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治理
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
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1.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是指对排放源头进行控制,使其不超过排放标准,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到环境中的技术手段。
(1)降低能耗的技术降低能耗技术是通过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减少能量的浪费,从而降低排放物的排放浓度。
降低能耗技术包括:增加设备的运转效率、改进设备设计、利用废热回收、设备节能、改善生产工艺等。
(2)排放控制技术排放控制技术是指通过控制排放源头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达到控制排放的目的。
排放控制技术包括: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设备、加强产能建设、更新设备、控制生产工艺、加强检测监测等。
(3)监控技术监控技术是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排放情况,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
监控技术包括:在线监测、SIMS技术、串联质谱呼气测定仪等。
2.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是指对已经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和减排的技术手段。
(1)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分解和转化,从而达到减排和治理污染的目的。
生物治理技术包括:生物膜法、厌氧反应器、生物滤池、生物脱硝等。
(2)物理化学治理技术物理化学治理技术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从而达到减排和治理污染的目的。
物理化学治理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膜分离、气相氧化、化学吸附等。
(3)综合治理技术综合治理技术是对多种污染物综合治理的技术手段。
综合治理技术包括:废气多级处理系统、生态工程、废水处理综合系统等。
3. 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应用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应用是指将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应用于具体的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项目中。
(1)工业废气治理工业废气治理是指对排放工业废气进行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工程和技术手段。
工业废气治理涉及的技术包括:吸附、催化氧化、生物滤池、湿式电收尘、烟气脱硫等。
(2)市政污水治理市政污水治理是指对市区内的污水集中收集后进行净化处理的工程和技术手段。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各种治理技术和方法被提出和采用。
本文将就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生物技术利用生物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对环境进行净化,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和生物吸附两种方式。
生物降解是指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从而净化环境的过程,生物吸附是指在生物体内利用吸附作用吸附污染物质,从而净化环境。
生物技术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对环境和人体无害。
但是其弱点是需要长时间完成治理,净化效果不一定稳定。
二、物理技术物理技术是对环境污染进行处理的一种手段,其利用物理力量或者物理化学反应将污染物分离出来。
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方式。
物理吸附是指将污染物和吸附剂通过物理作用力相互作用,从而分离污染物,而化学吸附则是通过吸附剂与污染物的化学反应,使污染物从环境中分离出来。
物理技术的优点是稳定,效率高,但是需要较高的成本,运作难度比较大。
三、化学技术化学技术是处理环境污染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化学反应来加速净化环境。
主要包括化学沉淀和化学吸附两种方式。
化学沉淀是指利用反应生成的沉淀剂将污染物沉淀下来,而化学吸附则是利用吸附剂将污染物吸附下来。
化学技术的优点是效率高,处理速度快,但是其本身也有一些弱点,例如化学剂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综合技术综合技术是在前面所介绍的技术基础上综合其中的优点,形成新的技术,主要包括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两种方式。
综合技术可以说是将几种技术手段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得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更加高效、稳定、可控。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这篇文章只是简单的对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进行了一些介绍。
总之,对于污染问题的治理,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从而保障环境的良好状态。
同时,减少污染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之道。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认识并行动,才能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202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七章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实验拓展】 (1)实验中,为什么要设计有清水的一组?
提示:有清水的一组作为对照组,与酸雨形成对照实验。 (2)由实验结果推测酸雨如何影响农业的发展。 提示:酸雨会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它使种子发芽率降低,影响植株生长。
【归纳升华】 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注意事项
(1)原则:保证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即单一变量原则。 (2)关键:实验还应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可以避免偶然性。
表1 实验设计表
植物 苯
A箱 无 通入苯
B箱 有 通入苯
C箱 有 不通苯
(4)分析实验数据:4种植物按照吸收苯的能力大小排列为___③__④__①__②____(填序号);
不同植物受苯污染影响程度不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___绿__萝____。
(5)本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能___影__响____生物,生物能___影__响____环
13%
2%
A.实验中可用胚根突破种皮作为种子萌发的标志 B.模拟酸雨是由真实的酸雨与清水混合配制而成的 C.为减小实验误差,每组应用等量的多粒黄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雨水酸性的增强,对黄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大
【知识点二 】 其他环境污染
7.污染已成为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C )
(3)如果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实
验中与模拟酸雨形成对照的水,应选用___B___。
A.蒸馏水
B.自来水
C.池塘里的水 D.不是酸雨的雨水
(4)你准备以什么现象或数据(要可观察或可测量)来呈现实验结果?__种__子__的__发__芽__率___。
《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环境生物学(Environmental Biology)课程代码:PRN24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时:48学时(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环境科学先修课程:环境学、无机化学一、课程介绍1.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学科基础课。
环境生物学是20世纪5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全球重大问题时,生物学家在运用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环境问题实质并寻找解决环境问题途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本课程系统介绍环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技术和发展动态,使学生对环境生物学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2.环境生物学属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属重点基础课,许多后续课程如环境毒理学、环境生物化学、环境生物工程、环境污染修复工程等与环境生物学密切相关。
环境生物学也是环境生态类考研科目之一,对学生的考研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与掌握环境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类专业人才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须。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本大纲范围内的环境生物学内容有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的了解,认识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以及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使学生掌握环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为理解和掌握以下理论、方法和技术:1)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2)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3)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4)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5)环境污染生物净化的原理;6)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7)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治理8)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环境生物学为重点基础课,牵涉面广,学科交叉较多,内容丰富,而学时有限,因此,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精选有代表性的、有广泛应用的、最基本的、较现代化的内容作为基本要求。
生态环境污染与治理技术
生态环境污染与治理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治理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重要课题。
其中,生态环境污染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现今,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提升,人类已经掌握了许多先进的生态环境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进程,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生态环境污染与治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等过程,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这不仅仅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比如,大气污染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严重影响健康;水污染会产生毒素,损伤人体内部器官,引发多种疾病;土壤污染会破坏植物生长环境,影响粮食生产等。
同时,环境污染还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
二、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为了实现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人类使用各种技术来保护生态环境。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生态环境治理技术。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治理技术,它使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通过代谢、生长、竞争、吸附等方式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污染治理。
其中常见的生物技术包括:土壤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等。
生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2.物理技术物理技术是指根据物理原理和方法,对环境中污染物进行分离、净化或降解。
其主要包括:氧化技术、紫外线技术、化学沉淀技术、过滤技术等。
物理技术以其高效、可视性好、技术成熟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3.化学技术化学技术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善环境的技术。
其中主要包括:化学还原技术、化学氧化技术、离子交换技术等,它们能够有效地降低水、大气和土壤中有害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实现了环境的净化和改良。
三、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挑战与展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技术难题和资源短缺问题。
目前,一些先进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需要更多的科研与资金支持,同时更好地发挥技术的优势。
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其中,生物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技术,已经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学知识和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改善和创造产品的技术。
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三个领域。
第一,土壤污染治理。
土壤污染是环境污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生物技术通过改良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环境,大大提高了土壤的修复效率。
例如,通过生物法把生物质、人工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结合在一起,形成人工修复生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土壤和地下水的恢复。
第二,水污染治理。
水污染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生物技术通过生态工程、生物处理、新型材料等手段,可以有效降解有害物质,净化水源。
例如,利用微生物在水中的代谢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
通过微生物代谢,可以将污染物降解成无害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第三,空气污染治理。
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生物技术通过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在城市中建立城市绿地和城市生态系统,提高空气质量。
例如,通过在城市中种植植物,可以吸收和去除有害气体,提高空气质量。
二、生物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案例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取得了很多成功案例。
以下即是一些应用案例。
第一,利用微生物降解化学物质。
如现代工业产品中大量含有的有机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和多氯联苯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这些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类似物,从而实现水和土壤的清洗。
第二,利用生态工程净化废水。
废水处理是当今污染治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生态工程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和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
例如,利用人工湿地生态工程,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氮、磷等。
第三,利用植物修复污染环境。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转化、降解等能力,恢复被污染环境的一种技术。
环境生物学s 第7章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治理
获取目的基因方法:1.从基因中获取目的基因。 2.利用PCR技术合成DNA 3. mRNA差异显示法获得目的基因 (反转录)
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
1977年11月美国人工方法化学合成了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基因,具有工程
菌的功能。将其置于微生物发酵罐里,繁殖,其代谢产物含有人生长激素释
放抑制素.
(1B干扰素)
第一株转基因植物:1982年美国和比利时的学者,分 别把细菌中抗碘那霉素基因转入向日葵,烟草和胡萝 卜的细胞中,使这些植物的抗药性提高八倍多。
限制酶的识别特点
• 以中轴线双侧的DNA上碱基呈反向对称,重复排 列
• 如:GAA TTC CTT AAG
CCC GGG GGG CCC
黏性未端和平末端
(2)DNA连接酶
• ①连接的部位: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键:磷酸二酯键(梯子的 扶手)
• ②结果:两个相同的未端的连接。 • ③举例:E·coli DNA连接酶
(1)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 (2)细胞工程 (3)发酵工程 (4)酶工程 (5)蛋白质工程 (6)生态工程技术
(1)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用人工方法把不同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剪切, 拼接,重组在一起,然后把重组体放回宿主细胞内繁殖,最终获 得基因产物。即用人工的手段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基因产 物。
抗体主要由B淋巴细胞合成。每个B淋巴细胞有合成一种抗体的遗传基因。动物脾脏有上百万种不同的B淋巴细 胞系,含遗传基因不同的B淋巴细胞合成不同的抗体。当机体受抗原刺激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 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细胞。被激活的B细胞分裂增殖形成该细胞的子孙,即克隆由许多个被激活B细胞的分 裂增殖形成多克隆,并合成多种抗体。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 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单克隆细胞将合成一种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基本原理 其原理是: B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抗体, 但在体外不能进行无限分裂; 而瘤细胞虽然可以在体外进行无限传代, 但不能产生抗体。将这两种细胞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两种亲本细胞的特性。
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
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论文一、现代生物技术相关学问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就是一DNA技术为主导,是对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统称,主要包含包含微生物、细胞、酶、基因、蛋白质及生物修复等工程与技术。
其中,各项工程技术都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与应用领域,但又是相辅相成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特点主要体现为:1、此项技术一生物为对象,注意再生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2、一般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过程简洁,操作具有肯定的持续性,能够有效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
3、位高纯度、优质及平安牢靠的生物制品供应了新的研发途径。
4、常规技术与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能够依据人们对新物种、品种及其他经济价值生命类型的需求进行制造。
二、水污染中现代生物技术的详细应用(一)固化微生物技术对于水污染治理,在微生物技术应用下,通过固化微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取得的效果是令人赞美的。
经过肯定时期的进展,培育微生物,在工厂废水及难降解物的分解中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为人们有效处理这些废弃物开拓了新的渠道。
经过长期讨论实践,通过固化微生物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固定并长期进行废水处理,是的菌落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尤其是对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其作用更是特别显著。
有效处理生物菌落的应用后,在活性污泥上将其固定好,对废水處理效果更佳。
(二)生物栅修复生物技术中的生物膜能够为原生动物、微生物及小型浮游生物等水污染治理供应所需的生长条件,而此项技术就是将生物膜与水生植物特点融为一起,增加水污染治理效果。
在空气与水分接触的过程中,在汽态、固态及液态见,微生物存在模式不断相互转换,从而使得微生物存在形式更加丰富,生态系统更加简单。
假如被污染水流流经此生态系统时,治污根系就会阻挡污水中的部分悬浮物质,此时生物膜的异化、通化及吸附等功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清理掉流经水体中含有的有机质。
(三)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是现代生物技术进展的重要方向,新型现代生物膜反应器,内部装有较大的载体,是其共同特点,这有利于在微生物附着生长中,形成相应的.生物膜,相较之汽态反应条件,其供气与供应性好,为污染物与微生物的接触留有了充分的时间,是的微生物代谢力量不断增加。
《环境生物学》 第七章
结论: (1)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之上,表明该有机物或废水可被微生物 氧化分解。两条呼吸线之间的距离越大,有机物或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越好; 反之亦然(图7-1A)。 (2)生化呼吸线与内源呼吸线基本重合,表明该有机物不能被活性污泥 微生物氧化分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图7-1B)。 (3)生化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之下,说明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 且对微生物生长产生了有害抑制作用,生化呼吸线越接近横坐标,抑制作 用越大(图7-1C)。 3、测定相对耗氧速率曲线
第七章 生物净化和治理的传 统方法
[本章要点]
本章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定义、研究 内容和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阐述了微生物 处理污染物的特点、原理、影响因素和传统 微生物处理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诞生的背景:
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各种各样的污染,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使人类必须发动一场“环境革命” 来拯救自身,环境生物技术因此而诞生并日益受到重视,人们把生物 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注意力转向环境保护。
6.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
7.环境的生物监控技术研究
四个热门方向:
基因工程菌从实验室进入模拟系统和现场应用过程中,如何解决其遗传 稳定性、功能高效性和生态安全性等方面问题
开发废物资源化和能源化技术,利用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生物塑料、 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以及利用废物生产生物能源,例如甲烷、氢气、乙醇 等
耗氧速率就是单位生物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生物量可用活性污
环境污染治理及其技术
环境污染治理及其技术一、环境污染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加剧,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二、环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大量的资源被浪费,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三、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与方法环境污染治理需要现代生态环境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并依靠生态学、化学、气象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来实现。
在治理过程中,仅依靠单一技术手段的作用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进行综合治理。
1.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的技术手段有:(1)燃烧技术:利用烟气脱硫、脱氮、除尘等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2)氧化技术:利用光解、臭氧和氢氧化物的氧化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3)吸附技术:利用活性炭、颗粒物等吸附剂吸附污染物。
2.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水体污染治理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的技术手段有:(1)沉淀技术:通过沉淀作用将污染物从水体中分离出来。
(2)生物技术:如吸附菌、微生物等,通过生物作用对水中的有机物及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
(3)物理-化学技术:如煮沸、蒸馏、过滤、离子交换等技术往往结合使用,对污染物进行高效分离和纯化。
3.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土壤污染治理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的技术手段有:(1)化学修复技术:如添加生物活性物质、酸处理、乳化剂协同处理等方法。
(2)生物修复技术:如植物养分吸收、微生物修复、生物膜技术等方法。
(3)物理修复技术:如水压曝气法、蒸汽提取法等方法。
四、环境污染治理的挑战与展望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创新、完善技术手段,也需要加强政策制定和法律法规的改进。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综合治理,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注重管理与政策的创新,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综合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为人们打造更适宜居住的环境。
生物修复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生物修复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水、空气、土壤等各种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环境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还直接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人类发明了许多环境修复技术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成为了人们广泛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
一、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种群来修复和恢复环境的技术。
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如土壤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选用合适的生物物种和环境工程手段,使生物利用它们本身的生命过程和代谢产物消除和转化有害因子,实现环境的恢复。
1.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环境进行修复的技术。
人体肠道内有许多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帮助人类消化食物、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可以帮助人类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类似的,微生物在环境恢复中也有重要作用。
有些微生物通过代谢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例如,污染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可以利用一些细菌进行降解,这样有机物质就可以转化成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2.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对环境进行修复的技术。
例如,可以利用一些较为耐受重金属的植物,种植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这些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把重金属富集在体内,达到减轻土壤污染的效果。
不仅如此,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除了生物修复技术之外,人们还开发了一些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使环境污染的程度得到有效控制。
1.气体治理技术气体治理技术主要是针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手段。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可以采取减排技术,例如,对于目前汽车尾气排放问题,国家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排放标准,使得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得到了有效减少。
《环境生物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生物学及实验Environmental Biology and Experiment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学分:3 学分课程总学时:48 学时,其中讲课:32 学时,实验(含上机):16 学时,课外0 学时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3学期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环境科学概论适用专业:环境科学教材:《环境生物学》,孔繁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广泛领域。
环境生物学是20世纪5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时,生物学家在运用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环境问题实质并寻找解决环境问题途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并与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学科共同构成环境科学。
在环境科学的高等教育中,如果没有环境生物学的教学内容,那么环境科学就会成为一门没有生命的科学。
因此,了解与掌握环境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环境类各专业人才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
本课程主要讲授环境生物学基本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2学时)1.1环境科学概论与环境生物学(1学时)(1)初步了解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2)了解重大环境问题;(3)掌握环境生物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重点: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破坏难点:环境生物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1.2环境生物学概述(1学时)(1)熟悉环境生物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2)理解环境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趋势重点: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难点: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环境生物学与相关学科间的关系第一章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4学时)1.1环境污染概述(1学时)(1)了解环境污染物;(2)理解污染源和污染物;(3)掌握优先污染物重点:环境污染物和污染源的概念难点:优先污染物的概念2.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1学时)(1)了解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及污染物的形态和分布(3)掌握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重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及污染物的形态和分布难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2.3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运转和生物转化(1学时)(1)了解生物运转的概念(2)理解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运转的方式(2)掌握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运转和转化的过程及相关的反应重点: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运转的方式难点: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运转和转化的过程及相关的反应2.4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0.5学时)(1)了解生物浓缩模型(2)理解生物浓缩机理(2)掌握重点:生物浓缩、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的基本概念难点:生物浓缩机理2.5生物对污染物在环境中行为的影响(0.5学时)(1)了解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2)掌握金属的生物转化重点:生物引起环境污染的机理难点:金属的生物转化3.第二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4学时)3.1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1学时)(1)了解生物机体酶的基本概念(2)理解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3)掌握污染物对生物有机酶和生物大分子影响的机理重点:污染物对生物有机酶和生物大分子影响的机理难点:污染物对生物有机酶和生物大分子影响的机理3.2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1学时)(1)了解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细胞和组织器官影响的概念(2)理解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细胞产生影响的机理(3)掌握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在器官水平产生影响的机理重点: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细胞产生影响的机理难点: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在器官水平产生影响的机理3.3污染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影响(1学时)(1)了解环境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的定义(2)理解污染物对生物体行为和繁殖的影响(3)掌握污染物对生物个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机理重点:污染物对生物个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机理难点:污染物对生物个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机理3.4污染物在种群和群落水平的影响(0.5学时)(1)了解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的概念(2)理解污染物对生物种群的影响极其机理(3)掌握污染物对生物种群的影响极其机理重点:污染物对生物种群影响的影响难点:污染物对生物群落影响的机理3.5化学污染对生物的联合作用(0.5学时)(1)了解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类型(2)理解联合作用的研究方法(3)掌握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概念重点: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概念难点:联合作用的研究方法第三章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4.1生物测试及方式(0.5学时)(1)了解影响生物测试的因素及标准(2)理解生物测试的分类以及试受生物的选择(3)掌握生物测试的定义重点:生物测试的内容与方法难点:影响生物测试的因素及标准4.2一般毒性试验(1学时)(1)了解表示毒性的常用参数(2)理解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和慢性试验的区别及方法(3)掌握蓄积毒性试验的方法重点:蓄积毒性试验的方法难点: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和慢性试验的区别及方法4.3生物的分子和细胞水平检测(1学时)(1)了解加合物测定的方法(2)理解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检测方法(3)掌握一般代谢酶的活性测定和解毒系统酶类诱导作用的检测重点:一般代谢酶的活性测定和解毒系统酶类诱导作用的检测难点:一般代谢酶的活性测定和解毒系统酶类诱导作用的检测4.4生物致突变、致畸和致癌效应检测(1学时)(1)了解污染物对生物致突变的类型(2)理解生物生物致突变、致畸和致癌效应的概念以及致畸作用的评价(3)掌握生物致突变、致畸和致癌效应检测的方法和机理重点:生物致突变、致畸和致癌效应的检测方法难点:生物致突变、致畸和致癌效应的检测机理4.5微宇宙法(0.5学时)(1)了解微宇宙法及定义(2)理解标准化水生微宇宙、烧杯水生微宇宙和室外水生微宇宙(3)掌握土壤核心微宇宙和模拟农田生态系统的方法重点:土壤核心微宇宙和模拟农田生态系统的方法难点:模拟农田生态系统的方法第四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4学时)5.1生物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概念(0.5学时)(1)了解环境质量的概念(2)理解环境质量的基本内涵(3)掌握生态监测的概念与分类重点:环境质量的基本内涵难点:生态监测的概念与分类5.2生物监测与评价(1学时)(1)了解大气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及大气污染的生物学分级(2)理解评价大气污染的相关指标(3)掌握水污染的生物监测及评价方法与指标重点:评价大气污染的相关指标难点:水污染的生物监测及评价方法与指标5.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1学时)(1)了解环境质量及其基本内涵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背景问题(2)理解环境质量预测方法(3)掌握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参量的选择及其数量表征重点:环境质量语法方法难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参量的选择及其数量表征5.4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1学时)(1)了解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价的定义(2)理解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和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的信息系统(3)掌握生态风险评价的程序重点: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和生态风险评价的程序难点: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的信息系统5.5 有害物理因素的生物学效应的评价(0.5学时)(1)环境噪声、放射性污染和射频电磁辐射污染的概念(2)理解环境噪声、放射性污染和射频电磁辐射污染的生物学效应(3)掌握环境噪声、放射性污染和射频电磁辐射污染的生物学评价方法重点:环境噪声、放射性污染和射频电磁辐射污染的生物学效应难点:环境噪声、放射性污染和射频电磁辐射污染的生物学评价方法6 第五章环境污染生物净化的原理(3学时)6.1环境污染净化概述(1学时)(1)了解环境污染物的类型和来源(2)理解环境污染治理方法(3)掌握环境污染的污染与净化指标重点: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其治理方法难点:环境污染的污染与净化指标6.2生物对污染物净化原理(2学时)(1)了解废水生物处理的类型(2)理解废水生物处理的原理(3)掌握微生物对污染无的降解与转化重点:废水生物处理的降解与转化难点:废水生物处理的原理7.第六章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5学时)7.1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1.5学时)(1)理解生物膜法对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原理(2)掌握活性污泥法对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原理重点: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对废水的处理方法难点: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对废水的处理原理7.2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1学时)(1)了解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与好氧处理的经济分析(2)理解厌氧生物处理的类型和运行过程的安全(3)掌握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及过程重点: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及过程难点: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及过程7.3特定微生物处理及组合工艺(1学时)(1)理解光合细菌法处理废水(2)掌握典型的生物处理废水的组合工艺重点:典型的生物处理废水的组合工艺方法难点:典型的生物处理废水的组合工艺原理7.4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0.5学时)(1)微生物脱氮工艺及其机理(2)微生物除磷工艺及其机理重点:微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难点:微生物脱氮除磷机理7.5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0.5学时)(1)了解堆肥(2)理解卫生填埋(3)掌握厌氧发酵(消化)及机理重点:卫生填埋和厌氧发酵难点:厌氧发酵的机理7.6大气污染的微生物处理(0.5学时)(1)了解煤炭微生物脱硫(2)理解微生物对无机废气和有机废气的处理重点:微生物对无机废弃的处理8第八章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治理(2学时)8.1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况(1学时)(1)了解现在生物技术的概况(2)理解现在生物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前景(3)掌握各类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重点:基因工程、酶工程和细胞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难点: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以及治理环境污染中的机理8.2生态工程与污水处理系统(1学时)(1)了解生态工程(2)理解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和生态工程与生态农业(3)掌握氧化塘和水生生物塘重点:氧化塘和水生生物塘在处理污水中的应用难点:生态工程运行的机理9第八章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4学时)9.1生物修复的概念及其原理(2学时)(1)理解生物修复的概念及其原理(2)生物修复中主要生物种类及其修复原理重点:生物修复的概念及生物修复中主要的生物种类难点:生物修复的原理9.2生物修复工程技术(2学时)(1)了解生物修复工程技术的可行性(2)理解地下水生物修复工程技术(3)掌握地表水和土壤生物修复工程技术重点:地表水和土壤生物修复工程技术难点:土壤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四、课程考核(1)作业和报告:作业:课程论文:篇;(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或半开卷考试(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80%五、参考书目1.《环境毒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孟紫强,2003年出版2.《环境生物学》,科学出版社,段昌群,2005年出版3.《环境生物技术》,科学出版社,周少奇,2003年出版4.《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吴湘钰,2005年出版;5.《环境生物学实验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张清敏,2005年出版。
浅述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发展及应用
业不断地增加 , 能源不断 的被消耗 。在高速发展 的同时我们也付 出了沉重 的代价 , 例如大气污染 、 酸 雨的污染 、 臭氧 层的破坏 、 全 球变 暖 、 海洋 的污染等等 问题 同时 向我 们袭来 , 大 自然 的报复让 我们更加深刻 的认识 到了环境 的负担 , 让我们更加坚定 了对环境
1环 境 年 来 人 类 的社 会 和经 济 突 飞猛 速 的发 展 。人 口 、 现 在 工
4生 物技术 在环 境污 染治理 中 的应 用
目前我 国由于工业“ 三废” 污染 、 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 以及 废 弃 塑 料 和 农 用 地 膜 的污 染 ,严 重 的影 响 了 我 国 的生 态 环 境 , 所 以运用环境 生物技术治理环境 污染时我 国面临的重 大课题 , 自2 0 世纪 8 0年代 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 ,已普遍受到世界 各 国和 民间 研 究 机 构 的高 度 重 视 , 发 展 十 分 迅 猛 。与 传 统 方 法 比 的治 理 的 意 识 。 较, 生物治理方法具有 许多优点 , 用生物技 术来促进 我国的环境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同, 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付出, 在人 民生活 工程建设是很有效 的手段 。 水品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环境造成 了巨大的影响。现代工业产生的废 目前 可提 供 的技术 主要 有 : 城 市有 机 垃 圾 处 理技 术 、 污染 土壤 的 气废水 、 农业 生产 中的过量的使用农药 、 化肥, 这些都是破坏环境 的 生物修复 、 含油污泥高新生物处理技 术以及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 根源。根据有关数据统计, 我国现阶段的污水处理率仅为7 % 左右, 离 5 结 语 标准的处理率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 , 治理环境 问题刻不容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一定不能忽视环境的监测与治理 。 我们要有效地利用生物技术来对环境进行治理。同时, 人类也应该更 现代生物技术 的定 义是应用 现代 生物科 学及某 些工 程原理 , 加合理的利用资源为让我们人类 自己创造—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 利用生命有机体 ( 从微生物到高级 动物1 及其组成 ( 含器官组织 、 细 参 考 文 献 : 胞、 细胞 器甚 至基 因) 来 发展新产 品或新T艺的一种技术体 系。如 [ 1 ] 郭祥 钟 成华 王涛 周晓琴 苏翔 ; 环境生物技术在 污染 治理 中的 今现代生 物技 术才处于起步阶段 , 但是它 的各方 面优势在环境保 研究进展l J l ; 三峡环境与生态 ; 2 0 1 2年 第 O 2期 护 中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技术能够广泛的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 [ 2 】 刘艳丽 ; 现 代 生 物 技 术 在 生 态环 境 及 污 染 治 理 中 的应 用 Ⅲ 煤 矿 领域 , 能 够 很 好 地 保 障人 类 正 常 和谐 的发 展 , 对 世 界 的 环境 污染 等 现代化 ; 2 0 0 9年 第 0 4期 等危机能进行有效地改善和处理 。生物技术在二十一世纪中是不 [ 3 ] 刘德绍 郑强 ; 关 于环境生物技 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研究 与应用 可缺少和重要 的技术支柱 , 是世界上各 国重点研究 的高技术之一 。 [ J ] 重庆环境科学 ; 2 0 0 1 年第O 1 期
《分子生态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态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掌握分子生态学发展史与基本原理;掌握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微生物、植物和海洋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了解应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的分子机理;了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基本手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分子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研究方法在不同方向生态学领域的应用,并了解分子生态学与生物信息学的前沿,从思想上明确认识分子生态学在生态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分子生态问题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史第一节生态学与分子生态学第二节分子生态学的主要内容与任务第三节分子生态学的科学地位第四节分子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五节分子生态学的发展轨迹第六节当今分子生态的发展第七节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第八节分子生态学的新方向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分子生态学发展、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分子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分子生态学概念的提出第二节分子生态学系统概念习题要点:分子生态学的概念、与微观和宏观生态学的联系第三节分子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习题要点: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第四节生态学中的遗传学习题要点:分子进化的中性论和选择论;生态遗传学的概念;基因型、表现型和表型可塑性的概念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分子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对象;掌握生态遗传学、基因型、表现型和表型可塑性的概念;理解分子进化的中性论和选择论;第三章分子生物学第一节生命与核酸的共同起源第二节DNA和RNA的结构第三节蛋白质组信息学习题要点: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分类、相关技术第四节分子生态方法习题要点: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常用技术第五节免疫学第六节遗传密码基因表达习题要点:遗传密码的特性及基因工程的应用第七节基因组信息学习题要点: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和基因图谱的定义第八节DNA习题要点:DNA的结构和种类第九节基因芯片习题要点:基因芯片的分类、特点、基本流程和应用本章重点、难点:DNA、RNA的结构;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常用技术;遗传密码特性及基因工程应用;基因组信息学的应用;基因芯片本章教学要求:掌握DNA、RNA的结构,DNA的种类;掌握基因组信息学的应用;理解基因芯片的分类、特点、基本流程和应用。
生物工程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分析
生物工程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分析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所面临的严重挑战。
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生物工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工程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并分析其在不同污染领域的应用。
一、生物工程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水污染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水污染治理方法主要依靠化学物质的投加和物理处理,但随着人们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需求增加,生物工程在水污染治理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微生物技术可以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减少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同时,利用人工湿地和植物技术也可以将水中的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吸附并固定在生物体内,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二、生物工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大气污染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生物工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主要通过植物技术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植物能够通过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此外,植物还能够吸附颗粒物,净化空气中的微小颗粒。
因此,利用植物种植带、绿化带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三、生物工程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土壤污染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
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生物工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将污染土壤中的毒性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或者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固定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合成的蔗糖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可以有效改善受污染土壤的质量。
四、生物工程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废弃物处理是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另一个重点问题。
生物工程在废弃物处理中主要通过生物降解技术发挥作用。
利用微生物和酶等生物体的作用,可以将有机废弃物降解为可再利用的物质,如肥料、生物质能源等。
这样不仅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结论生物工程与环境污染治理密切相关,其技术手段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方法
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方法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人类社会须要解决的头号问题之一。
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也造成了生态系统失衡。
如何治理环境污染成为了人类社会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方法。
一、微生物技术法微生物技术法是一种环境治理方法,它利用微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吸附、降解与转化等作用,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环境污染。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污泥培养将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使其转变成无害物质,达到治理废水的目的。
微生物除了可以处理废水,也可以处理其他种类的环境污染物质,如土壤、废弃物、工业废气等。
微生物技术法是一种生物技术应用的范畴非常广泛的环境治理方法。
二、植物技术法植物技术法,是利用植物生长对环境的净化作用和植物对污染物质的吸附、转化等能力,来治理环境污染。
这种方法是一种高效可持续的环境治理方法,现在被广泛用于河道治理、矿区修复、城市空气净化等领域。
比如,在城市公园、工厂周边种植吸收有害物质的植物,可以有效地减轻空气污染的影响。
三、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生物土壤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生物活性的较高能力来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
这种技术是一种安全、创新、可持续的土壤修复方法。
生物土壤修复技术可以将土壤中有害物质转变成无害物质,去除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促进土壤结构稳定和营养充足。
目前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领域。
四、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动物和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与生存过程中来降解和去除污染物的生物学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治理油污、污水、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等问题。
生物治理技术主要是由生物吸附、生物降解、生物转化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
总之,环境污染治理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而生物技术治理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处理环境污染。
这样的方法正逐渐成为环境治理领域的主要方法,不仅是因为它是一种生态友好的环境治理方法,而且因为它的发展潜力和效果让人们信心满怀。
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角色
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角色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常态,污染物排放、垃圾处理、土地退化、生物物种灭绝等问题不断涌现。
如何有效地清洁污染、修复退化、保护生态成为了公共关注的焦点。
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已经成为环境治理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角色。
一、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之一。
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降解技术。
利用微生物、植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水中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例如,利用细菌和真菌对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将其转化为能够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
同时,植物根系系统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在植物参与下,水中的污染物质会得到有效去除。
2.生物吸附技术。
将特殊的微生物或植物材料作为吸附剂,直接吸附水中有害物质,然后将吸附剂和吸附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调查。
这种技术可以大规模分离浓度低的水中有害物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除污技术。
二、生物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生物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生长,将其转化为土壤污染物的代谢产物并修复污染的土壤。
通过提高土壤活性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增加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使污染物得到高效降解。
2. 植物修复技术。
利用植物的吸收、输运和利用能力,对污染物作用。
例如,将铜、铅、锌等金属污染物废品降低到土壤中,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分解,并将其转化为植物身体内部的营养物质。
植物生长能够有效地减缓洪水和沙漠化,修复退化和造林。
三、生物技术在废弃物治理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活动的日益增长,废弃物产生越来越多,废弃物的管理也成为了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基因工程与环境污染生物 治理
7.2.1、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基础
遗传物质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NA
DNA是由大量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可 变部分是其碱基序列,嘌呤和嘧啶碱基携带遗传信息, 糖和磷酸基则起结构作用。(四种碱基:腺嘌呤A、鸟 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
基因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特定的片段,不同基因的遗传 信息有各自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所决定。 基因通过转录出的信息是核糖核酸指导mRNA合成特定的 蛋白质,使基因的以表达,完成特定的生命活动。
主要应用:
降解卤代芳烃的基因工程菌 分解尼龙寡聚物的基因工程菌 分解多糖的基因工程菌 抗金属基因工程菌 除草剂降解基因工程菌 杀虫剂降解基因工程菌
第三节 细胞工程与环境污染生物 处理
7.3.1 细胞工程概述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利用细胞学技术,有计划地改造细胞 遗传结构,从而培育出人们所需要的生物品种或 具有某些新性状的细胞群体。 细胞工程的内容 细胞培养:即使细胞在继续体外生长和繁殖。
一、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方法
1.概念:原生质体(Protoplast)
细胞质壁分离后去掉细胞壁所余下的那部分结构 称为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具有原有细胞全部的内部结构与生理性 能,但无细胞壁,细胞呈球形,对渗透压敏感, 对外界理化因子比较敏感。
在外界理化融合因子的诱导下,不同物种间的 原生质体的质膜相互融合杂交,并在适当的条件 下,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并恢复原来完 整的细胞形态与群落形态,构成具有多种遗传性 状的新物种。故可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来构建新物 种。
生物在生长、发育与繁殖过程中进行物质合成、 降解和转化的能力。 生物技术的核心基础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优越性:
不可取代 快速、精确 低耗、高效 副产物、副作用小 安全性好
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中经营石油,化工,医药,
酿造和种子等产业的公司无一例外地都竞相 开展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生物技术产业。
六、对目的基因的筛选和检测 将目的基因在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后,必须对目的基 因进行检测,确认细胞中以摄入重组的DNA分子。检测 方法一般有遗传学方法、原位杂交法和免疫学方法。 七、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受到许多因素的表达。
目的基因的阅读框架必须与载体DNA的启示密码相吻 合。 要有适当的启动子保证目的基因的正确转录。 基因的蛋白产物有时还需要经过修饰和加工才能成为 有活性的功能蛋白。
载体成本较高;
固定化材料对传质过程有阻碍,使酶活性大多低 于游离细胞。
工程实例
用海藻酸钙包埋固定热带假丝酵母菌处理 含酚废水 运用多孔陶珠固定具脱色功能的混合菌细 胞处理印染废水
固定化藻细胞
7.3.4 废水进化生物强化技术
一、废水净化生物强化技术概述
生物强化技术(Bioaugmentation)或生物增强技 术就是为了提高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而向该系统 中投加从自然界中筛选的优势种群并通过基因组合 技术产生的高效菌种,以去除某一种或某一类有害 物质,促进系统内生物处理效率的方法。
五、固定化酶反应器
批量反应器 装备简单、不能进行连续反应。 连续反应器 能进行连续进、出废水,效率高。
7.4.3 固定化细胞
一、固定化细胞的特点
固定化细胞比游离细胞稳定性高,催化效率高于 离体酶;
比固定化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能完成多步酶反应,反应时无需补加辅助因子; 但固定化细胞内含有庞大而复杂的酶系,其中有 些酶是不需要的,甚至对反应是有害的,这是其 不足之处。
包埋法
将酶包裹在凝胶格子或由半透明膜组成的胶囊 中。
逆胶束酶法
逆胶束指表面活性剂等两性分子在有机溶剂中 自发形成的聚集体。 逆胶束酶法指将酶以逆胶束的形式固定。 复合法
四、可逆可溶性固定化酶
酶在可溶状态下反应,反应后经简单操作可沉淀, 回收利用。
通过改变pH、温度等理化参数,或由金属离子的 添加、去除等方法可获得可溶、不溶两种状态的 天然及合成高分子物质,将酶共价键合于这些物 质中即可产生可逆可溶性固定化酶。
第四节 酶学工程与环境污染生物 治理
7.4.1 酶学工程基本概念与研究现状
酶工程(Enzymatic Engineering)
指利用生物有机体内酶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 借助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和生物传感器等技术、装 置,高效优质地生产特定产品的技术。 目前酶工程主要研究酶的生产、纯化和固定化技 术以及在环境污染治理、工业、医药、卫生和理 论探索等方面的应用。
7.4.2 固定化酶
一、固定化酶及其特点
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 又称水不溶酶,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将水溶 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使酶变成不溶于水 但仍保持催化活性的衍生物。 固定化酶的特点: • 比较稳定,可长时间保持酶的活性; • 可回收、再生、重复使用,适合于连续化、自 动化和管道化工艺;
二、基因工程载体 要将一个外源的基因送入受体细胞,需要有运输工 具,这就是载体。 常用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载体,首先由于其上有某 一限制酶的单一切点,用同种酶切断的外源DNA片段 插入该质粒的切口,就组成了重组DNA分子。其次由 于质粒上有选择性标记,可以根据受体细胞是否具有 该种标记来判断受体细胞是否获得了该重组质粒。因 此质粒在基因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
7.2.2、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一、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要进行基因片段的剪切和拼接,首先需要能在特定 位置上切割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核能将DNA片段连 接在一起的DNA连接酶。 每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其中 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把两种来源不同的DNA用 同一种限制酶来切,然后让两者的末端粘起来,在用 DNA连接酶将其连接起来,就可以组成重组DNA分子
• 可制成酶布、酶片、酶柱等多种形式。
二、酶的分离提纯
根据需要筛选产酶量高并已于培养和分离提取的优 良菌株。 按照微生物生长和生产的最适条件进行培养,即发 酵过程。 用盐析、等电电沉淀等方法对发酵液提纯。 将酶制品浓缩、结晶,并在低温下保存。
三、酶固定化方法
载体结合法 包括共价结合法、离子结合法、物理吸附法、 生物特异结合法四种。 常用载体有:活性炭、多孔玻珠、高岭土、氧 化铝等 交联法 利用戊二醛等交联剂使酶与酶发生交联而进行 固定。
基因工程:核酸的分离、提取、体外剪切、拼接重组 以及扩增与表达等技术。
生 物 技 术
细胞工程:细胞的离体培养、繁殖、再生、融合,细 胞核、质、器的移植改建。
酶工程:利用酶的特异催化功能,借助固定化,生物 反应器等新技术生产特定产品的技术
发酵工程:为微生物提供最适宜的发酵条件,生产特 定产品的技术
生物技术的依据和出发点:
7.2.3基因工程在环境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应用基因工程菌处理污染物的主要优势:
集中与创造与目的基因,提供综合性代谢新污染的通 路和杂种细胞。 提高代谢通路结构基因的表达,针对新的污染物,改 变表达的调节方式。 控制降解途径的限制性步骤,提高分解代谢酶的合成 或其他生化反应过程效率 防止有毒中污染物的产生,防止非需要产品的出现, 用确定的基因实现最初的目的。
我国生物技术目前发展的重点:为进一步
发展农业培育高产优质和抗逆的动植物新品 种:为防治严重疾病研制新型疫苗和药物: 为医药、食品化工和农业生产开辟新途径开 发蛋白质工程技术。
7.1.2、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 用前景
环境生物技术
就是应用于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过程的生物技术 体系、包括对环境污染效应的认识、环境质量评价和 环境污染的生物处理技术等。 生物技术最早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是利用农业废物 沤制堆肥。 废水生物处理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已经过80余年 的历程。
细胞融合:在一定条件下,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 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又称细胞杂交。
细胞重组:在体外条件下,运用试验技术从活细胞中 分离出各种细胞的结构或组件,再根据需要把它们在 不同的细胞之间重新进行装配,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 细胞。
遗传物质转移:基因在细胞水平上的转移。
7.3.2 细胞融合构建环境工程菌
普遍存在理论
投菌法理论
二、生物活液(Living Liquor Microorganism)
生物活液:含有经过筛选的天然菌种或人工培植的 变异菌种的生物制剂。
生物活液的组成: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亚硝化单 胞菌、硝化杆菌、纤维单胞菌、气杆菌、红色假单 胞菌。(以美国GES公司的LLMO为例) 使用方法:将生物活液投在进厂的截流干管或进水 井内。投加量根据进水水质并经过试验来确定。
化学诱导法:在得到两亲本原生质体后,等量
混合两亲本的原生质体,加入适量的PEG(聚 乙二醇)和钙离子溶液,保温后,洗去多余的 PEG,在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出融合子。
电融合法:借助电场的作用,引发细胞融合。
二、原生质体融合来构建环境工程菌
原生质体融合构建苯环化合物降解菌
原生质体融合构建纤维素降解菌 聚已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制备细菌杀虫剂 电融合诱导选育利用木糖和纤维二糖产乙醇 的菌株。
三、目的基因的分离
1、从基因组直接分离目的基因
常用鸟枪法,用限制酶将某种生物的DNA切成片段并分 别加入载体,对受体细胞进行转化,让外源DNA所有的片 段都在宿主细胞中大量扩增,在筛选出有目的基因的转 化细胞。该法有一定的盲目性,工作量大。
2、酶促合成法
将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全部RNA提取出来,在体外经反 转录酶的作用,生成与mRNA互补的DNA,即cDNA,再目的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直接合成。
2.原生质体融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