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离子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细胞内铜离子的测定

细胞内铜离子的测定

细胞内铜离子的测定一、细胞内铜离子测定的重要性哎呀,细胞内铜离子的测定可太有趣啦!铜离子在细胞里那可是有着超级重要的地位呢。

它就像一个小小的精灵,在细胞这个微观世界里参与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比如说,它可能在某些酶的活性调节里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铜离子的量不对了,就像一个机器里的小零件出问题了,那整个细胞的运作可能就会乱套。

这就好比一个交响乐团,如果有一个小乐器出了问题,整个演奏的和谐感就没了。

所以测定细胞内铜离子的含量就像是给细胞做一个全面的健康检查,看看这个小世界里的铜离子精灵是不是在正常地工作。

二、测定细胞内铜离子的方法1. 化学分析法有一种方法叫比色法。

这个方法就像是一场颜色的魔法。

我们可以利用铜离子和一些特殊的化学试剂发生反应,然后产生特定的颜色变化。

通过比较颜色的深浅,就能大概知道铜离子的含量啦。

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玩的调色游戏,不同的颜料比例会调出不同的颜色,这里铜离子和试剂的反应也是类似的道理。

不过这个方法呢,可能精度不是特别高,就像我们用眼睛看颜色,可能会有一点误差。

2. 仪器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这可就比较高大上啦。

这个仪器就像一个超级侦探,它能够专门探测铜离子。

铜离子在原子化之后,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就能非常精确地知道铜离子的含量。

这就好比是用一个超级精确的秤去称东西,误差非常小。

但是呢,这个仪器可有点贵,不是每个实验室都能轻松拥有的。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 MS)。

这个方法也是超级厉害的。

它可以把细胞样品变成等离子体状态,然后分析其中铜离子的质量。

它的灵敏度超高,就像一个超级灵敏的鼻子,能闻到非常微量的铜离子。

不过呢,这个方法的样品处理比较复杂,就像要做一道超级复杂的菜,需要很多步骤才能把样品处理好。

三、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在采集细胞样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就像采花一样,要轻拿轻放,不能破坏细胞的完整性。

如果细胞破了,那里面的铜离子可能就会跑出来或者和其他东西混合了,这样测出来的结果就不准确了。

水体中铜离子的含量测定

水体中铜离子的含量测定

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测污水中的铜含量一、测定方法: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萃取光度法二、方法原理在氨性溶液中(PH9-10),铜与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作用,生成摩尔比为1:2的黄棕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四氯化碳或氯仿萃取,其最大的吸收波长为440nm在测定条件下有色络合物可稳定1h,其摩尔吸收系数为1.4.三、适用范围本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02 —0.60mg/L ,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L ,经适当稀释和浓缩测定上限可达2.0mg/L。

用于地面水及各种工业废水中铜的测定。

四、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电热器。

五、试剂:5.1盐酸、硝酸、氨水,一级纯。

5.2四氯化碳。

5.31 : 1 氨水。

5.40.2% (m/v)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溶液称取0.2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用棕色玻璃瓶贮存,放在暗处,可以保存两周。

5.5甲酚红指示液(0.4g/L ): 称取0.02g试剂溶于95%乙醇50ml中。

5.6 EDTA —柠檬酸铵溶液:称取5gETDA(乙二铵四乙酸二钠)和20g柠檬酸三铵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加入4 滴甲酚红指示液,用1:1氨水调至PH8-8.5,加入5ml 0.2% (m/v)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溶液,用四氯化碳萃取4次,每次用量20mL o5.7铜标准贮备溶液:准确称取1.000g金属铜(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20ml (1:1)硝酸,加热溶解后,加入10ml (1: 1)硫酸并加热至冒白烟,冷却后加水溶解并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此溶液中1.00ml含铜1.00mg。

5.8铜标准溶液:从铜标准贮备溶液中取5mL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中1.00ml含铜5.00卩g。

六、操作步骤:6.1空白试验:取50mL的去离子水,按6.2〜6.6步骤,随同试样做平行操作,得出空白试验的吸光度。

6.2取50ml酸化的水样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硝酸,在恒温电热器上加热消解并蒸发至10ml 左右。

酸溶液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酸溶液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附三铜含量的测定——碘量法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含铜离子溶液中铜含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铜含量50.00%~97.00%。

2方法原理溶液加氟化钠掩蔽铁,在磷酸溶液中,碘化钾与铜生成 Cu2I2并析出定量碘,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主要反应:Cu2+ +4I- = Cu2I2 + I2I2 +2S2O32- =S4O62- +2I-Cu2I2 +2SCN- =Cu(SCN)2 +2I-3试剂3.1氨水溶液(1+1)3.2磷酸(ρ1.69g/mL)3.3氟化钠(150g/L)3.4碘化钾(400g/L):称取400gKI溶于1L水中。

3.5淀粉溶液(5g/L):称取0.5g可溶性淀粉置于2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将100mL沸水缓慢倒入其中,继续煮沸至透明,取下冷却,现用现配。

3.6硫氰酸钾溶液(100g/L)3.7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3.7.1配制称取26 g硫代硫酸钠(NaS2O3.5H2O),加入0.2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0 mL 水中,缓缓煮沸10min,冷却,摇匀放置一周后使用。

3.7.2标定称取0.18g于120℃烘干至恒重的基准试剂重铬酸钾(称准至0.0001g)置于碘量瓶中,溶于25mL水,加5mL碘化钾及20mL硫酸溶液(20%),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

加150mL水,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5mL淀粉指示液(5g/L)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为亮绿色。

同时作空白试验。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为:C (NaS 2O 3)=)72261()(100001O Cr K M V V m ⨯-⨯ 式中:C (NaS 2O 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称取的重铬酸钾的质量,单位为克(g );V1——标定时消费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0——空白试验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M (1/6K2CrO7)=49.03g/moL,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铜离子

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铜离子

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铜离子导言:水是生命之源,而水中的铜离子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重金属离子之一。

水体中的铜离子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水中铜离子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尤为重要。

而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是一种快速测定水中铜离子含量的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检测方法的原理、过程和应用。

一、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的原理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是一种利用光谱分析技术测定溶液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方法。

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金属离子与某种试剂形成色彩复合物,再通过光谱仪器对这种复合物进行测定。

在该方法中,电子比色仪能够通过吸收光谱分析得到试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从而实现对水质中铜离子含量的准确测定。

二、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的操作步骤1. 准备样品首先需要将采集的水样进行样品制备处理,去除混浊物质,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获得清澈的水样溶液。

2. 试剂配置根据检测需要,配置好所需的试剂溶液,通常选择电子比色法专用的铜分光光度计试剂进行配制。

3. 样品处理取一定量的水样溶液,加入适量的试剂溶液进行反应,形成铜离子与试剂的色彩复合物。

4. 电子比色测定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置于电子比色仪中,通过吸收光谱分析仪器测定其吸光度值,并据此计算出水中铜离子的含量。

5. 结果判定根据测定结果,对水质中铜离子的含量进行评定,并据此来进行相应的水质处理。

三、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的优势1. 快速准确: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水样中铜离子的含量数据,从而及时评估水质安全。

2. 操作简便: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操作步骤,只需经过简单的样品处理和试剂配置即可进行测定。

3. 灵敏度高: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对水样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对水质安全的严格要求。

四、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尤其是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测定。

测定铜的含量的方法

测定铜的含量的方法

测定铜的含量的方法
测定铜含量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颜色反应法:利用铜离子与某种试剂发生特征性颜色反应,比如浓硫酸溶液加入溴化钾后,可观察到从蓝色到棕色的变化,根据颜色深浅可以估计铜离子的含量。

2. 火焰反应法:将含铜的物质放入明亮的火焰中,在火焰中心区域观察颜色反应,铜离子会产生特征性的绿色焰色,根据颜色的亮度可以估计铜离子的含量。

3. 氨水滴定法:将含铜溶液与氨水滴定剂相混合,通过反应生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颜色改变来判断铜离子的含量。

4.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使用铜离子选择性电极,通过电位的变化来测定溶液中铜离子的含量。

5. 硫化物沉淀法:将含铜溶液与硫化物试剂反应,生成不溶性的铜硫化物沉淀,通过沉淀的重量或体积来计算铜的含量。

6. 高精度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高性能液相色谱法等,可以准确测定低浓度的铜离子含量。

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铜含量的范围、实验室设备的可用性等因素。

络合滴定法测定铜含量

络合滴定法测定铜含量

络合滴定法测定铜含量
络合滴定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金属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

在络合滴定法测定铜含量中,常使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作为络合剂。

以下是步骤: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溶液取一定体积,放入容器中。

2. 加入指示剂:将少量的络合指示剂(例如:二甲啉紫)加入待测溶液中。

该指示剂与Cu2+离子可以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溶液将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3. 滴定操作:用标准EDTA溶液进行滴定,溶液中EDTA络合剂与Cu2+离子发生化学反应。

铜离子与EDTA的1:1配位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4. 边滴定边搅拌:在加入EDTA溶液的过程中,通过搅拌均匀溶液,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5. 判定终点:利用络合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当底物被完全络合,并且过量的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一个稳定络合物后,溶液的颜色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一般来说,指示剂的颜色会从紫色变为蓝色。

6. 计算铜离子含量:根据滴定过程中所使用的EDTA溶液的体积,以及EDTA与铜离子的配位比例,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

以上是使用络合滴定法测定铜含量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控制滴定速度、准确测量液体体积等因素,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离子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离子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离子含量你得知道,铜离子啊,其实在很多日常生活中都有用处。

就像那种被大家熟悉的“铜水管”,其实铜元素在工业、农业,甚至医学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问题是,铜离子在环境中的含量如果过多,就会对水源、土壤造成污染,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所以,了解铜离子的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分光光度法,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检测方法,它能帮我们准确地量出水里、土里,甚至空气中铜离子的浓度。

要说分光光度法,咱们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光度”吧。

光度,顾名思义,就是光的强度。

那啥是分光呢?其实很简单,分光就是把光给拆开,分成不同波长的成分。

你就可以想象一束白光照进一根棱镜,啪啦一下,分成了七个彩虹色。

科学家们就是通过分析不同波长的光是如何被样品吸收的,来判断其中含有什么物质,含量多少。

是不是觉得不难?其实这原理就像是你用一只滤镜看世界,那个滤镜会把不同颜色的光“拦”下来,剩下的就是你眼睛能看到的部分。

那么回到我们的铜离子,为什么要用分光光度法呢?嘿,原因很简单。

铜离子有个特别的本领,就是它能吸收某一特定波长的光。

换句话说,你给它一束特定颜色的光,它就会吸收掉一部分,剩下的光被反射回来,我们就能测得它的浓度。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像“变魔术”?其实就是这么神奇。

测量的时候,首先得准备一堆设备。

比如,分光光度计,这个东西看起来就像个神奇的盒子,能精准地发射不同波长的光,并且能测量样品吸收的光量。

然后呢,还得准备一些化学试剂,通常是能够与铜离子反应,生成一个颜色明显变化的化合物。

就像你手上有一支颜料盒,涂什么颜色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因为铜离子和这些试剂反应后会生成一种深蓝色的复合物,颜色越深,说明铜离子的浓度越高。

通过比较标准溶液的颜色,我们就能算出样品中铜离子的含量。

说到这里,你可能有点疑问了:那光怎么能准确地告诉我们铜离子的含量呢?嗯,别急,接下来说说“比色法”的原理。

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比色来判断浓度。

你想啊,浓度高了,溶液就会变得更深,光被吸收得也就更多。

水体中铜离子的含量测定111

水体中铜离子的含量测定111

循环伏安法测定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及电极表面积环科112班刘昂2104391112391目录一前言二实验测电极面积1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实验原理.................. .................. .. (2)2.1 循环伏安法基本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线性扫描伏安法 (3)2.2.2 循环伏安法 (4)3 仪器和试剂 (4)4 实验步骤 (5)4.1 实验预处理及实验仪器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数据及图像处理 (8)4.3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8)5 结论.................. .................. (9)三活动收获四附件一活动日志附件二测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实验报告前言:根据线性扫描伏安法与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 采用电化学中典型的K3[Fe(CN)6]电化学可逆系统,测量电极的峰电位,从而确定电极的粗糙度1.实验目的金属电极表面用肉眼观察是光滑的,但在显微镜下观测是非常粗糙的,电极表面一般呈现多晶状态,膜层本身由许多小晶粒构成,其表面粗糙度与晶粒尺寸相当。

多数情况下晶粒尺寸为几十至几百纳米,这也就是金属电极表面粗糙度的峰-峰值。

当金属电极的尺寸和间距较大时,电极表面粗糙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

但是,随着电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极表面粗糙度对器件的电流密度、析氢超电势、电容、电子传导率、表面能、等效面积、峰值电场、表面张力和薄膜电阻等参数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①电极表面粗糙度越大,那么电极的电流密度越大,电流密度过高会产生不理想后果。

因为大多数电导体的电阻是有限的正值,会以热能的形式消散功率,为了要避免电导体因过热而被熔化或发生燃烧,并且防止绝缘材料遭到损坏,电流密度必须维持在过高值以下。

海能仪器:电镀液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海能仪器:电镀液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海能仪器:电镀液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1,简介:目前废水中铜离子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但是该方法需要昂贵的专用仪器设备,一般实验室无法具备该条件。

此外还有碘量法,但该方法也具有弊端:测定的酸度条件比较苛刻,酸度过低,反应速度慢,终点拖长,酸度过高,则碘离子会被空气氧化为碘单质的反应被铜离子催化而加速,这样会使结果偏高。

电位滴定法通常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或者金属惰性电极作为指示电极,对于那些没有合适指示剂的滴定体系,如有色溶液,浑浊溶液或具有荧光的溶液以及某些离子的连续测定和某些非水滴定等,都可以采用电位滴定法,它以方法准确,成本低廉等优点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石油,地质,冶金。

医药卫生,环境保护,海洋探测等各个领域样品的常量或者微量成分的分析检测中。

近年来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位滴定法在酸碱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等各类滴定分析中应用更加广泛。

2,测定原理:本实验以铂复合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用硫代硫酸钠进行滴定至出现电位突跃。

3,仪器配置和附件-TITREX中央模块-自动滴定管-T9201独立分析平台或标准自动进样器16位-汉密尔顿铂复合电极-80列打印机EPSON LX3004,试剂:-滴定剂:0.1M Na2S2O3溶液-电镀废液-蒸馏水5,样品制备:用移液枪准确移取待测液1ml于滴定杯中,加入80ml蒸馏水,用铂复合电极作为指示电极,设置参数进行实验。

6,方法设定1、分别新建滴定以及空白实验的“新方法”,选择“等当点”类型的方法。

2、通过“服务”填写滴定管与滴定剂试剂等相关参数,然后“保存方法”。

3、可通过“加载方法”或选择“首选项”文件夹的方法调用已经建立好的方法。

7,程序设定:换算因子:铜的分子量63.5结果:滴定剂浓度×消耗体积×换算因子=mg/ml注意:在程序设定标题中所设定的一些参数,用户根据实际的操作和样品条件进行修改,从而提高分析的速度和精度。

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精心整理
1.2铜的测定
1.1原理
以PAN 为指示剂,使铜与EDTA 络合
1.2试剂
1.3操作步骤:用移液管吸取1ML 镀液于300ML 锥形瓶中,加纯水50ML,PAN 指示剂数滴,用EDTA 计算:
铜(式中:22.1EDTA 2.22.32.4在上述测定铜溶液的基础上加醋酸0.6ML ,使溶液的PH 为3.8~4.0.准确加入0.2MOL/L 的醋酸锌溶液,此时溶液由绿色变成紫色沉淀,加热煮沸,冷却后转入2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准确吸取滤液50ML 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氨缓冲液10ML,以0.05MOL/L 的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色变黄绿色为终点,记体积V.
2.5计算:
总焦磷酸根(G/L)=(C 1*V 1-5C 2*V 2)174/2/V 0
式中:C 1--------醋酸锌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精心整理
V 1----------耗用醋酸锌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 0-----------吸取镀液的体积,ML C 2--------------EDTA 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2--------------耗用EDTA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检测铜离子的方法

检测铜离子的方法

检测铜离子的方法铜离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离子,可以出现在自然界中的矿物、水体、食品和生物体内。

铜离子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检测铜离子的方法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电化学、光谱学、化学分析、生物传感等多个方面介绍检测铜离子的方法。

电化学检测方法电化学检测方法是利用电化学现象来检测铜离子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有电位滴定法、极谱法、电化学阻抗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等。

1. 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常规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滴定电位的变化来计算样品中铜离子的含量。

电位滴定法需要先测量出标准溶液中的滴定电位,再对待测溶液进行滴定,测量出滴定电位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铜离子的含量。

2. 极谱法极谱法是一种基于电荷转移反应原理的电化学检测技术,通过电极上电势的变化来检测溶液中的铜离子。

此方法分为阳极溶出与阴极富集两种模式,当极谱法用于检测铜时,通常使用阴极富集模式。

极谱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可重复性。

3. 电化学阻抗谱法电化学阻抗谱法是通过测量电化学接口上的交流电阻抗来分析样品中的铜离子含量和其他电化学特性。

该方法不需要其他昂贵的仪器和试剂,因此非常经济实用。

通过检测电极表面的电学阻抗的变化,可以快速分析样品中铜离子的浓度变化。

该方法适用于水体中铜离子含量的检测。

4. 电化学传感器法电化学传感器法是通过测量被污染水中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电极的电势变化,来检测铜离子的含量。

这种检测方法的好处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水体中铜离子含量变化。

光谱学检测方法光谱学是利用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现象,对物质进行分析、检测的一种科学。

通过对铜溶液进行光谱学分析,可以检测出铜离子的特征峰,从而确定铜离子的浓度和存在形态。

光谱学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等。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AAS是一种测量离子浓度的标准方法,可检测溶液中极低浓度的铜离子。

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铜离子含量的测定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1.2铜的测定1.1原理以PAN为指示剂,使铜与EDTA络合1.2试剂1.2.1PAN指示剂:0.1%(乙醇溶液)1.2.2EDTA标准溶液:0.05MOL/L1.3操作步骤:用移液管吸取1ML镀液于300ML锥形瓶中,加纯水50ML,PAN指示剂数滴,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体积V计算:铜(G/L)=C[EDTA]*V*63.5/V[0]焦磷酸铜(G/L)=C[EDTA]*V*301.5/2式中:C(EDTA)--------EDTA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MOL/LV--------------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吸取镀液的体积ML2 焦磷酸钾的测定:2.1原理:先加入一定量标准锌溶液,在PH为3.8时,与焦磷酸根形成焦磷酸锌沉淀,过量的ZN2+可用EDTA回滴,然后计算出P2074-的含量。

2.2试剂:2.2.1醋酸溶液2.2.2氨缓冲溶液(PH=10)2.2.3醋酸锌标准溶液:0.2MOL/L 准确称取醋酸锌43.9克溶解于水于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摇匀。

2.2.4 0.05MOL/L EDTA2.3操作步骤:2.4 在上述测定铜溶液的基础上加醋酸0.6ML,使溶液的PH为3.8~4.0.准确加入0.2MOL/L的醋酸锌溶液,此时溶液由绿色变成紫色沉淀,加热煮沸,冷却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准确吸取滤液5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氨缓冲液10ML,以0.05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色变黄绿色为终点,记体积V.2.5计算:总焦磷酸根(G/L)=(C1*V1-5C2*V2)174/2/V式中:C1--------醋酸锌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1----------耗用醋酸锌标准溶液的体积,MLV-----------吸取镀液的体积,MLC2--------------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2--------------耗用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铜离子的测定方法-1

△铜离子的测定方法-1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测定总铜含量标准操作指导书铜离子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光度法1. 目的测定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铜离子含量。

2. 测定原理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

在pH=8~9.5的氨性缓冲溶液中,铜离子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作用生成黄棕色络合物,在4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采用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

3. 主要试剂和仪器3.1 EDTA一柠檬酸铵溶液:称取EDTA二钠10.0g,柠檬酸铵40.0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2g/L溶液,称取0.2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暗处保存,两周内有效。

3.2淀粉溶液2g/L:称取淀粉0.5g,用热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3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9.0):称取氯化铵70g,溶于适量水中,加氨水48mL,并稀释至1000mL.3.4铜标准溶液(0.005mg/mL)3.4.1称取C U SO4●5H20 0.3930g于烧杯中,加2mL硝酸溶液,转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剂度,摇匀,此溶液1mL含铜离子0.1000mg。

3.4.2取上述铜标准溶液25mL于500mL容量瓶中,加1mL硝酸溶液并稀释至剂度,摇匀,此溶液1mL含铜离子0.005mg。

3.5 分光光度计3.6 2mL石英比色皿。

3.7 50mL具塞比色管4. 测定步骤: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此溶液0.00、0.020、0.040、0.060、0.080、0.10、0.12、0.14、0.18、0.20、0.25、0.30mL于12只具塞比色管,加水至25mL,加5.0mLEDTA一柠檬酸铵溶液,5.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加1mL淀粉溶液,加5.0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充分摇匀10分钟,然后移入2cm比色皿中,在440nm 波长处,,测量吸光度。

4.2将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蒸馏水做空白)吸光度后,与相对应的铜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铜离子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铜离子

原子吸收光谱仪(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AAS)是一种广泛用于分析金属元素含量的仪器,包括测定铜离子浓度。

以下是测定铜离子的一般步骤: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中的铜离子提取出来。

这通常涉及样品的预处理步骤,例如酸溶解、氧化、稀释等。

样品处理方法取决于样品的类型和性质。

光谱仪准备:启动原子吸收光谱仪并进行校准。

校准通常涉及使用已知浓度的铜标准溶液,以建立测定曲线。

这些标准溶液包含不同浓度的铜离子,通常包括零浓度(空白)作为基准。

样品进样:用一个自动或手动的进样系统将样品溶液引入原子吸收光谱仪。

通常,进样系统使用火焰、石墨炉或其他合适的采样装置,以确保样品在光谱仪中均匀分布。

光路调整:调整光路,包括选择合适的分析线(通常为铜的特定谱线),确保光束通过样品溶液。

测定:开始测定,光谱仪会将光束通过样品,然后测量通过样品前后的光强差异。

铜离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因此光强差异与样品中铜的浓度有关。

数据处理:使用事先建立的测定曲线,将测定得到的吸光度与标准溶液的浓度关联起来,从而计算出样品中铜的浓度。

结果报告:最后,报告样品中铜离子的浓度。

通常,结果以单位如ppm(百万分之一)或mg/L(毫克/升)表示。

请注意,原子吸收光谱仪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不同类型的样品和分析条件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和参数设置,因此在进行铜离子分析之前,应仔细研究和了解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

分析化验 分析规程 铜含量的测定

分析化验 分析规程 铜含量的测定

铜含量的测定方法一铜试剂分光光度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脱盐水、锅炉给水、炉水、凝结水和蒸汽中铜含量的测定,也适用于生活用水中铜含量的测定,Cu2+的测定范围为0.02~2.00mg/L。

2 分析原理在pH = 8~9.5的氨性溶液中,铜离子(Cu2+) 与铜试剂(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即DDTC)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此络合物可用四氯化碳萃取,在波长440nm处进行测定。

3 试剂和仪器3.1 试剂3.l.l 硝酸。

3.1.2 四氯化碳。

3.1.3 氨水(1+1)。

3.1.4 硫酸铜(CuSO4·5H2O)。

3.1.5 2g/L DDTC显色剂溶液称取0.2g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C5H10NS2Na·H20)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用棕色瓶贮存,置于暗处,有效期一个月。

3.1.6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pH≈9)称取氯化铵70g,溶于适量水中,加入浓氨水48mL,稀释至1000mL。

3.1.7 0.4g/L甲酚红指示液称取0.02g甲酚红钠盐试剂溶于50mL 95%乙醇中。

3.1.8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一柠檬酸铵溶液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C10H14N2O8Na2·2H2O) 2.0g,柠檬酸铵10.0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加入4滴甲酚红指示液,用(1+1)氨水调至pH 8~8.5 (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紫色),加入少量2g/L DDTC显色液,用四氯化碳萃取提纯(弃去四氯化碳层)。

3.1.9 铜标准贮备液(0.100mg/mL)称取硫酸铜0.3930g溶于水中,加硝酸2.0mL 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3.1.10 铜标准工作溶液(1ug/mL)取铜标准贮备液5.0mL 于500mL 容量瓶中,加1.0mL 硝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3.2 仪器3.2.1 分光光度计。

3.2.2 125mL 梨形分液漏斗,活塞以硅油为润滑剂。

铜的测定方法

铜的测定方法

铜的测定方法
铜是一种常见的重要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汽车、航空等领域。

因此,铜的测定方法也很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铜的测定方法。

一、重量法
重量法是通过称量样品和产物的质量差,计算出铜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准确度较低。

通常用于快速检测铜含量。

二、电位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铜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位差计算铜离子的浓度。

首先,将铜离子还原为纯铜,然后通过电位滴定计算还原铜的量。

该方法精度高,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分析技术。

三、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铜离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谱,计算出铜离子的浓度。

该方法需要专业的仪器和技术,但精度高,适用于测定较低浓度的铜离子。

四、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测定金属离子含量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铜离子原子化,然后将其吸收光谱计算其浓度。

该方法操作
简单,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五、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铜离子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铜离子的浓度。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仪器成本较高。

总结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测定铜含量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测量要求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应注意样品的处理和分析过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步骤:取样5ml进10பைடு நூலகம்ml容量瓶,定容至刻度
取稀释溶液5ml进250ml三角瓶,并加入DI水100ml
加入PAN指示剂3-4滴
用PH=11缓冲液调节溶液颜色呈现蓝色
用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即为终点
实验数据计算:
Cu 含量(g/L) = C×V×63.55×4
C-----------EDTA 标准液浓度
(2)变色原理:PAN的杂环氮原子能发生质子化,因而表现为二级酸式解离:
pka1=1.9 pka2=12.2
H2In+---------------HIn---------------In-
黄绿 黄 淡红
由此可见,PAN在pH=1.9-12.2范围内呈黄色,而PAN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为红色,故PAN可在此pH值范围内使用。PAN与Cu2+形成红色螯合物,但水溶性差,大多出现沉淀,变色不敏锐,为了加快变色过程,可加入乙醇。
蚀刻液中铜离子含量测定方案(2)
实验目的:准确测定蚀刻液中铜离子含量,减少实验偏差,增进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仪器及试剂:
1.EDTA标准溶液0.1mol/L
2.PAN指示剂0.1%(无水乙醇作溶剂)
3.PH=11的缓冲溶液(NH4CL—NH3.H2O)
4.DI水(去离子水)
实验原理
(1)滴定原理:用缓冲溶液调节PAN与Cu2+形成的红色螯合物溶液的颜色呈现纯蓝色,再用EDTA滴定至绿色,即为终点。
V-----------消耗 EDTA 体积(mL)
实验方法验证
1.验证原理: 用上述方法测定 99.99%铜粉的含量,通过其测量实际值与真实值计算偏差,观其偏差 是否在允许误差内。
2.实验数据:实验序号取样质量(g)消耗EDTA(mL)测量值(%)绝对偏差(%)
10.06009.499.560.43
20.06159.6599.710.28
30.06309.999.860.13
本次实验结果分析:
此方法适合蚀刻液中铜离子含量的测定,终点颜色由蓝色变 至绿色,颜色变化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