixel ),都包括了转换光能为电荷的感光二极管、传导器及CCD。 随着科技的演进,数字相机感光组件亦将有所转变,例如,Fuji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网络教育选修课《手机摄影基础》课后作业试题答案

单选题(共20题,每题5分) 1 .拍摄亮的景物时,为了还原景物亮度,应该()。?A. 减少曝光量 ? ?B. 增加曝光量 ? ?C. 提高快门速度 ? ?D. 减小感光度 ? ? ? ?B. 清晰 ? ?C. 变颜色 ? ?D. 变形 ? ?

用工具中的“调整图片”进行调整 ? ?C. 使用工具中的“黑白”项把照片变为黑白? ?D. 使用工具中的“白平衡” ? ? ? ?B. 达到不同的焦距 ? ?C. 拍摄立体照片 ? ?D. 只是为了好看 ? ? ? ?B. 把光圈的值调大些 ? ?C. 把感光度调高些

把感光度调低些 ? ? ? ?B. 光圈指数 ? ?C. 感光指数 ? ?D. 曝光指数 ? ? ? ?B. 不会影响别人 ? ?C. 节省电量 ? ?D. 防止影响手机的通信?

? ? ?B. 白天的光线 ? ?C. 夏天的光线 ? ?D. 冬天的光线 ? ? ? ?B. 拍摄静止不动的自然景物? ?C. 使用三角架进行拍摄 ? ?D. 拍摄静止的人像 ? ? ? ?B.

三角形构图 ? ?C. 线条构图 ? ?D. 水平线构图 ? ? ? ?B. 控制景物颜色 ? ?C. 控制通光时间长短? ?D. 控制拍摄景物的大小? ? ? ?B. 控制景物的颜色 ? ?C. 控制景物的形状 ? ?D.

控制景物的清楚范围 ? ? ? ?B. 使用正面光 ? ?C. 使用侧面光 ? ?D. 使用高速度快门 ? ? ? ?B. 可以任意变化 ? ?C. 可以从F2.0变化到F8.0? ?D. 可以从F1.8变化到F22?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摄影 英文名称:Photography 课程代码: 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 课程性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 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适用专业:美术学 后续课程:素描 二、课程教学目标 《摄影》课程是美术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关注中小学教师基本的职业技能,是一门以实训为主的技能训练课程。本课程从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训两方面入手,着重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知识目标 了解摄影的发生发展及相机发展历史,掌握摄影成像的基本知识及摄影画面的组成要素与摄影作品的解读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能熟练掌握相机操作、能

够在各种光源环境下准确曝光成像、基本能够掌握场景、人像、风光、建筑等题材作品的摄影技巧与规律,独立创作作品,从而提高从教素质,缩短入职适应周期,实现以技助学的目标。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摄影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三、学时安排

四、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本课程考核类型为考查,总评成绩中,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自主学习等方面情况占20%;期末考试为提交作品综合考评,成绩占80%,合计总分对应五级制记录。 五、建议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王晓军《数码摄影入门与解析》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09月出版 教学参考: 施威铭《数码摄影构图圣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陈涵石《最新数码单反相机摄影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英) 兰福德《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高等摄影教程(第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六、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发生发展及相机的发展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1、在相机的参数表中,有类似F2.8-4/? 甚至F3.5 - F5 / F7.6 - F11表示什么意思? 答:相机镜头的光圈F值,并不仅仅是一个孔径的问题,实际表示的是通光量,还和镜头的焦距等因素有关,是个相对值。对于一般的变焦镜头,即使光圈的物理孔径不变,焦距变长时通光量会变小,光圈F值也变小。F3.5 - F5 / F7.6 - F11表示:最大光圈在广角端,焦距最短时为F2.8,在长焦端,焦距最长时为F5;最小光圈在广角端,焦距最短时为F7.6,在长焦端,焦距最长时为F11。 当然,高级的专业镜头有的是恒定光圈,即F值不随焦距变化,其实那是在变焦时,光圈的物理口径相应在变。恒定光圈的镜头要比同质量的一般镜头贵很多。 2、为什么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不够小,比如C-700是F8、N995是F10,而传统相机中动辄F11、F16甚至F22为什么? 答: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当光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F数愈小,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通过光孔到达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数就愈大。 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

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 3、什么是包围式曝光?如何使用? 答:包围式曝光(Bracketing)是相机的一种高级功能。尽管测光技术日臻完善,由于光线条件、被摄主体千变万化,仍可能会有测光偏差。为了防止因测光失误而错失重要拍摄主题,在许多高档传统相机中就已经引入了包围式曝光功能,就是当你按下快门时,相机不是拍摄一张,而是以不同的曝光组合连续拍摄多张,从而保证总能有一张符合摄影者的曝光意图。 在数码相机中,不但引入了针对曝光量的包围式曝光,有的相机甚至可以针对白平衡、对焦等进行包围式拍摄。 4、自动曝光模式下怎样调整曝光量? 答:虽然相机自动测光的技术日益完善,中央重点测光、分区测光等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机器毕竟是机器,仍然有测不准的时候,如果被摄物亮度分布不均匀,如在明亮的背景前面拍人物的逆光照,很容易受背景亮度的影响而使人物曝光不足,这时可使用AE锁或曝光补偿来解决这类问题,有曝光补偿装置的相机可以进行+2、+1、

摄影作业集合,十张类型摄影作业照片。

1.风光 东北林业大学 2011级动保2班 程超源 20114583 所有照片均系本人拍摄制作 摄影作业

名称:蓝天,白云,青山,黑土 参数: 相机型号:canon DIGITAL TXUS 95 IS 尺寸:3648*2736 光圈值:f/8 曝光时间:1/400 s ISO速度:80 焦距:6mm 最大光圈:2.96875 说明:该照片拍摄于帽儿山实习期间,在一次早晨观鸟的活动过程中,路过一片田地,看到田垄整齐的排列着,远处是青山,上面是蓝天,白云,感觉挺和谐的,遂拍啦下来

名称:二货青年 参数: 相机型号:canon DIGITAL TXUS 95 IS 尺寸:3648*2736 光圈值:f/8 曝光时间:1/200 s ISO速度:80 焦距:6mm 最大光圈:2.96875 说明:该照片拍摄于帽儿山实习期间,在一次爬完山回去的路上,看到同学把衣服套在头上,摆出一副装的样子,遂拿起我的相机对其进行啦拍摄,感觉挺有趣的。这张照片是我用我的相机拍的

3.特写小品 名称:四菜一汤 参数: 相机型号:canon DIGITAL TXUS 95 IS 尺寸:3648*2736 光圈值:f/8 曝光时间:1/400 s ISO速度:80 焦距:6mm 最大光圈:2.96875 说明:该照片拍于帽儿山实习期间,图中画面是午饭开始时的对菜的特写,突出表现啦四菜一汤这个主题.

名称:雨后彩虹 参数: 相机型号:canon DIGITAL TXUS 95 IS 尺寸:3648*2736 光圈值:f/2.8 曝光时间:1/160 s ISO速度:80 焦距:6mm 最大光圈:2.96875 说明:在一场大雨过后,走出门,发现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中,于是拿起我的相机拍啦下来。

摄影基础学习体会

摄影基础课程 ————学习体会 在大一上学期,我选修了摄影基础这门学科。在这里我学到了摄影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到了感光材料感光的原理及其飞速的先进化进程;还有各种相机的特长和不足,特别是单反相机优越的调焦性能……由于我对摄影有浓厚的兴趣,这些我感兴趣的东西,就铭记于心了,而且老师清晰明朗、诙谐生动的语言,也让我越发喜欢这门课程。虽然才上了大约六节课,但我感觉受益匪浅,从基础知识到后期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收获。 我对摄影技术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人们首先是在暗箱中进行成像工作的。暗箱是一个凿有小孔的密不透光的箱子或暗室。从箱外景物上反射过来的光透过这个小孔,在完全黑暗的箱内壁上会形成颠倒且两边相反的影像,画家坐在箱内,铺张纸在倒影处即可描绘出图像。这是照相机的最早形式。 十五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人达芬奇在他的科学著作中就记述了这暗箱,告诉人们可以用它来写生、描绘图画。接着公元1553年,意大利人波尔塔发表《自然魔术》,书中更详尽地介绍了暗箱。首先他推荐,暗箱的确可以当作绘画工具使用,他的著作说,使用这工具只要用铅笔将影像反射在画纸上,描绘出轮廓,再着色即可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并极具有真实感。因此,波尔塔被全世界公认为暗箱的发明人。然而,用这种方法看到的图像很不清晰,为了提高图像的清晰度,人们对暗箱进行了改造,用凸透镜代替小孔。1568年,丹尼尔给暗箱加了光栅。17世纪末,出现了带有反射观察的小型手提式暗箱。摄影技术被人们发现且应用在描绘上。让有心人士已想到可利用适当的材料和方法来保存影像。于是又有感光存影的办法被发明。 1825年法国人尼埃普斯委托法国光学仪器商人为他的照相暗箱制作光学镜片并于1827年将其发明的感光材料放进暗盒,拍摄和记录下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他首先在白蜡板上涂上一层薄沥青,然后利用阳光和原始镜头,拍摄下窗外的景色,曝光时间长达八个小时再经过薰衣草油的冲洗,才获得了人类拍摄的第一张照片,这种摄影方法叫做“日光摄影法”。1829年尼埃普斯与达盖尔成合作伙伴共同研究摄影技术。1833年尼埃普斯死亡,1829年法国的达盖尔发明了银版照相法。此前,制造照相机所需的光学机械已经出现,但感光材料的制取,显影和定影等关键技术还没得到解决,达盖尔的两个偶然发现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有一次,他无意识将一把银匙放在一块用碘化银处理过的金属板上,过一会儿,他发现这把银匙的影子居然印在了板上,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特意磨制了一块金属板,并涂上碘,然后用照相机进行拍摄,居然拍下一个淡淡得影子。达盖尔从中得到一个启发,最终发明了感光材料。从中我也得到启发,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说不定它就包含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道理。后来达盖尔有偶然地发现水银是底片显像清晰。尼埃普斯的摄影方法比达盖尔早了几十年,实际上应被称为摄影术的发明者。只是由于尼埃普斯为保密一直拒绝公开也就未被允予公认。如果尼埃普斯提早公开保存影像的方法,照相机的发展会比现在更加的发达。1840年英国化学家塔尔博特对原有的摄影法进行改进:第一,将以曝光的氯化银纸浸在浓盐酸中,可以防止影像的进一步黑化;第二,虽然晒出的影像是负片但他知道,把这负像通过光线印在另一张感光纸上,可以表现出正确的影像来,现存塔尔博特的照片有《工作室的一角》、《打开的门》。 通过对这些摄影科学家的了解,我发现其实人们很早就有了留影的想法。伴随科技的发展,摄影的概念也逐渐明晰了。从那笨重、操作繁琐的暗箱,到凸透镜代替小孔的照相机,再到轻巧便捷的数码照相机;从以前的宫廷专用到现在摄影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节假日、重大日期无不用到;从以往用绘画来记录和传播信息,到现在用相机来记录和传播的大大简洁,短短几个世纪,照相机一步步蜕变,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从尼埃普斯、波尔塔等科学家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摄影的热爱,对自己所追求的信念努力奋斗以及对科学执着

摄影基础知识习题解析教学提纲

摄影基础知识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选出您认为正确的答案,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使用数码相机日光白平衡拍摄时,雪地中的阴影在照片上呈现出微微的 □ A、蓝色 □ B、黄色 □ C、高感光度时偏蓝,低感光度时偏黄 2、用日光型反转片不加任何滤光镜在白炽灯条件下拍摄,影像的色调将 □ A、偏蓝 □ B、偏红黄 □ C、高感光度反转片偏蓝,低感光度反转片偏红黄 3、色温是 □ A、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属性之一 □ B、光源的属性之一 □ C、两者都是 4、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日落时的景象,如果想获得日落时分的色彩感觉,应当将白平衡设置到 □ A、自动白平衡 □ B、日光白平衡 □ C、白炽灯白平衡 5、使用自动对焦镜头拍摄照片时,除微距镜头外,用自动对焦功能 □ A、没有手动对焦精确 □ B、比手动对焦精确 □ C、没有手动对焦专业 6、为了把一个沿胶片平行方向轻快行走的人(1.3米/秒)满画面定格,快门速度最慢可以设置在 □ A、1/250秒 □ B、1/500秒 □ C、1/1000秒 7、数码照片的噪点主要表现在 □ A、高光影调压暗时 □ B、暗部影调提亮时 □ C、两者都是 8、拍摄顺光雪景时,应当参照测光表读数 □ A、减曝光 □ B、加曝光 □ C、不加也不减 9、应用“向右曝光”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 A、准确曝光 □ B、后期降噪 □ C、增加对比度 10、造成机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快门震动

□ B、反光板震动 □ C、没拿稳相机 11、哪种方法可以使机震的影响降至最低 □ A、提高快门速度 □ B、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 □ C、使用三脚架 12、其他条件不变,镜头焦距越长,景深将 □ A、越大 □ B、越小 □ C、取决于能见度 13、光圈f/2时,镜头接纳的光量是光圈f/8时的 □ A、4倍 □ B、16倍 □ C、1/4 14、我想让以40公里时速行驶的汽车满格定格在照片中,但是光线条件需要我在最大光圈时使用1/500秒的快门速度。我应该使自己置身于汽车 □ A、水平从我眼前穿过的位置 □ B、向我迎面开来的位置 □ C、以上都可以 15、在高光和阴影处测得的曝光表读数显示的光圈范围是f/16-f/2,那么如果用数码相机,为了获得更多的细节,光圈应设置为 □ A、f/11 □ B、f/8 □ C、f/2.8 16、如果将感光度从ISO400换到ISO100,为了获得相同的曝光量,曝光需要增加 □ A、1档 □ B、2档 □ C、4档 17、偏振镜可以用来削弱 □ A、金属反光 □ B、树叶反光 □ C、以上都是 18、逆光是 □ A、从被摄者身后照射的光线 □ B、从镜头前方照射的光线 □ C、以上都是 19、超焦距指的是 □ A、镜头的焦距 □ B、特定的对焦距离 □ C、最大的景深 20、暗影溢出是指 □ A、暗部细节多得记录不下 □ B、太暗导致不足以被记录下来

摄影技巧基础知识作业

1.什么是135单镜头发光数码照相机? 答:135相机就是指35mm相机,它的名称的由来是根据底片宽度为35mm得来的。 为了统一相机的标准,柯达公司制定了1XX名称制定的标准,所以后来有了110相机、135相机和120相机。 135胶卷采用的是35mm电影胶片,35是其宽度,那么,前面那个1是怎么回事呢? Oscar Barnack设计的莱卡相机首先使用35mm电影胶片,但是一开始胶片必须先装进可重复使用的暗合里,把片头剪去,才可拍摄。1934年,柯达公司引入了一次性的135胶卷盒,这实际上是德国斯图加特的Nagel相机厂的发明,柯达收购了该厂。柯达于1935年正式推出135柯达彩色胶卷。所以,135的那个1是指有别于可重复使用暗合的一次性暗合,135胶卷的完整定义则为“采用一次性暗合的35mm胶片”。 2.什么是镜头的焦距? 答:镜头焦距:是指镜头光学后主点到焦点的距离,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镜头的焦距是镜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被摄物在成像介质(胶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物和象的比例尺。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的所成的象大,镜头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根据用途的不同,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几毫米,十几毫米的,也有长达几米的。 镜头的焦距分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像方焦距是像方主面到象方焦点的距离,同样,物方焦距就是物方主面到物方焦点的距离。必须注意,由于照相机镜头设计,特别是变焦距镜头中广泛采用了望远镜结构,物方焦距与像方焦距是不一定相等的。我们平时说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指像方焦距。 3.什么是镜头视角? 镜头中心点到成像平面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夹角就是镜头视角,对于相同的成像面积,镜头焦距越短,其视角就越大。对于镜头来说,视角主要是指它可以实现的视角范围,当焦距变短时视角就变大了,可以拍出更宽的范围,但这样会影响较远拍摄对象的清晰度。当焦距变长时,视角就变小了,可以使较远的物体变得清晰,但是能够拍摄的宽度范围就变窄了。 4.什么是鱼眼镜头? 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为16mm或更短的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它是一种极端的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是它的俗称。为使镜头达到最大的摄影视角,这种摄影镜头的前镜片直径很短且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与鱼的眼睛颇为相似,“鱼眼镜头”因此而得名。鱼眼镜头属于超广角镜头中的一种特殊镜头,它的视角力求达到或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5.什么是超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中,视角范围特别广的镜头(80—110度)才这样称呼。在35毫米相机上,多指15—20毫米的镜头。超广角镜头有着宽广的视野,又不像鱼眼镜头有强烈的畸变,是很好消除了畸变的镜头。 6.什么是广角镜头?

人像摄影常用的布光和用光

转载] 人像摄影常用的布光和用光 本站搜索更多关于“照相用柔光灯的制作方法”的内容 布光一般是指在室内或摄影棚内拍摄时的灯光布局,在这样的环境里,灯光是主要照明光源,摄影师依靠灯光的照射把人物清晰地表现出来。 我们常见的室内人像多数情况采用的是平光。平光的特点是可以把人物清晰地、真实的拍摄下来,从画面看人物的主体处在一种柔和、干净的环境里,人物表面没有阴影,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见,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这样的布光通常适合于清纯美丽的女性,当然常见的证件照也使用这样的布光。对于一些有个性的人物或者想增加人物的立体感,则可以采用单灯或者夹光等布灯,为了增加人物与背景的空间感,可以布置背景灯和轮廓 灯,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常用的布灯。 一、平光 平光一般使用两盏灯从主体的前方照射,灯的位置呈45°角,高度与人物的头部相等,为了体现人物皮肤的色彩和细腻,要在闪光灯前面加一个柔光箱或柔光伞,目的是不要让光线过于刺眼。柔和的光线下,人物的面部细节才能充分的展示出来。至于背景部分常见的是白色的,也可以是其它颜色的,这些都取决于背景纸(布、墙体或其它物体的颜色)。 鉴于摄影棚拍摄不需要其它背景衬托,多数情况都是用单色背景。 二、单灯 单灯布光就是用一盏灯为主要光源照射主体,周围形成较暗的阴影。这样的布灯比较适合人物特写尤其是男性人物的刻画。画面会给人刚毅、神秘、突出五官特点的感觉。不过所谓单灯,并不是一定只能用一盏灯,它还要具备一些环境的衬托,比如深色的背景、昏暗的场所,不想表现的服饰等细节等等。单灯一般用一盏主灯放置在主体的正前方,也可以放在45度角位置,灯位可以与主体持平,也可以高于或低于主体,但其结果就截然不同了。持平的结果是人物特点鲜明,或刚毅或平和或幽默。高于主体时,灯光从人物的侧上方照射下来,面部会形成局部阴影,如鼻翼、下颚、耳朵等突出部位或凹陷部位或遮挡部位没与光线的地方就会出现强光照射死角,形成阴影。灯位低于主体时,灯光从面部的下方往上照射,必然形成我们常说的“鬼影”,会有阴险、恐怖的感觉。实际上,所谓的单灯并不是真的只用一盏灯,一定要有辅助设备,比如反光板等,其目的就是适当增加暗 部的亮度,不要让明暗过于分明。

2020年自考《摄影基础》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摄影基础》习题及答案(卷二) 1.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 景深小);镜头焦距短,( 景深大)。 2.光圈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点:调节进光照度、调节景深效果、( 影响成像质量)。 3.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 基调)。 4.纬度小光源强度( 大)。 5.海拔高光源强度( 大)。 6.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 反比)。 7.色光的三原色是红、( 绿)、蓝。 8.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 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9.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 较高的快门)速度。 10.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 清晰地结像)。 11.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 变焦)镜头。 12.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 方向)、不同的高度。 13.遮光罩是加戴在( 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4.摄影镜头的视角的( 大小),主要取决于( 焦距)的长短和( 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5.焦距( 越长),视角( 越小)。 16.快门的主要作用( 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 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7.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 耀斑)和( 灰雾),使影像的( 反差)和( 清晰度)受到影响。 18.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 照相)又可以( 摄像)。 19.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 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0.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 液晶)显示屏取景。 https://www.360docs.net/doc/6b16327856.html,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 影像传感器)。 22.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 S、Tv )来表示。 23.光圈大,景深( 小)。 24.光圈小,景深( 大)。 25.自拍器主要用途是( 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6.F/4光圈比F/5.6光圈大( 一级)光圈。 27.数字相机是不使用( 胶卷)的相机。 28.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 机身),( 镜头)两部分组成。 30.MACRO表示( 微距)镜头。 31.前景深( 小于)后景深。 32.摄影光源有( 自然光)和( 人造光)两种。 34.焦距短,视角( 大)。 35.焦距长,视角( 小)。 36.光圈大,通光量( 多)。

摄影基础课程期末考试总复习

摄影基础课程期末考试 总复习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1、快门的作用是配合光圈,控制_曝光时间_。 2、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_长焦_镜头和、定焦镜头、_变焦_镜头。 3、影响景深的三大因素是_焦距、物距、光圈_。 4、影响曝光的因素有_景物光源、照相机光圈、快门、感光度_。 5、焦距指__焦点至透镜的距离_。 6、光圈的作用是_控制镜头透光多少_。 7、影响曝光的因素有:_ 光源、景物、照相机光圈、快门、胶片的性质_。 8、根据光线的照射方向不同可分为__顺光、侧光、逆光_。 1、水平角度拍摄所得到的画面感觉较为()。 A、平实客观 B、主体效果 C、突出主体 D、层次分明2、摄影光源的光位种类:顺光照明、()、逆光照明。A、太阳光照明B、人工光照明C、灯光照明D、侧光照明3、感光的过程首先是感光片通过照相机有控制的曝光,作用于感光片上的银盐形成 A.可见影像 B.可见的银盐颗粒 C.影像的潜影 D.银原子4、在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物距和景深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关系不紧密 D.没有关系5、()是指光源投射在被摄景物上的光线强弱。A、光亮度 B、光照度 C、反射率 D、光线温度4.()焦距很短,视场角≥180°,存在严重的桶形畸变。A、变焦镜头B、微距镜头C、

广角镜头D、鱼眼镜头6、减少曝光量就会减低色彩的明度,也就会加 深()A、饱和度 B、色彩清晰度 C、画面中灰度D、画面颜 色7、“希望工程”摄影纪实之一的“大眼睛”摄影作品的作者是()A 吴印咸 B 郎静山 C 王文澜 D 解海龙8、夸大前景,要用()镜头A 标准 B 中焦 C 中长焦 D 超广角9、关于新闻抓拍,下面错误的是 A.抓拍的瞬间形象自然、真切 B.抓拍就是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 C.不干涉对象的抓拍瞬间信息含量大 D.抓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规律 的必然要求10、()属于室外光的光线性质。 A、顶光 B、侧光 C、平光和侧光 D、直射光和散射光11、2007年12月27日美国记者约翰?摩尔拍摄的《拉瓦尔品第的暗杀》属于 A. 突发性新闻 B. 可预知新闻 C. 非事件性新闻 D. 场景性新闻摄影12、下面 镜是紫外线滤光镜。 A. UV镜 B. 偏光镜 C. 天光镜 D. 光芒镜 13、在摄影取景时,主体应该安排在画面的 A.结构中心 B. 视觉中心 C. 上半部分 D. 下半部分14、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是 A. 墨翟 B. 孔子 C. 老子 D. 亚里士 多德15、拍摄高调照片时,其曝光以()为宜。 A、略过 B、略不足 C、正常曝光 D、尽量超出 16、拍摄人像时人物站姿脚位取( )站态为宜。

摄影基础知识问答题

一、如何设置最佳的拍摄文件 多数DSLR都具有自定义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设置使用相机时的首选参数。可以针对您的正常摄影风格或者针对正在参与的具体项目来优化这些设置。设置好正确的值后,自定义功能可帮助您更为高效地拍摄最佳的照片。 a、将相机调到最优(大)影响尺寸 b、将图片品质设定为fine模式 c、设置照片的格式,RAW格式较好 二、相机有几种曝光模式?拍摄模式?拍摄场景?每种模式下如何调节各种参数? 曝光模式: 曝光英文名称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计算机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为多种,包括: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曝光、AE锁等模式。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曝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 a.快门和光圈优先: 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拍摄的时候,用户应该结合实际环境把使曝光与快门两者调节平衡,相得益彰。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举例说明,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因为快门快了,进光量可能减少,色彩偏淡,这就需要增加曝光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