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弥赛亚》选段《哈利路亚》

合集下载

作曲家亨德尔的作品

作曲家亨德尔的作品

浅析作曲家亨德尔的作品摘要:亨德尔出生于德国哈勒城的一个小市民家庭,是着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亨德尔少年时期曾跟随当地风琴师、作曲家学习音乐,后来担任了哈勒礼拜堂的风琴师,并开始创作。

他定居英国后,对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亨德尔的曲风雄伟、崇高,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

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皇家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关键词:浅析;亨德尔;音乐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92-01亨德尔是我非常崇拜的作曲家之一。

1917年7月为在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一场音乐晚会,亨德尔创作了著名的《水上音乐组曲》,《水上音乐》,包含二十个曲子,演奏一遍要一小时。

音乐大为乔治一世所赏识,他命令在晚餐前和晚餐后各演奏一遍。

当时碧波万顷,管弦齐作,其独特意境可想而知。

我非常喜欢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组曲》。

从作品分析来说,f大调组曲的显著特点是它引人注目的圆号段落,使人想到当初回荡在泰晤士河面上的磅礴气势。

它由十部分组成,分别用双簧管、大管、圆号、弦乐器和大键琴演奏。

组曲以气概不凡的法国风格“序曲”展开。

亨德尔的引子部分相当安详,但随后的轻快赋格曲部分由两把小提琴协奏,并以一支喋喋不休的双簧管和比较严肃的弦乐器互相对答。

庄重的情绪随即进入“柔板和断奏”,弦乐器陪衬之下的双簧管吹奏出哀愁、恬静沉思、如泣如诉的徐缓乐段。

紧接着气氛突然起了急速变化,活泼的“号管舞曲”(快板)提高了组曲的速度感。

木管乐器重复了活泼的音型,最后圆号愉悦的颤音产生持续光辉的全面效果。

随后的“行板”是由双簧管、大管和弦乐器所演奏的d小调乐曲,其庄严肃穆之感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双簧管独奏进入快板重复部分,然后让位给两支响亮的圆号。

最后,乐团欢快地齐奏,奔腾而下,一泻千里。

在急板圆号显著突出。

它的呼唤招来弦乐、双簧管和大管的响应,但感觉仍比先前的号管舞曲含蓄。

西音史听辨

西音史听辨

01古希腊音乐《梅索梅德斯的缪斯赞美诗》02格里高利圣咏《四旬节弥撒曲》的《慈悲经》03赞美诗《你的信徒们》(规多唱名法)04游吟诗人歌曲《我看到云雀高飞》05恋诗歌手歌曲《我的生命有福了》06 9世纪末的奥尔加农07 11世纪的奥尔加农《慈悲经:全能的天父》08雷奥南的二声部奥尔加农09孔杜克图斯《赞美至贞的圣母》10经文歌《新鲜的草莓、巴黎的早昏、说到打谷脱粒》11维特里:等节奏经文歌《愤怒的命运女神、盗贼们的阴谋、我们命该受苦》12马绍:叙事歌《只有她能数天上的星》13雅克布达博隆尼亚:牧歌《我是一只凤凰》14兰迪妮:巴拉塔《爱神啊,把那个姑娘的爱给我吧》15邓斯泰布尔:经文歌《你是多么美丽,多么可爱》16杜费:《“脸儿苍白”弥撒曲》的《羔羊经》17奥克冈:《Mi-Mi弥撒曲》的《羔羊经》18若斯堪:经文歌《圣母颂》19阿卡代尔特:牧歌《洁白而温顺的天鹅》20蒙特威尔第:牧歌《残酷的牧羊女》21琉特琴曲《意大利舞曲》22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23帕勒斯特里纳《马采鲁斯教皇弥撒》的《羔羊经》24拉索:经文歌《女巫的预言》第四首25G.加布里埃利:《坎佐纳》26佩里、卡契尼:歌剧《尤丽狄茜》片段27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选段28普塞尔:歌剧《迪多和埃尼阿斯》,迪多的悲歌《当我长眠地下》29F.库普兰:第一组曲:《奥古斯特的阿拉曼德舞曲》30科雷利:三重奏鸣曲,作品3之12,第一乐章31维瓦尔第:《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32D.斯卡拉蒂:《D大调奏鸣曲》33亨德尔:《弥赛亚》的:”哈利路亚“34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35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C大调前奏曲》36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C大调赋格曲》37巴赫:《马太受难乐》中的54分曲”受难合唱“38佩尔格莱西:喜歌剧《女仆做夫人》选段39格鲁克:《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片段40C.P.E.巴赫:《第四奏鸣曲》第二乐章41施塔米兹:《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42海顿:第94交响曲“惊愕”,第二乐章43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76之3,第二乐章44莫扎特:《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K.595,第一乐章片段45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姻》第三幕终场。

人教版八九年级音乐

人教版八九年级音乐

八年级上册音乐复习(1、5单元)一、本单元歌舞青春为主题的。

1.【青春舞曲】王洛宾作曲,【维吾尔族】民歌,运用了鱼咬尾和重复两种创作乐法,王洛宾西部歌王之称,作品有【青春舞曲】【达坂城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

2.【共青团员之歌】苏联民歌,曲速度是【进行曲速度】。

3.【校园圆舞曲】的旋律特点以【轻快】【优雅】为主。

4.【拉起手】主要节奏是【切分音节奏】,当某个弱音(包括弱拍和弱位上的音)延续到【强音】位置时,这个音就称为【切分音】,作曲家用切分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二、本单元为非洲与美洲音乐。

1.非洲音乐以【节奏复杂多变】而荐称,有特色的乐器,包括【非洲鼓】【马林巴】【拇指钢琴】等。

2.在非洲的音乐中,【打击乐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鼓】,鼓被称为【会说话的鼓】3.【依呀呀噢咧噢】扎伊尔民歌,本首歌曲中出现切分节奏。

如:xx xx︱x x·︳55 54︱3 1·4.丰多姆佛罗姆是加纳的一种【宫廷仪式】舞蹈,演奏中贯穿着【固定】节奏型。

5.【当太阳降落】是一首【南非】民歌,美洲的音乐呈现出独特的多元混合的特点,有【欧洲】的和声,【非洲】的节奏等。

6.【巴西】的桑巴舞,【阿根廷】的探戈,【墨西哥】草帽舞,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桑巴特点:大调式,二拍子,短促的滚动性复合节奏。

7.【依内妈妈】古巴民歌,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巴黑人】民歌,以四四拍子【切分节奏】为特征,其典型节奏通常以【五个音】为一组:XXXXX8.【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这首歌曲各乐句都以从【弱拍】起唱。

9.【老黑奴】美国,福斯特。

《老黑奴》《噢,苏珊娜》、《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故乡》《美丽的梦神》八年级下册音乐复习(3、4单元)1.欧洲音乐的发源地是【古代希腊】和【古罗马】,自17世纪文艺复兴后期始,欧洲先后出现了【巴洛克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等有承递关于的不同风格流派。

2.【英雄凯旋歌】选自【清唱剧】【犹大麦卡白】,表现了英雄得胜归来时雄壮威武、万众颂扬、酣畅热闹的场面。

《萧》教学设计(共7篇)

《萧》教学设计(共7篇)

《萧》教学设计(共7篇)《箫》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的民族乐器——箫。

2、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箫》。

3、分小组自由选择(舒缓、欢快、编动作,创编歌词)自由表演歌曲。

教材分析歌曲《箫》是一首2/4拍的,抒情优美又不失愉快欢乐的汉族民歌。

歌曲旋律悠扬,节奏较为宽松,以八分、四分音符节奏为主,偶尔在小节中出现附点四分音符,刻画出宝宝学会吹箫以后,得意洋洋、摇头晃脑的可爱神态。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箫》,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优美抒情的情绪以及流畅舒展的旋律,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难点:能运用连贯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唱好一字多音,能按乐句进行呼吸。

教学准备电子琴箫课件教学过程一、随《郊游》音乐做律动,开始音乐之旅。

二、歌曲《箫》导入:1、出示乐器——箫,有一个小宝宝正在学吹箫呢,咱们去听一听,聆听《箫》2、学生看课件,介绍箫。

(箫,又名洞箫,吹奏乐器。

这种单管竖吹的箫,现代箫用紫竹、黄枯竹或白竹制作,上端边沿开吹口,管身中部开六个按音孔,前面五个后面一个,后面下方开出音孔两个,用以调音,其下开助音孔两个,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拴系飘穗。

箫音色柔和、低音深沉,善于表现乐句悠长、细腻、典雅的乐曲。

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器乐合奏及越剧伴奏。

三、学习歌曲《箫》:1、聆听《箫》,感受情绪,请同学回答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轻快地,优美的)2、复听歌曲《箫》,学生拍手拍腿感受歌曲速度。

(中速)3、教师用“LU”哼唱旋律,学生感受旋律的连贯,轻快。

4、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用“LU”哼唱旋律。

5、找一找自己唱不好的乐句,大家以来学。

6、解决难点,结束句的一字多音,教师指导唱,要求气息连贯,注意音准。

7、请同学当小老师,反复练习。

8、教师范唱歌词,学生思考:箫是什么做的?怎么吹?用象声词模仿箫的声音?9、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10、听琴,学生轻声填唱歌词。

小议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的演唱风格

小议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的演唱风格

小议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的演唱风格摘要:本文叙述了亨德尔和他的代表作《弥赛亚》对巴洛克音乐时期的影响,以及作品的形成和主要特征;并通过对《弥赛亚》中合唱、咏叹调等多种演唱形式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去把握《弥赛亚》的演唱风格问题。

关键词:亨德尔;弥赛亚;巴洛克风格;演唱风格中图分类号:j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68-01一、巴洛克辉煌时期音乐风格的创造者巴洛克音乐时期是从1600年至1750年,从蒙特威尔第到巴赫和亨德尔这段时期。

以歌剧、清唱剧、舞剧、奏鸣曲、赋格、托卡塔等早期的交响乐和古典组曲为主要体裁产生和发展的。

以十二平均律产生及发展;由复调到主调;提琴乐器到古钢琴制造水平以及意大利歌剧开始席卷欧洲为代表。

其特征是气势雄伟,动力十足,高雅严肃。

因普遍使用数字低音记谱法,故称为“数字低音时代”。

二、巴洛克风格的主要代表《弥赛亚》是巴洛克音乐永恒的经典,是宗教音乐作品中倍受重视的神剧,是亨德尔在英国时的巅峰作品。

亨德尔共创作有46部歌剧和32部清唱剧,他的歌剧稍显粗糙,已被后世大大超越,所以现在不常上演,但他的清唱剧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弥赛亚》自它1742年问世以来就盛演不衰。

亨德尔创造的《弥赛亚》写作手法高贵庄严,气势磅礴。

全剧为主调音乐风格。

作曲家用简洁宽广的主线条描绘出了作品的主要史诗般的精神特征个辉煌气魄。

典型的巴洛克时期节奏,规整稳健且乐句长短不一,气息偏长;大小调式替代了古板的教会调式。

配器均匀丰满而成熟。

特别是西西里民间乐器风笛的演奏使全剧更加新颖。

三、丰富多彩的合唱在亨德尔的清唱剧中,合唱占有重要地位。

合唱的创造上运用了复调音乐的手法,使合唱丰富多彩。

起戏剧性也表现的非常出色。

亨德尔的清唱剧强调旋律与和声的交织。

更偏重于外在的气势华丽和戏剧性。

因此与同时期的巴赫相比,亨德尔的清唱剧不是为教堂,而是为宫廷贵族,上流社会而创作的。

如《弥赛亚》第二幕的《哈里路亚》大合唱运用了立体式与赋格式的交替出现以及和弦式与复调式织体,正是这些织体的对比是当时的巴洛克音乐有了更多的戏剧性。

聆听亨德尔的《弥赛亚》

聆听亨德尔的《弥赛亚》

聆听亨德尔的《弥赛亚》2019-04-05“亨德尔是有史以来最伟⼤的作曲家,在他的墓前我要脱帽致敬”――贝多芬。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于德国哈勒。

1717年定居英国,1726年加⼊英国籍。

他⼀⽣创作的作品浩如烟海,⽽最⼤的成就要数其歌剧和清唱剧了,其中清唱剧《弥赛亚》堪称巅峰之作。

作者在创作《弥赛亚》的过程中,他说他感受到了上帝的爱。

因此,他的墓碑上刻着“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弥赛亚”这个词源于希伯来⽂,原⽂的意思是“受膏者”,即被⽤油膏涂抹的⼈,在旧约中,受膏者指的是上帝所选的⼈,具有特殊的权利和作⽤。

圣经指出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受膏者,其使命是来拯救被世间各种私欲和罪恶所捆绑的⼈类。

因上帝的公义和圣洁,世⼈达不到其完美标准,所以神差遣他的独⽣爱⼦耶稣基督降世为⼈,背负世⼈⼀切的过犯罪孽,最后被钉死在⼗字架上,且三天后复活回到上帝的⾝边为我们预备永⽣的家园――天堂。

凡信奉耶稣基督的⼈其罪能得赦免,死后能进⼊天堂。

这个好消息称为福⾳,它传达了上帝对⼈类长阔⾼深的爱及其因信称义的奥秘。

《弥赛亚》全曲内容完全取材于圣经,歌词也⼀字不漏的完全采⽤圣经原⽂。

以赛亚书为重⼼,诗篇、福⾳书及书信为辅佐,约伯记及先知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则适当地穿插其中。

《弥赛亚》实在是⼀⾸颂赞救主基督的作品,从旧约圣经的预⾔,到新约主耶稣的出⽣、⽣活、受难、受死、复活,以及荣耀的再临。

它准确地表达了福⾳的普世性,即耶稣是为每⼀个⼈⽽死的。

1741年,亨德尔开始着⼿创作《弥赛亚》剧本的⾳乐。

历史上对于这部作品的诞⽣有⾮常详尽的纪录――亨德尔在当年8⽉22⽇(星期六)下午开始写作《弥赛亚》,6天之内便完成了第⼀部份,9⽉6⽇完成第⼆部份,9⽉12⽇完成整曲的架构,然后写了管弦乐部份并加修整。

完成整部作品前后⼀共只花了短短24天,速度是极其惊⼈且⽆丝毫的敷衍、懈怠。

亨德尔《哈利路亚》.doc

亨德尔《哈利路亚》.doc

《哈利路亚》作品简介《哈利路亚》是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中最著名的一首合唱曲。

清唱剧最初是以宗教内容为主的大型声乐套曲体裁,它包括有序曲、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间奏曲,过去曾被译为“神曲”或“神剧”,但后来也有很多以世俗内容为题材的作品。

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大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但贯穿着对民族斗争或民族英雄的歌颂。

他的音乐以旋律的简朴、流畅,气势的雄伟,音响的明亮,以及对人物、情节的生动描绘而著称。

他以歌剧创作中所积累的经验,使咏叹调的性格更多样化、使宣叙调的音调更旋律化,并加强了序曲、间奏曲、器乐伴奏的标题性和造型性。

尤其对合唱的运用:为了突出表现群众的热烈场面和激昂的情绪,不拘泥于复调音乐,而广泛地运用主调音乐,使两者有机地揉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合唱在清唱剧中的地位。

他的这一切努力为清唱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弥赛亚》是“救世主”的意思,歌词选自基督教圣经中的词句,全曲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预言和成就(共二十一曲)第二部:受难和得救(共二十三曲)第三部:复活和荣耀(共十三曲)全部演唱需两个多小时,它以基督降生、受难、死而复活为内容梗概,是亨德尔在1741年处境最困难的时期,只用了两个多月(有的资料称只用了二十多天)创作完成的。

首演时并不十分成功,直到1743年在伦敦演出时,才获得极大的声誉。

英王亲莅剧场,当唱到《哈利路亚》时,因歌曲的激昂情绪感人肺腑,英王激动地突然起立,全场听众亦随之站起,遂形成直到今天,在国外某些地方仍保留着听众起立听赏《哈利路亚》的传统。

从第一次演出起,在亨德尔生前,每年都由他亲自指挥演出一次,这些演出都是为孤儿院募捐的慈善活动。

为了保证募捐演出的顺利,在他生前曾禁止出版和随便演唱《弥赛亚》。

《哈利路亚》是清唱剧《弥赛亚》中第二部的终曲,意为“赞美神”,是基督教中信徒们赞美上帝时的习惯欢呼语。

它虽然是一首宗教歌曲,但因其气势磅礴,富于对崇高理念的赞美和歌颂,而激励着人们的高尚情操,在国外的音乐会上经常作为合唱节目出现,受到听众的欢迎。

第四章 巴罗克音乐复习题答案

第四章 巴罗克音乐复习题答案

第四章巴罗克音乐一、填空题1、现存的第一部歌剧是1600年里努契尼写剧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歌剧《优丽狄茜》,取材于希腊神话。

2、蒙特威尔第是巴罗克早期的一位最伟大作曲家。

他的第一部歌剧是(《奥菲欧》)。

3、(清唱剧)是一种类似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载。

但它有一个叙述故事的人,更强调合唱,并且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

4、(受难乐)是用音乐表现《圣经》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故事的一种古老的体裁。

5、1660年前后,作曲家们开始把奏鸣曲分为两类,即(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

6、17世纪上半叶,法国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库普兰),他被认为是在吕利和拉莫之间的最重要的法国作曲家。

7、巴罗克的器乐协奏曲有两大类,一类是(大协奏曲),另一类是(独奏协奏曲)。

8、对巴罗克协奏曲的发展作出最重要的贡献的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9、(拉莫)是法国18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理论家和键盘乐器演奏家,他的第一部理论著作是《和声学》。

10、(《弥赛亚》)是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

11、17世纪后半叶的奏鸣曲大部分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而作的。

在记谱上是三行乐谱,因此它们也被统称为(三重奏鸣曲),创作这一体裁的重要作曲家是(科雷利)。

12、(通奏低音)是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沿用整个巴洛克时期。

13、巴洛克时期的古组曲是由不同国家的四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的,分别是(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

14、巴赫创作了管风琴作品(《18首众赞歌前奏曲》)(《管风琴小曲集》),古钢琴作品(《二声部创意曲》)(《三声部创意曲》),器乐合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受难乐(《马太受难乐》)(《约翰受难乐》),复调艺术的两部伟大精品(《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

15、巴洛克时期的主要音乐体裁有(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奏鸣曲)(协奏曲)等。

16、巴洛克时期通常指 1600 年至 1750 年之间。

《2024年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范文

《2024年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范文

《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篇一一、引言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是巴洛克时期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其音乐作品不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以雄浑、激昂的旋律和精湛的管弦乐配乐闻名于世。

本文将针对亨德尔的两首清唱剧咏叹调进行音乐分析和演唱技巧的研究。

这两首作品分别为《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和《塞墨勒》中的《哀悼歌》,通过分析其音乐特点、演唱技巧和表演风格,旨在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两首经典作品。

二、亨德尔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一)《哈利路亚》《哈利路亚》是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中的一首著名咏叹调。

该曲以宏大的管弦乐伴奏,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氛围。

音乐旋律高亢激昂,富有感染力,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仰之情。

在音乐结构上,该曲采用复调手法,使得旋律与和声相互呼应,形成强烈的音乐张力。

(二)《哀悼歌》《哀悼歌》则与《哈利路亚》形成鲜明对比,其情感深沉、悲伤。

该曲以柔和的管弦乐伴奏,呈现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在音乐结构上,该曲运用了多种音乐元素,如音阶、节奏的转换等,以表达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悲伤。

此外,亨德尔还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使得整首歌曲更加细腻、动听。

三、演唱技巧研究(一)呼吸与气息控制在演唱亨德尔的清唱剧咏叹调时,呼吸与气息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演唱者需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情感变化,合理调整呼吸节奏和气息深度。

在演唱高亢激昂的旋律时,应保持深呼吸和稳定的呼吸节奏,以确保声音的稳定性和表现力。

在演唱低沉悲伤的旋律时,应注意保持平稳而连贯的气息流动,以传达作品的情感内涵。

(二)音准与音色音准与音色是决定演唱效果的关键因素。

亨德尔的音乐作品对音准要求极高,演唱者需具备良好的音准感和音乐素养。

此外,音色也是表达作品情感的重要手段。

在演唱《哈利路亚》时,应运用饱满而有力的音色来表现庄严神圣的氛围;而在演唱《哀悼歌》时,则需运用柔和而细腻的音色来传达悲伤凄美的情感。

(三)情感表达与表演风格情感表达与表演风格是演唱亨德尔清唱剧咏叹调时不可忽视的要素。

《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范文

《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范文

《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篇一一、引言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作曲家,以其壮丽的清唱剧作品闻名于世。

他的音乐作品中充满了浓厚的戏剧性,并且充分展示了情感的起伏变化。

本篇论文将对亨德尔两首清唱剧中的咏叹调进行音乐分析,并探讨其演唱技巧。

二、音乐分析1. 亨德尔清唱剧概述亨德尔的清唱剧以戏剧性、史诗性以及宏大的音乐结构著称。

其作品以歌唱为主,以诗歌为歌词,配以精心设计的音乐,展现出丰富的情感色彩。

2. 咏叹调一:《弥赛亚》中的“他已将世界置于和平之中”这首咏叹调是亨德尔《弥赛亚》中的经典之作。

音乐结构宏大,旋律优美动听。

在分析这首咏叹调时,首先要关注其音乐与歌词的紧密结合,理解其中所传达的宗教情感。

同时,注意其在节奏、音域和调性上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音乐来表现歌词中的情感起伏。

3. 咏叹调二:《塞米拉米斯》中的“你带来的一切,我都会感激”这首咏叹调具有浓厚的戏剧性,其音乐风格更为深情和悲切。

分析这首咏叹调时,应关注其旋律的流转与变化,以及如何在复杂的音乐结构中展现出情感的高潮与低谷。

此外,还要注意其在音色、力度和演奏技巧方面的要求。

三、演唱技巧研究1. 呼吸与气息控制亨德尔的音乐作品要求歌唱者具备良好的呼吸与气息控制能力。

在演唱过程中,歌唱者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音域和情感变化来调整呼吸和气息的分配。

在演唱高音或长音时,应保持气息的稳定;在演唱低音或快速音符时,则需灵活运用呼吸技巧。

2. 音色与音准亨德尔的音乐作品要求歌唱者具备丰富的音色变化和准确的音准。

在演唱过程中,歌唱者应根据音乐风格和情感需求来调整音色。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音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展现出亨德尔音乐作品的宏大与壮丽。

3. 情感表达与演绎亨德尔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情感色彩,要求歌唱者具备良好的情感表达和演绎能力。

在演唱过程中,歌唱者应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和背景,将情感融入音乐之中,以展现出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不朽名作永恒经典——通过宗教文化浅析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

不朽名作永恒经典——通过宗教文化浅析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

89音乐鉴赏不朽名作,永恒经典——通过宗教文化浅析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巴洛克时期音乐代表人物------亨德尔以及他的音乐道路和创作风格。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就是亨德尔创作清唱剧《弥赛亚》中的选段。

本文从宗教文化方面分析亨德尔《弥赛亚》及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列出几首作品分析。

关 键 词】【亨德尔《弥赛亚》宗教文化清唱剧“弥赛亚”即基督的意思,亨德尔所创作《弥赛亚》的歌词也出自于《圣经》,描述关于基督的诞生、受难、复活,但并没有故事情节,所以从根本上讲《弥赛亚》属于宗教音乐,而亨德尔创作这部清唱剧的宗教文化思想是其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灵魂,也是他清唱剧创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要想了解他的作品就必须先了解这个人。

一、亨德尔简介“我从未想过放弃,鼓起勇气面对一切,才是我的目标”。

当一个人在音乐道路中经历万般磨难还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一定不简单,他就是巴洛克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

他创作的四十六部歌剧《阿尔辛娜》、《奥兰多》等和三十二部清唱剧《弥赛亚》等和《水上音乐》《皇家烟火音乐》等管弦音乐闻名于世。

二、《弥赛亚》的宗教文化背景(一)安立甘宗对亨德尔《弥赛亚》影响最大的就是当时英国的国教安立甘教,安立甘教是当时英国宗教改革的产物,是一个新教宗派,与其他教不同的有三个特性:传统性,虽然安立甘教是一个宗教新派,但是他在一定程度上依旧保留了天主教的部分观点,其中《弥赛亚》的歌词就有《旧约》的影子。

以及当时英国政治和经济和安立甘教的理念大部分是符合的。

包容性,安立甘教是新教中的新派,强调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整部《弥赛亚》虽说是描述耶稣诞生、受难、复活的过程,但却没有用详细的故事来描述,而是用间接,象征性的方式叙述。

(二)路德宗路德宗也被叫作“信义宗”,在该宗的教义里面,他们的主要思想就是“因信称义”,因为该宗起源于德意志,也就是享德尔的出生地,所以,亨德尔在自身的唱剧创作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包含了对路德宗的渗透。

【欧美经典音乐】亨德尔《哈利路亚大合唱》

【欧美经典音乐】亨德尔《哈利路亚大合唱》

【欧美经典音乐】亨德尔《哈利路亚大合唱》
晚期巴洛克作曲家George Frideric Handel(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1685年—1759年)生于德国,后入籍英国,其大部分职业生涯在伦敦度过。

这首《哈利路亚大合唱》是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Messiah(弥赛亚)》第二部分终曲,歌词源自《圣经》。

据说当亨德尔写完这首《哈利路亚大合唱》时激动得泪如雨下:“我认为我实实在在地看见整个天国就在面前,我看见了伟大的上帝本人!”
《弥赛亚》1743年在伦敦上演,当英王乔治二世听到这曲《哈利路亚大合唱》时,因感动而站起来听完全曲。

现今音乐会观众起立聆听《哈利路亚大合唱》已成为惯例。

视频由编辑师Людмила Нарыжная制作。

这个版本应该由Chicago Symphony Chorus(芝加哥交响合唱团)演唱。

—视频—
时长3分38秒。

《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范文

《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范文

《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篇一一、引言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是巴洛克时期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其音乐作品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与艺术魅力。

本文将着重分析亨德尔的两首清唱剧咏叹调——《弥赛亚》中的“以利沙的祷告”与《塞尔瑟》中的“上帝将我救赎”,从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二、音乐分析1. 旋律特点亨德尔的咏叹调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情感色彩。

在《以利沙的祷告》中,旋律线条宽广,起伏跌宕,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而在《上帝将我救赎》中,旋律则更加柔和,给人以温暖与安慰。

两首咏叹调的旋律都充分体现了亨德尔对音乐情感的把控能力。

2. 和声与复调亨德尔的清唱剧咏叹调运用了丰富的和声与复调手法。

在《以利沙的祷告》中,和声饱满且富有层次感,使得音乐更具表现力。

而复调的运用则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上帝将我救赎》中,和声的运用更加细腻,使得音乐更具感染力。

3. 节奏与结构亨德尔的清唱剧咏叹调在节奏与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两首咏叹调的节奏感强烈且富有动力,使得音乐更加动听。

在结构上,亨德尔巧妙地运用了起承转合等手法,使得音乐更加紧凑有序。

三、演唱技巧研究1. 呼吸与气息控制在演唱亨德尔的清唱剧咏叹调时,呼吸与气息控制是关键。

演唱者需根据音乐的节奏与情感变化合理调整呼吸,保持气息的稳定与连贯。

在演唱《以利沙的祷告》时,需注意在激动的部分加强呼吸的深度与频率;而在演唱《上帝将我救赎》时,则需注意保持气息的平稳与柔和。

2. 声音的运用与表现力亨德尔的清唱剧咏叹调要求演唱者具备优秀的声音运用与表现力。

演唱者需根据音乐的情感变化调整音色与音量,充分展现音乐的情感内涵。

在演唱《以利沙的祷告》时,需运用激昂的声音表达祈祷的虔诚;而在演唱《上帝将我救赎》时,则需运用柔和的声音传达救赎的温暖与安慰。

3. 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演唱亨德尔的清唱剧咏叹调不仅需要良好的声音条件与技巧,还需要丰富的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力。

亨德尔哈利路亚听后感

亨德尔哈利路亚听后感

亨德尔哈利路亚听后感
《亨德尔的哈利路亚》是德国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的作品之一,通常指的是他的合唱经文《弥赛亚》(Messiah)中的一部分。

这首经文包含了一段著名的赞美诗,即“哈利路亚赞美诗”(Hallelujah Chorus)。

这首赞美诗是《弥赛亚》中最著名的部分之一,以其宏伟、庄严的音乐风格和激昂的合唱声而闻名。

演唱时,经常伴随着合唱团的庄严和宏伟的演绎,引发听众内心的敬畏和喜悦之情。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听后感:
1.庄重肃穆:哈利路亚赞美诗以其庄严肃穆的氛围给人深刻的印
象。

音乐通过交响乐和合唱的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
围。

2.振奋人心:这首赞美诗的旋律激昂而雄壮,合唱部分的哈利路
亚赞美声让人感到振奋,仿佛在庆祝一场宏伟的盛会。

3.宗教感:由于这是一部宗教音乐作品,听众可能会感受到宗教
仪式的庄严感。

音乐的力量似乎超越了纯粹的艺术表达,引导人们沉浸
在宗教的氛围之中。

4.合唱的团结:由于这是一首合唱作品,合唱团的演绎需要良好
的团队协作。

听众可能会感受到合唱团的团结和整齐划一,这有助于音
乐的表现力。

5.情感表达:通过音乐的高潮和低谷,以及合唱团和交响乐的协
同,这首赞美诗表达了对信仰和神圣的深沉情感,使听众能够深刻体验
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总体而言,亨德尔的哈利路亚赞美诗以其壮丽的音乐形式和深刻的宗教情感深受听众喜爱。

每次演绎都是一场感官和情感的盛宴,使人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之中。

《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范文

《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范文

《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篇一一、引言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是巴洛克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两首清唱剧咏叹调《弥赛亚》与《塞尔斯》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这两首咏叹调进行音乐分析,并探讨其演唱技巧。

二、亨德尔两首清唱剧咏叹调的音乐分析1. 《弥赛亚》的咏叹调《弥赛亚》是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之一,其中的咏叹调以其壮丽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著称。

例如,其中的“他已用铁笔书写”这一段,其旋律富有激情,充满了期待与救赎的情感。

在音乐结构上,亨德尔运用了丰富的和声与复调手法,使得整个音乐更具有表现力。

2. 《塞尔斯》的咏叹调相比之下,《塞尔斯》的咏叹调更加注重情感表达。

如“风起时”这一段,其音乐温柔而感人,展现了深情的爱情与对自然的敬畏。

在音乐风格上,亨德尔运用了更复杂的节奏与旋律,使得整首曲子更具有戏剧性。

三、演唱技巧研究1. 呼吸与气息控制在演唱亨德尔的咏叹调时,呼吸与气息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演唱者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与情感变化来调整呼吸,保持声音的稳定与连贯。

在长音或高音部分,更需要良好的气息控制来支撑。

2. 音色与音准亨德尔的音乐风格要求演唱者具备优美的音色和准确的音准。

演唱者需要运用适当的发声技巧,使声音更加圆润、饱满。

同时,要准确把握每个音符的音高,确保整个曲子的音准。

3. 情感表达亨德尔的咏叹调充满了情感,要求演唱者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将情感融入演唱中。

演唱者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方式来传达歌曲的情感,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结论亨德尔的两首清唱剧咏叹调是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使得这两首曲子成为了音乐史上的经典。

通过对这两首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亨德尔的音乐风格,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在演唱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呼吸与气息控制、音色与音准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使自己的演唱更加完美地呈现亨德尔的音乐。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分析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分析

奥地利作曲家,欧洲 古典乐派奠基者之一。出 生于贫苦的车匠家庭。他 刻苦自学作曲,一生写了 106部交响曲,被称为 “交响曲之父”。
代表作品有交响曲 《伦敦》 、《惊愕》,清 唱剧《创世纪》 、《四 季》,以及其他器乐曲等。
海顿作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响曲 106首 弦乐四重奏 68首 钢琴奏鸣曲 62首 钢琴三重奏 45首 弥撒 14部 歌剧 24部 清唱剧 2部 等等作品,数量之可观,种类之广博,堪称世界 音乐历史之最。
打 击 乐 器
木管乐器:
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黑管)、萨克 斯管、英国管等。
铜管乐器:
小号、法国号(圆号)、长号、大号等。
西洋管弦乐队 弦乐器:
小提琴、 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竖琴等。
打击乐器:
定音鼓、大鼓、小军鼓、木琴、三角铁等。
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图
亨德尔 (1685-1759)

1750年在伦敦首演时乔治二世在听《哈里路亚》合唱时不 禁感动起立,以表示敬意。这一举动竟形成了传统,直到 今天,人们在现场欣赏合唱《哈里路亚》时,都必须全体 起立以示敬意。
这首作品中用的是什么乐队伴奏?
西洋管弦乐队 西洋管弦乐队的乐器分类
木 管 乐 器 铜 管 乐 器 弦 乐 器
键 盘 乐 器
服务对象: 王宫贵族 旋律: 较难演唱
海顿《时钟》
普通城市居民 具有歌唱性
通过对比,我们了解到古典主 义时期的音乐体现了乐理,乐器使 用及作曲家思想上的进步!
莫扎特
( 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 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从小跟父 亲学习音乐。六岁开始音乐创 作,被誉为“音乐神童”。 17岁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 师。后辞职靠专职作曲为生。

哈利路亚分析,非常详细

哈利路亚分析,非常详细

哈利路亚分析,非常详细《哈利路亚》作品分析作者简介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FredericHandel,1685―1759) 亨德尔出生于德国哈勒城的一个小市民家庭,是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

亨德尔少年时期曾跟随当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地风琴师、作曲家学习音乐,后来担任了哈勒礼拜堂的风琴师,并开始创作。

1703年,亨德尔迁居汉堡,并担任了汉堡歌剧院的提琴师。

1705年,他的歌剧作品《阿尔米拉》和《尼罗》在汉堡歌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

1706年至1710年,亨德尔在当时世界歌剧中心意大利四处游历,广泛接触了意大利的音乐文化,开阔了艺术眼界。

1709年他新创作的歌剧《阿格里皮娜》在威尼斯上演,得到了意大利歌剧界的一致好评,但亨德尔并没有感到满足,不久他又远走英国。

1712年定居英国后,对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亨德尔从18世纪30年代开始创作清唱剧。

他的清唱剧使用英文歌词,由英国人演唱,是一种为英国观众而写的新型作品,但上演之初并不成功,只是经过了十多年时间,才受到普遍的欢迎,亨德尔在英国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亨德尔的曲风雄伟、崇高,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

作为一位多产的音乐家,其主要作品有: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弥赛亚》、《犹大马卡白》等三十二部,歌剧四十六部,管弦乐《水上音乐》、《森林音乐》、《烟火音乐》各一套,管弦协奏曲十一首,大协奏曲四十二首,还有室内乐、组曲、序曲、恰空等器乐曲。

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皇家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亨德尔一生创作了大约41部歌剧,5首颂歌,5首加冕赞美歌,37支奏鸣曲,20支管风琴曲,还有许多教廷音乐及音乐小品。

他还担任音乐指挥和艺术总监,亲自参加剧院的管理、技术协调等事务工作。

后来他转向创作神剧,将声部的独立地位用和声代替,组合和弦的华丽和声完全超越了旋律独唱的形式,形成典型的巴洛克音乐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古典艺术元素与音乐精髓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系统地研究这部作品的历史沿革、音乐风格、民族气质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继承我国的琵琶艺术以及民间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文化产业日益繁盛的当代社会,我们应努力结合现实背景,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变,避免传统艺术文化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消逝。

参考文献
[1]赵晶:《琵琶文曲<塞上曲>的传说与演奏》,《中国音乐》.1991(03)。

[2]陈萍:《琵琶文曲的文化解读》,《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3]杨钟宇:《琵琶“文曲”的审美探微》,《中国音乐》,1994 (03)。

一直以来无论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无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大家都遵循一个规律,每每《哈利路亚》演唱都树立聆听,这首音乐作品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超越了单纯的音乐审美。

其作品的崇高与伟大,来源于音乐精神之向上,复调对位之巧妙,框架结构之精密,宗教内涵之充实,作曲素材之简练。

在历经长达3个多世纪后,恐怕也再难有宗教作品意义上的超越。

而笔者作为一个主外人士,也一样深深的被主内人士所创作的音乐感动。

在清唱剧(康塔塔Cantata)这种音乐体裁中,巴洛克时期就已成名于英国的德国人亨德尔,齐名于同时代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巴赫,他的《弥赛亚》在当时已获得极大的成功。

我国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类似于清唱剧,其有一定的剧情,但并不以剧情为主,而是以单纯的音乐为主线,包括序曲、独唱、重唱、合唱、间奏等音乐体裁。

但清唱剧大多来源于宗教题材。

“弥赛亚”是基督徒们对于耶稣的一种尊称,意为受膏者,指的是上帝所选中的人。

《弥赛亚》用比较通俗的歌词和丰富的音乐,把基督耶稣的降生、传道、受难、复活的故事,概括性地进行讲述,用一种更加接近于世俗歌曲的颂歌,抒发了人们的宗教情感。

同时这部作品融合了意大利歌剧、英国赞美诗、德国路德教清唱剧的音乐元素,成就了巴洛克时期最优秀的清唱剧作品,也使英国的民族音乐体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合唱是亨德尔清唱剧的精华与核心,在其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弥赛亚》共由53首曲子组成,其中合唱有20首,亨德尔在合唱中有效运用了描述性的象征手法,并采用合唱的形式参与了整部作品的剧情发展,达到了想要的整体戏剧效果。

同时亨德尔把主调音乐风格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总能有效地选用乐器,融合伴奏性主调与多声部复调音乐,达成音乐完整的功效。

《哈利路亚》最能反映亨德尔的独特合唱风格。

在此曲中,他将横向流动的旋律对位段落与纵向结构性的和声段落巧妙交织融合、交替出现,从而使以和弦为主体的主调结构与赋格为主体的复调结构有机配合。

此曲有三小节前奏,之后进入第一段庄严的合唱部分,反复歌唱的“哈利路亚”与建立在主和弦上的伴奏相结合,有效传达了众人在得知耶稣得救后的欣喜与赞美。

第二段(之后二十小节)以同一素材、不同手法谱写,前十小节以混声合唱的形式对主题进行五度模仿,后十小节主题素材以赋格和回答形式在各个声部进行重复。

第三段(之后十八小结)是综合的段落,在此段落中将主题对位及赋格融合,并不断升华、强调。

前十小节是赋格段落,主题先由男低音声部唱出,由音乐逐步发展渐高,再由其他三个声部一一作答,合唱团的音乐情绪也在其中层层加强。

后八小节,音调、节奏趋于稳点,以和声手法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这一段联系了前两个段落的主题,并保持各段手法,相互交融发展。

第四段(之后十八小节)的作曲手法又回归了主调和声,由主导动机形成,最后的十八个小节伴唱部分以主导动机与上方旋律构成新的和声织体,音乐情绪上再次升华直至曲终。

亨德尔的主复调音乐相生相融的写作手法如此娴熟,且在那个时代极具创造,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亨德尔在创造《哈利路亚》这个奇迹之时也正是他本人中风初愈的时候,也是其处境艰难的事业低谷时期,但《弥赛亚》这部作品成就了他事业的一个高峰。

传说亨德尔在研究了好友寄来约稿的三部神剧剧本《扫罗》《弥赛亚》《伯萨撒王》后心灵深受感动,二十四天便创作了这部作品。

由于这部作品的伟大且通俗,所以其唱片的版本也众多,仅笔者个人听过的版本就不下几十个,作品的录音既有英文版也有德文版,既有使用现代器乐演奏,也有使用巴洛克时期器乐演奏的版本,同时也有编制不同的大、小乐队演奏版本,但笔者更倾向于使用现代器乐的大乐队演奏录音,因为这能更好地展示此作品的虔诚与崇高、庄严与深厚。

亨德尔逝世于1759年4月14日复活节前一天的早晨八点,在此之前他说“我希望能死在基督受难日,好在复活节那一天与慈爱的救主相遇”,他的愿望达到了,他也依靠他的信仰为后世留下了宗教音乐的伟大经典。

浅谈《弥赛亚》选段《哈利路亚》
■石晋诚
艺术广角剧影月报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