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皮肤科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与日晒关系显著,夏季加重,冬季减轻。
病例对比
咖啡牛奶斑
咖啡牛奶斑
(cafe au lait spot)为遗传性皮肤病,色素斑处的黑色素细胞和角质形成
细胞内黑色素增多,黑色素细胞活性亢进,产生大量黑色素,形成咖啡
斑色素沉着。咖啡斑可谓多系统疾病的一种标志,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结节性硬化病、Albright综合证、Silver-Russel综合证、Watsons综合证
临床表现
通常在幼儿期5-6岁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青春后期
最重,中年后逐渐减轻。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多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尤以鼻梁及两颊最常见,有时颈部、
肩部、前臂和手背也有。
淡褐色至黑褐色米粒大小斑点,直径3-5mm,圆形、卵圆形或不
规则形,境界清楚,孤立而不融合,数目多少不定,分布疏密不
。
临床表现
幼儿开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大,数目增多。与日晒无关。
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病损可终身不变。
淡褐色、黄棕色或暗棕色斑,边缘规则,大小不一,自数毫米至数十厘
米。
色素均匀,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
患有6个以上直径大于1.5cm的咖啡斑时,提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Von Recklinghausen病)的可能性,有报道90%以上神经纤维瘤病人有咖
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
四、选择光热解原理:根据不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选择 靶组织能吸收而周围组织不吸收的特定波长激光,而且脉 宽短于或等于靶组织的热弛豫时间,能量密度大于靶组织 损伤的阈值时,就可以保证有效的治疗病变的靶组织,而 同时对周围正常的组织损伤最小,这就是选择性光热作用 理论。包括三个基本条件:A合适的波长(吸收峰值及作 用深度),比如水的2940nm,氧合血红蛋白418、542、 577nm,而黑素小体刚在280-1200nm内随波长的增加对光 的吸收而减少,波长500nm作用深度0.4mm,800nm900nm——2.0mm。B. 脉宽小于或等于靶组织的热弛豫时 间。C能引起靶组织破坏而正常组织不引起并发症的合适 能量
毛囊40-100ms.
3 4 5
激光光斑 表面冷却 皮肤类型
常用激光参数
1. 能量(energy)——焦耳(joules) 2. 功率(power)——瓦(watts)
Watts=joules/seconds
3.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J/cm2 4. 波长wave length——nm 5. 脉宽pulse duration——ns, us, ms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伤的一位 英国水兵,世界第一位整形手术患者
(1917年)
一、激光的生物作用:热,压强,电磁,刺激,光化等五种效应
二、激光的物理剂量的四要素:功率、受照面积、受照时间、激
光的入射角
三、影响激光生物学效应的因素(除去波长、组织吸收系数前提
):
2. 组1织.热脉弛冲豫参时数间::脉皮宽肤、1m脉s冲,间黑隔素,小重体复1u频s率,、血平管均0.0功5-率45ms,
尖至芝麻大小,可相互融合,与日晒无关。 色素均匀,边缘渐淡而近于正常肤色。 泛发性黑子病及面正中黑子病为特殊类型。
脂溢性角化与老年性黑子
前者为一种良性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肿瘤,病因不 明,部分表现为常染色体遗传,老年人多见,发 生于30-40岁后,男性多见,表现为褐色、黑色边 界清楚的小斑片,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可 形成一层油脂性厚痂。
表皮冷却时间10ms,毛囊100ms,血管200ms
美容皮肤激光科各种常见疾病 及治疗方法
表皮色素增加性疾病:雀斑、脂溢性角化(老年 斑)、咖啡斑、单纯性雀斑样痣、色素沉着-息肉 综合征、日光性黑子(老年性黑子)
真皮色素增加性疾病:太田痣与伊藤痣、蓝痣、 颧部褐青色痣、外源性色素沉着症(文刺、爆物 沉着症)
啡斑。
百度文库
咖啡斑
.
雀斑样痣
雀斑样痣(lentigo)亦称黑子,我国古代书称为黑子或 黑痣。本症很常见,表现为棕黑色斑点。
临床表现 发病于幼年,到成年逐渐增多,亦有突然弥散性大量出
现者,或经多年逐渐减少而消失者。 可分布于皮肤任何部位或黏膜皮肤交界处。 淡褐至黑褐色斑疹,表面平滑或略隆起,多为圆形,针
激光与光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
激光的产生条件:激光工作物质吸收外界能 量,使其发生粒子反转,越来越多的粒子在 高能级聚合,并向低能级跃迁,同时放出光 子,光子通过在谐振腔内的不断振荡放大形 成激光,受激放大形成的光,称之为激光,
英文为“laser”,港台称为“镭射”。 特点:高的相干、单色、方向性及高亮度
真表皮色素增加性疾病:色素性毛表皮痣、斑痣 、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素性化妆品皮炎
雀斑
雀斑:(ephelide,frekle)为常见于面部的棕色点状色素沉着斑,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变性皮肤病。雀斑皮肤黑色素细胞内的
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在日光、X线紫外线的照射后,产生大量的
黑色素,形成雀斑。
后者发生于中年到老年,为长年受到强烈日光照 的人,为一种获得性黑子,病理为基底层黑素细 胞增多,表现为平滑的小色素沉着斑,与早期脂 溢性角化难以鉴别。
老年斑治疗对比
.
太田痣
太田痣(nevus of ota)又称眼上腭褐青色斑痣(nevus fuscoceruleus cophthalmomarillaris),为侵及面部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分布区域的 褐色或青灰色的皮肤斑状损害。本病于1939年由日本太田(ota)首先 报道,故名。太田痣的发病原因不明。一半以上病例在出生时即有较 明显的面部皮肤色素改变(日本太田报告为65%,国内报告为54%) 。亦可在1岁内或于儿童期发病,或病情加重、皮肤色素改变渐明显 而在此期被发现,也有在青春期才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者,发病年龄的 分布呈现婴儿期及青春期两个高峰。总的发病率为0.1%—0.2%,男女 之比为1:2.5—4.0。一般认为很少有家族史,但国内也有报告见家族 遗传史者。日晒、劳累、情绪不好及月经与妊娠都可加重本病。病理 上为真皮中(可累及皮下脂肪组织)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多,但其内的 黑色素小体的量不等、大小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