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课件
(1)一封信重65g,寄给本市的电视台需付资费多少元? 如果寄给外地的电视台呢?
寄给本市:4×0.8=3.2(元) 寄给外市:4×1.2=4.8(元) 答:寄给本市需3.2元,寄给外地电视台需4.8元。
课堂作业
1 下面是邮寄信函的资费标准。
(2)一封信重350g,寄给本地出版社需付资费多元? 5×0.8+3×1.2=7.6(元)
整理与复习—综合与实践
第 3 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课堂导入-回顾整理-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学习目标
1.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并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 2.经历探究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归纳
和推理能力。 3.通过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拨打市内固定电话 拨打本地移动电话
前3分钟0.20元,以后每分钟0.10元 前3分钟0.40元,以后每分钟0.20元
晨晨和市内的张老师通话9分40秒,如果拨打的是张老师家里的固 定电话,要付多少钱?(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
9分40秒≈10分
(10-3)×0.10+0.20=0.9(元)
答:拨打张老师家里的固定电话需0.9元。
答:某人乘坐出租车行驶5.2公里需付12.2元。
课堂作业
4 下面是某城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3公里(含3公里)收费8元, 超过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收费1.4元。(不足一公里按一公里计) (1)某人乘坐出租汽车行驶5.2公里应付多少元? (2)若某人付车费15元,出租汽车最多行驶了多少公里?
(2) ( 15-8 )÷1.4=5(公里) 5+3=8(公里)
答:寄给本地出版社需付资费7.6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5)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五综合与实践,第三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邮票的大小、邮票的邮资以及邮票的设计等方面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邮票实物、尺子、黑板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引入:拿出几枚邮票,让学生观察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引发学生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思考。
2. 讲解:讲解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等方面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3. 练习: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邮票,测量邮票的大小,计算邮票的面积,并讨论邮票的邮资和设计等问题。
六、板书设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1. 邮票的大小2. 邮票的邮资3. 邮票的设计七、作业设计1. 观察自己拥有的邮票,记录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等方面的信息。
2.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邮票问题,例如计算邮票的面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觉得学生们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练习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还不太理解,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不仅可以体现在邮票的大小、邮资和设计上,还可以延伸到邮票的收藏、邮票的市场价值等方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数学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引入环节的邮票观察在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邮票实物,让学生们直观地观察邮票的大小、邮资以及设计。
活动3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邮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以通过图案、色彩、文字等元素 来传达数学的魅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数学文化。
04
邮票的数学价值与意义
邮票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几何形状
邮票的设计常常涉及到各种几何形状,如圆形、三 角形、矩形等,可以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形 状和空间关系。
图案对称
很多邮票采用对称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解对称的概 念,以及其在几何和艺术中的应用。
通过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和色彩搭配,邮票设计者 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
数学公式与定理的图案设计
邮票上有时会印有数学公式或 定理,如勾股定理、毕达哥拉 斯定理等,这些公式或定理通 常以图案的形式呈现。
这些图案通常采用简洁明了的 线条和图形,以突出数学公式 的精髓和美感,使人们在欣赏 邮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的 魅力。
80%
专题邮票
专题邮票围绕某一主题或事件进 行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 收藏意义,市场行情也相对较高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活动3邮票中的数学问
目
CONTENCT
录
• 邮票的数学属性 • 邮票中的数学图案 •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 邮票的数学价值与意义
01
邮票的数学属性
邮票的尺寸与比例
邮票尺寸
邮票的尺寸通常根据其面值和用途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小面 值的邮票尺寸较小,大面值的邮票尺寸较大。
邮票比例
邮票的比例是指其长和宽之间的比例。一些邮票的比例是1:1,而另 一些则是2:3、3:4等其他比例。
邮票中的数学概念与原理
几何图形
邮票上常常出现各种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这些图形可以帮助 人们理解几何概念和原理。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力,让学生了解和喜爱文化和艺术。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教学难点:理解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
3. 教学过程3.1 自主学习1.通过课前布置的作业,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邮票或者在网上查找邮票,并在课堂上展示收集的邮票,并简要介绍每一张邮票的背景知识。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邮票的种类和邮票上可能存在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取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路。
3.2 导入1.引入邮票概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出有邮票的场景,了解邮票的形状、结构、色彩等基本特征和种类。
2.引导学生思考邮票中可能存在的数学问题,例如:邮票上图案的数量、邮票上图案的比例关系等。
3.3 讲解1.通过讲解邮票设计和印刷的过程,让学生了解邮票上图案的制作和排版规律。
2.介绍邮票收藏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并引导学生探究邮票设计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4 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小组内设计一张邮票并解析自己的设计思路。
2.设计邮册:让学生按照特定的主题,在小组内收集邮票并制作邮册,通过设计邮册来进一步掌握数学问题和邮票制作的相关知识。
3.5 总结1.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学问题和邮票制作的相关知识点。
2.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获取邮票和邮票收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收集邮票的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广阔知识面的同时,鼓励学生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9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
还多5 g,所以应支付(2+1)个1.2元,即3.6元,可以贴3枚面值1.2元的邮票,或者1枚2元和2枚80分的邮票。
(5)小组讨论:根据什么来确定应付的邮资呢?(根据信函质量和寄达目的地)
2、探究合理邮资支付方式:
(1)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
4、行车中的数学问题
5、课堂小结:
3、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个性化调整
课后反思:
一、问题引入
1、口算:
80分+1.02元=()元80分×2+1.2元=()元
时=()分5公顷302平方米=()公顷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请同学们欣赏各种普通邮票,谁来说说邮票有什么作用?(邮政业务、收藏、邮票是邮资的凭证)那么,该如何正确付邮资呢?
2.在问题情境下,让学生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3.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确定信函处于不同质量范围内应付的邮资,再根据这些邮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复习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尝试解决:明明写了一封不到不到20g的信,寄给本市的朋友,他应该怎样贴邮票呢?丽丽的信重45g,寄往外地,她应该怎样贴邮票呢?
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独立计算出所需邮资,说说贴法。
(3)合作交流、解惑答疑(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4)展示互动,点拨释疑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7-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解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和数学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思维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解法和应用。
•难点:理解和解决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邮票图片、学生练习册。
•教学内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相关知识点整理和准备。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具体的邮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
•通过示范解答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步:练习
•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答与邮票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解答过程中的思考和心得,促进思维交流和知识共享。
第五步:作业
•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
•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
•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
以上是关于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5.3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安排,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06
邮票的设计原则与数
学审美
邮票的设计原则
主题突出
邮票设计应突出主题,如人物、动物、风景等,以吸引人们的注意。
色彩搭配
邮票的色彩搭配要协调、美观,以增强邮票的艺术感。
尺寸统一
邮票尺寸应统一,以便于邮寄和收藏。
防伪标识
邮票应具备防伪标识,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数学审美在邮票设计中的应用
几何形状
利用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创造出独特的美感。
名人肖像
邮票上印制名人肖像,以纪念杰出人物,弘扬他 们的精神。
ABCD
历史事件
通过邮票设计反映历史事件,传承历史文化,弘 扬民族精神。
节日庆典
邮票设计可以体现节日庆典的氛围,如春节、国 庆等,以表达喜庆和祝福之情。
THANKS.
邮票的排列与组合
02
邮票的排列方式
直线排列
矩阵排列
圆形排列
邮票按照直线顺序排列, 通常用于制作连票。
邮票按照矩阵形式排列, 常见于四方联邮票。
邮票围绕中心点呈圆形 或环形排列,具有视觉
上的美感。
异形排列
邮票根据特定的图案或 形状进行不规则排列,
以突出主题或创意。
邮票的组合方式
01
02
03
04
单枚邮票
对称性在邮票设计中的应用
邮票的图案、边框和背景等元素的设计中,经 常运用对称性来增加美感。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的设计可以使邮票看起来更加平衡、和谐。
在一些特殊主题的邮票设计中,如地图、建筑、 自然界等,对称性可以突出主题特点,增强视 觉冲击力。
邮票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对称性,结合非对称 元素,打破单调感,使邮票设计更加生动、有 趣。ts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综合与实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完整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邮票图案,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邮票图案,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实践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巩固练习:布置适量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及解法2.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实例3.解题思路及方法4.练习题目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完整版课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该内容属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几何图形的面积》中的第三节。
详细内容涉及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应用问题。
通过邮票的形状和面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邮票中数学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邮票样品、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
学具:直尺、计算器、方格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的形状和尺寸,提出问题:“邮票的面积是多少?如何计算?”2.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枚长方形邮票,引导学生用面积公式计算其面积。
再选择一枚正方形邮票,让学生尝试计算其面积。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邮票,合作完成邮票面积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案例分析(10分钟)出示一道邮票面积的综合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进行讲解。
6.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邮票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2. 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²3. 邮票面积计算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长方形:a=5cm,b=3cm;正方形:a=4cm。
(2)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面积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公式计算?2. 答案:(1)长方形邮票面积:15cm²正方形邮票面积:16cm²(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这一载体,让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邮票中的数学知识:如邮票上的数学知识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
邮票中的数学猜想与证明
证明方法:使用数学知识,如代数、几何、概率等,对猜想进行证明
探索与发现: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的面值、数量、排列等
数学猜想:根据邮票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邮票中的数学前沿问题
邮票中的数学教育价值
邮票中的数学知识:如几何图形、数字、概率等
邮票中的数学历史: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展的历程等
邮票中的数学思维:如逻辑推理、创新思维等
邮票中的数学应用:如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文、地理、物理等
邮票中的数学名人故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创始人,邮票上展示了他的几何学著作《几何原本》
对称性:邮票设计中常见的对称形式,如轴对称、中心对称等
应用实例:介绍一些具有对称美的邮票设计,如蝴蝶、花朵、建筑等
邮票中的黄金分割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金分割比例:0.618
在邮票设计中的应用:邮票的尺寸、图案布局等
黄金分割的美学原理:和谐、平衡、美观
实例分析:具体分析某张邮票中的黄金分割美
邮票中的数学图案美
几何图形:邮票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对称性:邮票设计中运用对称性原理,使画面更加平衡和谐
比例关系:邮票设计中运用比例关系,使画面更加协调统一
邮票中的数学应用
04
邮票中的概率统计应用
邮票中的数学游戏应用
邮票中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拼图、魔方等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的面值、数量、排列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知道邮票上的面值、发行年份等信息。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邮票的基本知识2.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3. 邮票收藏与数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如邮票面值、发行年份的计算等。
2. 教学难点:邮票收藏与数学的结合,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收藏中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邮票,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上的面值、发行年份等信息,引发学生对邮票的兴趣。
2. 讲解邮票的基本知识介绍邮票的起源、种类、面值、发行年份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邮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如何计算邮票的总面值?如何判断邮票的发行年份?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如加减乘除、比较大小等。
4. 拓展延伸讲解邮票收藏与数学的结合,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收藏中的问题,如邮票的估值、邮票的品相等。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邮票的基本知识,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些邮票,观察邮票上的面值、发行年份等信息,尝试解决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 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邮票收藏中的问题,如邮票的估值、邮票的品相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了解邮票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欣赏邮票的艺术价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这一部分。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它涉及到如何将邮票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活动,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和完善自己的认知。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通过几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如:师:如果不超过100克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
只用80分的和1.20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计算、观察、组合,经历了计算组合的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在我们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应该想想:“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等。
备课时,尽管我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
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 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 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这样才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有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经历探究确定邮资、合理支付邮资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进一步理解运用综合知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观看课本第109页的图和邮政相关费用表。
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如:(1)不到20g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要贴0.80元的邮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要贴1.20元的邮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1)学生观察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邮资1.20元,40g的信函,邮资是2.40元。
5g 按20g计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邮资是3.60元。
3.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1)不超过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邮资?学生说一说各种可能的资费。
引导列表描述。
(课本110页)(2)用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一张:80分 1.2元两张:80分×2=1.6(元)1.2×2=2.4(元)0.8+1.2=2.0(元)三张:0.8×3=2.4(元)1.2×3=3.6(元)1.2+0.8×2=2.8(元)1.2×2+0.8=3.2(元)(3)你认为可以再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学生自行设计各种面值的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18-119页的内容。
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综合应用教学,教材选取寄信活动为素材,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邮资来确定支付方式等活动,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组合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但现实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寄信的经验,所以我课上让学生亲手操作,给信件贴邮票,认识到邮票的作用,给学生一种主动探究的环境,初步感知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逐步建立数学模型。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恰当选择教学起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邮票的作用,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方法,知道确定邮资的两个因素。
2.经历探究确定邮资、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邮资的方法,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确定信函邮资的方法,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邮递员送信的故事导入,利用收信人不能收取信件的遗憾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简单讲述邮票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授1、仔细观察两封信件,找出不同点。
两封信件的邮寄地址不同,先理解本埠、外埠不常用的名词的意思,便学生明确在确定邮资时要主动将信函按目的地分类。
初步体会因为邮寄地址不同,邮票面值也不同。
2、根据资费情况统计表系统了解邮资学生利用表格说出资费标准,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利用线段图来解释收费标准,这样做直观,明了,给学生提供了不同质量范围的邮资计算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邮资的计算方法。
本埠资费:首重100克以内每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每个计费单位需付邮资0.8元。
续重101克到2000克,每10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每个计费单位需付邮资1.2元。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精选3篇)
2023年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精选3篇)教案一: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邮票中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2. 能够利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思考。
教学重点:1. 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2. 利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2. 教学光盘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包含数学问题的邮票。
2. 提问:你们知道在邮票中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吗?二、呈现教学内容:1. 教师将教材上关于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2. 通过教材的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三、实际操作:1. 分发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题。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并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拓展练习:1. 提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五、总结和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解题思路。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案二: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邮票中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2. 能够运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1. 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2. 运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2. 教学光盘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张包含数学问题的邮票,引起学生对邮票中数学问题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在邮票中会有哪些数学问题吗?你们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想法和解法?二、呈现教学内容:1. 教师利用教材和投影仪呈现课文内容。
2. 通过例题的解析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解法和思路。
三、实际操作:1. 分发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第118——119页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以指导学生的寄信活动为情境,通过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的地点和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巩固和综合应用“组合”等数学知识,并认识到“分段计费”的方法。
2、通过交流与互动、观察与列表和等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归纳与判断等数学能力,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不同邮件的资费办法,理解确定邮资的2大因素。
2、树立“分段”的思想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1、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
2、理解确定信函邮资的方法,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邮票问题。
从一个故事引出邮票。
师:今天我们先从一个故事来进入这节课:一天,爱丽丝·布朗收到一封很重要的信,她却不得不将信件退还给邮差。
(出示课件)
生讨论猜测。
师: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那时候邮费是由收信人支付的,爱丽丝·布朗因为太穷没有钱支付昂贵的邮费,所以只能把信退还给邮差。
这一幕刚好被英国人罗兰·西尔看见了。
怎样才能避免邮差送完信收不到邮费的情况再次发生呢?1840年,罗兰·西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其实邮票中也隐含着不少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根据信件地点和质量的不同确定邮费。
1.探究“本埠信件”、“外埠信件”。
(1)师:你能观察出两个信封上的信息有什么不同吗?(出示课件)
学生交流讨论。
认识“本埠信件”和“外埠信件”的资费标准。
(2)贴邮票寄信发现“超重”并引出“邮政基本资费表”,从而认识到确定邮费需要考虑的两大因素。
(出示课件)
(3)一起完成1—100克内“本埠”、“外埠”信件资费表。
2.探究101克—2000克重信件的资费。
(1)出示一封118信件。
师:这封信应该贴多少邮费才行呢?
贴上学生算出的7.2元邮费,邮寄信件发现不能寄出去。
(课件出示)(2)认识“首重”、“续重”情况下的资费标准。
共同算出118克信件的正确资费。
(课件演示邮寄出信件)
三、欣赏不同邮票并开展贴邮票活动。
1.欣赏精美的各类邮。
(课件出示)
2.小组活动:贴邮票。
想一想:邮寄100克内的信件,每封信最多能贴三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0分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课件出示)
开始小组活动,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3.完成表格所示信件中邮票不同需要的组合,引出三种不符合情况的信件。
4.师:既然有这样三种情况不符合要求,那么我们能不能自己再另外设计一种面值的邮票,来满足题目的要求呢?(注:邮票面值大小自定)
5.小组合作讨论,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完成。
学生们在尝试和分析中逐步确定增加的邮票面值可以是2.00元,也可以是2.40元,或者是4.00元。
四、巩固练习。
1.认识“分段计费”。
师:其实像邮费这样的“分段计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课件出示)
出示“阶梯式水量计费”,得出
应缴水费总额=1.5元/吨*水量+3元/吨*水量+5元/吨*水量
2.巩固练习
3.交流结果并讨论出循环用水情况。
五、课外延伸。
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硬,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