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题库大全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及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及答案
1. 选择题
以下哪项不是双重预防体系的核心内容?
A. 风险分级管控
B. 隐患排查治理
C. 安全生产责任制
D. 安全生产标准化
双重预防体系中,风险分级的等级不包括以下哪项?
A. 严重风险
B. 高风险
C. 中风险
D. 低风险
以下哪项不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要求?
A. 定期开展隐患排查
B. 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
C. 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D. 不需要记录隐患排查情况
2. 填空题
双重预防体系的建立旨在强化安全生产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中,将风险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等级。
隐患排查治理的关键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判断题
双重预防体系只适用于高风险企业。
(对/错)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
安全隐患。
(对/错)
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环节。
(对/错)
答案部分
1. 选择题
答案:C. 安全生产责任制
答案:A. 严重风险
答案:D. 不需要记录隐患排查情况
2. 填空题
答案:源头防范、前端处理
答案:严重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
答案:隐患排查、隐患整改、整改复查、记录归档3. 判断题
答案:错
答案:对
答案:对。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试题及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试题及答案姓名:日期:分数: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风险管控措施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采取的相应控制和段。
( V )2、危险源辨识是对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或任务中部分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
( V )3、危险源监测模式有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两种。
( V )4、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 V )5、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 x )6、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只是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要求。
( x )7、每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都对应有相当多的未遂事故或大的不安全行为。
( V )8、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 V )9、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
( x )10、风险度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
( V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哪两种机制的结合( B )A、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B、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C、事故应急和隐患整改D、风险评估和危险源管理2、风险分级管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B )A、消除所有风险B、降低风险到可接受程度C、彻底杜绝事故发生D、提高生产效率3、隐患排查治理的核心是什么( C )A、找出所有隐患B、治理已发现的隐患C、防止事故发生D、惩罚责任人4、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 A )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可测知的因素D、环境的因素5、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对应的风险色分别为( D )A、橙、红、黄、蓝B、橙、黄、红、蓝C、红、黄、橙、蓝D、红、橙、黄、蓝6、隐患排查频次: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管理部门( D )至少组织一次,部门(车间)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班组每天组织一次。
A、每两个月B、每月C、每半月D、每旬7、风险按级别划分为四种,其中低风险用( C )颜色标注。
2024年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试题

选择题:双重预防机制主要指的是哪两个方面的预防?A. 事故预防和疾病预防B.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正确答案)C.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D. 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是什么?A. 彻底消除所有风险B. 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正确答案)C. 忽视低风险,重点管控高风险D. 仅仅关注高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目的是什么?A. 找出所有隐患并立即消除B. 发现隐患,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正确答案)C. 仅仅记录隐患,不采取行动D. 评估隐患的经济影响在双重预防机制中,风险辨识的主要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工作安全分析(JSA)B. 安全检查表(SCL)C. 财务报表分析(正确答案)D.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下列哪项不是隐患排查的内容?A. 设备设施的完好性B. 作业环境的整洁度C. 员工的工作服颜色(正确答案)D. 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风险分级一般采用哪几种颜色进行标识?A. 红、黄、蓝B. 红、橙、黄、蓝(正确答案)C. 绿、黄、红D. 紫、橙、绿在双重预防机制中,以下哪项不是风险管控的措施?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个体防护措施D. 忽略低风险措施(正确答案)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应建立哪几个层次的排查机制?A. 班组、部门、企业B. 员工、班组、部门、企业(正确答案)C. 员工、部门、企业D. 班组、企业、行业下列哪项不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A. 风险辨识与评估B. 隐患排查与治理C. 持续改进与优化D. 仅仅关注高风险区域的监控(正确答案)。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的核心内容?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D2.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实现以下哪项?A. 零事故B. 零隐患C. 零风险D. 零伤亡答案:C3.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是?A. 企业B. 政府部门C. 社会中介机构D. 从业人员答案:A4. 以下哪项不属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的工作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管C. 综合治理、突出重点D. 群防群治、共同参与答案:B5.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关键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隐患整改答案:A6.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基础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D7.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保障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C8.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闭环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B9.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关键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A10.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关键环节?A. 隐患排查B. 隐患治理C. 预防措施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答案:√12.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适用于各类企业和单位,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双重预防体系的核心是()
A. 风险分级
B. 隐患排查
C. 预警预报
D. 应急处置
2. 以下哪项不是双重预防体系的主要任务()
A. 识别安全风险
B. 排查事故隐患
C. 加强安全管理
D. 提高员工福利
3. 双重预防体系中,企业应定期开展()
A. 安全生产大检查
B. 安全风险评估
C. 安全培训
D. 安全演练
4. 下列哪个环节不属于双重预防体系中的隐患排查治理()
A.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
B. 组织实施隐患排查
C. 整改隐患
D. 隐患整改验收
二、填空题
5. 双重预防体系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部分。
6. 企业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时,应遵循______、______、
______的原则。
7. 双重预防体系中,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环节。
三、判断题(正确填写“T”,错误填写“F”)
8. 双重预防体系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
9. 安全风险评估是企业开展双重预防体系的基础工作。
()
10. 企业应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应进行验收。
()
11. 双重预防体系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预警预报机制,提高事故预警能力。
()
四、论述题
12. 请简述双重预防体系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3.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本单位实施双重预防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4. 请列举至少三种双重预防体系中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措施,并说明其作用。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及答案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是()A. 风险识别B. 隐患治理C. 风险评估D. 安全生产责任制答案:A2. 下列哪项不属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内容?()A. 风险识别B. 风险评估C. 风险控制D. 风险奖励答案:D3. 安全生产风险分为几个等级?()A. 三个等级B. 四个等级C. 五个等级D. 六个等级答案:C4. 下列哪种情况下,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A. 风险等级达到四级B. 风险等级达到三级C. 风险等级达到二级D. 风险等级达到一级答案:A5. 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基本原则是()A. 预防为主B. 安全第一C. 控制为主D. 治理为主答案:D6.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时,应充分考虑()A. 法律法规B. 企业实际C. 技术标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五定”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定期检查B. 定期整改C. 定期复查D. 定期报告答案:B8.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 系统性B. 动态性C. 科学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企业应如何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评估?()A. 定期评估B. 按需评估C. 随时评估D. 仅在事故发生后评估答案:A10. 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主体是()A. 企业B. 政府部门C. 社会中介D. 企业员工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可以替代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答案:错误1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核心是风险识别和隐患治理。
()答案:正确13. 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时,可以不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
()答案:错误14. 安全生产隐患治理过程中,企业可以自行决定整改措施,无需报告政府部门。
()答案:错误15.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

1、下列(C)不是识别并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现有效性的方面。
A.工程技术措施B.应急处置C.企业文化D.培训教育 2.化工企业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 5 级: 1、2、3、4、5 或者 A、B、C、D、E,其中,()级或者 A 级为最高风险,()级或者 E 级为最低风险。
(A)A.1 5B.5 1C.2 5D.1 43.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管理体系通则的要求,隐患分为(C)。
A、生产类和管理类 C.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B、设备类和工艺类 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4、(C)不是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
A.可行性B.安全性C.经验性D.人的因素5.设备设施危(wei)险源应选用(C)方法来辨识。
A.作业危害分析法B.危(wei)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分析法D.事故树分析法6.作业活动危(wei)险源应采用(A)方法来辨识。
A.作业危害分析法B.危(wei)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分析法D.事故树分析法 7.高危工艺、单体构成重大危(wei)险源的装置建议采用 ( B )进行工艺安全分析。
A.作业危害分析法B.危(wei)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分析法D.事故树分析法8.风险控制措施实现本质安全措施是(A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教育措施9. 风险控制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B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教育措施10. 风险控制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是( C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教育措施 11.风险控制措施减少职业伤害是( C )。
A. 工程技术措施B. 管理措施C. 个体防护措施 12.化工企业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普通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D)四种颜色标识,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绿B.红黄蓝绿C.黄蓝绿紫D.红橙黄蓝13.风险矩阵法(简称 LS), R=L*S,其中 R 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wei)险性越(),风险性(B)。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知识考试题库资料大全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知识考试题库资料大全1.安全生产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3.工程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的一种,包括消除或减弱危害。
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5.一级风险通常用红色标识。
6.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人的因素占有主要地位。
7.人员不安全因素包括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8.危险度是由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决定的。
9.风险矩阵法不是危险源辨识主要方法。
10.事故预防措施应坚持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
11.风险分析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12.企业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13.1级风险(红色风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14.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统一。
3.隐患治理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过程。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应按照等级登记,建立信息档案和治理台账,并根据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组合。
5.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特性的过程。
6.健康损害是指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不良状态。
7.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事故预防和持续改进,以避免重大危险的发生。
8.第二类危险源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和管理缺陷。
9.危险源的三种时态是指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10.危险源的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
1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12.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1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的E指的是暴露于危险环境的人体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危险程度。
14.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双重预防体系题库大全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学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A )的组合.A。
可能性和严重性B。
频率和后果 C.可能性和后果D。
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 B )事故隐患。
A.一般、较大、重大B.一般、重大C.红、橙、黄、蓝D.简单、复杂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 C )的风险.A。
较小B。
蓝色C。
可容许程度 D.可接受程度4、企业应建立由( C )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A。
法人代表B。
安全总监C。
主要负责人 D.实际控制人5、按照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 B )。
A。
生产类和管理类 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
设备类和工艺类D。
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6、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 A )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蓝B.红黄蓝绿C.红橙黄绿D。
红黄橙蓝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A ).A。
主要负责人B。
安全管理负责人C。
技术管理负责人D。
设备管理负责人8、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 B ),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A.中心B。
核心 C.要素 D.因素9、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 A )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
危险源 B.危险点C。
风险 D.风险点10、( C )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
危险源 B.危险点C。
风险D。
风险点11、( A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完整版)双重预防体系题库大全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学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的组合。
A.可能性和严重性B.频率和后果C.可能性和后果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B)事故隐患。
A.一般、较大、重大B.一般、重大C.红、橙、黄、蓝D.简单、复杂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C)的风险。
A.较小B.蓝色C.可容许程度D.可接受程度4、企业应建立由(C)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人代表B.安全总监C.主要负责人D.实际控制人5、按照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B)。
A.生产类和管理类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6、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 A )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蓝B.红黄蓝绿C.红橙黄绿D.红黄橙蓝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A)。
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负责人C.技术管理负责人D.设备管理负责人8、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B),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A.中心B.核心C.要素D.因素9、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A)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0、(C)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1、(A)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双重预防体系考核试题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考核试题答案双重预防体系是指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
双重预防体系考核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双重预防体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双重预防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A. 风险识别与评估B. 事故应急预案C. 安全生产责任制D. 安全生产培训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双重预防体系的目标?()A. 预防事故的发生B. 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C.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D. 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答案:C3. 在双重预防体系中,下列哪个环节是先进行的?()A. 风险识别与评估B. 控制措施的实施C. 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D. 安全生产培训的开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双重预防体系的目的是()。
A. 预防事故的发生B. 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C.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D. 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E. 减少企业的环境污染答案:ABD2.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安全风险?()A.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B. 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C. 采购安全性能高的设备D. 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E. 减少企业的生产规模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双重预防体系是一种全面的安全管理理念,它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答案:正确2. 双重预防体系中,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可有可无的环节。
()答案:错误3. 双重预防体系的目标是消除所有风险,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答案:错误四、案例分析题某企业是一家生产化学品的公司,近年来发生了多起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企业决定建立双重预防体系。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企业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该企业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目的是预防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该企业应首先进行哪个环节?答案:该企业应首先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环节,以了解企业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含答案解析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一般行业)含答案一、单选题(55题)L(B)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A.事故控制B.风险管控C.隐患排查D.安全培训2 .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A)级,其中(A)级最危险。
A.lB.lC.5D.43 .风险级别中(A)级别最高?A.红色B.橙色C.黄色D.蓝色4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将(C)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公司、部门、车间、班组C.公司、专业、车间、岗位5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B)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A.精神损害B.健康损害C.身心损害D.心理损害6 .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C)和管理因素四类。
A.个体行为B.人为因素C.环境因素D.光线因素7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A)的组合。
A.严重性B.适应性C.必要性D.有限性8 .(C)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9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
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10.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D)OA.应统一B.同行业应统一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U.(A)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A.企业B.中介机构C.安监部门D.主要负责人12 .企业应建立以(A)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A.主要负责人B.分管安全负责人C.安全机构负责人13 .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C)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基层单位、责任人B.所在单位、责任人C.责任单位、责任人D.各级单位、责任人14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B)OA.效果验证B.效果验证与更新C.效果评价D.效果验证与评价15 .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C)划分等级。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含答案1.风险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对于排查出来的风险点应进行分级。
根据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性,将风险分为五级,其中一级最危险。
2.风险级别中红色级别最高。
在风险分级管控中,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将公司、专业、车间、岗位确定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
3.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也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4.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其中严重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5.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6.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企业应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并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7.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8.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效果验证与更新四个阶段。
9.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划分评价结果等级。
10.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1.企业应在各岗位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板,标明风险点名称及等级、危险源名称及等级、事故类别或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应急电话等内容,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对风险等级进行标识。
12.企业应对一级风险点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较高级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
1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岗位员工熟知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的研究义务。
完整版)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

完整版)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题1.下列选项中,企业文化不是识别并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现有效性的方面。
2.化工企业将风险分为5级,从高到低分别为1、2、3、4、5或A、B、C、D、E。
其中,1级或A级为最高风险,5级或E级为最低风险。
答案为A。
3.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的要求,隐患分为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
4.经验性不是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
5.设备设施危险源应使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来辨识。
6.作业活动危险源应使用作业危害分析法来辨识。
7.高危工艺、单体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建议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进行工艺安全分析。
8.本质安全措施是指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的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教育措施。
9.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规范安全管理的管理措施。
10.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是教育措施。
11.个体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伤害的措施。
12.化工企业将风险评价分级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实施分级管控。
13.风险矩阵法(LS)中,R=L*S,其中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越大,风险性也越大。
14.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和卫生防护措施。
15.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综合信息。
这些信息需要由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包括基层单位和所在单位的责任人,共同进行收集和整理。
16.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效果验证与更新。
其中,效果验证与更新是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7.制定风险评价准则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但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可以不纳入考虑因素之列。
18.企业需要根据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公司、车间、班组和岗位等不同层级。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每空1分)1、两体系是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
5、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6、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7、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8、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级别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治理清单的工作过程。
9、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10、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12、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13、根据事故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双重预防体系”通用知识复习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通用知识复习题一、填空题1、双重预防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简称“双体系”。
2、安全生产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次。
3、风险是指(安全生产)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风险=可能性X严重性4、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健康损害)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容许程度)的风险。
5、重大风险是指发生事故(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风险的风险类型。
6、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实施分级管控。
7、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区域)、(场所),以及在设施、部位、区域、场所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结合。
8、风险点排查的方法应按照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以上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9、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0、风险分级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危险源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11、风险点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划分(1)、(2)、(3)、(4)级。
12、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3、工贸企业风险管控的层级一般分为(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
14、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重预防体系”学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A )的组合。
A.可能性和严重性B.频率和后果C.可能性和后果D.概率和和后果的严重性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 B )事故隐患。
A.一般、较大、重大B.一般、重大C.红、橙、黄、蓝D.简单、复杂3、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 C )的风险。
A.较小B.蓝色C.可容许程度D.可接受程度4、企业应建立由( C )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人代表B.安全总监C.主要负责人D.实际控制人5、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 B )。
A.生产类和管理类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6、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次用( A )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A.红橙黄蓝B.红黄蓝绿C.红橙黄绿D.红黄橙蓝7、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 A )。
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负责人C.技术管理负责人D.设备管理负责人8、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 B ),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A.中心B.核心C.要素D.因素9、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 A )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0、( C )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1、( A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A.危险源B.危险点 C .风险 D.风险点12、( D )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危险源B.危险点C.风险D.风险点13、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 A )进行危险源辨识。
A.SCLB.JHAC.HAZOPD.LEC14、复杂的工艺应采用( C )或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A.SCLB.JHAC.HAZOPD.LEC15、企业在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时,还要考虑( D )带来的影响。
A.时间B.地点C.人物D.环境16、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 B )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A.SCLB.JHAC.HAZOPD.LEC17、不能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的是( D )A.违反法律、法规的B.涉及重大危险源的C.作业人员在10 人以上的D.有重大环境影响的18、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进行划分,并分别用“红、橙、黄、蓝”表示,其对应的风险等级为( A )。
A.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B.重大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低风险C.较大风险、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D.较大风险、重大风险、低风险和一般风险19、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 A ),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A.合并B.减少C.分离D.合并和分离20、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 D )监护制度;A.一人B.兼职C.两人D.专人21、企业( B )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A.每月B.每年C.每季度D.每周22、企业应建立( A )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
A.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B.相同职能和层级间的C.高层之间D.全员23、( B )应全面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A.安全负责人B.主要负责人C.生产负责人D.公司法人24、对于复杂的化工工艺,应采用( A )等方法进行辨识。
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B.工作危害分析法C.安全检查表法D.风险矩阵分析法25、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 C )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A.一种B.两种C.一种或多种D.多种26、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 D )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A.设备设施B.作业活动C.生产活动D.生产经营27、( A )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
A.风险控制措施B.风险评价C.危险源辨识D.风险分级管控28、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 A )、有效性。
A.可行性B.持续性C.真实性D.实用性29、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 B )措施,降低风险。
A.有效B.改进C.安全D.防护30、化工企业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 D )级A.2B.3C.4D.531、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 10 人及以上的属于( C )A.一般风险B.轻度风险C.重大风险D.稍有风险32、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 B )、橙色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A.黄色B.红色C.绿色D.白色33、工作危害分析法是通过对工作( C )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
A. 内容B. 步骤C. 过程D.危害34、造成人员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对应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为( C )。
A.1 级B.2 级C.3 级D.4 级35、用LS 法判定风险数值为 11,则对应风险等级为( B )。
A.高度危险B.显着危险C.轻度危险D.稍有危险36、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中一般风险为( C )。
A.红B.黄C.橙D.蓝37、设备设施风险分级控制清单中较大风险( B )。
A.红B.黄C.橙D.蓝38、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39、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 B )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40、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 C )的核心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D.隐患排查治理41、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A )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D.机械设备42、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B )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D.精神行为43、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 A )两个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D.人的行为44、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 C )评价法。
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45、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其中有:( A )。
A.红色B.黑色C.白色D.绿色46、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B )。
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47、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 A )。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班前会C.班后会D.进行风险分析48、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 )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49、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 D )。
A.安全措施B.消防措施C.卫生防护措施D.应急处置措施50、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 C )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基层单位、责任人B.所在单位、责任人C.责任单位、责任人D.各级单位、责任人51、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 B )。
A.效果验证B.效果验证与更新C.效果评价D.效果验证与评价二、多项选择题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职业健康( B )和( C )相关要求的深化。
A.目标管理体系B.安全管理体系C.安全生产标准化D.安全生产责任制2、重大风险是发生事故(AC )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A.可能性B.严重性C.后果D.结果3、危险源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ABCD )四类。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环境因素D.管理因素E.管理因素4、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BD )的过程。
A.位置B.分布C.特征D.特性5、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 ABC )三个层级。
A.通则B.细则C.实施指南D.实施导则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 BCD )。
A.总则B.通则C.细则D.实施指南7、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风险点( ABCD )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A.名称B.所在位置C.可能导致事故类型D.风险等级8、风险点划分原则包括( ABCD )。
A.大小适中B.功能独立C.直接判定D.范围清晰9、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应包括( ABCD )。
A.原则要求B.任务目标C.基本程序D.建设内容1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应包括( ABC )。
A.具体任务目标B.具体要求C.常用的方法D.具体措施11、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 ABCDE )。
A.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培训教育措施D.个体防护措施E.应急处置措施1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BC )A.可行性B.安全性C.可靠性D.人的因素13、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ABCD )A.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B.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C.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D.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14、涉及重大风险时,其( ABCD ),应单独建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