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权威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解读:中国梦百姓梦
韩康
2013年03月27日10:55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分享
无论中外,政府想要的东西和老百姓想要的东西,常常并不完全相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政府的所想所谋,往往更加偏重于国家定位和国家目标;老百姓的所想所梦,则会更加注重自己切身利益的实现。中国梦,应该是追求国家目标和实现百姓利益的结合,二者不能割裂开来,但说到底,即使是对国家利益的追求,也必须奠定在让人民充分信服的基础上,所以,中国梦首先应该是中国百姓真正想做的梦,这个梦才有价值。
建设小康社会是切中中国百姓心脉之梦。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国家纲领和老百姓的梦想做了最好的结合,叫做建设小康社会,一经提出,万众欢腾,人民高度认同。为什么?就是小康社会用最通俗、亲切的语言,讲出了广大老百姓真正想做的梦。30多年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高度凝聚人心,也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当下老百姓心底的所期、所盼、所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梦,关键在全面二字。依我之见,这个全面有两个重要涵义,一是社会覆盖之全面,人不分阶层,地不分南北,所有社会人群统统都能过上小康和富裕生活;二是小康内容之全面,不仅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内容,还有精神文化和政治生活方面的东西,更必需有生态环境方面的硬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梦,最难实现的,也仍然是全面二字。在这里,如果非要我来讲所谓中国梦,那就是两句话:每个中国家庭都能过上富裕而有尊严的生活,每个中国的城乡都能看到蓝天白云。
先讲每个中国的城乡都能看到蓝天白云。最近,国内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雾霾天气侵扰,是一个重要警示,它以令人惊恐的形式告诉人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梦,其实离我们并不太近,特别是当政府环保官员讲到还有30年左右时间才能还一个清洁天空时,这个距离就不再是抽象的臆测了。如果中国人实现了衣食无忧,开着优质轿车,享受舒适住房,但每天都要被迫呼吸有毒空气,这样的小康社会还有任何意义吗?让每个中国的城乡都能看到蓝天白云,是一个多么奢侈的中国梦啊。
再讲每个中国家庭都能过上富裕而有尊严的生活。这也是现在许许多多中国家庭不敢做的梦。改革开放30多年,市场机制推动社会进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家和民间财富大量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贫富差别很难避免,两极分化也在发展逻辑之中。但问题是:现在这现象得到有效抑制了吗?共同富裕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计算,我们还有若干亿众的贫困人口。中国有全世界财富集中度最高的富豪群体,也有规模可观的低收入和贫困人群;中国建造了大量舒适、漂亮的居民住宅,也有大量用一辈子工资积累都买不起普通住房的民众。至于说到尊严,那就涉及到真正建立起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和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了,这是更有难度的事情。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梦,难就难在政府目标和百姓期盼的共识与融合,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前苏联有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教训,斯大林提出重化工业优先和国家发展项目优先的政策,绝非出于私利,主观上也是为老百姓的更长远利益着想,但人民生活水平长期缓慢增长,终有一天,老百姓不认帐了,国家垮掉时,大多数人都冷漠而视。我们今天也面临一个强国和富民应该怎样合理摆放的问题?无疑,强国和富民都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发展中怎样合理摆放?结果大不一样。如果说在国家工业化初创时期,以及在改革开放后的较长时间里,由于发展的需要,强国的目标应优先考虑——例如高增长、低保障,政府集中财力把工业化、城市化的大量基础实施先搞起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国家实力极大增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这个时候,能不能重新考虑一下强国和富民的战略位置摆放呢?从现在开始,把富民放在优先位置,或者说,把民生安排放在国家战略考虑的优先位置,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战略之举。
构建表达和传播的独特话语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侯惠勤
今天人们广泛谈论的中国梦,是在中国和世界全面走向21世纪的特定条件下,面对复杂多变之国际格局、变幻莫测之历史趋势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它必然浓缩着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评价、对于当今各种发展模式的比较、对于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考量;必然涵盖了当代中国和平发展的根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科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和谐进步的制度保障和理论基础;因而必然要突破其个体性诉求的外壳而显现国家凝聚力和影响力,必然要从道德实践转向政治和社会实践。
中国梦依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是基于“中国发展”、“中国经验”、“中国成就和未来”肯定上对于开创未来的一种信心;中国梦依托中华几千年优秀文明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基于当代人类文明发展困境突围中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一种选择;中国梦依托中国和世界日益密切的互利互惠关系,是基于中国和平发展大趋势下吸引全世界关注中国、参与和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难得机遇;中国梦依托当前国际间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态势,是基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总结和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而凝练的话语方式。信心(未来)、机遇(当下)、选择(现实)和想像力(可能)是构筑中国梦的四大要素,个人的中国梦、民族的中国梦和世界的中国梦是表达中国梦的三大主体取向,“共创、共发、共富、共享”是实践中国梦
的核心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支撑中国梦的灵魂。
个人层次上的中国梦,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中国凭借良好的创业氛围、经过自身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愿望和理想,基本价值支撑是在国
家好、民族好、大家才都好这一共识下的“创业有门、成功有道、幸福有望”,它是中国梦的现实基础,是测量中国梦影响力的风向标。民族层次上的中国梦,是指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其伟大复兴,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人类文明和世界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基本价值支撑是独立、统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它是中国梦的主导力量,决定并统领其他层面的价值追求。世界层次的中国梦,意在阐发“中国梦”的世界性,体现国家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当代人类文明的大趋势,基本价值支撑是“中国的发展、世界的机遇”。它
是中国梦的未来走向,展示着中国梦的美好前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铸造中国梦的灵魂。中国梦的现实支点和力量源泉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有力支撑着中国梦;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不断兑现有力催生着中国梦,中
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厚实的根基滋养着中国梦。
要在此基础上,构建便于中国梦表达和传播的独特话语方式,演绎和培养相应的文化符号。
[1] [2] [3] [4] [5] 下一页尾页
充满活力与感召力的体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夏春涛
美国梦与中国梦两者之间有一个本质的区别。从主体性来讲,美国梦是美国人的梦,中国梦属于中国,是中国人的梦。从路径选择上来讲,美国梦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概念内涵上来讲,美国梦主要以自由和繁荣为标签,宣称一个人无论什么背景,只要他来到美洲这个新大陆,通过个人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听起来看上去很吸引人,但是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说到底,美国梦只代表极少数权贵、金融寡头、军火商的利益,对绝大多数人来讲,美国梦还很遥远。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不少普通民众产生被剥夺、被遗弃感,感到美国梦成了泡影。出于愤慨,不同肤色和背景的人自发形成“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有示威者表示:“我们唯一的共同点是:我们在社会中占99%,不愿再忍受那
1%的人的贪婪与腐败。”
去年7月,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一篇题为《美国梦的历史》的文章。文章说,美国梦是关于自由和繁荣的梦想,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使美国梦成为虚幻。文章还说,美国的政治制度没有显示出提供当前问题解决方案的任何迹象。而中国梦的主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三层含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幸福强调的是全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协调性一致性,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造福全体人民。这个目标,美国不可能提出来。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本质区别。
为什么我们在这个时候提出中国梦这个概念?是因为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于民族复兴的目标,这是我们自信和实力的体现,很振奋人心,很有感召力。最后我们再从动态和趋势上来分析,美国梦早已褪去了其耀眼光环,缺少新的内涵,缺少活力和动力,缺乏可持续性,是一个老旧的梦。中国梦正处于上升状态,动力强劲,梦想正一步步变成事实。
习近平同志曾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话,来概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三句话,也形象地描述了我们对道路的探索:曾经历经艰辛
上下求索,如今终于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康庄大道,继续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前一页[1] [2] [3] [4] [5] [6] 下一页
个人梦国家梦世界梦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常欣欣
何谓“梦想”,就其字面来讲,是人在梦境中所想;近于理想,又区别于理想。古往今来,梦想一直被人们用来表达对于所追求目标的一种憧憬,一种渴望,一种高度,一种境界。有梦想,
就有渴望、有追求、有奋斗、有希望。对个人、国家、民族、整个人类世界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