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4 《雷雨》教案老师用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第2课《雷雨》(4课时) .doc
《雷雨》教案教学目的:1 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2 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3 深刻认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罪恶,认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勇于斗争、追求光明的光荣传统。
重点和难点:1、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教学方法:1、预习前指导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特点:戏剧冲突的尖锐性;人物、事件、活动场所的集中性;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情节结构,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布置预习:1、结合注释(1)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
请将这一幕话剧分成两“场”,并概括其内容。
2、了解戏剧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3、试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以及戏剧的语言的个性4、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词语补释: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
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
谛听:仔细地听。
谛: 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
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
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
昧心: 违背良心。
昧: m èi 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
郁热:闷热。
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作者简介:曹禺,原名万家宝,1 9 1 0 年生,湖北潜江人。
他从小爱好戏剧,1 9 2 9 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1 9 3 3 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
经巴金等人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 9 3 4 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
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雷雨》教学设计精品4篇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雷雨》教学设计篇1【教学模式】读思互导式。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戏剧语言的把握,体会戏剧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教学难点】戏剧语言的分析;【教具】投影片录音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语我想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知道,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东西,那就是成语的大量使用。
比如,如果我们今天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场来势非常迅猛的运动,同学们想想看,你想到了哪一个成语?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曾经有一个著名作家还写过一篇著名的作品,题目就叫──明确:暴风骤雨教师述:那么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我国有一剧本的问世,也可以用这一个成语来形容。
它的问世,就好象是一场暴风骤雨一般,震惊了当时整个的剧坛。
从此以后,我国剧坛才有了可以和世界优秀剧本相媲美的话剧作品。
这部话剧,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常演不衰,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目之一。
那么这部话剧作品呢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现当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著名话剧《雷雨》。
(板书课题:雷雨)(过渡)那么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先问问同学们,通过我们的预习,你对这部话剧作品有了多少的了解呢?我想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二、简述《雷雨》的有关情况教师述:这一部《雷雨》创作于1932年,迄今为止刚好是70年。
这么长的历史,但它仍然不断地活跃在国内外的各大舞台之上,据说最近还有人把它搬上了荧屏。
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看看这方面的录象或电影。
那么我想,一部作品能够具有如此悠久的生命力,总要有它一些独特的魅力,总要能够打动我们读者的心灵,总要能够有助于我们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和思考。
那么《雷雨》的成功之处又在哪里呢?它又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讨的问题。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三、复习戏剧的有关常识教师述:那么作为一部话剧作品,我们知道,它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或者说要素,我们说,是什么?教师明确: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
必修4雷雨教案
【 - 话题作文】【篇一】必修4雷雨教案《雷雨》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抓住作品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爱情纠葛的脉络,提供解读人物形象的视角,创设情境,预设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肯定人类对美好情感的追求的欣赏和赞叹中,调动起他们对旧的社会制度、旧的意识形态更加强烈的憎恶和愤慨,从而鉴赏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教材分析】本课为高一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戏剧单元的第二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特点,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揣摩人物语言,归纳人物性格,理解其性格的复杂性,培养文学评论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朗读分组讨论设问点拨评价效果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戏剧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对人的理解,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进入戏剧人物或他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从创设情境中分析讨论归纳出周朴园这一形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讨论理解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朗读、设问、点拨、讨论、评价。
【教具安排】powerpoint课件课前发下阅读补充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测预习1、教师活动:投影展示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1)、什么是戏剧和戏剧文学?(2)、什么是戏剧三要素?(3)、戏剧情节分为几部分?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积极踊跃作答。
3、设计目的: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挖掘潜能,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戏剧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引出导语,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
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思维情感转化到悲剧的制造者——《雷雨》的主角周朴园身上。
3、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创设氛围。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最新7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最新7篇)《雷雨》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5、巩固生字:⑴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⑵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指名回答。
板书:前中后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雷雨前:⑴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⑵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⑶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雷雨》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领悟如何在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2、了解戏剧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3、认清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吃人本质以及它的必然灭亡趋势4、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先播放约三分钟的《雷雨》话剧片段将学生带入《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之中。
)我想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刚才播放的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那么在《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
作者简介及《雷雨》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山县。
其父在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宣化镇守等职,但不久官场失意,回家后常是牢骚满腹,整个家庭的空气是抑郁的。
曹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对这类家庭里的人物相当熟悉,他曾说:《雷雨》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
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和他们朝夕相处。
少年时代的曹禺曾随他继母观看了许多地方戏及当时流行的文明戏,这培养了他最初的戏剧情结。
1922年曹禺进入南开中学,并在1925年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此期间,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列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
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bull;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雷雨》教案课题:《雷雨》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话剧相关文学常识。
2、明确人物关系,了解戏剧冲突。
3、通过品味富有个性化、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及其个性特点。
4、品味戏剧台词的丰富的内涵,透析它们的言外之意;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重点: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难点: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度的黑暗和罪恶。
课程类型:新授课教具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精讲点拨、归纳小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雷雨是最剧烈的天气现象,它以其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阵容,以其席卷一起阴霾、冲刷一切郁闷的刁悍力,遮天蔽日、霹雳摇滚而来。
高尔基在《海燕》中曾纵情呐喊“让狂风雨来得更强烈些吧!”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一鸣惊人之作就是《雷雨》,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去探讨那个款项主宰、虚伪修饰、罪行积聚的世界中的不同人物的命运吧。
一、自主研究:(学案和课本)1.戏剧知识介绍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跳舞、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糊口。
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
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不同迥异。
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孕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类地方戏。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
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内容形式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2.走近作者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中国现当代剧作家。
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潜江市。
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研究。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模块,课文为《雷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第一幕、第二幕的详细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雷雨》的时代背景,掌握剧中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剧作家曹禺通过剧情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人性困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雷雨》的作者、背景,掌握课文第一、二幕的主要剧情,学会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反思人性,提高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剧作家曹禺的创作意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戏剧中提炼出普遍的人生哲理,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戏剧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雷雨》的简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课文第一幕、第二幕的剧情,解读剧中主要人物形象,讲解剧作家曹禺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扮演剧中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雷雨》的戏剧鉴赏题目,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角色扮演和例题讲解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雷雨》剧作家:曹禺2. 剧情简介:第一幕、第二幕3. 人物形象分析:周朴、鲁侍萍、周萍、鲁四等4. 戏剧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周朴、鲁侍萍、周萍、鲁四等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他们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剧情,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体现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禺的其他作品,如《日出》、《原野》等,进一步了解曹禺的创作风格和戏剧艺术。
《雷雨》公开课教案必修四
《雷雨》公开课教案必修四一、教育目标:通过本节公开课,学生将能够:1.理解中国现代戏剧《雷雨》的历史背景、主题和文学特征;2.掌握该剧中主要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人物性格,并分析这些变化和性格与主题的关系;3.听懂并纵观该剧的演绎过程,并理解演员在表演中的技巧和技巧,以及对话的语言特点;4.传达他们对该剧的见解和感受,表达他们对该剧和作者的评价。
二、预习环节(10分钟)在上课前,老师应要求学生阅读《雷雨》的有关背景材料,包括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研究。
并请学生做阅读笔记,以便参与讨论和分享。
三、教学环节1. 引入(5分钟)教师将简要介绍《雷雨》的主题和作者,并提出一个问题: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作者想传递什么样的信息?2. 人物性格分析(15分钟)教师将介绍剧中的主要人物,并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快速了解每位角色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变化。
3. 剧情解析(25分钟)教师将解释该剧的主要情节和人物间的关系,并询问学生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4. 表演技巧与语言特点(20分钟)教师将讨论该剧的表演技巧和语言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剧。
5. (5分钟)教师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见解和感受。
同时,老师也会向学生征求对这节公开课的反馈,以帮助改进教学。
四、作业布置1.学生们将阅读该剧的全文,并写出他们对剧中人物和主题的见解或感想。
2.学生将回答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将其提交给老师。
五、思考题1.在《雷雨》中,女主角范晓萍的命运如何代表了当时女性的整个命运?2.该剧的主题是什么?了解到该剧的历史背景后,您是否认为该剧的主题仅仅是个别人物的生活状态,还是表达了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3.该剧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表演技巧是否能够完美地呈现作者的故事?作为一部价值连城的的中国现代戏剧,“雷雨”让我们能够深入探讨当时中国的社会现象,并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人物命运。
通过本节公开课,学生将对中国现代戏剧和现代文学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学到更多有关表演技巧和语言技巧的知识。
《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1《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引言: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雷雨》,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清晰透彻的人物性格描写以及揭示社会现实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话剧中的杰出代表。
在高中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中的《雷雨》时,如何制定经验丰富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理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1、理解剧本基本情节,掌握常规剧本的解读方法。
2、全面了解《雷雨》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3、深入分析人物性格、情感变化,掌握角色铺排技巧。
4、掌握戏剧语言的特点和运用方法,学生能准确表达语言中的表达情感等细节。
5、让学生了解白先勇的《台北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教学重点:本部分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剧本基本情节,深入掌握每个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变化。
同时,要让学生掌握戏剧语言运用的技巧,使学生在表演时能够生动地表现角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本部分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雷雨》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因为,本剧集涉及到的内容较为丰富,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入理解,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应注重让学生自我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雷雨》剧本作者通过介绍曹禺以及他的代表作品《雷雨》,让学生了解该剧剧本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步:引言引入课文,简要介绍剧情和人物关系,并让学生猜测故事的结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三步:剧情解读详细解读剧本中的情节,并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每个环节的意义和影响。
对于一些重要的情节,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
第四步:人物塑造针对剧中的一些关键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情感等方面。
同时,让学生对不同角色的互动关系进行剖析,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剧本思想。
第五步:情绪表达讲解戏剧语言运用的技巧,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表达情绪和体现角色特点的方法。
通过针对剧中一些情感高潮部分的表演让学生进行小组创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戏剧语言。
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优秀5篇)-最新
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优秀5篇)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创作了一出惊心动魄的伟大悲剧…… 这就是二十三岁的曹禺就读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
《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雷雨优质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雷雨》第二幕。
着重分析主要的矛盾冲突及矛盾冲突所揭示的人物性格,挖掘全剧的主题;2、了解话剧的特点,品味个性化语言。
教学思想:引进“以人为本”的民主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矛盾冲突和通过矛盾冲突把握全剧的主题是重点,把握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是难点。
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讨论法、表演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简介作者和剧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
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
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
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
《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
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
这正是《雷雨》这一名剧深刻的思想意义之所在。
二、分析剧情和矛盾冲突:(1)梳理人物关系:说说下列人物存在哪些冲突?主要矛盾是什么?(显示人物关系表)(2)第一场戏的剧情如何发展?三、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1)周朴园怀念鲁侍萍的感情是否真实?请试加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雷雨》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2)能够把握戏剧的基本元素,如场景、对话、人物关系等;(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对《雷雨》进行深入解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雷雨》的人物性格和命运;(2)通过对比分析,探讨《雷雨》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3)通过表演、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雷雨》所揭示的人性美与悲剧美;(2)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培养正确的价值观;(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雷雨》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2)掌握戏剧的基本元素和文学鉴赏方法;(3)感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1)深入解读《雷雨》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2)探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在《雷雨》中的融合;(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表演、辩论等能力。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雷雨》,了解剧情大意,分析人物形象;(2)收集有关《雷雨》的资料,如剧本、评论、背景等;(3)准备课堂表演、辩论等活动所需材料。
2.课堂导入:(1)简要介绍《雷雨》的作者、背景及戏剧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雷雨》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元素;(3)激发学生兴趣,提问:“你认为《雷雨》中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3.教学内容与活动:(1)分析人物形象: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③举例分析人物形象的矛盾冲突,如周萍与四凤、周朴园与鲁侍萍等;④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成长变化,如周萍的悔改、四凤的悲剧等。
(2)解读情节结构:①分析《雷雨》中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②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情节,并说明原因;③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之间的关联,如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关系对剧情的影响等;(3)探讨主题思想:①让学生分组讨论,《雷雨》所反映的社会问题;③引导学生关注《雷雨》中的人性美与悲剧美;④举例分析《雷雨》中的善恶美丑,如周朴园的伪善、鲁侍萍的善良等;(4)实践活动中提升表达能力:①分组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亲身感受《雷雨》的魅力;②开展辩论活动,探讨《雷雨》中的人物性格、命运等;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点;(2)强调《雷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点;(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雷雨》教案
高中语文《雷雨》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雷雨》教案(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雷雨》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语文《雷雨》教案篇1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1 . 初学戏剧,应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2 . 《雷雨》是一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剧 ( 四幕 ) 、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老师要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
3 . 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文下关于《雷雨》前后情节的介绍,把本文与其衔接起来。
4 . 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
因此,学习本文要认真把握本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杂矛盾,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5 . 戏剧中人物语言常常有潜台词,要认真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便于把握人物个性。
6 .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全局,即把大的背景材料 ( 比如社会背景、本文前后的情节背景) 向学生作必要的交代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逐层分析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
特别是对典型化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挖掘,这个挖掘的过程,就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
7 . 文章应以周朴园这个典型人物为核心,联络情节结构,寻找矛盾发端,挖掘人物性格,归纳文章主旨,学习写作特色。
【指点迷津】1 . 关于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 (即台词) 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 ( 如《雷雨》 ) 、歌剧 ( 如《白毛女》 ) 、舞剧 ( 如《丝路花雨》 )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 如《雷雨》 )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 如《屈原》 ) 、现代剧 ( 如《雷雨》 )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 如《屈原》 ) 、喜剧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剧 ( 如《白毛女》 )2 . 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教学内容,选取《雷雨》作为精讲篇目。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四幕悲剧,讲述了周、鲁两家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悲剧命运。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第一幕和第四幕,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幕: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出场,展现周家家庭矛盾。
2. 第四幕:周萍与四儿重逢,周朴得知真相,众人物命运走向悲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剧情,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戏剧的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剧情发展,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中的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的话剧片段,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幕,了解剧情。
3. 人物分析:分析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形象,讨论他们在剧情中的作用。
4. 剧情分析:详细讲解第一幕和第四幕,引导学生关注戏剧中的冲突、高潮和结局。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人物分析的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第四幕中的冲突,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关系图:展现周、鲁两家的复杂关系。
2. 剧情发展脉络:梳理第一幕和第四幕的主要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答案示例:《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复杂。
周萍忠诚善良,却因家庭压力走向堕落;周朴自私冷酷,对家人无情;鲁妈善良无私,为女儿付出一切;四儿美丽纯真,却陷入情感纠葛。
通过这些人物,曹禺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2024年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2024年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模块《雷雨》第一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戏剧的特点及《雷雨》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品味戏剧语言,把握戏剧冲突;探讨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雷雨》的背景知识,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2. 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能力。
3. 通过对戏剧冲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戏剧冲突,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作品主题。
2. 教学重点:通过对《雷雨》第一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雷雨》的戏剧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雷雨》第一幕,了解剧情发展,感受戏剧冲突。
3.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理解人物关系。
4. 例题讲解:以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为例,讲解如何分析戏剧语言,把握戏剧冲突。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雷雨》第一幕中的一段对话,体会戏剧冲突。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雷雨》第一幕:周朴园、鲁侍萍人物分析2. 戏剧冲突: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3. 社会现实:家庭伦理、阶级矛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第一幕中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对话,体会戏剧冲突。
2. 答案: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对话揭示了阶级矛盾,展现了鲁大海的反抗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戏剧冲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雷雨》这一经典作品。
2024年《雷雨》教学教案(精选
2024年《雷雨》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话剧《雷雨》第一幕、第二幕,通过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剧情,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把握剧本的基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戏剧的艺术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雷雨》的简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初读课文,了解剧情:学生自读课文,了解《雷雨》的基本情节,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矛盾冲突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剧本中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关系图:展示剧本中的主要人物关系。
2. 矛盾冲突:列出剧本中的主要矛盾冲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剧本内容,从人物性格、矛盾冲突等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拓展延伸:观看《雷雨》全剧,思考如何将戏剧元素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戏剧作品,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戏剧社团,亲身体验戏剧表演,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分析人物形象2. 矛盾冲突分析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分析人物形象1. 人物性格特点:如周朴园的虚伪、冷酷;鲁妈的善良、忠诚;四凤的纯真、热情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雷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雷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话剧的基本知识,掌握《雷雨》的剧情和主题,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雷雨》中的人物性格和复杂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雷雨》的剧情和主题,了解话剧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深入分析《雷雨》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关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雷雨》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2.背景介绍:介绍话剧的背景知识,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3.剧情梳理: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讲解等方式,梳理《雷雨》的剧情,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4.人物分析:深入分析《雷雨》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关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
通过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物。
5.写作特点分析: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雷雨》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雷雨》所体现的人性复杂和现实主义精神。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课堂讲解、角色扮演、讨论探究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等辅助工具,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布置:安排学生课后阅读《雷雨》全剧,撰写读后感或分析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以便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教学案(教师用)
教学目的:
1、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重点和难点:
1、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学习过程:
一、有关作者及作品
曹禺,原名万家宝,1 9 1 0 年生,湖北潜江人。
他从小爱好戏剧,1 9 2 9 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1 9 3 3 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
二、《雷雨》的情节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
后来,他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弟的阔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
周朴园又娶了繁漪。
并生了个儿子周冲。
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
她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
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
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
这个悲剧的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
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
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
三、理清本文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结构
问题1、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周冲、鲁四凤、繁漪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妹和主仆之间的关系。
2、把这幕话剧分成两场。
第一场:三十年后鲁侍萍与周朴园再次相见,揭露封建阶级的伪善、冷酷、凶残和罪恶。
(第一场以鲁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
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
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写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态度的变化和鲁侍萍的表现。
)
第二场:写鲁大海与周朴园、鲁侍萍与周萍会面。
通过周朴园与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了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
四、探究人物形象:
1 、周朴园
周朴园是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
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分析: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冷酷、残忍、自私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发昧心才→残忍、奸诈
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虚伪、冷酷、自私)
2、鲁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分析:来自乡下的温柔貌美贤惠的侍女→心地善良、正直
默默承受三十多年的悲惨→刚强
面对周朴园含血带泪地控诉三十年的悲惨遭遇→倔强
撕毁周朴园的支票→骨气和尊严
“命,是不公平的命叫我来的”→尚不知道造成自己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对周朴园的生日哄骗心软,不敢当众揭周朴园的底→斗争不坚决)
小结:
1、结构紧凑集中
作者灵活运用了“回顾”与“穿插”的表现方法,让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以“回顾”的方式,诉说自己的遭遇,从私生活的角度揭露周朴园的罪恶历史;又以鲁大海的控诉,从社会斗争的角度揭露周朴园罪恶的发家史:这样就把“现在的戏剧”与“过去的戏剧”交织起来,让新旧矛盾,周鲁两家的矛盾、封建资产阶级与工人、下层劳动人员的矛盾交织在一起,都集中在一个下午在周朴园的客厅里展现出来,从而有力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推动剧情的发展,深刻表现了主题。
因为剧本的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
周朴园在家策划破坏工人罢工;鲁侍萍不愿女儿帮人,前来在周家做使女的四风;鲁大海代表工人来找董事长谈判。
这样,就使得三个人物在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的客厅里相遇了。
通过鲁家母子的控诉,把周朴园三十多年来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活动揭露出来。
其中鲁侍萍被周家赶出,含恨投河及母亲被气死等情节,因受舞台演出的限制,都是由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
3 、鲁大海
鲁大海与周朴园,从血缘上看,他们是父子;从阶级关系上看,他们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在同周朴园的斗争中表现出他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代表广大工人群众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
他义正辞严地揭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的罢工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
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
他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资本家的威胁、讹诈、利诱等卑鄙手段在他面前无计可施。
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走下去。
( 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性格) 斗争中显出经验的不足、鲁莽等弱点。
2、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请你用剧中的例子说说戏剧的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雷雨》中,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分,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的处理上,也都相应有, 剧中人因出身、地位、经历、个性不同,所以他们的说话口气,措词风格也不同。
周朴园盛气凌人,侍萍抑郁平缓,鲁大海直截了当。
人物语言还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相适应。
这在周朴园的企图用金钱来平息侍萍的对话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不仅表现出资本家的本性,也把他急于赶走侍萍,使自己的罪恶不致败露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侍萍悲愤地说,充分表现了她的悲愤和仇恨及发自内心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也表现了侍萍的刚毅与倔强。
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那几句话欲言又止、随口又改的话,把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因而使人物形象更真实、鲜明。
3、舞台说明的作用:
1、周家客厅的布景设计:
既看出是个阔绰豪华的资本家家庭,又有浓重的封建色彩。
一个立柜和上面触目的大照片,既透露出故事发生的根由,又为剧情发展提供了条件。
这旧家俱、这照片,在剧情发展的几个关键处都发挥了作用。
2、人物动作:( 鲁侍萍) 有关窗的习惯,“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很自然地”
暗示了她的身份,“慢慢地”表明了她内心的痛苦、矛盾。
她的动作,自然地使周朴园回想起三十年前的梅姑娘,推动剧情发展。
3、表情:
( 周朴园) “汗涔涔”显出一副狼狈相;( 周朴园)“惊愕”表示他极度的恐惧和不安。
作业:完成课本P23第二题。
课后探究:以《雷雨》为标题有何含意?
《雷雨》这个剧名,既指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高潮和结局又发生在雷雨之夜;又指剧中人物雷雨般的性格,象征渴求自由,冲决封建罗网的迫切心情。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