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课程结构与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资本运营管理

资本运营管理
对企业资产的重组 对企业负债的重组 和企业股权的重组
资产重组的理论解释
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包括收购资产、资产置换、出售 资产、分拆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受赠资产;
对企业债务的重组,根据债务重组的对方不同,又可 分为与银行之间和与债权人之间进行的资产重组。
例子:国有企业债转股
三、资本运营的一个实践:国有企业债转股
从理论上,企业存在着一个最优规模问题。 当企业规模太大,导致效率不高、效益不佳,这种情况下企 业就应当剥离出部分亏损或成本、效益不匹配的业务; 当企业规模太小、业务较单一,导致风险较大,此时就应当 通过收购、兼并适时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展多种经营,以降低 整体风险。
资产重组的理论解释
从会计学的角度看,资产重组是指企业与其他主体在 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诸项目之间的调整,从而达 到资源有效配置的交易行为。 资产重组根据重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为解决国有企业亏损严重以及与之相伴的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 这一危及我国经济运行安全的突出问题,1999年国家启动了债 转股工程。
2000年8月,经各方共同协商,580户企业与四大国有资产管理 公司签订了债转股协议,协议转股额4051亿元,占银行剥离到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总额13939亿元的29%。
580户协议债转股企业中,特大型企业74家,大型企业385家, 中型企业44家,小型企业1家。在协议转股额4051亿元中,信达 公司1759亿元,华融公司1095亿元,东方公司603亿元,长城 公司117亿元,国家开发银行477亿元。
债转股企业其总资产、销售收入占1.4万户大中型国有及国有 控股企业的40%左右。
海尔的资本运营
鱼的四种吃法
海尔资本运营主要有四种形式: 整体兼并;投资控股;品牌运作;无形资本经营。 四种形式,反映了海尔扩张之路走过的三个阶段: 整体兼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属于产品运营阶段; 投资控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范行为,属于资本运营阶段; 品牌运作和虚拟经营则进入了资本运营的高级形态,属于无形 资本运营阶段。

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

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

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资本运营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合理的资本配置和管控,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实现价值最大化。

价值管理是指在资本运营过程中,不断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紧密相关,二者相辅相成。

首先,资本运营是价值管理的重要基础。

资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合理运用资本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本收益。

资金的流动和投资决策等都属于资本运营的范畴。

在资本运营过程中,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制定合理的资金规划和投资计划,以实现最佳的资本配置和使用效果。

同时,通过对投资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提高资本运营的安全性和盈利性。

只有保证资本的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企业才能更好地进行价值管理,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其次,价值管理是资本运营的核心目标之一。

价值管理的核心是追求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即通过合理的管理决策和措施,使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

价值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营销、供应链管理等。

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在生产制造方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

此外,在销售营销方面,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制定有效的销售策略和营销方案,提高销售额和客户满意度。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和协调,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最后,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

只有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才能客观地评估资本运营和价值管理的效果。

资本运营的指标可以包括资本周转率、资本结构等;价值管理的指标可以包括企业市值、经济附加值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控和比较,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潜力,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 复习重点资料 (整理版)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  复习重点资料  (整理版)

《资本运营与融资》复习资料P3企业资本得构成形式企业所拥有得资本构成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七种形式:货币资本、实物资本、无形资本、金融资本、管理资本、人力资本、产权资本.资本得功能资本具有以下四方面得功能(1)联结生产要素,形成现实得生产力,推动价值得增值与积累.(2)联结流通要素,促进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实现剩余价值与分配价值。

(3)资源配置得职能.(4)激励与约束得职能。

P9企业从生产运营转向资本运营得重要意义与作用1、有利于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得同步发展。

2、有利于公司经营集约化、多角化、集团化、国际化.3、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得发育与成熟。

4、有利于培育与造就一支现代企业家队伍。

P17资本运营管理得基本原则(1)资本系统整合原则(2)资本结构最优原则(3)资本运营机会成本最小原则(4)资本经营得开放原则(5)资本周转时间最短原则(6)资本规模最优原则(7)资本风险结构最优原则P24防范资本运营风险得有效措施(一)择优选择资本运营主体(二)明确企业发展战略(三)巩固企业优势业务(四)科学论证运营方案(五)注意防范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P27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未来发展趋势及特点(一)资本运营向科技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二)服务业成为并购得重要战场,资本运营中介组织得并购重组成为热点(三)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结合形成金融资本(四)我国将掀起一股对外资本运营热潮(五)人力资本成为资本运营得新宠P28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健康发展得对策(一)加强人力资本运营(二)努力培育各类市场中介组织(三)努力实现资本运营形式得多样化(四)改革相关管理体制,为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提供相对宽松得法律环境(五)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六)完善配套政策,支持企业得资本运营工作(七)我国企业要放眼全球,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运营P35资本筹集得定义资本筹集就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与资本需求情况出发,根据企业得经营策略与发展规划,经过科学得预测、决策,采用适当得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从企业外部有关单位与个人,或从企业内部获取所需资金得一种行为,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得重要内容.P36资本筹集得原则1,规模适当原则2筹措及时原则3合法性原则4效益性原则P44发行可转换债券得优势与弊端优势:1对更广泛得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如股本及固定收益组合投资者,以及可转换债券得投资专家与对冲基金得投资者.2 限制下跌风险,因此对股本投资者有吸引力.3允许公司以现市价与溢价之与发行股份,对公司有吸引力。

资本运营 课件

资本运营 课件


目标:
资本保值增值

第二讲 资本运营实务——手段(工具、方式)
并购 收购 兼并 合并 吸收合并
债转股 以股抵债
新设合并
资产注入 资产置换 资产剥离 资产出售 MBO 分立 分拆 债转股、可转债、权证、可分离交易债、可交 换债、可转换优先股、以股抵债、增发、配股、 送股、转增股、上市、下市 股票回购

资本运营是指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货币、股权与债权等形式的互换实现资本量的快速增值. 资本运营是指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的运用.兼并、收购与重组是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最复杂、最普遍
的运作形式也是资本运营的核心。

陈元燮是这样描述的,资本运营是指为了维护资本权益,保证资本保值增值,进一步推动资本的积聚和 集中而对资本的配置和运用进行筹划和运营的一系列活动 。
第二讲 资本运营实务——手段(工具、方式)

兼并(Merger)在Encyclopaedia Americana(《大美百科全书》)被界定为:“Merger 在法律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织组合为一个企业组织,一个厂商继续存在,其他厂商 丧失其独立身份。唯有剩下的厂商保留其原有名称和章程,并取得其他厂商的资产,这种企业 融合的方法和合并(consolidation)不同,后者是组成一个全新的组织,此时所有参与合并 的厂商皆丧失其原来的身份。”在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新大不列颠百科 全书中》)中被定义为:“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或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 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一项兼并行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用现金或证券购买 其他公司的资产;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股票;对其他公司的股东发行新股票,以换取所持有 的股权,从而取得其他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在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SOCIAL SCIENCES (《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则作了较为简单的定义:“兼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 不同的独立的企业合并为一家。这种合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最典型的一种是一家公司用现金、 股份或负债方式来直接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资产。”我国财政部2001年的CPA教材上将兼并定 义为: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 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从上面地定义来看,兼 并实质上是企业资产的重新组合,而通过兼并进行的资产重组一般是以市场机制为载体实现的, 结果是使社会可支配资源向高效企业的集中。曼德科尔(G. Mondelkor)将其描述为“兼并 是市场体系借以替代低效管理的一种机制”。尼尔逊(R. Nelson)从企业行为的角度认为 “兼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组成一个新企业的结合”。

资本运营课程知识点总结

资本运营课程知识点总结

资本运营课程知识点总结一、资本运营的定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发展目标,通过对内外部资本的有效配置和运用,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增加企业价值的一项管理活动。

简而言之,资本运营就是企业通过对资本进行合理配置和运作,以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一种管理行为。

二、资本运营的原则1.稳健原则资本运营应当保持稳健的态度,不轻举妄动,避免过度风险,确保企业的稳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2.风险原则资本运营要有风险意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避免因风险而导致资本损失。

3.效率原则资本运营要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为核心目标,通过合理配置和运作资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灵活原则资本运营需要保持灵活性,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调整资本配置和运作策略。

5.创新原则资本运营要注重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资本管理方法和工具,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三、资本运营的方法1.资本成本的核算和评估资本运营首先要对企业的资本成本进行核算和评估,以确定资本的成本和结构,为后续的资本配置提供依据。

2.资本结构的优化资本结构的优化是资本运营的重要内容,它包括通过债务和股权的比例调整,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并且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是资本运营当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评估、选择和决策,从而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和运作。

4.资本运营的风险管理资本运营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包括对市场风险、资本成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控制,以确保企业的资本安全运营。

5.资本运作的监控与评估资本运作需要进行监控与评估,了解资本的动向和运作情况,及时调整资本运作策略,以确保资本的有效配置和运作。

四、资本运营的技巧1.灵活性资本运营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需要随时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情况,调整资本结构和运作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2.风险控制资本运营需要注重风险控制,企业需要具有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降低资本运营的风险。

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 课程结构与知识点梳理 (1)

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 课程结构与知识点梳理 (1)

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知识点梳理2015.6课程内容体系•第一章绪论:资本运营的概念•第二章资本运营形式:实体与虚拟•第三章购并的理论与动因•第四章购并的计划与实施•第五章购并后的整合与核心能力•第六章跨国购并•第七章五次全球购并浪潮•第八章购并重组在我国的发展•第九章发行股票与债券•第十章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第十一章期货套期保值•第十二章 O2O专题•第十三章新三板专题•第十四章众筹专题•第十五章价值管理专题•第十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七章课上游戏:海上生存第一章绪论:资本运营的概念一、资本运营的基本概念•资本运营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可以支配的资源,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可以以资本的身份加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参股、转让、剥离、置换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进行有效运营,以实现最大限度资本增值的目标。

•关键词:资本: 有形---人, 财, 物;无形---市场, 技术, 管理优化配置---买进, 卖出, 整合增值---几何级数二、资本运营的核心内容•购并•重组(1)企业重组•企业重组是指对被重组企业的生产力诸要素进行分拆、整合以及内部优化组合的过程。

•企业重组的本质是对企业的生产力的重组,按照现代生产力理论,生产力诸要素是指企业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生产管理和科学技术等,所以企业重组是对这些生产要素的重组。

•广义的企业重组包括:•业务重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股权重组•职员重组•管理制度重组•狭义的企业重组一般是指企业的资产重组(2)资产重组•在我国,“资产重组”一词最初的含意是对国有资产,或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

•后来,“资产重组”又发展成了一个与购并相关联的概念,是有关收购、合并、托管、资产置换、回购、分拆等一类行为的总称。

资产重组的理论解释•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资产重组的实质在于对企业规模和边界进行调整。

从理论上,企业存在着一个最优规模问题。

当企业规模太大,导致效率不高、效益不佳,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应当剥离出部分亏损或成本、效益不匹配的业务;当企业规模太小、业务较单一,导致风险较大,此时就应当通过收购、兼并适时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展多种经营,以降低整体风险。

资本运营基础知识

资本运营基础知识

---资本运营中的名词解释资本运营所谓资本运营是指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将本企业的各类资本,不断地与其它企业、部门的资本进行流动与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重组,以达到本企业自有资本不断增加这一最终目的的运作行为;资本运营的内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资本的内部积累;二是资本的横向集中;三是资本的社会化控制;从经济学意义上看,资本运营泛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其内涵颇为丰富,生产经营商品经营或产品经营自然包括在其中;但若从其在我国产生及使用的背景来看,资本运营则又是作为与生产经营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提出并加以利用的;从这一意义上讲,目前我们通常所说的资本运营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其主要是指可以独立于生产经营而存在的以价值化、证券化了的资本或可以按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的经济行为和经营活动; QFII的概念及原理QFII作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是那些货币没有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实现有序、稳妥开放证券市场的特殊通道;准确的说,所谓QFIIQualified+ForeignInstitutionalInvestors,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帐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批准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由此可知,QFII制度的实质是一种有创意的资本管制;在这一机制下,任何打算投资境内资本市场的人士必须分别通过合格机构进行证券买卖,以便政府进行外汇监管和宏观调控,目的是减少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游资"对国内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冲击;因而,QFII机制的运作要涉及三个核心问题:其一是合格机构的资格认定问题;包括注册资本数量、财务状况、经营期限、是否有违规违纪记录等考核标准,以选择具有较高资信和实力、无不良营业记录的机构投资者;其二是对合格机构汇出入资金的监控问题;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手段:一种是采取强制方法,规定资金汇出汇入的时间与额度;另一种是用税收手段,对不同的资金汇入汇出时间与额度征收不同的税,从而限制外资、外汇的流动;其三是合格机构的投资范围和额度限制问题;投资范围限制主要对机构所进入的市场类型以及行业进行限制;投资额度包括两方面:一是指进入境内市场的最高资金额度和单个投资者的最高投资数额有时也包括最低投资数额;二是合格机构投资于单个股票的最高比例;“买壳上市”1、所谓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拥有某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利用反向收购方式注入自己的有关业务和资产,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2、买壳上市的两个交易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买壳上市一般来讲是由以下两个交易组成的:交易之一是买壳交易,非上市公司通过股票二级市场或内部协议转让方式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交易之二是资产转让交易,即上市公司反向收购非上市公司的资产,一般应为有发展潜力和很强获利能力的优质资产,即非上市公司将自己的有关业务和资产注入到这个"壳"里去;3、买壳上市的原因买壳上市存在的原因不外乎两条:一是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要求公司遵守持续上市条件和披露政策,并通过相应的审查;二是由于拟上市的公司较多,而管理层考虑市场承受能力限制上市规模,造成上市"资格"成为稀缺资源;4、买壳上市的意义和作用买壳上市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范围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买壳上市是扩大企业规模的有效途径;买壳上市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买壳上市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买壳上市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上市公司"换壳"有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质量;管理者收购一、管理者收购,英文原文为Management Buy-outs,简称MBO,是流行于欧美国家七八十年代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又称"经理层收购"或"经理层融资收购";所谓管理者收购,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权,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在MBO中,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外部融资机构帮助收购所服务企业的股权,从而完成从单纯的企业管理人员到股东的转变;二、MBO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MBO的主要投资者是目标公司内部的经理和管理人员,他们往往对本公司非常了解,并有很强的经营管理能力;MBO主要是通过借贷融资来完成的,因此,MBO的财务结构由优先债、次级债与股权三者构成;MBO的目标公司往往是具有巨大资产潜力或存在"潜在的管理效率空间"的企业,通过投资者对目标公司股权、控制权、资产结构以及业务的重组,来达到节约代理成本、获得巨大的现金流入并给投资者带来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目的;MBO完成后,目标公司可能由一个上市公司变为一个非上市公司;三、MBO的几种方式:收购上市公司;收购集团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公营部门私有化的MBO;MBO是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一种认可,是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种补充;分拆分拆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这时,便有两家独立的最初的股份比例相同的公司存在,而在此之前,只有一家公司;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者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又称无体财产权或无形物权,指公民或法人因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里基于智力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业产权,包括发明权、专利权、商标权;一类是版权,也称着作权,有的国家又称文学产权,以与工业产权相对应,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等作品的版权;知识产权具有下列特征:1、专有性,也称独占性或垄断性;知识产权具有独占和排他的性质,权利人可以对抗任何人,即除非经权利人同意或法律加以规定,任何人不得享有该项权利,使用该项智力成果;2、地域性;依照一个国家的法律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这个国家主权所属的地域或在双边、多边条约和专门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效力;如欲在其他国家内受到法律保护,就要依法由该国法律加以确认;3、时间性;即法律对各项权利的保护,都规定有一定的有效期,不是永久的;4、法律确认性;知识产权的承认和保护,首先须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存在该项智力成果受保护的问题;其次,智力成果的发明人、发现人等还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加以确认;股权重组:企业在资本经营过程中,资产重组的投资者在对资本市场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形式,通过参股、控股、股权的相互转让与置换,决定企业的资产在不同企业之间的重组,通过这种以企业产权为核心的股权重组,以期达到使资本收益最大化的目的;股权重组主要涉及公司股本数量、资本结构、股权分布的变化;股权重组在中国主要有四种形式:股票回购、换股、参股和上市收购;股权重组是企业资产重组重要形式,其特征主要有:企业股权重组中,被参股、控股的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仍然存在,参股、控股企业对被参股、被控股企业原有债务不负连带责任,只对其出资的股金承担有限的风险责任; 参股、控股企业以其所占有被参股、被控股企业中股份的多少,来实现其对被参股、被控股企业产权占有的权利和义务;股权重组往往会导致被参股、被控股企业内部最高经营管理层的改组;股权投资者往往以其所有的股份数额,要求被参股、被控股企业改组高层经营管理层,并对其经营方向进行符合自身利益的调整;在股权重组中,往往会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改组,从过去传统的企业,改组成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以明确界定股权投资者各自的权益,规范利益分配机制;股权重组既可发生于股份公司之间,也可发生在非股份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通过股权重组与相互置换往往能组成利益攸关的命运共同体;杠杆收购杠杆收购一词在英语中为Leveraged Buyouts,一般缩写为LBOS,这种收购战略曾于80年代风行美国;杠杆收购是指收购者用自己很少的本钱为基础,然后从投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筹集、借贷大量、足够的资金进行收购活动,收购后公司的收入包括拍卖资产的营业利益刚好支付因收购而产生的高比例负债,这样能达到以很少的资金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这种方式也有人称之为高度负债的收购方式,这样的收购者往往在做出精确的计算以后,使得收购后公司的收支处于杠杆的平衡点,他们头脑灵活,对市场熟悉,人际关系处理恰当,最善于运用别人的钱,被称为“收购艺术家”;总的来看,杠杆收购可以分为三步来进行:第一步:集资;第二步:购入、拆卖;第三步:重组、上市;以上三步概括了杠杆收购的基本程序,又被称为“杠杆收购三部曲”;职工持股计划职工持股计划ESOPs,是一种由企业职工拥有本企业产权的股份制形式;企业职工通过购买企业部分股票而拥有企业的部分产权,并获得相应的管理权;推行职工持股计划的目的不在于筹集资金,而旨在扩大资本所有权,使公司普通职工广泛享有资本,使他们可以同时获得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从而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它的一般做法是:企业成立一个专门的职工持股信托基金会,基金会由企业全面担保,贷款认购企业的股票;企业每年按一定比例提取工资总额的一部分,投入职工持股信托基金会以偿还贷款;当贷款还清后,该基金会根据职工相应的工资水平或劳动贡献的大小,把股票分配到每个职工的"职工持股计划帐户"上;职工离开企业或退休,可将股票卖给职工持股信托基金会;内部职工股股东拥有收益权和投票权,可以依据所拥有的股份,参与公司重大问题的投票,但没有股份转让权和继承权,只有在职工因故离职或退休时,才能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股份按照当时的市场价值转让给本公司其他职工,或由公司收回,自己取得现金收益;职工持股计划的重要意义:第一、职工持股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企业效率的重要举措;第二、职工持股计划是公司抵御敌意收购的有效对策;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收益现值法,它是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若干年内每年的预期收益,并采用适宜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然后累加求和,得出被评估资产的现时价格,即评估值;2、重置成本法,它是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建造一个全新状态的被评估资产所需的全部成本,减去被评估资产实际已经发生的实体性陈旧贬值、功能性陈旧贬值和经济性陈旧贬值,得到的差额作为被评估资产的现时价格,即评估价;或者,估算出被评估资产与其全新状态相比有几成新,即成新率,然后用全部成本与成新率相乘,得到的乘积作为评估价;3、现行市价法,它是指在市场上选择相同或近似的资产作为参照物,针对各项价值影响因素,将被评估资产与参照物进行价格差异的比较调整后,得出被评估资产的评估价;4、清算价格法,它是指企业在破产或停业时,按清算价格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格;资产评估基本程序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必须进行的资产评估,应按以下法定程序和步骤评估:1、资产评估立项的申报和审批;依法需要进行国有资产评估单位,按隶属关系向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资产评估申请书,经审核,作出是否进行评估的决定,通知申报单位是否准予评估立项;2、委托资产评估机构;申报单位在接到资产评估立项通知后,按规定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对立项通知书规定范围内的资产进行评估;3、清查核实资产、收集准备资料;申报资产评估的单位在评估机构的指导下,全面清查待评估资产和债权债务,登记填报,准备资料;评估机构负责抽查核实资产和债权债务的清查情况,收集准备资料;4、评定估算;资产评估机构独立、公正、科学、合理地评估确定资产的现时价格,提交资产评估报告书;5、资产评估结果确认的申报和审批;申报资产评估单位收到资产评估报告书后,按隶属关系向批准评估立项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请进行资产评估结果确认,并附报资产评估报告书和有关附件;由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验证,并下达确认通知书或不予确认通知,要求修改评估报告或重新进行评估;若通知不予确认,则需再修改报告或重评后重新申报审核确认;6、进行帐务处理;资产评估结果确认后,申报资产评估单位应在变动时例如股份公司正式成立时,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帐务处理;资产剥离资产剥离是指上市公司将非经营性闲置资产,无利可图资产以及已经达到预定目的资产从公司资产中分离出来;从具体实践看,资产剥离方式包括资产置换、减资、资产出售等形式:1、所谓资产置换,是指以上市公司之外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置换出上市公司原有的劣质资产,以保持上市公司永远是一个由优质资产组成的组合;上市公司资产置换的目的一般是调整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加强主营市场;2、所谓减资,也称“缩股”,是指以上市公司通过缩小或减少总股本的方式来剥离资产;3、资产出售是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另一种主要形式;一般来说,被出售的资产为不适合公司长远发展的资产或闲置的不良资产;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的动机有两种:一是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资产整体质量;二是筹集新的发展资金;目前,资产剥离是众多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资产重组方式;企业的收购、兼并、破产、拍卖一、什么是企业收购答:企业收购是指一企业通过购买和证券交换等方式获取其他企业的全部所有权或部分股权,从而掌握其经营控制权的商业行为;二、企业收购的动机是什么答:1、扩大产品与市场规模;2、通过收购跨入新的行业;3、取得充足廉价的生产原料和劳动力;4、取得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5、对目标公司进行整顿后经营收购者常选择公司净资产较高,有发展潜力,但目前暂时经营不善、业绩不佳的、公司股票价格相对较低的企业,予以收购;6、转手倒卖;三、企业收购的方式有几种答:1、吸收式收购;2、控股式收购;3、购买式收购;4、公开收购;5、杠杆收购;6、跨国收购;四、什么是企业兼并答: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五、企业兼并的原则是什么答:1、企业兼并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要求;2、自愿、互利、有偿;3、要符合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社会经济效益的要求;4、除国家有特殊规定者外,不受地区、所有制、行业和隶属关系的限制;5、既要促进规模经济效益,又要防止形成垄断,以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竞争;6、商业企业兼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方便人民生活;六、企业兼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答:1、提出申请;2、兼并申请和方案经过论证认为可行后,又被兼并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清查债权债务,确定企业资产底价;3、确定成交价格;4、兼并双方所有者签署协议;5、办理产权转让的清算和法律手续;七、企业兼并的方式有几种答:1、购买式兼并;2、承担债务式兼并;3、吸收股份式兼并;4、控股式兼并;5、以股票购买资产式兼并;6、以股票交换股票式兼并;7、跨国兼并;八、什么是企业破产答: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其负债达到或超过所占有的全部资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的企业行为;九、企业破产的条件是什么答: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可申请破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指:1、债务的清偿期限已经届满;2、债权人已要求清偿;3、债务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十、企业破产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答:1、破产申请的提出和受理;2、债权人会议;3、和解和整顿;4、破产宣告和破产清算;5、清偿分配;6、破产终结;十一、什么是企业拍卖答:企业拍卖是指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对企业资产依法进行交易的行为;十二、企业拍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企业拍卖必须采取投标的形式进行,招标以密封的形式进行,以交纳保证金为成交必要的条件;2、企业拍卖应坚持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严禁营私舞弊,贯彻拍卖活动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3、被拍卖企业内部或本行业系统内职工购买优先的原则;4、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有助于使被拍卖企业的负担得到合理解决,有助于保证企业拍卖后经营发展趋势和方向,更有利于维护既有竞争又有秩序的社会经济发展;十三、企业拍卖的范围有哪些答:我国企业拍卖的范围包括集体所有制小型企业和国营小型企业;重点以拍卖形式出售企业产权的有以下3种类型的企业:1、资不抵债和接近破产的企业;2、长期经营不善,连续多年亏损或微利的企业;3、为优化结构,当地政府认为需要出售产权的企业;十四、拍卖的程序是什么答:1、拍卖人将拍卖物的种类、拍卖处所、拍卖日期及其他必要事项公开告知公众;2、在规定的拍卖日期和拍卖地点,拍卖人当众拍卖规定物品;3、拍卖人就应买人所出的最高价高呼三次后,无人再出更高价额时,可击锤拍定;一经拍定,买卖合同便告成立;十五、有哪些拍卖的种类答:1、强制拍卖与任意拍卖;2、有底价拍卖与无底价拍卖;3、密封式拍卖与非密封式拍卖;4、一次性拍卖与再拍卖;5、自行拍卖与委托拍卖;6、定向拍卖与不定向拍卖;7、法定拍卖与意定拍卖;8、破产拍卖;十六、收购答:企业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手段取得东道国某一企业的部分或全部所有权的投资行为;购买者一般可通过现金或股票完成收购,取得被收购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国际企业收购的结果是跨国性的参股、接管或兼并;从历史和现状来看,它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国外企业收购的程序或渠道是非单一性的,基本上可概括为间接收购和直接收购;前者指购买者并不向被购方直接提出购买的要求,而是在证券市场比高于股市价格水平的价格大量收购一家公司的普通股票,达到控制该公司的目的,其结果可能会引起公司间的激烈对抗;或者是利用一家公司的股价下跌之机,大量买进该公司的普通股,达到控制该公司的目的;后者是指收购者直接向一家公司提出拥有所有权的要求;如果是部分所有权要求,该公司可能会允许购买者取得增加发行的新股票;若是全部所有权的要求,则可由双方共同磋商,在兼顾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确定所有权转让的条件和形式;在直接收购中,被收购方还可能出于某种原因主动提出邀请;国际企业收购是投资者迅速实现对外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大大缩短投资项目的建设周期,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此外,它在资本投入、市场开拓、取得关键技术和人才,增强企业的竞争和保证企业利润水平等方面都有许多有利之处;十七、合并答:企业间的吸收合并,即两个以上企业之间根据契约关系进行产权合并,从而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一种行为;具体说,企业兼并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通过以现金方式购买被兼并企业或以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等为前提,取得被兼并企业的全部产权,导致被兼并企业法人资格的丧失;企业兼并必须是企业的全部或其大部分资产的产权归属发生变动,实行有偿转移;它不同于行政性的企业合并或组织调整;企业兼并必须是企业的全部或主要生产要素发生整体流动;而个别生产要素的流动,仅构成企业资产的买卖;企业兼并伴随着对被兼并企业的专业化改组,实行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企业兼并实现了兼并双方的一体化,形成了新的企业实体;企业兼并的形式主要有:l横向兼并,即生产或经营同一产品的两个企业之间的兼并;2纵向兼并,即两个在生产工艺或经销上有前后关联的企业之间的兼并;3混合兼并,即相互无直接生产或经营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兼并;这三种兼并形式是通过以下方式具体实现的:1购买式兼并,兼并方通过对被兼并方所有债权、债务的清理和清产、清资,进行协商作价支付产权转让费,实现企业产权的合理转移;2接收式兼并,兼并方以承担被兼并方所有的债权、债务、人员安排以及退休人员的工资、劳保为代价,全面接收兼并企业,取得被兼并方资产的产权;3控股式兼并,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在共同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企业以其在股份比例上的优势吸收其他企业的股份份额,形成事实上的控制关系,最终实现兼并的目的;4行政式合并,即通过行政干预方法将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的企业之资产、债务、职工全部划归本系统内或行政地域管辖内有经营优势的企业,这种形式兼并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企业兼并;在我国,企业兼并起步较晚,是1980年以后才出现的经济现象;十八、兼并。

运营资本管理知识点

运营资本管理知识点

运营资本管理知识点一、什么是运营资本管理?运营资本管理是指企业合理安排和运用资金,确保企业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的过程和方法。

它是企业运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利润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

二、运营资本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运营资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金,优化资金利用效率,减少闲置资金。

2.降低资金风险:合理管理运营资本能够减少资金风险,确保企业资金周转的稳定性,避免因资金紧张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3.优化企业财务结构:通过合理管理运营资本,可以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

三、运营资本管理的方法与技巧1.管理应收账款:加强对客户信用的评估,控制销售信用政策,及时催收欠款,减少坏账的发生。

可以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提高资金的回收速度。

2.控制存货水平:通过精确的市场预测和货物库存管理,避免存货的积压和过量进货,防止存货资金的长期占用。

3.延长支付供应商的账期:与供应商协商延长账期,推迟支付货款,从而将资金占用时间延长,提高自有资金的周转速度。

但同时要注意维护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

4.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避免投资过度,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

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资金状况,合理选择购买、租赁或采用其他方式获取固定资产。

5.提高现金管理水平:加强对现金流的监控和预测,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系统,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应对紧急情况,同时避免现金闲置。

6.优化负债结构:根据企业的负债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选择负债结构,包括选择债务融资形式、还款方式等,以降低财务风险。

四、运营资本管理的指标与评估1.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资产与负债的比例,反映企业的负债结构和偿债能力。

通过控制资产负债率,降低财务风险。

2.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衡量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效率。

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加快资金回收速度。

第六章 资本运营 (2)

第六章 资本运营 (2)

四、并购支付方式——共有4种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必须审慎地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①并购价格②不同的支付方式对未来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的影响【例题1·多选题】在选择杠杆并购方式时,需要目标公司具备的条件有()A.有较高而稳定的盈利历史和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量B.目标公司应当与主并企业处于同一行业C.公司的利润与现金流量有明显的增长潜力D.具有良好抵押价值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E.有一支富有经验和稳定的管理队伍【答案】ACDE【解析】杠杆并购需要目标公司具备如下条件:①有较高而稳定的盈利历史和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量;②公司的利润与现金流量有明显的增长潜力;③有良好抵押价值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④一支富有经验和稳定的管理队伍等【例题2·单选题】下列并购支付方式中,常用于管理层收购的是( )A.现金支付方式B.股票对价方式C.杠杆收购方式D.卖方融资方式【答案】C【解析】管理层收购中多采用杠杆收购方式。

所以选项C正确。

【例题3·单选题】下列并购支付方式中,常用于目标公司获利不佳,急于脱手的情况的是( )A.现金支付方式B.股票对价方式C.杠杆收购方式D.卖方融资方式【答案】D【解析】目标公司获利不佳,急于脱手多采用卖方融资方式。

所以选项D正确。

【例题4·多选题】下列关于并购支付方式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现金支付方式,是一种最简捷、最迅速的方式,但容易给并购企业造成现金支付的压力,同时可能使并购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出现问题B.股票对价方式不会稀释企业集闭原有的控制权结构与每股收益水平C.杠杆收购方式多用于管理层收购中D.卖方融资方式的应用前提是企业集团有着良好的资本结构和风险承受能力E.杠杆收购方式可以使企业集团获得税收递延支付的好处【答案】BE【解析】股票对价方式可能会稀释企业集闭原有的控制权结构与每股收益水平;所以选项B不正确,卖方融资方式而非杠杆收购方式可以使企业集团获得税收递延支付的好处,所以选项E不正确。

资本管理的知识点总结

资本管理的知识点总结

资本管理的知识点总结一、资本管理的基本概念资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包括资金、资产、债权和股权等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

资本管理是将各种资源用于支持企业经营活动、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管理行为。

同时,资本管理还包括了企业对外部融资、内部资金运用、股东权益增值等方面的管理。

总的来说,资本管理是企业对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管理活动。

二、资本管理的目标1.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资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企业的价值是通过资本的有效管理和运用来实现的,资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投资、融资和业务运作,使企业的价值得到最大化。

2. 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本成本资本管理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包括融资成本、运营成本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管理和有效的融资渠道选择,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优化企业运营方式和降低经营成本,也可以降低资本成本。

3. 提高资本效率资本管理的目标还包括提高企业的资本效率,即通过合理的资本配置和运用,提高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和资产周转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的价值最大化。

三、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1. 资金投资管理资金投资管理是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企业对资金的投资决策和资金的投资运作。

资金投资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和有效的资金运作,实现资金的最大增值。

资金投资管理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黄金、房地产等各种投资方式的选择和投资组合的管理。

2. 资本运营管理资本运营管理是指企业对运营资本的管理,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等。

资本运营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运营管理,实现企业的现金流充裕和资本的周转快速,以支持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3. 资本结构管理资本结构管理是指企业对外部融资和内部资金运用的管理。

资本结构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融资结构和资本结构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资本运营管理知识讲义

资本运营管理知识讲义

资本运营管理知识讲义资本运营管理知识讲义一、概述资本运营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企业资金的筹集、配置和管理等方面。

正确的运营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利用效率,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本讲义将介绍资本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资本预算、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和资本收益等内容。

二、资本预算资本预算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内,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目标,对各项投资进行评估和决策的过程。

资本预算的核心是对不同投资项目进行收益与风险的评估,并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

常用的资本预算评估方法包括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等。

三、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和内部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然后根据资金的成本和可用性进行合理的配置。

合理的资本结构能够平衡风险和收益,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企业为筹集资金而支付的成本。

主要包括权益资本成本(股权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债务成本)。

权益资本成本是指投资者对于投资企业所要求的回报率,是投资者对于投资风险的衡量和补偿。

债务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借入资金支付的利息费用。

企业应根据不同来源的资本成本比例,计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用以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

五、资本收益资本收益是指企业通过资本运营所获得的收益。

资本收益可以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

直接收益是指企业通过投资项目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包括新产品销售收入、降低生产成本等。

间接收益是指企业通过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形象,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

企业应考虑资本投入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资本,提高资本的回报率。

六、资本运营管理实践资本运营管理的实践包括资金筹集、投资决策、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在资金筹集方面,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和实力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并制定融资计划。

在投资决策方面,企业应评估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并结合资本预算的方法选择最佳投资组合。

资本运营教学大纲

资本运营教学大纲

资本运营教学大纲引言资本运营是指通过合理配置资金和资源,实现公司最大利益的过程。

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持续经营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资本运营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资本运营的实践操作和决策过程。

一、资本运营的概述1.1 资本运营的定义和作用1.2 资本运营的基本原则和目标1.3 资本运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1.4 资本运营的重要性和挑战二、资本运营的关键要素2.1 资金管理2.1.1 资金需求和资金来源分析2.1.2 资金预算和资金计划2.1.3 资金调度和资金控制2.2 资产管理2.2.1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和决策2.2.2 存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2.2.3 资产评估和资产负债表分析2.3 财务管理2.3.1 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指标计算2.3.2 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规划2.3.3 资本结构管理和财务决策三、资本运营的方法和工具3.1 投资决策方法和评价指标3.1.1 投资项目的选择和评估3.1.2 投资回报率和财务杠杆分析3.1.3 投资组合理论和风险管理3.2 资金运作的技巧和策略3.2.1 现金流量管理和短期投资3.2.2 资金融通和资金利用效率3.2.3 资金成本控制和融资策略3.3 风险管理和控制3.3.1 风险识别和分类3.3.2 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3.3.3 风险监控和控制措施四、资本运营的实践案例分析4.1 上市公司资本运营实践案例分析4.2 创业公司资本运营实践案例分析4.3 跨国公司资本运营实践案例分析五、资本运营的未来发展趋势5.1 数字化资本运营的趋势5.2 多元化资本投资的趋势5.3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趋势六、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6.1 教学方法6.1.1 授课讲解和案例分析6.1.2 小组讨论和演练6.1.3 实地考察和观察6.2 评估方式6.2.1 课堂表现和小组报告6.2.2 作业和论文6.2.3 期末考试和综合评估结语本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资本运营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资本运营的概念、原则和方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资本运营概述

第一章 资本运营概述

第一节 资本与资本市场
2.评估资本价值的功能
资本性资金进入生产经营领域之后,转化为各种生产经营要素。在现代 经济中,生产经营要素主要由资本品、劳动力、技术、管理和信息等五类资 源构成。这些要素的配置状况和功能发挥状况直接决定了资本效能的高低, 由此决定了实际发挥作用的资本价值的高低。资本价值不能仅以账面价值计 算,而应以其发挥作用的效能状况计算。 资本市场评估资本价值的功能主要通过证券交易中的市场机制来实现。 一个突出表现是股票价值通常不是由其面值所决定的。在交易中,股票的交 易价格明显高于其票面价值,而且不同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价格差别甚大。 对投资者而言,股票交易价格是其投资购股的基本价格;对上市公司而言, 股票交易价格是其配股、增发新股的主要参考依据。
第一节 资本与资本市场
三、资本的功能
由于资本具有以上四种特性,因此资本在社会生产中表现出以下几种功 能: (1)保值功能。资本在运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实现其保值功能,然后才是增 值功能。保值功能是指资本在运动中不丧失其原有价值,这点在货币价值变 动不明显的社会中表现的较为不明显。但是在货币不稳定,特别是在通货膨 胀明显的社会阶段中,资本保值功能则显得尤为重要。资本的保值功能要求 资本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中保持资本量不减少,这是维持 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第一节 资本与资本市场
(3)竞争性。资本的增值本性决定了资本与资本之间必然要展开竞争,当竞争一旦形成,对于资本 的存在与运动又会转化为一种外在的强制力。所以,竞争性既是资本内在本性的要求,又是其面临外 在压力的反应。资本的竞争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追求超额利润,寻 求最佳的投资场所。竞争的结果是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实现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平等权力。 (4)独立性和主体性。资本的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从资本的存在形式看,资本 的各种职能形式之间及各个不同的资本之间必须有清晰的价值量界定关系。微观资本要求有清晰的利 益和产权界区,要求独立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这是资本发挥职能、实现价值增值的必要条件,如果 资本的价值量、利益和产权关系模糊,资本的增值就缺乏基础,就无法计量和比较,也就谈不上资本 的运动和竞争了。从资本的运动形式看,微观资本或个别资本独立地进行投资,独立地进行循环和周 转,独立地发生增值,独立地进行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从而表现为独立的利益主体、独立的经营决策 主体和独立的法人产权主体。也就是说,在资本独立性基础上,表现出真正的主体性。可见,资本是 市场经济的一般主体和真正主体。资本不仅对企业,而且对各类经济组织来说都是生命力的源泉和根 本。资本不仅是生产主体、流通主体,而且是分配和消费主体。资本流到哪里,哪里就有活力,哪里 就兴旺发达。所以在市场经济中,把资本作为经济运行主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资本运营的组织架构与职能划分

资本运营的组织架构与职能划分
买卖和管理。
资本退出
策划资本退出方式,实现投资 回报最大化。
资本运营的决策机制
决策机构设置
设立董事会、股东会等决 策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
决策程序规范
制定决策程序和规范,确 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
决策信息披露
及时披露决策信息和风险 ,保障投资者权益。
资本运营的风险控制机制
风险识别
识别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02
它包括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 组、剥离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本效率,实现企业战略 目标。
资本运营的目的和意义
资本运营是企业实现快速扩张 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资本 运营,企业可以迅速扩大规模 ,提高市场竞争力。
资本运营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资本效率,实现 企业价值最大化。
资本运营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 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稳健性。
融资管理
融资需求分析
根据公司业务发展、投资需求等因素,分析融资需求,制定融资 计划。
融资方式选择
根据融资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如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等。
融资成本与风险管理
合理控制融资成本,降低财务风险,确保公司资金链的稳定。
资产重组与并购
资产重组策划
01
根据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需要,策划资产重组方案,优化公司
监管合规
确保资本运营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 规和监管要求,防范法律风险。
04
资本运营的流程与机制
资本运营的流程设计
01
02
03
04
融资策划
分析企业融资需求,制定融资 计划,评估融资成本和风险。
投资决策
研究投资项目,评估投资回报 和风险,制定投资策略。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总复习重点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总复习重点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总复习重点第一章资本运营概论1、资本运营P5含义:是一种通过对资本使用价值的运用(包括直接对资本的消费和利用资本的种形态化),在对资本作最有效使用的基础上,为实现资本赢利的最大化而开展的活动。

2、资本运营的本质:P6就是要通过资本交易或使用,不断变换形戊,以价值管理为中心,求得资本增值的最大化。

3、资本运营的内容P61)按资本的运动状态划分:①存量资本运营;②增量资本运营2)按资本运营的形式划分:①实业资本运营;(是企业资本运营最基本的方式)②产权资本运营;③金融资本运营;④无形资本运营;4、资本运营的特征P81)资本运营是以价值形戊管理为原则的企业运营理念;2)资本运营注重资本的流动性;3)资本运营是一种开放式的运营;4)资本运营更是风险性运营。

5、资本运营的模式P12-15企业的资本运营基本上可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模式。

1)资本扩张型运营模式:①横向型资本扩张;②纵向型资本扩张;③混合型资本扩张;2)收缩型资本运营模式P14①资产剥离;②公司分立;③分拆上市;④股份回购;6、股份回购的原因一般有:P151)保持公司的控制权;2)提高股票的市场价值,善公司形象;3)提高股票的内在价值;4)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认股制度的实施;5)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7、资本运营管理的基本原则P171)资本系统整合原则;2)资本结构最优原则;3)资本运营机会成本最小原则;4)资本经营的开放原则;5)资本周转时间最短原则;6)资本规模最优原则;7)资本风险结构最优原则。

第二章资本运营的未来发展1、资本运营管理风险P23环境的不确定性是资本运营风险的根本所在。

我们把引起环境不确定性的因素所诱发的风险归纳为两大类:宏观性风险和微观性风险。

1)宏观性风险是指由全局性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资本经营效果的变动。

又称“不可分散风险”可分为:①社会风险;②政治风险;③经济风险;2)微观性风险P24是指由非全局性事件波动所造成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运营与价值管理知识点梳理2015.6课程内容体系•第一章绪论:资本运营的概念•第二章资本运营形式:实体与虚拟•第三章购并的理论与动因•第四章购并的计划与实施•第五章购并后的整合与核心能力•第六章跨国购并•第七章五次全球购并浪潮•第八章购并重组在我国的发展•第九章发行股票与债券•第十章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第十一章期货套期保值•第十二章 O2O专题•第十三章新三板专题•第十四章众筹专题•第十五章价值管理专题•第十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七章课上游戏:海上生存第一章绪论:资本运营的概念一、资本运营的基本概念•资本运营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可以支配的资源,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可以以资本的身份加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参股、转让、剥离、置换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进行有效运营,以实现最大限度资本增值的目标。

•关键词:资本: 有形---人, 财, 物;无形---市场, 技术, 管理优化配置---买进, 卖出, 整合增值---几何级数二、资本运营的核心内容•购并•重组(1)企业重组•企业重组是指对被重组企业的生产力诸要素进行分拆、整合以及内部优化组合的过程。

•企业重组的本质是对企业的生产力的重组,按照现代生产力理论,生产力诸要素是指企业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生产管理和科学技术等,所以企业重组是对这些生产要素的重组。

•广义的企业重组包括:•业务重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股权重组•职员重组•管理制度重组•狭义的企业重组一般是指企业的资产重组(2)资产重组•在我国,“资产重组”一词最初的含意是对国有资产,或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

•后来,“资产重组”又发展成了一个与购并相关联的概念,是有关收购、合并、托管、资产置换、回购、分拆等一类行为的总称。

资产重组的理论解释•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资产重组的实质在于对企业规模和边界进行调整。

从理论上,企业存在着一个最优规模问题。

当企业规模太大,导致效率不高、效益不佳,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应当剥离出部分亏损或成本、效益不匹配的业务;当企业规模太小、业务较单一,导致风险较大,此时就应当通过收购、兼并适时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展多种经营,以降低整体风险。

从会计学的角度看,资产重组是指企业与其他主体在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诸项目之间的调整,从而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交易行为。

资产重组根据重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对企业负债的重组•和企业股权的重组•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包括收购资产、资产置换、出售资产、分拆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受赠资产;•对企业债务的重组,根据债务重组的对方不同,又可分为与银行之间和与债权人之间进行的资产重组。

第二章资本运营形式:实体与虚拟主要内容:•1、扩张模式•2、收缩模式•3、置换重组模式•4、资本运营的虚拟形式一、扩张模式之一: 收购•收购是指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票或资产以获得对该公司本身或资产实际控制权的行为。

•收购包括两种情况:1 、资产收购2、股份收购–参股收购–控股收购–全面收购•企业的收购既有对上市公司收购,也有对非上市公司的收购。

资产收购合同一、目标公司资产的详细陈述:•资产范围(附清单);资产有无设定抵押、担保情形;如系国有资产,有无有关部门批准文件;二、目标公司的有关公司文件、财务报表、营业与资产状况的报表(尤其是公司负债情况,开列详细清单)。

三、双方权利义务:•卖方:办理有关产权证照转户手续;分批移交及移交时间。

•买方:付款日期;付款方式。

四、过渡期条款:•双方应尽快取得涉及本项交易的第三方同意、授权及核准;•卖方承诺在过渡期内妥善保存管理目标公司的一切资产。

五、现有职工安置问题六、保证条款与违约责任上市公司收购•《证券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投资者可以采取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购上市公司。

•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于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收购人可自主选择要约收购方式;•持股介于5%-20%之间的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须按收购人标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明确中国证监会将对公司章程中设置不当反收购条款责令改正;•严格监管管理层收购(MBO);•外资收购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规定,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要约收购•要约收购是指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买卖交易使收购者持有目标公司股份达到法定比例(《证券法》规定该比例为30%),若继续增持股份,必须依法向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要约。

协议收购•协议收购是收购者在证券交易所之外以协商的方式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签订收购其股份的协议,从而达到控制该上市公司的目的。

收购人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股权转让。

两者比较•一是交易场所不同:要约收购在证券交易所场内;协议收购在场外。

•二是股份限制不同:要约收购的股份达到30%时,若继续收购,须向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股份达到90%以上时,收购人负有强制性要约收购的义务;而协议收购的实施对持有股份的比例无限制。

•三是收购态度不同:协议收购是协商的、善意的;要约收购的对象则是目标公司全体股东持有的股份,不需要征得目标公司的同意,是敌意的。

•四是收购对象的股权结构不同:协议收购大多选择股权集中的目标公司,以较少的协议次数、较低的成本获得控制权;而要约收购往往是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

分析与评价•与协议收购相比,要约收购要经过较多的环节,操作程序比较繁杂,收购方的收购成本较高。

•般情况下要约收购都是实质性资产重组,非市场化因素被尽可能淡化,有利于改善资产重组的整体质量,促进重组行为的规范化和市场化运作。

委托书收购•委托书收购指通过征求代理委托书从而达到在股东大会上获得足够多的表决权以控制董事会甚至改组董事会的目的。

扩张模式之二:合并•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订立合并协议,而组成一个新公司的法律行为。

•根据《公司法》第184条规定,公司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

•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而不复存在;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

兼并是合并的一种,属于吸收合并。

•新设合并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原合并各方同时解散。

美国公司法将之称为“联合”。

••二、收缩模式之二:公司股票回购•股票回购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将已发行在外的股票购买回来,或作为库藏股,或进行注销,是股本缩减的主要方式。

•股票回购产生于公司规避政府对现金红利的限制。

1973-1974年,美国政府对公司支付现金红利施加了限制条款,许多公司转而采用股票回购方式回报股东。

•股票回购是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该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的信号。

•一旦实施回购,公司每股净资产和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都将得到提高,能够提升公司的投资价值。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应满足一些条件:•如公司业绩优良,手中的现金相当充裕;•资产负债率较低;•股票市价已接近甚至低于其每股净资产等。

二、收缩模式之三:资产剥离•将企业部分不良资产或者非核心资产(包括子公司)出售或者转让,以改善经营状况,摆脱财务困境。

•深沪两地证券市场1998年共发生606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事件,资产剥离的重组有93起,占全部重组数的15%。

三、置换与重组•1、资产置换•2、改制重组•3、破产重组•4、债务重组•5、股权无偿划转1、资产置换我国上市公司常用的一种手法,将公司不良资产和闲置资产和母公司或有买壳意向公司的优良资产置换,以迅速改善公司盈利能力。

•许多ST公司因此得以保存。

•大量的关联交易,是母公司从上市公司圈钱的主要合法途径。

2、改制重组企业制度进行根本改变,以寻求上市。

企业制度包括:•业主制•合伙制•股份合作制•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改制重组方案1、业务重组方案采取合并、分立、转产等方式对原业务范围进行重新整合。

2、人员重组方案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企业职工的分流和安置、离退人员的归属等。

3、资产重组方案根据改制企业产权界定及资产评估结果,确定企业净资产的归属、处置,是否有增量资产投入、增量资产投资者情况等等。

4、股东结构和出资方式包括改制后企业的股东名称、股东性质、出资比例、出资额和出资方式。

5、拟改制方向及法人治理结构选择哪种企业制度形式,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或其他形式。

3、破产重组•清算:完全清盘解体破产清算:依法破产进行清算非破产清算:公司自愿解散和被责令解散进行清算。

•政策性破产(1994年开始):是指国有企业破产时,将全部资产首先用于安置破产企业的失业和下岗职工,而不是用来偿还企业所欠债务。

•《企业破产法》(20XX年8月27日)规定,破产财产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是清偿破产费用,二是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各种保险费用;三是破产人所欠税款;四是普通破产债权;五是股东权益•破产保护:重组再生根据美国破产保护法,申请破产保护可使公司在重组时免受债权人起诉。

在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联邦法官将会负责监督该公司的各项事务。

4、债务重组•打折还债•以实物抵债•债转股•延期还债•减免债务5、股权无偿划转•政府将国有股权在国有控股公司之间无偿划拨,以此主导国有企业资产运作。

四、资本运营的虚拟形式•无形资本运营:品牌,技术,市场,管理;•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风险投资;•期货套期保值。

第三章购并的理论与动因一、购并理论1 、效率差异论2 、价值低估论3 、经营协同论4 、经营多角论5、交易成本论6、委托代理论7、市场竞争论1 、效率差异论•许多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于平均水平;•高效率企业对低效率企业购并有利于提升其效率,从而增加社会财富;•效率取决于企业家能力,员工执行力,组织管理(如激励约束机制等)2、价值低估论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主要原因:•目标公司的各种资源未能有效配置;•目标公司潜在的长期价值未被发现;•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低于重置成本衡量公司价值是否低估:•一是价值比率,即股票市场价值与资产的帐面价值之比;•二是托宾比率(又称Q比率),即股票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比。

3 、经营协同论通过更有效地使用企业的资源而产生相当明显的协同效应,以更低的成本创造出新的价值。

•例如,冰箱和空调两项业务可以使用相同的销售网络,总销售成本就能降低;•强势企业可以兼并弱势企业实现品牌扩张;•资源和能力互补,如有新产品研发优势的公司与有市场和生产能力的公司。

4 、经营多角论企业经营多角化: 不在某一个单个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上实行专业化,而是生产一系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依据如下: 首先,当企业同时经营若干不同但相关的产品时,在生产、销售以及研究开发过程中,可能导致节约。

其次,可以根据企业内不同产品部门的市场前景与效益,对企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追求更好的企业总体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