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公式及应用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公式及应用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公式及应用1.最基本规律在数量上,两个互补的碱基相等,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恒等。
即A甲链 = T乙链, T甲链= A乙链 C甲链 = G乙链 G甲链 = C乙链A+G=C+T A+C=G+T2.在双链DNA分子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总碱基数的50%。
即【例1】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35%的腺嘌呤,它所含的胞嘧啶应该是:A、15%B、30%C、35%D、70%解:因此答案为A。
3、在双链DNA分子中,配对的两种碱基的含量之和,在整个DNA分子及每条链中都相等A% + T% = A甲链% + T甲链% = A乙链% + T乙链%C% + G% = C甲链% + G甲链% = C乙链% + G乙链%【例2】某细菌的一个DNA分子中含有20%的A+T,那么由它转录合成的信使RNA中的G+C的含量应是A、80%B、60%C、40%D、20%解:∵A% + T% = A甲链%+ T甲链% = A乙链% + T乙链%=20%∴G% + C% = G甲链% + C甲链%= G乙链% + C乙链%=80%∴信使RNA中G+C的含量应是80%。
因此答案为A。
4、在双链DNA分子中,某种碱基在两条链中的含量之和等于该碱基在整个DNA分子中含量的2倍。
2·A%=A甲链% + A乙链%;2·T%=T甲链% + T乙链%;2·G%=G甲链% + G乙链%;2·C%=C甲链% + C乙链%【例3】某DNA 分子中,A=20%,其中一条链中A=10%,以这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分子中A占:A、10%B、20%C、30%D、40%解:∵2·A%=A甲链% + A乙链%∴A乙链%=2·A%-A甲链%=2×20%-10%=30%∴这条链(甲链)中T的含量为30%。
∴RNA分子中A占30%。
因此答案为C。
以上这些规律在掌握后可以加快解题速度,但是在学习时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规律关系,即A=T,C=G,在熟练掌握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应用这些现成的规律解题,不要本末倒置,建议同学们利用最基本的等量关系结合图解试着自己去推导出上述规律,这样可以加深理解。
高考必会知识难点突破:生物碱基对运算

碱基对运算在高中生物中有关核酸中碱基含量的计算题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各类资料介绍的解题方法也很多,一题多解也屡见不鲜。
要解决有关碱基含量计算的问题 ,关键在于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及运用。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对双链 DNA 分子中四种碱基的关系作了明确的阐述:嘌呤与嘧啶配对,且 A=T, G=C ,由此人们归纳出三条规律。
规律一:在双链 DNA 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
即: A+G=T+C 或 A+C=T+G 。
规律二:在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A+G/T+C 或 T+C/A+G) 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
规律三:在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互补的碱基对和(如 A+T 或 C+G) 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也等于其转录形成的信使 RNA 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一条链中的互补的碱基对的比值 (A+T/G+C 或 G+C/A+T) 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相等。
我认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引申的规律,特别是对于第三条规律,在解题中运用示意图分析法解答有关碱基含量计算的问题,直观明了,可以避免烦琐的推理和运算,迅速得到答案,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对从某中生物组织提取的 DNA 进行分析,得知 G 和 C 之和占 DNA 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46%,其中一条链(称为 H 链)的碱基中, A (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8% 。
G (鸟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
请问:与 H 链互补的 DNA 链中腺嘌呤(A)、鸟嘌呤(G) 各占该链全部碱基总数的百分比是多少?解析:首先画出示意图,按照规律 C+G 占全部碱基的比例等于每一条单链上 C+G 占该链的比例,在 H 链上, C+G 占该链的46%,已知 G 占该链的22%,则 C 占该链的24%,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G=C,那么其互补的链上鸟嘌呤(G)占该链全部碱基总数的24%;已知C+G 占该链的46%,则 A+T 占该链的54%,已知 A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8%,则 T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6%,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那么与 H 链互补的 DNA 链中腺嘌呤 (A) 占该链全部碱基总数的26%。
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有关计算

【典例2】某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A+G)/(T+C)=0.5,那 么,另一条互补链上(A+G)/(T+C)为( B )
A.1 B.2 C.0.5 D.1.25
【解析】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分析: (1)画出草图,如右图所示。
C=G,说明此DNA分子为双链。
3.任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恒等,且占碱基总量的50%, 即A+C=T+G=A+G=C+T=50%。
一、DNA分子中碱基数量的计算
归纳二: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 1.一条链中的配对碱基不一定相等,即A1不一定等于 T1、G1不一定等于C1、A2不一定等于T2、G2不一定等 于C2(1、2代表DNA分子的两条链)。 2.若一条链中(A1+T1)/(C1+G1)=a, 则在互补的另一条链中(A2+T2)/(C2+G2)=a(对等关系); 在整个DNA分子中,A+T/C+G=a 若一条链中(A1+G1)/(C1+T1)=b, 则在互补的另一条链中(A2+G2)/(C2+T2)=1/b(倒数关系)。 在整个DNA分子中,A+G/C+T=1
4.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的是遗传信息,若 某DNA分子由n个碱基对构成,则可代表的遗传信息有 4n 种(其中n代表碱基对的个数)。
【典例1】 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T共312个,占 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分子片段中碱基G所占百分比和 数目分别是(B ) A.26%,312 B.24%,288 C.24%,298 D.12%,144
遗传学中的计算

【例 2】已知某 DNA 分子中含腺嘌呤 200 个,占全部 DNA 总数的 20% ,该 DNA 连续复制 4 次,环境中消耗胞嘧 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C ) A.1600个 C.4500个 B.3200个 D.4800个
【解析】 (1)求出该DNA分子中共含有多少个脱氧核 糖核苷酸:200/20%=1000(个) (2)求出该DNA分子中含有多少个胞嘧啶脱 氧核糖核苷酸: [1000-(200×2)]/2=300(个) (3)求出复制4次需要多少个胞嘧啶脱氧核 苷酸:(24-1)×300=4500(个)
二.DNA复制的有关计算
1.复制遵循规律: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复制方式: 边解旋边复制
3.复制的特点: 半保留复制
亲代DNA分子 复制1次 复制2次 复制3次
2 =21
4 =22
8 =23
规律一: 1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代就有2n 个DNA分子,2n+1个脱氧核苷酸链。而保留 原来亲代DNA分子母链的子代 DNA分子 永远是2个,占2/ 2n ;原来的2条母链占全部 脱氧核苷酸链的比例为2/2n+1(即1/2n)。
(2)第一个亲本的表现型是全显性,这样可 以分别进行分析: Aa×aa 显性性状占1/2 Bb×Bb 显性性状占3/4 DD×dd 显性性状占1 因此在后代中表现型都是显性性状的有: 1/2×3/4×1=3/8 那么和亲本不同的则是: 1-3/8=5/8
【例3】已知小麦的显性性状是高秆(D)、 抗病(T),后代表现型为高抗:矮抗: 高不抗:矮不抗=3:3:1:1的杂交组 合是( B )
【练习2】在某一人群中,调查得知,隐 性性状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 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A ) (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 A、0.36 0.48 0.16 B、0.48 0.36 0.16 C、0.16 0.48 0.36 D、0.16 0.36 0.48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归纳及应用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归纳与应用关于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笔者发现好多同学不简单理解、不会灵便应用。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是: A(腺嘌呤)必然与 T(胸腺嘧啶)配对;G (鸟嘌呤)必然与 C(胞嘧啶)配对,(嘌呤内部和嘧啶内部都不能够进行配对)。
并且在以下关系中都有此规律: DNA—— DNA、 DNA—— RNA、RNA—— RNA 等。
由此,笔者总结出以下公式并举例说明:公式一: A=T,G=C;A1=T2, A2=T1,C1=G2,C2=G1即在双链 DNA分子中,配对的碱基数相等。
公式二: A+G=T+C或 A+C=T+G=50%即在双链 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相等),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 50%。
例1:某信使 RNA的碱基中, U占 20%,A 占 10%,则作为它的模板基因 DNA分子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A、70% B 、60% C 、35% D 、17.5%解析:信使 RNA中, A+U=10%+20%=30%,则 G+C=70%,依照公式五,得知模板基因DNA分子中也有同样比率,即 G+C=70%,由公式一,则 C=1/2×70%=35%,由此可得答案为 C。
公式三:即在双链 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数之和的比值等于1。
例 2:已知一信使 RNA有碱基 30 个,则转录该信使 RNA分子中 C 与 T 有多少个?解析:单链 RNA是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依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又RNA中有碱基 30 个,因此该 DNA分子中有碱基 60 个,由公式三得出 A+G=T+C= 60/2=30 个。
公式四:即在双链 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
例3:若某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 (T+C)=2.5 ,则 1:其互补链中,(A+G) / (T+C)为多少? 2:该 DNA分子中( A+G)/ (T+C)为多少?解析:设已知链为 1 链,未知链为 2 链,1:由公式四,得出 =2.5 ,因此(A2+G2)/ (T2+C2)=1/2.5=0.4 ;2:由公式三,得出( A+G)/ (T+C)=1公式五:即在双链 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两种碱基对的比值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同样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总结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总结作者:刘文章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20期摘要:有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问题是个难点,亦是考试出题热点内容。
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没有感性知识为基础,学习感到非常抽象,尽管课上能听懂,但课下对变化多端的习题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现结合教学实际以规律总结和解析形式谈谈如何突破这一知识难点。
关键词:碱基互补;试题;难点解析一、规律总结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即DNA2、碱基计算的一般规律(1)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A+G=T+C,A+C=G+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各占全部碱基数的50%;不互补配对的两个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50%;简记为“不配对碱基和占总数一半”。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简记为“DNA双链中,不配对两碱基之和的比值为1.”例:一个双链DNA分子的鸟嘌呤占整个DNA碱基的27℅,其中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占这条链碱基的28℅,那么另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占整个DNA碱基的比例是()A.9℅B.18℅C.23℅D.24℅解析:双链DNA分子中G=27℅,所以A=23℅,一条链A占28℅,此链A占双链DNA 分子的比为14℅,另一条链上A占双链DNA分子的比为A=23℅-14℅=9℅。
参考答案:A(2)规律二: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是另一条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
设双链DNA分子中,1链上:(A1+G1)/(T1+C1 )=m则:(A1+G1)/(T1+C1)=(T2+C2)/(A2+G2)=m 所以2链上(A2+G2)/(T2+C2)=1/m简记为“DNA两互补链中,不配对两碱基和的比值乘积为1.”例:某DNA分子的一条链(A+G)/(T+C)=2,这种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A.都是2B.0.5和2C.0.5和1D.2和1解析: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在DNA分子中,A=T,G=C,因此,A+G=C+T。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归纳与应用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归纳与应用关于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笔者发现许多同学不容易理解、不会灵活应用。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嘌呤内部和嘧啶内部都不能进行配对)。
并且在以下关系中都有此规律:DNA——DNA、DNA——RNA、RNA——RNA等。
由此,笔者总结出如下公式并举例说明:公式一:A=T,G=C;A1=T2,A2=T1,C1=G2,C2=G1即在双链DNA分子中,配对的碱基数相等。
公式二:A+G=T+C或A+C=T+G=50%即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相等),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
例1:某信使RNA的碱基中,U占20%,A占10%,则作为它的模板基因DNA分子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A、70%B、60%C、35%D、17.5%分析:信使RNA中,A+U=10%+20%=30%,则G+C=70%,根据公式五,得知模板基因DNA分子中也有同样比例,即G+C=70%,由公式一,则C=1/2×70%=35%,由此可得答案为C。
公式三:即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数之和的比值等于1。
例2:已知一信使RNA有碱基30个,则转录该信使RNA分子中C与T有多少个?分析:单链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又RNA中有碱基30个,所以该DNA分子中有碱基60个,由公式三得出A+G=T+C= 60/2=30个。
公式四:即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
例3:若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2.5,则1:其互补链中,(A+G)/(T+C)为多少?2:该DNA分子中(A+G)/(T+C)为多少?分析:设已知链为1链,未知链为2链,1:由公式四,得出=2.5,所以(A2+G2)/(T2+C2)=1/2.5=0.4;2:由公式三,得出(A+G)/(T+C)=1公式五:即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两种碱基对的比值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涉及到多种碱基互补配对关系,DNA分子内部有A与T配对,C 与G配对;DNA分子的模板链与生成的RNA之间有A与U配对,T与A配对,C与G配对。
2,涉及许多数量关系(规律),在DNA双链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一条链上的A一定等于互补链上的T;一条链上的G一定等于互补链上的C,反之如此。
因此,可推知多条用于碱基计算的规律。
规律一: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
即:A+G=T+C 或A+C=T+G。
也就是说,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各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0%。
规律二:在双链DNA分子中,两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与该DNA分子中每一单链中这一比值相等。
(A1+A2+T1+T2)/(G1+G2+C1+C2)=(A1+T1)/(G1+C1)=(A2+T2)/(G2 +C2)规律三:DNA分子一条链中,两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另一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即DNA分子一条链中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
(A1+G1)/(T1+C1)=(T2+C2)/(A2+G2)规律四: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个碱基和占全部碱基的比值等于其中任何一条单链占该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即双链(A+T)%或(G+C)%=任意单链(A+T)%或(G+C)%=mRNA中(A+U)%或(G+C)%。
规律五: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A+T)/(G+C)不同,代表了每种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计算:①A等于T,G等于C,A+G=T+CA+G/T+C等1。
②一条单链的A+G/T+C的值与另一条互补单链的A+G/T+C的值互为倒数。
③一条单链的A+T/C+G的值,与另一条互补链的A+T/C+G的值相等。
④在双链DNA及其转录的RNA之间有下列关系:一条链上的(A+T)等于另一条链上的(A+T)等于RNA分子中(A+U)等于12DNA双链中的(A+T)等,学生往往记不住。
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

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一、规律: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A+G =C+T,即: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各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0%。
规律二:双链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在两条单链中所占的比例与整个DNA分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等的规律三:双链DNA分子中,两条互补单链中非互补配对的碱基和的比值互为倒数。
DNA分子一条链中,两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另一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即DNA分子一条链中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
(A1+G1)/(T1+C1)=(T2+C2)/(A2+G2)规律四:在双链DNA分子中,两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与该DNA分子中每一单链中这一比值相等。
(A1+A2+T1+T2)/(G1+G2+C1+C2)=(A1+T1)/(G1+C1)=(A2+T2)/(G2+C2)规律五: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A+T)/(G+C)不同,代表了每种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二、计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计算,其生物学知识基础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由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⑴微观领域———分子水平的复杂生理过程,学生没有感性知识为基础,学习感到非常抽象。
⑵涉及到多种碱基互补配对关系,DNA分子内部有A与T配对,C与G配对;DNA分子的模板链与生成的RNA之间有A与U配对,T与A配对,C与G配对。
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易认识清楚。
⑶涉及许多数量关系(规律),在DNA双链中,①A等于T,G等于C,A+G=T+CA+G/T+C 等1。
②一条单链的A+G/T+C的值与另一条互补单链的A+G/T+C的值互为倒数。
③一条单链的A+T/C+G的值,与另一条互补链的A+T/C+G的值相等。
④关于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计算既是教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中,如果能做到:⑴把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用简单直观的图示表现出来;⑵把在不同场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放在一起思考;⑶把记忆复杂繁琐的公式(规律)转变成观察图示找出数量关系;⑷在计算时把表示数的符号注上脚标,以免混淆,就能轻轻松松闯过这一难关。
碱基互补配对规律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一般规律及相关计算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A+G=C+T故(A+G)% = (T+C)%=(A+C)%=(T+G)%= 50%(A+T)/(C+G)≠1 反应了生物的特异性例:某DNA分子含腺嘌呤520个,占碱基总数的20%,则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 780 )2)双链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比值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的倒数。
例:已知在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求:(1)在另一条互补链中这一比例是(2)这个比例在整个DNA分子中是3)双链DNA分子中(A1+T1)%=(A2+T2)%=(A+T)%=(A+U)%同理:(C1+G1)%=(C2+G2)%=(C+G)%如: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值为:解:C+G=44%, A1=22%,T1 =30%求: A2=? C2 =?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a链的碱基中,22%是腺嘌呤,28%是胞嘧啶,则b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的比例和胞嘧啶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分别为A.24%、13% B.23%、27%C.48%、26% D.22%、28%有关DNA中的碱基计算①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共有多少个DNA?多少条脱氧核苷酸链?母链多少条?子链多少条?练习1、假定大肠杆菌含14N 的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 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 的DNA ,相对分子质量为b ,现将含15N 的DNA 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3a +b )/42、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 分子用15N 标记,并供给14N 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 标记的DNA 的精子所占比例为:100%根据半保留复制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①一个DNA 连续复制n 次后,共有多少个DNA ?多少条脱氧核苷酸链?母链多少条?子链多少条?DNA 分子数= 2n脱氧核苷酸链数=2n +1 母链数= 子链数= 22n +1﹣2“半保留复制”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图示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有关计算

班级 组别 姓名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有关计算编辑 审稿:高一生物组 2009-3-24(1) 整个双链DNA 分子中:① A =T ;G =C ;A +G =C +T ;A +C =G +T ;(A +G )/(C +T )=1;(A +C )/(G +T )=1。
② A +G =C +T =A +C =G +T =DNA 中全部碱基数目的一半,即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0%。
(2) DNA 两条互补链之间:① (A 1+G 1)/(C 1+T 1)=a 则(A 2+G 2)/(C 2+T 2)=1/a 。
② (A 1+ T 1)/(C 1+ G 1)=a 则(A 2+ T 2)/(C 2+ G 2)=a 。
(3) 整个DNA 分子与其包含的两条链之间:① 整个DNA 分子中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A+ T )或(C+ G ))所占比例等于其每条单链这两种碱基之和占该链的比例。
② 整个DNA 中某一种碱基所占比例等于该碱基在每一条链中所占比例之和的一半。
③ 每条单链互补碱基数目之和((A+ T )或(C+ G ))等于整个DNA 分子该互补碱基之和的一半。
例题: 1.某DNA 的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2%,那么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占多少? 〔分析〕由于G 与T 是两个不互补的碱基,在DNA 双链中之和应为50%,所以T 占28%2.DNA 的一条单链中A+G/T+C =0.4,在互补单链和整个DNA 分子中分别是多少?〔分析〕A 与G 不互补,T 与C 不互补,根据规律二,0.4的倒数是2.5。
又根据规律一,在双链中A 与T 相等,G 与C 相等,比值为1。
此题分别是2.5 1 。
3、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 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
已知该DNA 的1号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24%是胞嘧啶,则与l 号链相对应的2号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 .26%、22%B .24%、28%C .14%、11%D .1l %、14%答案 A解析 先根据题干画出DNA 分子简图如下:(1)因为整个DNA 分子中G+C =46%,所以1号链中G1+C1=46%,所以G1=46%一24%=22%,又因为C2=G1,可得C 2=22%。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关解题

四 转录和翻译
DNA 基因
DNA上碱基有6n个 至多 至少 (非编码区) mRNA上碱基有3n个 至多
mRNA
至少(终止密码子、剪切)
蛋白质
氨基酸n个
第三代
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
n个 2 ①子代DNA分子数=
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 2n+1条
2个 ②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 n个 2 ③含有子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 ④只含子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 2n-2个
⑤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 2条 ⑥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 2n+1-2条
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碱 基多少个?
①求出原DNA中含有A的个数 a ②新合成的DNA 分子数(2n-1)个 ③求乘积 a×(2n-1)
第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碱基多少个?
a×2n-1
三 结合细胞分裂
1 有丝分裂
三 结合细胞分裂
2 减数分裂
若将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 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形成的精细胞中,含 15N的精细胞数占多少
一 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
规律3: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的比 值的倒数等于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在整个 DNA分子中该比值等于1.(不配对的碱基之和比例 在两条单链中互为倒数) A1+G1 A2+G2 A+G C1+T1 = C2+T2 C+T = 1 规律4:DNA分子一条链中(A+T)/(C+G)的比值 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单链和双链中比值都 相等) A+T A1+T1 A2+T2 C+G = C1+G1 = C2+G2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总结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规律总结有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问题是个难点,亦是考试出题热点内容。
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没有感性知识为基础,学习感到非常抽象,尽管课上能听懂,但课下对变化多端的习题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现结合教学实际,以规律总结和解析形式谈谈如何突破这一知识难点。
一、规律总结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即DNA2.碱基计算的一般规律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A+G=T+C,A+C=G+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各占全部碱基数的50%;不互补配对的两个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50%;简记为“不配对碱基和占总数一半”。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简记为“DNA双链中,不配对两碱基之和的比值为1。
”例:一个双链DNA分子的鸟嘌呤占整个DNA碱基的27%,其中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占这条链碱基的28%,那么另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占整个DNA碱基的比例是(A)A.9B.18C.23D.24℅解析:双链DNA分子中G=27%,所以A=23%,一条链A占28%,此链A占双链DNA分子的比为14%,另一条链上A占双链DNA分子的比为A=23%-14%=9%。
规律二: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是另一条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
设双链DNA分子中,1链上:(A1+G1)/(T1+C1)=m,则:(A1+G1)/(T1+C1)=(T2+C2)/(A2+G2)=m,所以2链上(A2+G2)/(T2+C2)=1/m,简记为“DNA两互补链中,不配对两碱基和的比值乘积为1。
”例:某DNA分子的一条链(A+G)/(T+C)=2,这种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C)A.都是2B.0.5和2C.0.5和1D.2和1解析: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在DNA分子中,A=T,G=C,因此,A+G=C+T。
由于在DNA分子的单链中,一条链的A+G 或C+T与互补链中的T+C或G+A相等,所以一条链的(A+G)/( C+T)=2,其互补链中的(A+G)/( C+T)的比值就是已知链的倒数,即为0.5。
有关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有关DNA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①规律一:在双链DNA 中A =T ,G =C ,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恒等,占碱基总数的50%。
即A +G =T +C =A +C =T +G ,A +G T +C
=1。
②规律二:在双链DNA 中,一条单链的A +G T +C 的值与另一条单链的A +G T +C
的值互为倒数,即若A 1+G 1T 1+C 1=m ,则A 2+G 2T 2+C 2=1m。
③规律三:在双链DNA 中,一条单链的
A +T G +C 的值与另一条单链的A +T G +C 的值相等,也与整个DNA 分子中的A +T G +C 相等。
即A 1+T 1G 1+C 1=A 2+T 2G 2+C 2=A +T G +C。
④规律四:DNA 分子中1链中(A +T)占1链碱基总数的百分比=2链中(A +T)占2链碱基总数的百分比=整个DNA 分子中(A +T)占双链碱基总数的百分比,即(A 1+T 1)=(A 2+T 2)=(A +T)总。
同理:(G 1+C 1)=(G 2+C 2)=(G +C)总。
⑤规律五:DNA 分子1链中A 1占1链碱基总数的百分比与2链中A 2占2链碱基总数的
百分比之和等于整个DNA 分子中A 占双链碱基总数百分比的2倍。
即
A 1A 1+T 1+G 1+C 1+A 2A 2+T 2+G 2+C 2=2A A +T +G +C。
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

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一、规律: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A+G =C+T,即: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各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0%。
规律二:双链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在两条单链中所占的比例与整个DNA分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等的规律三:双链DNA分子中,两条互补单链中非互补配对的碱基和的比值互为倒数。
DNA分子一条链中,两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另一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即DNA分子一条链中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
(A1+G1)/(T1+C1)=(T2+C2)/(A2+G2)规律四:在双链DNA分子中,两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与该DNA分子中每一单链中这一比值相等。
(A1+A2+T1+T2)/(G1+G2+C1+C2)=(A1+T1)/(G1+C1)=(A2+T2)/(G2+C2)规律五: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A+T)/(G+C)不同,代表了每种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二、计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计算,其生物学知识基础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由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⑴微观领域———分子水平的复杂生理过程,学生没有感性知识为基础,学习感到非常抽象。
⑵涉及到多种碱基互补配对关系,DNA分子内部有A与T配对,C与G配对;DNA 分子的模板链与生成的RNA之间有A与U配对,T与A配对,C与G配对。
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易认识清楚。
⑶涉及许多数量关系(规律),在DNA双链中,①A等于T,G等于C,A+G=T+CA+G/T+C 等1。
②一条单链的A+G/T+C的值与另一条互补单链的A+G/T+C的值互为倒数。
③一条单链的A+T/C+G的值,与另一条互补链的A+T/C+G的值相等。
④关于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计算既是教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中,如果能做到:⑴把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用简单直观的图示表现出来;⑵把在不同场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放在一起思考;⑶把记忆复杂繁琐的公式(规律)转变成观察图示找出数量关系;⑷在计算时把表示数的符号注上脚标,以免混淆,就能轻轻松松闯过这一难关。
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有关计算(高中生物)

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有关计算碱基互补配对知识是生物高考常考知识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之一。
由于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为2纳米,嘌呤(A、G)是双环化合物.嘧啶(T、C)是单环化合物,嘌呤只能与嘧啶配对才满足2纳米这个距离,又由于A与T (RNA中A与U)有两个氢键位点,G与C有三个氢键位点,所以碱基互补配对规律为A—T(A—U).G—C配对。
为了快速解题,我们在教学中又总结了如下几个子规律,现举例如下:(一)DNA双链中的两个互补的碱基相等,A=T,G=C。
因而不互补的两个碱基之和为50%例1.某DNA的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2%,那么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占多少?〔分析〕由于G与T是两个不互补的碱基,在DNA双链中之和应为50%,所以T占28%练习1:某DNA双链中,若腺嘌呤有P个,占全部碱基数的比例为N/M(M>2N)则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数是多少?〔(PM/ 2N)- P〕(二)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是另一个互补链的这一比值的倒数例2.DNA的一条单链中A+G/T+C =0.4,在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分析〕A与G不互补,T与C不互补,根据规律二,0.4的倒数是2.5。
又根据规律一,在双链中A与T相等,G与C相等,比值为1。
此题分别是2.5 1 。
练习2:在双链DNA分子中,当T+C/A+G 在一条多核苷酸链上的比例是0.5时,则在另一条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这种比例应分别是多少?〔2 1〕(三)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和每一个单链中的这一比值相等例3. DNA的一条单链中A+T/G+C =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分析〕A与T互补,G与C互补,根据规律三,其比值在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均为0.4。
(说明: A与T或G与C之和占双链的百分数也等于它在任意一条单链中占单链中的百分数,推导略。
dna互补碱基规律总结(优选3篇)

dna互补碱基规律总结第1篇1、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
即:A+G=T+C或A+C=T+G。
也就是说,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各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0%。
2、在双链DNA分子中,两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与该DNA分子中每一单链中这一比值相等。
(A1+A2+T1+T2)/(G1+G2+C1+C2)=(A1+T1)/(G1+C1)=(A2+T2)/(G2+C2)。
3、DNA分子一条链中,两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另一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即DNA分子一条链中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
(A1+G1)/ (T1+C1)=(T2+C2)/(A2+G2)。
4、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个碱基和占全部碱基的比值等于其中任何一条单链占该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即双链(A+T) %或(G+C)%=任意单链(A+T)%或(G+C)%=mRNA中(A+U)%或(G+C)%。
DNA为双链双螺旋结构。
dna互补碱基规律总结第2篇AT、CG互补配对,确实是DNA双链结构中最常见的现象,是由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确定的。
因此,我们后人也将这种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称为Watson-Crick pairing(Watson-Crick配对)。
但就在James Watson和FrancisCrick阐明DNA双螺旋结构的十年之后,一名在荷兰出生的美国生化学家Karst Hoogsteen发现了一种全新的DNA晶体结构。
其中,AT和CG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和Watson-Crick pairing的是不同的。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简化图:Karst Hoogsteen发现,相比Watson-Crickpairing,A碱基旋转了一个角度,用别的原子和T碱基发生互补配对。
如果用详细的化学结构式来看,就是下面这个样子:在Watson-Crickpairing中,A碱基的N1和C6上的N,分别与T碱基的N3和C4上的O,形成两个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规律

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有关计算碱基互补配对知识是生物高考常考知识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之一。
由于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为2纳米,嘌呤(A、G)是双环化合物.嘧啶(T、C)是单环化合物,嘌呤只能与嘧啶配对才满足2纳米这个距离,又由于A与T(RNA中A与U)有两个氢键位点,G与C有三个氢键位点,所以碱基互补配对规律为A—T(A—U).G—C配对。
为了快速解题,我们在教学中又总结了如下几个子规律,现举例如下:(一)DNA双链中的两个互补的碱基相等,A=T,G=C。
因而不互补的两个碱基之和为50%例1.某DNA的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2%,那么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占多少?〔分析〕由于G与T是两个不互补的碱基,在DNA双链中之和应为50%,所以T占28%练习1:某DNA双链中,若腺嘌呤有P个,占全部碱基数的比例为N/M(M>2N)则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数是多少?〔(PM/2N)- P〕(二)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是另一个互补链的这一比值的倒数例2.DNA的一条单链中A+G/T+C =0.4,在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分析〕A与G不互补,T与C不互补,根据规律二,0.4的倒数是2.5。
又根据规律一,在双链中A与T相等,G与C相等,比值为1。
此题分别是2.5 1 。
练习2:在双链DNA分子中,当T+C/A+G 在一条多核苷酸链上的比例是0.5时,则在另一条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这种比例应分别是多少?〔2 1〕(三)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和每一个单链中的这一比值相等例3. DNA的一条单链中A+T/G+C =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分析〕A与T互补,G与C互补,根据规律三,其比值在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均为0.4。
(说明: A与T或G与C之和占双链的百分数也等于它在任意一条单链中占单链中的百分数,推导略。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知规律

| | | |
| | | |
T2 A2 G2 C2
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规律2: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例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这两种碱基之和占该单链中碱基数的比例。
规律3: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的比值的倒数等于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在整个DNA分子中该比值等于1。
规律4:DNA分子一条链中(A+T)/(C+G)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规律5:不同生物的DNA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值不同。
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
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公式及应用
1.最基本规律
在数量上,两个互补的碱基相等,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恒等。
即A甲链= T乙链,T甲链= A乙链C甲链= G乙链G甲链= C乙链
A+G=C+T A+C=G+T
2.在双链DNA分子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总碱基数的50%。
即
【例1】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35%的腺嘌呤,它所含的胞嘧啶应该是:
A、15%
B、30%
C、35%
D、70%
解:
因此答案为A。
3、在双链DNA分子中,配对的两种碱基的含量之和,在整个DNA分子及每条链中都相等A% + T% = A甲链%+ T甲链%= A乙链%+ T乙链%
C% + G% = C甲链%+ G甲链%= C乙链%+ G乙链%
【例2】某细菌的一个DNA分子中含有20%的A+T,那么由它转录合成的信使RNA中的G+C
的含量应是
A、80%
B、60%
C、40%
D、20%
解:∵A% + T% = A甲链%+ T甲链%= A乙链%+ T乙链%=20%
∴G% + C% = G甲链%+ C甲链%= G乙链%+ C乙链%=80%
∴信使RNA中G+C的含量应是80%。
因此答案为A。
4、在双链DNA分子中,某种碱基在两条链中的含量之和等于该碱基在整个DNA分子中含量的2倍。
2·A%=A甲链%+ A乙链%;2·T%=T甲链%+ T乙链%;
2·G%=G甲链%+ G乙链%;2·C%=C甲链%+ C乙链%
【例3】某DNA 分子中,A=20%,其中一条链中A=10%,以
这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分子中A占:
A、10%
B、20%
C、30%
D、40%
解:∵2·A%=A甲链%+ A乙链%
∴A乙链%=2·A%-A甲链%=2×20%-10%=30%
∴这条链(甲链)中T的含量为30%。
∴RNA分子中A占30%。
因此答案为C。
以上这些规律在掌握后可以加快解题速度,但是在学习时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规律关系,即A=T,C=G,在熟练掌握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应用这些现成的规律解题,不要本末倒置,建议同学们利用最基本的等量关系结合图解试着自己去推导出上述规律,这样可以加深理解。
二.关于碱基计算中的最大值问题
【例4】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20%
B.30%
C.40%
D.70%
解: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可知:A=T=30%,C=G=1/2(1-2×30%)=20%
两条链上的鸟嘌呤总含量为20%,一般情况下两条链上都有鸟嘌呤,而如果DNA分子中所有的鸟嘌呤都分布在分子中的一条链上,则达到含量的最大值,由于一条链上的碱基总只有双链的一半,所以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为2×20%=40%.
三.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数量变化范围讨论
例6.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的比例为20%,由该DNA转录出来的RNA,
胞嘧啶的比例是()
A.10%
B.20%
C.40%
D.无法确定
解析:假设RNA是由DNA中的甲链转录而来,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RNA上胞嘧啶的比例应该与甲链中鸟嘌呤所占比例相同,即:CRNA%=G甲链%
根据题意,在整个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的比例为20%,但两条链上的鸟嘌呤数量不一定相同,所以无法确定甲链上鸟嘌呤所占比例,进而也无法确定转录而成的RNA上胞嘧啶的比例。
对于甲链来说,当甲链上没有鸟嘌呤时,鸟嘌呤所占比例达到最小值0;而当所有的鸟嘌呤都分布在甲链上(例4所示情况)时,鸟嘌呤所占比例达到最大值40%。
故甲链上的鸟嘌呤所占比例范围应为:0≤鸟嘌呤所占比例≤40%
推广结论:若在一段双链DNA分子中,某种碱基所占的比例为a,则在其中一条链上该碱基所占比例X的范围是0≤X≤2a,由该链转录形成的RNA上互补碱基占RNA碱基总数的比例Y范围也是0≤Y≤2a 。
四.结合DNA复制过程的有关碱基计算
例7.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7(a-m)B.8(a-m)C.7(1/2a-m)D.8(2a-m)
解析:在一个DNA分子中,C=G== m个,则胸腺嘧啶T=1/2×(a-2m),DNA分子复制3次
后,总的分子数是23==8个,共有T=1/2×(a-2m) ×23个,则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1/2×(a-2m) ×23-1/2×(a-2m)=7(1/2a-m),答案是C.
例8.具有A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断,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断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核苷酸()
A. 2n(A-m) B 2n-1 (A-m) C. 2n-1(1/2A-m) D. 2n (1/2A-m)
解析:本题与例6看上去非常相似,但实际上提问的角度不同,例6是要求计算从开始复制到整个复制完成一共需要多少个核苷酸,而本题只是要求计算从n-1次复制完成后,再复制一次需要多少个核苷酸,例如一个DNA分子含有m个腺嘌呤,且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2次,那么完成第3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核苷酸?
这个DNA分子片断中,胞嘧啶C=1/2×(2A-2m)=A-m, 该片断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核苷酸数量=2n(A-m)-2n-1(A-m)=2n-1 (A-m)
[规律]
n次复制所需的脱氧核苷酸数为b×(2n-1).
第n次复制所需的脱氧核苷酸数为b×2n-1,其中b为所求的脱氧核苷酸在原来DNA分子中的数量,n为复制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