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三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毕燃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9年第04期

摘要:《八月的乡村》是作家萧军在“九一八”事变后创作的反映东北沦陷区抗日斗争的经典作品,被誉为革命史上“奴隶”发出的第一声。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为抗战而英勇牺牲的人物,其中主人公萧明以其革命知识分子的特殊身份,传达了早期革命斗争中存在的各种复杂的内部矛盾问题,揭示了在革命文化锻造下知识分子自我锤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抗战;革命者;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1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289-01

自1935年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出版问世后,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曾一度被誉为“抗战文化的奠基石”,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沦陷区的东北人民顽强抗击日寇的壮举,成功刻画了如萧明、铁鹰队长、小红脸等一批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东北人民誓死保卫家乡、捍卫民族尊严,顽强抵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作者借主人公萧明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大胆提出了革命的疑惑和反思。

1.血气方刚、投笔从戎的青年革命者

1.1亡国灭种危机下催生出的自觉救亡者

燕赵自古以来的侠义文化影响了萧军的人生,塑造了他的独立人格,也融进了他的创作中。日本侵略军在沦陷区的暴行罄竹难书。残酷的杀伐唤醒了人民的救亡意识。虽然抗争过程中时刻潜藏着生命危险,但是为了生存的希望,人们抛家弃子,荒废田地去参战,这也成为了《八月的乡村》中多数抗日游击队队员参加革命的初衷。小说中一位老农在跟萧明谈及抗日时说道,如果自己还年轻的话也一定参军抗日,因为“日本人逮住老百姓,只要你年轻一点……就非给弄死不可”。为了生存,必须和侵略者战斗。

1.2烧杀抢掠暴行下激发出的热血复仇者

小说中有多处浓墨重彩的景物描写,既有对过去平静安逸生活的美好追忆,也有对日寇丧尽天良的特写控诉,更有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画面交替出现,对比鲜明,饱含了沦陷区人民对民族、家园的真挚热爱和对敌人的滔天恨意。

萧明的游击小分队赶到王家堡子与大部队汇合的途中突逢大雨,饥寒交迫之时,偶然看到一户人家上门求助。当萧明敲门请求进屋歇脚时,屋内老人神情恐慌以为来人是日本兵,他“担心着这个孩子,和小瓦罐里的半罐米”。老人在聊天时表达了对日本兵的痛恨,“这孩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