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陶行知的故事ppt

合集下载

八个陶行知的故事ppt

八个陶行知的故事ppt

4.伸援手救共产党员
• 点评: • 陶行知得知原晓庄师范同事、地下党支部 书记刘季平被捕,不顾个人安危,立即千 方百计开展营救活动,最终刘季平安全出 狱。 • 这彰显了陶行知的大智大勇和主持正义、 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政治倾向。
5.严格教子学做真人
•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教育名言可谓家喻户 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1940年底,他的次子陶晓光想进成都无线电厂工作, 得有一张学历资格证明,但他没有正规学历,就写信给 父亲的好友,时任重庆育才学校副校长的马侣贤,开一 张学历证书。很快他就得到了这个证明,原以为可以蒙 混进厂工作了。 • 然而,这事被陶行知发现了,陶行知立即发电报要陶晓 光把证明寄回,并随即给陶晓光写了一封信,说:“我 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的主张。宁可 不拿薪水……万一竟因证明不合传统,而连这样的工作 学习亦被取消,那么,你还是回到重庆。总之,‘追求 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妥协……”
3.巧建因果驳其无知
• 点评: • 陶行知的晓庄师范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 国民党欲除之而后快。当国民党教育部长蒋梦麟 指责陶行知为何不把五种生活中可能出毛病的后 两种生活割除时,陶行知把五种生活比喻为人身 上不可分割的五官,质问对方,两种生活既然是 人所受教育内容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怎么可 以说去掉就去掉了?从而驳斥了对方的无知。 • 论辩中,当对方胡搅蛮缠时,我们可以通过打比 方的方式,建立因果联系,使对方理亏而退。
4.伸援手救共产党员
• 刘季平是晓庄师范地下党支部书记,晓庄被封闭后他最早被 捕,后来他组织难友一起越狱逃跑到上海。1932年6月,刘 季平第二次被捕。 • 正在上海的陶行知先生知道后心急如焚,为了筹钱请律师, 他找了好多朋友,甚至当掉了自己的一些衣物,终于在四个 小时内筹集到500元大洋,请了一位知名的律师赶在当天下 午出庭辩护。由于律师的据理力辩,法庭未判刘季平死刑, 改为终身监禁,并转送山东烟台监狱。 • 陶先生又立即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送到泰山面交冯将军, 因为当时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原是冯玉祥部下。冯玉祥见 信后, 立即找了韩复渠, 尽力营救。 韩复渠虽不敢贸然放 人,但又不敢得罪冯玉祥,对狱中的刘季平也就没有太多为 难,拖了几年后便让刘季平出狱。

陶行知的一生.pptx

陶行知的一生.pptx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 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第32页/共40页
养成性教育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 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 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 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创新与实践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 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 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 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 大到不可思议。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 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 得到真正的教育。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具有强烈的教育改“做革一个精现代神人必须 取得现代的知识,
学会现代的技能,
1、要敢当一流的教育家 感觉现代的问题, 并以现代化的方法
2、要改革考试制度
发挥我们的力量。 时代是继续不断地
前进,我们必得参
3、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问加与题现时代代生俱活进里,面才,能
做一个长久的现代
4、强调培养开拓型、创造人性。否人则,才再过几 年又要成为时代的
5、强烈的人民性第2和0页/共广40页 泛性落伍者了。”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革精神 人生的价值在于开拓
1、要敢当一流的教育家
和创造。要“为一大 事来,做一大事去”

2、要改革考试制度
《三代》:“行动是 老子。知识是儿子,
(实为师生参加爱国游行示威, 支援南京下关和记洋行工人的 罢工,反对日本军舰停泊下关)
第9页/共40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创造宣言

九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创造宣言

1279年文天祥被押送
抵达大都,元世祖忽必烈 很赞赏文天祥的才干,他 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 降臣前来劝诱,文天祥不 为所动,严词拒绝。
文天祥不愧为状元出 身的诗人, 他在关押三 年期间,书写了几百篇诗 词文章, 以抒发爱国之 情。 1281年夏季,在暑 气、腐气、秽气等七气的 熏蒸中,文天祥说要“以 一正气而敌七气”,他慷 慨挥毫,在牢中写就了千 古流传、掷地有声的铿锵 之作《正气歌》:“天地 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
更加生动传神。
(画龙点睛)
➢ 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含贬义。
➢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 众叛亲离) 含贬义。(自暴自弃)
➢ 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
容处境极端困难。
多用于贬义。(走投无路)
名人名言
➢ 下下人有上上智。 ( 慧能 )
➢ 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 歌德 )
(雅典娜头像)
飞帝亚斯
(公元前448— 432)古希腊雕塑家 。雅典人。擅长神 像雕塑。 作品有建 立 在雅典卫城上的巨 大的《雅典娜》铜 像、有用象牙嵌金 的奥林匹亚的《宙 斯》像和《巴台农 的雅典娜》。
米开朗基 (米开朗基罗)
《正气歌》
米开朗基罗(1475—
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 盛期的雕塑家、画家、 建筑师和诗人。作品有 雕像《大卫》、巨型天 顶画《创世纪》、雕像 《晨》、《暮》、 《昼》、《夜》和壁画 《最后的审判》等。
任务三 理清论证结构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本文的论述思路。
第一部分: (1—4)
第二部分: (5—11)
第三部分: (12-15) 第四部分:
(16)
用不同的人创造出不同的崇拜者,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 集体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谓“创造”。

PPT《创造宣言》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次课文详解

PPT《创造宣言》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次课文详解
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文中写东山樵夫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呢?
作者用“东山樵夫”喻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以树苗 茅草喻指学生,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 价值,也不能给予他们更好的指导,最后只会毁灭他们。这 是比喻论证,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从反面论述了中 心论点。
修辞手法
品味语言
比喻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 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刀法”一词比喻教育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教育理论 和技术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比喻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 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 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 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在文章结尾,又充满激情地发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 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 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的宣言。
梳理思路
梳 理 思 路
作者的观点 批驳的观点
我们要创造
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 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 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自己太无能不能创造 陷入绝境不能创造
梳理思路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4)
提出总论点:我们要创造 教育者的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第三部分(5—11) 第四部分(12)。
发出呼吁:保护和培养创造力
批驳观点
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批驳了哪些观点? 是用什么方法来批驳的?
①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③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 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 ,他只好哑口无言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创造宣言》PPT课文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创造宣言》PPT课文课件

合作探究
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 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 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 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写法分析
本文有破有立,既摆出了对方的错误观点,又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主张。试加以分析。
人和事
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 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不识字的慧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 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 奘,毕竟取得佛经……
结论
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 会,人人都可以创造。
合作探究
学习3、4部分
难点探究
2.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 宗教家创造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
(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3.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合作探究
4.作者是怎样明确“创造”的实质的?请结合第一部分作简要说明。
作者借美术家罗丹创造自己崇拜的石像,明 确创造的实质就是“创造出自己的崇拜者”, 并以教育者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创造值 得自己崇拜或互相崇拜的人为例说明“创造” 的实质。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 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 题》等。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 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 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陶行知

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 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 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人物评价
人物评价
陶行知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近代中国的危机多难, 又使“教育救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 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最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 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人民网评)
陶行知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景星学社社员
01 人物生平
03 人物评价 05 后世纪念
目录
02 主要贡献 04 轶事典故
基本信息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 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景星学社社员。
谢谢观看
主要贡献
主要贡献
陶行知像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 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穿于陶行知教育思想 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 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1946年7月25日上午,陶行知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于上海逝世,享年55岁。

2021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创造宣言》精品课件

2021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创造宣言》精品课件

背景故事 四糖故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 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 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 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 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 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 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 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掉在科学创造方面的妄自菲薄、无所作为的五大思想障碍——环境平凡、生
活单调、年龄幼小、能力薄弱、困难当道,鼓励青年人战胜困难、勇敢创造
。文章语言热情洋溢,明白如话,亲切感人。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论述过程中批驳的观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梳理本文的论证材料,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 ✨ 4.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
背景故事 四糖故事
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 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 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 话也可以结束了。”
背景故事 最后演讲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阻挠和迫害,育才学校已难以在四川重庆附近生存。1946年 4月,陶行知风尘赴赴来到上海,一方面寻找新的育才学校地址,一方面为反独 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奔走呐喊,他在三个多月内演讲一百多次,并积 极筹组“中国国际人权保障会”。 1946年4月21日,陶行知在育才中学讲演《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24日,在 储能中学召开的上海教育界欢迎会上演讲。在大任小学、圣约翰大学、大同中 学、沪江大学……到处都留下了陶行知的身影。6月23日,上海各界争取和平反 对内战代表团赴京请愿,陶行知在北站五万人欢送大会上发表演讲。陶行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教学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教学课件

课文总结
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 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 有力的批驳,从而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 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的结论。强调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 力,激励我们发掘潜能,创造美好未来。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 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 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 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
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
论和创造技术。
F.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 感染力。
答案:B、E
点拨:B项说,引用歌德的话是证明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唯有大无畏精神,丢掉了“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 志”,由此判定B项是错的。E、F两项是对全文的理解和赏 析,E针对全文主旨,F针对写作方法。E项的错误是以偏概 全,文章的主旨是说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当然,“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该项把次要方面说成“主旨”,当然不正确了。
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 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 驳,从而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 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强调创造 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激励我们发掘潜能, 创造美好未来。
课文解析
1.文章驳斥了哪些不能创造观点? 环境太平凡 生活太单调 年纪太小 太无能 陷入绝境
写法探究
1.有破有立,既摆出错误观点,又有自己明确的 观点主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创造宣言》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创造宣言》PPT课件
结论: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 这种论证方法是驳论文章的写法。
总结课文 1.课堂小结
陶行知用生动的事例证明了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懒惰者、平 庸者却不屑于创造,还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诫我们: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 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二、新课讲解
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作者针对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
1.环境太平凡。 2.生活太单调。 3.年纪太小。 4.太无能。 5.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二、新课讲解
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 行反驳,即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 论证方法。
二、新课讲解
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创造出来的。 运用排比,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4.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 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森林。
运用排比,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自我研学
2.生字难词 (1)字音
彝( yí ) 遁( dùn ) 钝( dùn ) 曾参( zēng
)
懦(nuò) 玄奘(zàng) 创造( c
)
(2)词义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
自我研学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创造宣言》PPT

《创造宣言》PPT

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 言是什么呢?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 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 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板书设计
1.教育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2.批驳五种错误观点——每个人都拥 鼓励
创 有创造能力
教育
造 宣 3.东山樵夫扼杀树苗——不懂创造 言 的可怕
宗教家造神
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
艺术家造石像
正 反

教育家:“所要创 造的是真善美的活
证 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人”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比喻妙用。
第4自然段“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 有一点不同……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这句话怎么理解?
“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 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 育对象成才。
第一部分:(1—4)用不同的人创造出不同的 崇拜者,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 以集体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 活人,明确何谓“创造”。
第二部分:(5—11)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批 评了一些人的错误看法,指出“处处”“天 天”“人人”皆可创造。
第三部分:(12-15)有了人人都能创造的信念 之后,还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像东山樵夫那 样,要让创造之神常住心中。
第四部分:(16)引用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 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 去创造。
研读1—3段
本文是一篇精彩的驳论文,那么作者是如何 引出议论话题的?
用宗教家、美术家与教育者对比,引 出议论话题,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 定创造的重要性。
研读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
以宗教家、美术家与教育者对比,引出议论的话 题,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陶行知教育文集ppt课件

陶行知教育文集ppt课件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 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 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 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 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 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 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 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 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 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 《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 信》、《行知诗歌集》。
• 第一个,是“一”字。
• 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 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 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 自然而然的广博起来了。
• 第二个,是“集”字。
• 集是“搜集”的集。我们有了丰富的材料, 便可以源源本本的彻头彻尾的来研究它一 个明明白白,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 症结所在,才能够“迎刃而解”,才能够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 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 “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 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 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 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 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 的学术价值,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 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一些难管的小孩,他谈到了 解决的办法:
1, 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 蛋,这个态度要立定,否则你主观上咬定劣童则 一切措施都错,也就越来越难了。
2,仔细考虑他所以难管的原因,在源头上予以 解决。
3,体力充沛,无法发泄的有时捣乱,可以多给

陈鹤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ppt课件

陈鹤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ppt课件

死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活教育的特点又是什么?
死教育: 1、一切设施,一切活动,教师(包括校长)是中心是主体。 学校里一切活动差不多都是教师的活动。 2 、教育的目的,在灌输许多无意义的零星知识,养成许 多无关重要的零星技能。 3 、一切教学,集中在“听”,教师口里讲,儿童用耳听。 4 、个人学习,班级教授。 5 、以威以畏来约束儿童。
1.需要充分的营养。 2.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 3.需要因材施教。
2010年4月20日,浙江海宁丁桥某砖瓦厂内,不少窑工子女被 父母用绳子绑在了车间的门窗上。父母的如此举动是因为没有时 间照看孩子,生怕孩子乱跑出事故。据了解,这些孩子每天被绑 在门窗上近10个小时。
三、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生平
你要儿童怎样做应当教儿童怎样学团队是指拥有共同目标并且具有不同能力的一小群人有意识的协调行为或力的系统这群人就如同人的五官一样共同协作维持一个人的生存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团队是指拥有共同目标并且具有不同能力的一小群人有意识的协调行为或力的系统这群人就如同人的五官一样共同协作维持一个人的生存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团队是指拥有共同目标并且具有不同能力的一小群人有意识的协调行为或力的系统这群人就如同人的五官一样共同协作维持一个人的生存13教学游戏化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团队是指拥有共同目标并且具有不同能力的一小群人有意识的协调行为或力的系统这群人就如同人的五官一样共同协作维持一个人的生存活动性做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化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团队是指拥有共同目标并且具有不同能力的一小群人有意识的协调行为或力的系统这群人就如同人的五官一样共同协作维持一个人的生存5训育原则陈鹤琴认为训导工作在整个的教育工作上可说是最繁重最重要的

十个经典育人故事PPT精品课件精选全文

十个经典育人故事PPT精品课件精选全文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 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 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 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 了纽约州的州长。
“腊兰?!”这位 朋友惊呆了。而当那位 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 惊呆的人又多了一个, 他不无感慨地说:“其 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 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 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 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 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 发现它的价值了。”
Type your content here, or copy your text and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then choose to keep only the text
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 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 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 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 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 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 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 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方丈在瞬间大 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 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 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 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 不可以改正。”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 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 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 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 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有成绩,非常高兴,特为祖孙合拍了一张照片作纪
念,并写了一首诗:

吾母五十七,发愤读书籍。

十年到如今,工学无虚日。

小桃方六岁,略识的和之,

不曾进师范,已会做人师。
1.孙子做祖母的老师
• 点评: • 6岁小孙子教近六旬老奶奶读书识字,
这是一幅多美好多温馨的图画! • 老人尚如此酷爱学习,年轻人怎能在
学习上落后呢!
2.谦逊傲慢二者兼备
• “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实行强权统治。有一次他到陶行 知创办的晓庄师范视察,有人气喘吁吁地向正在教室讲课的 陶行知报告:“蒋总司令来了,先生快去接一下吧。“”你 去打听一下,他是来干什么的,是单独找我有事,还是来参 观学校的。”陶行知说完继续讲课。不一会儿,那人又急赶 回来确认:“他说只是来看看。”这时陶行知说:“那既然 是这样,我就不见他了。”对于至高无上的蒋介石,陶行知 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足见其傲慢。
• 蒋梦麟又问:“你为何不把后两种生活除掉?”陶行知反问: “五官齐备才像一个人,谁愿因怕伤风而把鼻子割掉?”蒋梦 麟苦笑道:“那是不好割的。”“嘴也不能封起来啊!”陶行 知又意味深长地补充一句。
3.巧建因果驳其无知
• 点评: • 陶行知的晓庄师范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
国民党欲除之而后快。当国民党教育部长蒋梦麟 指责陶行知为何不把五种生活中可能出毛病的后 两种生活割除时,陶行知把五种生活比喻为人身 上不可分割的五官,质问对方,两种生活既然是 人所受教育内容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怎么可 以说去掉就去掉了?从而驳斥了对方的无知。
• 蒋梦麟追问:“哪五种生活?会出毛病的是哪几种?”“我们 的五种生活是:一、健康的生活;二、劳动的生活;三、科学 的生活;四、艺术的生活;五、社会改造的生活。前三种我可 以担保不会出毛病。”陶行知把语气一转笑道,“你如果要过 艺术的生活,便难免有‘浪漫曲’混进来,叫你伤心。你若想 改造社会,处处会和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帝国主义短兵相接。 有时咳几声就完了,有时会受重伤。”
• 论辩中,当对方胡搅蛮缠时,我们可以通过打比 方的方式,建立因果联系,使对方理亏而退。4.伸援手 Nhomakorabea共产党员
• 刘季平是晓庄师范地下党支部书记,晓庄被封闭后他最早被 捕,后来他组织难友一起越狱逃跑到上海。1932年6月,刘 季平第二次被捕。
• 正在上海的陶行知先生知道后心急如焚,为了筹钱请律师, 他找了好多朋友,甚至当掉了自己的一些衣物,终于在四个 小时内筹集到500元大洋,请了一位知名的律师赶在当天下 午出庭辩护。由于律师的据理力辩,法庭未判刘季平死刑, 改为终身监禁,并转送山东烟台监狱。
• 然而,这事被陶行知发现了,陶行知立即发电报要陶晓 光把证明寄回,并随即给陶晓光写了一封信,说:“我 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的主张。宁可 不拿薪水……万一竟因证明不合传统,而连这样的工作 学习亦被取消,那么,你还是回到重庆。总之,‘追求 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妥协……”
5.严格教子学做真人
2.谦逊傲慢二者兼备
• 点评: • 傲慢对待的是强权, • 逊对待的是知识和真理, • 这就是陶行知令人敬仰的品质。
3.巧建因果驳其无知
• 陶行知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后,影响日益扩大,国民党当局 感到这所学校的存在已构成对他们的威胁。一天,蒋梦麟把陶 行知请去,问道:“晓庄办得怎么样?不会出什么毛病吧?” 陶行知从容不迫地回答:“人有时也害病,一个团体要出点毛 病是意料之中的事。晓庄是根据五种生活施行五种教育。”
1.孙子做祖母的老师
• 陶行知先生主张男女老少都应该受教育。他的母亲57
岁了,也想读书识字,但是陶先生经常在外奔走,不
能在家里教她,就叫儿子小桃教他的祖母。
• 那时小桃6岁,在学校读完了第一册小学教科书。他 就拿《平民千字课本》来教他的祖母。因为孙子教得 认真,祖母学得勤奋,进步很快。陶先生看到母亲读
• 可陶行知也有谦逊的一面。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赞扬某小学: “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 生不在学生在。”有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对此却提出反对意见: “大孩能教小孩,小孩就不能教小孩?大孩、小孩都是‘小 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更好。”陶行知听罢拍手叫 好,并称她:“你可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呀!”
• 点评: • 从这封信中,我们不难看出陶行知
对自己、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他教 子“学做真人”的故事让人感佩不 已!
6.用人标准德才兼备
• 抗战时期,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办起了“育才学校”,有一 位叫李晋圻的老师,博学多才,讲授的史学科目,也深受 学生的欢迎。
书记刘季平被捕,不顾个人安危,立即千 方百计开展营救活动,最终刘季平安全出 狱。
• 这彰显了陶行知的大智大勇和主持正义、 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政治倾向。
5.严格教子学做真人
•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教育名言可谓家喻户 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1940年底,他的次子陶晓光想进成都无线电厂工作, 得有一张学历资格证明,但他没有正规学历,就写信给 父亲的好友,时任重庆育才学校副校长的马侣贤,开一 张学历证书。很快他就得到了这个证明,原以为可以蒙 混进厂工作了。
八个陶行知的故事ppt
摘要
本ppt讲述了8个陶行知的故事: 1.孙子做祖母的老师;2.谦逊傲慢 二者兼备;3.巧建因果驳其无知; 4.伸援手救共产党员;5.严格教子 学做真人;6.用人标准德才兼备; 7.一心为国培育人才;8.用行动筑 人格长城。
目录
1.孙子做祖母的老师/4 2.谦逊傲慢二者兼备/6 3.巧建因果驳其无知/8 4.伸援手救共产党员/10 5.严格教子学做真人/12 6.用人标准德才兼备/14 7.一心为国培育人才/16 8.用行动筑人格长城/18
• 陶先生又立即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送到泰山面交冯将军, 因为当时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原是冯玉祥部下。冯玉祥见 信后, 立即找了韩复渠, 尽力营救。 韩复渠虽不敢贸然放 人,但又不敢得罪冯玉祥,对狱中的刘季平也就没有太多为 难,拖了几年后便让刘季平出狱。
4.伸援手救共产党员
• 点评: • 陶行知得知原晓庄师范同事、地下党支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