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年高考政治小热点:实体经济
2019年高考政治小热点:实体经济【热点材料】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要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制定退出实施办法,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
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最近几年,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互联网的冲击,实体行业越来越难做,不少地区出现了实体企业倒闭,当然受冲击最严重的还是实体零售业。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实体店的生意更难,大城市实体店的生意难做,中小城市实体店的生意更难做,高房租低利润,超低的营业额,大部分实体店只能勉强维持,有的是赔钱赔得受不了就关门了。
【热点分析】实体经济困难原因:(1)高房价、高房租使得实体经济成本压力增大。
(2)电商冲击,网上购物确实比实体店便宜,使得实体经济价格上没有优势。
(3)而产品由于竞争激烈价格持续下降,有的实体企业要么倒闭,要么向东南亚转移。
(4)部分居民由于放房贷压力加大,需求不足(5)创新不足,企业普遍不愿意在研发上加大投入.(6)产能过剩,使得企业的产品供过于求,很难销售出去。
(7)由于人民币贬值,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上升。
(8)贸易争端,订单减少,使得实体经济出现困难。
【联系考点】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2、人民币贬值,不利于进口。
3、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023)
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023)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3.08.28•【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023年8月28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请审议。
一、预算执行基本情况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预算的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粮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334亿元,同比增长11.5%。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849亿元,增长1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5485亿元,增长11.8%。
财政收入增幅较高,除经济恢复性增长带动外,主要是去年4月份开始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集中退税较多,拉低基数,今年相关退税恢复常态,1—7月同比少退16563亿元。
受此影响,税收收入特别是国内增值税大幅增长,相应拉高财政收入增幅。
从税收收入看,1—7月,全国税收收入117531亿元,同比增长14.5%。
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长84.2%,主要是去年同期退税较多、基数较低。
提升财政效能实施方案
提升财政效能实施方案首先,要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财政预算是财政管理的核心环节,合理编制和执行预算对于提升财政效能至关重要。
在预算编制方面,应充分考虑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确定财政支出的重点和重点领域,合理控制财政支出规模,确保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预算执行方面,要加强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各项支出进行动态监控和评估,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其次,要优化税收政策。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优化税收政策可以有效提升财政效能。
应当坚持税收法治化原则,加强税收征管,打击各种税收违法行为,确保税收的公平和规范。
同时,要优化税收结构,逐步减少对生产和消费的不合理税负,鼓励和支持创新和创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再次,要加强财政监管。
财政监管是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全程监控,建立健全的财政监管体系,加大对财政资金的审计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财政违法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稳健运行。
最后,要加强政府间合作。
提升财政效能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财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同时,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政府和市场有效对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总之,提升财政效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实施方案,才能实现财政效能的提升,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提升财政效能实施方案,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试题(老高考旧教材)专题4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题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3·河南新乡三模)T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以优质供给带动消费升级和内需扩大,推动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要求的是()①多种消费券叠加发放,提振消费信心②健全就业服务平台,增加劳动者收入③发展绿色农业,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④推动旅游与体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3·四川南充三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
下列措施符合加力提效要求的是()①加大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调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潜力充分释放②适当缩小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刺激社会投资增加→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③降低中小微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减轻企业税负→促进转型升级和激发市场活力④健全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3·陕西汉中二模)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赤字率拟按3%安排。
今年的赤字率比去年提高0.2%。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赤字率的提升,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②赤字率的提升,促进了融资成本稳中有降③赤字率的确定,有效刺激社会总供给④赤字率的确定,统筹了经济发展和安全关系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4.中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①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③能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④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3·山西运城三模)近年来,中央财政始终将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基本工资、保基层运转)作为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加快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2023年3月份第3周 政治好题推荐
2023年3月份第3周政治好题推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3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上两项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①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化解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风险②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社会总需求→推动经济稳步发展③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科创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和效益④降低环保领域信贷利率→环保行业资金流动性增强→助力绿色产业发展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2、社会革命是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
党一经成立即明确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除了私有制产生的社会根源③改革开放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④不断进行伟大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关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依据会议精神,2023年我们应重点( )①推动内外经济循环顺畅联通,盆外循环促进内循环,在参与国际循环中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②支持先进制造业率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提升其发展质量③集中优质创新要素和主体,加速“卡脖子”点上的突破,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④注重打破行业壁垒,以上下游循环畅通协调互动、产学研协同联动,提高重点产业链技术供给能力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4、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浅析近期我国财政政策基调
浅析近期我国财政政策基调一、财政政策含义与背景知识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我们作为普通民众,若能了解财政政策的含义与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于理解国家的财政政策是特别有帮助的。
财政政策第一个层级是宏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自身目标是财政可持续性。
还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2023年,政策的基调是“加力”,“加力”就是要扩大需求,扩大需求是为了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就是这四个目标。
为了促进四个目标的实现,就要保证财政可持续性。
财政政策可持续性怎么判断?一个判断方法是看赤字率,一般来讲赤字率不超过3%,以及政府债务余额不超过GDP的60%。
另外一个判断方法就是看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看看政府的净资产是不是在减少。
国际收支有四个项目,其一叫经常项目;其二是资本项目;其三是储备与结算项目;其四是错误与遗漏项目。
国际收支这个词经常会出现在报刊上或者是其他媒体上,大家也都看到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比如我们的外汇储备、出口盈余等等,这些涉及的词汇都属于国际收支范畴。
财政政策第二个层级是财政配置政策,配置目标针对支出结构的两类有效性——财政平等与财政配置效率。
财政平等的含义非常丰富,基本含义是财政(收入)负担和支出受益的分配,应尽可能有益于贫困者或弱势群体。
财政配置效率的基本含义是财政支出被优先配置于综合(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最高的公共用途,这意味着与上年相比,支出结构需要有较大幅度的调整;给定其他条件,调整幅度越大,越能表明从低优先级用途释放出来、随后被转移给高优先级用途的财政资源越多。
财政政策第三个层级是微观财政政策,运营绩效作为微观财政政策的适当目标,针对“支出使用”而非总额和配置,涉及把投入转换为产出以促进成果的运营过程。
“投入-产出-成果”由此构成分析微观财政政策有效性的结果链模型,它约束与引导决策者关注财政政策的微观效益:经济性(economy)、投入产出效率(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通常并称为“3E”,形成绩效审计的三个绩效维度,反映服务人民的政府本质,也是一线支出部门和机构的工作重心和基本责任。
财政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财政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作者:暂无来源:《国企管理》 2019年第4期减税降费,头等大事减税降费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举措,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实打实、硬碰硬,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今年减税降费的核心内容。
一方面,注重突出普惠性,将制造业等企业现行16% 的税率降到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 的税率降到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虽然保持6% 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对适用6% 这一档税率的一些行业,会采取加计扣除的方式,让他们的税负只减不增。
另一方面,注重与税制改革相衔接。
从2017 年7 月1 日增值税税率由17%、13%、11%、6% 四档简并到17%、11%、6% 三档之后,2018 年5 月1 日起又下调至16%、10%、6% 三档,这次又进一步调整到13%、9%、6% 三档,将有利于继续推进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
在降费方面,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到16%。
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稳岗和社保补贴力度。
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
财政支出,加大力度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根据经济形势和各方面支出需求,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同时,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
一是解决财政收支平衡问题。
要从两方面着手。
上次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我们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
同时,我们也要打好“铁算盘”,把该花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
人民周刊 / 2020年第5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这是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今年的财政政策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理解积极财政政策的新内涵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质”和“量”两方面发力,加强逆周期调节、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保持合理适度财政支出强度是一方面,优化资金配置和结构、提高使用效益是另一方面,而且更可持续。
在当前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增大、加力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确保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必须坚持节用裕民,在结构调整中更加突出政策的“提质”要求和“增效”导向,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到刀刃上。
这体现了一种内涵式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减税降费,通过减轻企业、个人负担,促进疫情防控、拉动经济增长。
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最重要的体现,财政把更多资源让渡给市场主体,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内生动力。
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党组书记、财政部部长 刘昆短期内财政收支矛盾会凸显,但从长远看,随着企业效益改善、税基扩大,财政收入形势会逐步好转。
要算大账、算长远账,即使眼前困难再大,也要坚决落实落细相关政策措施,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
当前,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关键是把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落实到位,让企业轻装上阵。
今年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增值税减税等政策。
例如,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为扩大产能新购置的相关设备,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纳税人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取得的收入,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同时,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吸引高端人才、促进出口增长等,继续研究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财政部门将与税务部门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牢牢把握“三个确保”要求,即确保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确保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确保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对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对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8.29•【分类】审议意见正文对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8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财政部部长刘昆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共有56人次发言。
现根据会议发言情况,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主要意见整理如下。
出席人员普遍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
大家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党中央确定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进一步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审议中,大家还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财税政策供给有些出席人员提出,应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形势分析,加力提效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各项财税政策更快见效。
有的出席人员提出,非税收入占比较高,不利于企业发展,一些地方收入虚转空转,影响收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政府应采取切实举措,降低非税收入的比例。
有些出席人员提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减少,“三保”等刚性支出压力加剧,加上债务因素,财政资金“十个坛子五个盖、哪里着火哪里盖”的现象并不少见。
应密切关注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财力状况,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跟踪监督,全面、系统掌握各地方财政运行情况,加强动态研判,适当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同时,加强对政府中长期收支状况的研判,研究推进财政可承受能力测算评估,确保政府财力能兜底、可持续。
有的出席人员认为,中央财政对增值税地方留抵退税实施补助的政策效果较好,对稳就业、保市场主体起到积极作用,建议适当延长实施期限。
2023届高考政治备考时政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3届高考政治备考时政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时政背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会议要点如下:第一,总基调:全力拼经济。
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
可以考虑将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以上,释放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提振各界信心的信号。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明确提出“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
预计2023年将提高赤字率,扩大地方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稳增长、扩内需、保民生。
第三,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预计货币政策继续降息降准,延续适当宽松。
政策性工具和结构性工具发力宽信用,在推进基建、支持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楼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提振市场信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会议明确强调“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
”“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56789”的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根本保障,只有民营经济信心提振,2023年中国经济才有望恢复市场活力和实现经济复苏。
经过世界各国上百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否定市场经济、否定民营经济就是破坏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这在经济史和基本理论上是十分清楚的。
守护市场经济的常识,是经济学者的使命。
会议明确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五,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涵盖内容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涵盖内容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涵盖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经济竞争。
如何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推动经济发展,成为了一个国家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指什么?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采取措施,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缓解经济下滑压力的一种政策。
它与货币政策相对,是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积极财政政策在缓解经济下滑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1. 刺激经济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纳税人负担等方式,加强了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
例如,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2. 缓解经济下滑压力在经济下滑和萧条时期,积极财政政策可以发挥降息、降低税负等作用,缓解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经济危机的出现。
3. 改善经济结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刺激某些领域的需求,引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
例如,加大对环保、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支持,能够推动经济向更为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三、如何加力提效?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仅可以刺激短期需求,还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够促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区域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2. 降低税负降低税负,特别是降低企业税负,能够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市场竞争力,激励企业创新和投资。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降低税负还能够缓解融资难题,提高生产效率。
3. 增加社会保障和教育投资增加社会保障和教育投资,不仅能够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发展,提高整体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4. 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为了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政府可以通过推出各类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人投资、消费和创业,从而刺激市场需求。
推动财政运行提质增效的举措
推动财政运行提质增效的举措推动财政运行提质增效是许多政府和组织的目标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举措,可用于优化财政运行,提高财政效益:1. 预算管理创新:引入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等新的预算管理模式,更精确地规划资金分配,确保每一笔开支都与实际需要和政策目标相符。
2. 绩效评估与考核: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政府机构和项目进行定期评估,将资源优先分配给绩效出色的部门,激励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3. 开源节流:通过拓展财政收入渠道,如优化税收政策、推动创新产业发展等,实现财政收入的增加。
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债务管理优化:确保债务资金的有效使用,避免过度借债。
通过债务融资来支持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和发展项目,提升财政效益。
5. 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优化社会保障政策,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提高保障水平,减轻社会负担。
6. 数字化财政管理:引入信息技术,实现财政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的效率,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7. 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优化资源配置。
8. 风险管理与防范:加强风险评估和监管,防范财政风险,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9. 财政透明度提升:提供更多的财政信息和数据,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财政运行情况,增强监督和参与。
10. 人才培训与管理:建立财政人才培训和管理体系,培养专业化的财政人才,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这些举措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制度和政策,促进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财政运行的提质增效。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意义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意义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有以下重要意义:
1. 经济稳定性。
加力提效的财政政策有望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通过支持就业、改善收入分配、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维持社会稳定。
2. 促进产业升级。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还将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企业和产业,推动现代化制造业升级,提高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
3. 加强民生保障。
加力提高财政政策的效应还将帮助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
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长期存在。
加力提高财政政策的效应将帮助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5. 推动结构调整。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还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从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内需驱动,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
2024年九省联考河南高考政治真题(含答案)
2024年九省联考河南高考政治真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导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答案:B2. 以下哪项属于我国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A. 税收政策B. 行政命令C. 法律法规D. 信贷政策答案:D3. 以下关于我国外交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C.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C4. 以下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的核心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最高形式答案:D(以下题目略)二、非选择题(共60分)1.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材料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强逆周期调节,强化政策协同。
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以适度的货币供应支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1)根据材料一,阐述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
(6分)答案:原因: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适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出口增长等政策。
这些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下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组成部分的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积极的。
目前我国经济出现市场型过冷状态,直接表明我国的企业部门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已拥有“过剩”的资源和要素,可以并且必须转用到政府部门上来了。
因此,市场过冷的根本经济涵义就在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应从以往过多注重个人产品的生产,转到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共产品的供应上来,具体地看主要是应当较大幅度增加政府的预算支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首先需要作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方面的先期准备;而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又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赶上世界发展潮流和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问题。
由于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增大个人产品的产量,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为首要目标,这是完全正确的。
但也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欠债”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路不畅,电不明,水不足,话不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已愈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离满足经济腾飞的需要仍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样,我国目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意义,就不仅是刺激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实现8%增长率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通过财政政策的运作,调整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GDP中的相对份额,从而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打基础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国债大规模增发的背景下,国债的发行收入应基本上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而不应用于填补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亏空,这应是我国财政避免陷入债务危机的基本前提。
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必须以经常性收入为来源,而国债作为财政的临时性和补充性的收入来源,显然不宜用于经常性开支,否则必将出现国债规模逐年递增的惯性膨胀状态,而使财政陷入债务危机之中。
2023我国财政政策目标
2023我国财政政策目标
2023年,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加力提效”。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通过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
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新年伊始,各地紧锣密鼓开展部署,加码财政支出,为经济进一步企稳向好注入强劲动能。
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
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作者:蒋震来源:《小康》2019年第04期近日,备受各方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这次会议系统总结了2018年的经济工作,并对2019年经济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会议强调宏观经济政策“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妥善处理好短期稳定增长政策力度和中长期培育发展新动能制度的内在关系。
目前,经济社会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节点,中国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9年,中国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在稳定总需求的同时,发挥好财税政策的结构性调控优势,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是要做到“加力”和“提效”。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矛盾在于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聚焦于问题导向,以促进结构优化作为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构建统一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激活市场活力,特别是激活实体经济的活力,更好地抵御宏观经济运行的诸多风险,培育形成适应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和必要选择。
随着“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相关政策不断落实,还有一批重大项目在加快推进。
下一步,从财政政策来看,应该围绕四个方向来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传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并不是意味着所有地区“同步”转换。
我们看到,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仍然有着广阔的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空间,优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引领中国实现现代化转型,我们不仅要立足于解决后发地区的基础设施“补短板”问题,继续加强传统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实现,更要有足够的前瞻性,让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拓展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促进社会融合的平台和纽带,“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更加开拓区域基础设施的连通空间,对传统投资增长空间的挖掘将会有助于带动新一轮的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互联网领域的巨大技术进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在慢慢改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工程、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数据信息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新关键要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人类社会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信息社会转型的重要节点,网络空间甚至成为新的社会聚集形态。
2019届高考政治选择题专项训练第14题
②减轻地方财政负担,避免地方出现财政赤字现象
③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④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发挥财政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提出,加大减税降费,通过“放水养鱼”增强实体经济内生动力,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减税。“放水养鱼”发生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
①体现税制的公平合理性,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②目的在于切实减轻广大纳税人的负担,实现返税于民
③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④实施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是为了避免对纳税人重复征税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1.根据如图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经济增长须依靠赤字财政政策B.财政收支增加与GDP增长速度同步
①实施强势的经济刺激政策缓解经济下行压力②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实施了由投资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④优化财政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和资源合理配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意思是说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社会的法则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下列经济现象与老子关于社会法则的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 )
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生产扩大→拉动经济增长
②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③降低增值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④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条件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条件1.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常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时候采取的。
在经济下行和衰退时,政府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消费,促进经济复苏。
但是财政政策并不是万能的,它需要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政策形成协调的整体性措施,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2. 充足的财政收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有充足的财政收入作为支撑。
政府需要通过税收、国有资产收益等途径来保证资金来源,以支持各种扶持政策的实施。
如果财政收入不足,政府将不得不借债来支持财政支出,这会增加债务负担,并可能带来其他财政风险。
3. 充裕的财政储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需要有充裕的财政储备作为后盾。
作为一项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有长期规划和稳健的执行,需要随时准备应对意外的财政风险,如天灾、社会不稳定等因素。
只有有充足的财政储备,政府才能够更加从容应对财政风险,更好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4. 健全的改革机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有健全、合理的改革机制作为支撑。
在推动财政政策时,政府需要考虑如何优化税制、改革财政体制、优化政府职能等诸多问题,以推进人民币汇率并持续地推进结构性改革。
只有有健全的改革机制,才能够更好地推进财政政策,让其发挥最大的效果。
5. 合理的政策制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
政策制定需要考虑具体情况,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政策的制定应该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实际因素和影响,以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总结本文列举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具备的五个条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充足的财政收入、充裕的财政储备、健全的改革机制、合理的政策制定。
只有同时具备这些条件,政府才能够更好地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作者:刘昆来源:《人民周刊》2019年第10期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
与往年相比,今年财政政策取向依然是积极的,但政策力度和重点有所不同,集中体现为“加力”和“提效”。
“加力”主要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支出力度,着重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以引导企业预期和增强市场信心,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提效”主要是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着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持三大攻坚战、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农”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一、为什么要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国内外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但从大势上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实力。
近期主要国际机构连续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取向也在发生变化,财政政策有所扩张,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力提效,以政策的稳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稳,以政策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在世界大变局中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从破解发展主要难题来看,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力提效,在稳定总需求的同时,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推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不断提升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巩固我国经济稳中有进良好态势也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
巩固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有必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力提效,进一步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相关工作,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更进一步。
二、减税降费送出了怎么样的“大礼包”减税降费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之举,也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改革,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今年减税降费政策以减税为主,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作为国民经济骨干支撑的制造业和吸纳就业主力军的小微企业税负,主要包括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社保缴费等。
一项项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给人民群众送去了“大礼包”。
比如:增值税改革方面,今年4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方面,今年1月1日起,对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并加大优惠力度,仅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就惠及1798万家企业,占全国纳税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其中98%是民营企业。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方面,今年1月1日起,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开始实施,一季度约4887万纳税人享受到该政策;提高起征点和实施专项附加扣除,约9163万纳税人无须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降低社保缴费方面,今年5月1日起,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
同时,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
今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这被称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减税降费”。
三、支持三大攻坚战,财政不缺位打好三大攻坚战,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财政部门在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通过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财政的公共性和公平性,完善财税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发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消除贫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针对三大攻坚战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支持打好重点战役。
支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8万亿元,既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又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创造更好的条件。
严格落实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隐性债务风险的防控责任,研究采取统筹各类资金资源偿还、市场化金融工具置换、规范政府支出责任管理等措施,引导地方逐步压减隐性债务规模。
同时,强化违规举债责任追究,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支持脱贫攻坚战,重点是贯彻精准方略。
我们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发现问题的整改,进一步加强投入保障,强化扶贫资金监管。
今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1261亿元,增长18.9%,增量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貧困地区。
支持脱贫攻坚战,重点支持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义务教育方面主要做好控辍保学,基本医疗方面主要做好医疗救助,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基本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存量危房改造,同时支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此外,要继续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对扶贫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
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支持绿色发展。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资金600亿元,增长35.9%;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811亿元,增长12.5%。
今年将继续支持做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等工作,支持中西部地区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强化土壤污染管控,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政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和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四、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坚强财政后盾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担负的职责、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十分重大。
在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方面,将用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继续处置“僵尸企业”,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落实企业改制重组、去产能调结构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优胜劣汰。
在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方面,将支持若干国家级、省级实体经济开发区打造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特色载体,促进“双创”升级;发挥好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落实好创业投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开展适当提高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限额标准试点。
在提升产业链水平方面,将引导资本、资源向战略关键领域聚焦,实现战略关键领域创新突破;推进制造业领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支持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充分发挥首台(套)等政策功能,加大对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的支持力度。
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方面,将综合运用融资增信、以奖代补、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用好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与省市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继续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进行奖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五、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财政出了哪些实招我国拥有巨大的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这是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
在外部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有效投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出实招,从而稳定和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效支撑。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比如:适应服务消费加快新趋势,完善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服务供给的财税政策,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重点领域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扩大购买范围和规模,提升公共服务质量;重点围绕农产品及相关领域,支持建设现代供应链体系;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扩大农产品消费。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有效投资。
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加快发行,各地将资金及时用于补短板、增后劲的重点项目上,能有效稳定投资。
今年安排中央基建投资5776亿元,将进一步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支持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提升信息网络、现代物流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实施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若干重点工程,推进川藏铁路规划建设。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乡村振興战略的实施需要着力构建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以提升农业综合产能。
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财政大力支持。
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也在不断加大,中央财政安排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增长14.7%。
此外,财政将通过切实举措,促进落实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
六、财政政策着力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应成为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制度、兜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
今年,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强化民生支出管理,着力保障基本民生,特别是在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加力。
在积极促进就业创业方面,较大幅度增加就业补助资金,落实国家普惠性就业创业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在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方面,落实“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保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超过1万亿元;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重点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促进公办民办并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大高职院校奖学金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方面,今年1月1日起,按平均约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至3.5%,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为实现全国统筹创造条件;继续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520元,提高的30元中安排一半用于增强大病保险保障能力。
此外,还将继续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保障困难群体基本居住需求;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支持各地开展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