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结构与能源经济效率的国际比较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能源结构与能源经济效率的国际比较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8-09-12T11:24:54.0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王玲玲[导读] 摘要: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CO2排放国,且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能源消费世界第一的美国,按照当前的趋势中国成为第一能源消费国只是时间问题,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摘要: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CO2排放国,且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能源消费世界第一的美国,按照当前的趋势中国成为第一能源消费国只是时间问题,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能源消耗主要来自经济活动,国际上通常用能源经济效率(单位能耗GDP)或者其逆指标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来反映能源利用效率。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水平
较低,2003年以汇率计算的中国能源强度相当于日本的8.1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的主要任务,经济发展必然依赖能源的支撑,不能为降低能耗而牺牲经济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中国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能源结构;能源经济效率;国际比较;对策 1我国能源结构与能源经济效率比较分析在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中,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相比,煤炭和煤发电所占比重高,同时,石油、天然气等非煤能源所占比重则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对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还处于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结构状况。此外,煤炭消费比重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结构将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形成负面影响,并导致大量的碳排放;能源消费结构中非煤能源的消费比重不足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百分之五十,仅为法国的百分之三十三,二是我国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大于供给,资源紧缺。2015年我国进口量为2.54亿吨,石油消费量达到4.6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5%,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15年中国进口天然气314亿立方米,消费量为1313立方米,占国内消费量的四分之一。三是非煤能源中,核电、水电及其他动力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消费比重非常低,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的潜力和市场需求空间。
通过能源微观经济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能源经济效率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水平。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2015年分省区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指出,201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为0.793吨标准煤/万元,降低了2.01%。能耗下降的同时,电耗却在上升。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单位GDP电耗同比上升了2.1%,达到1364千瓦时/万元,我国单位GDP电耗是是欧美发达国家的3.5倍,是世界水平的2.5倍,是巴西、印度、泰国等新兴国家平均水平的1.7倍。
我国目前处于传统工业化发展迅速而工业现代化发展不足的状态,但是第三产业发展却相对缓慢,导致我国能源强度明显高于主要发达国家。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1932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0.1:45.3:44.6,而2016年,美国第三产业比重79.9%,法国第三工业比重79.8%,日本第三产业比重68.1%,英国第三产业比重78.2%。我国能源强度上升压力较大。实现能源强度持续下降,有赖于工业化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结构上的根本性调整。为了提高能源经济效率,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水平非常落后。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比重远高于我国,其开发利用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其原因之一在于我国能源技术研发和利用资金投入比重偏低,影响我国高耗能行业工艺设备改造更新和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2015年,我国R&D经费占GDP比与发达国家5%左右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仅为0.97。 2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经济效率的对策思路 2.1制定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技术创新规划。应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要求,并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和能源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确定目标、重点和实施策略。同时,积极制定“十二五”时期煤炭、电力、核能、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等专项规划,并制定与之配套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加强政府对能源生产、消费和利用的调控和引导。
2.2积极调整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可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经济效率。要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标志的能耗低、污染少、高就业的第三产业;建立绿色农业体系,加快发展低碳农业;鉴于今后一段时期,工业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还要扮演重要角色,降低能耗水平,关键在于调整优化工业制造业内部结构,要采用新能源利用技术积极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但高效益的能源、化工、金属冶炼产业等,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产业,努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2.3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在一定能源生产和消费量情况下,能源结构的调整可以提高能源经济效率。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较高,而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煤炭比重高居不下。因此,要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能源结构,努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大规模开发和建设风力发电、并对生物质能、水能、沼气等低碳或无碳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因地制宜推广利用 , 逐步构建起以非煤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供给和消费体系。
2.4加快能源利用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经济效率的关键和动力是技术创新。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特别是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还没有掌控。因此,应通过采取政府财政支持、市场融资、开展碳信托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大低碳核心和关键技术研发资金投入,科技支出占GDP 比重应提高到 3% 左右,并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尽快实现能源利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同时,在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包括清洁能源技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核能技术等在内的能源技术体系。鉴于我国目前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较长时间内很难彻底改变的状况,还应特别注重采取节能技术、减排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提高现有能源体系整体效率。
2.5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支持。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一些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法规政策,但还没有制定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法规政策。因此,要按照国家已经出台和制定法规政策,制定相应的法规,如《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等。同时应尽快出台适应能源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建立起包括财政、税收、环境、气候、投融资、产业政策等在内的完整科学的政策体系。并对以往颁布的不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进行清理和调整,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