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看中国民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红楼梦看中国
姓名:***
班级:******
学号:********
从红楼梦看中国民俗
——浅谈《红楼梦》与中国民俗文化【内容提要】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曾被誉为“形象的百科全书”。负此盛名不仅源于曹公创造了一个红楼的世界,更在于他将传承于民间的民俗事象融入到小说的背景与氛围中,再通过其中的细节一一展现出来。所以,当我们在研究《红楼梦》的“时代精神”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所属时代的“风俗概况”和“宗教信仰”。试看《红楼梦大辞典》开列的细目:语词典故、服饰、器用、建筑、园林、饮食、医药、称谓、职官、典制、礼俗、岁时、哲理宗教、诗歌韵文、戏曲、音乐、美术、游艺、红楼人物(命名)、文中人物、地理,等等,共21项。这些详尽的记载也揭示了《红楼梦》与中国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
红楼梦;宗教信仰;民俗文化;
【正文】
“有创见的书籍传布在黑暗的时代里,犹如一些太阳光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凭借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书本是将圣贤的心照射到我们心里的忠实的镜子”——吉本
在封建社会时期,《红楼梦》是一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弘中华之传统文化于海内外的华夏瑰宝。人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稳如泰山,五岳之首的不朽名著,集当时文明成果之精华的百科全书。在我看来,《红楼梦》如同一朵兀自从百花园中绽放出来的光鲜艳丽、艳冠群芳的百花之最,不同于昙花的转瞬即逝,却有如梅花的傲骨红梅,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红楼梦》被列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原因除了其自身所拥有的艺术成就之外,更因为它是一本包罗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各基本层面的巨著。《红楼梦》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回顾、总结、浓缩和艺术的表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已经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化石和标本了。
一.《红楼梦》中的宗教文化
宗教信仰贯穿于《红楼梦》的始末。宗教信仰也被称为一种“心
理民俗”,它也是人类心理活动和信息的传承。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 《红楼梦》的主旨是通过“求入于无生之域”, 来向我们“示其解脱之道”。我们从贾宝玉、甄士隐、柳湘莲、惜春、紫绢等人遁入空门, 以及一僧一道所唱的“好了歌”和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说中, 确实可以看出作品中的虚无主义色彩和顿悟解脱的禅意。小说中也写到许多寺庙景观,和尚道士尼姑,他们念经说法、布道化缘、僧道度缘。从水月庵、馒头庵、铁槛寺、地藏庵、清虚观到大观园内的栊翠庵;从小尼智能儿偷情到老尼净虚的图财害命;从王姑子说法、马道婆的魇魔法到贾敬炼丹烧汞、妙玉的带发修行,把宗教迷信之风俗散布在世俗的贾府内外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哲学派别有:儒、佛、道。这三中宗教派教,往往是相互渗透的,《红楼梦》之中,这三种思想错综复杂的得到了体现。《红楼梦》中,儒家思想反映的也比较复杂。这一点,在宝玉身上有所体现。虽然他“并不想自己是男子,须要为子弟的表率”,但是“父兄、伯叔、兄弟之伦,因是圣人之遗训”,却始终是“不敢违逆”的。于是有了宝玉虽对贾政等人追求功名、专习四书五经不赞许,却也不得不勉强应对。在遵从父母之命错娶宝钗时,也并没有随黛玉而去,反而参加了科考。最后出家时,也走到贾政船头,磕了一个头。此处可见宝玉亦或是曹雪芹还是抱有一定的君臣思想的。而宝玉的自始至终,对四书五经八股,对所谓的仕途经济不屑一顾,称自己为“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对于宝钗、湘云、袭人此类的劝说均视为“混帐话”,而又与和他不同“俗人”,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可见这也与儒家思想
背道而驰的。曹雪芹反对的是封建,而他也并非儒者,于是他的无可奈何便造就了《红楼梦》的亦儒非儒。《红楼梦》一开头,叙述石头的来历,是女娲补天所遗漏后修炼通了灵性。经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这一僧一道,又贯穿全书的始终。僧、道、女娲补天,便是佛家中所言,神女仙师了。同时,书中所写前世今生,因果所报,也正是佛家所一贯提及的。“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段《好了歌》的中心意思是说世界上你看所有的好的东西都是靠不住的,你只有把所有的好全都结束,所有的好都看穿,不追求,你的灾难、你的痛苦就可以结束。所以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和好变成了、了变成好同样的。这里所表达的好了之辩,色空之悟从宗教的观点看,就如同佛家思想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书中第一回提到的甄士隐,不慕名利,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生活。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见到通灵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佛家的观点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就其现象说似乎是真,是有;就其本质说是假,是无。前者是世俗人的看法,后者才是真理。这副对联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
反而当成虚无。《红楼梦》中的巫婆神汉,却是地道的民间信仰,如马道婆那种铰纸人、扎针等习俗。萨满教贾府中之宁府里,确有未露名的女萨满。萨满很像贾珍儿媳秦可卿。萨满的责任维系氏族和睦团结。秦氏人缘深得贾宅两府上下人心;萨满是人与神的中介,有“敏知”、“预言”等奇能。萨满天职“先知先觉,未雨绸缪”,“凡事不预,临渊何悲”,一心为氏族兴衰系念。秦氏与凤姐预卜未来,显出奇能睿智;萨满善引领族人,在祝祭或梦幻中谒拜某些神或魂灵。宝玉进秦氏房中梦游“幻境”萨满擅治病,又擅于导引应婚男女健康媾合,传房术,助氏族人丁兴旺;萨满又能死后灵魂示警,预报吉凶;在实际生活中,穆昆(族长)与萨满是族权与神权的施行者,互为左右臂,彼此依赖,关系非同寻常。在二十五回中巫婆跳神寄名祖先崇拜宗教,一僧一道,淡化教派。人有所敬畏,否则“本我”会膨胀。自我、超我无法养成
二.《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
翻开《红楼梦》,章章节节中都充斥着中国古代的民族风情。大观园中的民俗事象可谓无所不包。而《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最主要集中在节日、宴会、婚嫁、丧葬、祭祀、日常生活等等方面。可谓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其中小说第二回提到了刚满周岁的贾宝玉“抓周”的故事。所谓“抓周”,又曰“抓取”,早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就有了这种民俗活动。又如小说第三回,贾宝玉与林黛玉初见时,宝玉身上戴的“寄名锁”、“护身符”,第八回写到的“长命锁”、“记名符”,薛宝钗胸前挂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