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汽车极端环境适应性技术
整车高寒地区适应性试验方法

整车高寒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在高寒地区进行整车环境适应性道路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高寒地区做环境适应性试验的各类汽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55-2009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GB/T 12535 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GB/T 12782 汽车采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3594-2003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试验方法GB/T 28958-2012 乘用车低温性能试验方法GB/T 33829-2017 轿车轮胎雪地抓着性能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路面附着系数(μ)指路面附着力与车轮法向(与路面垂直方向)压力的比值,介于0和1之间。
注:测量结果为用GB/T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试验方法测得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k)。
3.2雪地压实度指用GB/T 33829-2017轿车轮胎雪地抓着性能试验方法中雪地硬度测试仪(CTI)测得的雪地压实指数。
4 试验条件4.1车辆条件试验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保持车辆出厂时的外形结构和技术参数;——机械运动零部件润滑油的粘度应符合制造商的规定;——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按照制造商的规定,选择相应的冷却液;——车辆轮胎及轮胎气压应符合车辆制造厂的规定。
4.2场地条件4.2.1高寒地区试验场典型试验道路类型应包括但不限于表1规定的9种试验道路类型。
表1 试验道路类型4.2.2典型路面技术要求4.2.2.1压实雪面压实雪面应满足以下要求:a)表面均匀,平整度满足二级公路要求;b)压实雪面应满足GB/T 33829-2017中4.2.1路面条件的相关要求,其雪地压实度平均值在75~85之间;c)雪面附着系数(μ)应在0.2~0.3之间。
高原寒区特种动力装备研发生产方案(一)

高原寒区特种动力装备研发生产方案一、实施背景高原寒区环境具有气压低、气温低、氧气稀薄等自然特点,对动力装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原地区开发的重视度增加,加之国防、科研等领域对特种动力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高原寒区特种动力装备的研发生产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二、工作原理该研发生产方案基于高原寒区的特殊环境条件,通过以下工作原理来实现动力装备的高效运转:1.空气稀薄适应原理:利用涡轮增压技术,加大进气量,提高空气压力,以增加燃油燃烧效率。
2.低温启动原理:通过加热进气、燃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使其在缸内充分燃烧,确保发动机在低温下正常启动。
3.高原补偿原理:结合高原地区的气压和氧气含量特点,对发动机的供油和点火进行补偿,以保持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4.防冻保护原理:采用乙二醇防冻液与发动机热交换器相结合,防止发动机在低温下结冰。
三、实施计划步骤1.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客户对特种动力装备的具体需求。
2.技术研究与开发:组织技术团队进行研发,攻克高原寒区特种动力装备的关键技术难题。
3.样品制作与测试:制作原型样品,进行实地测试,收集反馈,对产品进行优化。
4.产品认证与批量生产:完成产品的相关认证,开始批量生产。
5.市场推广与销售:组织市场推广活动,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实现销售目标。
四、适用范围该研发生产方案适用于以下领域:1.国防建设:为高原地区的军事设施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装备。
2.科学研究:为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探测等活动提供动力支持。
3.能源开发:为高原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提供动力装备。
4.交通工具:为高原地区的交通工具提供高效、安全的动力源。
五、创新要点1.高效涡轮增压技术:通过高效涡轮增压技术,增加空气进气量,提高燃油燃烧效率,实现动力装备的高效运转。
2.低温启动技术:通过低温启动技术,确保发动机在-40℃的低温下也能正常启动。
3.高原补偿技术:结合高原地区的气压和氧气含量特点,对发动机的供油和点火进行补偿,以保持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是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研)制定的一套用于评估和认证越野车辆性能的标准体系。
随着人们对越野车辆的需求日益增长,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的制定成为了提高车辆品质和确保用户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引言部分的概述中,我们将首先对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进行简要介绍。
通过对越野车辆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和评估,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旨在确保越野车辆在各种复杂和恶劣的路况条件下具备良好的操控性、通过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将介绍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的背景和制定意义。
随着越野车市场的蓬勃发展,用户对越野车辆的性能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国内越野车辆的竞争力,中汽研组织专业团队倾力打造了越野认证标准,并通过多次论证、研究和测试,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文章的概述部分还将包括对后续正文结构和目的的说明。
通过明确每个部分的内容和目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论文的框架和主旨。
最后,我们将简要提及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的发展趋势和展望,展示该标准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力。
总体而言,本文的概述部分将为读者提供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的背景、制定意义以及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后续的具体内容打下基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主要章节和各章节内容的简单介绍。
在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的文章中,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的制定、意义和发展趋势:第二章为历史背景,介绍越野车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以及越野认证标准制定前的现状和问题。
第三章为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的制定过程和内涵。
首先,介绍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的制定目的和意义。
然后,详细介绍制定过程,包括相关专家的参与和市场调研。
最后,解析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技术指标、测试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
第四章为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的意义。
从经济、安全和环保等角度,探讨中汽研越野认证标准对汽车行业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冷知识——_整车高寒试验

冷知识整车高寒试验汽车作为出行的重要工具,对性能、寿命等方面要求极高,影响汽车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这就需要汽车经过严格的验证环节才能真正上市发售。
而汽车的“三高”试验正是检验新车品质、排除整车故障的关键一环,也是考验新车能否适应极端可可环境的重要依据。
撰文=许晖说起“三高”这个词,肯定有不少人第一反应会是“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这几样随时牵动每一个成年人神经的身体异常情况。
不要紧张,咱们是一本汽车类杂志,不会越俎代庖去聊那些不在咱们知识范畴的内容。
我们所说的“三高”指的是针对新车上市前所必然经历的高温试验、高原试验以及高寒试验。
考虑到本期的冬季专题,就让我们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寒、高温、高原测试之中的高寒试验,一起去了解一下与汽车相关的真正“冷知识”。
什么是高寒测试安全永远都是车辆行驶的第一诉求。
在高寒环境下,汽车的性能如驾驶性能、安全性能等均会发生明显下降。
良好操控性与舒适驾乘体验两者面对极端的寒冷,看似冲突但均不可或缺。
说到底,高寒测试就是在测试中不断调整,实现汽车各项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让测试车辆拥有更好的表现。
整车的高寒测试正因此而生,整车厂家将需要测试的车辆送往具有极端寒冷气温的地带(测试环境温度为-25℃至-40℃区间)。
通过对于车辆使用过程之中,多项有可能遇到的恶劣条件下复杂路况进行驾驶测试。
同时在驾驶过程之中,会针对整车的低温冷机启动性能、整车极寒驾驶性、整车采暖、除霜以及通风能力、内外饰材料抗寒效果,整车制动性能、配套轮胎抓地能力等多个项目进行终合评定,以其在极寒环境之下的表现进行评分。
国内外高寒测试在哪里做既然是极端环境测试,那么测试场地通常都会极其讲究,自打有“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开始,整车的“三高”测试基本都会在国内外具有极端高温、异常严寒和最接近大气层的海拔地区进行。
就高寒测试而言,通常会前往特定的寒区汽车试验场。
1973年德国博世集团的ABS工程师为了寻找良好的低附试验道路,在瑞典阿杰普洛格湖面上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冰雪试验道路,并由此拉开了汽车高寒试验场的序幕。
极端服役环境下空天与国防装备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

极端服役环境下空天与国防装备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一、导言极端服役环境下的空天与国防装备对力学方法与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在此类环境下,如何应用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以保证空天与国防装备的安全可靠性。
二、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概述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规律,通过试验手段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和研究的学科。
在极端服役环境下,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对空天与国防装备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研究。
三、应用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的意义1. 提高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极端服役环境中,装备承受着极高的载荷和压力,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装备受力情况,找出装备结构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优化方案,从而提高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优化装备设计通过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可以对不同结构和材料的装备进行比较测试,找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这样可以在保证装备性能的前提下,减轻装备的重量和体积,提高装备的适应性和机动性。
3. 验证理论模型和仿真结果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可以用来验证理论模型和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通过与实验结果相对比,可以评估和修正理论模型和仿真技术,提高预测与实际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四、应用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的案例分析1. 实验测量在极端服役环境下,可以通过动态试验和静态试验等实验手段对装备的应力、应变和变形进行测量。
例如使用应变片、力传感器和位移计等测量设备,对装备的受力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装备的应力分布、应力集中区和变形特点等信息。
2. 数值模拟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还可以与数值计算方法相结合,进行多物理场耦合仿真。
通过建立装备的有限元模型,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修正,可以对装备在极端服役环境中的受力、变形和破坏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
这样可以在实验之前对装备进行评估和验证,减少实验成本和时间。
五、结论实验力学方法与技术在极端服役环境下的空天与国防装备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道路车辆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计划6月发布

04环境技术/Environmental Technologyrade NewsT行业动态两项风电国家标准7月1日正式实施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国家标准GB/T36994-2018《风力发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规程》、GB/T36995-2018《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电压穿越能力测试规程》将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
《风力发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规程》规定了包括电压偏差适应性、频率偏差适应性、三相电压不平衡适应性、闪变适应性、谐波电压适应性等风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内容。
该标准结合了我国风电机组运行现状及电网运行对风电机组适应性的要求,同时也涉及相关设备、程序等方面要求。
《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电压穿越能力测试规程》规定了包括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两种类型的风电机组故障电压穿越能力技术要求。
参考现有技术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结合了当前技术能力与检测手段。
这两项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在提高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性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风电标准体系,推进我国风电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提高我国风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道路车辆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计划6月发布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道路电磁环境日益复杂,按传统标准进行过整车抗扰试验的车辆,在实际道路上仍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导致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如何评估整车在实际电磁环境下的电磁兼容性能是企业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标准规范此类道路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的采集与暗室回放检测方式,将有效的提升车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性与安全性。
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于2018年6月开始进行立项审查,7月24日正式立项,并于2019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研讨会。
各企业代表针对道路车辆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评价内容、主要技术指标等展开了充分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会后标准工作组将根据各企业代表的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整理和修改。
汽车能行驶的海拔高度范围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汽车能行驶的海拔高度范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探讨汽车能够行驶的海拔高度范围,包括对这一范围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海拔高度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有了更多关注。
了解汽车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性能表现和限制,并研究适应不同海拔高度的技术措施,对于改善汽车在高原地区的使用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文章内容以及目标。
其次,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定义汽车能行驶的海拔高度范围,并讨论影响因素以及海拔高度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适应不同海拔高度的技术措施,包括发动机调整及增压技术、燃料供给系统优化以及制动系统调整与制冷技术应用等方面。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汽车(轿车、SUV、越野车、高原专用车辆)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性能表现和限制。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汽车在高海拔地区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汽车能够行驶的海拔高度范围,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汽车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性能表现和限制,以及适应不同海拔高度的技术措施,为人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汽车提供参考。
同时,本文还希望促进相关领域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汽车行业在高原地区的发展。
通过深入探讨汽车与海拔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汽车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2. 汽车能行驶的海拔高度范围2.1 定义汽车能行驶的海拔高度范围汽车能行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指汽车在不同海拔高度下可以正常运行和发挥性能的范围。
一般而言,海拔高度越高,空气压力越低,氧气含量也会减少。
因此,在较高海拔处,汽车可能会遭遇一系列问题,如动力减弱、燃烧不完全、散热困难等。
2.2 影响汽车行驶海拔高度范围的因素影响汽车能够行驶的海拔高度范围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发动机是关键之一。
由于较高海拔处氧气含量较低,发动机燃烧所需氧气供应相对不足,从而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同时,电子传感器也受到影响,如进气流量计等不再准确测量到空气流入量。
《整车高寒地区适应性试验方法》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ICS 32.020T40团体标准T/CSAEXX-2020整车高寒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Test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vehicle in cold area(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该标准所涉必要专利信息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T/CSAE XX -2020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路面附着系数(μ) (1)3.2雪地压实度 (1)4 试验条件 (1)4.1车辆条件 (1)4.2场地条件 (2)5 试验项目及方法 (5)5.1 汽车起动性能试验 (5)5.2 采暖性能试验 (5)5.3 除霜性能试验 (5)5.4 积雪地面通过性试验 (6)5.5 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及低温充电试验 (7)5.6雪侵入试验(扬雪试验) (9)5.7 适应性行驶试验 (9)附录 A (规范性附录)试验工况路线 (11)附录 B (资料性附录)试验记录表 (14)II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提出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测试技术分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定远汽车试验场、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汽中心呼伦贝尔冬季汽车试验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策、刘兵、崔晓川、张晓辉、端方勇、陈亮、孙建忠、陈涌填、赵峰、唐天柱、王庆喜、刘卫昌、傅耀宇、吴波勇、吴旭、刘学松、何俊南、陈汉。
as1100 标准

as1100标准
AS1100标准是一种非常严格的汽车电子元件测试标准,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发布。
这个标准旨在确保汽车电子元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
AS1100标准对汽车电子元件的测试要求非常高,涵盖了电气性能、环境适应性、机械性能等多个方面。
在电气性能方面,AS1100标准要求汽车电子元件必须能够承受各种恶劣的电气环境,包括高电压、大电流、电磁干扰等。
这些元件必须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出现电击、过热等问题。
在环境适应性方面,AS1100标准要求汽车电子元件必须能够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这些极端环境条件包括高温、低温、潮湿、盐雾、振动等。
汽车电子元件必须能够承受这些环境因素,并且不会出现性能下降、损坏等问题。
在机械性能方面,AS1100标准要求汽车电子元件必须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这些元件必须能够承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冲击和负载,并且不会出现松动、断裂等问题。
为了确保汽车电子元件的质量和可靠性,AS1100标准还规定了详细的测试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包括测试设备、测试程序、测试数据分析和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测试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遵循AS1100标准对于保证汽车电子元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降低汽车故障的风险,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对于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车辆工程技术中常用的测试方法

车辆工程技术中常用的测试方法车辆工程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应用在车辆设计、制造、试验以及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在车辆工程技术中,测试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评估车辆的性能,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车辆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车辆工程技术中常用的测试方法。
1. 传动性能测试传动性能测试是评估车辆动力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包括动力性测试、加速度测试和燃油经济性测试。
动力性测试通过测量车辆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的加速度和最高速度,评估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性能。
加速度测试则是通过测量车辆在同一速度下的加速时间,评估车辆的加速性能。
燃油经济性测试则是通过测量车辆在规定工况下的油耗,评估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能。
2. 制动性能测试制动性能测试是评估车辆制动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其主要包括制动距离测试、制动力测试和制动稳定性测试。
制动距离测试通过测量车辆在特定速度下制动时所需的距离,评估车辆的制动能力。
制动力测试则是通过测量车辆制动系统输出的力,评估车辆制动系统的性能。
制动稳定性测试则是评估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3. 悬挂系统测试悬挂系统测试是评估车辆悬挂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包括悬挂刚度测试、悬挂阻尼测试和悬挂行程测试。
悬挂刚度测试通过测量车辆负荷时悬挂系统的刚度,评估车辆悬挂系统的支撑能力。
悬挂阻尼测试则是通过测量车辆在悬挂系统上下运动时的阻尼特性,评估车辆的悬挂舒适性和稳定性能。
悬挂行程测试则是评估车辆悬挂系统的行程范围和可靠性。
4. 环境适应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是评估车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性能的重要手段。
其中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湿度试验和海拔试验等。
高温试验通过模拟车辆在高温环境下运行,评估车辆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低温试验则是通过模拟车辆在低温环境下运行,评估车辆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湿度试验和海拔试验也是为了评估车辆在湿度和高海拔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可靠性试验报告

可靠性试验报告日期:2022年10月15日试验单位:某汽车制造公司试验地点:某汽车试验中心1. 试验目的本次可靠性试验旨在评估某款新型汽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能,验证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是否具备足够的可靠性,以便确定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为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2. 试验装置2.1 试验车辆:本次试验选取了10辆某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的新型汽车作为试验样机,车辆配置和参数具体如下:- 型号:XXXX- 发动机型号:XXXX- 车身形式:XXXX- 车辆颜色:XXXX- 最大载重量:XXXX- 驱动方式:XXXX2.2 试验设备:试验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包括数据采集仪、高温箱、低温箱、高湿箱、低湿箱、振动台等。
3. 试验内容和方法3.1 试验内容:本次试验按照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估:- 长时间驾驶试验:将车辆长时间驾驶在高速公路、市区道路和山区等不同路况和环境下,观察车辆的性能表现和可靠性。
- 环境适应性试验:将车辆分别置于高温、低温、高湿、低湿等不同环境条件下,测试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3.2 试验方法:试验过程中,记录车辆的行驶里程、耗油量和速度等参数,通过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车辆的各项工况数据,同时使用高温箱、低温箱、高湿箱、低湿箱和振动台等设备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实际使用情况。
4. 试验结果经过多次试验,得出以下结论:4.1 长时间驾驶试验结果:- 车辆在不同路况和环境下表现稳定,没有出现严重的故障和性能问题。
- 车辆刹车系统反应灵敏,制动效果良好。
- 发动机在高速行驶时的动力表现出色,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
4.2 环境适应性试验结果:- 车辆在高温环境下运行时,散热系统正常工作,引擎水温和油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 车辆在低温环境下启动无异常,车内供暖效果良好。
- 车辆在高湿环境下,车身无渗漏现象,电气设备正常工作。
- 车辆在低湿环境下,电气连接稳定,无线路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综上所述,根据试验结果显示,该款新型汽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能,满足了设计要求。
汽车“三高”环境适应性试验开发和验证

汽车“三高”环境适应性试验开发和验证程源;刘培培;赵林平;卢生林;徐有忠【摘要】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作为整车试验开发和验证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已受到国内外汽车生产厂家的重视。
文中介绍了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的概念,说明了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目的和试验类型,重点介绍了“三高”(高原、高温、高寒)环境适应性试验的主要试验地点及试验开发和验证项目;通过对比国外环境适应性试验的测试地点和气候环境,说明了国内测试地点的合理性;最后说明了环境适应性试验在试验开发中的重要性。
【期刊名称】《公路与汽运》【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高原试验;高温试验;高寒试验;开发和验证【作者】程源;刘培培;赵林平;卢生林;徐有忠【作者单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 241000;安徽德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 241000;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 241000;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 241000;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 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7随着汽车技术及行业的日益发展,汽车的综合性能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家的重视。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国家,因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域和气候特点。
汽车在不同地域和气候环境下其相关性能会发生变化,如汽车的非金属件、橡胶件、燃油和润滑油等容易受到高、低温环境的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驾驶性能和制动性能容易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进行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开发和验证非常重要且有必要。
1.1 环境适应性试验概念在汽车开发过程中,因为地域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汽车的相关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同时保证汽车在各种环境下的综合性能,汽车厂家通过在各种环境下开展汽车性能测试和验证确保汽车的综合性能,这样的测试称之为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
浅析整车道路适应性试验的发展及应用

浅析整车道路适应性试验的发展及应用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需求与认知也从简单的代步运输工具,提升到更高阶段,对汽车工艺及驾乘体验均有更高要求。
由此,整车主机厂为追求精工极致,结合客户实际需求,开展多元化、多维度优化完善整车试验验证体系。
通过提升试验验证体系验证方法,多维度测评产品的优点与痛点。
立足客户角度,改善产品弊端,从而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关键词:整车道路;适应性试验;发展引言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民消费的日益升级,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品能否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车辆工程是一个多系统交叉的复杂工程,整车性能的客观测试无法覆盖所有测试项目,同时也较难反映车辆的综合性能。
对于消费者而言,很难进行专业性能测试来了解车辆的基本性能,一般是通过人体感官对车辆的各项性能进行体验了解。
因此,立足用户视角、聚焦用户关注内容的商品性主观评价在车辆研发测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道路适应性试验的考核目标及意义道路适应性试验的特点是立足客户角度,全方位模拟用车环境、用户的驾驶习惯综合评判车辆的实用性及驾驶性能。
高效准确测评车辆在使用一段后的相关表现。
通过在不同地域、工况的社会公共道路上行驶后,全面梳理期间暴露的不同等级的问题,提前应对潜在风险,为后续车型的提升与改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有别于常规试验场的综合耐久试验,多样的自然环境及多场景的社会道路工况,有效的补充了常规试验场的固定工况的短板,并能为智能网联及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进行整车级的功能测评。
2目标与意义道路适应性试验的特点是立足客户角度,全方位模拟用车环境、用户驾驶习惯来综合评判车辆的实用性及驾驶性能;高效准确地测评车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相关表现;全面梳理在不同地域、工况的社会公共道路上行驶一定里程期间暴露出的不同等级问题。
其目的是提前应对潜在风险,为后续车型的提升与改善提供数据支撑。
不同于常规试验场的综合耐久试验,整车道路适应性试验采用多样的自然环境及多场景的社会道路工况,有效地补充了常规试验场固定工况的短板,并能为智能网联及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进行整车级的功能测评。
越野汽车极端环境适应性技术

!!!!!!!!!!!!!!!!!!!!!!!!!!!!!!!!!!!!!!!!!!!!!!!!!!!!!!!!!道路试验时,弹簧经常发生断裂现象。
对此,我们提出了该越野车的螺旋弹簧台架试验规范,对试验载荷和疲劳寿命次数进行了合理调整。
通过数轮的台架试验结果和多轮样车道路试验结果来看,我们提出的台架试验规范基本反映了该车的道路使用情况,达到了可靠性要求。
6结束语在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的高机动越野车上,在整车给定空间范围的约束下,为了满足整车平顺性和弹簧疲劳寿命的要求,螺旋弹簧结构型式、材料、应力及制造工艺方面都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做许多相应的工作,同时台架试验方法也必须根据实际受力和使用工况来确定。
参考文献:[1]张英会.弹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2]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TheDevelopmentandDesignofCoilSpringUsinginOff-roadVehicleWANGKun,LIYing-hao(DFMTechnicalCenter,Wuhan430056,China)Abstract:Coilspringisakeypartinhighmobilityvehiclesus-pensionsystem.Thisarticletakethecoilspringastheobjectofstudy,proposedstructuralstyle,thematerial,thelevelofstressandthefabricationtechnologyofcoilspring,whichshouldbemeettoprolongthecoilspringfatiguelifeandimprovesmooth-neesofthevehicle.Keywords:off-roadvehicle;coilspring;design;manufacture越野汽车极端环境适应性技术周忠胜,静大勇(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武汉430056)摘要:论述了越野汽车高温、低温、涉水、高海拔、电磁等极端环境适应技术,为越野汽车适应极端环境提供一些设计参考。
浅析装备环境适应性改进设计

浅析装备环境适应性改进设计摘要:环境适应性是装备的重要质量特性,为减少极端恶劣环境对装备的影响,需对装备进行环境适应性改进设计,本文通过对典型环境下装备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从装备设计和工艺过程控制等对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进行改进,提高装备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主题词:环境适应性改进设计工艺控制1引言环境适应性是指装备在服役过程中的综合环境因素作用下能实现所有预定的性能和功能且不被破坏的能力,是装备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影响装备效能发挥的重要质量特性,在装备设计中就需要开展环境适应性改进设计,包括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和提高装备自身抗环境作用能力的措施。
如可通过减振设计,减少振动、冲击应力影响。
2 环境对装备的影响装备环境是指在装备在贮存、运输、训练及使用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外界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诱发环境。
任何一种环境均会对所处该环境的装备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对装备产生暂时影响,使装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正常工作,但在环境因素减少或消失后可以恢复正常工作;另一种是会对装备产生永久影响,在环境因素减少或消失后装备无法恢复其功能,使装备发生损坏或失效。
3典型环境因素分析环境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诱发环境因素,主要涉及气候、地理、生物、机械和能量等各个方面,现针对典型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3.1 高温环境高温可使材料和结构件产生膨胀、软化、老化,致使其变形、强度降低,从而导致功能降低或丧失。
例如,不同材料的高温膨胀会使结构配合之间产生黏合、卡死或松动;机电部件过热会使绝缘或导电性能改变;有机材料褪色、裂开或出现裂纹,会缩短装备工作寿命;结构件发生变形、失效,引起装备机械性故障或者破坏完整性;温度梯度不同,电子电路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电阻器件阻值、继电器等接通和断开范围也会发生变化。
3.2 低温环境低温会造成湿气冷凝,出现霜冻和结冰现象;电气和机械性能变化,强度下降,抗冲击载荷能力减弱,易断裂;普通润滑剂黏度增加、变稠或固化、失去润滑特性;防冻液冻结,影响机械动作的质量和精度,尤其是液压动作系统最敏感;材料发硬变脆,低温引起材料收缩,配合间隙变化,使机械动作迟缓或停止,内部水、汽冻结,使功能失灵。
装甲车辆模拟环境试验标准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 of testing armored vehicles in laboratory by environment simulation, this study has established a standard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tests for armored vehicles, based on current standards in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urthermore, this standard system helps to make some industrial standards, concerning cold-starting test, constant hig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est, thermal balance capacity test for tracked vehicles, tractive characteristics test for tracked vehicles, defrosting performance test, sand and dust test.Key words:environmental test; armored vehicle; environment simulation摘要:为了满足装甲车辆模拟环境试验的迫切需求,对比国内外环境试验标准现状,研究建立了装甲车辆模拟环境试验标准体系,指导和牵引了低温起动、恒定湿热、履带热平衡、履带牵引特性、除霜性能和车内含尘量测定等试验方法研究和行业标准制定。
关键词:环境试验;装甲车辆;环境模拟中图分类号:TJ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204(2020)S1-0001-05装甲车辆模拟环境试验标准研究Study on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Tests for Armored Vehicles缑宇翔,张保军,郭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北京 100072)GOU Yu-xiang,ZHANG Bao-jun,GUO Qiang(China North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72)引言在试验室开展模拟环境试验,不仅仅是要求试验室能够提供所要求的环境条件,还必须有规范化的试验方法以及标准的试验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大的加热系统难以在布置紧凑的越野汽车上使 用。喷注启动液就是将乙醚或其它易燃液体喷入发 动机进气管改善着火条件, 但是启动液易燃、易爆、 对人体有毒, 储存、使用不便。
用装在进气管中的电热装置加热吸入的空气是 理想的进气预热方式。近年, 由于 PTC 热敏半导体 发 热 陶 瓷 材 料 具 有 升 温 速 度 快 、温 度 高 、体 积 小 、耗 电少、使用方便等特点, 得到广泛应用。这种装置只 使用车辆自身电源, 根据不同发动机设置 4~8 min 等不同加热时间, 发热体最高温度可达 260 ℃。根据 整车进气系统布置情况可以方便地将预热装置串联 在进气管路中。现在往往直接将 PTC 预热体装在发 动机缸盖上的进气管盖板上提高预热效果。
为了保证低温极端环境越野汽车的机动性能, 发动机快速启动后还应该具有良好的除霜除雾性 能。按照《GB 11555 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 要求及试验方法》和《GB 11556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 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试验, 暖风装置的除雾 和除霜性能应该满足标准规定。
汽车的采暖性能是保障在严寒地区驾驶员正常 操作和乘员正常生存的重要辅助工具。一般要求在环 境温度- 35 ℃时加热 30 min, 驾驶员足部温度应该大 于 5 ℃。这就要求优化整个暖风系统的匹配, 优化风 道设计, 提高暖风性能。要注重车身总成密封性能设 计, 做好车身整体的隔热保温性能。采暖性能一般按 照《GB/T 12782 汽车采暖性能试验方法》进行考核。
6 结束语
在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的高机动越野车 上, 在整车给定空间范围的约束下, 为了满足整车平 顺性和弹簧疲劳寿命的要求, 螺旋弹簧结构型式、材 料、应力及制造工艺方面都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做 许多相应的工作, 同时台架试验方法也必须根据实 际受力和使用工况来确定。
参考文献: [ 1] 张英会.弹簧[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0. [ 2] 余志生.汽车理论[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1.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Coil Spr ing Using in Off- r oad Vehicle
WANG Kun, LI Ying- hao ( DFM Technical Center, Wuhan 430056, China) Abstr act:Coil spring is a key part in high mobility vehicle sus- pension system. This article take the coil spring as the object of study, proposed structural style, the material, the level of stress and the fabrication technology of coil spring, which should be meet to prolong the coil spring fatigue life and improve smooth- nees of the vehicle. Key wor ds: off- road vehicle; coil spring; design; manufacture
越野汽车极端环境适应性技术 / 周忠胜, 静大勇
设 计·研 究
越野汽车极端环境适汽车公司 技术中心, 武汉 430056)
摘要: 论述了越野汽车高温、低温、涉水、高海拔、电磁等极端环境适应技术 , 为越野汽车适应极端环境提供一些设计
参考。
关键词: 越野汽车; 高温; 低温; 涉水; 高海拔; 电磁环境
!!!!!!!!!!!!!!!!!!!!!!!!!!!!!!!!!!!!!!!!!!!!!!!!!!!!!!!!!
道路试验时, 弹簧经常发生断裂现象。对此, 我们提 出了该越野车的螺旋弹簧台架试验规范, 对试验载 荷和疲劳寿命次数进行了合理调整。通过数轮的台 架试验结果和多轮样车道路试验结果来看, 我们提 出的台架试验规范基本反映了该车的道路使用情 况, 达到了可靠性要求。
中图分类号: U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2550( 2008) S1- 0029- 04
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越野汽车, 特别是军用越 野汽车, 由于其对高温、低温、长时间涉水行驶、高海 拔、电磁等极端环境适应性有很高技术要求。因此对 这些极端环境适应性设计是这些越野汽车研制的技 术难点。
·29·
设 计·研 究
汽车科技增刊 2008 年 2 月
来不必要的设计难度。 整车可以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台架试验, 也可
以根据《GB/T 12542 汽车发动机冷却能力道路试验 方法》进行道路试验, 考核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 1.2 总成热状态
在极端高温环境条件下为了保证车辆的正常使 用, 除了发动机不能过热外, 还应该保证变速器、分 动器、驱动桥等部件的润滑油温度不能超过使用要 求。在 35 ℃气温条件下车辆满载持续行驶时, 一般 要求发动机机油温度不高于 100 ℃, 机械变速器、分 动器润滑油温度不高于 100 ℃, 驱动桥的润滑油温 度不高于 90 ℃, 自动变速器油温应不高于120 ℃。 常规车辆发动机及传动系部件通风降温条件较好, 一般能满足要求。有时为了减小外形尺寸和减轻自 身质量, 将发动机和传动部件设计的非常紧凑, 或者 总成部件处于封闭区域, 散热条件很差, 应该对其进 行散热通风设计或设计外置强制冷却系统。 1.3 高温舒适性
3 涉水适应技术
对于越野汽车来说一般都有涉水深度要求。因
·30·
越野汽车极端环境适应性技术 / 周忠胜, 静大勇
此应该根据涉水深度的要求在整车布置图上画一条 涉水线, 在这条线下所有部件都要进行防水密封设 计。由于车辆在水中行驶时会在车前形成水浪, 因此 车前部的涉水线要相应抬高 20~30 mm。 3.1 发动机及系统
在整车布置时根据涉水线尽可能将电子电器设 备布置在涉水线的上方。如果不能实现就必须提高 其防护等级, 必须使其具有更高的防尘防水性能。
对于汽车用电器设备的防护等级一般执行国际 电子技术联盟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 60529 暴露条 件 下 的 防 护 等 级 》 和 国 际 标 准 化 组 织 标 准 《ISO 20653 道路车辆 防护等级( IP 编码) 电子设备对外 来物体、水和通道的防护》。防护等级一般用 IP××表 示。IP 为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国际防护的简写。第 一 位 数 字 表 示 防 护 固 体 , 分 0、1、2、3、4、5、6 等 级 别, 防护固体颗粒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级别 4 表 示 防 护 1 mm 以 上 的 物 体 ; 级 别 5 表 示 防 尘 、无 有 害影响; 级别 6 表示完全防尘。第二位数字表示防 护液体, 分 0、1、2、3、4、5、6、7、8 等级别。4 表示防 护各个方向的溅水, 无有害影响; 级别 5 表示防护 各个方向的低压喷水; 级别 6 表示很强的喷水, 无 有害影响; 级 别 7 表 示 防 护 15 cm ̄1 m 深 的 水 下 浸渍; 级别 8 表示防护 1 m 深的水下浸渍。
在 低 温 环 境 中 应 该 换 装 相 应 的 发 动 机 机 油 、防 锈防冻液和燃油, 发动机应该使用 0W30 机油、- 50 号防锈防冻液, 柴油应该使用- 50 号柴油。
发 动 机 冷 启 动 辅 助 装 置 一 般 有 加 热 冷 却 液 、机 油、燃油; 进气预热; 喷注启动液等型式。加热冷却 液、机油、燃油消耗功率大、耗电多、加热时间长, 依 靠车辆自身电源难以完成, 需要外界电源或加装结 构复杂的加热系统。这种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质量
2 极端低温适应技术
2.1 发动机冷启动 越野汽车低气温限值一般要求为- 41 ℃, 柴油
发动机不加装冷启动装置很难满足冷启动要求。 柴油发动机的正常启动在油气供应正常的情况
下, 依赖两个条件: 发动机转速达到启动转速; 可燃 混合气达到燃烧条件。发动机在严寒季节启动困难, 主要由于机油粘度增大, 启动阻力增大, 蓄电池工作 能力较低, 燃料雾化性能变坏等原因。因此满足冷启 动性能要求应该从改善燃烧的着火条件和达到启动 转速着手。
克服发动机的启动阻力达到发动机的启动转速 与起动机和蓄电池紧密关联。减速起动机与传统强制 啮合式起动机比较, 在启动功率相同情况下具有启动 转矩大、启动电流小、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 是极端低 温起动机最好的选择。一般采用减速起动机后启动电 流降低 30%, 启动转矩提高 40%, 质量降低 30%左右。
在涉水时应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一般将 发动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加高, 保证发动机进气和 排气顺利进行。进气和排气管路应该密封良好。发动 机可能部分浸入水中, 对这部分应该采取相应的技 术措施, 最好根据 GJB( 国家军用标准目录) 进行冲 洗和浸水试验。由于发动机冷却风扇也可能部分浸 入水中, 应该考核风扇击水时的强度情况。 3.2 电器设备的防护设计
发动机冷却能力应该使发动机最大功率点和最 大扭矩点两个极端状态的许用环境温度满足要求。 为了追求急加速和高速行驶性能, 越野汽车匹配大 功率发动机, 所以某些车辆在实际使用状况中发动 机最大扭矩点全负荷状态不会出现, 因此发动机最 大扭矩点冷却性能的设计要求应考虑车辆实际使用 状态, 否则会产生发动机过冷现象, 也给冷却系统带
1 极端高温适应技术
1.1 发动机冷却 一般越野汽车使用极端高温为 46 ℃。现在越野
汽车的比功率一般达到 22 kW/t, 甚至 30 kW/t, 这 样就对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发动机 散 热 器 、中 冷 器 、空 调 冷 凝 器 、甚 至 发 动 机 、变 速 器 、 分动器机油冷却器多层布置, 使迎风阻力大大增加, 增加了冷却系统负荷。
收稿日期: 2007- 1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