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期末复习基础训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C.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D. 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答案】D【解析】A.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故A错误。

B.同种介质,其温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振动,人听不到声音,故C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故D正确。

故选D。

2.以下实验不能阐述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B. 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C.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开D.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掉里面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听不见【答案】D【解析】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B.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由纸片的跳动可以认识到喇叭的振动,由此可知声音是由喇叭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C.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小球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D.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弱,直至几乎听不见,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阐述声音产生条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 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 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答案】C【解析】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间接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运用了转换法,小球被多次弹开间接的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声现象的是()A. 钟声悠扬B. 火车隆隆C. 风声呼啸D. 月光皎洁2.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无关3. 下列关于声音的三个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低B.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无关C.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小D. 音调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音调越高4. 下列关于回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B. 回声的产生与声音的传播速度有关C. 回声的产生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D. 回声的产生与障碍物的形状无关5. 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6. 下列关于声音的频率,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B. 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高C. 声音的频率与音色有关D. 声音的频率与响度有关7. 下列关于声音的音色,说法正确的是()A.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 音色与发声体的形状有关C. 音色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 音色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8. 下列关于声音的响度,说法正确的是()A.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B.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C. 响度与声音的传播距离有关D. 响度与声音的传播介质有关9. 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10. 下列关于声音的音调,说法正确的是()A.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B.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C. 音调与声音的传播距离有关D. 音调与声音的传播介质有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声学运动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声学运动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声学运动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介质中能传播声波的是()A.真空B.空气C.水D.玻璃2. 什么是声音?()B.在物理上是由向内传播的机械波造成的一种感觉C.声音只是人的一种感受D.声音就是噪音3. 声音的强度与声源振动的()和声音传播的()及传播路径有关。

A.频率、振幅B.所在的介质、频率C.振幅、声速D.频率、波长4. 外行人常用的分贝表的初始值为()dB。

A.50dBB.40dBC.30dBD.20dB5. 振幅为0时发出的声音叫做()。

A.咳嗽声B.说话声C.轻微呼吸声D.无声6. 声音的速度在哪种媒介中最快?()A.空气B.水C.钢D.真空7. 前方车辆距离过近,警告器发出88dB的声音,这时候,假设驾驶员的耳朵距警告器0.5米远,声音从警告器传到驾驶员耳朵的时间差约为()A.0.5秒B.1秒C.1.5秒D.2秒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焦声源是提高声音强度的有效方法B.将声源放置在开敞的地方,声音强度会减小C.原地逆时针转动发声体,声音是由左到右传播的D.在声源到达接收器前设置吸声墙可降低噪声干扰9. 在不同媒介中,声速最慢的是()A.空气B.水C.石头D.真空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听觉阈值是0dBB.声音的传播必须通过介质C.声音的幅值与波长成反比例关系D.不同的物体振动可产生不同的声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从安全考虑,耳朵距警告器应不少于_____米。

2. 高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Hz以上。

3. 聚焦声源使声音具有_____效应。

4. 同一声源在与距离为3倍的地方,声音强度与原来相比将减弱到原来的_____。

5. ______对声音传播具有很大影响。

6. 说话的时候,发声体发出_____。

7. 当某个人听到0dB的声音时,他听到的声音是_____。

8. 不同频率的声音可通过_____区分出来。

初二物理声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个不是声音的传播介质?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2. 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声音的反射?A. 回声B. 隔音C. 隔音墙D. 回音壁3. 声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速最快的是:A. 空气B. 水C. 钢铁D. 真空4.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 20Hz~20000HzB. 1Hz~100HzC. 200Hz~2000HzD. 10000Hz~20000Hz5. 以下哪个不是减弱噪声的途径?A. 在声源处B. 在传播过程中C. 在人耳处D. 增加噪声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米/秒。

8. 声音的反射现象可以产生______。

9.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为真空______。

10.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12. 请解释为什么我们能通过声音判断出物体的位置。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某次声波从A点传播到B点,用时2秒。

求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

14. 已知某物体在空气中振动频率为440赫兹,求该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六、结束语通过本测试题,我们旨在检验同学们对初二物理声学部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积极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C4. A5. D二、填空题6. 音调、响度、音色7. 3408. 回声9. 不传声10. 20Hz~20000Hz三、简答题11.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常用于医学诊断和工业检测。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1.正确答案为C,正在发动的摩托车是声源。

2.用纸屑“跳舞”能说明物体发声的条件是振动,同时也能说明声音能传播。

3.错误答案为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4.正确答案为B,笛子是由空气振动发声的。

5.正确答案为D,最先听见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最后听见的是回声。

6.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条件的是B,人们先看到闪电,过一会儿才听见远处的雷声。

7.正确答案为C,往鼓面上撒一些纸屑,敲鼓时能看见纸屑不停的跳动,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8.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9.(1) 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表明声音能够通过棉线传播。

2) 改用细金属丝连“土电话”听到的声音更大,表明细金属丝的导电性更好,可以更有效地传递声音。

3) 如果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听不到声音,是因为棉线的振动被阻断了。

10、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如果听到雷声需要3秒钟,那么离闪电发生处的距离约为1020米。

11、电影院墙壁上的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弱回声。

12、当我们录制自己的歌声后,播放磁带时,声音好像不是自己的声音。

这是因为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与经由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所不同。

13、大象比人更准确地判断声源的位置并不是由于双耳效应产生的结果。

14、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15、XXX和XXX认为男声演唱“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人是XXX,是因为不同演员声音的音色不同。

16、要想做到钢琴与人的声音高度融合,主要依据是音色。

17、形容声音“高”指的是音调。

18、超声波的频率大于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10Hz。

19、我们能听到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却听不到蝴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套)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套)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2016年1月6日,我国地震台网探测到朝鲜境内发生了一次强度约为5级的地震,朝鲜证实进行了核试验,核爆炸产生的(超声波/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这种波的频率比可听声波(高/低),这种波对人体有杀伤力,这说明它具有.2.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在物体间转移3.,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

如图所示,拉二胡时,二胡发出的优美声音是由弦产生的,在演奏前要定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正在家中学习的小明为了避免受到楼下二胡演奏声的干扰,将门窗关紧,这属于在控制噪声。

4.如图所示三个声音的波形图,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音色相同的是.5.请从声音特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

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喊声,“忽大忽小”指声音的不同;把鼓面绷紧些,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鼓面发声时的;能区分出锣声与鼓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不同;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到患者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是因为增大了入耳声音的。

二、单选题6.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B.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物体振动发出声音8.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

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9.小明在家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他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是否满的?()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10.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11.鉴于疫情防控形势,为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3月15日开始,临沂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除能实行全封闭管理的高三年级之外,全部开始线上教学。

(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典型例题

(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典型例题

(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典型例题单选题1、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

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A.是次声波B.是超声波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传播不需要介质2、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A.声源处B.传播途径C.人耳处D.考场门口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②医用B超诊断仪③超声波清洗眼镜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4、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超声波碎石B.倒车雷达C.B超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5、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米以上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6、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7、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治噪声产生的是()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9、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1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声调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多选题11、如图所示是敲击两个相同的音叉时,利用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B.敲击甲的力度小于敲击乙的力度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振动频率比乙的振动频率小12、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合唱时,同学们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音响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C.老师能通过音调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D.现场的观众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0Hz~20000 Hz13、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一大公害。

初二物理声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物理声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1.人讲话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蝉的鸣叫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

2.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的火车的声音3.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

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图1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6.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在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唱得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7.小强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D.声具有能量8.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的响度太大B.声音的音调太低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10.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乐器商店的标志D.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11.刀郎原唱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歌声优美。

完整版)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第四章:声现象一、理解与应用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

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B)A。

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

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

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

XXX:“是为了藏匿物品。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或猫竖起耳朵警觉地听。

这是(D)A。

狗或猫在听无线电波B。

狗或猫在听火星发出的声音C。

狗或猫在偷听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D。

狗或猫听到人耳所不能察觉的某些频率的声音3.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如图测4-1所示,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

这现象说明(D)A。

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

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C。

固体能将声音放大D。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4.关于声现象,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删除)5.如图测4-2,XXX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过1s听到回声,XXX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B)A。

340 mB。

170 mC。

34 mD。

17 m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D)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7.我国已进行了“XXX”号载入航天飞船的试验。

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其原因是(B)A。

用通信设备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3.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4.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5.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6.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0.3秒(V 声=340米/秒)。

7.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不同的音色。

8.关于噪声,错误的说法是0dB就是没有声音。

9.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你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10.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

11.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

这里的“低”是指说话响度小一些。

12.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13.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发声体在振动,有传声介质。

14、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

16、演唱会上,女高音引吭高歌一首歌曲,其两“高”的意思分别指:C.音调高、音色好。

17、如果我们看见物体振动,却听不到声音,下列分析不可能的是:D.空气不能传声。

18、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小声音损失。

19、声音的响度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距离。

20、在屋子里讲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B.屋子里有墙壁、地面、天花板反射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了。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计40分)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图几个按钮(图标),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准确的是()。

A.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到天空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3.“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

A.音调变高B.响度变大C.音色变好 D.没有区别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以下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5.声波能传递能量,以下不是对这个原理的应用的是()。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C.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够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D.如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很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增加湿度6.在鼓面上撒一些细砂,敲鼓时会发现越使劲敲鼓,听到的声音与细砂的情况是()。

A.声音越响振动得越快B.声音越响振动得越高C.声音越响振动得越慢D.声音越响振动得越低7音符 1 2 3 4 5 6 7音名do re mi fa sol la si频率/Hz 256 288 320 34113384 42623480AB.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频率越高越悦耳动听D.相邻音阶的频率之差是相同的8.关于声音的说法准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9.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1次的频率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 Hz的超声波;丙:用小锤敲音叉,音叉的振动频率为256 Hz。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多少?A. 300 m/sB. 340 m/sC. 600 m/sD. 1200 m/s答案:B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A. 介质B. 电流C. 真空D. 磁场答案:A3. 声音的频率单位是什么?A. 米B. 秒C. 赫兹D. 帕斯卡答案:C4. 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A. 频率B. 振幅C. 波长D. 温度答案:B5. 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A. 振幅B. 频率C. 波长D. 速度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答案:振动7.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_________有关。

答案:密度8. 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9. 当声音的频率高于20000 Hz时,人耳无法听到,这种声音称为__________。

答案:超声波10.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大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大于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声音的传播过程。

答案:声音的传播过程是:当物体振动时,会在周围的介质中产生一系列的压缩和稀疏区域,这些区域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当这些波遇到另一物体时,会使该物体也产生振动,从而传递声音。

12. 请解释声音的回声现象。

答案:声音的回声现象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

当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叠加时,人耳可以听到回声。

回声现象在声学测量、声纳探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3.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求频率为440 Hz 的声音的波长。

答案:波长 = 速度 / 频率= 340 m/s / 440 Hz ≈ 0.773 m14. 已知一个音叉的频率为256 Hz,求该音叉在空气中的波长。

初二物理声音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音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A. 振动B. 运动C. 静止D. 变形答案:A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40m/sB. 1000m/sC. 3×10^8m/sD. 3×10^5km/h答案:A3.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 20Hz~20000HzB. 20Hz~20kHzC. 20Hz~200kHzD. 20Hz~2000Hz答案:A4. 声音的响度与()有关。

A. 振幅B. 距离C. 频率D. 音色答案:A5. 声音的传播需要()。

A. 真空B. 固体C. 液体D. 介质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减弱噪声的途径()。

A. 在声源处减弱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 在人耳处减弱D. 增加噪声答案:D7. 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的是()。

A. 超声波B. 次声波C. 次声波D. 可听声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声音的特性()。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速度答案:D9.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A. 相同B. 不同C. 无法确定D. 以上都不正确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声音的利用()。

A. 声呐探测鱼群B. 用超声波击碎结石C. 用次声波预报地震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2. 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13.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14.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16. 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17. 减弱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

18.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19.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20. 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初二物理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1.发声体都是在着,发声停止的物体不再。

3.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海水、铁管、空气 B. 铁管、海水、空气C.空气、铁管、海水 D. 空气、海水、铁管4.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开始计时5.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D.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2万次6.有一跟长100米的空气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A.一次响声 B. 两次响声 C. 三镒响声 D. 四次响声7、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 、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D 、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

8、用两个金属盒或塑料瓶盖,中间串上一根塑料绳,做成一个土电话,这是利用了()A 、回声;B 、空气传声;C 、固体传声快;D 、气体传声快。

9、声音在空气、水、枯木、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枯木;B 、水;C 、枯木;D 、钢。

10、自来水工人甲在一根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A 、一次敲击声;B 、两次敲击声;C 、三次敲击声;D 、无数次敲击声。

11.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A.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 B.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C.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猫狗的听觉有问题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30分)1.观察者在看到闪电后5.5秒钟听到雷声,问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拍手后0.5秒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的回声,问人与墙壁间距离是多少?3.把恰好设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2.0秒,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米/秒,问海水的深度?4.某一运动会上100 米赛跑时,记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按表记时,问裁判员给运动员少记了多少秒钟?5.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试卷答案一、填空题1.振动,振动2. 340米/秒;3.液体,固体4.月球上没有空气;5.水,固体;6.0.1 7.介质;大于;340;8.0.1;17;9.声带;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左右翅摩擦;10.无线电;真空不能传声;11.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时间;v=s/t;12.340;13.空气。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声的利用》练习题及解析A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声的利用》练习题及解析A 人教新课标版

2.3《声的利用》练习题A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2.(2012•某某)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导致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噪声的音色C.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中的手机,手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手机铃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3.(2012•某某)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4.(2011•某某)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声波不能传递能量5.(2011•某某)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各地组织唱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歌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悠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中的C.大家一起合唱时,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合唱可以提高音调D.激昂的旋律使听众热血沸腾,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6.(2010•某某)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振动B.一直向左运动C.一直向右运动D.静止不动7.(2009•某某)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8.(2007•某某)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只能传递信息C.音调和响度完全相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也完全相同D.在空屋子里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要大些,是因为声音反射的结果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10.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间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不能说明()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空气能够传声11.向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小石子,听见“咚”的一声响,并看见水面荡起了一圈圈的波纹,水中的小鱼立即向四周逃去.关于以上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体也可以振动发声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水面荡起的波纹说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13.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用手奋力挥动却听不到声音,说明人手振动发出的是超声波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1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B.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大D.礼堂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16.(2012•某某)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阻断噪音的传播C.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17.人埋头在水缸里说话,听起来瓮声瓮气的,这是由于()A.缸振动发声B.听到了回声C.耳朵振动发音D.人说话不清18.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19.人在屋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的原因是()A.房间内声音传播的速度快B.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C.D.屋里的墙壁阻碍了声音向外传播20.如图所示,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奇特的声现象是由于以下哪个原理产生的?()A.声音在墙壁上传播快且损失少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人耳朵有听细微声音的功能D.声音的反射二.填空题(共7小题)21.(2010•某某)2010年4月14日早晨,某某某某县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许多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波使房屋倒塌说明了它是可以传递_________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某某位于海拔4200m左右的高原地区,当地大气压强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气压.22.(2012•某某)噪声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_____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_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_ 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23.(2008•某某)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内容:(1)刮风时,风吹树叶哗哗响,是因为树叶的_________ 产生声音;(2)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瓷碗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 不同来识别的;(3)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具有传播_________ 的性质.24.(2007•某某)如图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_________ 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 .25.“南三听涛”是某某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某某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 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__ 传到人耳的;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_ (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26.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_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 .爆炸声音将窗玻璃震碎,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 .27.小强做声学研究实验,拿了一个空的可乐瓶,并去掉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让瓶口对着蜡烛的火焰,敲打橡皮膜使其振动发声.(如图所示)小强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3小题)28.演绎式探究: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啸的破坏力让我们再一次体验到大自然能量的巨大.地震产生的能量是以波动的形式通过各种物体从震源向远处传播的,能量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体传播的呢?小明知道给串联的不同导体通电,通过的电流相同,这是由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电流即电流密度决定的.那么,相同截面积中流过的能量由谁决定呢?带着这个问题,她查阅了资料,知道:与电流定义类似,单位时间内通过介质横截面的能量叫做能流,用P表示;通过单位截面积的能流称为能流密度,用I 表示.那么能流密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1)小明探究这个问题,首先对该问题进行了如下简化:①能量沿着截面积为 S 的圆柱形介质传播;②传播能量的波的波速为 v(2)已知单位体积介质中的波动传播的能量为ω,它是一个与波源的振幅和振动频率有关的已知量.小明推出了能流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他的推导过程如下:(请你将推导过程填写完整)①在△t 时间内,通过圆柱体介质某一截面的能量△E=_________ ;②在△t 时间内通过圆柱体介质的能流为P= _________ ;③能流密度I= _________ .能流密度又叫波的强度,声波的能流密度称为声强,它表示声音的强弱;光波的能流密度称为光强,它表示光的强弱.29.请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文后的问题:共鸣小羽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把空热水瓶、空瓶子或空水杯等的口挨近耳朵,会听到“嗡嗡”声.小羽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可是,这些空容器里并没有发声源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羽请教了老师,老师告诉他,这是声学上的一种共鸣现象.可是小羽又有了新的疑问: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发生共鸣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羽进行了下列实验:把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如图放置,用小锤敲击音叉A,几秒钟后,用手握住音叉A的叉股,使它不再振动发声,这时可以听到音叉B在发声.拿一个用线悬吊的轻质小球跟这个音叉的叉股接触,轻质小球被弹开.表明这个音叉在振动.在音叉A的叉股上套上一个铁架子,改变它的振动频率,重做上述实验,另一个音叉不再振动发声.可见,当两个发声频率_________ 的物体,彼此相隔不远时,如果其中一个物体发声,另一个也有可能跟着_________ ,这种现象,就叫做“共鸣”.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帮小羽把文中的填空填完整.(2)从电视画面上我们常常看到,登山队员们在翻越一座座雪山时,总是默默无言地前进,绝对禁止他们大声呼喊,这是为什么呢?答:原来,人在大声呼喊的时候,会发出多种频率的声波,通过空气传递给高山上的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的_________ .如果有一种喊叫声的频率恰好与积雪层的固有频率_________ ,就会形成_________ ,积雪层就可能因强烈的振动而崩塌下来.这对运动员来说,是很危险的.因此禁止高声呼喊,就成了登山队员的一条戒律.30.同学们已经知道,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而且探测过往的鱼群.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1)如果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10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路程?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2)小明知道“嫦娥一号”卫星正在探测月球的消息后,他想把声呐也装到“嫦娥一号”卫星上,从而增加一种探测的手段.你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2.3《声的利用》练习题A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考点:物理常识;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测试题1一、填空题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 ,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 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 产生的.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 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 ■亭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3.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 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 ______ 和______ 能传声, _________ 能传声.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15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 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 2,二者大小相比较v1 _______ v 2.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 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__ .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I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7. 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_________ ■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 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越低.10•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 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就不同.11. 人感觉至U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 ,它由________ 和_________ 决定.12. 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 决定,__________ 生低音, ___________ 生高音.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次.15.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和■勺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__ .16. 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 到___________ .17. 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__ ,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_ 亡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_____ . 18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 dB.19. 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_ ■勺人恢复听力.20. 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臵,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_ ■勺原理.21. 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___________ 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 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二、选择题22. 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 •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23. 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 .空气、水、铜B .铜、空气、水C .水、铜、空气D .铜、水、空气24.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 •酒精B .空气C •岩石D .月球上空25.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A . 1次敲击声B . 2次敲击声C . 3次敲击声D . 4次敲击声26. 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 . 20 HZ~1100 HZB . 85 HZ~20000 HZC . 85 HZ~1100 HZD . 20 HZ~20000 HZ27.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色C •声音的音调D •声音的大小28. 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A .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 .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 .月球上没有空气29.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 .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C .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对30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A .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B .每个人的远近不同C .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 . 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31. 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B .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 .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D .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32. 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33. 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A .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 .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C .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 .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34. 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 •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 •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 •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D .戴上防噪声耳塞35.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 •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 •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 •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三、计算题36.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 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C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37. 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38. 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39. “5.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 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 2 s则黑匣子” 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测试2、选择题(1—6题单选每题3分,7—8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共26分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图1所示,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初二物理声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属于声音的产生原理的是()A. 用锤敲鼓,鼓面振动发声B. 用嘴吹笛子,笛子内空气柱振动发声C. 用嘴吹口哨,口哨内空气柱振动发声D. 以上都是答案:D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介质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答案:C3.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20Hz~20000HzB. 20Hz~20000HzC. 10Hz~20000HzD. 20Hz~20000Hz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减弱噪声的途径()A. 在声源处减弱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 在人耳处减弱D. 增加噪声的强度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A. 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深度B. 利用声波传递能量C. 利用声波传递热量D. 利用声波传递光能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A. 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深度B. 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C. 利用声波传递热量D. 利用声波传递光能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声音的特性()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颜色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音调高低的决定因素()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色C.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D. 发声体振动的振幅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响度大小的决定因素()A. 声音的音调B. 声音的音色C.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D. 发声体振动的振幅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音色的决定因素()A. 声音的音调B. 声音的响度C.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D. 发声体振动的振幅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需要________来传播。

答案:振动,介质1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__Hz~________Hz。

答案:20,2000013.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处减弱。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100题5套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100题5套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有人做了一些声学实验: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了: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用硬纸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梳子的齿,纸片发出声音不同;丁:敲击鼓面时,越用力敲,鼓声越大甲说明了乙说明了丙说明了丁说明了.2.如图是根据某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行驶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绘制的示意图.判断图中小汽车是做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3.星期天,小雨正在家写作业,突然听到窗外有鼓声,打开窗一看,原来是马路对面酒楼正举行开业典礼,请回答下列问题。

(1)鼓声是通过传播到小雨耳朵中的;(2)外界的鼓声对正在学习的小雨来说是声,帮他想一条解决措施:;(3)酒楼老板想使场面更热闹些,他吩咐鼓手把鼓敲得更响些,在遵守有关规定下,鼓手应怎么办?4.《诗经》有云:“伯氏吹埙(xūn),仲氏吹篪(chí)”。

其中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

演奏者吹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柱产生的,通过传播进入到人耳。

5.噪声的等级用来表示;以下的声音不影响人们休息、睡眠.二、单选题6.“晋剧”是山西的传统剧种,其旋律优美,唱腔圆润,独具特色。

如图所示是演员们在舞台上表演的场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鼓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观众主要通过音调辨别不同演员的声音D.演员发出的声音一定不属于噪声7.如图所示,将一个正在发音的音叉移近悬挂的塑料小球,当两者接触时,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利用小球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结石,证明声波具有能量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D.大象交流时,利用次声波来传递信息10.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能量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鼓面,鼓面发声的音调会不同13.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光来导航14.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美化环境15.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滚摆上下运动时达到的最高点越来越低,说明这个过程中能量不守恒B.图乙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C.图丙中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煤油升温更高,煤油吸热能力强D.图丁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三、多选题16.物理学中有些数据是定值,下列有关数据正确的是()A.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B.水的沸点是100℃C.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D.我国交流电频率是50Hz17.以世界级非遗南音为底色的歌曲《百鸟归巢》登陆2023年央视总台春晚。

初二物理声音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音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下列介质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 20Hz~20kHzB. 20Hz~200kHzC. 20Hz~2000HzD. 20Hz~20000Hz3.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

A. 减小振幅B. 增大振幅C. 减小频率D. 增大频率4. 声音的音调高低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

A. 振动的振幅B. 振动的频率C. 振动的介质D. 振动的响度5.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固体中传播最快B. 在液体中传播最快C. 在气体中传播最快D. 在真空中传播最快6.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

A. 响度、音调、音色B. 响度、音色、频率C. 音调、频率、音色D. 响度、频率、音色7.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声音的反射()。

A. 回声B. 回音壁C. 声波的直线传播D. 声波的折射8. 以下哪种情况下,声音的音色会发生变化()。

A. 改变发声体的材料B. 改变发声体的形状C. 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D. 改变发声体的振动频率9.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m/sB. 1000m/sC. 3000m/sD. 5000m/s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声音的利用()。

A. 利用声音传递信息B. 利用声音传递能量C. 利用声音传递热量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

2. 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_________和音色。

3.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

4.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

5.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

6.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为真空中没有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50小题,
1、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3、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4、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就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5、声音就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6、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她开始计时
=340米/秒)、
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

A.0.3 B、3、0 C、30 D、300
7、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就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
A.不同的音调
B.不同的音色
C.不同的响度
D.不同的人弹奏
8、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A.0dB就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就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就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就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9、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您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就是谁在讲话,这就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10、大型剧场的四壁与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就是为了[ ]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就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
D.增强声波的反射
11、我们去医院瞧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就是指[ ]
A.说话音调低一些
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
D.说话频率慢一些
12、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就是[ ]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13、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 ]
A.有声源
B.有物体
C.发声体在振动
D.有传声介质
14、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就是什么乐器,这就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三个因素
15、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人听声音就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与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遇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传播的速度会减慢
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
16、演唱会上,女高音引吭高歌一首歌曲,其两“高”的意思分别指[ ]
A.响度大、音调高
B.音色好、音调高
C.音调高、音色好
D.音调高、响度大
17、如果我们瞧见物体振动,却听不到声音,下列分析不可能的就是[ ]
A.物体振幅太小
B.物体振动太快
C.物体离人太远
D.空气不能传声
18、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 ]
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小声音损失
B.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
C.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增大
D.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
19、声音的响度[ ]
A.只决定于声源的振幅
B.只决定于离声源的距离
C.决定于声源的振幅与离声原的距离
D.只决定于声源的频率
20、在屋子里讲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就是因为[ ]
A.屋子里的噪声比室外小
B.屋子里有墙壁、地面、天花板反射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了
C.屋子里讲话精力集中
D.声音在室内比在旷野里传播得快
二、填空
题:
2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逃,表明_________能够传声.
22、为了保证休息与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分贝.
23、我们能在室内辨别室外几个同学谈话的声音,就是因为每个人说话声音的____不同.
24、我们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当人类登上月球后,发现月球原来就是一个非常寂静的世界.这就是因为月球表面就是真空的,所以________.
25、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就是因为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26、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就是因为它的________很大.
27、声音就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8、如图所示,喇叭在“唱歌”,瞧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 ________ .
29、常用温度计就是利用________的性质测量温度的.
30、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就是因为______。

31、从物理学的角度瞧,噪声就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2、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就是由于电线________而产生的.
33、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_______.
34、如果回声到某人耳比原声晚0、15s以上,此人耳朵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在空气中要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障碍物与发声人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___m.
35、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是______米/秒。

三、简答论证题:34、蜜蜂飞过我们身旁的时候,常听到一阵“嗡嗡嗡”的声音,嗡嗡声就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35、苍蝇与蚊子都就是由于翅膀的振动发出声音,请问它们当中翅膀振动得快的就是哪
个?您就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39、拿一把木梳,一枚硬币,先用一只手拿木梳,另一只手拿硬币刮木梳上的齿,再用牙齿咬住木梳把,用棉花堵住双耳,拿硬币刮木梳上的齿.您两次就是否都听到了声音?简单解释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
二、单选题:
19、C 20、B 21、C 22、C 23、B 24、A
25、B 26、A 27、D 28、A 29、B 30、C 31、D 32、C 33、
A
34、D 35、D 36、C 37、C 38、B
三、填空题:69、水70、50 71、音色72、不能传声73、真空
74、响度75、振动76、振动
77、★ 试题详解: 液体的热胀冷缩78、真空不能传声
79、无规则80、振动81、骨传导82、25、5 83、340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