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合集下载

民间故事: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六代知识分子

民间故事: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六代知识分子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有过⼏个值得⼤书特书的⼤时代。

对于知识分⼦来说,这样的⼤时代有四个:先秦、魏晋、明末清初和⼆⼗世纪。

⼆⼗世纪短短的⼀百年间,其变化动荡的程度、周转复始的更替,⼏乎等于过去⼗个世纪。

在整个⼆⼗世纪中国,总共有六代知识分⼦。

以1949年作为中界,可以分为前三代和后三代,即晚清⼀代、五四⼀代、后五四⼀代和⼗七年⼀代、*⼀代和后*⼀代。

现将这六代知识分⼦作粗略概述,供读者参考。

▲第⼀代:晚清⼀代最初出现在⼆⼗世纪中国舞台上的,是晚清⼀代知识分⼦: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蔡元培、王国维等⼈为代表。

他们⼤多出⽣于1865-1880年间,早年受过系统、良好的国学训练,有传统的功名,但为变法图强之故,已经⼗分重视西学的价值,但那些新知多是从东邻⽇本转⼿⽽来,常常显得⼀知半解。

从⾻⼦来说,这⼀代⼈的思想模式不外乎“中体西⽤”。

由于背负着⾃⾝千年之久的传统的重负,以及对西⽅焕然⼀新的⽂明本质的⼀⽆所知,晚清⼀代的知识分⼦在⼏不见光的⿊暗隧道之中艰难地爬⾏摸索,探求着⼀条适应时代巨变的⽣存之道。

他们是思想的先⾏者、⾰命的先驱者。

但是,他们在社会变局之中的⾝份以及⾔⾏形成极⼤的冲突,“世纪末的悲哀”与“世纪初的迷茫”,使得他们⾎液⾥涌流着中华千年传统⽂化,笔底⼝中却充斥着外来⽂明的新思潮。

当晚清⼀代知识分⼦⾯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他们⼀⽅⾯寻求⽣命的价值及意义,⼀⽅⾯也竭尽知识分⼦“以天下为⼰任”的胸襟来关怀蜩螳的国是。

他们是跨世纪的⼀代,既是中国历最末⼀代⼠⼤夫,⼜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时代的先驱。

▲第⼆代:五四⼀代1915年以后,新的⼀代知识分⼦崛起了。

像鲁迅、胡适、陈独秀、李⼤钊、梁漱溟、陈寅恪、周作⼈这代⼈,⼤多出⽣于1880-1895年之间,是中国第⼀代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

之所以说第⼀代,是因为他们不再⾛学⽽优则仕的传统⼠⼤夫⽼路,在新的社会结构中已经有了⾃⼰的独⽴职业,⽐如教授、报⼈、编辑、作家等等,⽽且在知识结构上,虽然幼年也诵过四书五经,但基本是在不中不西、⼜中⼜西的洋学堂中得到的教育,后来⼜⼤都放洋⽇本或欧美留学,对西⽅⽂化有⽐较完整的、直接的认知。

(完整版)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完整版)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南冰具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是需要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的,《呐喊》、《彷徨》作为鲁迅这位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所创作的经典之作,正是以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反映生活,展示了病态的旧中国和旧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

知识分子阶层是推动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代表着一个社会民族的精神面貌。

而旧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怎样的一个群体?在鲁迅的笔下这个群体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被他的笔剥得体无完肤。

鲁迅对知识分子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倾注十分的热情。

在他笔的下,知识分子这个群体被描绘的淋漓尽致。

一、苦闷彷徨、软弱动摇的知识分子形象在“五四”新文化陈营发生分化,昔日的战士“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的时候,鲁迅密切地注视知识分子的动向,剖析他们的思想特点,为我们写出了《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的魏连殳等人物形象。

他们是从辛亥革命以前至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知识分子,是作者曾经寄予希望,曾经在他们身上探索和寻找革命力量的人物。

吕纬甫年轻时曾和“我”同去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和别人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时竟至于“打起来”,可见他早年的激进。

但当“我”在酒楼上与他重逢时,他却一再宣扬自己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奉母亲之命回乡来迁小弟的坟,明明已经找不到骨殖,却将原葬处的土胡乱捡些装进新棺材,煞有介事地迁走;受母亲之托,给原邻居顺姑送两朵剪绒花,可姑娘已死,他就将花随意送人,却打算向母亲说“阿顺见了喜欢的了不得”;他甚至甘愿给富家子弟教《孟子》和《女儿经》……吕纬甫的这种种“随随便便”,表明在他思想中已完全解除了自己民主主义的武装,反抗和摇撼封建社会的念头,已经在他的头脑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未来的前途觉得浑沌一片,茫无头绪。

当吕纬甫变革社会的志向由于受到各种困境的重重围困,他感受到了理想的幻灭,理想幻灭后的生存何以为继?传统文化体系在知识分子处于这一种思想困惑和精神真空时在知识分子自觉与不自觉间重新抬头,重新收拾为新思想所洗涤所占据的地位,终成为了吕纬甫行为的指南,他完全丧失了探索勇气,也放弃了对于真理追求的精神。

现代文学三十年填空题

现代文学三十年填空题

3 、最早揭露国统区抗日运动阴暗面的,是张天翼的著名小说_______。

后来收入作者抗战时期小说集《速写三篇》。

4 、鲁迅的论文《我之节烈观》和_______,对当时提出的妇女问题、青年问题、家庭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以思想明澈和论证严密著称。

6 、_______是《家》中的重要人物,他是受到新思潮冲击的新生的民主主义力量的代表,坚决反对“作揖哲学”和“武抵抗主义”。

7 、在小说《骆驼祥子》中,和祥子的生活发生严重纠缠的人物是_______。

这是一个泼辣大胆、多少有点变态心理的三十多岁的老姑娘。

8 、1943 年是张爱玲奇迹崛起于上海文坛的一年创作了后来结集为_______的一系列小说,这些小说包括《沉香屑》、《茉莉花片》、《倾城之恋》、《金锁记》、《琉璃瓦》等,张爱玲也从此一举成名。

1 、1918 年周作人发表_____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2 、1921 年10 月,郁达夫的_____集的出版,标志着创造社自我小说的兴起。

3 、闻一多于1928 年一月出版的《死水》,真正体现他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_____、_____、_____奠定新诗格律理论的基础。

4 、_____是丁玲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

5 、在艺术上,鲁迅的两部散文集各呈特色,_____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朝花夕拾》流畅清新,表现散文的通脱与舒展。

6 、_____标志着矛盾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

7 、《雷雨》、《日出》以后,曹禺于1937 年写了_____,这是一部描写农民向地主的复仇的悲剧。

8 、冷清秋是_____里的重要角色,这是作者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一个核心人物,让她走进金府,去见证这个大家庭的腐败与衰落。

1 、1917 年1 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0年代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0年代整理

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一、填空题1.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 年成立于上海。

3.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4、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之争。

5.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有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

6、1930年到1931年,由潘公展等国民党党员组成了“民族主义文学”,其代表作有《国门之战》、《黄人之血》。

二、名词解释1、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2.普罗文学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学,描写现实革命斗争题材,着力表现无产阶级与其他劳苦大众生活的不幸与走向革命的必然历程太阳社后期创造社成员,蒋光慈。

洪灵菲。

郑伯奇。

华汉,咆哮了的土地3、“两个口号”论争发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4、京派京派是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艺关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离,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从文、萧乾等。

5、论语派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

6、民族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是30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等。

三、简答题1.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一是1928-1930年左翼文坛和新月派的论战。

新月派的“人性论”观念受到左翼作家的批判。

二是1930-1931年和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的论争。

鲁迅等人揭露了他们的“庞大派文学”的实质。

三是1931-1933年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

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男性知识者形象

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男性知识者形象

论现当代中国小说中男性知识者形象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中国小说中的男性知识者形象也在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潜移默化。

当然,变化的趋势、原因也是多方位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男性知识者形象的不同形态也将表露。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行为和人文理想,一直致力于破除束缚人性的枷锁、扩展伦理生活的可能性空间、提升人的自我反思能力。

但是由于历史结构性推进的复杂情态,人的主体性自由和生存本真性并不是依照递增的单一维度获得释放,而是以曲折回环的方式展开。

文学当然难免要与历史进程承担同样的曲折与失误,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文学现代性的本质属性。

文学的现代性,理当以对主体性的自由和生存本真性的追求为要旨,现代文学是对抗压抑的文学,也就是说压抑正是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体验。

在男性中心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中,父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主轴。

最早阐明父子关系的中国神话,当属后稷诞生的神话。

姜原踩在天帝的脚印上感孕而生后稷。

后稷出生后受尽苦难,长大后勇武有力,开始向父亲报复。

但是最后他放弃了反抗的意图,重新承认了自己的儿子身份,并获得了父亲的宽恕和慷慨的帮助。

后稷诞生神话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父与子的紧张关系同样存在于中国古代神话之中,只是它的表现形态要温和得多。

在《俄狄浦斯王》中最终儿子杀死了父亲。

但在中国的神话中,父亲是最终的胜利者,他具有不可摧毁的绝对权威性,这正是中西文化的根本不同之点。

在中国,儿子的阉割命运在传统文化上是先在的。

这种原始记忆沉淀在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中。

儒家文化即是一种“父亲”的文化,它强调一种对父亲的绝对敬畏。

在儒家的各类经典著作里,充斥着对“父亲”的赞美之辞,孔子反复强调的就是“三年无违于父之道”,而在对《周易》的诠释中,则通过各种卦象的象征,显示了父亲的绝对权威,在八卦中,“乾(—)”代表天,代表阳刚之德;“坤(——)”代表地,代表阴柔之德,“乾,天也,坤,地也”,“乾为首,坤为肢……”“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

中国近代史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中国近代史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中国近代史优秀青年知识分子
1、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长,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

2、罗家伦,“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

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唯一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3、许德珩:许德珩是同盟会的成员,参加过辛亥革命,考入北京大学后,他思想先进,很推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他给同学们很多正能量。

五四运动中,不仅有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学生作为先锋,还要作为主力军的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和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站在运动前列的是青年学生,他们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李大钊、陈独秀等在运动前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在运动期间,他们通过发表文章和组织社团,与进步青年联系,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

他们是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

五四运动波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填空1毛泽东批判电影《武训传》是诬蔑(中国革命)诬蔑(中国历史)诬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

2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在建国之初首开了混淆(文艺问题与政治问题)用(政治斗争和群众运动)代替(文艺批评的恶劣先例)。

3胡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批评家)。

4小陈一家英雄性格的核心是(对革命的赤胆忠心)。

5黄新英雄形象核心:(对党和组织的无限忠诚)。

6《红旗谱》最突出思想成就是(成功塑造三代农民英雄形象)。

7朱老忠作为第二代农民英雄特有的思想性格(学会了做人必要地等待和忍耐,并积极寻找新的斗争方法和道路)8《红旗谱》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9《三里湾》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民族化大众化风格)10中国当代诗歌选择的是一条(民歌加古典)的发展道路。

※11中国当代诗歌核心观念是(诗服务于政治,诗与现实生活,人民群众相结合)这样一种泛政治化。

※12中国当代诗歌主要诗歌体式一是(强调对生活的再现,纪实的诗)二是(直接呼应政治运动的政治抒情诗)。

※13中国当代诗歌从内容上主要可分为(赞歌)(颂歌)和(战歌)。

14中国当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突出特点是(用“大我”的共性代替“小我”的个性)。

15郭小川诗歌创作除早期尝试以外主要经历了(爆发期)(探索期)(成熟期)以及后期几个主要阶段。

16郭小川诗歌创作道路的突出特点(战士诗人的自觉意识和定位)。

17长诗《放声歌唱》主题就是(歌颂祖国建设新貌)歌颂(领导着建设的党和领袖)。

18杨朔散文通常一边(描写景物)一边(刻画人物),并将二者巧妙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所谓诗得意境。

19刘白羽散文给人的整体审美印象是(宛如进军的号角,高亢嘹亮,但有时不免显得刺耳)。

20杨朔散文给人的总体审美印象(犹如一个精巧的手工艺品,玲珑剔透,但失之匠气)。

21《茶馆》最突出的外部表现特征是(空前的时间跨度与人物含量)22归来诗歌第一个特点的作品;艾青的《在浪尖上》、《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穆旦的《演出》公刘的《伤口》赵恺的《我爱》流沙河的《故园九咏》、邵燕祥《记忆》胡昭《山恋》。

第三章革命历史小说(上)

第三章革命历史小说(上)

2、结构严谨 以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为线索,串联起三十年 代广阔的社会生活。 3、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准确
(五)关于《青春之歌》的讨论 1959年,报刊上展开了对《青春之歌》的 讨论。 郭开在《中国青年》上发表文章,对《青 春之歌》提出批评。他认为 “书里充满了小资 产阶级情调”。“林道静这一人物严重地歪曲 了共产党员的形象”。茅盾、何其芳则撰文给 予《青春之歌》以热情的肯定。
(2)重视富有地方色彩的风景风情的 描写,强化作品的民族化特征 作品大量描写滹沱河两岸的风景风情: 千里堤、大平原、青纱帐;赶庙会、捕鸟、 过年、娶媳妇、练武把,显示了北方平原农 村的地方特色。
(3)具有鲜明民族化特点的语言
小说以冀中农民口头语言为基础,吸收一 定的古典文学的语言,朴实生动,充满生活气 息,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民族化特征。
中学时期她阅读了大量的批判现实主 义的文学作品,使她产生了初步的民主主 义思想和个性解放的追求。她说: “我常常想起高尔基的一句话,‘最 光荣伟大的责任就是在世界上做一个人’。 为了保持人的尊严,我不愿马马虎虎地活 在世上。”
反抗包办婚姻,是她保持人的尊严、 追求个性解放的最初表现。她对养母徐凤英 说: “我宁可死了,也不做那些军阀官僚们 的玩物!”
反面形象冯兰 池、冯贵堂父子也 有自己的特色。冯 兰池恶毒、凶残, 表现了垂死阶级的 本性;冯贵堂则主 张“施小惠”、 “行仁道”,是带 有某些资产阶级特 征的新兴地主的形 象。
冯兰池与老驴头
3、努力追求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1)致力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生活和刻画农民英雄 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民族化特色。 英 的 的 中 易 之 雄 性 嫉 的 联 类 传 格 恶 类 想 的 朱 统 , 如 似 起 故 老 品 正 仇 情 中 事 巩 格 是 、 节 国 描 大 的 中 豪 ; 传 写 闹 传 国 侠 朱 统 , 柳 承 农 仗 老 文 很 树 。 民 义 忠 学 容 林

国难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生动写照

国难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生动写照

国难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生动写照——《寒夜》《巴山夜雨》人物形象比较论谢家顺引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矛盾成了压倒一切的主要矛盾,“全面抗战,一致对外”成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无数作家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逐渐缩短了自身与群众、生活的距离,他们用自己的笔,耕耘着,收获着,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的社会生活,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

在这众多的作家中,有两位作家值得单独一提,这就是以战时重庆为背景,以当时知识分子生活状态为素材,对战争进行深刻思考的巴金和张恨水。

其作品分别为《寒夜》和《巴山夜雨》。

巴金的《寒夜》写于1944年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完成于1946年12月31日。

小说以一个小公务员生离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故事,揭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命运,暴露了抗战后期“国统区”的黑暗现实。

张恨水的《巴山夜雨》创作于1946年,并于同年4月4日至1948年12月6日连载于北平《新民报》副刊《北海》,1986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这部小说以为人正直的知识分子李南泉为中心,所涉及的社会生活面既有战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正气、骨气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又有战时重庆市民生活众生态的入木三分的刻画。

由于这两部小说的作者是抗日战争的亲身感受者,因而小说所选取的战时知识分子日常生活,平淡而且悲痛,气氛低沉却别有深邃的内涵,显示了人物对生活的无奈和抗争、信心与希望,表现了作者对战争和黑暗的有力控诉。

一、战争与人性的探索——人物生存状态的两极反差进入近代史以来,中国人民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三座大山的压迫,经济、物质上的极度匮乏,精神世界在无数天灾人祸中遭到严重的戕害——委顿与清醒成为衡量当时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尺度。

因此,描写中华民族处于觉醒期的生存状态,再现这一状态下百姓的生活现状,以唤起民众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危机感,以唤起百姓“灵魂的自制力”,这是进入近代史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以写人生为旗帜作家们的共同任务。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现当代小说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首创是鲁迅,在鲁迅刻画的知识分子群像中,现代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群体,他们无论是悲剧命运的主人公,还是悲剧命运的反思者,都在中国社会那个风云变幻变革期的文化夹缝中演绎着“过度人”的角色,虽然性格并不是完美,但他们毕竟显示出了中国文化变换的特殊的特征,这对现在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定位和价值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反封建的知识分子形象。

五四时期,在西方近代思潮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的个性逐渐觉醒,外来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与他们的内在要求相吻合,理性的反叛意识就成了他们反抗封建吃人礼教的精神动力,主要代表就是鲁迅,比如他的《狂人日记》里的狂人,狂人下鞥在新式的学堂受过教育,在研习中发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现实的秘密:“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于是,狂人激励反抗着着吃人的礼教,并以狂言,诳语,狂态来打破人的认知,但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不可理喻的疯子,还尽力救治他。

他还是一个觉醒的敢于向封建传统挑战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作者对一个启蒙者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处境下象征性的表达,小说里的狂人岁披着狂人的外衣,但是却有着反封建的性格,以他来揭示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历史呼喊。

“多余人”知识分子形象。

在30年代,有一些知识分子人生道路,人生选择以及在这种选择中的幻灭,动摇,软弱,妥协乃至悲哀失败题材的小说大量涌现。

比如善写软弱,忧郁,感伤的知识分子,主要作家就是郁达夫,他的知识分子都是一些零余者的形象比如:《过去》中的李白时,《微雨的早晨》中的朱雅儒,《唯命论者》中的李德君等等,这些知识者仍然是一些游离于主潮的边缘人,零余者,他们中有的过着似“隐士”的生活,有的是宿命论者,有的虽有一些反抗,不满的情绪,但终究无能为力者。

论《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典型意义

论《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典型意义

论《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典型意义作者:高彬倩来源:《文学教育》 2021年第11期高彬倩内容摘要:《青春之歌》描写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当时先进知识分子革命的成长。

林道静由个体解放的“五四”热血知识分子在三次洗礼的成长中逐渐转变为具有集体意识的成熟革命者;小说也书写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女性革命者形象及其党性意义。

共同展现了当时时代背景下宏大的图景。

关键词:青春之歌革命知识分子女性作为红色经典的代表著作之一,《青春之歌》描写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成长,林道静由个体解放的“五四”热血知识分子在通往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下的三次洗礼的成长中逐渐转变为具有集体意识的成熟革命者。

小说以林道静这个女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在开文就赋予了她“五四”新思潮的个体解放思想,因此在林道静的步步蜕变中也具有着强烈的女性身份革命书写,以及在两相碰撞下凸显的党性意义,具有普遍而深刻的意义和内涵。

一.知识分子革命成长之路《青春之歌》作为红色经典的代表性著作,描写了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以广阔的视野成功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除主人公林道静外,还描写了大量知识分子群像:有走上革命道路,具有坚强意志和高尚品格的知识分子,如卢嘉川、江华、林红等;有在时代潮流下逐渐觉醒,成为革命勇士的知识分子,如王晓燕、许宁、李槐英等;还有自甘堕落,湮灭于时代洪流的像陈蔚如、白莉、余永泽等,禁不起时代考验,背叛革命的戴愉;以及固守官僚的宋郁彬等。

这一革命时代的知识分子群像在《青春之歌》里凸显,将时代背景下的广大革命者普遍集中的展现,作者通过人物及其间的矛盾冲突,概括出广阔时代下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生活。

在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群像中,最具凸显和代表性的是主人公林道静,全书围绕着林道静的革命人生描写了她的成长经历。

特殊的环境中,林道静无疑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在三十年代的革命知识分子中,她的成长道路有着深刻意义,即“按照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按照像他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女性在当时走向革命后必然会有的发展过程来描写的[1]”。

论《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论《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论《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青春之歌》是一部反映上世纪三十年代青年学生革命斗争的小说。

其中的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个典型的青年知识分子,她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毕业后又毅然离开家庭,投身革命。

林道静的形象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她代表着那个时代广大的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

林道静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她成长于三十年代,经历了国家民族的大动荡,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也看到了民族危亡的严重性。

她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毕业后又毅然离开家庭,投身革命。

她的成长历程,也是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

林道静的形象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她信仰共产主义,认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

她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员。

她的思想变化过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时刻的思想觉醒和追求。

林道静的形象还具有丰富的人性内涵。

她有着年轻女性的柔情和脆弱,也有着革命者的坚定和果敢。

她在爱情和革命之间挣扎,最终选择了革命。

她的内心矛盾和情感冲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复杂心理。

总之,林道静的形象是《青春之歌》中一个具有深刻典型意义的形象。

她代表着那个时代广大的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

近三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分析

近三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分析

近三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是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的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从“圣人”到“神人”再到“俗人”的蜕变现象作一个梳理,并以此来探讨这一文化现象变迁的原因。

关键词:近三十年;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文学作品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中国当代文学就开始进入以工农兵为人物形象的文学阶段,知识分子形象一直处于一个被改造的低位。

即使到了新时期,农村题材的小说还是占主流地位,所谓的现实主义小说也主要是指这类文学。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城市题材的小说逐渐占上了上风,知识分子题材才渐渐成为了作家们书写的重要内容。

但从目前的书写状况来看,这类题材的作品还没有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因此,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上还存在很大的缺口与创造空间。

而学界上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却是由来已久,据笔者的统计调查:从“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形象的每一个发展演变阶段,在相应的小说中都有比较鲜明逼真的叙述,而对于每一个阶段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又都有研究者做出了相应的归纳和总结。

这其中既有对单篇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个案分析,又有对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研究,还有描写海归知识分子的小说和相关的评论。

当时成就很大的鲁迅就写过不少关于知识分子形象的小说,无论是《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还是《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抑或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都是非常具有时代性和深刻性的,也引起了当时的学者的热议。

要研究知识分子,就要弄清楚知识分子的特性。

萨义德把知识分子定义为“流亡者和边缘人,业余者,对权势说真话的人”。

[1]以萨义德的理解,知识分子要敢于为真理说真话,为自由和民主而战。

他们不为任何利益集团代言,远离政治中心,却时时干涉政治,永远处于批判者和流亡者的角色。

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们首先必须要掌握知识(真理),然后才能用自己的学识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0年代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0年代整理

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一、填空题1.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 年成立于上海。

3.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人性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4、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之争。

5.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有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

6、1930年到1931年,由潘公展等国民党党员组成了“民族主义文学”,其代表作有《国门之战》、《黄人之血》。

二、名词解释1、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2.普罗文学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学,描写现实革命斗争题材,着力表现无产阶级与其他劳苦大众生活的不幸与走向革命的必然历程太阳社后期创造社成员,蒋光慈。

洪灵菲。

郑伯奇。

华汉,咆哮了的土地3、“两个口号”论争发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4、京派京派是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艺关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离,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从文、萧乾等。

5、论语派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

6、民族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是30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等。

三、简答题1.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一是1928-1930年左翼文坛和新月派的论战。

新月派的“人性论”观念受到左翼作家的批判。

二是1930-1931年和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的论争。

鲁迅等人揭露了他们的“庞大派文学”的实质。

三是1931-1933年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和出路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和出路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和出路摘要: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上曾对人类文明有过重大的贡献,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同时,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收入、历史包袱、文化地位、价值取向、内部矛盾、社会角色几个方面考察知识分子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其出路,从而继续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使知识分子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文化地位(一)历史包袱沉重近代社会赋予中国知识分子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是民族文化的社会载体;另一方面,它又是国家政治实体中不可或缺的社会精英一。

所以,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舞台上发挥着学术与政治的双重功能。

知识分子因其怀疑与批判的性格,先天地与政治权威保持着微妙关系:一方面,知识分子要与政治权威保持距离,以保有他特殊的怀疑者和批判者的身份;另一方面,他又要与政治权威接近,以实现他的主张。

怎么样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不仅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是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必须加以重视的现实问题。

(二)文化地位退化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主流社会进入专家治国,社会意识形态谈化。

知识分子“不必也不可能拥有传统社会士大夫的政治权力,不必也不可能再扮演革命家或社会精神领袖。

社会也不需要知识分子来做齿轮和螺丝钉一。

于是,操持政治话语和人文话语的知识分子逐步退出了社会文化主流地位。

知识分子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危机,这种危机感使一部分知识分子感到失落,导致心理上失去了平衡。

(三)价值取向冲突市场经济对知识分子的挑战不仅是经济、政治上的,并且也是观念上的。

几千年来。

不论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还是近代知识分子,都恪守重义轻利的信条”,而市场经济则把一向为“君子”所不齿的“利”作为衡量价值的基本尺度。

于是,知识分子面临着一个二难抉择,在价值观念和取向上出现了矛盾和冲突。

要么下海经商,这样就适应了当前发展的形势,有古人所说的“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意味。

要么坚守信念,远离物欲纵横的社会,做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

近代历史青年知识分子人物例子

近代历史青年知识分子人物例子

近代历史青年知识分子人物例子
1.黄文秀北师大硕土毕业后回乡工作,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

在黄文秀任上村里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

20xx 年x月,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2.20xx年,秦xx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20xx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20xx年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知识分子为何走向延安?

知识分子为何走向延安?

知识分子为何走向延安?作者:汪云生来源:京报网来源日期:2006-9-25本站发布时间:2006-9-25 20:25:33阅读量:331次编辑同志:您好!我在读有关近代史书籍时发现,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国内出现了一股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潮流,有人称之为“圣地洪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这些知识分子是怎么到达延安的?能否请有关学者作些解答。

谢谢!王冕2006年8月28日本刊请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副教授汪云生先生作答。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一股知识分子走向延安的潮流,成为当时国共对垒政治格局下的一大景观。

这一潮流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标志,进入高潮在1938年至1939年间,至40年代初期,延安形成了约4万人规模的知识分子群体。

一时间,延安真可谓“天下英雄豪杰云集”。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是影响当时知识分子政治走向的直接因素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党内一度盛行“左”的知识分子路线,其特点是对知识分子的排斥和不信任。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通过的政治决议首先打破了“左”倾关门主义的束缚,改变了知识分子政策。

决议明确指出:(一)一切同情于反日反卖国贼的知识分子,不问其过去如何,都能享受苏维埃政府的优待。

(二)一切受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国民党政府所驱逐、轻视与虐待的知识分子,都可以到苏区来。

(三)一切革命的知识分子,不论其出身如何,苏维埃给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查阅1939年至1941年间党的领导人的讲话和电文可以发现,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开始走向成熟。

在这一时期,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党内高层领导对知识分子的现状、特点、阶级归属以及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

1939年12月1日,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号召,明确提出,“对于知识分子的争取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随后又强调指出:“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程与特点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程与特点

作者: 黎仁凯
出版物刊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88-94页
主题词: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先进知识分子;中国士大夫;“士”;“士大夫”;知识阶层;新式知识分子;科举制度;封建士大夫;河北大学
摘要: <正> (一)“士”与“士大夫”“知识分子”一词,虽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但知识阶层的存在却源远流长.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这个知识阶层一般被称为“士”.顾颉刚先生在《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一文中认为,“士”最初是武士,其身分相当于低级的贵族,它有统驭平民百姓的权利,也有保卫国家社稷的义务.商、周时代文献中提到的“士”或“庶士”,大体是指知书达理的贵族或执掌各种事务的中下层官吏.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动,“士”逐渐转化为。

君子遵道而行

君子遵道而行

君子遵道而行——试析小说《青春之歌》中人物的爱国主义情结林永蔚在抗战胜利69周年纪念活动中,再读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作家杨沬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重温经典,令人感慨良多。

掩卷长思,书中林红、林道静、江华、卢嘉川、王教授等人物在我脑海里闪现出了一轮轮圣洁的光环,他们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能源。

作品中的进步知识分子之所以能百折不挠地求索和奋斗,其思想基础就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古人云:“君子遵道而行。

”所谓“道”,指的是正确的人生道路,指的是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去“明明德”,去“新民”,去“治国平天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世代相袭的永恒主题,它是我们一笔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泱泱神州,悠悠千载,我们经过了无数次的激发、凝聚、升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历史进入了新的世纪,我们国家虽是今非昔比,然而,我们仍然还处在不发达国家的行列中,我们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现代化进程还有很长一段崎岖的道路。

今天来重温反映“一.二九”爱国主义运动的文学作品仍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作品重现了抗日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

追踪溯源,华夏大地经过春秋战国,五代十六国和唐宋元明清等几个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形成一个合偕的统一体。

中华民族在血缘基础上建立起的情感,就是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千百年来,我们在这个国家民族观念的感召下,抵御外侮,顽强生存,促进了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

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矛盾始终贯穿在每一个历史阶段。

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国家和民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百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的魔掌伸进了神洲地,民族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国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一夜之间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掠为已有。

这时很多流离失所的人们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表达着对祖国大好山河沦陷的无限眷恋。

可是日本关东军却得寸进尺,铁骑入关,蹂躏华北,在“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吁声中,抗日浪潮风起云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三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毕燃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9年第04期
摘要:《八月的乡村》是作家萧军在“九一八”事变后创作的反映东北沦陷区抗日斗争的经典作品,被誉为革命史上“奴隶”发出的第一声。

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为抗战而英勇牺牲的人物,其中主人公萧明以其革命知识分子的特殊身份,传达了早期革命斗争中存在的各种复杂的内部矛盾问题,揭示了在革命文化锻造下知识分子自我锤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抗战;革命者;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1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289-01
自1935年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出版问世后,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曾一度被誉为“抗战文化的奠基石”,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沦陷区的东北人民顽强抗击日寇的壮举,成功刻画了如萧明、铁鹰队长、小红脸等一批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东北人民誓死保卫家乡、捍卫民族尊严,顽强抵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作者借主人公萧明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大胆提出了革命的疑惑和反思。

1.血气方刚、投笔从戎的青年革命者
1.1亡国灭种危机下催生出的自觉救亡者
燕赵自古以来的侠义文化影响了萧军的人生,塑造了他的独立人格,也融进了他的创作中。

日本侵略军在沦陷区的暴行罄竹难书。

残酷的杀伐唤醒了人民的救亡意识。

虽然抗争过程中时刻潜藏着生命危险,但是为了生存的希望,人们抛家弃子,荒废田地去参战,这也成为了《八月的乡村》中多数抗日游击队队员参加革命的初衷。

小说中一位老农在跟萧明谈及抗日时说道,如果自己还年轻的话也一定参军抗日,因为“日本人逮住老百姓,只要你年轻一点……就非给弄死不可”。

为了生存,必须和侵略者战斗。

1.2烧杀抢掠暴行下激发出的热血复仇者
小说中有多处浓墨重彩的景物描写,既有对过去平静安逸生活的美好追忆,也有对日寇丧尽天良的特写控诉,更有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画面交替出现,对比鲜明,饱含了沦陷区人民对民族、家园的真挚热爱和对敌人的滔天恨意。

萧明的游击小分队赶到王家堡子与大部队汇合的途中突逢大雨,饥寒交迫之时,偶然看到一户人家上门求助。

当萧明敲门请求进屋歇脚时,屋内老人神情恐慌以为来人是日本兵,他“担心着这个孩子,和小瓦罐里的半罐米”。

老人在聊天时表达了对日本兵的痛恨,“这孩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