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雨中曲》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简介:

《雨中曲》又名《万花嬉春》( Singing in the Rain) , 由米高梅公司出品, 1952 年4 月首映。导演斯坦利·多南以流畅而有趣的手法介绍了好莱坞从无声电影时代转变为有声片时代初期某制片厂明星们的趣闻, 生动地再现了有声电离取代无声电影的历史过程, 使观众从娱乐之中了解电影发展史的这个重要阶段。

影片综合了歌舞片、音乐片和喜剧片的特点, 让观众在轻松的观影过程中了解到好莱坞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了解到电影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有声电影诞生前后的状况。

情节概述:

故事发生在1927年,林娜和唐是无声电影明星,被观众视为一对绝佳的银幕情侣。当时的好莱坞为了即将到来的有声电影时代做出了各种尝试。而随着有声电影的兴起,莱蒙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因为她虽然拥有漂亮的脸蛋和丰满的体态,可是说话声音却很难听。在拍有声电影时洋相百出。凯茜在洛克的引荐下加入制片队伍,当了林娜的配音演员。在相处的过程中,洛克爱上了凯茜。林娜自恃其以往的明星地位而自以为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承认凯茜的贡献,结果在一次随片登台的表演中,众人设计让女星出了大丑,结果被观众和同行淘汰出局。凯茜后来成了观众喜爱的明星,并与唐走到了一起。

本片没有获得奥斯卡的任何奖项,但是依旧在影迷心目中拥有者崇高的地位。

影片分析:

影片中凯西和唐邂逅,电影借凯西之口揭露了无声电影的不足:“电影的娱乐性很强,但是人物的刻划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在有声电影诞生之前,观众就希望能看到画面也能听到声音。

女性主义和心理精神分析:

Feminism and 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在这部喜剧中,女性的形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片中主要有两位女性:林娜和凯西。凯西作为正面的女性形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像她说无声电影“无声电影无法打动我,(演员)不说话也不表演,只是做一些默剧的表演”;凯西充满智慧,她想法躲在幕后帮林娜代唱,及时为林娜解了围。其实对比林娜和凯西,我们可以认为编剧塑造的凯西是健康、自主的新女性形象,而林娜则是落后的媒介女性形象,她依赖着凯西的声音在舞台上赢得观众的喜爱,在发表感言时,也都是唐在发言,她只是作为陪衬的花瓶,是唐的一个附庸。

雅克·拉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镜像理论可以运用在文学批评中剖析人物心理。

镜像理论的核心是mirror stage,即镜像阶段。

拉康的镜像阶段,简单来说,一个婴儿,在镜子前,不会像猴子和猩猩一样,产生恐惧心理。他们会在镜子中认出自己。儿童,会把镜子中的东西,跟自我联系起来,从而确定了,镜中的幻想,跟自己的关系;在这个认识的阶段,儿童会产生莫大的兴趣,在镜子用表情与动作,从意识上做到了认识自我,在这个阶段,是孩子的意识,就是孩子的本体与本人认识的统一,在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自我。

电影的开篇,唐从容地站在话筒前,他明白作为一个电影明星该有的仪态。他在观众面前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他们送我至艺术学校,包括跳舞”“我接受严格的音乐训练及艺术学养”等陈述歪曲了事实,事实上他所处的只是一个嘈杂的小酒馆。dignity一词多次出现,此时的唐对于自身的认识来源于观众对他的褒奖和称赞,在这里观众、媒体、唐的粉丝扮演的角色就是镜像理论中的“镜子”,唐通过照镜子获得对自身的肯定,而事实上这有悖于真实的自我。

追寻自我

唐跟凯西邂逅,凯西直言不讳地质疑无声电影的银幕价值,“电影可以取悦大多数人,银幕上的人无法打动我。不说话也不会表演,只是做一些默剧的表演”,“演员要表现出角色,绝妙的台词,华丽的辞藻”。唐很生气,开始怀疑自己的演技、自己的表演技术等。随着有声电影对无声电影的冲击,唐的演艺事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开始否定之前粉丝和媒体反映出来的“镜中我”,开始追寻真正的自我,经过朋友的相助,以及深刻的思考,唐开始尝试有声电影的拍摄,大获成功。凯西是唐的另外一篇截然不同的镜子,凯西对唐的表演产生质疑,凯西对有声电影的执着,唐对凯西产生了好感,唐开始正视自己真实的感情。这里,唐经历一段事业和心理的双重变更。

大环境下的“自我”

从宏观的背景来看,上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好莱坞开始了有声电影的尝试,大量的无声电影没有经受住声音的考验,遭遇了淘汰,或者是幕后的掩饰工作,在电影《雨中曲》中,观众已经慢慢接受并喜欢上了有声电影,唐所在公司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喜好不得不尝试拍摄有声电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唐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表演,这里的外界环境影响对于唐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寻真实的自我有重要的作用。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

电影最初只是视觉的艺术,在无声电影时期,为了使影片显得活泼,通常会有现场的乐队伴奏。1927年10月6日《爵士歌王》作为第一部有声电影,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声电影跟无声电影最大的区别显然就是加入了声音这个元素。因而在进行拍摄画面的同时,还要进行录音。

无声电影跟有声电影在摄制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是辛普森制片公司在拍摄现场,我们看到导演拿着大话筒发号施令,一个不起眼的镜头,墙上贴着的“quiet while recording”即录音时保持安静,这是有声电影制作的首要要求,于是,拍摄现场出现了两座小屋,一个是录音小屋,还有一个是摄影小屋,以隔绝设备噪音。声音这个元素在本部影片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林娜外形条件优越,但是声音很难听,不得不借助于配音演员凯西。

《雨中曲》反映出了早期有声电影的一个问题:声画不同步。这是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我们看到早期有声电影拍摄现场,有老旧的传声器、笨重的无处安放的话筒,摄影机还需要隔绝噪音。这些技术层面的缺失导致早期有声电影的质量比较糟糕。

这也算是从历史的角度解读有声电影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