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情严重且容易传染,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目前,针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就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1.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肺结核患者往往面临着重症状、长期用药、隔离期限和传染性的压力,这些因素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护理干预通过建立稳定的护理关系、提供信息支持、进行生活方式指导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肺结核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这种疾病后,往往会出现自尊和自我价值感降低的情况。

而通过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关注和支持患者的内心需求,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使患者重新建立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患者往往要经历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治疗期,这段时间内很可能会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过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社会交往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尽快地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二、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结核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治疗期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和生活能力培训,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保证他们在治疗期间有一个较高的生活质量。

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饮食和营养指导,以保证疾病的康复。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针对患者的饮食状况进行分析,提供健康饮食指导,并定期开展营养指导服务,帮助患者合理膳食,促进康复。

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持身体健康,包括戒烟、戒酒、定期运动等。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指导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结语: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2月份——2017年2月份收治的肺结核的患者11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接受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户护理干预,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结果实施护理方案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之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间比较有一定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肺结核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个性化的护理干预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资料的全面收集,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我国是肺结核发病的大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社会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对肺结核患者具有一定的排斥和歧视,这也造成肺结核患者在承受疾病折磨的同时,心理压力也较大,对生活质量造成下降,如何在患者接受积极治疗的同时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护理研究的重点。

本文就护理的有效性开展相关研究分析,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做如下的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2月份——2017年2月份收治的肺结核的患者116例分成两组,每组5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1.2方法患者入院后接受全面的检查及积极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包括疾病的宣传、注意事项、用药情况以及基础生活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首先,对诊断饿资料全面的收集,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方便治疗、护理方向的调整。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肺结核22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仅给予入院宣教和日常生活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给药指导、饮食及生活指导等,比较2组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护理后,ADL得分及GQOL-74得分(物质功能除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5%,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结核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护理干预;肺结核;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肺结核是临床常见传染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群体。

肺结核的治疗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加上该病具有高传染性,因此肺结核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各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我院近年对肺结核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了系统的优质护理,在疏导心理和提高生活质量上取得了理想效果,具体见如下报道。

1.资料與方法1.1基本资料入选资料源自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肺结核220例,入选标准:①经CT、X线胸片或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肺结核;②无因外伤后遗症、脑血管疾病等其他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③严格排除有严重脏器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者。

具体资料:男119例,女101例。

年龄57-89岁,平均(66.9 2.7)岁。

并发慢阻肺43例,肺部感染91例,肺心病34例,糖尿病41例。

随机将患者均分为2组,组别间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不强调将护理视为治疗的组成部分,仅给予入院宣教和日常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

护理组则在治疗全程配合以系统的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2.1 心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及对隔离治疗的不适应性等因素非常容易使患者产生紧张、压抑、焦虑、孤独等消极心理[2]。

开展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开展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开展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面临心理困扰,而心理护理的介入对他们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心理影响、心理护理介入的影响、心理护理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探讨了心理护理在该病人群中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

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心理护理的具体机制和优化方法,以进一步提升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

加强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心理护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心理影响、应用、方法、重要性、未来研究、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耐多药性肺结核是一种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繁重且副作用明显,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我国对耐多药性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且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情绪波动大,心理负担重,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和失眠等心理问题。

开展心理护理对耐多药性肺结核病人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治疗依从性,最终达到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开展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将评估心理护理介入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心理护理对病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探讨心理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病人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

综合护理在改善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中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改善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中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改善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中的作用【摘要】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患者除了身体症状外,还常常伴有心理问题和睡眠质量下降等现象。

综合护理通过心理护理、睡眠管理和营养指导等多方面的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和促进康复效果,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从综合护理对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康复效果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探讨了综合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结论部分强调了综合护理在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

综合护理在改善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值得在未来研究中加以深入探讨。

【关键词】肺结核患者、综合护理、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康复效果、实施方法、应用现状、重要性、未来研究。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侵犯肺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肺部功能的损害甚至死亡。

肺结核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患者常常面临着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甚至会出现睡眠障碍等问题。

针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进行综合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综合护理旨在通过综合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全面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效果。

在肺结核患者中,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其焦虑和抑郁,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体力和免疫功能。

综合护理还可以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康复进程,加快疾病的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探索更多有效的综合护理方法,并进一步完善综合护理的实施策略,以更好地帮助肺结核患者重获健康。

1.2 研究意义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严重危害,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观察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影响情况。

方法:在本文研究中,观察开始时间为2020年7月,观察结束时间为2022年6月,将100例患者分为普通组和优化组,分别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普通组和优化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对照中,普通组心理状态评分为54.18±3.94(分)、优化组为41.19±3.25(分),普通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8.13±3.23(分)、优化组为91.15±3.66(分),(t=19.365,p=0.009),两组结果有差异。

结论: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针对性护理干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影响肺结核属于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该种病症由于治疗时间漫长,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变化,并且逐渐降低生活质量,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形成了恶性循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相继降低。

根据长期观察发现,对于肺结核患者除了采取有效治疗以外,还需要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情况。

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观察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影响情况,现将分析结果呈现如下[1]: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研究中将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和对比,其中普通组共纳入组员人数为50例,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70岁,均数为47.31±3.05岁;在50例患者中,男性占据人数为29例,女性占据人数为21例。

优化组共纳入组员人数与普通组数据相同,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72岁,均数为48.12±3.11岁;在50例患者中,男性占据人数为28例,女性占据人数为22例。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阳松梅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阳松梅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阳松梅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对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117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B 两组,其中A组5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59例患者实施积极的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前均有所改善,组间比较,B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B组得分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临床应加强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这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肺结核;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漫长、病情复杂等特点,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

近年来报道显示,结核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的升高,早期的联合规律用药治疗是提高疾病治愈率的关键,同时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心理护理的实施对患者的治疗会起到积极的促进效果,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本院对近期内接诊的59例肺结核患者实施了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于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58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接诊的117例肺结核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肺结核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排除了伴有脑血管并及外伤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及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符合标准的入选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54例;患者年龄34岁到71岁不等,平均年龄(48.3±3.9)岁。

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8例、B组59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除了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外,肺结核患者也面临着心理状态的困扰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还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肺结核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影响疾病的康复。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心理护理、心理疏导等手段积极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其对疾病的信心和治疗的依从性。

在护理干预中,护士可以通过倾听患者的心声、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提供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康复信心。

护理干预还可以通过心理评估、心理干预技术的应用等手段,帮助患者逐步克服心理障碍,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肺结核的治疗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这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药物的副作用、饮食的限制、活动的约束等种种不适,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生活护理、营养指导、康复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

护理干预还可以通过康复训练、生活指导等方式,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困扰,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还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胸痛、乏力、发热等症状。

肺结核的治疗过程通常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严密的监测,而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一、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1. 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肺结核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而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护士可以通过给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帮助患者正确服药,并定期跟踪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提醒患者按时服药,确保治疗效果。

2. 促进患者的营养恢复肺结核患者常常伴有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弱等情况,导致营养不良。

护士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营养咨询和指导,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促进患者的营养恢复,提高免疫力,加快康复速度。

3. 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肺结核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士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面对疾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患者的心理素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

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1. 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护理干预,护士可以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生活习惯,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帮助患者克服用药困难,提高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2.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传授有关肺结核的知识和治疗方法,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和治疗原则,增强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疾病复发。

3.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护理干预,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提供生活自理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的体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1. 提高治疗效果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和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6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肺结核患者30例,对照组肺结核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肺结核患者护理后抑郁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两组肺结核患者护理后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具有显著意义。

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取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面向大众进行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state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mental st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from November 2016 to November 2017,our hospital the 60 case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as research object,60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30 case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30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care,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depression scale scores after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 care,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postnursing depression scale,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P<0.05,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epression,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 and quality of life,is worth popularizing application and to the general public.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Tuberculosis patients;The influence of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state前言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盗汗、发热以及咳嗽等,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状态。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护理干预技术的不断提高,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从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增强患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教育和指导的方式,帮助患者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患者在接受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后,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疾病情况,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护理,从而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会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2. 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肺结核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因为他们需要长期进行治疗,面临疾病反复和传染他人的风险,同时还要忍受药物的副作用和身体不适。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情绪支持和社会支持等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增强心理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3. 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护理干预还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提供营养支持、促进锻炼和康复等方式,帮助患者提升生活品质。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改善病房环境、提供营养餐和营养补充剂、组织康复训练和康复活动等措施,帮助患者调整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1. 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护理干预可以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并发症,减少因疾病导致的身体不适和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理健康水平。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率监测,及时发现生理指标的异常情况,采取及时的护理干预措施,避免疾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2. 促进患者的社会融合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提供社会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家庭,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和家庭角色。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康复指导和社会支持的方式,帮助患者克服疾病带来的障碍和困难,重新培养社交能力和劳动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社会融合。

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对肺结核患者情绪、睡眠、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对肺结核患者情绪、睡眠、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对肺结核患者情绪、睡眠、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2-11-28T03:37:50.4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1期作者:毛燕霞祝文[导读] 目的分析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其情绪、睡眠以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毛燕霞祝文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省眉山市620010摘要目的分析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其情绪、睡眠以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

结果负性情绪评分,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睡眠质量评分,护理前随笔无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效果,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价值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肺结核;情绪;睡眠;康复效果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危害较大,患病期间,患者可表现出咳痰咳嗽、咳血等,并伴有疲惫无力、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等,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可诱发肺气肿、脓气胸等,影响健康和生活。

肺结核的治疗周期较长,加上临床表现增加的不适感,会使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均受严重的影响[1],因此,治疗期间应该开展科学护理,确保患者的身心舒适性,有效改善病情。

本文以我院肺结核患者为例,分析综合护理服务模式的干预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入选对象共计60例,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一组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命名为观察组。

对照组:本组30例中包括14名女性以及16名男性,最小年龄者25岁,年龄最大者60岁,平均年龄为(50.83±1.32)岁。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改善,并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标签:护理干预;肺结核;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长的病程和较为复杂的病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威胁,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以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9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中28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为38~75岁,平均年龄(48.31±2.61)岁。

观察组患者中31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为37~75岁,平均年龄(47.12±2.82)岁。

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均已知情,并在参与研究前自愿签署同意书。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病房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因疾病折磨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情绪,如焦虑、担忧、烦躁等,而且由于该病的传染性,患者可能比较孤独。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理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理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理质量的影响概述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但是,肺结核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进行严密观察和维护,并且因为病情的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理质量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针对肺结核患者的特殊情况,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理质量的影响进行讨论,以期为医疗工作提供思路和帮助。

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患者心理特点肺结核患者因为需要长期的治疗和联合用药,使得他们的心理状态难以维持长期的稳定。

同时,由于肺结核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社会对肺结核病人的排斥、歧视等问题也给许多肺结核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因此,肺结核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以下的心理特点:•焦虑:由于疾病的不确定性和治疗的长期性,肺结核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自卑:因为社会对肺结核病人的歧视和排挤,许多患者会产生自卑感。

•抑郁:长期的治疗和药物的副作用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不适感,进而产生抑郁情绪。

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了减轻肺结核患者的这种心理负担,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具体实践中,护理干预有哪些影响呢?•降低焦虑情绪:通过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护士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结核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提高自尊心:护士可以充分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困难,并且给予及时的关注和鼓励,从而提高患者的自尊心。

•减轻抑郁情绪: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并且合理的安排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

护理干预对生理质量的影响患者生理特点肺结核是一种病程较长的传染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维护,因此肺结核患者的身体状态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肺结核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的生理状况:•药物不良反应: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为肺结核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10例肺结核确诊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5)、护理干预的试验组(n=55)。

对比肺结核患者护理期间心理状态评分变化、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护理后,试验组肺结核患者SAS、SDS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

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改善了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负性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直接促进治疗预后。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干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状态;预后效果肺结核有传染特点,属于慢性传染疾病。

患者有咳嗽、盗汗、发热以及免疫力下降等表现,会累及多个脏器诱发相关并发症。

基于疾病的传染性特点,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资料指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调节患者心态,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治疗配合情况[1]。

基于此,本文就我院11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总结护理干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对象均为肺结核确诊住院患者,有咳嗽、发热、盗汗等表现,排除合并脑血管疾病以及肝肾功能、认知功能严重障碍等患者,实验患者对方案知情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例选自2017-2018年,总计110例。

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51例;患者年龄介于26-70岁之间,均值(54.80±4.30)岁;结核类型:侵润型患者52例,空洞型患者58例。

随机分组,2组患者例数相同,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

即肺结核用药护理指导。

试验组:护理干预。

(1)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向入院肺结核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纠正患者主观印象,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平稳心态。

护理人员以恰当的方式向患者进行肺结核发生机制、演变过程展示,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刘淑翠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28
【摘要】目的:分析给予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收治肺结核患者40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不良心理
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总页数】2页(P155-156)
【作者】刘淑翠
【作者单位】132506吉林省吉林市结核病医院结核病区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J], 李金浩
2.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周明芳
3.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陈霄霞;李秀芳
4.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于丽燕
5.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崔岳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2年10月的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25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状态与生活质量状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焦虑明显缓解,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使患者科学认识自身的疾病,缓解心理焦虑,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老年肺结核肺结核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患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1]。

老年患者存在机体抵抗力差、合并基础疾病多,容易造成肺结核的反复发作[2]。

在治疗的漫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影响疾病的康复,从而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我院坚持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到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选取25例为观察组,男性有17例,女性有8例,年龄60-78岁,平均(65.21±2.36)岁;剩余的2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有18例,女性有7例,年龄60-78岁,平均(65.26±2.78)岁,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行分析。

1.2方法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疾病宣教、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等措施。

25例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做好疾病健康宣教:对老年患者进行肺结核疾病的相关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症状、治疗、并发症、护理要点,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消除应知识缺乏而引起的心理焦虑。

综合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1月,肺结核患者共82例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研究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观察对比两组心理状况、睡眠状况和康复效果,心理状况采用SAS和SDS量表进行评估,睡眠状况采用PSQI量表进行评估,康复效果依据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与患者的康复效果正相关。

结果研究组两项心理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也小于对照组,康复效果评分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综合护理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有显著的护理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状况以及康复效果,在实际临床中值得推广。

肺结核是一种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中具有病症隐匿,发展缓慢,治疗周期长的特征,在实际临床中病症发现多较晚,因病症具有传染性,因此在进行治疗期间患者需要进行特殊对待,这是的患者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病症治疗周期较长患者的身心压力均较大,这对临床治疗可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临床中,除了积极的改善治疗方式以外,还良好的进行护理方式改善,良好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临床康复,对临床患者的健康恢复有重要意义。

以往研究表明,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以及康复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现就我院2017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2例,研究综合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月,共82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随机抽取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研究组41例,性别比男:女(22:19),年龄资料,下限值为25岁,上限值为79岁,平均值为(66.4±3.5)岁;对照组41例,性别比男:女(21:20),年龄资料,下限值为26岁,上限值为79岁,平均值为(65.7±4.1)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和院方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情,研究有意义。

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摘要:目的:为了日后能够更加良好的护理服务,对护理干预实施后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在此次研究中共选择了90例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肺结核治疗的患者。

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组,每组45人,给予其中一组患者常规护理,而另一组患者则对其实施护理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根据研究的结果,能够发现在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接受了护理干预的患者变化情况更为理想,并且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大程度的转变,且两组数据间的对比在统计学中具有差异,P<0.05。

结论:根据研究的结果,护理干预对于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变化都有着较好的作用,能够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所以护理干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干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影响评价肺结核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该疾病属于传染性疾病,所以患者在患上该疾病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心理负担。

但负面情绪较为严重,会对治疗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并且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为了使患者的身心能够得到改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护理干预就是为了让患者能够重拾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采取的一种护理方法。

本研究便是为了对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患者病情的影响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此次研究中共选择了90例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肺结核治疗的患者。

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组,每组45人。

患者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73岁,年龄均值为(43.62±2.14)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时不同方案分为兩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与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标签:综合护理干预;肺结核;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该疾病病程长,患者需予以长时间治疗,且病情比较复杂,严重影响其生理及心理健康[1]。

最新大量报道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2]。

本研究针对120例肺结核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例34:26,年龄49~72岁,平均(57.6±6.3)y;文化程度:大专或以上14例,中学24例,小学及以下22例。

研究组男女比例32:28,年龄50~75岁,平均(58.7±4.7)岁;文化程度:大专或以上16例,中学23例,小学及以下21例;两组上述各项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和日常生活护理等。

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同时加强与其家属间的心理疏导。

向患者详细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用药及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掌握药物药理作用,及时、细心、准确用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嘱患者饮食定量、定时,多食用蛋类、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及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

③其他干预:针对每位患者不同作息时间与自身条件,合理指导其进行锻炼,并协助其制定活动计划。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心理状态评定: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定,SAS、SDS 标准分≥50分,即判断为焦虑或抑郁状态[3]。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WHOQOL-BRE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共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四个维度,分值均介于35~9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4]。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χ2 检验,当P <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心理评分对比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具服药时间长、慢性发病、传染性等特点,患者难免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反应[5]。

若对本病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或治疗不规范,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于治疗同时,加强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

分析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或者用支持、安慰以及听音乐等一系列方法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6]。

同时加强与其家属间的心理疏导,嘱其耐心倾听患者苦恼,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并予以精神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这与陈超、李红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进一步验证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性、可行性[7]。

分析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仔细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咳痰、咯血、咳嗽等症状变化,并嘱其饮食定量、定时,多食用蛋类、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及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

禁饮酒与吸烟,避免增加对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刺激,从而加重咯血、咳嗽等症状。

此外,针对每位患者不同作息时间与自身条件,合理指导其进行锻炼,并协助其制定活动计划,运动量需由小到至大增加,从而达到增强肺活量的目的[8]。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合理、有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不仅能够缓解其负面情绪,而且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谢菲.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理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01):136-137.
[2]王莉端,潘琴,陈荣.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广东医学,2014,35(11):1802-1804.
[3]王玉兰.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像[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9):147.
[4]乐丹.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24-125.
[5]于宏.加强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3):152-153.
[6]刘春霞.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24-25.
[7]陈超,李红,夏晨曦,等.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03):128-130.
[8]赵晓英.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54-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