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调查表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指标顺序变更情况对照表附件2:《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补充说明为了保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指标数据的准确、规范,现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部分调查指标的含义补充说明如下:一、调查对象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标准》确定,每一调查对象为一个独立文化遗存,不以构成的要素多少、体量大小为依据。
每一个调查对象填写一份《登记表》。
调查对象与现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属同一计量概念,两者不得混淆。
二、新发现和复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说明》(以下简称“《著录说明》”)之“3.2复查”、“3.3新发现”修改为“新发现和复查调查对象应以2007年9月30日前,是否经过确认并相关文物管理机构进行了登记为据”。
三、编号和代码(一)《著录说明》之“3.1编号”,增加“编号是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对一个调查对象数据录入工作过程中随机产生数量登记的流水号”。
(二)《著录说明》之“4.2代码”,删除“根据《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档号编制规则》确定的不可移动文物代码”,修改为“是以数字形式表示调查对象主要要素状况的字符串,编码规则由国家文物局制定”。
四、《登记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补充说明》(以下简称“《补充说明》”)对《登记表》的部分调查指标顺序和含义作了适当调整和补充,具体是:(一)《登记表》指标顺序的调整(见《登记表》指标顺序变更情况对照表)(二)指标内容变更情况1.级别:将“级别”改为“复查对象”。
撤销“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改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未定”改为“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2.面积:撤销“保护范围面积”、“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两个指标,“分布面积”、“建筑占地面积”统一改为“面积”。
其中:古遗址、古墓葬为分布面积,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占地面积,石窟寺、摩崖石刻、岩画为立面面积,碑刻、石雕为占地面积。
文物古籍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文物古籍的保护现状、传承现状以及社会认知度,我们特开展此次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国文物古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请您抽出几分钟时间,如实填写以下问卷。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A. 男B. 女2. 您的年龄段是?A. 18岁以下B. 18-30岁C. 31-45岁D. 46-60岁E. 60岁以上3. 您的职业是?A. 学生B.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C. 企业员工D. 自由职业者E. 其他4. 您所在的城市是?二、文物古籍认知5. 您对文物古籍的了解程度如何?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一般了解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6. 您知道以下哪些文物古籍?(可多选)A. 《四库全书》B. 《史记》C. 《红楼梦》D. 《资治通鉴》E. 《西游记》F. 其他(请注明:_______)7. 您认为文物古籍在哪些方面具有价值?(可多选)A. 文化价值B. 历史价值C. 艺术价值D. 科学价值E. 其他(请注明:_______)三、文物古籍保护现状8. 您认为目前我国文物古籍保护现状如何?A. 非常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E. 非常差9.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文物古籍保护造成影响?(可多选)A. 自然因素(如虫蛀、霉变等)B. 人为破坏(如盗窃、毁坏等)C. 管理不善D. 资金投入不足E. 其他(请注明:_______)10.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文物古籍的保护?(可多选)A.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B. 加大资金投入C. 提高公众保护意识D. 加强文物古籍修复技术E. 其他(请注明:_______)四、文物古籍传承现状11. 您认为我国文物古籍传承现状如何?A. 非常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E. 非常差12.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文物古籍传承造成影响?(可多选)A. 传承人数量不足B. 传承人老龄化C. 传承方式单一D. 传承内容陈旧E. 其他(请注明:_______)13.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文物古籍的传承?(可多选)A. 加强传承人培养B. 创新传承方式C. 丰富传承内容D. 加大宣传力度E. 其他(请注明:_______)五、其他14. 您对文物古籍保护与传承还有什么建议或意见?感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
文物流失调查报告
文物流失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文物流失的问题却时有发生,给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揭示文物流失的原因和途径,为防止和减少文物流失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等多种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文物收藏者和相关机构,以了解他们对文物流失的看法和经历;访谈对象包括文物保护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以获取他们对文物流失问题的认识和意见;文献资料主要包括相关政策法规、新闻报道和研究论文等。
三、调查结果1、文物流失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文物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二是盗窃、走私等非法行为;三是文化交流、移民等人为因素。
其中,盗窃和走私是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这表明了文物保护措施的不足和执法不力等问题。
2、文物流失的途径根据调查结果,文物流失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非法交易;二是私人收藏;三是盗窃和走私;四是非法的考古发掘。
其中,非法交易是最为主要的方式之一,这表明了文物市场的监管不力和国际合作不足等问题。
四、对策建议为了防止和减少文物流失,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加大对盗窃、走私等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文物走私和非法交易;三是加强文物鉴定和登记工作,建立完善的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四是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五、结论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文物流失问题仍然存在,给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防止和减少文物流失,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才流失问题日益凸显。
红色文物保护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深入了解红色文物的保护现状、传承状况以及公众对红色文物保护的认知程度,我们特制定此调查问卷。
本问卷旨在收集有关红色文物保护的信息,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您的参与对我们非常重要,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几分钟时间填写问卷。
所有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学术研究。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男()女2. 您的年龄段:()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3. 您的职业:()学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其他二、红色文物保护认知4. 您是否了解红色文物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非常了解()了解一些()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5. 您认为红色文物保护在传承红色文化方面的重要性如何?()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不知道6. 您认为红色文物保护工作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可多选)()资金投入不足()保护技术落后()管理机构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公众保护意识淡薄()其他三、红色文物参观与传承7. 您是否参观过红色文物景点?()经常参观()偶尔参观()很少参观()从未参观8. 您认为参观红色文物景点对传承红色文化有何作用?()提高公众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丰富文化生活()其他9. 您认为以下哪些途径有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可多选)()红色文物景点免费开放()举办红色文化讲座()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宣传红色文化()其他四、红色文物保护建议10. 您认为如何加强红色文物保护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护技术()完善管理机构()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其他11. 您对红色文物保护工作有何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问卷!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红色文物保护现状,为传承红色文化贡献力量。
普查登记表数据审核填写规范及要求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数据审核填写规范及要求文物普查登记表是文物普查重要成果的载体。
为了进一步规范数据审核和填写表格,现依据国家文物局制定的有关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规范的要求,并结合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实际情况,再次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表格各页设臵的栏目分别叙述其填写规范和基本要求,以便审核普查数据和进一步修改中参照执行。
表格第一页:复查、新发现:所谓新发现,既可以是本次普查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也可以是第二次普查(或其他调查工作)之后发现的、未正式登录在册的对象。
/复查,特别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一个以上独立文化遗存,根据情况区分,分别登记。
/被复查者,公布保护单位后,已搬迁,现维持原貌,按一处登记,并注明原地。
/《登记表》分纸质文本记录、电子文本录入,两者要素、信息、数据必须一致。
/《登记表》信息、数据一经上报,不得变更。
/《登记表》各项数据,用法定计量单位表述。
名称:简约、准确、易懂、应避免重复。
复查的对象用原名,新发现的按定名标准命名。
一般来说为能使复查结果和原登记情况进行复核,名称以不改动为最好,除非原名称确实存在错误。
如果确需更改应在“备注栏”中说明原因,并一定要将原登记名称标注清楚。
/地名:用法定、通行的名称,不用机构、单位名称。
/古遗址:最小行政区域名或自然地名+遗址,同地有多处遗址,地名后+方位+遗址;类别或性质特殊的,最小行政区域名或自然地名+类别(性质)+遗址。
/古城址:有名称者用原名,无名称者,同古遗址命名。
/同一地点,含有多种文化内涵,难以确定主体或有截然不同性质的多个遗存时,应分为多处分别登记。
审定人(签字):填写县(区)普查队负责人。
抽查人(签字):填写省普查办成员。
表格第二页:名称:同第一页,全称。
代码:省普查办填写。
地址及位臵:省、市、县、乡(镇、街道办)、村(街、巷、社区),与某参照点相对位臵、距离、范围、四至等。
历史文物表格
1.文物古迹评估表(参见《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2.文物古迹价值(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精神价值)评价(3) 汇集历史文献要求(参见《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6.2.1)⏹ 有文必录,收录有据,不厌重复,不作删节⏹ 不以现在的是非标准取舍历史记录,不以现在的认识水平分辨真伪 ⏹ 慎重注释,只作技术性注解,不作是非评价3.真实性、完整性评价(参见参考文献9 C ,11)文物调查不能忽略的问题环境,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环境现状及其变迁历史重要历史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遗留的痕迹设计、施工者,材料供应地和业主的事迹文物古迹修缮及改建的历史在当时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历史遗迹附属文物和题记记录档案历史文献汇集现状勘测报告保护工程档案监测检查记录开放管理纪录6.2.1汇集历史文献要求:1、有文必录,收录有据,不厌重复,不作删节;2、不以现在的是非标准取舍历史记录,不以现在的认识水平分辨真伪;3、慎重注释,只作技术性注解,不作是非评价。
6.2.2现状勘测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调查报告,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地貌、污染源流,生态质量、植被分布和动物活动情况等;2、文物古迹调查记录,各种深度的调查记录都应收入;3、对文物古迹原状和现状认定的各种证据及论证材料;4、保护工程实施以前的状态,重点是结构、材料的稳定性分析和重要损伤的勘测鉴定结论;5、附属文物登记;6、比例精确的环境地形图、古迹总平面图和必要的立面、剖面图;7、照片、录相等直观形象资料。
6.2.3保护工程档案的内容首先要符合国家建设工程档案的要求,同时要针对文物保护的特殊要求,增加相应的内容,主要有:1、现状勘察报告;2、评估研究报告;3、方案论证报告;4、修补、更换、增减构件记录;5、特殊工艺及施工方法记录;6、实验室及现场试验报告;7、照片、录相等直观形象资料。
6.2.4监测检查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可能发生变形、开裂、位移和损坏部位的仪器监测记录和日常直观形象记录;2、对消防、避雷、防洪、固坡等安全设施定期检测的记录;3、游人和其他社会因素对文物古迹及其环境影响的观察记录;4、对影响保护的社会因素的调查分析;5、对经济效益的分析。
历史 文物调查报告
历史文物调查报告历史文物调查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物的调查研究,深入挖掘了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探讨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物的必要性。
通过对历史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引言:历史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智慧。
历史文物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物的调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物,以及历史文物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一、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历史文物是研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历史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历史文物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它们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技术和方法的研究,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措施,确保历史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传承和利用,通过展览、教育和研究等方式,使历史文物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传承。
三、历史文物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历史文物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历史文物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历史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其次,历史文物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记忆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对于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历史文物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通过对历史文物的欣赏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
结论:历史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物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度汇总表
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度汇总表
填报单位:汇总截止时点:2009年8月31日
汇总说明:河南省共辖地市级行政区域个,县级行政区域个。
截至2009年8月31日,各级普查办人员合计人,一线普查队员合计人。
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至2009年8月31日,累计到位文物普查经费万元(不含中央财政补助经费),其中省级财政到位万元,共有0个地市级财政到位0万元,个县级财政到位万元; 2009年省级财政已到位万元,共有0个地市级行政区域到位0万元,个县级行政区域到位万元。
截至2009年8月31日,共有个县级行政区域启动了实地文物调查,仍有个未启动,全境普查启动率为(启动率=已启动乡镇数/全省乡镇总数);共有个县级行政区域完成实地文物调查,其中有个已验收合格,仍有个县级行政区域未完成实地文物调查,全境普查完成率为(完成率=已完成乡镇数/全省乡镇总数)。
截至2009年8月31日,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处,其中新发现处,复查处;调查登记消失文物处。
注:乡镇包括区公所、乡、苏木、民族乡、民族苏木、街道等同级行政区划单位。
制表人:____________ 审定人:____________ 审定日期: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
历史文物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历史文物的现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A. 男B. 女2. 您的年龄是: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您的职业是:A. 学生B. 企事业单位员工C. 自由职业者D. 退休人员E. 其他二、文物认知与关注4. 您对历史文物的了解程度如何?A. 非常了解B. 较为了解C. 一般了解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5. 您平时关注历史文物的渠道有哪些?A. 电视节目B. 互联网C. 报纸、杂志D. 图书馆、博物馆E. 其他6. 您认为我国历史文物在哪些方面具有价值?A. 历史价值B. 文化价值C. 艺术价值D. 科学价值E. 以上都是三、文物现状与保护7. 您认为我国历史文物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A. 保护不到位B. 知识产权保护不足C. 资金投入不足D. 人才缺乏E. 其他8. 您对我国历史文物保护现状的满意度如何?A. 非常满意B. 满意C. 一般D. 不满意E. 非常不满意9. 您认为哪些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我国历史文物?A. 加大资金投入B. 加强立法保护C. 增强公众保护意识D. 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水平E. 其他四、文物利用与传承10. 您认为如何更好地利用历史文物?A. 开发文化旅游B. 举办文物展览C. 拍摄纪录片D. 其他11. 您对我国历史文物传承的看法是:A. 应重视传承B. 传承与保护并重C. 传承与利用并重D. 传承与开发并重E. 其他12. 您认为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历史文物?A. 加强宣传教育B. 提高文物知名度C. 举办文化活动D. 其他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本问卷!您的意见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
文物调查笔录
文物调查笔录
调查对象:文物专家
记录员:[记录员姓名]
日期:[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调查地点]
调查目的: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价值和保护措施等相关信息。
调查过程:
1. 调查文物名称:[文物名称]
2. 文物年代:[文物年代]
3. 文物类别:[文物类别]
4. 文物起源:[文物起源和传承信息]
5. 文物特征:[文物的独特外观和特征]
6. 文物价值:[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等]
7. 保护状况:[文物目前的保护状况,如有修复或保护措施的描述]
8. 重要性:[文物对于研究某一历史时期、文化遗产或特定文化群体
的重要性]
9. 是否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是否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
单位,如是,还可以记录保护单位的级别和专项保护措施]
10. 展览情况:[文物目前是否有固定的展览场所]
11. 相关研究成果:[对该文物的相关研究成果或专家意见的简要介绍] 备注:
以上调查信息仅供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目的或传播。
如有更详细的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需求,请联系相关文物管理部门或专业研究机构及人员。
国宝文物状况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国宝文物的保存状况、流传历程以及公众认知程度,我们特此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文化遗产。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男()女2. 您的年龄:()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3. 您所在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国宝文物认知4. 您对我国国宝文物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5. 您认为我国国宝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您是否参观过博物馆或文物展览?()是()否7. 您参观博物馆或文物展览的频率:()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每年一次()偶尔()从不三、国宝文物保存状况8. 您认为我国国宝文物的保存状况如何?()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非常不好9.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国宝文物的保存有较大影响?()自然环境()人为破坏()技术手段()资金投入()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您认为我国在国宝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加强文物保护技术()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完善文物保护法规()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国宝文物传承与发展11. 您认为我国国宝文物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人才匮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市场需求()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您认为应该如何推动我国国宝文物的传承与发展?()加强宣传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您对我国国宝文物的传承与发展有何期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本问卷!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将认真分析并加以改进。
文物古迹评价表
1.文物古迹评估表(参见《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2.文物古迹价值(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精神价值)评价(3) 汇集历史文献要求(参见《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6.2.1)⏹ 有文必录,收录有据,不厌重复,不作删节⏹ 不以现在的是非标准取舍历史记录,不以现在的认识水平分辨真伪 ⏹ 慎重注释,只作技术性注解,不作是非评价3.真实性、完整性评价(参见参考文献9 C ,11)文物调查不能忽略的问题环境,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环境现状及其变迁历史重要历史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遗留的痕迹设计、施工者,材料供应地和业主的事迹文物古迹修缮及改建的历史在当时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历史遗迹附属文物和题记记录档案历史文献汇集现状勘测报告保护工程档案监测检查记录开放管理纪录6.2.1汇集历史文献要求:1、有文必录,收录有据,不厌重复,不作删节;2、不以现在的是非标准取舍历史记录,不以现在的认识水平分辨真伪;3、慎重注释,只作技术性注解,不作是非评价。
6.2.2现状勘测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调查报告,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地貌、污染源流,生态质量、植被分布和动物活动情况等;2、文物古迹调查记录,各种深度的调查记录都应收入;3、对文物古迹原状和现状认定的各种证据及论证材料;4、保护工程实施以前的状态,重点是结构、材料的稳定性分析和重要损伤的勘测鉴定结论;5、附属文物登记;6、比例精确的环境地形图、古迹总平面图和必要的立面、剖面图;7、照片、录相等直观形象资料。
6.2.3保护工程档案的内容首先要符合国家建设工程档案的要求,同时要针对文物保护的特殊要求,增加相应的内容,主要有:1、现状勘察报告;2、评估研究报告;3、方案论证报告;4、修补、更换、增减构件记录;5、特殊工艺及施工方法记录;6、实验室及现场试验报告;7、照片、录相等直观形象资料。
6.2.4监测检查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可能发生变形、开裂、位移和损坏部位的仪器监测记录和日常直观形象记录;2、对消防、避雷、防洪、固坡等安全设施定期检测的记录;3、游人和其他社会因素对文物古迹及其环境影响的观察记录;4、对影响保护的社会因素的调查分析;5、对经济效益的分析。
参观博物馆记录表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
活动记录
展厅名称
山东历史文化展厅明朱檀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厅
活动问题
1.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各有哪些文化遗存?(请列举各自的代表作品)
2.夏商周时期有哪些典型的青铜器?请列举名称及其用途?
3.请每位组员记录一件该展厅中印象最深的文物并做简单介绍组长汇总。
4.参观明朱檀墓出土文物精品展,每人记录两件精品文物,感受明朝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平。
活动准备
记录成果
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标准
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标准
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标准是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对文物的普查采集工作所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以下是可能包括在这些标准中的内容:
1. 普查对象:包括文物建筑、文物遗址、文物古迹、文物博物馆、文物陈列馆、文物修复工程、文物珍贵文献档案、民间文物、口述传承等文物类型。
2. 普查内容:包括文物的基本信息、文物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文物类型、文物等级、文物状况评估、文物数量、文物价值评估等。
3. 普查方法:包括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影像摄录、测绘测量等多种方式,用于获取文物的相关信息。
4. 数据采集: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包括文物照片、文物资料和文物调查表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
5. 数据标准化:对采集的文物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数据共享:将普查所得的文物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建立文物信息数据库,供相关部门和公众共享和利用。
7. 管理和保护:依据普查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包括保护规划、修缮工程、保护区划等。
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标准的规定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国范围内的文物资源情况,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文物事业的发展和传承。
历史文物古迹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特此开展此次调查问卷。
本问卷旨在收集广大民众对历史文物古迹的认知、兴趣和保护意识等方面的信息。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您的学历:A. 小学及以下B. 初中C. 高中/中专D. 大专E. 本科F. 研究生及以上二、对历史文物古迹的认知4. 您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了解程度: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一般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5. 您认为以下哪些历史文物古迹最具代表性?(多选)A. 秦始皇兵马俑B. 长城C. 故宫D. 兵马俑E. 奇迹敦煌F. 其他(请说明:_________)6. 您认为以下哪些历史文物古迹对当地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多选)A. 古建筑B. 古墓葬C. 古遗址D. 古城墙E. 古桥梁F. 其他(请说明:_________)三、对历史文物古迹的兴趣7. 您对以下哪些历史文物古迹感兴趣?(多选)A. 古建筑B. 古墓葬C. 古遗址D. 古城墙E. 古桥梁F. 其他(请说明:_________)8. 您参观历史文物古迹的频率:A. 经常参观B. 偶尔参观C. 很少参观D. 从未参观四、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9.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最为重要?(多选)A. 政府保护B. 社会力量保护C. 个人保护D. 科学技术保护E. 其他(请说明:_________)10.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多选)A. 加强宣传教育B.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C. 提高公众参与度D. 严格执法E. 其他(请说明:_________)11.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历史文物古迹遭到破坏?(多选)A. 自然因素B. 人为破坏C. 管理不善D. 环境污染E. 其他(请说明:___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问卷!请您在填写完毕后,将问卷提交至以下邮箱:*******************。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表样表(一)
6、席雷地,男,(1929- ),山阳县中村人。以传唱《兰草调》系列“调子”民歌而闻名。其传唱的《老兰草》、《兰草调》已编入国家文化部“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歌集成陕西省卷》。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全国的研究表明,中国民间歌曲的产生和传唱从何年代开始,均无定论。商洛民歌也很难考查出其准确的产生年代。但据一九七七年文物部门在商县(现商洛市商州区)紫荆出土的“泥质红陶哨”(仰韶文化遗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商洛的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能发单音的简单乐器。史学家结论:人声抒发情感应早于乐器制造。
王窑乡高桥村人
相关资
料
本项目的相关资料,统计如下
记录稿(页)
129页
录音带或录音光碟
(盒/张)
25张
录像带或录像光碟
(盒/张)
38盒
照片(张)
563张
调查人
姓名
王美霞
文化程度
初中
详细住址或工作单位
延安市安塞县后腰镇庄西村106号
电话
0915——2693652
调查
时间
2005年3月
调查地点
延安市安塞县后腰镇马庄村10号
74盒
照片(张)
25张
调查人
姓名
王岳
文化程度
大专
详细住址或工作单位
商洛市群众艺术馆
电话
0915——2689426
调查时间
2008年10月
调查地点
商洛市商州区后唐村10号
表格可根据内容需要自由扩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具
与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有关、或有历史代表性的刑狱用具。
生产
用品
其他反映生产力发展各阶段的有代表性的工业、农业、手工业、交通、通讯、科技等的生产工具、用具以及科研仪器、设施设备。
生活
用品
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曾经使用过的、或反映生产力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有代表性的生活用品,如服饰、首饰、家具、家用电器、办公用品、文具等。
表1:调查编号:
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
调查登记表
收藏单位名称: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区、州、盟):
县(区、市、旗):
调查人(签字):日期:年月日
审定人(签字):日期:年月日
抽查人(签字):日期:年日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
收藏单位(盖章):
单
位
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
情
货币
票证
具有重要意义或存世量少、有代表性的货币、邮票、供应证券、股票、工业券、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等。
宗教
用品
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有关的,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宗教用品,如造像、经书、法衣、器皿、法器、仪仗、宗教画等。
武器
装备
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战役、重要人物有关的,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兵器、弹药和军用车辆、机械、器具、地图、通讯器材、防护器材、观测器材、医疗器材、被服及其他军用物品。
负
责
人
姓名
邮政编码
职务
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
传真
移动电话
单位网址
电子邮箱
是否有国家认定的文物
□是
文物藏品总数
(件/套)
已定级文物(件/套)
未定级文物
(件/套)
一级文物
二级文物
三级文物
一般文物
建
档
情
况
是否已建文物纸质档案
□是□否
保管请况
库房面积(平米)
是否已建文物数字档案
□是□否
保管人员数量(人)
□否
如无国家认定的文物,是否有以下物质遗存
2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手稿和图书资料。如古代简牍、帛书、甲骨、盟书等。古代书籍、经书、信札、文书档案、舆图、契约、试卷、药方、剧本等。可移动的古代石经、碑刻、墓志、经幢、哀册、谥册等。古代木刻经版等。其他古代文字、文献资料等。
3
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如古代建筑、墓葬建筑构件,如画像砖、画像石、砖雕、城砖、板瓦、筒瓦、瓦当、滴水、斗拱、藻井、塔刹等。古代钱币、钱范、钞版等。古代服装、服饰、冠履、带具等。古代首饰、佩饰等。古代礼器、仪仗等。古代机械、仪器、仪表、钟表、医疗器具等。古代兵器、刑具等。古代生产工具,如农具、织机等。古代食具、酒具、茶具等。古代炊具等。古代烟具等。古代盥洗梳妆具,如古镜、梳妆盒等。古代度量衡器等。古代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笔筒、文具盒、墨盒、印泥盒、笔山、笔洗、水注、水盂、镇尺、臂搁、墨床等。古代玺印、封泥、章料等。古代体育用具、棋具、卜赌具、玩具等。古代乐器及构件等。古代灯具、香具、炉具等。古代宗教法器等。古代家具及构件等。古代车马器、交通用具及构件等。古代符节腰牌、牌匾等。古代葬具与明器等。其他古代生产、生活用具等。
徽章
证件
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徽章、证件,如奖章、勋章、奖状(立功喜报)、纪念章;机关(学校、团体)证章、证件、证书,以及其他标志符号等。
旗帜
匾额
具有重要意义的旗帜、匾额,如国旗、军旗、奖旗、舰旗、队旗、锦旗、贺幛等各种标志性、识别性旗帜;记录近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匾额、招幌等。
印信
图章
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机关、政党、群众团体、军队等使用过的关防、公章、各种印信,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使用过的印章等。
艺术品
近现代各门类美术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大师、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产生过重大影响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美术艺术作品。各民族有代表性的年画、剪纸、风筝、皮影、雕刻、漆器、刺绣等工艺美术品。
宣传品
重大事件、重要活动中散发、张贴的传单、标语、漫画、捷报及其他宣传品。具有代表性的海报、招贴画、广告等。
请打
(√)
数量
(件)
1
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如古代雕塑、造像等。古代绘画,如壁画、纸本绘画、绢本绘画、帛画、木板画、木刻版画、年画、铜版画、油画、漆画、画扇、水陆画、唐卡等。古代书法,如名人墨(字)迹、尺牍、碑帖拓本、法帖原石等。古代纺织(绣)品,如棉、麻、丝、毛制品、缂丝、刺绣、堆绫等。其他古代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
手稿
手迹
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或其他有价值的手迹原件等。
书籍
报刊
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收藏或批注过的书籍报刊等。在近现代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或具有特殊意义的书刊报纸原版等。存世较为稀少、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出版物等。
音像
制品
记录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活动,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历史变迁的各种原版照片、胶片、唱片、磁带、珍贵拷贝等。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文物、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单位性质
□机关
□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
□其他
单位类型
□博物馆、纪念馆
□图书馆
□美术馆
□档案馆
□其他
是否属于文物系统
□是
□否
通讯地址
5
列入国家文物局《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目录的作品。
6
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如: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
7
其他属于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可移动的物质遗存。
况
调查编号
单位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上级主管
机构
隶属关系
□中央属
□省属
□地市属
□县区属
□乡镇街道属
□其他
所
属
行
业
、
系
统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
1949年以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以及反映近现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和与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或著名人物有关的实物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实物。如文献文书:具有重要意义的奏折、公约、条约;各种重要会议的决定、决议、宣言;各种机关(党派、政府、军队、团体及其他机构)的文书、布告、电报、报告、指示、通知、总结等原始文件;重要的契约、合同、析产书、帐薄、家(族)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