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详版(知识资料)

合集下载

中药热奄包治疗

中药热奄包治疗

中药热奄包技术
吴茱萸跟粗盐混合加热后,装入双层袋中,敷于病人局部或特定穴位上,利用其热跟药物的作用,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散肿、温经通络的一种方法。

一、适用范围及禁忌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胀、腹痛;关节冷痛、酸胀、麻木、沉重;脾胃虚弱所致的胃痛、寒性呕吐等。

禁忌症:1. 皮肤对该药物过敏者、局部皮肤病损禁用。

2.妊娠期禁用,哺乳期、经期妇女慎用。

3.不明肿块、出血倾向慎用。

4.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二、评估
1.病室环境,温度适宜。

2.主要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对热的耐受情况,月经、妊娠期腹部禁用。

3.热奄包部位的皮肤情况。

三、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或小水泡等情况
2.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四、物品准备治疗盘、配置好的中药、包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

五、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注意保暖。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根据敷药部位,协助患者取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患处,必要时屏风遮挡患者。

3.温度适宜时将药袋用毛巾包好热敷患处。

4.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六、注意事项
1.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2.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

3.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一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4.注意患者保暖。

附:中药热奄包操作流程及质量评分标准。

热奄包(妇科)使用说明1

热奄包(妇科)使用说明1

中药热奄包使用说明书秉承中华五千年文化之博大精深,发扬中国传统医学之浩瀚深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热奄包,是由多种中草药及大青盐组成,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具有穿透肌肉组织,直达机体病灶,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散肿,温经通络,激发正气,抵御病邪的功效。

适用范围:慢性盆腔炎、痛经、人流术后、术后尿潴留等。

使用方法:将中药热奄包内胆置于微波炉平放,以中小火加热3-5分钟,加热至50℃--60℃取出,隔一条毛巾或直接敷于病痛需要治疗部位20-30分钟即可。

热敷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注意事项:1.在加热过程中只可以用中火加热,在使用3-5次后请先用清水喷湿布袋,然后再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2.加热时必须取出外包装,把内胆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加热后放置患病部位时,必须先试温度,以免烫伤。

3.热敷后半小时内避免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热敷后要喝杯温开水,绝对不可以喝冷水或冰水。

5.孕妇、过饥、过饱、意识不清者、身体发炎部位、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等患者禁用。

中药热奄包使用说明书秉承中华五千年文化之博大精深,发扬中国传统医学之浩瀚深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热奄包,是由多种中草药及大青盐组成,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具有穿透肌肉组织,直达机体病灶,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散肿,温经通络,激发正气,抵御病邪的功效。

适用范围:慢性盆腔炎、痛经、人流术后、术后尿潴留等。

使用方法:将中药热奄包内胆置于微波炉平放,以中小火加热3-5分钟,加热至50℃--60℃取出,隔一条毛巾或直接敷于病痛需要治疗部位20-30分钟即可。

热敷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注意事项:1.在加热过程中只可以用中火加热,在使用3-5次后请先用清水喷湿布袋,然后再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6.加热时必须取出外包装,把内胆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加热后放置患病部位时,必须先试温度,以免烫伤。

7.热敷后半小时内避免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8.热敷后要喝杯温开水,绝对不可以喝冷水或冰水。

热奄包(研究知识)23页PPT

热奄包(研究知识)23页PPT
教学仪器设备是学校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本知识,提高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引下,农村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针对各地区和各学校的不同现状,如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好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如何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成了农村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 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现状 本文结合2012年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仪器设备的实际配备标准,对山西省50多所农村学校的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五门学科共计324件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作了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农村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普遍较低 在调查的五门学科教学仪器设备中,数学教学仪器设备62种,平均使用率为31.1%;在调查的176种科学仪器设备中,根据问卷分析其使用率为20%;美术仪器设备21种,使用率为40.6%。音乐仪器设备20种,其使用率为27.8%;体育仪器设备45种,使用率为31.2%。从中发现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整体低,仪器的平均使用率为30.14%。 2.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合理 有关仪器管理人员的调查表明:23.28%的学校由某科目的代课老师管理,22.52%的学校由(副)校长管理,53.82%的学校由专人管理。在教育使用程序方面,学校仪器的使用过程出现了两个极端。部分学校管理严格、程序冗杂,相反,部分学校缺少相关的管理与使用程序。教育部门与学校缺乏相关的鼓励与表彰政策,教师对教学仪器的使用积极性不够。 3.教学效果的能动性较大 教育效果的提升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根据调查显示,有52.29%的教师认为,在使用仪器设备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卷面成绩并不理想。但45.42%的教师认为能够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这说明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果有很大的能动性。 二 教学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评估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 、禁忌症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4、告知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6、操作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

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中药热奄包评分标准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项目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分值扣分扣分原因准人员着装规范,举止端庄,洗手,戴口罩5用物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5备环境清洁、宽敞、便于操作,避风 2病人评估患者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热奄部位皮肤情况及心理状况。

吴茱萸热奄包

吴茱萸热奄包

吴茱萸热奄包吴茱萸热奄包主要内容一、热奄包简史二、盐疗三、吴茱萸四、吴茱萸热盐包一、热奄包简史中药热奄包又称中药热敷法,《内经》中所述“熨”法即指热敷法,可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

干热敷是指通过炒或微波加热中药后进行热敷,如热盐包;湿热敷是指通过煮或蒸的方法加热中药包进行热敷,如中药塌渍(利用中药对患处局部进行塌渍,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增强了通络止痛之功效。

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补益肝肾的作用)等。

1、作用机理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是身体的某一个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利用其药效和温度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作用的一种体外疗法。

通过中药热奄包外敷可以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消肿利湿、通筋活络的作用,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和减轻发作程度。

热奄包可用于中医内科、外科、疼痛科、骨伤科、针灸科、理疗科、妇科等。

热奄包疗法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扭挫伤、颈腰椎疾病及各种痛证。

例如:热敷肚子,防治经痛。

2、适用范围二、盐疗1、坐骨神经痛:食用细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1两,用布包好敷于患处至盐凉,可缓解坐骨神经痛,1日1次,连用5-10天。

2、关节炎、肩周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用细盐1斤,放锅内炒热,再加葱须,生姜各9克,一起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1日1次,连用1星期,有追风祛湿之功效。

3、热盐包按摩治感冒:最好在感冒前期使用。

将食盐、生姜、葱白、艾叶混合在一起,放入锅中炒热至80摄氏度左右,并迅速放进一个白布袋内,扎紧袋口,趁热用盐包按摩身体腰背部、胸腹部及双下肢,以患者的手掌微微出汗为佳。

按摩时,盐包可以反复使用,每次使用前都要炒热,每天按摩1-2次,每次15-30分钟,每个疗程3-7天。

5、热盐外敷治疗颈椎病:首先准备一个15-30厘米的小布口袋,取出500克的粗盐,用小火炒热,将热盐装进布口袋,将口扎紧。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1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材的患病部位或身材的某一特定地位(如穴位上).经由过程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大,血液轮回加快,应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折衷气血.祛湿驱寒为目标的一种外治办法.1.评估①当前重要症状.临床表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形.③心理状态.2.目标经由过程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感化.削减疾病发生发火次数或减轻发生发火的程度.3 .禁忌症①妊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②轻微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泛等感到神经功效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偏向者禁用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制止热敷4.告诉①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烫伤等情形②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到,应立刻停滞治疗③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水泡5.物品预备治疗盘.药桶.设置装备摆设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须要时备屏风等.6.操纵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说明,查对医嘱,评估病人.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吐露热奄部位,再次检讨局部皮肤情形,温水擦净.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④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取舒适体位.⑤清算用物,记载并签字.7.护理及留意事项①讯问病情面形,有无不适,实时处理.②留药20-30分钟,勿激烈运动.留药时光停滞,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③温度合适,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光每次应距离5小时.④冬季留意患者的保暖.中药热奄包评分尺度目标:经由过程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感化.动力灸动力灸疗法既有艾灸的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感化,有具备按摩的疏浚经络.活血调气的积极感化,是一种把灸法和手段这两种不合的治疗手腕有机的联合在一路的治疗办法.1.评估①评估当前症状,既往史.②痛苦悲伤部位皮肤感到,有无破损.③心理状态.2.目标经由过程点.按.揉.摩.抖.震颤等动力灸手段,使热力向深层渗入渗出,解除软组织充血.水肿,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轮回,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清脑的目标.削减疾病发生发火次数或减轻发生发火的程度.3.禁忌症①妊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②轻微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泛等感到神经功效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有湿疹.破溃疮疡.水泡等皮肤毁伤处.禁用.⑤腹部.胸部心脏区域,颈部喉结肌颈动脉处不宜施灸.4.告诉①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烫伤等情形.②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到,应立刻停滞治疗③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水泡5.物品预备艾条5-10条.红布.中药汤液.皱纹纸.打火机.弯盘.须要时备屏风.6.操纵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说明,查对医嘱,评估病人.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一般根据不合病情,采纳响应姿态,吐露患部,留意保暖.③将备用的艾条点燃用中药汤液浸泡过的红布裹紧,用有韧性的皱纹纸做为艾火与药布之间的隔垫纸.④将红布包裹点燃的艾条趁热在须要治疗的部位施治以:点.按.揉.摩.抖.震颤等手法,使热力向深层渗入渗出,患者感到舒适为宜.⑤操纵完毕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取舒适体位.⑥清算用物,记载并签字.7.护理留意事项①操纵规程中讯问病情面形,有无不适,实时处理.②动力灸应应用在脊柱及其两侧四肢关节肌肉丰富处,不宜在腹部.胸部心脏区域及动脉处.③不宜在皮肤上摩擦,以免毁伤皮肤,艾过烫时不宜在皮肤概况逗留时光过长,以免造成烫伤.④每次用5-8支艾条,每条艾条可灸约3分钟,共施手段15-20分钟.⑤在这治疗时应以经络为基本,穴位为根据,实施点或相联合的治疗程序,在治疗中应留意循经取穴的感化,灸治规模应向四周扩展,更好的起到疏浚经络的感化.动力灸评分尺度目标:经由过程动力灸手段,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感化.。

热奄包的临床应用资料

热奄包的临床应用资料

热奄包的临床应用资料热奄包的临床应用资料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本文档的结构2:热奄包的定义2.1 热奄包的概述2.2 热奄包的组成成分3:热奄包的临床应用3.1 创伤(外伤)方面3.1.1 烧伤3.1.2 烫伤3.1.3 割伤3.2 炎症方面3.2.1 炎症性肌肉疾病3.2.2 炎症性关节疾病3.3 肿瘤方面3.3.1 肿瘤术前准备3.3.2 肿瘤术后康复4:热奄包的使用方法4.1 热奄包的适用范围4.2 热奄包的使用步骤4.2.1 准备工作4.2.2 使用步骤4.2.3 注意事项5:热奄包的优势与局限性5.1 优势5.2 局限性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热奄包: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局部热敷治疗创伤、炎症和肿瘤等疾病。

2:烧伤:皮肤组织因明火或热金属等高温物体的接触而损伤的病症。

3:烫伤:皮肤组织因热液体或蒸汽等热源的接触而损伤的病症。

4:割伤:皮肤组织因尖锐物体的划割而导致的伤口。

5:炎症性肌肉疾病:特指导致肌肉组织发生明显炎症反应的疾病,如肌炎、肌纤维炎等。

6:炎症性关节疾病:特指导致关节组织发生明显炎症反应的疾病,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7:肿瘤:恶性肿瘤指细胞无控制地生长和扩散,可侵犯邻近组织或远处转移的一类疾病。

8:肿瘤术前准备:肿瘤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的必要检查和准备工作,旨在优化手术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9:肿瘤术后康复:肿瘤患者在手术后进行的身体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治疗,旨在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残疾率。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传统上被用于治疗各种风寒疾病。

热奄包是一种通过在身体表面施加热药物混合物而产生的局部高温蒸汽治疗方法,旨在消除风寒、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改善免疫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热奄包的使用可以被追溯到几千年前,被认为是对体内阴阳平衡的恢复和维持至关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

热奄包的原理热奄包的原理基于中医学的理论,认为通过向患处施加温热,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促进毒素排出,以及激活身体自然的康复机制。

此外,热奄包还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来调整体内的能量平衡,从而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热奄包的制作和使用热奄包通常由一种特殊的药草和植物浸泡于温水中,然后被敷在患处的皮肤上。

这种药物混合物中的药草和植物往往依据疾病的性质和患者的症状而选择,常见的如姜、辣椒、白芷、薄荷等。

在使用时,热奄包被敷在患处,让其产生温热作用,持续一段时间,让皮肤感受到温热刺激。

热奄包的适用范围热奄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中的风寒类疾病,如感冒、鼻炎、关节炎等。

此外,热奄包也用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改善免疫功能。

尤其对于那些容易受寒、体虚的人群来说,热奄包常常被视为一种有效的保健疗法。

注意事项尽管热奄包被认为是一种安全、自然的治疗方法,但仍需注意一些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首先,使用热奄包时需要注意不要让患者被烫伤,控制好敷套的时间和温度。

其次,对于孕妇、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和过敏体质者,不建议使用热奄包。

最后,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综上所述,中药热奄包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能够通过在身体表面施加热药物混合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改善免疫功能。

在适当的情况下,热奄包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帮助人们维护身体健康。

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适当的注意事项,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热奄包。

热奄包(研究知识)

热奄包(研究知识)

热奄包(研究知识)热奄包,又称热敷包或暖敷包,是一种应用于中医领域的物理疗法。

它通过将中药材加热后敷于患处,利用温热刺激和药物作用,达到舒经活络、消炎止痛、驱寒除湿等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热奄包的起源、分类、作用原理、制备方法、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热奄包的起源与发展热奄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

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用温热药物治疗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热奄包逐渐成为中医领域的一种重要疗法。

在明清时期,热奄包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多种热敷药物的制作和应用方法。

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也对热奄包疗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二、热奄包的分类根据制备方法和使用材料的不同,热奄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药物热奄包:将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或切片,装入布袋中,加热后敷于患处。

2. 水热奄包:将中药材煎煮后,用煎好的药液浸湿毛巾或布袋,敷于患处。

3. 酒热奄包:将中药材浸泡于白酒中,取出后装入布袋,加热后敷于患处。

4. 蜡热奄包:将中药材与石蜡混合,加热熔化后倒入模具,冷却后制成蜡饼,敷于患处。

5. 电磁热奄包:采用现代科技,将中药材与电磁波发热装置结合,实现温热疗法。

三、热奄包的作用原理1. 温热刺激:热奄包敷于患处,可通过温热刺激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2. 药物作用:热奄包中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驱寒除湿等作用,可针对不同疾病发挥治疗作用。

3. 促进新陈代谢:热奄包的热量可加速局部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

4. 调节神经功能:热奄包的热量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节神经功能,达到镇静、安神、止痛等效果。

四、热奄包的制备方法1. 药物热奄包制备:选择适当的中药材,如当归、川芎、红花、丹参等,研磨成粉末或切片,装入布袋中,用蒸锅加热至适宜温度,敷于患处。

2. 水热奄包制备:将中药材如生姜、葱白、艾叶等煎煮后,用煎好的药液浸湿毛巾或布袋,敷于患处。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评估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 、禁忌症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4、告知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6、操作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

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中药热奄包评分标准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动力灸动力灸疗法既有艾灸的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有具备推拿的疏通经络、活血调气的积极作用,是一种把灸法和手法这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治疗方法。

1、评估①评估当前症状,既往史。

②疼痛部位皮肤感觉,有无破损。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点、按、揉、摩、抖、震颤等动力灸手法,使热力向深层渗透,解除软组织充血、水肿,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清脑的目的。

中医适宜技术之中药热奄包的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之中药热奄包的课件
热敷时间与温度
热敷时间与温度也是影响中药热奄包疗效的重要因素。 过短或过长的热敷时间、过冷或过热的温度都会影响疗 效。
患者个体差异
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也会影响中药热奄包的 疗效。
中药热奄包的治疗效果评价
疼痛缓解
中药热奄包对于缓解各种疼痛,如 关节炎、肌肉酸痛等具有显著效果 。
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热敷作用,中药热奄包能够促 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改善手脚冰 凉、缓解疲劳等具有积极作用。
02
中药热奄包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中药热奄包适用于多种病症,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妇女产后腹痛、腰背冷痛 等,也可以用于缓解各种疼痛。
禁忌症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热奄包并不适用于所有病症,如急性炎症、皮肤湿疹、妊娠 妇女等,这些情况下使用中药热奄包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带来不良反应。
中药热奄包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
03
中药热奄包的制作材料与工艺
制作材料
中药材
如当归、川芎、艾叶、桂枝等,具有温经 散寒、祛湿止痛的功效。
纱布或棉布
用于包裹中药和粗盐。
粗盐
具有温经散寒、吸湿止痛的作用。
缝纫线
用于将纱布或棉布缝合。
制作工艺流程
1. 将中药材和粗盐按照一定比例混 合。
3. 将制作好的中药热奄包放入锅中 加水蒸煮,煮沸后继续蒸煮10-15分 钟。
提高免疫力
中药热奄包中的中草药成分能够增 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Fra bibliotek副作用小
相较于药物治疗,中药热奄包的副 作用较小,适用范围更广。
05
中药热奄包的推广与普及
中药热奄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
缓解基层医疗资源紧张

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详解

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详解

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详解1. 概述中药热奄包治疗是一种将中药蒸汽热奄包应用于患处,以达到祛病强身目的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融合了中医理论、中药学和现代物理学原理,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2. 治疗原理2.1 中医理论中药热奄包治疗基于中医“温通经络、驱寒除湿”的理论,通过将中药蒸汽热奄包加热后敷于患处,使药物成分渗透进入皮肤,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2.2 药物作用中药热奄包中的药物成分,经加热后释放出蒸汽,蒸汽中的药物分子通过皮肤毛孔进入人体,发挥药效。

此外,热蒸汽还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2.3 物理学原理热奄包加热后,敷于患处,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组织细胞活力,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3. 治疗流程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诊断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确定治疗方案和药物组成。

3.2 药物制备按照诊断结果,将中药饮片研磨成粉末,或制成膏状、糊状等形式的药物。

3.3 热奄包制作将药物填充入特制的布袋中,制作成热奄包。

布袋材质应透气、耐热,热奄包大小根据治疗需要调整。

3.4 加热将热奄包放入蒸锅中,用蒸汽加热。

加热温度控制在40-60℃,以免烫伤患者。

3.5 敷包将加热后的热奄包敷于患处,注意调整温度,以免烫伤。

敷包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一般为15-30分钟。

3.6 护理治疗结束后,用温开水清洗患处,避免受凉。

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风保暖。

4. 注意事项4.1 禁忌症孕妇、妇女月经期间、皮肤过敏、患处有感染、出血等症状的患者禁用。

4.2 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治疗,并寻求医生帮助。

4.3 护理治疗结束后,用温开水清洗患处,避免受凉。

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风保暖。

5. 总结中药热奄包治疗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现代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药热奄包(知识资料)

中药热奄包(知识资料)

二十、中药热奄包(一)目的:温中止呕、散寒止痛、消痞降逆、活血祛瘀、行气除湿。

(二)适应症:气滞型、虚寒型腹胀腹痛,肠梗阻,胃痛等。

(三)禁忌症:阴虚内热、实热者禁用,有消化道出血危险者慎用。

(四)注意事项:1、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疡及局部无知觉处禁用;麻醉未清醒者禁用;孕妇禁用;中医辨证阴虚内热、实热者禁用,有消化道出血危险者慎用。

2、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注意保暖,体位舒适。

3、药熨温度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不宜超过50℃。

操作前先让病人试温,以能耐受并感到舒适为宜。

4、药熨过程中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温热度,有无烫伤。

药熨后擦净局部皮肤,观察皮肤有无烫伤,如果有,及时对症处理。

5、药物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重新加热反复利用,可连续使用1周。

(五)操作流程:素质要求评 估洗手、带口罩准备用物病员准备中药热奄包健康宣教整 理评 价服装、鞋帽整洁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态度和蔼可亲了解患者病情,疼痛部位,疼痛情况 治疗部位皮肤情况解释治疗目的,告知患者配合事项, 心理意识状态,认知及合作程度。

中药热奄包,胶布,棉签,自热式敷贴解释、核对熨烫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根据穴位取合适体位称量药物(气滞型腹痛:莱菔子+小茴香;虚寒型腹痛:吴茱萸+小茴香;胃痛:丁香)。

放置于微波炉加温,装入小布袋中装好,制成热奄包。

将热奄包放在热熨部位,热奄包上覆盖自热式敷贴。

每日1次,每次12h ,视症状缓解程度而定。

药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热温度,有无烫伤。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躺卧舒适 处理用物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达到治疗效果,无并发症(六)操作评分标准中药热奄包操作评分标准医院名称科室姓名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说明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10服装、鞋帽整齐。

5操作前准备护士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25洗手,戴口罩。

2物品中药热奄包,胶布,棉签,自热式敷贴,根据患者症情准备相应药物。

中药热奄包(2024)

中药热奄包(2024)

中药热奄包(2024)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通过将特定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调成糊状,再将其包裹在棉布或绸缎中,敷于患处,利用其温热作用和药物功效,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治疗效果。

一、中药热奄包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中药热奄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黄帝内经》中。

古代医家在实践中发现,将中药加热后敷于患处,能增强药物的渗透作用,提高疗效。

2.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热奄包在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与总结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热奄包的制作和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

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收录了许多热奄包的验方,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中药热奄包的药物组成与作用1. 药物组成中药热奄包的药物组成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用的药物有:(1)活血化瘀类:如丹参、红花、川芎、乳香、没药等。

(2)行气止痛类:如延胡索、木香、香附、乌药等。

(3)温经散寒类:如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等。

(4)清热解毒类: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

(5)补益气血类:如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等。

2. 作用中药热奄包的作用主要包括:(1)温热作用:通过加热,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2)药物作用:根据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等作用。

(3)经络作用:热奄包敷于患处,可刺激经络,调整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制作方法(1)药物准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研磨成粉末。

(2)溶剂选择: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量的酒精、醋、水等溶剂。

(3)调制成糊状:将药物粉末与溶剂混合,调成糊状。

(4)包裹:将调好的药物糊状物包裹在棉布或绸缎中,制成热奄包。

2. 使用方法(1)热敷:将制作好的热奄包加热至适宜温度,敷于患处。

(2)温度控制:热奄包的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避免过热造成烫伤。

中药热奄包培训试题

中药热奄包培训试题

中药热奄包培训试题1、用毛巾将热奄包包好,敷于患者热敷部位,用治疗巾盖好,热敷时间是()[单选题]A.15-30min(正确答案)B.10-15minC.40minD.5-10min答案解析:答案:A 解析:热敷时间为 20-30 分钟,尽量避免剧烈活动。

2、中药热奄包的注意事项为() [单选题]A.敷药前嘱咐患者排空小便B.随时观察,防止烫伤,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停止操作C.微波加热控制好时间,防止药物燃烧变质D.以上全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答案:D3、年老、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药袋温度不宜超过多少度?[单选题]A 40℃B 50℃(正确答案)C 70℃D 90℃4、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什么体外疗法?温经通络(正确答案)调和气血(正确答案)润肺清热祛湿驱寒(正确答案)5、中药热奄包适用于以下哪种症状? [单选题]鼻塞腹泻颈椎病(正确答案)高血压6、中药热奄包的常用药物中,以下哪种药物可以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单选题] 吴茱萸苏子红花(正确答案)小茴香7、中药热奄包每日操作次数一般为多少次? [单选题]3-4次1-2次(正确答案)5-6次7-8次8、中药热奄包的护理评估中,哪种患者禁用中药热奄包?身体大血管处有破溃的患者(正确答案)疲劳、体弱的患者(正确答案)月经期的女性患者(正确答案)高热患者(正确答案)9、中药热奄包操作方法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操作完毕后注意避风保暖(正确答案)观察患者反应及皮肤情况(正确答案)每日操作次数不限药熨中保持药袋的温度(正确答案)10、中药热奄包的护理评估中,哪些是需要评估的内容?对热的耐受程度(正确答案)药熨部位的皮肤情况(正确答案)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正确答案)患者的意识情况(正确答案)。

中药热奄包治疗

中药热奄包治疗

• 三、药物过敏:
• (1)操作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 (2)定时巡视病房,如有过敏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协助患者 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洗局部皮肤,并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对 症处理并调整治疗方案。
• (3)做好与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情绪。
是否适宜进行热敷。 • (2)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根据药物的性质、病情等告知患者热熨时间,热熨温度以患者耐受
为宜,一般不宜超过70℃,老年人、婴幼儿、感觉障碍不宜超过50℃;并加强巡视,询问患 者的感觉,若有异常不适应立即协助患者停止热熨,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时通知医师, 协助处理。 • (3)热熨后,局部皮肤出现灼热微红,属正常现象。如果操作后出现水疱,注意勿擦破,可 自行吸收。大者可按烫伤处理,即局部消毒后,用灭菌针破水疱,将其液体挤干,外涂烫 伤膏,并盖上 • 纱布。
的患者; • 4、对药物过敏者; • 5、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 6、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六.热奄包的注意事项
• 1、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疡及局部无知觉处禁用;麻醉未清醒者禁 用;孕妇禁用;中医辨证阴虚内热、实热者禁用,有消化道出血危 险者慎用。
• 2、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注意保暖,体位舒适。 • 3、药熨温度适宜,熨包温度以患者有温热而不烫伤皮肤为度,
一般保持50℃-60℃,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 不宜超过50℃,操作前先让病人试温。
• 4、药熨过程中应随时听取患者对温度的感受
• 立即停止,并给予适当处理。观察皮肤颜色变化,一旦出现水泡 或烫伤擦伤首页
• 5、药物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重新加热反复利用,布袋用后应清 洁消毒备用,中药可连续使用1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
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 、禁忌症
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③对药物过敏者
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
4、告知
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
5、物品准备
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6、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

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中药热奄包评分标准
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项目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分值


扣分
原因
准备人员着装规范,举止端庄,洗手,戴口罩 5
用物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5 环境清洁、宽敞、便于操作,避风 2 病人
评估患者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热奄部位皮
肤情况及心理状况。

2 与患者沟通解释操作目的,告知注意事项。

3
操作流程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再次解释,洗手,戴口罩,合理体
位,充分暴露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拉好屏风。

3 定位再次核对,遵医嘱确定热奄部位。

10
取穴
部位
暴露热奄部位,清洁局部皮肤,准确取穴。

15 取出药包,用毛巾包好,注意保暖。

10 将药包放于相应穴位上,温度适宜50至70℃。

10 用治疗巾将药包好,盖好被子。

5 观察观察热奄部位皮肤情况及患者有无不适。

5 整理
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记录。

5
质量评定操作正确,熟练轻巧。

5 沟通有效,关爱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3 用物处理规范。

2




5
动力灸
动力灸疗法既有艾灸的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有具备推拿的疏通经络、活血调气的积极作用,是一种把灸法和手法这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治疗方法。

1、评估
①评估当前症状,既往史。

②疼痛部位皮肤感觉,有无破损。

③心理状况。

2、目标
通过点、按、揉、摩、抖、震颤等动力灸手法,使热力向深层渗透,解除软组织充血、水肿,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清脑的目的。

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禁忌症
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③对药物过敏者。

④皮肤有湿疹、破溃疮疡、水泡等皮肤损伤处、禁用。

⑤腹部、胸部心脏区域,颈部喉结肌颈动脉处不宜施灸。

4、告知
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 5、物品准备
艾条5-10条、红布、中药汤液、皱纹纸、打火机、弯盘、必要时备屏风。

6、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一般根据不同病情,采取相应姿势,暴露患部,注意保暖。

③将备用的艾条点燃用中药汤液浸泡过的红布裹紧,用有韧性的皱纹纸做为艾火与药布之 间的隔垫纸。

④将红布包裹点燃的艾条趁热在需要治疗的部位施治以:点、按、揉、摩、抖、震颤等手 法,使热力向深层渗透,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⑤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⑥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注意事项
①操作规程中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动力灸应运用在脊柱及其两侧四肢关节肌肉丰厚处,不宜在腹部、胸部心脏区域及动脉处。

③不宜在皮肤上摩擦,以免损伤皮肤,艾过烫时不宜在皮肤表面停留时间过长,以免造成
总分 100
签名
烫伤。

④每次用5-8支艾条,每条艾条可灸约3分钟,共施手法15-20分钟。

⑤在这治疗时应以经络为基础,穴位为依据,实行点或相结合的治疗程序,在治疗中应注意
循经取穴的作用,灸治范围应向周围扩大,更好的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动力灸评分标准
目标:通过动力灸手法,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

项目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分值扣分扣分
原因
准备人员着装规范,举止端庄,洗手,戴口罩5
用物艾条5-10条、红布、中药汤液、皱纹纸、打火机、弯盘、必要时备屏风
5 环境清洁、宽敞、便于操作,避风 2 病人
评估患者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施
灸部位皮肤情况及心理状况
2 与患者沟通解释操作目的,告知注意事项 3
操作流程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诊断、洗手,戴口罩,合理体
位,充分暴露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备屏风。

3 定位再次核对,遵医嘱确定施灸部位。

10
取穴
部位
暴露施灸部位,清洁局部皮肤,准确取穴。

15
点燃备用艾条,用中药汤液浸泡过的红布裹紧,用有韧性
的皱纹纸做为艾火与药布之间的隔垫纸。

10
将红布包裹点燃的艾条趁热在需要治疗的部位施治以:
点、按、揉、摩、抖、震颤等手法,使热力向深层渗透,
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10
每次用5-8支艾条,每条艾条可灸约3分钟,共施手法
15-20分钟。

5 观察观察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及患者有无不适。

5 整理
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记录。

5
质量评定操作正确,熟练轻巧。

5 沟通有效,关爱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3 用物处理规范。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