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导学案及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二首》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咏柳
1.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是一个希望勃发的季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春天吧!
观赏视频:《春天的中国》
2.清朝有位诗人高鼎,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出示课题:村居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咏柳
1.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

自古就有许多赞颂春天的的诗文。

2.今天,我们学习的《咏柳》,就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3.出示课题:咏柳
咏:歌颂、赞美。

咏柳:赞美柳树。

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1.在听读诗歌中能关注读音和节奏。

2.用借助插图、图片,音、形、义结合等方法正确认读11个生字。

3.反复练读,懂得诗歌大意,体会诗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学习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学法指导:
1.反复认读、图文识字等方法,认识生字新词。

2.听读、跟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读好诗歌,理解诗歌。

三、字词运用
1.把生字和对应的音节连起来。

拂绦醉咏裁莺
zuì fú tāo yǒng yīng cái
2.拼一拼,写一写。

tóng nián bì lǜ huà zhuāng sī guā jiǎn dāo
(童年)(碧绿)(化妆)(丝瓜)(剪刀)
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
五、初读感知
(一)初读感知,认读字词
1.问题引领:
读古诗,想想跟生字交朋友的方法。

2.学习提示:
(1)随诗认读,读准字音。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认读生字词。

①莺y īn ɡ
黄莺
黄莺鸟的照片
②拂f ú堤d ī柳li ǔ
想象:长长的柳条随风摆动,它是怎样拂这堤岸?
③醉zu ì
金文中的“醉”左边像一个酒杯,表示“酒”;右边像个站立不稳的人,表示酒喝多了,神志不清醒。

后来这个字慢慢演变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醉”。

④咏y ǒn ɡ
咏:指用口吟诵,所以是口字旁。

⑤丝s ī绦t āo
丝绦:衣裙上长长的丝带。

柳树柳条对比图。

(二)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1.问题引领:
读读两首诗,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
2.梳理小结:
《村居》是描写春天的诗歌,读完诗歌,让我们仿佛看到草儿萌芽,感受到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咏柳》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六、精读领悟
(一)学习《村居》
1.问题引领:
(1)朗读古诗,你会按照节奏读一读这首古诗吗?
(2)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习提示:
(1)朗读古诗,试着划分节奏。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反复朗读,读出感情。

(3)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村居两幅插入图
“春景图—草长莺飞、拂堤杨柳”
“乐春图—儿童放风筝”
(4)边读古诗边看插图,想一想:孩子们在干什么?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
①小组内说说古诗大意: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然后全班交流。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拂堤杨柳: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它仿佛在春天里醉了。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纸鸢:指风筝。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②回忆自己与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的情景,想一想,“忙趁东风放纸鸢”会是一番怎样的情形?
③春天里除了放风筝,我们还能进行哪些活动?
3.梳理小结:
《村居》前两句写景,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

后两句写人,刻画了儿童放学后放风筝的情景,景人合一,相映成趣。

轻快明丽的景,兴致勃勃的人,饶富乐趣的事,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爱和赞美。

(二)学习《咏柳》
1.问题引领:
(1)想想,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
(2)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学习提示:
(1)利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个别读、小组赛读等,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读诗题,说说“咏柳”是什么意思?
咏:赞美、歌咏
咏柳:歌咏柳树
(3)抓住关键词句,想象诗歌画面。

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A.观察“碧玉”和“丝绦”,说说它们与柳树的相似之处。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

诗人用碧玉来形容柳树鲜嫩发亮的新叶。

对比“丝绦”图片和“柳条”图片
丝绦:衣裙上长长的丝带。

绿丝绦:指的就是垂下来、长满叶子的柳条。

B.“妆”是什么意思?用自己话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妆:装扮、打扮。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树叶,纤细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A.这么美的柳条,这么漂亮的叶子,是谁裁出来的呢?(请在诗中找出答案)
二月春风似剪刀。

B.春风还可以裁出什么?
C.用自己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梳理小结: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作者抓住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是姑娘的化身。

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四)指导书写
带有“诗、童”等8个生字的田字格。

1.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观察,说说8个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妆”右边是“女”,区别于“壮”,“绿”注意下面不是“水”,“丝”下面是一横,不要写成两个绞丝旁,“剪”第三笔比较长。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老师指导。

5.展示并评议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业。

七、巩固提高
1.我会写。

gǔ shī nóng cūn ér tóng
(古诗)(农村)(儿童)
bì lǜ jiǎn dāo huà zhuāng
(碧绿)(剪刀)(化妆)
2.照样子,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例:土+是=堤(堤岸)(讠)+寺=(诗)(诗歌)
(木)+寸=(村)(村庄)
3.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①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风)比作(剪刀)
②在我眼中,春风还像(妈妈的手一样温柔地抚摸着我)。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方放纸鸢。

①“散学”的意思是(A )。

A放学 B 开学
②“东风”的意思是(B) A冬风 B春风
4.根据《村居》的内容,画一幅和课文内容相应的图画。

八、动漫微课(教师动画配音)
纸鸢
在《村居》这首古诗中,纸鸢指的就是风筝。

现在我国有些地方对风筝还保留着“纸鸢”这一叫法。

我国制作风筝的历史比较悠久。

相传,风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它是用木板或竹片做成的,主要用于军事,称之为“木鸢”。

东汉年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后来,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了竹笛,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

大概到了宋代,放风筝已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

九、比较阅读
让我们读读《小树苗笑了》,完成下面的习题吧!
暴风雨来了,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

大路两旁的小树苗被打得东倒西歪。

小英和小刚冒着风雨用绳子和竹竿支撑小树苗。

大雨虽然把他们的衣服全淋湿了,但他们顾不上这些,终于把一棵棵小树苗都扶正支撑好。

风小了,雨停了,小树苗在微风中挺直腰杆子向他们点头微笑。

1.短文一共有(2)个自然段。

2.小英和小刚是怎样扶正小树苗的?用“”划出相关句子。

3.微风中的小树苗为什么笑了?
微风中的小树苗对小英和小刚点头微笑,向他们表示感谢。

十、检测反馈
1.我会连一连。

zuì yīng dī tāo jiǎn cái shī
莺堤醉绦裁剪诗
2.我会写古诗,并回答问题。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不知细叶谁裁出,(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和《咏柳》写的都是(春)季时的景物。

3.我会填。

十一、佳作欣赏十二、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