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思考
中东政局动荡及对中国的影响因素

中东政局动荡及对中国的影响因素内容摘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局势具有关键性影响,美国在这一地区推行“大中东计划”,极力渗透美国式民主,宣扬“互联网自由”,利用社交网络煽风点火,甚至直接武力干涉,导致动荡迅速蔓延和局势进一步恶化。
西方势力干涉的目的是为其自私的战略利益、能源利益和国内政治利益。
从这次动荡中,我们要认清西方势力是世界动荡的最主要根源,明白“政局稳定是国家发展基本前提”的道理。
关键词:西亚北非动荡原因影响启示一、中东局势动荡的基本动因中东地区持续一年的动荡、变革并非偶然,是地区社会基本矛盾长期积压所致。
广大人民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民生艰难,民怨沸腾。
广大民众贫穷落后,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拉大。
据阿拉伯媒体报道,地区25岁以下青年占总人口的60%,其中27%的年轻人失业,他们要求分享参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的权利,改变现状。
埃及“40%的民众日均生活费用仍为2美元及以下,穆巴拉克助长了腐败,迫使每个埃及人仅仅为了生存而行贿”;利比亚广大民众掀起倒卡运动,主要是因为卡扎菲的长期统治富了其家族、少数统治集团和部落,苦了多数民众和部落,而部落间的矛盾与分歧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二是体制僵化,强人政治。
穆巴拉克已执政近30年,本·阿里23年,卡扎菲42年,萨利赫33年。
上述四国政权长期专制独裁引发民愤。
三是“政治失声”,尊严受辱。
民众认为,自己的国家总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抬不起头来,难以伸张正义。
2月13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撰文称:“阿拉伯政治销声匿迹了……阿拉伯政府奉行的政策又违背了民众的意愿,阿拉伯人觉得丧失了尊严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埃及本国人民对穆巴拉克的众多怨言之一就是他太忠实于他的美国支持者,损害了埃及的利益。
”就国际背景而言,造成中东地区动荡、变革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被转嫁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加重了地区国家的经济困难,激化了原来固有的矛盾,成为加速事件爆发的催化剂;二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插手地区事务,大搞新“人道干涉主义”,使地区局势更为复杂;三是国际信息化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既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世界,看到了自身差距,又方便了人们相互配合、联络和聚集,形成声势;四是阿拉伯各国年轻一代相互串联,互通情况,相互支持。
西亚北非动荡的前因后果

第一讲:西亚北非动荡的前因后果今天开始与09、10、11级的同学学习此专题,这个讲四个内容。
下面开始讲第一个内容:一、西亚北非动荡的来龙去脉这次西亚、北非大动荡发端于突尼斯。
最早是去年的1 2月1 7日,突尼斯中西部一个小城镇发生了一起突发事件,一名失业的大学生自己摆摊卖水果蔬菜,摊子被当地政府的执法人员没收,他愤而点火自焚,这件事通过新兴网络媒体,特别是脸谱等网站的广泛传播,在突尼斯引起了很大的骚动.这是第一个导火索。
事件发生以后,突尼斯接连发生了类似的事件。
201 1年1月4日,那位点火自焚的失业大学生在医院不治身亡,消息迅速在突尼斯国内传播,1月5日发生全国性骚动,为死亡的大学生送葬。
短短几天之内,突尼斯国内的局势完全失控。
1月1 4日,突尼斯本·阿里政权倒台,本·阿里本人仓皇出逃到沙特阿拉伯。
从一个失业大学生自焚事件为导火索,到本·阿里政权倒台,前后仅用了29天,国际媒体将其称之为“茉莉花革命“。
为什么叫”茉莉花革命”呢?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国花,而本‘阿里在20多年前发动政变,推翻前总统布尔吉巴的时候,他把自己搞的那次政变称为”茉莉花革命”。
这次突尼斯人民起来把他推翻,国际社会带着讽刺意味称这也是一次”茉莉花革命”。
所谓的”茉莉花革命”的冲击波迅速在阿拉伯世界蔓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一个是冲击到类似突尼斯的本·阿里这样的政治强人掌权的阿拉伯国家,这些人长期把持政权,比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1981年上台,迄今当了30年总统:也门总统萨利赫在位有33年了,都是威权统治: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1969年通过政变上台,统治了42年;叙利亚总统小阿萨德2000年子承父业,在父亲去世后接掌了政权,他的父亲也是当政30年。
另外一个是朝着家族统治、君主世袭的国家政权冲击,包括巴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约旦,以及北非的摩洛哥这8个君主制国家。
本·阿里出逃的第二天,也门、约旦、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就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
西亚北非动荡局势分析与原因

1、局势说明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
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美国拒绝牵头利比亚军事干预,而且明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一方面是不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外再加一个烂摊子,另一方面奥巴马还面临着巨大的预算压力。
北约内部至今存在着强烈的主和争吵,很多国家明显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
而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2、中东北非问题的根本原因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
相反,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
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一些国际动乱并非由国家间冲突引发,却可能从国家内部冲突催化外溢为地区冲突。
这是当前北非中东动乱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3、中东北非局势震荡对中国的政治影响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
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
以埃及为例,“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带有深厚伊斯兰色彩的政党,代表要求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宗教势力,目前临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军方是国家权力中的实力派,还有目前正分化组合的数十个世俗政党。
这三派力量均在埃及政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派都不可能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三股力量的实力基础、权力来源、执政理念和行为模式大不一样。
当下,埃及正在军方的主导下制定新宪法,但是任何一部新宪法都必须满足这三股力量的需求。
叙利亚社会动荡的思考

叙利亚社会动荡的思考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叙利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但是不多的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
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
叙利亚是中东矛盾的汇集区,这个面积只有利比亚的十分之一,而人口则为利比亚的3倍以上的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远比其他阿拉伯国家复杂。
叙利亚局势的动乱震荡着整个中东地区,威力与埃及革命等同,威胁到了那些与之长期维持盟友关系的国家,同时也刺激各邻国争夺政治空白。
叙利亚的动乱大到影响到了伊朗与美国极其盟军的关系,小到关乎地区间的用水权。
由叙利亚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叙利亚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
叙利亚位于中东,临地中海,是重要的运输走廊。
由此,很多西方国家意图控制叙利亚来掌握这条运输路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通过强制制裁叙利亚引发叙利亚动荡来达到自己的利益目的。
叙利亚在发生动荡之后,美国与俄罗斯都相继将航母派往叙利亚,由此可见叙利亚问题是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引发的,而叙利亚完全是利益爆发的前沿,充当了战场的作用。
大国博弈,小国遭殃。
作为相对方面弱小的叙利亚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此外,中东的石油丰富,而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石油逐渐成为各国之间利益的争多点。
欧美国家多次通过发动中东战争来争夺战略资源——石油。
所以此次的叙利亚战争的爆发与欧美国家争夺石油有很大的关联。
这一点从欧美对叙利亚的态度可以看出,叙利亚战争爆发后,欧美国家发起强制性的石油制裁,经济制裁,政治制裁等等各种制裁手段,这一点无疑暴露出欧美国家欲掠夺中东石油的丑恶嘴脸。
最后一点社会因素:在苏联为解体之前,叙利亚就是苏联的亲密盟友,苏联解体以后,叙利亚是保存完整的唯一一个前苏联的支持者。
从前苏联与美国的政治战争中遗留下很多的政治问题。
如今,苏联解体,但是俄罗斯仍在政治上与美国背道而驰,自然地叙利亚转变为俄罗斯的重要盟友。
论西亚与北非的国际性问题

论西亚与北非的国际性问题内容摘要:西亚北非的剧变强烈地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是由西亚北非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特殊的位置所决定的。
这是全世界石油供应的心脏地区,政治变局可能剧烈影响石油供应,进而剧烈影响世界经济。
同时,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这个地区更成为全球反对恐怖主义斗争的核心地带,本地区各的斗争已经持续半个多世纪。
不仅如此,在2001年“9榈11”事件后,国的剧变将深远影响阿以关系和全球反恐斗争。
关键词:西亚与北非伊朗伊拉克影响一、西亚与北非问题的现状上世纪90年代巴以双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经过多轮秘密谈判之后,在华盛顿签定了原则宣言。
它标志着西亚与北非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迈出了重要的,实质性的一步。
但是在2000年9月沙龙强闯圣殿山激起巴勒斯坦人民再次起义。
巴以局势再次恶化。
2001年2月沙龙在以色列总理选举中高票当选总理后,开始镇压巴勒斯坦人民起义,大大发展铁拳政策。
2003年西亚与北非和平路线图计划公布,路线图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在西亚与北非和平“路线图”计划公布后,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激进组织曾单方面宣布停火3个月。
但是8月21号,哈马斯三号人物阿布.沙纳布遭以军“定点清除”,巴激进组织中止了停火。
随着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性爆炸事件不断,以军加强了哈马斯激进组织的打击力度。
西亚与北非和平“路线图”也流产了。
其后西亚与北非局面几经风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也先后更换政府,而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病逝更是为西亚与北非问题平添愁云。
近来,国际风云重心因为世界经济危机和伊朗核问题等得影响,而偏离了西亚与北非地区;稍显平静的表象下面其实依然暗潮涌动,重启的“西亚与北非和平路线图”计划生命力依然面临考验,西亚与北非和平何时能够真正实现依然是个大大的问号。
二、造成现在局面的原因造成西亚与北非问题现状的因素诸多,但大多数都紧紧的围绕着宗教冲突以及领土冲突。
在西亚与北非问题上,美国和以色列的政策在巴以和平进程中起主要的作用,下面从美国,以色列、巴勒斯坦及其相关的国际因素分析其成因。
当前中东北非动荡局势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中东北非动荡局势对我国的启示自从去年年底以来,发端于突尼斯的动荡席卷了整个北非西亚地区,突尼斯、埃及等政府相继垮台,地中海周边部分国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利比亚动荡内战更是引来了英法等西方强国的军事打击。
此次的政治动荡、地区局势动荡不安,到底对我们中国有没有什么启示呢?现在就让我来简要的分析一下:首先,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件事件的发展都是有内外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此次的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外因是:英法美等国干预作用和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
但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国家内部问题,例如:政治政党内部问题、国家经济,民生、文化问题。
其次,我们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得到这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启示?1、一个国家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自身现代化的军队,国防,维护好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2、一个国家一定要发展好经济,解决好民生等问题我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科技、经济实力“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为关心的自身利益问题。
”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的增强才是稳定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物质保障。
3、坚决遏制国外势力的干预、国内反动势力的发展协调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防止出现各种矛盾的出现,就算是出现了也应当及时妥善的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中国不能软弱,不能落后,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会受人所致,受人欺负,清政府就是前车之鉴;更不能搞独裁,要做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
西亚与北非动荡原因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在原因分析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面看来其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水果小摊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究其原因,无非是由其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经济问题:(一)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二)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
(三)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二、政治问题: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政权,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三、文化问题:北非西亚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思想文化“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四、宗教问题: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上看,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
中东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近期,叙利亚危机不断升温,叙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已连续多日在首都大马士革多个地区激烈交战,18日发生的叙国家安全大楼爆炸事件使事态进一步激化,被迫推迟一天举行的安理会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的表决,也由于西方坚持要在决议中引入联合国宪章《第七条》有可能导致武力干预的内容认同遭到俄罗斯和中国的否决。
论西亚北非之动荡局势

论西亚北非之动荡局势西亚北非地区自2010年起就迎来了一系列的动荡局势,不断地震荡着这个地区。
其中包括了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宗教矛盾、政治衰败、外部干涉、经济困境等,这些问题都是导致这一局势不断升级的因素。
首先,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宗教矛盾是导致这一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这个地区,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长期存在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因此了解这种情况是必要的。
在伊拉克,逊尼派是少数民族,而什叶派在该国政府中占据着支配地位。
这导致了两个派别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制造着有碍国家稳定的事件。
同样,在阿拉伯之春运动期间,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对抗日益加剧。
逊尼派部分抵制什叶派的领导,同时什叶派则是依赖于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
这些对抗行为打破了这一地区的平衡,导致了危机的发生。
其次,政治衰败也是促成局势不断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这一地区的政治形势十分动荡不安,其中一大原因就是政府的乱象。
政府腐败、困难的经济状况等问题,都是导致政治衰败的深层次发展。
政府时常忽视民众的需要,而是将精力和资源用于维护他们的政治利益。
这种情况让社会不断波动,加剧了经济问题并引起人们的不满。
第三,外部干涉也是导致这一地区不断动荡的原因之一。
西亚北非地区常常受到外部政治势力的影响。
外部国家通过资金、武器、军队等多种方式干预该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的过程中,会使危机越加严重,当前的叙利亚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些国家通过向叛军肢解提供援助,使得叛乱不断升级,另一些国家通过充斥难民等办法将叙利亚危机扩大到了世界范围之内。
这些行为破坏了该地区的平衡,并使得危机变得更加深刻和棘手。
此外,经济困境也是导致局势不稳定的一个因素。
长期以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较为薄弱。
这种薄弱主要是由于政府对本国经济导致的冷淡态度和不稳定的国际局势。
从政治角度来看,一些政府对外贿选,在权力和金钱交换上出现了偏离。
这些偏离使该地区的经济越来越受依赖,经济空间缩小了,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
浅谈北非中东动荡的原因及启示

浅谈北非中东动荡的原因及启示作者:陈艳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708 更新时间:2011-12-16近期由突尼斯引导的一场政权革命,其多米诺骨牌效应更是波及到了北非、中东地区(以下简称N 国家,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从本次风波事件来看,北非、中东国家将进入内部纷争加剧的多事之动荡局势还在延续,尤其是利比亚国家还在采取武力镇压,短时间内这场骚乱将无法平息,即便是政时间。
自从去年底以来,特别是今年初以来,中东地区剧烈的动荡,我们可以把它形容为今年以来世之一,一个是日本的,自然的地震,一个就是中东的,政治地震,振荡非常剧烈,可以和日本大地震就其产生的原因和对中国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原因治体制僵化,民主不够,当局不能有效地疏导民众情绪。
中东地区的国家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强人权,另一类是家族统治,君主世袭的君主制国家。
这两类国家都更多的体现了专制统治,人民享受不和反抗情绪滋生。
像穆巴拉克统治三十年,81年接替萨达特,萨利赫,今年32年,卡扎菲42年,卡政变上台,巴萨尔,就是叙利亚,他父亲2000年去世,统治了三十年,然后自己去世时候又把权力子巴萨尔,巴萨尔11年,阿尔及利亚那个布特弗利卡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这些人都没有接班人,都有意要把权力传给儿子,穆巴拉克是要传给他的儿子贾迈勒,卡札菲要传给赛义夫,萨利赫要传给利赫的儿子现在控制着共和国卫队,都是要这样的,那么埃及穆巴拉克倒台以后,我曾经见过埃及驻起他穆巴拉克倒台的时候他这样讲,他说穆巴拉克如果不是晚年执意要把权力传给他的儿子贾迈勒,今天这样的下场济发展,GDP增长,但是却未能实现民生基本保障的公平。
贫富悬殊,就业、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生存权力得不到保障,就自然会引发对政府的不满,矛盾激化,就会要求推翻现有政府,拥立新的政改革。
例如突尼斯的发展,它是东西不平衡,它东部和北部是平原地中海,这段发展比较快,它的西陆这带发展比较滞后,所以刚开始出事儿都是西部城镇。
北非国家社会动荡的原因和走向以及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北非国家社会动荡的原因和走向以及对国际社会的影响目前,利比亚内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世界焦点从日本大地震转向这个一向不是太平的地区。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中东北非国家局势近来相继出现动荡,在很短的时间,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动荡以突尼斯为起点的动荡迅速蔓延到埃及、也门、约旦、巴林、利比亚等国。
这样的局势,更很多政府措手不及,持续恶化的局势不仅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地区金融业和旅游业也同时受到重创。
同时给我国对外投资带来大量损失,也殃及我国华侨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要想了解北非国家社会动荡的原因,首先从地理位置看,北非即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为撒哈拉沙漠以北广大区域。
北非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因此,气候特别干旱。
除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外,其余地区基本上为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这里大部分是沙漠地区,然而地下却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此外,北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与欧洲大陆瑶海相望,南接南部非洲,西临大西洋,东有红海。
这里有世界上重要的海峡——直布陀罗海峡,同时还有地中海连接印度洋的桥梁——苏伊士运河。
是连接亚欧非三洲间的重要枢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我们都知道,非洲大陆是个多灾多难的地区,很早就被殖民者侵略,被殖民历史久远,殖民与侵略严重影响了非洲的发展,直到近代才纷纷独立,但是西方过也没有停止干预非洲国家事务,这里是一个中心点,不管谁控制这个地区,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此外;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北非各国主要靠石油输出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然而石油带来的利益并不是国民享有的,不像沙特,卡塔尔,迪拜那些国家富的流油,贫富差距大,社会矛盾激化,在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加剧,同时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
这是北非国家出现动荡的主要原因。
其次,国外势力,尤其西方国家的干预,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据报道,还担心基地恐怖组织趁乱渗透,发展自己的势力,也有一定因素。
西亚北非政局突变的青年因素分析

21年2 02 月
Fe r a y2 2 b u r 01
●历 史 学 研 究
西亚 北 非 政局 突变 的 青年 因素 分析
下国民 占国 民总 数 的百 分 比 情 况 : f 4 , 也 -7 % 巴勒 斯 坦 I 7% , 2 伊拉 克 6 % , 8 叙利亚 6 % , 5 约旦 6 % , 4 阿曼 6 % , 特 2 沙 阿拉伯 6 % , 朗 5 % , 0 伊 8 巴林 5 % , 巴嫩 5 % , 塔 尔 4 黎 1 卡 5% , 0 科威 特 4 % , 9 阿联酋 4 %。 [2 4 ”35 3 青 年就业问题 关系到国家 的稳定 。从 青年 的 自发行动 , 到政局突变蔓延到所有 的阶层 , 陆续参加 的有教师 , 律师 , 工
体是青年人 , 青年人在此次西亚北非政 局突变 中起到 了重大
的作用 , 青年发挥着 主力军和推动者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 个
方面对其重大影响的原因进行分 析。
一
、
青 年 状 况
正常的人 口结构 比例对整个 国家 的发 展与稳 定起着 重 要前提作用 , 西亚北非政局突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这 一地 区
去年西亚北非的政局突变吸引了世界 的 目光 , 发起 于突
4% , 9 在失业人群 中, 擦性失 业人群 占有较高 比例。所谓 摩
尼斯并有多个西亚北非国家 参与的政局突变 中, 导火 索是 突 尼斯青年 自焚 , 继而游行 的主体是青 年人 , 比亚 内战 的主 利
摩擦性失业 , 就是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 的时 间消 耗造成 的失业 。即便 在就业 的人群 中, 许多青年只在私营企 业, 餐饮服务业 中从事低工资 、 临时性 、 没有社会福利保 障的 工作 。随着西亚北非的经济不 断上升 , 这些 国家普遍重视教
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和启示

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和启示自2010年年底以来,局势持续紧张的西亚北非地区继续发生着激烈动荡,抗议示威、暴力冲突如惊涛骇浪,滚滚而来,掀翻了一个又一个老牌政权。
其中,利比亚卡扎菲被毙,反政府掌权,国内百废待兴。
美欧在利比亚战事压力减轻后,加大对“中东心脏”叙利亚施压,但巴沙尔相当强硬,利比亚战争翻版随时可能上演;也门总统萨利赫迫于压力终于决定进行权力移交,国内局势有所缓和。
埃及国内,自穆巴拉克被推翻以来,埃及局势仍未平稳,大规模示威活动不断,并与当局发生冲突,近期有愈演愈烈趋势。
之前由于一直不肯放弃核武器计划而被美英视为眼中钉的伊朗最近受“砸馆”事件影响陷入空前外交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随时可能对其实施打击。
总而言之北非西亚地区陷入了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时期,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造成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的原因有很多,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其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
西亚和北非地区一般统称为中东,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地带,在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泊)之间,联系亚欧非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有“两洋五海三洲之地”之称,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可见一斑。
同时这里又是世界石油宝库,埋藏着占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但该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极其短缺。
但在这片面积并不大的土地上大大小小存在着19个的国家,所以各国相互之间在领土、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方面十分激烈。
第二是宗教民族问题。
中东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这里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世界性宗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被这三大宗教奉为“圣地”,而他们又分化出许多小的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其中,除以色列、塞浦路斯外,其余都是伊斯兰国家。
而在这些中东伊斯兰国家中,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为非阿拉伯国家。
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西亚北非局势一丶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原因1、经济结构畸形失业率高引起青年不满(1).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外资支撑其发展,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发展势必受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2)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2.民生凋敝百姓贫穷贫富差距不可想象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
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上物价飞涨,原本就业不足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民众生存处境更为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
3、体制僵化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政权,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
4、新兴网络媒体推波助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政府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5、地界历史原因(1)西亚北非地区历来地处欧亚非交界地带,联通地中海与印度洋,各种古代文明都会在此交汇碰撞(2)在古代、近现代,西亚北非地区,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眼中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不仅是在军事上的考虑,更是资源和经济上的考虑,二战、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都给此区域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威胁(3)长期不稳定的局势造成该区域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人口不稳定。
6、宗教原因西亚北非大多数国家采取政教合一的国家治理方式,西亚北非这些国家中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又分逊尼派和什叶派。
西亚北非地区政局动荡及对中国与该地区经贸合作的影响

食 危 机 加 重 , 而 加 剧 和 引 发 新 一 上看 ,随着阿拉伯 国家政局不断变 从 轮 的危 机 。
化和演进 ,他们 的引资政策将出现
一
、
当 前 形 势 下 , 拉 伯 国 阿
( ) 三 阿拉 伯 国家 的 经济 政 策 时松 时紧、 外松 内紧 的可能。
改善 民生和创造 就业 的任务更 埃 及 发 生 反 政 府 示 威 动 荡 的 困、
阿 前一天, 1月 2 5日的 五个 星 期之 加 迫 切 。 前 一 段 时 间 利 比 亚 、 拉 ( ) 期 的 政 治风 险 将 直 接 一 近 伯 出 台 了一 些 改善 民 生 的 措 施 。目 威 胁 到我 们 企 业 和 项 目的安 全 后 ,阿拉 伯 1 6个 国家 股市 市值蒸 利 发 了 14 20亿 , 埃及 、 尼斯 、 比 前 由于美 法英军 事介入利 比亚 , 突 利 在 利 比亚 我 们项 目遭 受重 大 亚 等 国 的 经 济 遭 受 严 重 打 击 , 权 比亚 局 势 如 何 发 展 引 发 人 们 关 注 。 主
本 文作者系商务 部西亚北非 司协调处 处长
目
政 局 动 荡 , 部 分 中 资 企 业 人 员 撤 我 们 对 阿 拉 伯 国 家 出 口 的 比 重 是 术 人才 交流 领域 我们 也迎 来 战略 大 出之 后 , 于 项 目的进 展 和 中 资 企 2 . 超 过 五 分 之 一 。 联 酋 是 一 合 作 机 会 。 对 2 %, 6 阿
去 战 略 和 市 场 多 元 化 战 略 当 中 有 表现 , 或投 资者信心来 讲还是 比较 拉伯 国家能够继 续坚持 改革 开放 ,
非 常 重要 的 地位 。0 0 双 边 贸 易 稳 定 的 , 支 撑 这 个 地 区 经 济 总 体 加 大吸 引外 资的力度 。上世纪 9 21年 想 0
对非洲战火不断的看法作文

对非洲战火不断的看法作文《对非洲战火不断的看法》在世界的版图上,非洲这片广袤而充满生机的大陆,却长期被战火的阴霾所笼罩。
战争的硝烟弥漫,人民流离失所,经济停滞不前,这令人痛心的景象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非洲战火不断的根源是复杂且多元的。
历史遗留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的殖民统治不仅掠夺了非洲丰富的资源,还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留下了诸多矛盾和争端。
当殖民统治结束后,这些矛盾迅速浮出水面,成为引发冲突的潜在火种。
资源的争夺也是战火纷飞的重要原因。
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钻石、黄金等。
为了获取这些宝贵的资源,各方势力不惜兵戎相见,展开激烈的争夺。
这种对资源的贪婪追求,往往导致了地区的动荡和冲突。
再者,民族和宗教问题在非洲也十分突出。
不同的民族和宗教群体之间,由于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容易产生矛盾和分歧。
当这些矛盾得不到妥善解决,就可能升级为暴力冲突和战争。
非洲战火不断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无数无辜的生命在战争中消逝,家庭破碎,人们失去了亲人和家园,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之中。
儿童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的未来被战争无情地剥夺。
战争还导致了大量的难民潮,给周边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经济方面,战争使非洲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和工业生产停滞不前,贸易受阻,投资减少。
这使得非洲许多国家陷入了贫困的恶性循环,难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面对非洲战火不断的困境,我们不能只是悲观和叹息。
国际社会应当承担起责任,共同努力推动和平进程。
各国应加强合作,通过外交手段和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避免武力冲突。
同时,加大对非洲的援助,帮助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教育水平,从根本上消除战争的根源。
对于非洲自身而言,各国政府应积极推动民族和解,加强内部团结,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同时,要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避免因资源争夺而引发冲突。
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非洲也不例外。
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能源一直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注的重要话题,然而,目前世界的供求关系也在一步一步的恶化,能源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尤其是西亚北非动荡,日本核事故,天然气的发展以及南海和北极这两个热点区域引发的争议问题等,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西亚北非动荡,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
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及未来的不确定前景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国际能源需求的上涨,尤其是新兴市场需求的激增才是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而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并未对国际能源供应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地区的不稳定态势一直呈现蔓延趋势,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正在继续积聚。
油价的波动不仅直接关系到产油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国民经济增长,还关系到各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利益。
高油价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和企业身上,从而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拖累全球经济的发展。
第二、造成油价上涨的原因。
虽然说利比亚战争并未严重破坏其国内能源基础设施,而且利比亚石油生产恢复较快,促使布伦特原油价格回落,这也是战后石油产量尽快重返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
这有助于缩小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之间的价差。
这对全球消费者来说是好消息,将有助于新兴市场国家平抑通货膨胀。
与此同时,中东和北非地区局势不定,能源产业投资前景不明,而投资不足将导致该地区产量下滑,油价攀升。
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对中东和北非地区生产的依赖度会增加。
如果在2011年和2015年期间,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投资比所需投资低1/3,近期内消费国就可能会面临油价大幅攀升的不利局面。
第三、天然气发展较好,在能源供应中会有更重要的作用。
石油价格上涨为相对廉价的天然气发展带来了机遇。
天然气的成本效益不但优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优于煤和核能。
从环保角度看,排放较少、更为清洁。
近年来,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有望实质性地提高世界天然气产量,以满足不断上涨的能源需求。
而且非常规天然气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天然气未来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
西亚北非相关整理

西亚北非政局动荡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西亚北非政局动荡的原因分析自2010年年底以来,发端于突尼斯的动荡席卷了整个北非西亚地区,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动荡、内战还引来了法英等国家的军事打击,也门接近内战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北非西亚地区陷入了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时期,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这种动荡局势出现的原因何在?启示一、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在原因分析: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面看来其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水果小摊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决不是真正的原因,究其原因,无非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成员国来说,阿拉伯国家共有22个。
但是,西北非的毛里塔尼亚和东北非的吉布提、索马里、科摩罗的阿拉伯属性相对不强,典型的阿拉伯国家是地处西亚北非的埃及、沙特阿拉伯等18个国家。
这些国家的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从教派看,大多数国家是逊尼派占人口的多数,只有伊拉克和巴林是什叶派占多数,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什叶派占据国家主导地位。
从政治体制上看,这些国家可粗分为两大类,其中8个实行君主制(君主专制或君主立宪制),其他10个实行共和制。
无论哪个教派占主导地位和实行哪种政治体制,由于历史和宗教的原因,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至少有四个:第一,君主制和共和制,形式不同,都是不同程度的专制。
国家政权大多由国王、埃米尔或者总统、领导人掌控,父子或兄弟相传,实行家族或近亲统治。
这种落后的政治体制大面积集中存在,为现今世界其他地区所没有。
第二,除海湾产油国之外,多数国家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第三,社会两极分化,财富为极少数人占有,贪腐肆虐,社会底层民不聊生,失业率居高不下。
论西亚北非之动荡局势

论西亚北非之动荡局势2011年对西亚北非地区而言,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部分国家政局的动荡打乱了地区发展步伐,西亚北非地区进入了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从2010年12月中旬到至今为止西亚北非地区发生了许多大事件,首先就是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在埃及、利比亚等多个北非国家发生了政乱。
发生在利比亚的事件尤为严重,联合国派军队介入,局势至今非常不稳定。
而在西亚的伊朗、也门、叙利亚等地区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动荡。
对于西亚北非的动荡局势我总结了一下几点原因:第一、经济原因1、西亚北非各国大多为外向型经济,石油资源相当丰富,因此经济体制单一,并且受到外国的干预。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其单一的经济体制,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2、国家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物价飞涨,民众处境尤为艰难。
3、很多国家的失业率高,青年大学生的就业率极低,并且缺少良好的社会保障,此为以后的动荡局面埋下了伏笔。
第二、政治问题西亚北非地区各国都面临着政治体制僵化的问题,国家民众缺少民权。
政治体制不适应现实社会,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霸权政治与世袭制度。
有很多国家的总统已经统治国家很多年,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在世袭制度方面的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
这些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参政渠道单一化,加剧了政治腐败,最终使得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2、西亚北非各国政治动荡不安。
阿以冲突、伊朗问题等等一直影响着西亚地区,现在又有了叙利亚的内乱;在北非地区主要有利比亚的内乱。
其中很多事件都有以美国为主西方国家的影子。
第三、宗教问题宗教问题往往和民族问题联合在一起。
西亚和北非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是西亚和北非地区动荡的根本问题。
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和启示则

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和启示则随着西亚北非地区的动荡事件日益增多,人们开始纷纷思考起这一系列事件的原因和含义。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来分析西亚北非地区动荡事件的成因,并探讨这些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经济问题是导致动荡的重要原因西亚北非地区多个国家的经济都面临着深刻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高失业率。
对于多数人来说,职业是维系生计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工作,就会面临贫困、绝望和歧视等问题。
因此,高失业率是导致青年人和穷人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2010年突尼斯的本·阿里政府之所以被推翻,就是因为经济衰退导致大量民众失业,而政府没有有效地采取措施来缓解这一危机。
二、政治问题也是导致动荡的原因之一在西亚北非地区,政治问题也是产生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内战就是因为政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而导致的。
政治精英的腐败和暴行不仅导致国家治理失灵,也进一步破坏了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基础。
因此,政治问题的解决,需要动荡国家走向人民民主和合法治理的道路。
如果拒绝改变,国家的动荡将不可避免。
三、社会问题是制约国家发展的瓶颈西亚北非地区尽管是一个地域广袤的地区,但由于社会分化和民族问题等社会问题的影响,却也制约了国家的发展。
例如,黎巴嫩的政治制度是沿着宗教教派划分的,这导致了黎巴嫩政府难以有效地进行内部统一。
阿拉伯语系国家的国家建设也因社会问题受阻。
因此,解决西亚北非地区的社会问题,是制定国家追求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西亚北非地区的动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
从国际视角来看,国际关系也会制约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的发展。
例如,各种武器和军队的供应,会加剧国内冲突的程度,从而导致动荡局面进一步加剧。
因此,西亚北非地区的动荡不能简单得归结为某些固定的原因,需要对每个独立的国家进行分析。
那么,我们从这些动荡事件中能够获取什么样的启示呢?首先,我们应该倡导和平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例如,通过谈判、磋商等途径来解决国际舆情和国内问题。
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及启示

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及启示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两极化的局面在当今世界无法再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逐渐确立。
世界各国再也无法离开他国,而一国的动荡变化随时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
尤其是近期西亚北非,这个掌握世界60%储量的地区。
一场“茉莉花革命”成为导火线,使西亚北非地区进入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又应该从中学到什么,它的动荡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西亚北非动荡原因影响启示一、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西亚北非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生动荡,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次自焚世界就可以引起的。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分析,不难发现它是一个国家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一系列矛盾日益尖锐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国家内在和外在力量共同作用下的产生的结果。
(一)、动荡的内在原因:1、地理位置及气候的长期影响:西亚北非是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的地形,而又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这些原因导致它全年的降水较少,水资源急缺。
而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它的缺少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会成为最大的矛盾。
在当今水资源日益缺少的情况下,各国之间,各阶级之间对水资源的要求渴望越来越大,毕竟活下去才是一切的基本。
2、石油资源的分配:古西亚和古北非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大象等哺乳动物聚居区,那里有大片的原始草原、湖泊,十分适合这些哺乳动物生存。
后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大型哺乳动物大片死亡。
同时地壳发生变化,这些哺乳动物的尸体还没有来得及腐烂就被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经过数百万年复杂的化学变化,就形成了今天的石油。
西亚北非作为石油占世界一半,产量占四分之一的地区。
而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世界石油的逐渐枯竭,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成为世界各国和该地区各地区争夺的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思考
一、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在原因分析: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面看来其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水果小摊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决不是真正的原因,究其原因,无非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政治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政权,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比如卡扎菲执政42年,穆拉克执政30年,本•阿里执政22年,统治者独裁专制,而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政府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2、经济问题
(1)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外资支撑其发展,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发展势必受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
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2)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国家财富集中在少数当权者手中,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上物价飞涨,原本就业不足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民众生存处境更为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
(3)在阿拉伯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达2.5%,与之相对的,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3、文化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思想文化“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1)北非西亚很多国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奇高。
(2)有的国家大国心态很浓厚,或者出于部落的保守观念,不愿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敞开胸怀”。
(3)受长期的世界形势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在北非西亚地区发生了激烈碰撞,导致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4、宗教问题
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上看,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
中东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
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正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积蓄已久的不满情绪爆发,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导致政权动荡甚至是政权更替。
除以上述说的内在原因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局势具有关键性影响,美国在这一地区推行“大中东计划”,极力渗透美国式民主,宣扬“互联网自由”,利用社交网络煽风点火,甚至直接武力干涉,导致动荡迅速蔓延和局势进一步恶化。
西方势力干涉的目的是为其自私的战略利益、能源利益和国内政治利益。
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如今的革命已经与二战之前的革命有了很大的不同,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体无处不在的时代,民众的思想情绪很容易受到媒体的左右,当一国的民众对本国的民生不满意时,就会产生集会等动乱,再加之媒体的扇风点火,民众的示威游行就可能推翻现有政府。
二、北非动荡对我国的影响
(一)影响我国经济。
非洲和中东北非政局不稳加剧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作为工业社会的血液,原油价格的上升将进一步推升全球经济的通胀态势。
两地政局的动荡会严重威胁到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如果事态继续扩大,中国石油将出现油价暴涨甚至供应中断,将加剧中国的通胀压力,制约经济高速发展。
两地政局的动荡会严重威胁到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如果事态继续扩大,中国石油将出现油价暴涨甚至供应中断,将加剧中国的通胀压力,制约经济高速发展,导致中国抗通胀难度升级。
(二)影响我国石油安全
由于中东北非社会局势动荡对国际石油供给及运输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从而在中长期内增加了国际油价的不确定性。
此次中东部分国家局势动荡加大了油价的波动。
随着危机扩散到主要石油输出国,将进一步推高油价,而这或为全球脆弱的经济复苏带来新的不可预知的冲击,对中国经济以及能源安全的影响不容小视。
中东两地政局的动荡会严重威胁到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
(三)影响我国能源战略
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从中东北非和非洲原油进口量占到其中81%。
中东北非和北非地区局势动荡正成为全球经济的新震源,不仅引发国际能源、金融与大宗商品市场的异常波动,而且也为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增添新的不确定性。
目前,中东北非和北非国家的动荡有继续蔓延的趋势,同时,今年还是非洲一些国家的大选之年,大选可能造成的动荡,都对我国在这一地区企业的投资和经济利益造成冲击,对我国经济以及能源安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四)我国在北非中东北非能源合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中东北非社会动荡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体来看,是机遇大于挑战。
中东北非局势将牵制美国战略东移,为我国赢得更长的战略机遇期;中国长期不干涉内政的外交政策也有利于变革国家新政权建立友好关系,在北非中东北非地区赢得新的、更多的合作机会。
”
在中东目前局势下,中国应采取积极举措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中国面对石油供应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能源政策和措施。
一是实行石油进口多样化,扩大石油进口来源,适当减少对中东北非石油的进口,积极发展与俄罗斯中亚国家、
拉美及非洲国家的能源关系。
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与综合利用,获取石油资源提供相对稳定的来源,实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四是开展能源外交。
五是节能、提高能效和降低能耗。
三、由此对于中国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1、经济方面
(1)改善我国的经济类型避免经济结构单一化。
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发展有计划的有条理的吸收外资,避免外向型经济的出现,使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人掌控。
(2)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发展中逐步缩小人民群众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避免经济的两极分化,减少贫富差距。
完善财税制度,普及社会保障。
(3)鼓励自主创业,大力推行下岗职工创业的优惠政策,减少下岗人员,降低下岗率。
对农民工加大关注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工资拖欠等问题。
2、政治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加大反腐力度
(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消除腐败土壤,建立健全预防腐败机制,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完善决策机制,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国家机关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文化方面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抵制低俗文化,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危害。
4、宗教、民族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