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4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教师指导朗读方法,范读两小节,由学生继续朗读。读完后学生评价。
3.播放视屏朗读【黄磊视频朗读】
学生评价:读的怎样?找出错字:青荇似的漫溯
(五)讨论交流,赏析诗歌(PPT展示)
思考: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个小节,请从意象、修辞或感情等角度加以赏析。【出示课件】
(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每组推选代表交流展示)
附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科
高中语文
案例主题
《再别康桥》
案例背景
《再别康桥》被收入高一《语文读本》中,高一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特点及鉴赏方法不太了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鉴赏现代诗歌应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品读鉴赏的过程中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也是新课标关注学生多方位的情感体验的要求。针对高一学生特点,可采用感情朗读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鉴赏。
案例描述
基本以“三步四环节”为主,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自主导引式生态课堂特点:
情境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正音朗读——讨论意象,小组交流——朗读品味,把握情感——巩固训练,写作提升——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一)PPT情景导入
学生合唱李叔同的《送别》【出示课件】: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师:送别诗常用的意象还有哪些?
确定:柳树长亭雨酒等,渲染悲伤的氛围。
学生朗读这一段,要读出感情。
(3)第三小节
师:青荇有什么特点?“招摇”有什么效果?把它换成“飘摇、晃动”可以吗?
确定:“招摇”有主动的感觉,是拟人的写法。类似“逍遥”的意思,显现出水草在康河的柔波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很形象很生动。
以下是教师提问、点拨及小组讨论展示的主要内容,按诗歌小节顺序记录如下:
(1)第一小节
学生赏析:三个“轻轻的”创设了宁静和谐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在“招手”间透露了对康桥难分难舍的感情。
师: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离别诗,离别对象大都是什么?
如: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学案的生字词【出示课件】
给划线字注音:
青荇(xìng)长篙(gāo)枯槁(gǎo)蓬蒿(hāo)
漫溯(sù)朔风(shuò)满载(zài)下载(zài)
记载(zǎi)笙(shēng)箫
(四)指导朗读(PPT配乐)
1.一学生读。读完后谈体会:为什么这样读?
感情:惆怅、惜别语调:舒缓、低沉节奏:轻柔、和谐
“油油的”:“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因此作者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出示课件:康桥情结】
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者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
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和诗化生活在现实生活里不免显得单纯和虚幻,在他回国后不久,便在现实中碰壁,虽然他也悲伤和绝望过,但“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作者对爱、自由、美的追求,没法成为现实,在康桥作者对林徽因的爱也未成为现实,所以他的梦碎了。但一直深深的沉淀在自己心里。
这段的感情应该是伤感的。
师:在古诗中柳树这个意象通常有什么含义?【出示课件】
“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王唯《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确定:柳树表示送别时的难分难舍或者离别后的思念伤感之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生:离别的对象大都是人。
师:很多离别诗感情是很悲伤的,《再别康桥》的感情有何特点?
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生:再别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没有叮咛嘱托,没有痛哭流涕,没有尘世的嘈杂,是那样宁静和谐,给人清新飘逸的感觉。只有淡淡的忧愁,忧伤中充满美感。
(2)第二小节
师:为什么是金柳?生:柳树在夕阳笼罩之下,带有了一层金黄色。
师:柳树和新娘有什么相似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生: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有依依不舍之态。作者把无生命的景语比做有生命的活物,表达作者对康桥的爱恋、眷恋。
师:你能把这一小节写成情景性描写的句子吗?
生:康桥边的杨柳柔媚无限,在夕阳映衬下,发出灿烂的金光,犹如一位羞涩的新娘。粼粼的波光里映着娇艳的倒影,同样也深深地映在我的心里。
朗读这一段。
(5)第五、六小节
学生赏析:寻梦——漫溯——放歌——高兴、愉悦,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甚至要放声歌唱了。
师:但是诗人为什么又说不能放歌?前后矛盾吗?
讨论后确定:诗人思路急转,由幻想回到了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别离,不仅别情缕缕,离绪重重,消失了的梦永远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不想打破这宁静与和谐无限依恋、百般珍惜。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教师读,然后解释含义。1922,康桥再会吧1926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作者第三次到康桥,在归国途中满含感情的写下了《再别康桥》,这也是作者最后一次到康桥。3年后,作者乘坐的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35岁。
一学生朗读这一小节。
(4)第四小节
学生赏析:把潭水比喻成天上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梦指昔日的愿望和理想。
师:为什么说“沉淀着”?作者的梦实现了吗?
【出示课件】胡适曾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胡适《追悼徐志摩》)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离别是个永恒的主题,自古到今,在“长亭外,古道边”流传着多少离别的凄美故事。
这节课我们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来感受徐志摩对康桥的别样离情。
(二)PPT展示目标【出示课件】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2)分析意象的作用。
(3)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诗歌,把握作者感情。
3.播放视屏朗读【黄磊视频朗读】
学生评价:读的怎样?找出错字:青荇似的漫溯
(五)讨论交流,赏析诗歌(PPT展示)
思考: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个小节,请从意象、修辞或感情等角度加以赏析。【出示课件】
(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每组推选代表交流展示)
附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科
高中语文
案例主题
《再别康桥》
案例背景
《再别康桥》被收入高一《语文读本》中,高一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特点及鉴赏方法不太了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鉴赏现代诗歌应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品读鉴赏的过程中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也是新课标关注学生多方位的情感体验的要求。针对高一学生特点,可采用感情朗读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鉴赏。
案例描述
基本以“三步四环节”为主,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自主导引式生态课堂特点:
情境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正音朗读——讨论意象,小组交流——朗读品味,把握情感——巩固训练,写作提升——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一)PPT情景导入
学生合唱李叔同的《送别》【出示课件】: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师:送别诗常用的意象还有哪些?
确定:柳树长亭雨酒等,渲染悲伤的氛围。
学生朗读这一段,要读出感情。
(3)第三小节
师:青荇有什么特点?“招摇”有什么效果?把它换成“飘摇、晃动”可以吗?
确定:“招摇”有主动的感觉,是拟人的写法。类似“逍遥”的意思,显现出水草在康河的柔波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很形象很生动。
以下是教师提问、点拨及小组讨论展示的主要内容,按诗歌小节顺序记录如下:
(1)第一小节
学生赏析:三个“轻轻的”创设了宁静和谐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在“招手”间透露了对康桥难分难舍的感情。
师: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离别诗,离别对象大都是什么?
如: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学案的生字词【出示课件】
给划线字注音:
青荇(xìng)长篙(gāo)枯槁(gǎo)蓬蒿(hāo)
漫溯(sù)朔风(shuò)满载(zài)下载(zài)
记载(zǎi)笙(shēng)箫
(四)指导朗读(PPT配乐)
1.一学生读。读完后谈体会:为什么这样读?
感情:惆怅、惜别语调:舒缓、低沉节奏:轻柔、和谐
“油油的”:“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因此作者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出示课件:康桥情结】
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者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
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和诗化生活在现实生活里不免显得单纯和虚幻,在他回国后不久,便在现实中碰壁,虽然他也悲伤和绝望过,但“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作者对爱、自由、美的追求,没法成为现实,在康桥作者对林徽因的爱也未成为现实,所以他的梦碎了。但一直深深的沉淀在自己心里。
这段的感情应该是伤感的。
师:在古诗中柳树这个意象通常有什么含义?【出示课件】
“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王唯《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确定:柳树表示送别时的难分难舍或者离别后的思念伤感之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生:离别的对象大都是人。
师:很多离别诗感情是很悲伤的,《再别康桥》的感情有何特点?
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生:再别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没有叮咛嘱托,没有痛哭流涕,没有尘世的嘈杂,是那样宁静和谐,给人清新飘逸的感觉。只有淡淡的忧愁,忧伤中充满美感。
(2)第二小节
师:为什么是金柳?生:柳树在夕阳笼罩之下,带有了一层金黄色。
师:柳树和新娘有什么相似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生: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有依依不舍之态。作者把无生命的景语比做有生命的活物,表达作者对康桥的爱恋、眷恋。
师:你能把这一小节写成情景性描写的句子吗?
生:康桥边的杨柳柔媚无限,在夕阳映衬下,发出灿烂的金光,犹如一位羞涩的新娘。粼粼的波光里映着娇艳的倒影,同样也深深地映在我的心里。
朗读这一段。
(5)第五、六小节
学生赏析:寻梦——漫溯——放歌——高兴、愉悦,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甚至要放声歌唱了。
师:但是诗人为什么又说不能放歌?前后矛盾吗?
讨论后确定:诗人思路急转,由幻想回到了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别离,不仅别情缕缕,离绪重重,消失了的梦永远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不想打破这宁静与和谐无限依恋、百般珍惜。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教师读,然后解释含义。1922,康桥再会吧1926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作者第三次到康桥,在归国途中满含感情的写下了《再别康桥》,这也是作者最后一次到康桥。3年后,作者乘坐的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35岁。
一学生朗读这一小节。
(4)第四小节
学生赏析:把潭水比喻成天上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梦指昔日的愿望和理想。
师:为什么说“沉淀着”?作者的梦实现了吗?
【出示课件】胡适曾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胡适《追悼徐志摩》)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离别是个永恒的主题,自古到今,在“长亭外,古道边”流传着多少离别的凄美故事。
这节课我们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来感受徐志摩对康桥的别样离情。
(二)PPT展示目标【出示课件】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2)分析意象的作用。
(3)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诗歌,把握作者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