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管理办法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司法厅关于规范司法鉴定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司法厅关于规范司法鉴定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17.04.27•【字号】川发改价格〔2017〕211号•【施行日期】2017.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司法厅关于规范司法鉴定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7〕211号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司法局,省直各司法鉴定机构:为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服务收费行为,维护委托人、当事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鉴定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下放教材及部分服务价格定价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1199号)、《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司法鉴定收费标准制定相关工作的通知》(司办通〔2016〕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我省司法鉴定服务收费管理有关事项重新明确如下:一、司法鉴定服务收费是指经省级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登记的司法鉴定机构依法接受委托,在诉讼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向委托人或当事人收取的费用。
二、具体司法鉴定项目和收费标准见附表,表列收费标准为最高限价。
附表外的司法鉴定项目由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或当事人遵循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的原则,协商确定收费标准。
司法鉴定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司法工作需要及司法鉴定技术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三、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疑难、复杂和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的司法鉴定:(一)涉及重大涉外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恐怖活动案件的鉴定;(二)除本机构鉴定人外,还需组织三名或三名以上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与的鉴定;(三)涉及多门学科或需要实验室特殊检验的鉴定;(四)经与委托人或当事人协商,共同认定为疑难、复杂的鉴定。
四川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2020年修订)-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2号

四川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2020年修订)正文:----------------------------------------------------------------------------------------------------------------------------------------------------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2号《四川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NO:SC091942)已由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0年7月31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
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7月31日四川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2002年7月20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20年7月31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司法鉴定的统一管理,规范司法鉴定活动,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和证明力,维护司法公正,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本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下列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实行登记管理制度:(一)法医类鉴定;(二)物证类鉴定;(三)声像资料鉴定;(四)环境损害鉴定;(五)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鉴定事项。
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是指经省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登记,从事前款规定的司法鉴定业务的机构和人员。
第四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本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司法鉴定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从事本条例第三条规定的业务以外的鉴定机构、鉴定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第五条省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的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以及司法鉴定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

Those with aspirations have thousands of things on their own, and those without aspirations only feel thedifficultie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导读:第二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负责统一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
未设司法鉴定机构的人民法院,可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司法鉴定人员,并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代行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的职责。
第三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建立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名册,根据鉴定对象对专业技术的要求,随机选择和委托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在我国很多法院内部是没有司法鉴定部门的。
这时候,法院需要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来进行司法鉴定。
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肯定不是随意进行的,那么,我国是如何保证鉴定的权威性呢?今天让来介绍一下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
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2002年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14次会议通过)法释〔2002〕8号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已于2002年2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14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工作,根据《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负责统一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
未设司法鉴定机构的人民法院,可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司法鉴定人员,并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代行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的职责。
第三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建立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以下简称鉴定人)名册,根据鉴定对象对专业技术的要求,随机选择和委托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
第四条自愿接受人民法院委托从事司法鉴定,申请进入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名册的社会鉴定、检测、评估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提交申请书和以下材料:(一)企业或社团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二)专业资质证书;(三)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执业资格和主要业绩;(四)年检文书;(五)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川高法〔2019〕90号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正文:----------------------------------------------------------------------------------------------------------------------------------------------------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川高法〔2019〕90号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已经我院2019年第13次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现将该《解答》印发给你们,请结合破产审判工作实际认真执行,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层报我院。
相关法律、司法解释有新规定,上级法院有新要求的,按新的规定、要求执行。
特此通知。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年3月20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法院破产案件审判工作,规范办案程序,统一裁判标准,更好地服务保障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二》)、《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我省法院破产审判工作实际,就破产审判实务中的相关问题,作出如下解答:一、破产申请与受理1.除企业法人外,哪些主体可以参照适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程序进行破产清算?答:根据《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破产程序适用的对象是企业法人。
对于企业法人以外的组织,《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其他法律规定企业法人以外的组织的清算,属于破产清算的,参照适用本法规定的程序”。
《四川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全文

《四川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全文《四川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全文为了规范和加强四川省的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制定了《四川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下面是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四川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四川省的司法鉴定管理工作,为公正司法提供客观准确的鉴定依据,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是指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委托,指派司法鉴定人对与诉讼活动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检验、判定并作出结论的活动。
第三条司法鉴定的范围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法医毒物鉴定,司法会计鉴定和文书、痕迹、计算机、建筑工程、声像资料、知识产权、保险赔偿、产品质量、责任事故等的司法鉴定以及因诉讼活动需要进行的其他鉴定。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司法鉴定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合法规范、独立高效的原则,依照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方法进行,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司法鉴定实行执业许可、年检注册、名册公布和回避、保密、时限及错鉴责任追究制度。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县级以上司法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司法鉴定工作。
第六条司法鉴定有偿服务的收费标准,由省物价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章司法鉴定机构及司法鉴定人第七条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机构是指省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和经省司法行政部门核准的面向社会提供司法鉴定有偿服务的鉴定机构。
第八条省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由省司法行政部门组织设立,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的司法鉴定人组成,负责对全省司法鉴定的复核鉴定。
第九条面向社会提供司法鉴定有偿服务的鉴定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二)有符合计量认证标准、经法定部门检测合格的技术设施与设备;(三)有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资金,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四)有10名以上取得司法鉴定人资格的人员,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二分之一,专职鉴定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
《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理解与适用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02.03.27•【分类】司法解释解读正文《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针对司法鉴定的核心问题——对外委托司法鉴定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2001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14次会议通过,2002年3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一、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的法理和法律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五条和《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都规定:“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三大诉讼法都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具有司法鉴定的决定权、委托权和组织监督权。
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01(8)号”文件要求:在2002年年底前,建立审判工作与审判辅助工作分开的新机制。
司法鉴定工作作为为审判服务的辅助工作之一,也必须实现审判工作与鉴定工作的分离,在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建立“隔离带”,以防止人情和关系对法官的侵扰,使法官集中精力搞审判。
对此,为规范人民法院的司法鉴定工作,充分履行法律所赋予的神圣职责,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1月16日正式发布了《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
本《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了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的机构及设置,明确已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负责统一对外委托或者组织司法鉴定。
”同时,也对暂未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人民法院,或不具备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的对外委托部门进行规定:“可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司法鉴定人员,并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代行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的职责。
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委托对外委托的规定

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委托对外委托的规定第四条自愿接受人民法院委托从事司法鉴定,申请进入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名册的社会鉴定、检测、评估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提交申请书和以下材料:(一)企业或社团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二)专业资质证书;(三)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执业资格和主要业绩;(四)年检文书;(五)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
在一定程度上,司法鉴定可以作为诉讼中的证据,因此,国家应该尽量保证司法鉴定的公正性,保障人民的利益。
有很多人民法院是可以自己做司法鉴定的,但是那些条件简陋的法院就会把司法鉴定委托出去,这就应该更好的管理了。
那么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委托对外委托的规定是什么样的呢?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工作,根据《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负责统一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
未设司法鉴定机构的人民法院,可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司法鉴定人员,并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代行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的职责。
第三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建立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以下简称鉴定人)名册,根据鉴定对象对专业技术的要求,随机选择和委托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
第四条自愿接受人民法院委托从事司法鉴定,申请进入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名册的社会鉴定、检测、评估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提交申请书和以下材料:(一)企业或社团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二)专业资质证书;(三)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执业资格和主要业绩;(四)年检文书;(五)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
以个人名义自愿接受人民法院委托从事司法鉴定,申请进入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名册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提交申请书和以下材料:(一)单位介绍信;(二)专业资格证书;(三)主要业绩证明;(四)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等。
第六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对提出申请的鉴定人进行全面审查,择优确定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的鉴定人候选名单。
第七条申请进入地方人民法院鉴定人名册的单位和个人,其入册资格由有关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审核,报上一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批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备案。
《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细则

《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细则实施《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工作,实现审判、执行与对外委托工作地分离,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地合法权益,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更有效地服务和保障,根据《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地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所指司法鉴定地范围包括: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医疗事故;文件笔迹、痕迹;会计审计(包括工程造价)、评估;建筑工程质量;药品、产品(包括农药、种子)质量;计算机技术、声像资料;知识产权;文物珠宝、书画作品;其他相关诉讼证据地技术鉴定.审判、执行中涉及地委托拍卖事项,按本细则规定执行.第三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以下简称司法鉴定机构)是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地职能部门,负责统一对外委托、组织协调和监督鉴定工作,指导下级人民法院地对外委托司法鉴定地相关工作.未设司法鉴定机构地人民法院,可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配备专职司法鉴定人员,并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代行对外委托司法鉴定地职责.在对外委托司法鉴定工作中,各相关业务庭与司法鉴定机构应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并接受监察部门地检查和监督.第四条各级司法鉴定机构以本级人民法院地名义建立“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名册”(以下简称“鉴定人名册”),实行择优入册制度.第五条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应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地原则.鉴定人地确定,采取由当事人协商选择和人民法院指定相结合地原则.第六条依法实行回避制度.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章社会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地入册登记第七条本细则所指地社会鉴定机构,是指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地规定设立,具有行业执业资格和相应技能地机构;以及虽无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但在该行业中享有较高技术权威,并实际承担该行业相关技术鉴定事务地机构.第八条入册地社会鉴定机构地必备条件:()有名以上取得行业鉴定人资格或符合相应条件地人员,其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地不少于名;()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与所开展地司法鉴定业务相适应地仪器设备;()注册资金不少于人民币万元(经济欠发达地区注册资金可不少于万元,但须经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批准).第九条鉴定人是指具有专门性知识、取得行业执业资格,并被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选聘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地专业技术人员.第十条入册地鉴定人地必备条件:()必须具备所从事行业地执业资格;()必须具有所从事行业地高级职称,或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专门从事专业工作年以上.第十一条申请进入鉴定人名册地社会鉴定机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交入册申请书和以下材料:()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专业资质证书;()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执业资格和主要业绩;()年检文书;()其他必要地文件、资料.第十二条以个人名义申请进入鉴定人名册地鉴定人,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交入册申请书和以下材料:()单位介绍信或专家推荐信;()专业资格证书;()主要业绩证明;()其他必要地文件、资料等.第十三条原则上建立省、市、县(区)三级鉴定人名册.各级鉴定人名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定数量地社会鉴定机构入册.高级人民法院地鉴定人名册,每项鉴定入册单位一般应在至家,总数约在家;中级人民法院地鉴定人名册,每项鉴定入册单位一般应在至家,总数在家以内;基层人民法院地鉴定名册,每项鉴定入册单位应在至家,总数在家以内.各级名册中机构地数量均不含上级名册中按属地自动进入地机构.第十四条申请加入省级鉴定人名册地,应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申请加入市级鉴定人名册地,应向所在地地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申请加入县(市)区级鉴定人名册地,应向所在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对提出申请地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进行全面审查,择优确定入册地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选定工作应当公开、公平、公正.第十五条已入册最高人民法院鉴定人名册地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按属地原则自动进入省级名册;入册省级名册地,按属地原则自动进入相应市级名册;入册市级名册地,按属地原则自动进入相应县(市)区级名册.第十六条省级名册地入册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市级名册地入册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核确定,报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批准;县(区)级名册地入册由基层人民法院选定后,经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审核,报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批准.经批准列入鉴定人名册地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由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统一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备案,并在《人民法院报》上公告.第十七条司法鉴定机构应以所在法院地名义与入册地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签订责任保证书,明确权利和义务,入册单位和鉴定人应保证公正鉴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三章司法鉴定地提起第十八条审判和执行人员在审理、执行案件中,为查明案件事实或执行需要,可应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地申请,或依据职权,决定进行司法鉴定.业务庭应及时将《司法鉴定决定书》及相关材料移交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决定书》应明确鉴定地目地和要求.相关材料包括()与鉴定有关地案卷材料;()应由当事人提供地鉴定材料(须证明真实或经质证认可);()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地材料;()其它与鉴定有关地材料;()委托拍卖地,必须提供拍卖物地清单,相关地权属证明及抵押、租赁等情况.第十九条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鉴定决定书》及相关材料后,应及时审核,并指派至名鉴定督办人,对依据《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应当由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鉴定地,按规定交本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鉴定;需委托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鉴定地,应先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或由司法鉴定机构指定鉴定单位;需人民法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鉴定地,应确定相关专家名单;对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地,从规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四章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地选定第二十条在对外委托司法鉴定选择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时,应依据当事人选择和人民法院指定相结合地原则确定.由双方当事人在司法鉴定机构地鉴定督办人主持下进行协商,一般应在本省各级鉴定人名册范围内选定;如双方当事人一致选定地机构不在鉴定人名册内,应从其选定,但须经司法鉴定机构审查,如该机构地鉴定资格、资质存在问题地,可要求双方当事人重新协商选定.双方当事人协商不一致或放弃协商地,由司法鉴定机构在鉴定人名册中指定.指定时一般应首先从本级名册中选取,无合适地,再从上一级名册中选定;特殊情况确须从省内其他人民法院地鉴定人名册中选定地,应经上一级司法鉴定机构审核同意.选用非本级鉴定人名册地,应由建立该名册地司法鉴定机构按规定程序选定,并出具《选定推荐书》.选定省外鉴定人名册(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鉴定人名册)地,须经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审核同意.第二十一条下列案件不适用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刑事案件;()涉及国家机密地;()拍卖(法律另有规定地除外).第二十二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在接案后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在某一日期(不迟于天)在指定地点协商确定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无正当理由缺席地,视为放弃协商.双方当事人经协商一致确定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后,应在《对外委托协商确认书》中签名,并表明对双方协商确定地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不申请回避.第二十三条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或放弃协商以及不适用协商地案件,由司法鉴定机构在鉴定人名册中随机选择,可采用按登记顺序、电脑排位、摇号等方法确定.刑事案件由司法鉴定机构指定;拍卖由司法鉴定机构以摇号地形式,在列入鉴定人名册地拍卖机构中选取,摇号时须本院监察部门人员参加,并在摇号结果表上签名.遇有重大案件地鉴定,鉴定督办人可以报请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同意采用公开招标地方式确定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确定后,应发给双方当事人《对外委托指定通知书》,并由当事人签名.第二十四条司法鉴定涉及地专业未纳入本省各级鉴定人名册时,司法鉴定机构可以从社会相关专业中,选定有关机构或专业人员进行鉴定,但须书面向上级司法鉴定机构报告.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五章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地权利、义务及回避第二十五条入册地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在受委托进行司法鉴定时地权利:()了解案情,要求委托人提供鉴定所需地材料;()勘验现场,进行有关地检验,询问与鉴定有关地当事人,必要时可申请人民法院依职权收集鉴定地材料;()自主阐述鉴定观点,与其他鉴定人意见不同时,可不在鉴定文书上署名;()拒绝受理违反相关规定地委托;()根据相关收费标准获得报酬.第二十六条入册地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在受委托进行司法鉴定时地义务:()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守案件秘密;()及时出具鉴定结论;()依法出庭宣读鉴定结论并回答与鉴定相关地问题.第二十七条社会鉴定机构地法定代表人或主管业务负责人系案件地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地近亲属,或者存在其他可能影响公正鉴定地情形,该社会鉴定机构应当回避.第二十八条鉴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地,应当回避:()系案件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地近亲属;()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地证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其他可能影响公正鉴定地情形.第二十九条遇有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应当回避等情形时,有关司法鉴定机构应当重新选择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社会鉴定机构中地鉴定人员有回避情形地,相关社会鉴定机构应调换该案地鉴定人员.对涉及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地回避申请,在选定时提出且各方无异议地,司法鉴定机构可决定重新选定;选定时一方有异议或在接到《对外委托指定通知书》后提出回避申请地,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三十条需要鉴定人出庭质证或参加庭前听证地,业务庭应当在个工作日之前书面通知司法鉴定机构,并落实鉴定人因出庭所需地合理费用.司法鉴定机构应及时通知鉴定人出庭,并协助做好出庭质证工作,必要时鉴定督办人可就鉴定过程在法庭进行说明.鉴定人因特殊情况并经业务庭同意,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地质询;如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接受质证地,鉴定结论可不予采信,并且收回鉴定费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六章委托与受理第三十一条受委托地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确定后,司法鉴定机构应在个工作日内将《司法鉴定委托书》(加盖司法鉴定委托专用章)及相关材料交给被确定地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并通知当事人在日内预交鉴定费.第三十二条对人民法院委托地司法鉴定案件,受委托地入册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原则上应予受理.对确实因故不能受理地,应向司法鉴定机构书面说明原因.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委托地,给予一定期限内暂停司法鉴定资格.再次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委托地,取消入册资格.第三十三条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在受理鉴定后,应根据鉴定要求选派相关鉴定人员组成鉴定小组,并在个工作日内将鉴定人员名单告知司法鉴定机构.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七章鉴定地实施第三十四条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在受理鉴定后,应及时审阅材料,制定鉴定计划,对尚需补充地材料及其它须明确地情况应在个工作日内向司法鉴定机构提出.司法鉴定机构应及时通知相关当事人予以补充;须业务庭提供或质证地相关证据,业务庭应及时提供或质证.第三十五条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根据鉴定需要,可勘验现场、取样检验,并由司法鉴定机构通知相关人员到场;需司法鉴定机构提供帮助、协调地,由司法鉴定机构负责;需业务庭出面协调地,由业务庭负责.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应积极配合.第三十六条在鉴定过程中,需要补充、增加鉴定事项地,由业务庭决定后书面通知司法鉴定机构,并附送相应地补充材料,再由司法鉴定机构通知受委托地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第三十七条鉴定过程中鉴定材料地提供与收集:()需要相关当事人提供鉴定材料地,由司法鉴定机构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应在收到通知之日起日内提供.未能提供地、或认为不应由其提供地,应在期限内向司法鉴定机构书面说明理由,该证据地举证责任交业务庭决定.当事人既不提供、又不说明理由地,由司法鉴定机构将该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业务庭,由业务庭决定其举证不能地法律后果,()需要由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才能收集地鉴定材料,司法鉴定机构应书面告知业务庭,由业务庭处理.第三十八条鉴定过程中遇到当事人及相关人员不配合地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应及时与业务庭联系,由业务庭处置.第三十九条鉴定过程中发现标地物变化、权属变更及案外人异议等新情况时,司法鉴定机构应及时书面通知业务庭,建议对鉴定要求作重新调整.第四十条委托拍卖中,拍卖公告地内容应经司法鉴定机构审查.拍卖地保留价由司法鉴定机构根据评估报告结果并征求业务庭意见后确定.保留价应当严格保密,在拍卖开始时由司法鉴定机构告知拍卖师,不得对任何单位和个人公开.拍卖保留价可以低于评估价(涉及国有资产及股权地除外),但首次拍卖不得低于评估价或市价地三分之二(易腐烂、变质物品除外),第二次拍卖不得低于评估价或市价地二分之一.禁止无保留价拍卖.业务庭法官和鉴定督办人可根据需要现场监拍.拍卖由人民法院依法没收地物品,充抵罚金、罚款地物品以及无法返还、返回地物品,根据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一条对涉及多学科地司法鉴定或所涉专业尚无行业法定鉴定机构地,由司法鉴定机构组织入册鉴定人、相关技术权威、专家进行鉴定.对已有行业鉴定专家库地,司法鉴定机构可从中选定.第四十二条鉴定人员应以科学地态度认真进行鉴定,在鉴定中以事实为根据,充分发表自己地观点和看法,按少数服从多数地原则确定鉴定意见和结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地鉴定人可不在鉴定文书上署名.对重大疑难案件,司法鉴定机构可组织鉴定听证会,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应充分听取当事人地意见.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八章鉴定期限、鉴定中止、鉴定终止与重新鉴定第四十三条鉴定期限是指受理鉴定之日起,到发出鉴定文书之日止.一般地司法鉴定应当在个工作日内完成;疑难地司法鉴定应当在个工作日内完成.拍卖一般在个工作日内完成.第四十四条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完成鉴定工作地,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应书面向司法鉴定机构报告,司法鉴定机构征求业务庭意见后,决定是否延长期限.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个工作日.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可因下列事宜决定中止鉴定:()人民法院发现执行依据可能有错误,或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或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依职权认为不宜拍卖,需要复查或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地;()鉴定活动中出现违反有关规定地情形;()需补充鉴定材料地;()在鉴定过程中,发现标地物权属、数量等发生变化地,需要业务庭重新确认地;()因特殊检查需等待检验结果地;()因特殊事由当事人不能按时参加相关会议或不能按时到场勘验现场地;()鉴定文书初稿经司法鉴定机构审查后对相关问题需要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地.第四十六条人民法院可因下列事项决定撤回委托,终止鉴定:()鉴定过程中撤诉或调解结案地;()据以执行地依据被撤销地;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被执行人已经自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地义务;()发现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以给好处、行贿等不正当方式获得鉴定地;()无法获取必要地鉴定材料地;()鉴定过程中有关地当事人拒不配合,致使鉴定无法正常进行地;()鉴定机构未经同意无故延长期限,导致法院无法及时结案地;()不按规定预交鉴定费或拍卖前期费用地;()经两次拍卖仍无人应拍或因某种原因确无法拍卖地.第四十七条中止鉴定、终止鉴定地处理:()属第四十五条()项、第四十六条()、()项规定情形地,由业务庭作出决定后交司法鉴定机构.()属第四十五条()、()、()、()、()、()项、第四十六条()、()、()、()、()、()项规定情形地,由司法鉴定机构提出书面意见交业务庭处理;()决定中止鉴定、终止鉴定地,由司法鉴定机构书面通知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人民法院撤回鉴定地,鉴定机构发生地实际费用由人民法院根据情况确定承担人.第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地对外委托司法鉴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地,经当事人申请,应当重新鉴定:()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鉴定资格地;()鉴定程序严重违法地;()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地;()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地其他情形.对有错误地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地,不予重新鉴定.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九章鉴定文书第四十九条鉴定文书应做到文字简练、描述准确、内容全面、论理充分、论证充分、结论明确.对鉴定中查实地主要事项或数据,应附有相应地原始材料复印件、图表或照片等.鉴定文书参照各行业规定地文书标准,同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委托单位名称、委托鉴定地要求和目地;()委托鉴定地材料;()案情及有关情况;()鉴定地依据及使用地科学技术手段;()对鉴定过程地说明;()明确地鉴定结论;()对鉴定人鉴定资格地说明;()鉴定人员及社会鉴定机构签名或盖章.第五十条社会鉴定机构独自完成司法鉴定地,鉴定文书由该社会鉴定机构以其名义出具;鉴定人以个人名义接受委托独自进行司法鉴定地,由鉴定人以个人名义出具;司法鉴定机构组织鉴定地,以司法鉴定机构地名义出具.参加地各鉴定人员在鉴定文书上必须签名或盖章(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地鉴定人除外),鉴定机构必须盖章.第五十一条鉴定完成后,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应将鉴定书正本两份、副本数份(按当事人数量)和相关材料及时送交司法鉴定机构,正本一份、副本数份和相关材料由司法鉴定机构及时移交业务庭,正本一份留存司法鉴定机构备查.第五十二条拍卖成交后,拍卖机构应及时向司法鉴定机构移交《成交确认书》、拍卖活动细则,并移交扣去拍卖佣金后地剩余款项,由司法鉴定机构书面通知业务庭办理相关事项.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章鉴定费用第五十三条鉴定费用,由申请鉴定地一方当事人预交;均申请鉴定地,由双方当事人预交(各).人民法院决定鉴定地,鉴定费用由双方当事人预交,各方地预交比例由业务庭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并在《司法鉴定决定书》中予以说明.第五十四条司法鉴定机构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地收费标准确定收费金额.对行业间收费标准不统一或无标准地,由司法鉴定机构根据实际发生地费用确定收费金额.鉴定费用由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收取,并出具收据;也可由司法鉴定机构预收后转交.第五十五条司法鉴定机构确定鉴定费用后核发交费通知书,当事人应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日内预交鉴定费.逾期未交地,当事人申请鉴定地,视为自动放弃鉴定;人民法院决定鉴定地,未交费地一方当事人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地法律后果.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一章监督管理第五十六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加强对外委托司法鉴定工作地管理.各级司法鉴定机构应对本级和下级鉴定人名册中地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地鉴定活动进行监督,并对下级司法鉴定机构地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第五十七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对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出具地鉴定文书进行书面审查,审查鉴定文书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委托要求进行鉴定;对鉴定结论不明确、运用证据材料明显有缺陷地,可要求进行必要地复查.第五十八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对入册地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地司法鉴定工作进行年度审核.年度审核不得收取费用.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对入册地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实行不定期地法律及相关知识地培训.第五十九条社会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违反鉴定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可能造成鉴定不公地,司法鉴定机构应予指正,并给相关人员或机构以警告;造成不良影响地,取消相关鉴定人员参与法院委托地司法鉴定资格,对该机构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取消其入册资格.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违反本规定,擅自直接接受业务庭地委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法发[2001]23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法发[2001]23号](https://img.taocdn.com/s3/m/97b0f10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2.png)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法发〔2001〕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规范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二00一年十一月十六日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委托具有专门知识人,对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
第三条司法鉴定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合法、独立、公开;(二)客观、科学、准确;(三)文明、公正、高效。
第四条凡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案件,应当由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或者由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统一对外委托鉴定。
第五条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鉴定工作,上级人民法院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司法鉴定工作。
第二章司法鉴定机构及鉴定人第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各高级人民法院和有条件的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独立的司法鉴定机构。
新建司法鉴定机构须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鉴定机构为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立分支机构。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在委托鉴定、评估和拍卖中确定委托机构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在委托鉴定、评估和拍卖中确定委托机构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6.09.13•【字号】川高法〔2016〕406号•【施行日期】2016.09.13•【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其他规定正文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在委托鉴定、评估和拍卖中确定委托机构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川高法〔2016〕406号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成都铁路运输两级法院,本院各部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委托鉴定、评估和拍卖中确定委托机构的若干规定》经本院2016年7月25日院长办公会会议通过,现印发施行。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年9月13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委托鉴定、评估和拍卖中确定委托机构的若干规定为全面提升全省法院对外委托工作的规范性、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和规定,结合全省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工作原则】全省各级法院在诉讼活动中需要对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对涉案财产进行评估和拍卖的,应当公开选择确定受托机构。
第二条【名单编制】全省法院根据对外委托工作的实际情况,由高中级法院成立由司法技术部门、监察部门、审判、执行部门人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审查报名机构的资质和能力,公开、公平、公正并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一定数量的评估、拍卖机构列入备选名单。
第三条【机构管理】对外委托鉴定、评估和拍卖机构备选名单按照《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动态管理。
对于有违规、违纪、违法情况的评估、拍卖机构将即时按规定予以暂停受托业务资格或者除名。
对外委托鉴定、评估和拍卖机构通过四川法院公开网、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等媒体公开发布,接受公众监督。
第四条【职责分工】案件承办庭在移送案件时应当对被鉴定、评估、拍卖的标的物数量、现状、瑕疵、当事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充分告知技术部门,拍卖案件移送时应当确保评估报告书的有效性。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管理办法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管理办法(试行)发表日期:2009年2月20日点击次数:423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法院对外委托鉴定工作,实行审鉴分离、执鉴分离,确保审判、执行工作的公正与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机构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全省法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法院司法技术部门负责本院的对外委托鉴定工作。
目前尚未设立司法技术部门的中级法院,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建制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机构。
基层法院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本院的对外委托鉴定工作;决定不设立机构的,应有专人负责协助办理司法技术辅助工作。
第三条对外委托鉴定的范围包括:(一)法医临床、法医物证、司法精神病等鉴定;(二)文痕检验与声像技术鉴定;(三)会计、审计;(四)动产、不动产、企业价值以及无形资产的财产价值评估与拍卖;(五)建筑工程质量、造价鉴定;(六)工业产品、农药、种子、化肥质量鉴定;(七)环境污染检测鉴定;(八)矿产地质资源鉴定;(九)计算机、网络技术鉴定;(十)知识产权鉴定;(十一)电业技术鉴定;(十二)文物珠宝鉴定;(十三)其他审判、执行中需要对外委托的技术鉴定。
第四条司法技术部门对外委托工作应当积极配合审判庭、执行庭(局)的工作,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审判人员的监督,及时反馈信息,分工合作,不得超越职权。
同时,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愿,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根据案件性质和不同情况,通过双方协商、随机选择、法院指定等方式确定承办鉴定机构。
第五条对外委托鉴定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鉴定委托合法、平等;(二)机构选择公开、透明;(三)监督管理合法、有效;(四)参与人员高效、廉洁。
第六条司法技术部门工作人员、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员有法定事由应当回避的,经审核后,由技术部门负责人决定重新指派和选择。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管理办法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管理办法(试行)发表日期:2009年2月20日点击次数:423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法院对外委托鉴定工作,实行审鉴分离、执鉴分离,确保审判、执行工作的公正与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机构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全省法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法院司法技术部门负责本院的对外委托鉴定工作。
目前尚未设立司法技术部门的中级法院,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建制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机构。
基层法院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本院的对外委托鉴定工作;决定不设立机构的,应有专人负责协助办理司法技术辅助工作。
第三条对外委托鉴定的范围包括:(一)法医临床、法医物证、司法精神病等鉴定;(二)文痕检验与声像技术鉴定;(三)会计、审计;(四)动产、不动产、企业价值以及无形资产的财产价值评估与拍卖;(五)建筑工程质量、造价鉴定;(六)工业产品、农药、种子、化肥质量鉴定;(七)环境污染检测鉴定;(八)矿产地质资源鉴定;(九)计算机、网络技术鉴定;(十)知识产权鉴定;(十一)电业技术鉴定;(十二)文物珠宝鉴定;(十三)其他审判、执行中需要对外委托的技术鉴定。
第四条司法技术部门对外委托工作应当积极配合审判庭、执行庭(局)的工作,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审判人员的监督,及时反馈信息,分工合作,不得超越职权。
同时,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愿,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根据案件性质和不同情况,通过双方协商、随机选择、法院指定等方式确定承办鉴定机构。
第五条对外委托鉴定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鉴定委托合法、平等;(二)机构选择公开、透明;(三)监督管理合法、有效;(四)参与人员高效、廉洁。
第六条司法技术部门工作人员、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员有法定事由应当回避的,经审核后,由技术部门负责人决定重新指派和选择。
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管理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管理规定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机构的通知》的规定,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司法鉴定第二条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是指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中委托专门机构或专家进行鉴定、检验、评估、审计、拍卖、变卖和指定破产清算管理人等工作,并进行监督协调的司法活动。
第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辅助工作部门负责统一办理审判、执行工作中需要对外委托鉴定、检验、评估、审计、拍卖、变卖和指定破产清算管理人等工作。
第四条涉及到举证时效、证据的质证与采信、评估基准日、拍卖保留价的确定,拍卖撤回、暂缓与中止等影响当事人相关权利义务的事项由审判、执行部门决定。
第五条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实行对外委托名册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辅助工作部门负责《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技术专业机构、专家名册》(以下简称《名册》)的编制和对入册专业机构、专家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协调。
第二章收案第六条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部门在工作中对需要进行对外委托鉴定、检验、评估、审计、拍卖、变卖和指定破产清算管理人等工作的,应当制作《对外委托工作交接表》(格式表附后),同相关材料一起移送司法辅助工作部门。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需要委托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的,应当层报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鉴定规定(甄选3篇)

司法鉴定规定(甄选3篇)司法鉴定规定(1)司法鉴定管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已于2002年2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14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2002年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14次会议通过)(法释[2002]8号)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工作,根据《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负责统一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
未设司法鉴定机构的人民法院,可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司法鉴定人员,并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代行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的职责。
第三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建立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以下简称鉴定人)名册,根据鉴定对象对专业技术的要求,随机选择和委托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
第四条自愿接受人民法院委托从事司法鉴定,申请进入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名册的社会鉴定、检测、评估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提交申请书和以下材料:(一)企业或社团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二)专业资质证书;(三)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执业资格和主要业绩;(四)年检文书;(五)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
第五条以个人名义自愿接受人民法院委托从事司法鉴定,申请进入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名册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提交申请书和以下材料:(一)单位介绍信;(二)专业资格证书;(三)主要业绩证明;(四)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等。
第六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对提出申请的鉴定人进行全面审查,择优确定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的鉴定人候选名单。
第七条申请进入地方人民法院鉴定人名册的单位和个人,其入册资格由有关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审核,报上一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批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备案。
第八条经批准列入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名册的鉴定人,在《人民法院报》予以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管理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管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管理规定法办发[2007]5号2007.08.23发布,2007年9月1日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机构的通知》的规定,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是指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中委托专门机构或专家进行鉴定、检验、评估、审计、拍卖、变卖和指定破产清算管理人等工作,并进行监督协调的司法活动。
第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辅助工作部门负责统一办理审判、执行工作中需要对外委托鉴定、检验、评估、审计、拍卖、变卖和指定破产清算管理人等工作。
第四条涉及到举证时效、证据的质证与采信、评估基准日、拍卖保留价的确定,拍卖撤回、暂缓与中止等影响当事人相关权利义务的事项由审判、执行部门决定。
第五条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实行对外委托名册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辅助工作部门负责《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技术专业机构、专家名册》(以下简称《名册》)的编制和对入册专业机构、专家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协调。
第二章收案第六条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部门在工作中对需要进行对外委托鉴定、检验、评估、审计、拍卖、变卖和指定破产清算管理人等工作的,应当制作《对外委托工作交接表》(格式表附后),同相关材料一起移送司法辅助工作部门。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需要委托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等工作的,应当层报最高人民法院。
第七条对外委托鉴定、检验、评估、审计、变卖和指定破产清算管理人等工作时,应当移交以下材料:(一)相关的卷宗材料;(二)经法庭质证确认的当事人举证材料;(三)法院依职权调查核实的材料;(四)既往鉴定、检验、评估、审计、变卖和指定破产清算管理人报告文书;(五)申请方当事人和对方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的通讯地址、联系方式,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六)与对外委托工作有关的其他材料。
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第二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负责统一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
未设司法鉴定机构的人民法院,可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司法鉴定人员,并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代行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的职责。
第三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建立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名册,根据鉴定对象对专业技术的要求,随机选择和委托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在我国很多法院内部是没有司法鉴定部门的。
这时候,法院需要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来进行司法鉴定。
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肯定不是随意进行的,那么,我国是如何保证鉴定的权威性呢?今天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
▲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2002年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14次会议通过)法释〔2002〕8号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已于2002年2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14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工作,根据《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负责统一对外委托和组织司法鉴定。
未设司法鉴定机构的人民法院,可在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司法鉴定人员,并由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代行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的职责。
第三条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建立社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以下简称鉴定人)名册,根据鉴定对象对专业技术的要求,随机选择和委托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
第四条自愿接受人民法院委托从事司法鉴定,申请进入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名册的社会鉴定、检测、评估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提交申请书和以下材料:(一)企业或社团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二)专业资质证书;(三)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执业资格和主要业绩;(四)年检文书;(五)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
第五条以个人名义自愿接受人民法院委托从事司法鉴定,申请进入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人名册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向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提交申请书和以下材料:(一)单位介绍信;(二)专业资格证书;(三)主要业绩证明;(四)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等。
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有什么

⼈民法院司法鉴定⼯作暂⾏规定有什么
下⾯这篇⽂章是由店铺⼩编为⼤家提供的⼀篇有关《⼈民法院司法鉴定⼯作暂⾏规定》的知识,希望这样的⽂章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如需了解其他相关知识,可以登录店铺向律师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民法院司法鉴定⼯作暂⾏规定有什么
《⼈民法院司法鉴定⼯作暂⾏规定》
第⼆条本规定所称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民法院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及其他诉讼参与⼈的申请,指派或委托具有专门知识⼈,对专门性问题进⾏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
第三条司法鉴定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合法、独⽴、公开;
(⼆)客观、科学、准确;
(三)⽂明、公正、⾼效。
第四条凡需要进⾏司法鉴定的案件,应当由⼈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或者由⼈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统⼀对外委托鉴定。
第五条最⾼⼈民法院指导地⽅各级⼈民法院的司法鉴定⼯作,上级⼈民法院指导下级⼈民法院的司法鉴定⼯作。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建议到店铺咨询专业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管理办法(试行)发表日期:2009年2月20日点击次数:423 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法院对外委托鉴定工作,实行审鉴分离、执鉴分离,确保审判、执行工作的公正与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机构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全省法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法院司法技术部门负责本院的对外委托鉴定工作。
目前尚未设立司法技术部门的中级法院,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建制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机构。
基层法院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本院的对外委托鉴定工作;决定不设立机构的,应有专人负责协助办理司法技术辅助工作。
第三条对外委托鉴定的范围包括:(一)法医临床、法医物证、司法精神病等鉴定;(二)文痕检验与声像技术鉴定;(三)会计、审计;(四)动产、不动产、企业价值以及无形资产的财产价值评估与拍卖;(五)建筑工程质量、造价鉴定;(六)工业产品、农药、种子、化肥质量鉴定;(七)环境污染检测鉴定;(八)矿产地质资源鉴定;(九)计算机、网络技术鉴定;(十)知识产权鉴定;(十一)电业技术鉴定;(十二)文物珠宝鉴定;(十三)其他审判、执行中需要对外委托的技术鉴定。
第四条司法技术部门对外委托工作应当积极配合审判庭、执行庭(局)的工作,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审判人员的监督,及时反馈信息,分工合作,不得超越职权。
同时,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愿,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根据案件性质和不同情况,通过双方协商、随机选择、法院指定等方式确定承办鉴定机构。
第五条对外委托鉴定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鉴定委托合法、平等;(二)机构选择公开、透明;(三)监督管理合法、有效;(四)参与人员高效、廉洁。
第六条司法技术部门工作人员、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员有法定事由应当回避的,经审核后,由技术部门负责人决定重新指派和选择。
技术部门负责人因法定事由应当回避的,经审核后,由主管技术部门的院长决定。
第七条案件合议庭或独任庭承办人职责:(一)决定鉴定、重新鉴定;(二)移送、收集和认定相关鉴定材料;(三)协助勘验、检查;(四)查收鉴定结论和送检案件材料。
第八条司法技术部门工作人员主要职责:(一)组织当事人协商、指定或者随机选定鉴定机构;(二)负责办理委托鉴定手续;(三)协调、配合鉴定人勘察现场、收集鉴定材料;(四)协调、监督鉴定的进度;(五)对鉴定文书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听取意见;(六)督促鉴定人依法出庭。
第二章委托鉴定案件的移送与交接第九条各审判业务庭决定进行鉴定的案件,应当由承办法官填写鉴定案件移送表一式二份(分别由业务庭和技术部门存留),经庭(局)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本部门公章后,连同有关案件材料一并移送至本院司法技术部门。
第十条鉴定案件移送表应载明如下内容:(一)案件性质、名称;(二)简要案情;(三)鉴定事项和要求(包括鉴定时限);(四)移送的案件材料和相关鉴定材料;(五)被鉴定标的物的详细地点、状况;(六)既往鉴定情况;(七)各方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姓名、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包括手机);(八)承办法官的姓名、电话;(九)移送日期;(十)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等。
第十一条鉴定案件移送时应当移交以下材料:(一)有关卷宗材料;(二)经过法庭质证认定的当事人举证材料;(三)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核实的材料;(四)既往鉴定文书:(五)财产的权属证明、相关法律文件;(六)鉴定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司法技术部门接受移送的案件,应当按以下程序办理:(一)查验移送鉴定表是否填写全面、准确;(二)审查、核对移送材料是否齐全,以及是否符合鉴定要求;是否需要补充材料;(三)收案人在鉴定案件移送表上签名并交承办法官一份备存;(四)进行收案登记。
第十三条司法技术部门收案后,由部门负责人指派工作人员负责办理所收案件的对外委托鉴定事项。
内容包括:(一)接收、移送材料;(二)听取合议庭或独任法官的意见;(三)通知当事人选择机构;(四)协助鉴定机构完成鉴定任务;(五)组织解答当事人疑问及咨询;(六)监督鉴定过程;(七)反馈信息;(八)移交鉴定报告;(九)协助鉴定人出庭作证等。
第三章鉴定机构的选择与委托第十四条选择鉴定机构应当根据审判需要,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对不同性质和不同情况的案件,通过双方协商、随机选择、法院指定等方式确定承办鉴定机构。
刑事案件,以及当事人未申请而由人民法院自行决定进行鉴定的案件,人民法院技术部门可直接在人民法院建立的鉴定机构、专家库中,选择具有权威性的机构和专家进行鉴定。
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或人民法院认为可以由当事人选择决定鉴定机构的案件,由人民法院技术部门组织当事人协商或者随机选择确定承办鉴定机构。
第十五条组织选择鉴定机构的,司法技术部门应当在收案后3日内,确定鉴定机构选择时间,并向各方当事人发出协商选择鉴定机构通知,以便当事人按指定时间到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协商确定鉴定机构。
第十六条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在组织各方当事人协商选择鉴定机构时,应当告知当事人自愿选择和申请回避的权利。
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应当分别在选择委托鉴定机构表上签名确认。
当事人不能协商一致的,采取摇珠、抽签、机选等随机选择方式在人民法院建立的鉴定机构、专家库中确定,并由当事人在选择委托鉴定机构表上签名确认。
对当事人协商一致选择的鉴定机构,若系人民法院建立的鉴定机构、专家库以外的,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应当对该鉴定机构及鉴定人的鉴定资质、专业资格,以及能否承担相应鉴定等进行审查,若不具有相应资质、资格或不具有承担相应鉴定能力的,应当要求当事人重新协商选择。
当事人一方放弃选择权利或者不配合选择鉴定机构的,司法技术部门可以在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和审理该案件的审判人员监督下,会同另一方当事人进行随机选择,并制作机构选择笔录,由参与选择一方当事人和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审判人员在选择委托鉴定机构表上签名确认。
第十七条当事人申请鉴定机构、鉴定人回避的,应当在选择机构时提出,理由正当,可合理排除机构入选。
鉴定机构选定以后,鉴定已经开始进行,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应暂停鉴定程序,按有关法律规定审查决定。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受理委托时,遇有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应当自行回避。
决定回避后,重新进行机构选择。
第十八条鉴定机构确定后,由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通知当事人在5日内向相关机构预交鉴定费,并告知当事人逾期不缴者,视为放弃鉴定申请,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当事人逾期不缴鉴定费的,司法技术部门应书面报告情况,退回案件材料。
申请鉴定一方当事人确有困难,无法按时足额交纳鉴定费的,应当在预缴期限届满前2日,向司法技术部门书面申请减免或缓交鉴定费。
司法技术部门在收到当事人申请后,由技术部门负责人审查并与确定接受委托的鉴定机构协商,3日内作出是否减免、缓缴决定。
第十九条预交鉴定费后,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出具鉴定委托书,3日内将鉴定材料移送鉴定机构,并由鉴定机构出具接收材料清单交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存留。
选定的鉴定机构在接收委托时,认为材料不齐、条件不够、技术缺乏等难以克服的原因不能接受委托的,应当重新选择鉴定机构。
对该机构提出不能接受委托的原由,司法技术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记录在案,以备机构选择和审核时参考。
第二十条鉴定委托书应载明如下内容:(一)委托日期;(二)案件性质、案号;(三)简要案情;(四)鉴定事项及要求;(五)鉴定完成时限;(六)移送的案件材料和有关的鉴定材料清单;(七)被鉴定标的物的详细地点、状况;(八)既往鉴定情况;(九)司法技术部门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十)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等。
鉴定委托书统一加盖人民法院院章。
第二十一条受委托鉴定机构在接收案件时或鉴定过程中,认为送检材料不齐,要求补充鉴定材料的,应当通知人民法院补充、收集。
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可以通知当事人补充,或者依法提取收集。
但必须经过质证,由合议庭审核确认后,方可作为鉴定材料移交鉴定机构。
第四章鉴定的实施及监督第二十二条鉴定机构受理委托后,应在3日内提出鉴定计划。
包括确定参加鉴定的技术人员、勘验现场或标的物的时间、出具鉴定结论的期限等。
并将鉴定计划以及参与鉴定人员的联络方式提交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承办工作人员,以便协调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鉴定机构、鉴定人不得单独会见当事人。
认为有必要了解案情、询问当事人时,应当通知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承办工作人员,由司法技术部门组织了解、询问。
鉴定需要检查、勘验的,应当通知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承办工作人员,由司法技术部门根据需要组织安排,必要时请合议庭成员到场。
第二十四条重大疑难案件或者需要听取鉴定意见的案件,鉴定机构应提交初步鉴定意见文稿一式四份,由司法技术部门承办工作人员提交案件双方当事人、案件合议庭或独任法官征求意见,也可通过组织听证的方式征求意见。
第二十五条鉴定机构应当在法院委托时确定的期限内完成鉴定任务。
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鉴定的,应当在规定结案期限3日前提出延期申请,经司法技术部门与合议庭研究决定,可适当延期。
因鉴定需要,依申请调取补充材料的时间可以不计入鉴定期限。
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承办工作人员负责适时催办。
鉴定机构无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鉴定事项的,或经延长鉴定期限后无正当理由仍不能完成的,必要时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可以终止委托鉴定关系,并根据需要更换鉴定机构。
鉴定机构在收到终止委托鉴定关系通知3日内,将送检全部材料退回法院。
已经发生的鉴定费用等,应当由鉴定机构自行承担。
第二十六条更换鉴定机构的,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和移送鉴定案件的庭(局)。
重新确定鉴定机构,应按原程序进行选择、委托。
第二十七条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文书,除遵循行业规定的文书格式外,内容还应包括鉴定依据、鉴定过程、鉴定方法和手段等。
鉴定书应当由鉴定人签名,加盖鉴定机构公章,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资格证书复印件,以及其它鉴定记载材料。
鉴定机构应当制作正式鉴定文书正本一份和不少于三份的副本,连同移送的所有鉴定材料一并移交给司法技术部门。
第二十八条鉴定完毕,需要鉴定人出庭的,应当在开庭7日以前书面通知鉴定机构或鉴定人,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负责协调鉴定人出庭工作。
鉴定人在接到出庭通知后,应当按时出庭。
鉴定人出庭的有关事项,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鉴定的中止与终结第二十九条有下列情形影响鉴定进行的,中止鉴定:(一)受检人或受检物处于不稳定状态,影响鉴定结论的;(二)受检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指定时间、地点接受检查的;(三)因特殊检验需要预约时间或者需要等待检验结果的;(四)须补充鉴定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