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建立太阳系模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太阳系大家族》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以及各个行星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形象的描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的其他可能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和行星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太阳系的构成,以及各个行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和模型,了解太阳系的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产生对太阳系的兴趣,思考太阳系的其他可能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系的构成,以及各个行星的特点。

难点:理解太阳系的其他可能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观察法和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的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讲解:详细讲解太阳系的构成,以及各个行星的特点。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加深对太阳系结构的理解。

3.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太阳系模型,展示各行星之间的相互关系。

4.总结:通过提问法,检查学生对太阳系构成和各行星特点的理解程度。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的其他可能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太阳系大家族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重点关注学生对太阳系构成和各行星特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太阳系其他可能性的思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例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例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例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教材分析: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地球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一颗行星。

了解太阳系,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

本课正是从引导学生将视角指向茫茫宇宙的目的出发,由认识地球公转引向认识、了解太阳系和太阳这颗恒星,并指导学生探究太阳系的一些现象。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相对丰富,对太阳系大家族有所了解,本课旨在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遨游浩瀚无垠的宇宙,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什么是恒星、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卫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太阳系。

过程与方法:2.阅读资料,提取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信息;小组合作,绘制太阳系大家族思维导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感受太阳系大家族的神奇性和规律性,通过前后对比思维导图,体验收获知识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教学难点:行星公转周期与离太阳距离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白纸、阅读资料、活动记录单、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遨游宇宙,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近太阳系大家族。

2、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最熟悉的球体是太阳、月亮和地球,谁来说说,它们是怎样运动的?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

那么,你知道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吗?(幻灯2)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一年,我们正好经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那么,四季的形成是否和地球公转有关呢?4、看视频:四季的成因(幻灯3)(幻灯4)5、提问: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外,还有其他天体吗?看来大家对太阳系中的星体还是有所了解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太阳系大家族的成员。

板书:太阳系大家族[设计意图:从三球运动情况入手认识四季的形成]二、认识太阳系的组成(一)认识恒星1.讲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太阳。

2.提问:太阳在太阳系大家族中有什么特点?3.思考、回答: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火星等成员都围绕它转;自身能够发光发热。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太阳系大家族苏教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太阳系大家族苏教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太阳系大家族苏教版太阳系大家族:探索宇宙奥秘太阳系是我们所居住的宇宙家园,由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八大行星组成。

这个庞大的家族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的研究对象,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和研究,逐渐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和运行规律。

在这份教案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太阳系大家族。

【引入】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太阳系的构成。

太阳系中间,可以看到一个巨大而亮丽的太阳。

环绕太阳旋转的行星有水金火木土火金水的自记固自刚转。

其中,火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而冥王星则被国际天文学界认为是矮行星。

太阳系中还有许多卫星、小行星、彗星等。

太阳和行星之间通过引力相互牵引,保持着它们的运动轨迹。

【认识太阳系】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太阳系中最重要的成员——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造就了其他所有的行星。

它是一个巨大的恒星,由氢气和氦气构成。

太阳的表面温度高达5500℃左右,可发射出强烈的光和热能。

太阳的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核心处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

太阳系中的行星分为内部行星和外部行星两个大类。

内部行星包括水金火木土火金水的自记固自刚转,它们离太阳较近,体积较小,表面较热,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

外部行星则包括木火土水金土火木固刚自转,它们离太阳较远,体积较大,表面大部分由气态物质构成。

另外,太阳系中还有一些行星的卫星,它们围绕主行星运行。

例如,地球的卫星是月球,月球绕地球旋转,同时与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木星共有79颗卫星,最大的卫星是木卫二,它还拥有许多美丽的环形卫星。

【太阳系的奥秘】太阳系中的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下太阳系中的一些行星。

水金火木土火金水的自记固自刚转:这7颗行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被称为内行星。

它们的表面温度非常高,多以裸岩或者火山特征为主。

其中,火星是我们探索火星的目标,它的表面有很多火山、峡谷和撞击坑,这些地貌证明了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液态水。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地球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太阳系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掌握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难点: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太阳系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的图片,分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太阳系各成员特点的掌握情况。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全册PPT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对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评价。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计算等方法整理、加工太阳系的有关数据。

能够用平安的方法观测太阳。

能够用肯定的器材给八大行星排列位置。

尝试着模拟太阳系运动的游戏。

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构成,了解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过程。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了解太阳系中有关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流星的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探究的精神及交流、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开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究的。

教学打算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橡皮泥、记录纸、网球等。

教学过程:1.导入激趣。

(1)谈话导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漂亮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2)援助学生认识三类星:恒星、行星和卫星。

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展开想像的翅膀,并能说说自己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尤其对恒星、行星、卫星三类星的认识。

(3)激趣:你们向往奇妙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究奇妙的宇宙奇妙吗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来探究宇宙的无穷奇妙吧!由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引入本课,从学生每天看到的熟悉的星星谈起。

面对满天星斗,学生会想到很多,例如有些是本身能发光,有些不能,于是引出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为本课学习扫除概念上的障碍。

模拟升空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置身于广阔的宇宙空间,去探究无穷的宇宙奇妙,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1)要求学生能够对太阳系的构成有肯定的认识,井能说出九大行星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中行星的运行轨迹,看看能发觉什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太阳系大家族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太阳系大家族苏教版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课程内容基本信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单元第二课太阳系大家族第二课时教学环境:实验室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探索宇宙单元中介绍太阳系大家族一课,原来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四季的成因及太阳系的组成,并根据八大行星的位置探讨行星公转周期与太阳距离的关系,并且这些内容需要一课时完成。

这课的教学,我做了很大的改动,开始是把行星公转周期的实验改成建立八大行星大小的模型,让学生建立八大行星大小差别的概念,把四季成因和行星特点建立模型放在一课时里:发现四季和八大行星两部分的难点都不能彻底突破,所以就把这一课改为两课时。

整个太阳系分为两大部分进行深入探究,第一部分是八大行星的特点,学生通过多种获取资料的方式进行自主的探究和了解,第二部分为建立八大行星大小的模型,让比较庞大的,无法想象的太阳系天体通过模型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是巨大,但对于宇宙来说太阳系和地球是又是渺小的,让学生有一个大的,宏观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宇宙。

学情分析:对于神秘的宇宙有些同学课前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通过前一课登月之旅的学习,学生对宇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产生了兴趣。

但说起太阳系,很多同学就会想起太阳、地球、月亮,缺乏对太阳系细致的了解。

学生利用已有的前概念和课堂上收集的资料,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学习,相互的补充交流,顺利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

2、了解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及特点。

3、通过数据分析,建立八大行星的模型。

重难点分析: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本课重难点。

重点: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

2、了解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及特点。

难点:通过数据分析,建立八大行星的模型。

教学准备::橡皮泥(3盒)、篮球6、排球6、托盘(48个)、尺子4、八大行星黑板磁力贴、A4纸、文字资料(八大行星)课件、视频、网兜4个、真空贴4个教学理念或思路: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重点让学生知道八大行星的基本情况和距太阳由近及远的的顺序,难点是在通过准确的实验能够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的感受到八大行星的庞大,从而了解我们的整个太阳系的和宇宙的巨大。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四单元太阳系大家族》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四单元太阳系大家族》苏教版
c.上网查阅资料。输入的关键词是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4.学生总结:地球上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始终斜射着身体对着北极星绕太阳公转造成的。
5..学生回答:跟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差异有关,
6.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师生总结:不同季节气温的高低跟太阳直射和斜射有关。
1.PPT课件、希沃授课助手、6台笔记本电脑,为学生提供上网查阅资料,观看Flash动画。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到授课平台,上课时,学生下载教师提供的课件或学习资料,师生互动功能,为了进一步增加师生互动效果。
学生介绍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
7.师:同学通过学习,已经了解了太阳系,那你们小组认为太阳系是一个什么样的天体系统?
9.同学们太阳系还有很多探索的秘密,关于太阳系及八大行星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水星、金星-----
2.根据预习生成单学生汇报。(显示同学预习生成单、同时显示动态八大行星)
3.观看八大行星VR视频。再次认识八大行星
认识四季的成因
4’19”- 23’30”
通过自学的方式,了解地球公转是怎么样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并演示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了解观察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差异。
1.教师提问:当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时,地球出现了什么变化?
2.提问:大家都认为四季变化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那地球公转是怎样产生四季变化呢?
出示问题:(1)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2)四季温度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4.活动:请同学们进行太阳系建模。要求:在A3纸上用橡皮泥分别捏出大小不同的八大行星。以一个大球代表太阳,按从近到远的顺序摆放,并在行星下方标注名称。6.太阳系情景模拟:一个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太阳模型,模拟太阳。8个同学模拟八大行星。(注意运行方向由西向东,逆时针转动。金星是由东向西)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地介绍了太阳系的结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太阳系的详细组成和行星的特点,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宇宙的概念和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模型来进行具体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

2.让学生掌握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太阳系与其他星系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系的组成和八大行星的特点。

2.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星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和视频,生动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太阳系模型或图片。

3.八大行星的特点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

例如:“白天出来照亮我们的星球,晚上躲在云后面休息,它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揭示谜底——太阳,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太阳系的组成。

引导学生理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

同时,展示太阳系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形状。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如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木星是最大的行星等。

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球、月球等天体的基本知识,对天体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部分,也了解一些行星的基本特征。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宇宙和行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喜欢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了解世界,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倾向于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学习和分享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太阳系大家族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太阳系大家族。教材章节为《科学》六年级上册,具体内容包括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行星特点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月球等天体的知识,对天体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理解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特点,从而加深对天体的认识。
内容逻辑关系
1.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
重点知识点: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组成。
词: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

小学科学《太阳系》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太阳系》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太阳系》优质教案教学设计小学科学《太阳系》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个行星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太阳系的组成、地球的特点、其他行星的特点等。

三、教学重难点1. 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的特点。

2. 分辨行星和其他天体。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物模型或图片资料:太阳系模型、行星图片等。

2. PPT或黑板笔。

3. 观察记录表或学生手册。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系模型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的组成,并激发他们对太阳系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使用PPT或黑板笔,简要讲解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等。

重点介绍地球和其他几个行星的特点。

第三步:观察与分析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观察一颗行星,并记录其特点和观察到的现象。

可以使用观察记录表或学生手册。

第四步:小组分享每个小组依次分享所观察到的行星特点和现象,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进行讨论。

第五步:合作任务将学生分成新的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负责一颗行星,并合作完成一份关于该行星的小报告。

小报告内容包括行星的特点、环境等。

第六步: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合作完成的小报告,并进行同学评价。

六、教学扩展1. 邀请科学家或天文爱好者来校进行科普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太阳系。

2. 组织参观天文馆或科技馆,增加学生的实地观察机会。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或学生手册的完成情况。

2. 小组合作完成的小报告质量和展示效果。

3.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八、教后反思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构成、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模型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的基本情况。

教材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深入理解太阳系的结构、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勇于尝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构成,掌握各行星的特点,认识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构成,各行星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难点:对太阳系各行星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的特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广阔和神秘,激发他们对太阳系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太阳系的构成,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

3.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模型或图表,分析各行星的特点,讨论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4.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6.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太阳系的奥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2.太阳系大家族》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太阳系大家族》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内容。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了太阳系的结构,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太阳系的特点。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太阳和行星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太阳系的整体结构和各行星的特点了解不多,对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如卫星、小行星等认识更少。

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较强,但对复杂的天文现象还缺乏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探究太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各行星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天文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难点:对太阳系其他天体的认识,太阳系各行星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答案。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结构。

3.分组合作,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的整体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了解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

3.各行星特点的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行星,通过观察模型和查阅资料,了解所选行星的特点。

4.太阳系其他天体的介绍:教师通过课件和教具,介绍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如卫星、小行星等。

小学科学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太阳系大家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名称、特点和次序;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3. 学习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图片和实际观察进行学习。

二、教学内容太阳系大家族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太阳系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是什么吗?有哪些行星和恒星呢?2. 学习(15分钟)让学生观察图片或模型,描述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是由太阳和若干行星、卫星、流星等组成的。

3. 探究(30分钟)给学生发放工作表,自由探究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名称、特点和次序。

学生可以借助教材或网络搜索相关信息,并填写在工作表上。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颗行星进行讨论,并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选择的行星。

讨论的内容可以包括行星的特点、颜色、大小、气候等。

5. 展示和总结(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选择的行星,并总结太阳系中各行星的次序和特点。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太阳系的理解。

6. 拓展学习(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宇宙探索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提问:你有没有想过人类是否能够到达其他星系呢?7.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到家里,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有条件,可以参观天文馆或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高了科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的环节,激发了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太阳系,可以组织观星活动或深入研究某一颗行星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生命。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太阳系大家族》教案——第1课时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太阳系大家族》教案——第1课时

《太阳系大家族》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日、地、月之间的关系。

2.知道四季的成因。

3.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的温度差异的实验。

教学重点日地月之间的关系和四季的成因教学难点四季成因实验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课前准备地球仪、手电筒、温度计和图片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月球的相关知识,谁能给大家来说一说。

生:我们了解到月球的基本情况,没有水和空气……生:我们了解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师:我们人类不仅探索了月球,我们探索宇宙的脚步走的更深更远,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我们所生存的太阳系。

二、新授(一)认识日地运动提问:谁来说说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提问: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

你知道公转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吗?提问:怎样记住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出示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教师总结: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带着月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大约一年。

(二)认识四季的成因1.提问:(1)每年都有几个季节?冬天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吗?(2)不同的季节,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样的吗?(3)不同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一样长吗?你知道什么季节的白天长?什么季节的白天短?(4)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一样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2.谈话: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一年有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是循环出现的,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的高度、白天的时间、气温都有差别,这些差别与什么有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点内容。

3.实验:(1)观察太阳直射、斜射的差异。

温度计正对着太阳,即受太阳直射、温度上升快,温度计上的读数高;温度计斜着接受太阳光,即获得的热量少,温度计上的读数低。

(2)演示地球仪,让地轴对着北极星绕电灯或蜡烛火转一圈,讲述:当地球绕太阳转到3月时,太阳直射赤道,被半球、南北球均受太阳光斜射,此刻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则为秋季;当地球绕太阳转到6月时,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则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洋刮宫内更斜,则为冬季;当地球绕太阳转道12月时,北半球阳光斜射的角度最小,气温低则为冬季,而南半球得到阳光直射是夏季。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结构,知道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掌握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宇宙、恒星的基本知识,对太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对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了解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掌握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2.教学难点:太阳系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太阳系模型、行星图片、PPT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系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太阳系的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各行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行星的外观特点,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行星,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吗?”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各行星的距离、大小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太阳系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将围绕《太阳系大家族》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进入太阳系及其成员行星的世界,让学生对太阳系的结构和行星的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与特征,熟悉太阳系的形成过程;2.帮助学生掌握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的基本特征和区别;3.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成员行星的生存条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太阳系大家族,内容包括:1.阐述太阳系组成和特征,简述太阳系形成的过程;2.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3.探究行星间的生态平衡和和谐共存,以及人类文明的展开;4.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完成总结报告。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行星的基本特征和区别,以及行星间的生态平衡和和谐共存。

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系成员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思考如何维护和平衡行星的生态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小学生活中,你们是否会外出露营、观星呢?你们知道在夜空中最醒目的是什么吗?如果有机会去太空中参观一下,你想看到什么呢?通过导入,引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2.展开课程•第一部分: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

教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结合图表,让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及太阳系的常见特征,如行星围绕太阳转速、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等。

•第二部分:太阳系中的行星。

通过观察行星一张张的照片,辅助教师讲解配合展示PPT,学生帮助教师辨认这些行星的特征,和熟悉迪士尼的卡通形象等,了解行星的大小、距离、重力、几何形状等特性。

•第三部分:太阳系成员行星间的生态平衡和和谐共存。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探究行星间的相互影响,如地球的大气层、水圈和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相互影响,而不同行星之间存在相互牵连,需要保持生态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护生命和文明的延续。

小学科学 做太阳系模型 教案1

小学科学 做太阳系模型 教案1

做太阳系模型教案01一、教学目标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并能按一定比例制作简易太阳系模型。

2.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1.在教室里和操场分小组教学。

2.材料: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小皮球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计太阳系模型。

1.谈话:根据上节课得到的有关太阳系家族成员的信息,说一说太阳系各成员之间的分布有什么特点?2.学生汇报后组织大家在教材的空白处画出太阳系主要成员的位置顺序关系图。

3.提问:如果我们根据已经掌握的太阳系资料做个太阳系模型,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4.学生分小组举行深入讨论交流。

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从八颗行星模型的布局、模拟材料选择以及行星模拟的大小和位置关系等三方面进行总结。

6.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1)如果要对九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如何处理?(指导学生认识到需要按照比例来缩小。

)(2)如果要综合利用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九大行星的赤道数据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如何处理呢?(指导学生认识到比例要一致。

)(3)处理数据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如果兼顾体积和距离两个数据是不可能在桌子上完成这个模型的建立工作,其中的原因在教材说明部分已经有过描述,这里不再复述。

)(4)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可以怎么做?(指导学生认识可以分别处理两类数据,做不同类型的模型。

)7.指导学生按照大小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体积大小。

如果以水星模拟大小为厘米直径的圆球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模拟的大小分别为1厘米、1厘米、厘米、14厘米、12厘米、5厘米和5厘米。

8.指导学生按照距离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远近数据。

如果以水星到太阳模拟距离为厘米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到太阳模拟距离分别为1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和45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汇报优缺点,并讨论出今天要从哪些方面来完善太阳系模型。学生发言思考为什么可以把气球当作太阳模型,了解模型的建立需要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学生明确研究问题。学生发言,提出数学办法解决问题
分组活动,处理数据,
小组制作活动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八大行星。(三)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太阳的相对距离出示数据和皮尺。思考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明确研究思路。
《建立太阳系模型》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2、太阳系大家族(一)建立太阳系模型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通过分别建构太阳系八大行星相对大小、位置模型的探究活动,锻炼数据整理与使用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太阳系的概念。
预期教学效果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难点:能对较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真实材料建立模型。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课件、视频、板书磁贴、直径75cm大气球、丝巾、2把皮尺分组材料:计算器、小卡尺、不同颜色的粘土、记录单、八大行星朗读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一.短片导入
【观看关于太阳系的短片1分钟】对于宇宙来讲,太阳系很渺小,但是对于我们人类甚至地球来讲,太阳系仍然是非常宏大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直接去研究它。那我们应该怎样研究呢?
分组活动,建立八大行星相对大小模型。展示汇报,理解太阳系相对大小模型。
讨论如何建立距离模型
全班活动:每组一个代表寻点位站立拓展:两次缩小比例的不同,正确理解太阳系模型。三.结课在完善后的太阳系模型中朗读八大行星的常识,然后结课
一汇报。①小组代表拿着朗读卡片寻找皮尺上的位置站立。②引导提出质疑:为什么太阳周围这么挤?你们发现了哪儿不对?提问:我们可以拿着刚才的太阳模型放在皮尺的0刻度吗?
制作活动:齐读制作活动要求→开始制作询问学生看到这个模型有什么想法让我们通过观察视频,进一步的了解八大行星的相对大小。教师小结:刚才的视频中,有一段挺有意思,在太阳系中,地球和月球可以算是很近很近了,但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短短距离里面,居然可以塞下所有的其他行星,那么八大行星和太阳究竟有多远呢?(三)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太阳的相对距离。选择“相对距离的问题”开始研究。轨道半径:行星中心和太阳中心点的平均距离。出示数据和铺好的皮尺。提问:你准备怎么研究?怎样在皮尺上标注出八大行星的准确位置?小组讨论后汇报小结:同样的,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新的参考,假设这个XX米就是指的最远的海王星轨道半径,那我们能算出其他行星的轨道半径吗?学生分小组计算填写数据后全班统
板书设计:
提问:它科学吗?这个模型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请结合你的预习和刚才的短片讨论。
PPT出示科学术语并提示:可以参考这些科学名词。【说优点:】1.体现了八大行星的顺序。(板书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远近顺序)2.体现了八大行星的颜色。3.体现了八大行星位于同一平面。……【说缺点:】1.没有体现太阳系大家族的其他成员。(追问还有哪些成员)2.没有体现出八大行星之间的相对大小。.
引导学生得出两次选择参照不同导致计算比例的不同,第二次计算距离的比例要大很多。
演示,Excel学生观察教师代入数据得出太阳只有几毫米的结论。灯泡演示太LED教师用只有几毫米的阳发光,同时教室熄灯。由远及近,各小组代表在相应位置朗读相应行星的重要信息直至太阳。
观察并提出质疑思考两次比例的计算,同时回顾本堂课的两次探究活动。在完善后的太阳系模型情景中结课,朗读资料,感受太阳系宏大而静谧的氛围。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了解太阳系大家族的主要成员,理解它们的相对大小、轨道半径。
了解太阳系的宏大,直接研究的困难。
观察现有模型引发思考和讨论二.新课(一)生成问题出示现有模型,激发学生思考其优缺点。总结模型的优点。总结模型的缺点。
非常的微小,只有几纳米,但是沃森DNA和克里克两位科学家通过建立模型发现了它的细微结构。火山非常的炽热,我们通过建立火山模型来研究它。新课二.(一)生成问题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来研究太阳系呢?“建立太阳系模型”。让我们一起书写今天的学习任务。(板书,学生也明确任务)正好老师带了一个。出示:太阳系演示模型
意识到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简化研究。小组讨论老师带的模型的优缺点。
建立模型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太阳系模型,讨论其中的优缺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引导学生寻找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二)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相对大小思考研究方法出示太阳模型
明确研究问题思考研究方法演示计算方法
没有体现出八大行星的相对距离。3.4.没有体现出八大行星的自转。……很好,找到了这么多的问题,一节课时间不多,对于太阳系这个系统来讲,我们只有选择两个最主要的问题来研究了:那就是相对大小和相对距离。(二)研究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相对大小。首先,选择“相对大小的问题”开始研究。大小是相对的,我们需相对二字——要选择一个参考。在太阳系中找谁的大小来参考好点呢?75cm的气球模型。太阳,出示直径的气球模讲解:这是一个直径75cm型,用它来代替太阳好吗?(出示太阳照片,学生建立相关性)所以我们的研究问题就变成了什么?如果用它来代表太阳系中最大的太阳,那八大行星就应该是多大呢?你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后发言。出示各色粘土材料和数据。演示水星模型大小的简便计算方法。(数学原理:交叉相乘积相等)学生分小组计算填写数据后全班统一汇报。【思考】如何准确测量球体的直径。教师介绍小卡尺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