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PPT课件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49d699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7.png)
多元文化外交政策还可能受到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挑战。这些思潮 可能导致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
应对策略与建议
01
02
03
加强跨文化交流
通过加强跨文化交流,增 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 共识,以促进国际合作和 关系。
尊重差异
在多元文化外交政策中, 应尊重不同文化和民族的 差异,避免对某些文化进 行歧视或偏见。
第二阶段(二战至冷 战结束)
在二战期间,美国开始将多元文化外 交政策应用于国际关系中。这一阶段 ,美国通过支持民主、人权和反对种 族歧视等原则来推动全球民主化进程 。同时,美国也开始关注文化多样性 和跨文化交流,以增强其在国际舞台 上的软实力。
第三阶段(冷战结束 至今)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速,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更加频 繁。在这一阶段,美国进一步发展和 完善了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美国开始 重视跨文化教育和文化交流项目,以 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互理解和合 作。此外,美国还通过支持国际组织 和文化机构来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 保护和发展。
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有助于促进全球各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 世界各地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03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早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移民接纳与同化
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对不同族裔和文化的接纳程度有限,更倾向 于同化和融入。
孤立主义与民族主义
美国在早期外交政策中倾向于孤立主义,关注自身发展而非国际 事务。
反对文化歧视和偏见
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歧视 和偏见,提倡平等对待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 念。
多元文化外交政策的实施方式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ppt课件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78ef1eed630b1c59eeb5c2.png)
1997年克林顿连任后,进一步对美国国家安全 战略作出调整:“塑造—反应—准备”为核心 的跨世纪的核心战略方针。塑造:积极参与国 际事务,把军事与外交密切结合起来,塑造有 利于美国的国际环境,在危险或危机出现之前 就采取主动措施来防止或减轻这些威胁。反应: 要提高防止和应付各种局部冲突的军事能力, 特别是要准备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地区战 争。准备:要为难以预测的重大挑战做好各种
• (三)1845-1860,从向西大规模扩张领土到内战 前夕。
• (四)1861-1897,内战开始到美西战争前夕。
8
1796年9月17日,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他 卸任总统一职的《告别词》中,提出了孤 立主义的外交原则,至此传统的孤立思想 上升为政策方针。孤立主义有三个基本特 点: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其 核心是最后一点,即不介入欧洲争端—孤 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
表现:欧洲:冷战政策,亚洲:热战,非洲、拉美:扶植控制
特点: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全球扩张
原因: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西欧各国
衰落,苏联政治军事实力增长
(2)冷战结束后(90年代以来)——全球战略意图明显
表现:
科索沃战争,出兵阿富汗、北约东扩、 伊拉克战争等等
特点: 单边主义(企图单独主宰世界)
原因: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18
1989年5月12日,乔治·布什总统首次提出了对 苏联 的超越遏制政策。超越遏制政策实际上是遏制 战略 的继续和发展,但其目标要比遏制政策大得多, 即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不放弃军事遏制的同 时,以经济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 意识形态等各种手段,使东欧国家摆脱苏联的 影响,促使苏联消减军事力量,最终使苏联在 国内施行政治民主化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
美国外交文化与传统课件
![美国外交文化与传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5d84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d.png)
加强国际合作
01
02
03
贸易与投资
美国将寻求与其他国家建 立更加公平、互利的贸易 关系,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和发展。
科技与创新
美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 科技合作,推动创新发展, 提高全球竞争力。
卫生与公共卫生
美国将与其他国家共同应 对全球卫生挑战,加强公 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全 球疾病防控能力。
推进民主价值观
影响。
国际组织与联盟
美国参与众多国际组织与联盟,这 些组织与联盟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 影响,同时美国外交政策也对其盟 友和伙伴产生影响。
国际法与国际秩序
美国尊重国际法并致力于维护国际 秩序,但在涉及国家利益时,美国 可能采取单边主义行动。
社会文化
价值观传播
美国致力于传播自由、民主、人 权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成为美
美国通过外交手段支持他国的民主化改革,促进 人权和法治,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 经济秩序。
推崇国际法与联合国权威
美国重视国际法和联合国权威,认为国际法是维护国际秩序和解决争端的重要工具。
美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支持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人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 挥更大作用。
重视盟友关系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
重视经济利益
维护美国经济利益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美 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安全和繁荣对国家发展 至关重要。
美国通过外交手段保护本国企业的海外利益,促进国际 贸易和投资,确保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强调民主价值观
美国外交政策强调民主价值观,推动全球民主化 进程。美国认为民主制度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基 础,并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民主原则。
目录
• 美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 美国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 •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 • 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因素 • 美国外交政策的未来展望
近代美国东北亚外交政策和实践的历史演变
![近代美国东北亚外交政策和实践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29a2bf7ba0d4a7302763a70.png)
近代美国东北亚外交政策和实践的历史演变郭立明一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生直接肇端于沙皇俄国向这一地区的侵略扩张。
19世纪初,美国的向西扩张和俄国自其美洲殖民地的向南推进,以及两国争夺北美西北沿海地区毛皮资源的斗争,导致两国关系的紧张,成为“门罗宣言”产生的一个直接诱因。
1850年,加利福尼亚作为第31州加入联邦,美国的大陆扩张已西抵太平洋沿岸。
在此前后,美国出现了主张跨越太平洋向东方扩张的社会思潮。
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核心人物威廉・西华德更明确提出美国的使命就是在太平洋沿岸同东方文明接触。
他进一步指出,美国通过其在太平洋沿岸新获得的土地,夏威夷群岛以及日本和中国的必然开放所进行的商业交往中孕育着伟大的未来。
当时日益广泛和紧密的美欧关系的地位总有一天将下降,并失去其重要性;美国的最大发展将是在大陆的另一边,“太平洋、其沿岸和岛屿及周边广大地区,将成为在世界的伟大未来中各种事件发生的主要舞台。
”〔1〕1852年3月,美国政府委任国家邮船总监佩理准将为东印度舰队司令和遣日特派大使,遂行使日本“开国”的使命。
1853年7月8日佩理率舰驶抵浦贺,强迫日本接受了美国的国书。
1854年3月31日,美国仿照中美望厦条约与日本签订了“开国”条约。
佩理行前,国务卿曾给他下达训令,其中写道:“最近的一些大事,诸如海洋上航行的蒸汽轮船,我国在太平洋沿岸取得广袤领土和迅速在那里定居,在该地发现金矿,以及在横亘间隔两大洋的巴拿马地峡上建立便捷的交通等,实际上已经使东方各国越来越靠近我们本国。
虽然这些大事的后果还未开始被感觉到,可是与这些国家间的交往已经大为频繁,其日后的扩展是不可限量的。
”“对航行于这些海洋的美国人加以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义务了”。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称这是“美国对太平洋政策基础的第一次全面的陈述”〔2〕。
美国内战结束到19世纪末,是美国历史上的“镀金时代”。
美国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其经济实力大增,为美国实现由大陆扩张转向海外扩张奠定了物质基础。
美国对外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问题
![美国对外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c56ee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1.png)
美国对外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问题随着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和美国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变动,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从美国独立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呈现出了以下历史演变特征。
一、孤立主义时期美国独立后的头几十年时间里,美国采取的政策一直是孤立主义政策。
这个时期美国对外关系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与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关系上。
这个时期美国主张自给自足,避免卷入欧洲的战争和政治纷争,这种政策被称为孤立主义政策。
二、全球霸权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了一个全球超级大国,其对外政策由孤立主义转向了霸权主义。
美国迫使欧洲国家依附于自己,并成为全球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的霸权。
在这个时期,美国主张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强调国际间应互相尊重和合作,但美国的国际政策却微不足道。
它主要是在采用军事手段加强了自己的全球影响力,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信仰。
三、经济全球化时期1980年代中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兴起,美国的对外政策开始向经济全球化倾斜。
这个时期美国提倡自由市场和全球化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它主张向市场开放,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以便于更多地开展自由贸易,这支持了一些欧洲国家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约组织。
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推进,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是受历史原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因为美国自身近百年来经济、社会、政治和地缘等方面发生了诸多的变化。
另外,美国在对外政策上也遭遇了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一、中东地区问题中东地区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中的焦点之一,美国对该地区的利益和关注程度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美国不断地对伊朗进行制裁,对叙利亚和其他受冲突影响的国家进行干预,以维护美国的利益。
而这些干预行动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际法,美国反复地力辩着。
二、全球经济问题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开始抬头,美国不免受到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发展也使得美国处于很不舒服的地步。
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1ee6a32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74.png)
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外交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根据本国的国家实力(综合国力)和国家利益制定。
制定的出发点是本国的实力,最终的归宿或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自身利益。
二战后美国凭借着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制定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这是美国在二战后制定的总的外交政策。
在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过程中,苏联是其最大的障碍。
为此美国针对苏联在欧洲采取了反苏反共的“冷战”政策,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约。
在亚洲采取“热战”,以联合国名义参加朝鲜战争和发动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70年代,由于美国经历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上赶上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西欧一体化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所以美国不得不对其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对于西欧,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重视欧洲地位;对于日本,日美成为伙伴关系;对于中国,寻求改善中美关系。
80年代,由于美国由于国家实力有所恢复,在美苏争霸中开始对苏联采取攻势,推行“星球大战”计划,展开军备竞赛,以此拖垮苏联的经济。
苏联解体以后,两极格局和冷战局面结束。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其主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二战后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是服务于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建国初期美国对华的外交政策是在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外交孤立政策;60年代,美国采用敌视威胁政策;70年代,美国寻求改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缓和;以后,中美关系时好时坏,好是主流,中美关系互利互惠,但是由于台湾问题,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导致中美关系的紧张不和。
综上所述,二战后,美国始终都没有放弃它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时期的外交政策课件
![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时期的外交政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8694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1.png)
面对苏联解体后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 动荡,老布什政府推动北约东扩,确 保欧洲稳定与安全,同时推动欧洲一 体化进程。
建立世界新秩序
倡导多边主义
老布什政府提出建立“世界新秩 序”的理念,倡导多边主义和国 际合作,以应对全球挑战和威胁 。
推进军控与裁军
在老布什政府的推动下,美国与 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达成一系列 军控与裁军协议,为世界和平与 稳定做出贡献。
对抗苏联扩张
在冷战背景下,里根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来对抗苏联的扩张行为,包括 加强北约联盟、推动军事现代化等 。
促进盟友合作
里根积极与美国的盟友合作,共同 应对全球挑战,进一步巩固了美国 的全球影响力。
与苏联的关系及“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
里根提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 计划,旨在通过发展导弹防御系
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克林顿时期支持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多边 贸易体制,通过国际合作和规则制定,促进全球 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
开拓新兴市场
克林顿政府鼓励美国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推动与 亚洲、拉丁美洲等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加强 经济互联互通。
应对种族和民族冲突,促进人权和民主
强调人权外交
克林顿政府将人权外交作为重要方向,通过外交手段促进全球范围 内的人权和民主。
强调人权和民主价值观
里根将人权和民主价值观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通过外交 手段推动这些价值观在全球的传播和实践。
促进市场经济
里根倡导自由市场经济,推动全球经济体系向自由化和市场化方向 发展,这也成为了他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02
老布什时期的外交政策
冷战结束与苏联解体
结束冷战
老布什总统在任期间,冷战结束,苏 联解体,标志着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 化。美国在此背景下积极调整外交政 策,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
美国外交政策复习讲义
![美国外交政策复习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3cca9741eb91a37f1115ca3.png)
第一章绪论一.美国外交政策的决策机构1.总统:2.国务院:3.国防部:4.中情局:5.国家安全委员会:二.美国外交史的分期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期和发展演变过程,国内外学者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一)美国历史学家S F比米斯在《美国外交史》中把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即开创时期——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到1823年“门罗主义”的出炉;扩张时期——从1823年到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二十世纪的外交——从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至今。
这种划分方法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492年开始,实际上不仅仅是美国而是整个美洲的外交史。
(二)布鲁斯·詹特尔金和托马斯·帕特森主编的《美国对外关系》四卷本(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把美国对外政策分为8个时期:①1776-1815年,独立和巩固独立时期;②1815-19世纪40年代,确定北美大陆版图,提出“门罗主义”和“天定命运论”时期;③19世纪40年代-1865年,内战时期;④1865-1900年,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建立霸权,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向太平洋扩张时期;⑤1900-1914年,帝国主义大国时期;⑥1914-1945年,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超级大国时期;⑦1945-20世纪80年代,冷战和全球扩张时期;⑧20世纪90年代至今,后冷战时期。
(三)杨生茂主编的《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以“扩张”为主线全面考察了从独立战争到1989年布什出任美国总统为止的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将美国的对外政策大致分为大陆扩张、海外扩张和全球称霸三个时期。
李庆余编著的《美国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认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应包括两大阶段,1776-1945年以前的美国对外政策是孤立主义时期,1945年至今是全球主义时期。
也有学者如国际关系学院林宏宇认为1776-1941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地区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又可分为北美时期和亚拉时期)1941年至今是全球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以冷战为界可分为冷战前时期、冷战时期和冷战后时期。
美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
![美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a395fd0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b.png)
美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美国外交政策则是决定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如何行动的根本性因素,对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以及全球秩序的稳定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建国以来的两个世纪中,美国外交政策经历了数次大的变革和调整,这些历史的演变不仅与时间背景、美国内部政治和经济发展相关,也与世界格局、国际局势密不可分。
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主张独立自主,不参与欧洲国家之间的争端,并制定了“中立主义”外交政策。
此后,美国长期秉持孤立主义、避免卷入欧洲战争的原则,但在20世纪初成为世界强国之后,开始逐步推行干预主义外交政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虽然不断宣誓保持中立,但是随着局势的恶化,美国最终还是于1917年正式加入了盟军的行列。
接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主义外交政策。
美式民主、自由市场和价值观被视为全球的“标准”,美国通过军事手段、经济制裁和文化影响力不断推广其衣钵。
然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美国外交政策面临着多重挑战和转型。
一方面,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关系形势复杂多变,各国间的利益和权力分布更加均衡,美国的霸权主义面临挑战。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分化加剧、种族问题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加剧了美国内部矛盾。
此外,美国还面临着安全、能源、环境和气候问题等全球性挑战,需要跨越领域和国界的合作解决。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外交政策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首先,美国逐渐放弃了单极霸权主义,开始尝试与其他国家协商、合作和协调行动。
这一点体现在一系列多边协议和机制上,比如《巴黎协定》、《伊核协议》等等。
此外,美国也开始逐步转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尝试与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进行对话和合作,同时欧盟、非洲和拉美也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伙伴。
其次,美国更加注重文化外交,强调软实力的发挥,保护和推广民主、人权、自由市场和全球化等理念。
第四章 战后美国历届总统推行的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罗斯福-杜鲁门时期的外交政策.ppt
![第四章 战后美国历届总统推行的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罗斯福-杜鲁门时期的外交政策.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0514a7c281e53a5902ff0a.png)
第一节 罗斯福-杜鲁门时期(1933/3-1937/1-1941/11945/1-1945/4——1949/1-1953/1,民主党)
一、美国制定称霸世界的计划
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三、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美国制定称霸世界的计划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2009年4月,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成为北约正式成员国。 28
3、东西方在远东的对峙
1945年的雅尔塔协定规定了苏联在远东和中 国的权益。
从1948年下半年起,苏联才完全丢掉了对国 民党政府的幻想,开始全力支持中共。
1950年2月,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建立战略同盟关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1年9月美国单方面在旧金山召开“对日
和会”,签署了《旧金山和约》。
4、杜鲁门时期建立的其他 旨在遏制苏联(和新中国)的军事联盟组织
1951年8月通过《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建立 美菲同盟。
1951年9月通过《美日安保条约》建立的美 日同盟。
1951年9月通过《美澳新安全条约》建立美 澳新同盟。
1951年的大选中,保守党重夺政权,再度出任 首相,1955年4月因健康原因辞职。
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一次世界 大战回忆录》,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 录》,《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等。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3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咨文, 宣称:今日世界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对两种 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是“以大多数人 的意志为基础”的“自由制度”,另一种是 “以强加于大多数人的少数人的意志为基础” 的“极权政体”,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 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 奴役阴谋”。“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 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 关”。
第四章第八九节克林顿小布什时期的外交政策PPT课件
![第四章第八九节克林顿小布什时期的外交政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9f113cddccda38366baf1d.png)
第九节 小布什时期的外交政策
一、单边主义路线 二、先发制人战略 三、“邪恶轴心”说
一、单边主义路线 1、抛弃《京都议定书》 2、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 3、反对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1、抛弃《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旨在限制各国工业废气排 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联合国气候大 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共有 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
《京都议定书》的内容是实现公约的第一 阶段安排,所以只涉及工业发达国家。其 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发达国家的二 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 基础上平均减少5.2%。
18
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将会损害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 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制温室气体的义务” 为借口,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布什 政府甚至还声称,《京都议定书》协定缺 乏“科学结论”。美国成为八大工业国之 中惟一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的国家。
198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24.7%, 1998年占世界的28.73%,遥遥领先于其他国 家,现在上升到31%以上。世界力量对比进 一步失衡。与此同时,美国强调维持其超 级军事强国的地位,同时在全世界扩展民 主。
3
二、参与扩展战略
该战略的核心是,在不存在同等的战略对 手和意识形态竞争的条件下,美国可以随 着自由市场的扩大和民主价值观的扩展即 全球化的深入,通过接触,而非遏制,来 改变主要大国不满足于现状的行为,使他 们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成员,从而保 证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扩展。
2009年4月,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成为北 约正式成员国。
五、加强美日同盟
1992年6月,宫泽内阁推动国会强行通过了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也称“向 海外派兵法”)。该法的通过突破了现行宪 法不准向海外派兵的禁区,迈出了通向修 宪之路的十分重要的一步。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ppt课件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78ef1eed630b1c59eeb5c2.png)
全球扩张时期
• (一)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 • 遏制与威慑 • 尼克松的“缓和”政策 • 里根的“重振国威” • (二)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 • “走出遏制”战略 • 布什的“世界新秩序” • 克林顿政府“扩展战略” • 小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
15
(1)冷战时期(90年代以前) ——重点在欧洲
9
门罗主义
• 1823年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争夺殖民地”原 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
10
海外扩张时期
• 1898-1918,美西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 1919-1933,一战结束到经济大危机 • 1933-1945,新政到二战结束
11
在海外扩张时期,美国外交指导思想是门户开 放政策,它是1899年和1900年由美国国务卿海 约翰首先提出的一种针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后 来则成为海外扩张时期美国外交的指南,它反 映了美国国立上升、但实力又不敌英法等列强 的情况下,美国不得不打着机会均等、利益均 沾的旗号,力求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扩大美国的 海外利益,同其他列强争夺海外市场。
3
威尔逊主义者(传教士)认为:美国 负有向世界传播美国民主和社会价值 观、创造接纳法制的和平国际社会的 道德义务和重要国家利益
4
杰斐逊主义者(律师)认为:美国外交政策应当 少关心向外传播民主,多关心国内的安全。
5
杰克逊主义者(战士)认为:美国政府在外交和 国内政策方面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美国人民的物 质安全和经济富足。被称为人民主义学派。
16
七十年代初,尼克松政府为摆脱越南战阵泥潭, 面对资本主义阵营的离心力加大,苏联总体实力 的超赶,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美国 调整对外战略,全球局势开始走向缓和。
15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时期的外交政策
![15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时期的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fd74d387c24028905fc367.png)
1978-1980年任阿肯色州州长,1982-1992年又连续5次 担任州长
美国第一位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总统。
竞选口号:It's the economy,stupid!
第二位遭受国会众议院弹劾动议的总统,但弹劾动议未 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仅次于西奥多·罗斯福(42)和约翰·肯尼迪(43)之后 的最年轻的美国总统(46岁时担任总统)
第六节 里根时期的外交政策
一、对苏联的新遏制政策 二、新灵活反应战略 三、星球大战计划 四、里根主义 五、80年代中期开始美苏关系再次缓和 六、中美战略协作与《八·一七公报》
里根(1911-2004,1981.1-1989.1在任)
曾经是好莱坞演员 两次任美国电影演员协会主席 1966年至1974年担任两届加利福尼亚州州长 两度争取共和党总统提名未获得成功 1980年11月击败卡特当选总统 1984年11月以席卷49个州选票的绝对优势连任 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93岁) 美国历史上就职时年纪最大的总统(70/75岁) “我们必须捍卫自由,否则自由将离我们而去。”
精选可编辑ppt
29
对世界主要不安定因素的见解和对策:认 为世界力量失衡所导致的地区性动荡不安 为主要威胁。美国将把着眼点从苏联、东 欧转向对付地区危机和冲突。
世界新秩序的基本思路:推行开放型市场 经济体制,最终导致西方式民主化的实现, 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民主潮流”发 展作为消除对美国安全威胁的根本途径, 达到将美国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的目标。
《中导条约》的内容和意义
在3年之内,美国和苏联两国已部署和未部 署的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中程和中短程 导弹将全部销毁,而且以后也不得试验、 生产和拥有这些武器。为保证条约的实施, 允许双方进行现场核查。
第一讲 美国外交政策:Thematic and Sources
![第一讲 美国外交政策:Thematic and Sources](https://img.taocdn.com/s3/m/b387d7220722192e4536f693.png)
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析框架
本教材试图理解价值、目标和手段是如何及 为何塑造美国外交政策——有时刺激变革和 促进革新,有时则制约了国家应对新挑战的 能力,甚至当环境要求它这样做时。 作者的假设:奠定美国外交政策的价值和目 标拒绝变化 对上述假设的分析框架:政治科学家詹姆斯 N.罗森瑙的来源范畴(source categories) 分析法
External Sources外部来源 Societal Sources社会来源 Governmental Sources政府来源 Role Sources角色来源 Individual Sources个人因素 Q:分类的依据?分类的层次?逻辑? 分类的依据? 分类的依据 分类的层次?逻辑?
五个层次的原因要素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attern and Process
Eugene R. Wittkopf, Charles W. Kegley, Jr. James M. Scott
Contents目录
Analytical and Thematic Perspectives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析和主题视角 Pattern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美国外交政策的形式 External Source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美国外交政策的 外部来源 Societal Source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美国外交政策的 社会来源 Governmental Source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政府来源 Role Source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角色来源 Individuals as Source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个人 Pattern and Process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形式和过程
高三历史课件:美国的外交政策
![高三历史课件:美国的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85128e60722192e4436f60d.png)
9
(2)冷战结束后(90年代以来—)—全球战略意图明显
表现: 科索沃战争,出兵阿富汗、北约东扩、 伊拉克战争等等
特点: 单边主义(企图单独主宰世界)
原因: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问:9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活动中的重大事件有 哪些?通过这些事件能否看出美国外交战略的重 心有什么变化?
教学ppt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维护他 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 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已的国 家利益。
——1947年3 月杜鲁门的讲 话
教学ppt
16
材料四: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 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 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 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 未来的援助,应该不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 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的勾心斗角阻挠它 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教学ppt
13
材料一:基于伟大的动机和公正的原则,……(我们) 不干涉欧洲一国的内政;……但是关于中、南、北美洲, 情况是明显地截然不同的。各同盟国如果要把它们的政 治制度扩大到中、南、北美洲的任何一部分区域,而不 危及我们的和平幸福,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对于这种 干涉,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不能熟视无睹。
一根本矛盾在当前的汇聚点。
——《千龙新闻网》教学ppt来自3结合材料回答:
1、美国新世纪战略的本质是什么?它与以往 国际关系格局的最大不同点在哪里?
本质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最大的不同点是世界格局是多极或两极制约还是单极制约
2、据材料二回答,美国执意对伊动武的本质 意图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门罗主义
• 1823年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 洲争夺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 “美洲体系”原则
10
海外扩张时期
• 1898-1918,美西战争到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
• 1919-1933,一战结束到经济大 危机
• 1933-1945,新政到二战结束
11
在海外扩张时期,美国外交指导思想是门户 开放政策,它是1899年和1900年由美国国务 卿海约翰首先提出的一种针对中国的外交政 策,后来则成为海外扩张时期美国外交的指 南,它反映了美国国立上升、但实力又不敌 英法等列强的情况下,美国不得不打着机会 均等、利益均沾的旗号,力求最大限度地维 护和扩大美国的海外利益,同其他列强争夺 海外市场。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
将影响美国外交政策原则分为四个学派
汉密威尔主义、威尔逊主义、杰 斐逊主义和杰克逊主义
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的对外政策:
汉密尔顿主义者(商人) 威尔逊主义者(传教士) 杰克逊主义者(战士) 杰斐逊主义者(律师)
2
汉密尔顿主义者(商人)认为: 国家政府与大企业之间的强大联盟是 国内稳定和国外有效行动的关键, 他们长期关注国家以有利的条件 融入全球经济的需要。
• (三)1845-1860,从向西大规模扩张领土到内 战前夕。
• (四)1861-1897,内战开始到美西战争前夕。
8
1796年9月17日,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他 卸任总统一职的《告别词》中,提出了 孤立主义的外交原则,至此传统的孤立 思想上升为政策方针。孤立主义有三个 基本特点: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 事务。其核心是最后一点,即不介入欧 洲争端—孤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2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国内施行政治民主化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
19
1990年9月11日,乔治·布什就海湾危 机向美国国会发表讲话时,明确提出 了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问题。尽管 波斯湾的危机很严重,但它也提供了 一个朝着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时期前 进的少有机会。在这种动荡之后,就 可以实现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标, 即进入一个“新纪元”。
6
扩张史的对外政策
大陆扩张时期(1775--1897)、 海洋扩张时期(1898--1945)
全球扩张时期(1946—今)
7
大陆扩张时期
• (一)1775-1814年,秘密通讯委员会建立到第 二次美英战争结束。
• (二)1815-1844年,美国通过《根特合约》巩 固独立到进一步掀起向西扩张浪潮的前夕。
12
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 美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二战不 仅把美国推上了世界政治大舞台,而且使 其在战争中迅速崛起发展成为国力、军力 都高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首的超级大国。 到战阵结束时候,美国的工业是西欧和日 本总和的两倍多,还是当时唯一的有核国 家。
13
杜鲁门政府为了维护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国家所谓的“扩张”,维护和扩大美国 的全球利益,制定了遏制战略,同苏联展开 了长达近半个世界的冷战。“遏制共产主义” 成为美国长期和不变的战略目标。遏制战略 的提出和实施是美国外交政策转向全球政策, 由原来的海外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14
全球扩张时期
• (一)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 • 遏制与威慑 • 尼克松的“缓和”政策 • 里根的“重振国威” • (二)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 • “走出遏制”战略 • 布什的“世界新秩序” • 克林顿政府“扩展战略” • 小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
15
(1)冷战时期(90年代以前)——重点在欧洲
表现:欧洲:冷战政策,亚洲:热战,非洲、拉美:扶植控制
特点: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全球扩张
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西欧各国
衰落,苏联政治军事实力增长
(2)冷战结束后(90年代以来)——全球战略意图明显
表现:
科索沃战争,出兵阿富汗、北约东扩、 伊拉克战争等等
特点: 单边主义(企图单独主宰世界)
原因: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18
1989年5月12日,乔治·布什总统首次提出了 对苏联 的超越遏制政策。超越遏制政策实际上是遏制 战略 的继续和发展,但其目标要比遏制政策大得多, 即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不放弃军事遏制的同 时,以经济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 意识形态等各种手段,使东欧国家摆脱苏联的 影响,促使苏联消减军事力量,最终使苏联在
3
威尔逊主义者(传教士)认为:美 国负有向世界传播美国民主和社会 价值观、创造接纳法制的和平国际 社会的道德义务和重要国家利益
4
杰斐逊主义者(律师)认为:美 国外交政策应当少关心向外传播 民主,多关心国内的安全。
5
杰克逊主义者(战士)认为:美 国政府在外交和国内政策方面最 重要的目标应该是美国人民的物 质安全和经济富足。被称为人民 主义学派。
16
七十年代初,尼克松政府为摆脱 越南战阵泥潭,面对资本主义阵 营的离心力加大,苏联总体实力 的超赶,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 位的上升,美国调整对外战略, 全球局势开始走向缓和。
17
到了80年代中期,里根政府“以实力求和 平”,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同苏联展开一 场综合国力的较量,使苏联陷入内外交困的 境地,迫使苏联不得不转变战略,谋求与美 国的缓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一方面在国内 进行政治改革,一方面提出国际政治新思维, 对苏联的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力图缓和 美苏紧张关系。
20
1994年7月21日,克林顿政府正 式提出了被称为“参与和扩展” 国家安全战略,并确定该战略总 目标是恢复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 地位。美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进一步加强美国对世界的领导; 扩大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推广 美国式的市场经济、民主制度和 价值观念。
21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