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及深部真菌病的病因和病变特 点。
第三节
伤寒
病理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病原体 伤寒杆菌,革兰阴性菌,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测定血清 中抗体增高,可作为临床诊断伤寒的依据之一。菌体裂解时所释放的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2.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细菌随粪、尿排出,污染食品、饮用水和牛奶等或以苍蝇为媒介 经口入消化道而感染;伤寒患者或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病理学(第9版)
细菌性痢疾(结肠黏膜有多数表浅 “地图状”溃疡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 慢性细菌性痢疾 (1)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多由急性菌痢转变而来。 (2)肠道病变此起彼伏,新旧混杂,慢性溃疡形成,溃疡边缘不规则,黏膜增生形成息肉;慢性
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肠壁不规则增厚,严重者可造成肠腔狭窄。 (3)临床上,腹痛、腹泻、便秘、黏液脓血便;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成为慢性带菌者及传染源。
第十七章
感染性疾病
第三节 伤寒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 第五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 第八节 深部真菌病 第九节 寄生虫病
重点难点
掌握 伤寒、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的病变特点。
熟悉 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梅毒和尖锐湿疣的病因。
3. 儿童及青壮年患者多见,全年均可发病,夏秋两季最多。
病理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细菌
小肠淋巴组织
MPS吞噬
菌血症
潜伏期(10天)
细菌内毒素 再次入血
败血症、毒血症
回肠末端淋巴组织肿胀(第1周)
细菌随胆汁再次进入小肠
肠壁淋巴组织 坏死和溃疡形成(第2~3周)
病菌清除,痊愈(第4周)
病理学Biblioteka Baidu第9版)
病理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

黏膜固有层内增殖 释放内毒素
大肠黏膜 黏膜上皮细胞
炎症反应 肠黏膜溃疡
吸收入血
※ 志贺杆菌
毒血症 外毒素
水样腹泻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1. 病变部位 主要发生于大肠,尤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 2. 根据肠道病变特征、全身变化及临床经过的不同,菌痢分为以下三种: (1)急性细菌性痢疾 (2)慢性细菌性痢疾 (3)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肠伤寒髓样肿胀期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 其他病变
(1)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及骨髓由于巨噬细胞的活跃增生而致相应组织器官肿大, 镜检可见伤寒肉芽肿和灶性坏死 (2)心肌纤维可有颗粒变性,甚至坏死 (3)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也可发生颗粒变性 (4)皮肤出现淡红色小丘疹(玫瑰疹) (5)膈肌、腹直肌和股内收肌常发生凝固性坏死(亦称蜡样变性) (6)伤寒杆菌可在胆汁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胆汁由肠道排出,成为带菌者 (7)可有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1. 急性细菌性痢疾
(1)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黏液分泌亢进,黏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 (2)进一步发展形成特征性的假膜性炎,大量纤维素、坏死组织、炎细胞、红细胞及细 菌混合所致,假膜呈糠皮状,随着病变的扩大可融合成片。 (3)大约1周假膜开始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地图状”溃疡,溃疡多较表浅。 (4)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黏液脓血便)。
病理学(第9版)
伤寒肉芽肿,左上角示伤寒细胞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 肠道病变
伤寒肠道病变以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和 明显。按病变发展过程分四期,每期大约持续1周:
(1)髓样肿胀期 (2)坏死期 (3)溃疡期: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在集合淋巴小结发生 的溃疡,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孤立淋巴小结处的溃疡小而圆;溃 疡较深,可致穿孔 (4)愈合期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猪和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急性全身中毒性损害,主要累及全身毛细血管,引起循环障碍和出血,以及广泛的实 质器官变性、坏死而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受累器官包括:肺、肝、肾、心脏、横纹肌及神 经系统等。
第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
病理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
病理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病原体 革兰阴性短杆菌。包括福氏、宋内、鲍氏和志贺菌,均能产生内毒素,志贺 菌尚可产生强烈外毒素
2. 消化道传播 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痢疾杆菌从粪便中排出后可直接或间接 (苍蝇为媒介)经口传染给健康人
3. 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 4. 好发于儿童,其次是青壮年,老年患者较少
第七节
性传播性疾病
病理学(第9版)
性传播疾病
➢ 性传播性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是指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类疾病 ➢ 传统的性病(venereal diseases)仅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 以巨噬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 2. 巨噬细胞胞浆内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等,称伤寒细胞 3. 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肉芽肿(typhoid granuloma)或伤寒 小结(typhoid nodule),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价值
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鼠类传播给人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 基本病变为全身小血管的出血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皮肿胀、脱 落和管壁的纤维素样坏死,尸检时可查见全身皮肤和各脏器广泛出血。
2. 典型病程呈五期经过,依次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3. 重症病例发病急骤,有明显的中毒症状,常伴有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和三红(颜面、 颈和上胸部潮红),呈醉酒貌。
病理学(第9版)
(二)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1)起病急骤,病原体为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内痢疾杆菌。 (2)好发年龄:2~7岁儿童。 (3)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一般为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 (4)肠道病变和症状轻微,一般为卡他性炎或滤泡性肠炎。
第五节
钩端螺旋体病
病理学(第9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