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文字素材3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文字素材2 华东师大版
各方反应国民政府1.外交努力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请国联主持公道;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重抗议;九一八事变(图1)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国联提出申诉;9月23日,中国政府就此事照会美国政府,希望对方「深切关怀」。
不抵抗政策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的决策完全是其一人所为。
与蒋介石无关。
尽管日本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多次挑衅,张学良仍于9月6日致电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现在日方对我外交渐趋积极,应付一切,极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
希迅即密电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落下了“不抵抗将军”的评价。
然而对于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后来逐渐评价为:他错误判断日军目的,若其知道日军并非“寻事”,而是要吞并东北。
作为东北少帅,他不至于会将东北拱手让给日本。
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国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当时认为“战争不合乎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应会约束关东军”。
2.中国共产党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军侵略。
九一八事变(图2)日本政府1.内阁不扩大方针1931年9月19日,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
南次郎陆军大臣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动,但是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男爵)怀疑这是关东军的阴谋,并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次事端。
9月24日,内阁会议决定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
然而关东军无视政府的决定,以自卫为名,不断扩大战线。
2.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12月11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
次日,犬养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贞夫任陆军大臣。
3.五一五事件1932年3月12日,犬养毅内阁作出决定“满蒙市从中国本土分离独立的统治地域,今后,(日本将)帮助其建立国家体制。
”事实上,日本政府在这次事件上被动地被独断专行的关东军制约。
华师大版历史八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课件
03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影响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社会动荡加剧
民族危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加 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民生问题突出
民族危机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民生问题变得突出,如贫困、失业 、教育、医疗等。
社会信任危机
民族危机导致社会信任度降低,人 与人之间的互信关系受到破坏。
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政治体制变革
持久战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 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指出抗日战争 是一场持久战,将经历战略防御、战 略相持、战略反攻三盟
国际联盟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通过决议,谴责日本侵略中国东 北,但未采取实质行动。
中立法
美国等一些国家在二战前采取的 中立政策,旨在避免卷入战争, 但也限制了对中国的援助。
华师大版历史八上《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ppt课件
目 录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表现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影响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应对策略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历史意义
01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
世界经济大危机
01
时间
1929年-1933年
02
地点
全球范围
03
04
推动现代化进程
为摆脱民族危机,中国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加 速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变革的进程。
3
促进思想解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 统观念和文化,推动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
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改变国际格局
01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导致了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加速了世界多
极化趋势的发展。
推动全球化进程
文化交流与融合
民族危机也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中国 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PPT课件3(说课) 华东师大版
板书设计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不抵抗 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练习巩固
1、每年9月18日这一天,我国上百个城市都进行鸣笛活动,目的是教育国民不忘国
耻。这一活动与下列哪次事件有关(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20世纪30年中期,在中国的大学生中间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大部分有一个
华东师大版第四单元 抗日战争
教学设计解说
教材分析 学情对策 教学过程
课程标准
本课属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习 主题的开篇课,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有如下 要求: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 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 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教材内容和地位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识: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
结果、影响;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表现;西安事变的背 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能力:1、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2、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
2、然后设问:为什么?(为纪念“九一八”,提醒 国人勿忘国耻) 3、过渡到新课:八十年前的9月18日到底发生了什 么……
关于“九一八事变”
基本思路 1、展示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感知九一八事变,掌握
基本史实,为问题探究奠定基础。 2、根据创设的情境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1)创、日设本又情为境什么—选—择在问19题31年探发动究侵—略中—国总的九结一指八事导变?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华东版]共33页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表现
三、西安事变
事变一
事变之后
如何办蒋
1、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矛盾变化。 2、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西安事变的历史情境中,在学生有 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学习活动“紧急会议”,让学生感
受到国家的危亡,感悟到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九九 一一 八八 事事
Thank you
事
成立伪满洲国 傀儡 政权
变
导致中日矛盾加剧,变成主要矛盾
归纳
你能说一说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主要表现吗?
1、东北人民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 2、全国大中城市纷纷以各种形式 抗日,并要求国民党抗日 3、部分爱国将士坚持局部抗战痛 击日本侵略军
西 安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如何办蒋
西 安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西 安 事 变
日本田中(右起第三人)内阁在 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侵华政策
活 动
活动三
三
西
紧急会议
介石的问题上,存在着杀蒋、审 蒋 、放蒋等不同意见。请根据当
变 时的历史环境谈谈你的意见和理
由。
事变发生后,各方对如何处置
西 蒋介石态度不一。
安
代表人物 态度
事
亲日派
何应钦
杀蒋
变
亲英美派 宋美龄
救蒋
中共
周恩来
和平解决
说一说九一八事变后各方对日
西 侵华态度。
活 动 二
安 中共 事 民众
率先高呼要建立抗日统
【华东师大版】八上历史: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案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知识与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难点: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是本课的难点
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我有的同
总结:日
本
总结:张学良、杨虎诚两将军之所以发动事变,是为了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
先安内”的政策,也是深感追随蒋介石的“剿共”没有前途,而呼
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总结: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仍坚持先安内、后攘外,在事变前夕,蒋还
杨施加压力,强令进攻红军,镇压学生请原。
凡此种种表明,总结:杀蒋必然激化矛盾,引发内战。
和平解决有利于国共和解,有利于):蒋介石为什么会同意“停止剿共,联红抗日”?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正义呼声;
原因
总结: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在度合作,一致。
通过本课的板书,将本课的知识点在系统地提示一遍。
再能提些有价值的问题,以强化学生质疑意识与能力。
只有学中生疑,以疑促学,。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海百货公司悬挂“国难”横
邮局信封加盖“还 我河山”字样
全国工商业 者抵制日货
问题:
通过这一组材料,你获得了哪些重 要信息,并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什 么精神?
1935年,日本侵略势力进一步 向关内扩张,华北危机,全国抗 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蒋介石 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张学 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 安事变。
材料二
1931年9月18日蒋介石
的日记中,蒋感叹: “早无侣伴,寂寞不堪。 下午研究地图,看中 山全集,筹划对粤对 匪策略。”
1929-1932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①国内:日本急需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
②国际:中国严重的国内危机,给日本侵华提供了 可乘之机。
第一步:一份报纸、引发思考?
思考1:张学良、杨虎城 为什么发动西安事变?
出示材料:
1935年4月,蒋为削弱张学良实力,命令张学良 围剿红军,但却遭到挫折,损失惨重,张逐渐对 蒋的调遣有所反感。 1936年4月,张学良与周恩来在陕西会谈,双方 达成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协定。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到西安督战,张学良与 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向蒋面谏“停止内战、联共 抗日”的主张,遭到蒋介石的严词训斥。
②“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 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从对联 中我们可以推断张少帅最大的政治贡献是 ( ) D A、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 C、为抗日救亡毅然发动西安事变 D、提出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③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者是( C ) A、赵一曼 B、杨靖宇 C、张作霖 D、吉鸿昌 ④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B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D、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
华师大版历史八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课件
民族危机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1
国家分裂
中央政权削弱,地方割据,国家不统一。
2
社会动荡
人民生活困苦,社会不稳定。
3
文化自卑
传统文化衰落,民族自信心受挫。
应对民族危机的措施和策略
国家统一
北伐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家 的统一和领土的收复。
文化复兴
五四运动的兴起,唤醒了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改革发展
国民党时期的改革措施,推动 了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
结论和展望
民族危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国家繁荣富强。
民族危机的原因分析
外部因素
列强的侵略和分割,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华 贸易不平衡等。
内部因素
民族觉醒的不足,政治制度的落后,社会矛盾 的激化等。
民族危机的表现形式
领土丧失
中国失去了大量领土,尤其是东北和台湾地 区。
文化危机
传统文化面临冲击和侵蚀。
政治混乱
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困境
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受阻。
华师大版历史八上《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ppt课件
民国时期,中国面临着诸多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这为民族危机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现提供了土壤。
民族危机的定义与特点
1 定义
2 特点
民族危机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于外部 和内部因素的交织作用,造成一个或多个 民族面临严重困境的情况。
民族危机通常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系统 性,涉及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 问题。
最新(华师大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4课《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公开课课件
小组合作探究:中共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解决会导致两个前途: 一是杀蒋必然激化矛盾,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 力量。 二是和平解决,有利于国共和解,结束十年内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有利于团结抗日,有利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所以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 安事变。
(五)结果: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
中国共产党发表声明
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你能说一说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主要表现吗?
1.中国共产党
发表宣言,号召全国民众抗日
2.东北人民
3.全国大中城市 4.部分爱国将士
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侵略。 纷纷以各种形式抗日,
并要求国民党抗日。
坚持局部抗战痛击日本侵略军
东北义勇军,抗日联军 国土虽失,国魂不灭!
九· 一八日本占 领东北后上海大 学生街头组织抗 日演讲大会
察哈尔民众抗 日同盟军
一· 二八事变 十九路军抵抗
中共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战士同日军作战 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
抗 日 英 雄 榜
杨靖宇
马本斋
马占山
赵一曼
`
杨靖宇 1940年春,日军解剖东北抗日联军一位战士的遗体,发现 胃中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不见一粒粮食。这位可歌可泣 的抗日英雄就是杨靖宇。杨靖宇(1905年一1940年),原名马 尚德, 1905年2月13日生于河南确山李家湾。抗日联军的创 始人。 1940年1月,抗日联军被日伪军重兵围困。他组织部 队分散突围,自己只身同敌人周旋五昼夜; 2月23日在吉林 濠江县三道崴子壮烈牺牲。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 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8年在吉林省通化市建成 “靖宇陵园”。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了不屈不挠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抗日英雄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杰出代表。
八年级历史上册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文字素材2 华东师大版
各方反应国民政府1.外交努力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请国联主持公道;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重抗议;九一八事变(图1)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国联提出申诉;9月23日,中国政府就此事照会美国政府,希望对方「深切关怀」。
不抵抗政策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的决策完全是其一人所为。
与蒋介石无关。
尽管日本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多次挑衅,张学良仍于9月6日致电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现在日方对我外交渐趋积极,应付一切,极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
希迅即密电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落下了“不抵抗将军”的评价。
然而对于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后来逐渐评价为:他错误判断日军目的,若其知道日军并非“寻事”,而是要吞并东北。
作为东北少帅,他不至于会将东北拱手让给日本。
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国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当时认为“战争不合乎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应会约束关东军”。
2.中国共产党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军侵略。
九一八事变(图2)日本政府1.内阁不扩大方针1931年9月19日,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
南次郎陆军大臣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动,但是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男爵)怀疑这是关东军的阴谋,并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次事端。
9月24日,内阁会议决定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
然而关东军无视政府的决定,以自卫为名,不断扩大战线。
2.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12月11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
次日,犬养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贞夫任陆军大臣。
3.五一五事件1932年3月12日,犬养毅内阁作出决定“满蒙市从中国本土分离独立的统治地域,今后,(日本将)帮助其建立国家体制。
”事实上,日本政府在这次事件上被动地被独断专行的关东军制约。
第十二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 舆论压力
③中共的团结抗日主张,
蒋介石为什么 会同意“停止 剿共,联红抗
日”?
合情合理合民心,不便公开对
④蒋氏本人被扣,不得不顺从民意,接受现 实
②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是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 殖民地的重要一步,中国人民面临日本进 一步侵略的重大威胁,中日民族矛盾逐步 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西安事变
中共为什么 要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
杀蒋必然激化矛盾,引起内战;
和平解决有利于国共和解,有利于团结抗日, 有利于全民族根本利益。
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呼声
第十二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一、九一八事变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已 侵占过中国哪些领土? 日本在甲午战争打败清政府后,于1895年通 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侵占了台湾。
日本为什么选择在1931年发动侵略 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①日本国内因素:急需摆脱经济危机 ②国外因素:国民党政权的全力“剿共”, 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精心策划
柳条胡同炸铁轨
影响
①东北的沦陷是中国民族利益的重大损失。 当时东北在全国所占的地位是领土的11.5% (等于日本的3倍),人口3%,铁矿70%, 大豆70%,石油50%以上,铁路40%左右, 煤矿、森林和牲畜30%以上,又是全国唯 一的出超区域和民族工业的广大市场。总 而言之,这是1840年以来,中国的领土主 权和经济利益最大的一次损失。
蓄谋已久
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会议后,首相 田中将会议确定的对华方针拟成秘密文件, 于同年7月25日密呈天皇,这就是臭名昭著 的《田中奏折》奏折赤裸裸地叫嚷“惟欲 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中国”、“中国完全可被我国征 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 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课件3 华东师大版
5、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 “放蒋”太轻率,可惜; “送蒋”
更是误了一生,可叹!你的意见如何?
6、有人认为事变解决后,各方面都有所得,蒋介石得到了个 人
安全,张、杨获得爱国名声,中共从此摆脱“剿共”围攻。 也
有人认为各方面都有失:蒋介石作为“领袖”被扣,威信扫 地;
主张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号召
感召
日本 发动 帝国主义
九一八
引发
全国抗日 救亡运动
高潮
推动 张学良 发动 西安
杨虎城
事变
要求抗日 亲日派 讨伐
国民党政府
要求放蒋
亲英美派
接受和平解决
2、若国民党内亲日派和亲英美派互动干戈,甚至两派的后台 日本和美英直接冲突,削弱的是国民党的统治力量和帝国 主义的实力,对中共和其他革命力量大为有利,我们可以 坐山观虎斗,对事变不要去管。
3、蒋介石在十年内战中大力“剿共”,并杀害不少革命战士。他 被关或者被杀,正好为中共和红军出一口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杀蒋”可能会激化矛盾,但“放蒋”太便宜了他,因此 还是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内容标准: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 决的历史作用。
一、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陷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三、西安事变
对蒋介石应该如何处置?
1、何应钦等人力主讨伐张、杨,并想取而代之,是出自权欲; 宋子文兄妹想救蒋介石,并紧张活动,是出自私情。双方都 不是为了国家利益,我党应对两派都不支持。
第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亲日派利用救蒋做幌子,发 动发动内战的阴谋,推动亲英美派为主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走 向抗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世人皆知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蛇吞象”的重要军事步骤,同时,是积贫积弱的中华民国沦为“敌陷区”,我四万万同胞几乎成为“亡国奴”的重要历史转折点。
之所以发生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日中双方各自的主客观原因。
一、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且步步紧逼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弹丸岛国,领土狭小,资源匮乏,其经济发展受空间严重制约,而这个“大和民族”又向来效忠天皇,尚武崇勇,争强好胜,野心勃勃。
一旦他的国家首脑扩张野心膨胀,一旦他具备了军事实力,一旦国际气候适宜,走上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邪路,即成为历史必然。
而他侵略的目标就是与其相邻的经济弱国,首选俄国、中国和朝鲜。
史料证明,日本在19世纪对外围国家的富饶国土和经济资源就垂涎三呎,侵华野心由来已久,尤其1931年“9·18”前后加快侵华步骤,且步步紧逼。
早在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颁行诏书,宣称“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扩张。
1874年2月,日军在台湾琅峤登陆,开始了对台湾的进攻。
1879年4月,日本占领琉球,更名冲绳县。
1884年,日本趁中国忙于中法战争之际,驻朝公使竹添策动亲日的“开化党”政变,12月4日一夜间推翻了保守派政权。
次日,国王下诏革新政治,建立了开化党政府。
这是日本侵犯朝鲜的最早政治步骤。
1894年6月3日,就在中国清政府犹豫不决之际,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乐、外务次官林董与陆军中将川上等军国主义分子一起,策划了向朝鲜派遣混成旅团的阴谋,趁机一举占领朝鲜。
1894年7月25日,蓄谋已久的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
日本侵略者在辽东半岛、黄海海域进攻得手后,又在1895年1月20日,开始实施“山东半岛作战计划”。
陆军在日本联合舰队的支持下,在威海侧后的荣成角登陆,从海上进攻威海卫也同时展开。
1895年5月29日,日本海军少将东乡平八郎指挥“浪速”、“高千穗”两艘军舰,掩护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的近卫师团第二联队和川村景明的第一旅团在澳底、盐寮登陆。
6月2日占领基隆炮台。
同一天,李经芳与桦山资纪正式签订割台协议。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通过日俄讲和条约,将中国旅顺、大连等地的租借权和长春-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设施的财产权利占为己有。
此后,日本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有关东军负责铁路沿线的警备。
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并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在田中奏折中曾经提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可被中国征服,其它如小中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
”此后的两三年中,一批对本国政府裁军不满的军人开始秘密集会,天剑党、樱会、一夕会等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后来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人,都是一夕会的成员。
不过当时最有名的还是石原莞尔,是他提出“满蒙生命线”的理论。
以石原为主谋,开始酝酿策划“9?18事变”。
1928年5月,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试图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炮轰南城,与中国北伐军发生交战,造成济南惨案,杀害了中国外交部山东交涉员蔡公时等十六人。
最后,在蒋中正表面惩办参战主要军官之后,日军退出济南。
在“九一八事变”酝酿实施过程中,在我东北地区连续发生暸皇姑屯事件(1928年)、中村事件(1931年6月)、万宝山事件(1931年7月),利用“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诬陷中国“损害日韩移民”,为策动更大的军事事变制造借口。
1931年9月18日傍晚,发生柳条湖事件,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真正的前奏。
这天晚上,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当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
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
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
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当天晚上发生在中国领土上最令人痛心的军事惨案。
也就是从这个黑暗的夜晚开始,日本打响了侵略中国大陆第一枪,日本侵华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暴露无遗;也就是从这个漆黑的夜晚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将一场非正义的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强加于中国;也就是从这个暗无天日的“九一八”开始,中国好端端中华江山被侵略者撕裂得支离破碎不堪忍睹,城市、矿山、铁路一夜间沦落强盗敌手;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四万万同胞首先是东北父老,流离失所,血染山川,遭受了无尽的战争苦难……二、朝廷腐败,使日本侵华野心逐步得逞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兴衰历时二百多年,入关后的共有10个皇帝,从嘉庆开始由盛转衰。
嘉庆帝处死和珅后,本该重朝纲,巩固清廉朝政。
但是他却把富可敌国的和珅全部财产没收后未填充国库,而是且为己有。
亿万赃款赃物放在皇帝名下,任意挥霍享受。
故史称“和珅撂倒,嘉庆吃饱”,从此清朝腐败风气日益蔓延,而始终却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
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道光帝柄政30年。
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
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
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和英军入侵,使他寝食不安。
他想严厉禁烟,也曾下决心抗击侵略者,但他不知英国来自何方,不知殖民主义为何物。
平素无知人之明,临危无应变之策,以至战守茫然,毫无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顿足叹息,结果忍辱接受英国的城下之盟,1842年8月29日,签定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也即臭名昭著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赔付巨额银两。
从此开了被侵略者给侵略者割地赔款的恶劣先例。
咸丰即位时,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紫荆山前金田村爆发。
接踵而来的又有英法联军之役,迫使咸丰逃往热河承德。
咸丰在位11年,民怨沸腾,并不任战,“大局糜烂,不可收拾”,他往往中夜彷徨,一筹莫展,于是沉湎于声色,纵欲自戕,临死前两天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
咸丰帝死后,慈禧发动政变,诛杀肃顺,终于实现了“垂帘听政”。
同治、光绪两帝均成为摆设。
在这以后的近50年里,她独断朝纲,在此期间,地球上的许多国家科技发展,经济繁荣,政治改良,而中国却被这样一个充满权利欲的女人把持着,死气沉沉,发展迟缓,为了一己私利,她可以施展阴谋,倒行逆施,置民族的利益于不顾,绝大多数卖国条约都是这个昏庸透顶的“老佛爷”主持下由李鸿章等人逾侵略者签订的,割地赔款、丧失主权,国破家亡,民不聊生。
日本正是看准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腐朽本质,窥视中国多年之后,从入侵琉球、台湾开始,一步步走向大举进攻中国的道路。
1874年10月31日签订的《北京专约》中,琉球人遇害写成了“日本国民遇害”,日军进攻台湾写成了“保民义举”,中国以“抚恤”名义,赔偿白银五十万。
《北京专约》为日本兼并琉球提供了根据,1879年4月,日本占领琉球,更名冲绳县。
1885年签订的《天津条约》中,日本仍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
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凯总领朝鲜事务,加紧控制朝鲜。
而日本则加强经济渗透,并且加紧扩军备战,等待时机。
以后的九年,表面上风浪不兴,但形势正在悄然变化中……日本一直注意着中国。
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向明治天皇进呈的中国军队调查报告指出,清政府正在改革军制,如果仿效欧洲,则平时可征兵425万,战时可达850万人之多。
所以他认为“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
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
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而在此期间的清政府,看到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在一系列的军事对抗中,已经不像鸦片战争时那样,洋人几艘炮舰就应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飘飘然。
日本又在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意识到西方人并无意吞并国土,只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
虽然说最近几年东邻日本的一些动作,使人隐约感到将来会是个麻烦。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
1891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
这倒不是因为军火工业实现了国产化——钱被慈禧拿去修颐和园了。
而此时的日本明治天皇正紧锣密鼓地扩军备战,时刻准备从海上、陆地对昏庸腐败的中国发起进攻。
终于1894年7月--1895年4月,日本分三个阶段对我辽东半岛进行军事侵犯,这就是人所共知的中日“甲午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日本逼迫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投降,4月17日,李鸿章代表中国政府逾日本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为:①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②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③中国“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二万万两;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⑤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⑥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由中国政府每年付占领费库平银五十万两,在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领军;⑦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将战俘尽数交还,中国政府不得处分战俘中的降敌分子,立即释放在押的为日本军队效劳的间谍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战争中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免予追究。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侵略者“初尝战果”,也进一步看透了这不可救药的清王朝是多么的软弱可欺!由此,“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进一步激发了日本进军远东的侵略野心,历史的车轮也一步步向不可避免“八国联军进攻中国”、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和日本帝国企图独吞中国的“九一八事变”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