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前言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与其他专业相比,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覆盖面较宽的专业,设置了光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三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既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学术内涵,又有宽泛的应用背景。
面对电子类专业的特点、社会对毕业生的新要求及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计划, 我们必须调整培养思路,除继续推行素质教育,注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创新,还应更加重视实践创新。
建立科学合理的、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非常迫切”。
通过半学期的专业导论课,我对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对电子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犹记得小时候对电子产品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原理,还不小心拆坏了自己的录音机。
因此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既圆了儿时的梦想,也期待着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相信有兴趣做引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在电子信息领域里取得一番成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概述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
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电子科学与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学科,是设计各种电子或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与集成电子系统以及光电子系统的技术学科,也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专业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宽口径专业, 包含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与技术两项内容, 学习内容包含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三大知识板块, 其培养方向有些院校包含三个方向, 如无线通讯、图像传输与处理、信息电子技术等, 有院校则涵盖两个专业方向, 如通信与电子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
总体来说, 包含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等为主体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所包含范围则包含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 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多种信息系统。
本专业培养含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受到严格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 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关键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和技术, 受到科学试验与科学思维训练, 含有本学科及跨学科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基础能力。
课程安排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关键实践性教学步骤: 包含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 四年授予学位: 工学或理学学士。
关键课程学科基础课: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
高等数学是由微积分学, 较深入代数学、几何学以及它们之间交叉内容所形成一门基础学科。
关键内容包含: 极限、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级数、常微分方程。
工程数学关键内容有: “积分变换”, “复变函数”“线性代数”“概率论”“场论”等数学。
大学物理, 是大学理工科类一门基础课程, 经过课程学习, 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结构, 性质, 相互作用及其运动基础规律, 为后继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学习及深入获取相关知识奠定必需物理基础。
工科专业以力学基础和电磁学为关键讲课内容。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欢迎阅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通过半学期的专业导论课,我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对电子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犹记得小时候对电子产品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原理,还不小心拆坏了自己的录音机。
因此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既圆了儿时的梦想,也期待着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相信有兴趣做引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在电子信息领域里取得一番成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下面谈谈我自己对电子信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前沿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领域有数字信息处理、电子和光信息技术、高频技术和通讯网络等。
基于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技术)的重要性,电子计算机和电脑程序起了主导作用。
现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技术。
三、专业培养与目标定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根据社会和经济的行调制和解调,可以把各种信号载到光波上发射出去而实现光通信。
最新精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3篇

摘要电子信息工程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之上的工程,在通讯、科研以及国防等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应用作用。
近些年,电子信息工程中引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份额越来越高。
本文首先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电子信息工程,然后总结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工作、生活的方式也被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改变。
电子信息工程是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传递、使用技术,其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推动效果。
但是,当前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效果以及成熟性并不够,其仍然有许多的问题有待改善。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表示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相结合的数字技术,其必须遵循网络协议,并按照一定的要求将分散或独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的传递、交互。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中,主要通过网络的连接,实现信息的传输,但是传输需要相关的介质,例如网线、双绞线、微波、电缆以及光纤等等。
经过笔者经验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具备较强的硬件、软件共享功能,在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只需要使用网络技术便可以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处理、传递、共享等。
从而让电子信息工程具备视频、文字、图片的传递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非常普遍,甚至随处可见。
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信息传递与常规信息传递方式相比,网络技术的安全性、准确性更高,更加效率与安全。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包含数据的收集、处理以及储存,电子设备信息软件系统的应用等,就是手机、电脑在电话、短信、网上等过程都属于电子信息工程范围。
从当前的应用技术而言,电子信息工程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的引用已经较为普及,其具备较大的影响力。
同时,电子信息工程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性,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降低人们的工作量等,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所使用的笔记本、平板、收集等设备当中都具备相应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其内容包含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结课论文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结课论文电子信息工程 1.学科工学2.门类电气信类息3.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4.知识和才能4.1 可以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根底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4.2 掌握电子电路的根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p 和设计电子设备的根本才能;4.3 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根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根本才能;4.4 理解信息产业的根本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企业管理的根本知识;4.5 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才能;4.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根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才能。
5.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理论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消费实习、毕业设计等。
一般要务理论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 1 -7.修业年限:四年8.授予学位:工学学士9.专业简介9.1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展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如今,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信息,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根底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可以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展新产品的研究和创造9.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才能,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开展的具有创新才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专业导论总结(3篇)

专业导论总结(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专业导论总结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专业导论总结专业导论总结几周的专业导论课程学习,使我获益良多,从对职业概念、职业规划、职业发展方向等问题都一无所知的迷茫到如今对日后自身发展已有大概的规划以及目标方向。
专业导论课程所教给我的,绝不仅仅是浅显的书面知识,更是一种对未来职业的概念灌输和意识培养。
有人说专业导论课程很虚无缥缈,对将来的实际帮助不大,我却认为不然。
专业导论课作为一门协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专业以及专业就业问题的课程,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的。
拿我个人作为例子,在当初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对此专业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对就业、发展规划等问题都只是一知半解,选择这个专业更多是因为学长前辈的介绍和推荐,还有家里在这方面有较好的人脉关系能方便以后找工作的缘故。
进入大学以来,我都还是处于迷茫和不适应的状态,对未来的方向、要走的路、就业选择这一大堆问题感到无助与无措。
而正是“专业导论”这门课程,拨开了我的迷雾,领着我走上正轨。
课上,导师积极而耐心地为我们分析职业的意义、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带领我们学会寻找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要求、方向和目标,协助我们找好专业定位,方便我们以后的就业,对我来讲这真是获益匪浅的一门课。
透过导师的讲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变得立体、具体。
我对它的内涵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对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开始知道这个专业需要我具备怎样的能力与素质,才能在出社会后令自己具有优势——我学会了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进行专业规划,学会了在课外更多地去了解此专业如今的社会形势,学会了分析未来的职业导向与人才流向等等问题。
是专业导论课程促使了我的又一成长。
而在课后,我也细细阅读了《职业指导实训教程》一书,书中对职业社会化的描述、对职业角色与职业理想的引导、对选择职业目标的教导以及对自身职业定位胜任力的详细介绍,都令我对以后的职业道路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指引,不再如迷路的小孩一样不知道自己的路到底在哪里。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15041111 陈思泊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课已经结束了,我由一开始的陌生与排斥转变成了了解与喜欢,并且对于这个专业前景抱有很高的期望,准备在未来的学业中一展身手。
授课的老师也都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佼佼者,他们的思想活跃深邃、视野开阔、建议中肯、教学态度严谨认真,让我获益匪浅,更增添了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喜爱。
以下是上完这门课后我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认识和我今后的打算。
一、对专业的认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指教育部特设专业,相对“基本专业”而言)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括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与技术两项内容,学习内容涉及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三大知识板块,总体来说,包括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所涉及的范围则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电路分析原理、电磁理论,天线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单片机、信号与系统分析、ARM嵌入式系统、模拟电路、高频电路、通信原理等。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他们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是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
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大类专业导论

电子信息工程大类专业导论班级;学号:姓名:一、电子信息工程大类专业概述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
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电子科学与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学科,是设计各种电子或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与集成电子系统以及光电子系统的技术学科,也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根据21世纪信息时代的市场要求,于98年确立的电子与信息类较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一大批具有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能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所以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必不可少的。
该专业的培养要求主要是学生需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实践的基本训练,包括生产实习和室内实验。
同时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前沿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领域有数字信息处理、电子和光信息技术、高频技术和通讯网络等。
基于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技术)的重要性,电子计算机和电脑程序起了主导作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通过半学期的专业导论课,我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对电子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犹记得小时候对电子产品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原理,还不小心拆坏了自己的录音机。
因此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既圆了儿时的梦想,也期待着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相信有兴趣做引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在电子信息领域里取得一番成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下面谈谈我自己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认识和前景。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概述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
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电子科学与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学科,是设计各种电子或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与集成电子系统以及光电子系统的技术学科,也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根据21世纪信息时代的市场要求,于98年确立的电子与信息类较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一大批具有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能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所以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必不可少的。
该专业的培养要求主要是学生需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实践的基本训练,包括生产实习和室内实验。
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

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一.说明微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技术交叉的重要意义微电子技术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
微电子产业是基础性产业,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除了技术本身对国民经济的巨大贡献之外,还与它极强的渗透性有关。
正是由于微电子技术极强的渗透性造就了微电子科学技术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也给其他相关的学科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使他们获得极大的推动力。
现在,微电子广泛的应用于机械,生物,化学等方面。
这些技术比如有: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塑料半导体技术,系统芯片技术。
这些技术将成熟的微电子技术应用到其他学科技术中使他们克服了一些大尺寸器件所不能做到的事情,同时微型化意味着成本将会极大的降低,重量,尺寸,体积等也将会极大的降低,而可靠性,多功能性,性能等方面与一般器件相比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在未来我们一定要集中优势力量将微电子与其他学科技术的结合做好,这能够为我们国民经济提供巨大的推动。
二.你认为微电子有哪些发展空间,并对某一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现在,有一部分人预言微电子很快将走向衰弱纳米电子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但是,从事实来看则并非是如此,微电子虽然逐渐向着纳米化方向发展但是强大的渗透力依然给了微电子技术活跃的生命力。
比如微电子的发展空间有1.继续向着微型化方向发展,器件的特征尺寸继续缩小。
2.重点发展系统集成芯片(SOC),SOC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讲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敏感器和执行器与信息处理系统集成在一起,从而完成从信息获取,处理,储存,传输到执行的的系统功能。
3,微电子学科与其他技术的集合将诞生新的技术和产业增长点。
生物芯片和微机技术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微电子与其他学科技术集合起来将会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由于微电子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成熟的地步,而其他学科并不需要渗透进去的微电子有多么高的技术水平,所以将微电子技术应用到其他学科技术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论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论文通信工程1601班梁玥滢进入大学已经过去将近半年了,当初填报志愿时,怀着要为通信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决心,我选择了通信工程这个专业。
通过上半学期的专业导论课,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对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所要从事的研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所学专业的探索的热情。
以下是上完课后我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程的认识和我今后的打算。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概述21 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和军事等科技领域将获得的更广泛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
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电子科学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电子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
电子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学科,是设计各种电子或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与集成电子系统以及光电子系统的技术学科,也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技术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电子信息技术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2.1 电子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信息的表达和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如西周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等,都是传递和存储信息的过程。
到现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数字技术,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
由于在运算、存储等环节中要借助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编码、压缩、解码等,因此也称为数码技术、计算机数字技术等。
数字技术也称数字控制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体现在各种实际的通信系统中。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专业导论论文—-电子信息工程姓名:#####学号:########我是被专业调剂到这个专业的,作为女生,本来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的。
但是通过这么久的学习,我终于了解了这个专业,也慢慢喜欢上了这个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行业的发展一日千里。
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等,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使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是这样一个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本专业主要学习的是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
当然,对数学的基本功和物理学电气方面的理解力要求也很高。
我们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个人还要有动手设计能力。
学完基础课程,我们就要开始一些电路实验,自己拼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这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要看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要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
如果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对我们能力的培养当然帮助会更大。
所以,要喜欢钻研思考,并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才能把这个专业学好。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把信息技术列为21世纪发展战略计划的首位。
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需要电子工程作为强大后盾的。
也因此,电子工程专业也成为了现在热门的专业。
我们专业主要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离散数学,大学物理,信号与系统、英语、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C语言、Java基础设计、电子CAD、高频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网络与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操作系统(Linux)、微机原理等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RM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与工程应用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

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期末论文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年级 2014级姓名白淼学号 012016年 4月 16日一、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简史说到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不得不说电子的发现。
1897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经典的物质观,开辟了原子物理学的崭新研究领域,也使电子科学与技术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电子管和晶体管是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两个重要发明。
电子管,是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中产生电流传导,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电子流的作用以获得信号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它功能。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1906年,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极管;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三人合作发明了晶体管——一种三个支点的半导体固体元件。
几根零乱的电线将五个电子元件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集成电路。
虽然它看起来并不美观,但事实证明,其工作效能要比使用离散的部件要高得多。
在基尔比研制出第一块可使用的集成电路后,诺伊斯提出了一种“半导体设备与铅结构”模型。
1960年,仙童公司制造出第一块可以实际使用的单片集成电路。
诺伊斯的方案最终成为集成电路大规模生产中的实用技术。
基尔比和诺伊斯都被授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他们被公认为集成电路共同发明者。
随着电子技术的继续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运而生。
1967年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迅速提高;1977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面世,一个硅晶片中已经可以集成15万个以上的晶体管;1988年,16M DRAM问世,1平方厘米大小的硅片上集成有3500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阶段;1997年,300MHz奔腾Ⅱ问世,采用μm工艺,奔腾系列芯片的推出让计算机的发展如虎添翼,发展速度让人惊叹,至此,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专业导论心得论文(最新5篇)

专业导论心得论文(最新5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严峻,安全工程技术人才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本文介绍了安全工程专业的特点,指出了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大家交流学习。
关键词:安全工程;高校;教学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安全生产事故也在频繁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在国家的重视和关注下,使得社会对于安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1]。
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开始实施,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安全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2]。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安全人才的需要的大幅增加,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安全学科的发展。
2023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使得安全学科正式成为一级学科,成为工学门类中38个一级学科之一[3,4]。
在高校开展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是我国培养安全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截止2023年,我国已经有110多所高校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
到2023年,全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层次院校(包含独立院校)已达154所。
随着社会对安全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在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1、安全工程专业的特点安全工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交叉学科,涉及理、工、管、文、法、医等多种学科,涉及覆盖面宽,实践性强,并具有“复合型”的特点,因此要求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既要懂专业,还要拓宽知识面,融合多学科、避免知识结构的片面化和单一化;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
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下,出台了《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相关生产企业必须有安全工程专业管理人才。
由于安全专业管理人才的大量需要,使得安全工程专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缺乏规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 第十章 光电信息技术

6
10.1 神奇的激光
一、 激光的发明
从研究受激辐射微波
受激辐射激光
1960年美国休斯公司年轻的物理学家Maiman发明 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光的亮度是太阳表 面的4倍。从此世界进入了光电信息技术技术的新的 时代。
梅曼(Maiman)美国物理学 家(1927-2007)
1. 激光原理 激光的英文:
激光的发明
开创 新的学科-光学工程
光通信
激光与光 电工程
集成光学 光电器件
光纤与光 纤传感
光信息 处理
(2)激光器改变了传统产业
He-Ne激光器
CO2激光器
染料激光器
GaAs半导体激光器
小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四通道光电探测器
激光器诞生后的四十多年中,激光器种类越来越多, 开发出了各种激光应用的激光器,对电子产业、机 械加工、武器装备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功率激光 器已达几兆瓦,已广泛应用于激光焊接、激光切割、 激光武器、激光制导等。
(3)激光引起照明技术革命
激光技术已引发一场 照明技术革命。半导 体照明以其节能、环 保等符合当今时代主 题的特性,半导体照 明将逐步替代白炽灯 和荧光灯,进入普通 照明领域。
二、 激光的特性
1,高方向性
保证聚焦到极高功率密度,将 激光器用于精细加工和雕刻, 生成大功率激光束的基础。
电子科学技术导论(整理版)

电子科学技术导论(霸哥整理版)一、电路与电磁场1、电路的分析方法(1)克希霍夫定理(2)特勒根定理(3)节点电流法、回路电压法(4)线性电路的时域分析(5)线性电路的频域分析(6)非线性电路分析2、传统电路分析方法不适用的场合•频率很高•需直接研究电磁场、电磁波分布如:天线、电波传播、高速集成电路中的串扰现象、光纤中的模式、静电击穿现象二、电磁场、电磁波的研究与应用领域1、通信(1)有线通信光纤: 模式、极化、色散、衰减等波导: 模式、极化、色散、衰减等电缆: 模式、极化、色散、衰减、串扰器件: 模式、电磁耦合等(2)无线通信短波、微波中继、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个人通信、无线网络、无线接入、寻呼、集群2、雷达(RADAR)无线电探测和测距(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发射并检测目标的回波(散射波)•连续波雷达测速•调频雷达测速、测距•动目标显示和脉冲多普勃雷达测距、移动目标•跟踪雷达•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超视距雷达(高频)地波、天波•汽车防撞雷达•气象雷达•探地雷达•电磁散射、隐身、目标成像等3、遥感(Remote Sensing)•可见光波长短、分辨率高、夜间、云、雨等影响•红外可昼夜遥感、云、雨等影响•微波全天候、几何特性、体价电特性、分辨率不如光遥感•遥感三个组成部分:接收器、发射器、处理器•传感器与场景的相互作用•传感器的设计与测试技术•在地球科学方面的应用•主动式遥感散射计雷达•被动式遥感辐射计•成像4、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1)电磁波与人体相互作用a. 电磁波治疗•治癌•微波手术刀•检测、诊断•治前列腺•微波针灸•微波治疗比激光优越之处1.透过率高2.微波天线遇组织粘结仍能辐射3.同样强度下微波凝结组织量大于激光4.微波摧毁组织至炭化无烟雾产生5.微波止血效果更好6.激光光纤插入组织易损坏7.微波机及其天线造价较低b. 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微波设备安全标准5mw/cm2微波生物效应射频辐射危害标准国家频率安全界限条件说明美国 10MHz-100GHz 10mW/cm2 6min1mW/cm2 >6min 平均值短波 200V/m0.5A/m前苏联 0.1-30MHz 20V/m 5A/m30-300MHz 5V/m300MHz 10μW/cm2 6h/d100μW/cm2 2h/d中国中短波 20V/m 5A/m 长期职业暴露(1978) 微波 50μW/cm2 6h/d(2)微波化学可大大加速某些化学反应•微波诱导催化•微波消解•微波无机、有机合成•微波萃取矿物处理•微波除污•酒-陈化微波农业应用(3)灭菌消毒(4)微波等离子体•制备人造金刚石•表面改性处理•刻蚀5、电磁波能•微波输能•高频、微波加热、干燥、新型能源6、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电子系统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按照设计要求而工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前言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与其他专业相比,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覆盖面较宽的专业,设置了光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三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既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学术内涵,又有宽泛的应用背景。
面对电子类专业的特点、社会对毕业生的新要求及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计划, 我们必须调整培养思路,除继续推行素质教育,注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创新,还应更加重视实践创新。
建立科学合理的、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非常迫切”。
通过半学期的专业导论课,我对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对电子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犹记得小时候对电子产品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原理,还不小心拆坏了自己的录音机。
因此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既圆了儿时的梦想,也期待着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相信有兴趣做引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在电子信息领域里取得一番成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概述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
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电子科学与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学科,是设计各种电子或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与集成电子系统以及光电子系统的技术学科,也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根据21世纪信息时代的市场要求,于98年确立的电子与信息类较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一大批具有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能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所以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必不可少的。
该专业的培养要求主要是学生需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实践的基本训练,包括生产实习和室内实验。
同时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前沿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领域有数字信息处理、电子和光信息技术、高频技术和通讯网络等。
基于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技术)的重要性,电子计算机和电脑程序起了主导作用。
现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技术。
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历史电子科学与技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面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像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都竞相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引入国家发展计划。
为了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该领域中高新技术的制高点,就必须统筹教育、科研、开发、人才、资金和市场等各种资源和要素,其中人才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建立学科专业规范,培养出具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适合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不同层次发展要求的有用人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战略意义。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开创了固体电子技术时代。
根据国外发展电子器件的进程,中国在1956年提出了“向科学进军”,将半导体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同年,中科院应用物理所首先举办了半导体器件短期培训班,请回国的半导体专家黄昆、吴锡九、黄敞、林兰英、王守武、成众志等讲授半导体理论、晶体管制造技术和半导体线路。
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五所大学联合开办了半导体物理专业;在工科院校,清华大学率先开办了半导体专业。
到了1970年前后,随着对半导体器件需求量的增加,尤其是大型电子计算机对集成电路需求的推动,促进了国内半导体工业的发展以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全国很多高校都先后增加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内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生产还缺乏竞争力,受到进口元器件的冲击,很多半导体器件厂下马或转产,市场不景气导致了很多高校的半导体专业被迫取消,专业萎缩。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微型计算机、通信、家电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对集成电路芯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此外几场局部战争让全世界接受了电子战、信息战的高科技战争的理念。
微电子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半导体技术专业由此更名为微电子技术专业。
为了在信息时代和高科技领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国家加大了对微电子技术行业的支持力度,并不断吸引外资,市场对微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迎来了微电子技术专业发展的新高峰。
四、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现状与未来看过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现在让我们看看这门学科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
我们将按照国际、国内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分别加以介绍。
i. 国际概况微电子工业发展的主导国家是美国和日本,发达国家和地区有韩国和西欧。
从技术层面上考虑,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6 个阶段:小规模集成电路(SSI)(1962 年)、中规模集成电路(MSI)(1966 年)、大规模集成电路(LSI)(1967 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1977 年)、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1993 年)和巨大规模集成电路(GSI)(1994 年)。
IBM 360 晶体管计算机 ENIAC 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光电子技术和产业,虽然2000—2002 年光通信领域出现较大滑坡,但是根据美国光电子行业协会(OIDA)的统计,全世界光子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 1.5 万亿美元。
国外光电子产业主要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美国和日本的光电子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具有代表性。
美国将光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分为民用和军用两大类:民用包括计算、通信、娱乐、教育、电子商务、公共卫生和交通运输;军用包括部队指挥和控制系统、照相、雷达、飞行传感器和光制导武器。
光电子技术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激光器、光盘、成像传感器、光纤以及关键部位使用光电子元器件的所有仪器和系统。
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有大约 15 万人从事光电子方面的工作,光电子技术产业创造的税收从 1991 年的 40 亿美元增长到 2003 年的超过 200 亿美元。
ii. 国内概况中国微电子技术产业现状分为大陆和台湾地区。
中国台湾地区,90 年代半导体工业进入迅猛发展时期,1991—1997 年间其工业规模年均增长率高达32%。
已经成为世界半导体制造中心和国际上主要的芯片供应地。
特别是在半导体晶片生产方面,其产量占全世界晶片产量的 20%。
中国内地,集成电路起步于 1965 年。
但在之后 30 年间发展缓慢,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愈拉愈远。
到了“九五”计划期间,国家加大投资,才拉开了新世纪中国内地加速发展微电子产业的序幕。
通过启动“909 工程”,成功建成 25 条芯片制造线。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2003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 96.3 亿块,产值达到 1470 亿元,比 2002 年增长 22.5%。
巨大的市场吸引国际知名集成电路企业纷纷来华投资。
中国光电子技术产业的现状分为大陆和台湾地区。
近 20 多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内地的激光、光电子科学事业的发展立足创新、面向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在多项国家级战略性科技计划中,激光、光电子技术受到重视。
“863 计划”七大领域中有激光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包括用于信息领域的激光技术),1995 年又增列了“惯性约束聚变”(高功率激光及激光核聚变)项目。
国防预研光电技术作为跨部门项目正式立项。
国家“六五”和“七五”攻关计划,激光、光电子技术被列为重大项目。
接下来,再让我们看一组数字。
2012 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十万亿元大关,达到 11.0 万亿元,增幅超过 15%;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收入 84619 亿元,同比增长 13.0%;软件业实现收入 25022 亿元(快报数据),比上年增长28.5%。
这说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012 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2.1%,高于同期工业平均水平 2.1 个百分点;收入、利润及税金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2.0、0.9 和 9.9 个百分点,在工业经济中的领先和支柱作用进一步凸显。
这也显示出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增速保持领先2012 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 85044 亿元,同比增长12.6%。
手机、计算机、彩电、集成电路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达到 11.8 亿部、3.5 亿台、1.3 亿台和 823.1 亿块,同比增长 4.3%、10.5%、4.8%和 14.4%;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均超过 50%,稳固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
iii. 发展趋势1975 年摩尔提出了关于集成电路集成度发展的“摩尔定律”,这个定律说,集成度(即电路芯片的电子器件数)每 18 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保持不变甚至下降。
几十年的发展状况基本上符合了这个定律。
由此可见这一领域发展速度之快,竞争之激烈。
现代经济发展的数据表明,GDP 每增长 100 元,需要 10 元左右电子工业产值和 1~3 元集成电路产值的支持。
据美国半导体协会(SIA)预测,到2012 年,集成电路全行业销售额将达到 1 万亿美元,它将支持 6 万亿到 8 万亿美元的电子装备、30 万亿美元的电子信息服务业和约 50 万亿美元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