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介绍
高三物理电场知识点梳理
![高三物理电场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2392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d.png)
高三物理电场知识点梳理一、电荷与电场1.1 电荷的基本概念1.2 电荷的性质1.3 电荷守恒定律1.4 静电场的基本概念1.5 静电力与库仑定律二、电场强度与电势2.1 电场强度的定义2.2 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2.3 电偶极子与电场强度2.4 电势的基本概念2.5 电势的计算公式三、电场线与等势面3.1 电场线的定义与性质3.2 电场线的画法与规律3.3 等势面的概念与性质3.4 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四、电场中的带电粒子4.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4.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4.3 带电粒子在电势中的能量变化 4.4 带电粒子的加速电压与能量分析五、电势能与电势差5.1 电势能的定义与计算公式5.2 电势差的定义与计算方法5.3 电势能与电势差的关系5.4 电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六、电场中的静电场能6.1 静电场能的定义与计算6.2 静电场能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6.3 静电场能的积累与释放6.4 静电场能的应用与问题解析七、电场中的电场强度7.1 电场强度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7.2 电场强度的分布规律7.3 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7.4 电场强度的变化与影响因素八、电场中的电场线分布8.1 电场线分布的形状与规律8.2 电场线在场强变化区域的行为 8.3 电场线与导体的关系与影响 8.4 电场线与非导体的关系与应用九、电势与电场能的计算9.1 电势的计算方法与公式9.2 电场能的计算与转化9.3 电场能的问题解析与实例应用9.4 电势与电场能的实验测量方法总结:物理电场是高中物理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对高三物理电场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详细介绍了电荷与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场线与等势面、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电势能与电势差、电场中的静电场能、电场中的电场强度、电场中的电场线分布以及电势与电场能的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使读者对高三物理电场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422b8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6.png)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高中物理电场知识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三、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 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四、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 1、计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 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五、电场: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 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六、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E是电场强度;F是电场力;q是试探电荷; 2、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七、电场的叠加:在空间若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解题方法:分别作出表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场强的有向线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场强;八、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性而人为假设的线.. 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2、电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DAT 1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无穷远;2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 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 3、电场线的作用: 1、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则电场强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则电场弱电场强度小; 2、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4、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 2、同一电场中的电场线不向交;九、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分布均匀; 1、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等间距的平行线;2、平行板电容器间的电是匀强电场;场十、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作的功WAB 与电荷量q的比值叫电势差;又名电压.. 1、定义式:UAB=WAB/q; 2、电场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3、电势差又命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十一、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有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 φA -φB;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 时;电场力要作功;则两点电势差不为零;就不是等势面; 4、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原因: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5、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6、等势面的画法:相临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十二、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间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积.. 1、数学表达式:U=Ed;2、该公式的使适用条件是;仅仅适用于匀强电场;3、d是两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十三、电容器:储存电荷电场能的装置.. 1、结构: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导体组成; 2、最常见的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十四、电容: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电容器量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用"C"来表示.. 1、定义式:C=Q/U; 2、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3、国际单位:法拉简称:法;用F表示 4、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容器的属性;与Q、U无关;十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εs/4πkd;其中d为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又称板间距;k是静电力常数;k=9.0×10 9N.m2/c2;ε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s表示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1、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压; 2、当电容器未与电路相连通时电容器两板所带电荷量不变;十六、带电粒子的加速: 1、条件: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和场强方向垂直;忽略重力; 2、原理:动能定理: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Uq=1/2mvt2-1/2mv02; 3、推论:当初速度为零时;Uq=1/2mvt2; 4、使带电粒子速度变大的电场又名加速电场;。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b9425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f.png)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一、电场的定义电场是由带电粒子产生的物理场,能够对其他带电粒子施加力。
在电场中,任意一点上的电场强度描述了该点电场的作用强度和方向。
二、电场强度1. 定义:电场强度(E)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F)。
2. 计算公式:E = F/q,其中q是测试电荷的量。
3. 方向:电场的方向是正电荷受力的方向,即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三、电场线1. 定义:电场线是用于形象表示电场分布的曲线,其切线方向表示电场方向,密度表示电场强度。
2. 特点: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不相交。
四、高斯定律1. 内容:高斯定律表明,通过任意闭合表面的电通量(Φ)等于该闭合表面内部净电荷量(Q)除以电常数(ε₀)。
2. 公式:Φ = ∮E⋅dA = Q/ε₀。
五、电势能和电势1. 电势能:两个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能称为电势能。
2. 电势:电势(V)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
3. 关系:电势差(U)等于电场强度(E)与两点间距离(d)的乘积,U = E⋅d。
六、电容和电容器1. 电容:电容(C)表示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单位是法拉(F)。
2. 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存储和释放电能的器件,由两个导体板(极板)和一个绝缘介质组成。
3. 公式:C = Q/V,其中Q是存储的电荷量,V是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七、电场的应用1. 电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2. 电场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电场加速器、粒子探测器等。
八、重要性质1. 叠加原理:多个电荷产生的电场可以通过矢量叠加得到。
2. 电场的保守性:在保守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仅与初始和最终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九、实验测量1. 电场强度的测量:使用电场强度计。
2. 电容的测量:使用电容表或通过电荷量和电势差的关系计算。
以上内容为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的直接概述,涵盖了电场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重要性质。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电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电场理论至关重要。
物理高中电场知识总结归纳
![物理高中电场知识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e096e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7.png)
物理高中电场知识总结归纳电场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空间中存在电荷时所产生的相互作用。
在高中物理中,电场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下面将对电场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1. 电荷与电场电场的起源是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而相同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引入电场的概念,可以用来描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电场的重要物理量,用符号E表示。
它描述了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单位为牛顿/库仑。
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为E = F/Q,其中F表示电荷所受到的力,Q表示电荷的大小。
3. 电场线电场线是描述电场分布的工具,它是沿着电场力线的方向绘制的曲线。
电场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正电荷出发的电场线指向负电荷,相同电荷之间的电场线相互平行。
4. 电势能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
在电场中,电势能的变化可以由电场强度的积分来表示,即电势差。
电势差的计算公式为ΔV = -∫E·dl,其中ΔV表示电势差,E表示电场强度,l表示路径长度。
5. 电场的叠加原理当有多个电荷存在时,它们在某一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可以通过叠加原理进行计算。
即在某一点的电场强度等于所有电荷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6. 点电荷的电场点电荷是指电荷分布在空间中集中在一个点上的情况。
对于点电荷,其电场强度与距离的关系符合库仑定律,即电场强度正比于电荷的大小,反比于距离的平方。
7. 均匀带电直线的电场均匀带电直线的电场是指电量均匀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
对于均匀带电直线,其电场强度与距离的关系符合线性分布规律,即电场强度正比于距离。
8. 均匀带电平面的电场均匀带电平面的电场是指电量均匀分布在一个平面上的情况。
对于均匀带电平面,其电场强度与距离无关,具有相同的大小和方向。
9. 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用来储存电荷和电能的装置,分为平行板电容器和球形电容器等。
电容器的容量表示了它储存电荷的能力,容量的计算公式为C = Q/V,其中C表示容量,Q表示电荷,V表示电压。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cfa8f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6.png)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1.两种电荷(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2)电荷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如果带电体本身的线度比相互作用的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得多,以致带电体的体积和形状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种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但点电荷自身不一定很小,所带电荷量也不一定很少.3.电场强度、电场线(1)电场:带电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媒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电场具有力的特性和能的特性.(2)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定义式:E=F/q方向:正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3)电场线: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的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做电场线.电场线的性质:①电场线是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②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的强弱;③电场线不相交;④电场线不是真实存在的;⑤电场线不一定是电荷运动轨迹.(4)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如果各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样的电场叫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间距相等且互相平行的直线.(5)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强度是矢量,当空间的电场是由几个点电荷共同激发的时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所激发的电场在该点的场强的矢量和.4.电势差U: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动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WAB/q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UAB=WAB/q电势差有正负:UAB=-UBA,一般常取绝对值,写成U.5.电势φ: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该点相对零电势点的电势差.(1)电势是个相对的量,某点的电势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因此电势有正、负,电势的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点高还是低.(2)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6.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势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ε=qU7.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1)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3)画等势面(线)时,一般相邻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大,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8.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计算方法有:由公式W=qEcosθ计算(此公式只适合于匀强电场中),或由动能定理计算.(2)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电荷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3)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三者之和保持不变.9.静电屏蔽:处于电场中的空腔导体或金属网罩,其空腔部分的场强处处为零,即能把外电场遮住,使内部不受外电场的影响,这就是静电屏蔽.10.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等于带电粒子动能的增量.(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以垂直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垂直于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3)是否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①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不能忽略质量).②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4)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中运动由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与重力都是恒力,因此可以用两种方法处理:①正交分解法;②等效“重力”法.11.示波管的原理: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果在偏转电极--′上加扫描电压,同时加在偏转电极YY′上所要研究的信号电压,其周期与扫描电压的周期相同,在荧光屏上就显示出信号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12.电容定义:电容器的带电荷量跟它的两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注意]电容器的电容是反映电容本身贮电特性的物理量,由电容器本身的介质特性与几何尺寸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的大小等均无关。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258dee43323968001c92b7.png)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电场知识点总结(一)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
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
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
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 =-ΔEAB/q8。
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 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
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11d72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3.png)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一、电场的基本概念1、电荷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C)。
2、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为:$F = k\frac{q_1q_2}{r^2}$,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k = 90×10^9 N·m^2/C^2$。
3、电场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电场具有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
4、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定义为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与电荷量$q$的比值,即$E =\frac{F}{q}$。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每库仑(N/C)。
电场强度是矢量,其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5、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点电荷$Q$在距离它$r$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 k\frac{Q}{r^2}$。
6、电场线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
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电场线不相交、不闭合。
二、电场的能的性质1、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电势能。
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的零点。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2、电势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定义为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即$\varphi =\frac{E_p}{q}$。
电势的单位是伏特(V)。
电势是标量,有正负之分,正电势高于负电势。
3、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等差等势面越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4、电势差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做电势差,也叫电压。
$U_{AB} =\varphi_A \varphi_B$,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V)。
高三物理电场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电场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73dea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e.png)
高三物理电场知识点归纳电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在高三物理学习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和掌握电场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高考物理考试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三物理电场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供同学们参考。
一、电场是什么?电场是指电荷周围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性质和作用的特殊区域。
在电场中,电荷对周围空间以及其他电荷产生作用力。
二、电场的性质和特点1. 电场是矢量场:电场具有大小和方向,用矢量表示。
电场的方向是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2. 电场叠加原理:如果有多个电荷同时存在,在某一点的电场等于这些电荷分别在该点产生的电场的矢量和。
3. 电场的强度:电场强度E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的大小。
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所作用的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一致。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两个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电荷的大小成正比。
三、电场的计算和表示1. 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对于点电荷Q,其产生的电场强度E与距离r的关系为E = kQ/r²,其中k为电场常量,其值约为9×10^9 N·m²/C²。
2. 电场线:电场线是描述电场强度的曲线。
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指向负电荷。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场线密集,反之则稀疏。
3. 电场的等势面:电场中各点上的电势相等的曲面,称为电场的等势面。
在等势面上,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
四、电场中的电势能1. 电势能: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中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电势能与电荷的大小、电场强度以及距离的关系为Epot = qV,其中Epot表示电势能,q表示电荷,V表示电势。
2. 电势差:电势差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沿着电场线所移动的带电粒子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
电势差的计算公式为ΔV = -∫E·dl,其中ΔV表示电势差,E表示电场强度,dl表示路径元素。
五、电场中的运动学问题1. 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由库仑定律给出,即F = qE,其中F表示力,q表示电荷,E表示电场强度。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af19a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7.png)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一、电场概念电场是指电荷在空间中所形成的一种物理场,是由于电荷的存在而产生的,可以对其他电荷施加电力作用。
二、电场强度1.定义:电场强度E是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电力的大小,标量量,单位是伏/米(V/m)。
2.计算:由于电场强度是单位正电荷所受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电场强度的定义公式E=F/q计算,其中F为电荷所受力,q为单位正电荷的电荷量。
三、电场线与电势1.电场线:电场线是指在电场中,在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上,使得切线方向为电场强度方向的曲线。
2.电势:电势是指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位能,是标量量,用V表示,单位是伏特(V)。
3.电势的计算:电势的计算可以通过电场力做功的公式V=W/q计算,其中W为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q为电荷量。
四、点电荷的电场1.点电荷:电量集中在一个极点上的电荷称为点电荷。
2.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与与其距离r的关系式为E=kq/r^2,其中k为电场常数,q为点电荷的电荷量。
五、均匀带电直导线的电场1.均匀带电直导线:均匀带电直导线是指线上的电荷分布均匀的直导线。
2.均匀带电直导线的电场强度:均匀带电直导线上点P处的电场强度E与点P到直导线的距离r的关系式为E=λ/2πεr,其中λ为导线上单位长度的电荷量,ε为真空介电常数。
六、均匀带电平面的电场1.均匀带电平面:电荷均匀分布在一个平面上的电荷平面。
2.均匀带电平面的电场强度:均匀带电平面上点P处的电场强度E与点P到平面的距离d的关系式为E=σ/2ε,其中σ为平面上单位面积的电荷量。
七、电势差与电势能1. 电势差:在电场中,两点A和B之间的电势差Vab是指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所获得的电位能的变化量。
2.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位能,当电荷与电势零点之间存在电势差时,电荷具有电势能。
八、电容和电容器1.电容:电容C是指单位电势差U所存储的电荷量,是标量量,单位是法拉(F)。
2.电容器:电容器是指能够存储电荷并且具有电容的器件。
高中电场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c231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9.png)
高中电场知识点总结高中电场知识点总结电场是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
高中的电场知识点主要包括电场的概念、电场强度、电场线及电场与等势面、电场中的电势能、电势能在电场中的应用、点电荷电场、扩展电荷的电场、均匀带电体的电场、等电位面与电势分布、电势能的计算等。
1. 电场的概念: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中的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
当空间中存在电荷时,它们会在周围产生电磁场,而电场就是电磁场的一部分。
2. 电场强度(E):电场强度是描述电荷产生电场的强弱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电场强度的大小受到静电力和电场之间距离的影响。
3. 电场线及电场与等势面:电场线是描述电场强度方向的线条,通过箭头的指向可以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
等势面是指电场中各点上电势相等的表面,其特点是垂直于电场线。
4. 电场中的电势能:电势能是描述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
电势能的大小与电荷的量、电场强度和位置有关。
特别是在电场中,具有电势差一般的物理量,即单位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某一位置所做的功。
5. 电势能在电场中的应用:电场中的电势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用来计算电荷的运动轨迹、描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
6. 点电荷电场:点电荷电场是指由一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点电荷电场的特点是在其周围空间中具有辐射状的电场线。
7. 扩展电荷的电场:扩展电荷是指具有一定空间分布的电荷。
扩展电荷的电场具有较为复杂的形态,需要通过电场线图来描述。
8. 均匀带电体的电场:均匀带电体的电场是指具有均匀电荷分布的物体产生的电场。
在均匀带电体内部的电场强度是恒定的,而在带电体外部的电场强度与离带电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9. 等电位面与电势分布:等电位面是指电场中各点上电势相等的表面。
在电场中,等电位面与电场线垂直。
10. 电势能的计算:电势能的计算依赖于电荷的量和位置,以及电场的强度和距离。
通常使用公式V=Ed来计算电势能。
以上就是高中电场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必修三电场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电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9ed8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4.png)
必修三电场知识点总结1. 电场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力场,描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和电场强度。
电场的性质包括:(1)电场是一种作用于电荷的力场,它可以对电荷施加作用力,使得电荷发生移动。
(2)电场是一个矢量场,它具有方向和大小的特性,可以用电场线表示电场的方向和强度。
(3)电场是非物质性的,它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通过测试电荷的受力情况来间接观测和测量。
2.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描述了某一点处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它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和大小的特性。
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E = \frac{k \cdot q}{r^2} \]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k为电场常数,其取值为 \( 8.99 \times 10^9 Nm^2/C^2 \);q为产生电场的电荷;r为电荷到待测点的距离。
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荷的正负性有关,如果电荷是正电荷,则电场强度的方向指向该电荷;如果电荷是负电荷,则电场强度的方向指向远离该电荷的方向。
3. 电场线电场线是描述电场强度分布的一种图像方式,它是沿着电场强度方向的曲线,具有以下特性:(1)电场线的密度表示了电场强度的大小,密集的电场线表示电场强度大,疏松的电场线表示电场强度小。
(2)电场线的方向表示了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指向负电荷。
(3)电场线不能相交,因为电场线表示了某一点处电场的方向,不可能存在一个点有两个不同的电场方向。
4. 电场中的电荷的受力在电场中,电荷受到的力包括库仑力和洛伦兹力。
库仑力是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其大小和方向由库仑定律给出;洛伦兹力是由于电荷在电场中运动产生的力,其大小和方向由电场和磁场的叠加给出。
这两种力的合力使得电荷在电场中产生加速度,从而导致电荷的运动和行为。
5. 电场中的电势电场中的电势描述了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电势能量,它是标量量,没有方向的特性。
电场中的电势可以用电势函数来描述,其计算公式为:\[ V = \frac{k \cdot q}{r} \]其中,V表示电势;k为电场常数;q为产生电场的电荷;r为电荷到待测点的距离。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3f563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0.png)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电场在高中物理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电荷周围空间中发生电力相互作用的区域。
电场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电场力的产生和作用,并为电路和电磁波的分析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一、电场的概念和性质电场由电荷产生,并通过电场力来影响其他电荷。
根据库仑定律,电场力正比于电荷之间的乘积,反比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
这意味着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电荷量和位置,使得电荷受到吸引或排斥。
电场力是矢量,它的方向与电场力作用的电荷正负有关。
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同,负电荷则相反。
电场力的单位是牛顿(N),而电场的单位是伏特/米(V/m)。
电场是一个连续的场,它存在于整个空间中。
电荷越大,电场强度越大;距离电荷越远,电场强度越小。
我们可以用箭头或者线条来表示电场强度,箭头指向电场内电荷受到的力的方向。
与电荷无关的电场称为均匀电场,而与电荷有关的电场称为非均匀电场。
二、电势和电势能电场力和电势能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电势能是指电荷由于其位置在电场中而具有的能量,而电势是指单位电荷在某个位置上所具有的电势能。
电势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是电势梯度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在均匀电场中,电势是匀速变化的。
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大小成正比,而且它们之间的比例常数为1。
三、电势差和电场线电势差是指单位正电荷沿电场线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电势差值。
用公式表示为V = W/q。
电势差与电场线的形状相关,它们沿着电场线从高电势到低电势。
电场线可以帮助我们可视化电场的分布。
电场线的密度表示电场强度,越密集的线代表越大的电场强度。
电场线不能相交,这是因为电荷只能受到一个方向的力。
四、高斯定律高斯定律是一种用于计算非均匀电场中电场强度的方法。
它描述了电场线与电荷分布的关系。
高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E⋅dA =Q/ε0,其中∮E⋅dA表示电场线通过面积的积分,Q表示通过该面积的总电荷量,ε0是真空介电常数。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4da4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7.png)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一、电场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 电场的基本概念:电场是指电荷在空间中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它是描述电荷相互作用的工具。
2. 静电场与动电场:根据电荷的运动情况,可将电场分为静电场和动电场。
静电场是指电荷静止不动时所产生的电场,动电场是指电荷运动时所产生的电场。
3. 电场强度(E):描述电场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的大小。
4. 电场线:电场线是描述电场分布的图形,它是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的曲线。
电场线的密度与电场强度大小成正比。
5. 电势能(Ep):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它等于电荷静止不动时所具有的电势能。
6. 电势差(ΔV):单位正电荷从某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需要的能量变化,等于两点之间电势能的差异。
二、库仑定律1.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场强度与两个电荷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超杨法则:多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场强度等于每个电荷单独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合成。
三、电场的叠加原理1. 电场叠加原理:不论电荷的多少,电场总是可以看作是不同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矢量和。
2. 电荷连续分布的电场计算:对于电荷连续分布的情况,可以将电荷微元看作点电荷,然后使用电场叠加原理计算总电场。
四、电势与电势能1. 电势的定义: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
2. 电位移(ΔV):单位正电荷从某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需要的能量变化。
3. 电势和电场之间的关系:电场强度(E)等于电势(V)对空间坐标的负梯度。
4. 引入电势的目的:将电场用电势表示,可以简化电场计算的过程。
五、电势差和电势能1. 电势差(ΔV)的定义: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所需的电势能的变化。
2. 电势差与电场的关系: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在两点之间的积分。
3. 电势能和电荷的关系:电势能等于电荷与电势差的乘积。
六、电场的能量1. 电场能量密度:单位体积内的电场的能量。
2. 电场能量:电场能量等于电场能量密度与体积的乘积。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69b7f3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b.png)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的电场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它与我们生活中的电气设备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电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电荷: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
电荷有正、负之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C)。
2.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指单位正电荷处所受的电力作用力。
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荷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介质的性质无关。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库仑(N/C)。
3. 电场线:电荷间存在电场时,可以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强度和方向。
电场线从正电荷流向负电荷,不能交叉,密集程度表示电场的强弱。
电场线的密度越大,电场强度越大。
4. 等势面:在电场中的某一个点上,若放置一单位正电荷所需的电势能相同,则该点所在的点的集合便构成了一个等势面。
等势面的性质与高度线类似,相当于电场中的等高线。
等势面是指电势相同的线或面,不存在电势梯度,不受力,平行于法线方向。
5. 电场的叠加原理:若在同一点同时有几个电场,它们对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合,等于每个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6. 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称为电势能。
当电荷从高电势移动到低电势处,电势能减小。
7. 电势差:在电场中,电势差表示电荷在电场中从一个等势面移到另一个等势面所穿过的电场强度的矢量积,即电势差等于单位正电荷所获得的电势能的变化量。
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V)。
8. 静电场:当电荷不动时,所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
静电场中没有电流,没有磁场。
9. 电容器:电容器是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的装置。
电容器的一般用途是储存电荷,电容量的大小与导体板的大小、间距和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10. 电场中的电荷运动: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以及其他力的作用而运动。
当电场力与赋予电荷的初速度方向相同时,电荷以加速度运动;当两者方向垂直时,电荷以匀速圆周运动。
总之,电场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物理概念,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够对你加深对电场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3a10c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30.png)
一、电荷与电场1. 电荷的概念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守恒定律2. 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力的大小与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3. 电场强度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是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4. 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电势能的变化等于电荷量与电场强度乘积的积分5. 电势差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能差电势差等于两点之间电场强度的积分二、电流与电路1. 电流的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2.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公式:I = U/R3.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4. 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电压处处相等5. 电路的功率电路消耗或转换电能的快慢公式:P = UI三、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由楞次定律确定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公式:ε = dΦ/dt3. 自感现象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引起自身电感元件的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原电流变化方向相反4. 互感现象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引起另一个线圈的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互感电动势的方向由互感系数和原电流变化方向确定四、电磁波1. 电磁波的产生交变电流在空间激发的电磁场电磁波是横波,具有波动性2.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速3. 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具有能量和动量电磁波可以反射、折射、干涉、衍射4. 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雷达等电磁波在医疗、军事、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电场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
![电场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881f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f.png)
电场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电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研究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力以及其对周围空间的影响。
下面将对电场的基本概念、性质、计算公式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一、电场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 电场定义:电场是指电荷在周围空间内所产生的物理量,用来描述电荷对周围空间的影响。
2. 电场强度定义:电场强度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二、电场的计算与表示1. 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场作用力,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k*q1*q2/r^2,其中k为库仑常数,q1和q2为电荷大小,r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2. 电场强度的计算:电场强度E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可以用公式表示为E=F/q,其中F为电荷所受合外力,q 为电荷大小。
3. 电场线:用以表示电场方向和强度的线条,通过箭头的长度和方向来表示电场强度和方向。
电场线的密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4. 电势差与电势能:电势差是指单位正电荷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所具有的能量变化。
电势能是指电荷由于所处位置在电场中具有的潜在能量。
三、电场的性质与特点1. 电场是矢量场:电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可以用矢量表示。
2. 电场具有叠加性:多个电荷产生的电场可以叠加,即总电场等于各个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矢量和。
3. 电场内无净电荷:在电场内,总电荷为0,即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不会形成净电荷。
四、电场的应用1. 静电场的应用:静电场可以用于电容器、静电喷涂等领域,还可以用于静电除尘、静电铺设等工业应用。
2. 电压与电场的应用:电压是指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变化,应用于电路中的电源、电池等设备中。
3. 电场屏蔽与防护:电场屏蔽可以用于电磁波的隔离和防护,以减少对周围环境或人体的干扰和危害。
4. 电场对粒子的影响:电场对带电粒子有斥力或吸引力,可以用于电子束、质谱仪、粒子加速器等领域。
5. 静电场与电磁场的关系:静电场是电荷静止时的电场,而电磁场是电荷运动时的电场,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相互转化。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电场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电场](https://img.taocdn.com/s3/m/e6859e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1.png)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电场电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电场的相关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中与电场有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一、电场基本概念1. 电荷:电荷是电场的基本来源,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2. 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3.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用E表示,单位为N/C。
二、电场的计算和电场力1. 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均匀带电线产生的电场:均匀带电线的电场强度与距离成正比。
3. 电场力的计算:电场力的大小与电场强度和电荷之间的乘积成正比。
三、高中物理常见电场问题1. 电场中的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可以通过电势能公式计算。
2. 点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根据库仑定律,计算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
3. 电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力:根据库仑定律,计算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场力。
四、电场与电势差1. 电势差的定义:电势差是指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的势能差,用ΔV表示,单位为V。
2.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距离的乘积。
3. 电势差的计算:通过电场强度与路径长度的积分来计算电势差。
五、电容与电容器1. 电容的概念:电容是指在相同电压下,电荷储存能力的大小,用C表示,单位为F。
2. 平行板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由两块平行的导体板组成,介质充填在两板之间。
3. 电容的计算:根据电容公式,计算电容与板间距、板面积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
六、导体与电场1. 导体内的电场分布: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电荷主要集中在导体表面。
2. 引入等势面:等势面是指在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曲面。
3. 导体与外电场的关系:导体内部无净电荷,外电场对导体内部不产生作用。
总结:本文对高三物理中与电场有关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从电场基本概念、电场计算和电场力、电场与电势差、电容与电容器、导体与电场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电场知识点全面总结
![电场知识点全面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2c12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f.png)
电场知识点全面总结一、电场的基本概念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以及对电荷施加力的区域称之为电场。
在空间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E定义为单位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力F除以正电荷的数值q,即E=F/q。
电场可以由电荷产生,并且对电荷具有作用力。
根据库仑定律可知,电场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电荷之间的电荷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方向与电荷的正负有关系。
电场是一个矢量场,其方向由正电荷向量场指向负电荷向量场。
电场与磁场一样,可以相互转换,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也依赖于电场和磁场。
二、电场的产生和传播电场的产生是由电荷所引起的,当电荷在空间中存在时,就产生了电场。
电场的传播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的,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振幅等特性,通过振荡的方式来完成电场的传播。
在空间中,电场以光速传播,即300000km/s。
在真空中,电磁波是无载体传播的,可以穿过真空,也可以穿透一部分物质,因为电磁波的波长比较长,不受物质的吸收和散射,所以在空间中可以传播很远。
三、电场的性质1. 电场的叠加原理电场服从叠加原理,如果有两个电场同时作用在一个点上,那么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等于两个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这个原理可以应用在物体上,即一个物体存在于电场中,其所受的电场力等于物体上的所有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矢量和。
2. 电场的高斯定律高斯定律是描述电场与电荷之间关系的重要定律。
它表明了,电场的通量与闭合曲面内的电荷量成正比。
高斯定律在计算电场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用来计算任意形状的闭合曲面的电场。
3. 电场的静电势静电势是描述电场的重要概念。
静电势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电势能,是对电场的一种描述。
在一个点上的电场静电势等于该点上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静电势的概念在计算电场的能量、电场的电势、电场的电势差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4. 电场的能量电场的能量是由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势能和动能组成的。
电场中的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运动,从而产生一定的动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介绍电场是电荷及变化磁场周围空间里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本人的本人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关于电场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1.两种电荷(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2)电荷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如果带电体本身的线度比相互作用的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得多,以致带电体的体积和形状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种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但点电荷自身不一定很小,所带电荷量也不一定很少.3.电场强度、电场线(1)电场:带电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媒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电场具有力的特性和能的特性.(2)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定义式: E=F/q方向:正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3)电场线: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的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做电场线.电场线的性质:①电场线是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②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的强弱;③电场线不相交;④电场线不是真实存在的;⑤电场线不一定是电荷运动轨迹.(4)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如果各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样的电场叫匀强电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间距相等且互相平行的直线.(5)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强度是矢量,当空间的电场是由几个点电荷共同激发的时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所激发的电场在该点的场强的矢量和.4.电势差U: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动到另一点B 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WAB/q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UAB=WAB/q电势差有正负:UAB=-UBA,一般常取绝对值,写成U.5.电势φ: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该点相对零电势点的电势差.(1)电势是个相对的量,某点的电势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通常取离电场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因此电势有正、负,电势的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点高还是低.(2)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6.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势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ε=qU7.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1)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3)画等势面(线)时,一般相邻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大,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8.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计算方法有:由公式W=qEcosθ计算(此公式只适合于匀强电场中),或由动能定理计算.(2)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电荷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3)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三者之和保持不变.9.静电屏蔽:处于电场中的空腔导体或金属网罩,其空腔部分的场强处处为零,即能把外电场遮住,使内部不受外电场的影响,这就是静电屏蔽.10.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等于带电粒子动能的增量.(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以垂直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垂直于场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3)是否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①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不能忽略质量).②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重力.(4)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中运动由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与重力都是恒力,因此可以用两种方法处理:①正交分解法;②等效“重力”法.11.示波管的原理: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果在偏转电极XX′上加扫描电压,同时加在偏转电极YY′上所要研究的信号电压,其周期与扫描电压的周期相同,在荧光屏上就显示出信号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12.电容定义:电容器的带电荷量跟它的两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注意]电容器的电容是反映电容本身贮电特性的物理量,由电容器本身的介质特性与几何尺寸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的大小等均无关。
(3)单位:法拉(F),1F=106μF,1μF=106pF.十、稳恒电流1.电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由低电势点流向高电势点(由负极流向正极).2.电流强度:------(1)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I=q/t(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1mA=10-3A,1μA=10-6A(3)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中,如果是正、负离子同时定向移动,q应为正负离子的电荷量和.2.电阻--(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叫导体的电阻.(2)定义式:R=U/I,单位:Ω(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流无关.3.电阻定律(1)内容: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 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2)公式:R=ρL/S.(3)适用条件:①粗细均匀的导线;②浓度均匀的电解液.4.电阻率:反映了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1)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金属);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半导体和绝缘体);有些材料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如锰铜和康铜).(2)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且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材料称为半导体,半导体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掺入微量杂质特性.(3)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超导体.高中物理的知识点总结介绍1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2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 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