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逆变器行业分析报告
2024年微电网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微电网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3548c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9.png)
2024年微电网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微电网是指由多个分布式能源资源、能量存储设备和电力负荷终端相互关联,形成具备一定控制策略和运行特性的小型电力系统。
随着新能源技术和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微电网作为能源转型和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当前微电网市场的分析现状进行探讨。
微电网市场规模微电网市场规模是衡量微电网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对全球微电网市场的调研数据,预计2020年全球微电网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市场规模最大,北美地区紧随其后,欧洲地区也有较大市场规模。
这些数据表明微电网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微电网市场发展动因微电网市场的迅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新能源技术的成本不断下降,使得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更加具有经济性。
其次,传统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微电网作为一种分布式的能源系统,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此外,微电网的发展还得益于智能电网技术的进步,包括用于能量管理和控制的先进软件和硬件设备的应用。
微电网市场主要参与方微电网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参与方的共同努力。
目前,微电网市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参与方:1.新能源开发商:负责开发和建设微电网项目,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分布式能源设备的安装和运营。
2.微电网设备制造商:提供微电网所需的关键设备,如逆变器、能量存储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
3.运营服务商:负责微电网的运营和维护,包括开展能量交易、监测和管理微电网的运行状态。
4.政府和监管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微电网市场的发展,保障市场的良性运行。
微电网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微电网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微电网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需要各个参与方共同承担风险,这对市场的参与度提出了一定要求。
其次,微电网与传统电力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尚待解决,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逆变器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逆变器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df52c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2.png)
逆变器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逆变器的分类逆变器是将光伏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的工具,主要分为组串式、集中式、微型逆变器三种,其中组串式逆变器毛利率远高于集中式。
组串式和集中式最核心的差异在于MPPT数量,随着光伏产业链的不断降本,大功率组串式和集中式逆变器4-5分/W左右的价差的影响可被多路MPPT发电量增益所抵消,组串式性价比逐渐凸显。
二、逆变器发展格局从逆变器近十年的发展格局来看,先后经历了欧洲垄断——中欧竞赛——全球一超多强的阶段。
欧洲是全球最早光伏装机的地区,2012年之前,欧洲光伏市场繁荣,新增装机量占全球60%+,因此光伏逆变器市场主要被欧洲企业垄断,其中SMA具有绝对统治力,2012年占据全球22%的份额,超出第二名ABB约15%,处于绝对龙头地位。
2013年起,政府出台标杆电价政策,集中电站项目开始陆续启动,中国光伏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并逐步取代欧洲成为全球光伏装机最大的市场。
在此背景下,主打集中电站市场的中国企业华为依靠国内的人口红利,全球份额跃升至世界第一,市场份额达到15.07%;阳光电源世界第二,市场份额达到14.78%;上能电气、特变电工也开始进入榜单。
2016年起,华为、阳光龙头地位稳固,2019年华为、阳光市场占有率达到22%和13%,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市场上形成一超(中国)多强(欧美日)的格局。
三、逆变器需求分析2019年光伏发电量为724.09TWh,光伏累计装机量619082MW,光伏占发电总量的2.68%。
随着能源电力化趋势的逐步加速,以光伏发电成本逐渐降低、储能储能快速导入,光伏发电在新增装机中具备成本优势,光伏发电增量占全球总发电量增量中的比例逐步提高,光伏发电未来将持续增长。
光伏发电行业的持续增长将带动上游逆变器市场的增长。
据预测,2020年全球逆变器替换需求达8.7GW,且主要分布在发展较早的欧洲市场。
2020年全球逆变器更新的市场规模达7亿美元以上。
2023年储能逆变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储能逆变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4a01b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4.png)
2023年储能逆变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储能逆变器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及能源储存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
储能逆变器是一种将电能从直流转换为交流的设备,用于连接储能设备和电网,以实现能量的存储和调度。
储能逆变器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全球储能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20亿美元。
储能逆变器作为储能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加。
据市场研究公司预测,储能逆变器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超过100亿美元。
储能逆变器行业的市场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储能逆变器的市场需求。
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逆变器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的关键设备,成为了市场的重要需求。
其次,能源储存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推动了储能逆变器的市场需求。
过去,能源储存技术受限于成本和技术等因素,但随着锂电池等新型能源储存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储存的成本逐渐下降,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促进了储能逆变器的市场需求。
再次,电力系统的优化和升级要求也推动了储能逆变器的市场需求。
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升级要求更加灵活和可控的能源调度和供电方式,储能逆变器作为连接储能设备和电网的关键设备,能够提供灵活的功率输入和输出,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储能逆变器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能源储存技术的成本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目前,能源储存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储能逆变器设备的成本也较高。
其次,储能逆变器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具备高效、可靠、安全等特点,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性能是一个关键问题。
另外,行业的竞争也比较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然而,储能逆变器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能源储存技术的不断进步,储能逆变器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的关键设备,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储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储能逆变器行业有望实现更快速的增长,并成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电气设备微逆深度2:为什么微逆渗透率会提升?竞争壁垒是什么?
![电气设备微逆深度2:为什么微逆渗透率会提升?竞争壁垒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a1e0ec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e.png)
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行业报告| 强于大市维持2022年06月29日(评级)分析师孙潇雅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80009行业专题研究摘要☐本篇报告主要回答市场关心的两个问题:微逆的渗透率与市场空间测算、微逆企业间的差异性与行业壁垒,核心结论为微型逆变器行业空间受益于安全性、经济性、组件级运维三大优势,正处于高增长阶段(2020-2025年CAGR有望在44%+),而国内企业短期凭一拖四等产品错位竞争拓展市场,长期优化一拖一产品直接与Enphase进行竞争,同时在拉美等地区国内企业已经占据优势,未来国内头部微型逆变器企业或可享受微逆赛道高增速+自身市占率提升的增长。
☐1、微逆渗透率为什么会提升?如何看未来增长空间?(1)产品特点:为提升发电量而开发,单瓦价格较高;属于MLPE系列产品之一,但功能多于关断器、优化器。
(2)渗透率提升:①安全性:欧美已有低压快速关断要求,国内逐步转型;②经济性:20kW以下初投成本低于组串+优化,3kW以下低于组串+关断;若发电增益在10、15%,则微逆在10、20kW以下IRR高于组串;③组件级运维:户用可单人安全便捷运维,工商业可带来1pct的IRR提升。
(3)市场空间:我们测算2020年分布式装机占比33%,微逆渗透率8%(对应需求3.4GW),单价2.1元/W(主要是一拖一),市场规模72亿,随分布式装机占比提升(假设25年47%)+微逆渗透率提升(假设25年24%),单价年降20%至0.7元/W(为加速推广,主要产品变为经济性更好的一拖四),则2025年微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52亿元,5年CAGR=44%(行业2020-2025年装机增速CAGR=33%),其中美国(假设微逆在分布式渗透率55%)、欧洲(假设渗透率40%)、中国(假设渗透率15%)、巴西(假设渗透率25%)、澳洲(假设渗透率25%)分别占40、29、14、6、4%。
☐2、公司对比&行业壁垒(1)公司对比:①市占率:Enphase一家超70%,禾迈、昱能、德业分别4、4、1%,提升空间巨大;②产品:Enphase多年优化一拖一产品,国内企业先凭一拖四等产品错位竞争拓展市场,再逐步优化一拖一产品;③盈利:国产供应链体系+更低人力成本使国内企业净利率大幅领先Enphase;④渠道:Enphase、昱能渠道类型和数量丰富,各企业均有自身核心客户;昱能、禾迈销售地区分散,Enphase和德业分别集中在美国和巴西市场,禾迈、德业主打经销商和安装商类大客户(2)行业壁垒:①能力:微逆的进入门槛较组串式更高(拓扑结构较组串更复杂且差异性大+质保期限起步10年&高端市场长达25年+只换不修客户分散因此售后成本高);②意愿:组串式企业抢夺微逆份额的意愿不强(可以做关断器、优化器,纯增量);③时间:其他企业即使开发出微逆产品,其影响也要多年(≥3)后才能体现。
中国长时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长时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5449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a.png)
中国长时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行业综述1、定义及分类长时储能指的是4小时以上的储能技术,由于这一系统可以实现跨天、跨月,乃至跨季节充放电循环,因此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运用广泛。
长时储能方式分类情况长时储能方式分类情况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2、发展历程2017年到2020年是长时储能发展的萌芽期,首先是国内第一个关于储能的指导性文件提出,推动了整个储能行业的发展,进而为长期储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0年到2023年是长时储能发展的启动期,储能的市场化发展对于储能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新兴储能装机规模在2022年实现了19.5%的同比增长,传统储能技术不断完善,新兴储能技术不断进步。
2026年以后是长时储能的高速发展期,抽水蓄能发展受限,需要依靠新型长时储能技术提供增量的灵活性资源,而新型储能技术经过多年研究将更加成熟。
长时储能行业发展历程长时储能行业发展历程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行业背景1、政策环境储能是产业升级最重要的核心行业之一,近年来,受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能源危机日渐成为国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能源需求巨大。
储能行业已是中国关注对象,为了提高储能效率,规范行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减少能源紧缺问题,为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保障。
中国长时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梳理中国长时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梳理资料来源:政府公开报告,产业研究院整理2、社会环境如今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年攀升,据统计,由2019年的121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352万辆,增长幅度接近300%,2021年年同比增长156.93%,预计截至2022年销量将达到590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热销,将导致充电桩功率器件驱动器的需求增加。
2019-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及增速情况2019-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及增速情况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长时储能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三、产业链1、产业链分析长时储能的产业链上游为电池原材料,包括容百科技、当升材料、贝特瑞等企业;产业链中游为设备供应商及储能系统集成和安装,包括宁德时代、派能科技、阳关电源、永福股份、派能科技等企业;产业链下游为以发电侧、电网侧为代表的终端用户,包括华能电网、国家电网、许继电气等企业。
微型逆变器行业分析
![微型逆变器行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ba41c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a.png)
微型逆变器行业分析1、微型逆变器是组件级控制观念的呈现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
逆变器不仅承担将太阳能光伏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重要角色,在完成最大功率点跟踪后还要将电能并入电网或用于家用电器。
作为分布式电源与电网的接口,逆变器性能将直接影响到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及运行稳定性。
逆变器主要分为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
在工作原理方面,集中式逆变器是将大量并行的光伏组串连接到同一台集中式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完成最大功率点跟踪后,再统一并网。
组串式逆变器对数串光伏组件单独进行最大功率追踪,在经过逆变单元后并入交流电网。
微型逆变器则是每个逆变器只对应少数光伏组件,实现对每块光伏组件单独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在逆变转化之后单独并入交流电网。
微型逆变器运行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主要应用于户用发电场景。
微型逆变器作为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对每块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精细化调节及监控,在遇到部分阴影遮挡和个别组件性能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提升光伏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
同时比起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输入端的1000V直流高压,微型的最大输入电压仅为60V,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站的安全隐患,在安装和调试方面也更为简单。
不过相比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微逆的单瓦价格较高,当下的应用场景主要以户用光伏电站为主。
2、需求端:三重渗透下的百亿市场2.1、分布式光伏是当下光伏装机主力2.1.1、能源绿色革命,光伏责无旁贷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在电力装机结构中的渗透率正在提升。
其主要原因在于(1)加快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建设已经日益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共识;(2)近年来全球通胀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使得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具备了相当的经济性。
因此我们推断光伏在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占比。
2.1.2、组件价格高企,分布式渐成光伏装机主力光伏装机需求高企,组件价格飙升。
在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持续高增下,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多晶硅料价格出现了剧烈的上涨,从而带动组件价格出现了飙升。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分析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1741d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3.png)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分析[摘要]伴随能源危机日益严重化,为更好地摆脱这一困境,便需积极开发及运用更多的绿色能源。
目前太阳能已被有效应用至光伏并网的发电领域,而并网式逆变器则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装置。
为更好地实现对光伏并网的逆变器有效控制。
本文主要对单相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整个系统设计开展深入研究,期望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此方面设计优化及其应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者参考。
[关键词]光伏并网;单相;逆变器;前言:伴随新能源科技持续地进步发展,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提出更高的设计应用要求,为更好地落实光伏并网逆变器相关设计开发及其应用工作,对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开展综合分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光伏式逆变器光伏式逆变器,属于太阳能的光伏发电当中所应用一种逆变器,能够把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直流电,经电力电子式变换技术,促使其被转换成为可以直接并网及负载的相应交流能量,属于光伏系统当中重要部件[1]。
在一定程度上,光伏并网逆变器属于光伏电池和电网重要的一个接口装置,把光伏电池电能有效转换成为交流电能后,传输至电网当中,对于光伏并网整个发电系统所起到作用较为突出。
2、系统设计2.1在总体构思层面单项光伏并网逆变器,内含信号采样、L滤波、逆变器的驱动、硬件控制等电路,还有DSP单元、隔离变压装置、辅助电源等。
硬件控制当中的电路属于系统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硬件电路实际运行期间所产生相应的SPWM波,可以持续驱动着IGBT,以至于PID实现有效调节[2]。
PID单元在功能上,以锁相为主,其可针对电网电压予以采样输出,与电压呈正弦波实现向着至硬件的控制电路同步传送。
针对采样电路,其以电压电流相应霍尔传感系统装置为基础,有效采集电力电压和并网的电流;针对驱动电路,其能够加工处理好硬件控制相应电路实际输出的信号,对IGBT产生一定的驱动作用;针对滤波电路,则设为单电感形式的滤波。
为能够让逆变器实现有效地并网运行,便需基于电压源位置电流控制,有效控制逆变器实际所输出的电流,并实现对电压相位与其频率的跟踪控制,呈正弦形式持续输出幅值,并网总体功率因数将得以提高,相位与其频率控制整个过程相对简单,以硬件电路为基础,能够实现快速的速度控制操作响应,且能够更好地发挥DSP系统功能。
储能行业分析
![储能行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0b6fd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3.png)
储能行业分析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凸显,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也在快速发展。
因此储能如今备受各方关注,而且市场空间几乎肉眼可见。
基于此,本文从储能的几种主要方式、重要性、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并深度解析了储能产业链,对相关重要公司一并进行了梳理。
从投资角度来看,逆变器的确定性更高,资金也更偏爱。
最后要强调的是储能行业的估值都偏高,请谨慎参与,新行业变化很快,对储能感兴趣的要时刻关注行业变化。
由于储能行业分析内容较多,本文从三个部分着手分析,第一部分为储能行业概况分析,第二部分为储能产业链分析,第三部分为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的企业。
一、储能行业概况1.储能的定义及分类从字面上讲,储能就是储能。
简而言之,就是将能量转化为在自然条件下稳定存在的能量,即当能量过剩时,使用特殊设备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从而调整能源供需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不匹配。
根据储能形式的不同,广义储能包括电能储能、热能储能和氢能储能。
电储能是最重要的储能方式。
根据储能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化学储能和机械储能。
其中,电化学储能是指各种二次电池的储能,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铅电池和钠硫电池;机械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蓄能和飞轮蓄能。
其中抽水蓄能是最主要的储能方式。
抽水蓄能是当前最为成熟的电力储能技术,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就实现了商业化应用,主要用于电力系统削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
抽水蓄能也是目前装机量最大的技术路线,占全球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的90%以上;但受地理选址和建设施工的局限,抽水蓄能未来发展空间有限。
与不同技术路线的储能相比,抽水蓄能、压缩空气、飞轮储能、液流电池和铅碳电池都存在明显且难以解决的缺点;锂电池/钠电池储能有望成为主流解决方案,因为锂电池和钠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一起开发,因此技术突破更容易实现;储氢技术前景广阔,但目前转化效率仍太低。
电气设备:逆变器:组串崛起正当时,国产替代势已成
![电气设备:逆变器:组串崛起正当时,国产替代势已成](https://img.taocdn.com/s3/m/3883727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b.png)
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行业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2020年09月20日(评级)分析师孙潇雅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80009行业深度研究引言:光伏新增装机和十年前存量替换市场带动光伏逆变器需求上涨,表面看,全球逆变器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2016-2019年间,CR5从60%降低到54%,但以国产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计算,CR9从52%提升至58%,且其中CR4-9从12%提升至18%,国产逆变器新势力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国产替代化明显,行业正经历新一轮洗牌。
本篇报告核心看点:1.全球逆变器行业趋势:组串占比提升+国产替代。
2.复盘海外逆变器企业:◆美国两家企业专注在细分赛道,产品有一定技术壁垒和专利壁垒,竞争者难进入。
◆德国老牌企业SMA产品迭代慢于国内企业,未来竞争力或削减。
3.国产替代的投资机会:◆国内厂商产品迭代速度快,成本优势明显。
◆ABB、施耐德等主营业务非逆变器的企业纷纷选择退出市场。
看五年,逆变器市场空间多大?以全球每年光伏新增装机+十年前存量市场替换计算,预计2025年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有望达327GW,市场空间663亿,其中组串式逆变器的市场空间将达到523亿,2020-2025年间的复合增长率14%,增长空间巨大。
复盘海外逆变器领跑者:NEC新规范要求“组件级关断”为SolarEdge发展带来契机,美国户用细分市场具有专利壁垒。
Enphase专注北美市场,微型逆变器领跑者。
SMA走下滑坡,市占率持续下滑。
复盘结论1)美国两家企业专注在细分赛道,产品有一定技术壁垒和专利壁垒,竞争者难进入。
2)德国老牌企业SMA产品迭代慢于国内企业,未来竞争力或削减。
行业趋势一组串式成为主流:组串式逆变器适应于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同时向集中地面电站场景扩展。
随着下游应用场景增加,分布式光伏占比不断提升,我们预计组串式逆变器占比仍将持续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逆变器行业分
析报告
2020年9月
目录
一、逆变器:价差缩小+MPPT赋能,组串式性价比凸显 (6)
1、逆变器简介 (6)
(1)逆变器:将光伏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的工具 (6)
(2)逆变器分类:集中、组串、微型逆变器 (7)
(3)逆变器赛道好,轻资产高ROE高周转 (8)
(4)盈利能力:组串式>集中式 (8)
(5)逆变器工作原理 (9)
2、价差缩小+MPPT赋能,组串式性价比凸显 (10)
(1)组串式和集中式核心差异:MPPT (10)
(2)组串式和集中式核心差异:运维方便性 (14)
(3)组串式和集中式核心差异:组串式品类多,技术迭代快 (14)
3、渗透电站+分布式比例提升,组串崛起 (15)
(1)组串式逆变器是最适合分布式光伏应用的逆变器 (15)
(2)渗透电站+分布式光伏比例提升双因素驱动组串式占比进一步提升 (16)
(3)预计未来组串式占比提升至80%+ (17)
(4)户用新秀崭露头角 (17)
二、行业拐点:国内厂商加速海外渗透 (18)
1、逆变器格局演变:欧州垄断打破,全球一超多强 (18)
(1)欧洲垄断时期(2012年之前) (19)
(2)中欧竞赛时期(2013-2015年) (20)
(3)一超多强(2016年以后) (21)
2、逆变器趋势:国内厂商加速海外渗透 (23)
(1)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稳定,腰部竞争激烈 (23)
(2)全球看:国内龙头出海是必然趋势 (24)
(3)成本+技术双优势助力国产替代 (27)
(4)渗透全球,中国企业优势强化 (28)
(5)海外市场:国内龙头加速脱颖而出 (29)
(6)欧美龙头逐步退出,让出市场份额 (30)
(7)华为被迫让出市场份额 (31)
(8)以价换量策略,中国企业加速抢占海外市场 (33)
(9)预计国内逆变器龙头海外收入持续高增长 (34)
3、需求持续增长,新增+替换潜力十足 (35)
(1)光伏行业,星辰大海 (35)
(2)新增+替换,潜力十足 (35)
(3)海外高价值量高增速,带动行业高增长 (36)
三、中国逆变器龙头加冕之时 (37)
1、阳光电源:逆变器+EPC龙头,积极布局储能业务 (37)
(1)逆变器+EPC龙头,积极布局储能业务 (37)
(2)收入、利润迅速增长 (37)
(3)现金流大幅改善 (39)
(4)主营业务及毛利率 (40)
(5)海外销量迅速增长、单价降幅趋缓 (41)
(6)出口市占率提升 (42)
(7)储能业务高增长 (43)
2、锦浪科技:小而美的组串式龙头企业 (44)
(1)组串式逆变器全球领先企业 (44)
(2)20H收入、利润明显增长 (45)
(3)现金流改善明显 (46)
(4)主业逆变器,毛利率稳定 (47)
(5)销量快速增长 (48)
(6)海外毛利率,高占比 (49)
(7)出口市占率提升 (50)
3、固德威:组串+储能逆变器双龙头 (51)
(1)国内领先光伏逆变器制造企业 (51)
(2)收入、利润高增长 (52)
(3)现金流改善 (53)
(4)主营逆变器,高毛利率 (54)
(5)2019年销量上涨、单价小幅下滑 (56)
(6)海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57)
(7)出口市占率持续提升 (58)
(8)储能名列前茅 (59)
4、上能电气:光伏逆变器领先者,储能业务放量 (60)
(1)光伏逆变器领先者,储能业务发展迅猛 (60)
(2)收入、利润持续增长 (61)
(3)前期应收款项逐步收回,现金流大幅改善 (62)
(4)主营业务及毛利率 (64)
(5)海外营收迅速增长,逆变器单价降幅趋缓 (65)
(6)储能后起新秀,积极扩大布局 (66)
四、主要风险 (68)
1、竞争加剧 (68)
2、电网消纳问题限制 (68)
3、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68)
价差缩小+MPPT赋能,组串式性价比凸显。
逆变器是将光伏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的工具,主要分为组串式、集中式、微型逆变器三种,其中组串式逆变器毛利率远高于集中式。
组串式和集中式最核心的差异在于MPPT数量,随着光伏产业链的不断降本,大功率组串式和集中式逆变器4-5分/W左右的价差的影响可被多路MPPT发电量增益所抵消,组串式性价比逐渐凸显。
行业拐点:出口加速,组串崛起。
从逆变器近十年的发展格局来看,先后经历了欧洲垄断——中欧竞赛——全球一超多强的阶段,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
未来行业有两大趋势:第一,国内龙头出海是必然趋势,核心驱动力在于海外市场相较国内高毛利率、高增速、高价值量,且海外企业市场空间高达370亿+,占比60%+,可替代空间较大。
近年国内逆变器龙头出口加速背后逻辑在于:1)欧美龙头让出市场份额;2)华为出口受限被迫让出市场份额;3)国内企业售价比国外低50%以上,性价比凸显,以价换量策略。
今年国内海外出货同比持平,阳光、锦浪等龙头逆势高增50%+,明年海外整体40-50%增长,预计龙头增速超100%。
第二,组串式崛起:渗透电站+分布式比例提升,组串式占比迅速提升,19年全球组串式占比在60%,预计20年进一步提升至70%。
中国逆变器龙头加冕之时。
阳光电源是老牌逆变器龙头企业,业内二十余年沉淀,产品类别包括组串式和集中式,近年出口提速,2019年逆变器出货17GW+,位居全球第二,其中海外出货9GW,同增接近90%,20年1-5月阳光(含印度工厂)出货已经超过华为位居第一。
锦浪科技是国内组串式龙头企业,海外布局多点开花,公司产品遍及全球100多个地区,出口市占率来看近两年提升迅速,20年1-5月累计出口金额位居行业前三,具有很强的成长性。
固德威是光伏+储能逆变器双龙头,20年1-5月累计出口金额位居行业前五,2019年储能逆变器出货行业第一,逆变器功率小,毛利率高,海外占比持续提升。
上能电气是光伏逆变器领先者,市场份额亚洲前三,储能业务爆发带来新增长动力,海外欧洲、中东市场逐步打开放量可期。
一、逆变器:价差缩小+MPPT赋能,组串式性价比凸显
1、逆变器简介
(1)逆变器:将光伏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的工具
逆变器是指将直流电变成频率、幅值可调的交流电的电力电子设备。
通过电力电子开关器件(IGBT、MOSFET等)高频率开合(常常是5KHz以上)来“调整”电压波形,变直流电为交流电。
需要逆变的原因是:电网交流电并网需要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频率(工频)为50Hz,电压有一定等级要求(如常见的220V市电)、谐波含量小于一定百分比等。
故要求并网的电源发出的电,满足上网的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