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单元整体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单元整体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单元整体设计

亦然。

用符号语言更能体现出数学语言的简练、明确等特点,更好地满足数学思考的需要。

用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所组成的式子只能表示个别具体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而用字母表示数,既简单明了,又能概括出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在较大范围内肯定了数学规律的正确性。

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出示:爸爸比小红大30岁。

提问:小红1岁时,爸爸多少岁?小红2,3,4……岁时,爸爸多少岁?学生得出:1+30,2+30,3+30,4+30……。

教师进一步提问:小红的年龄每年都在变化,爸爸的年龄每年也在变化,但是什么没有发生变化?上面的每一个式子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能不能用一个式子简明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呢?引导学生用“”来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符号的概括性: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逐步体会字母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和概括性。

同时也渗透了函数思想。

2.运用──经历符号化过程,实现数学建模会用符号表示,也就是会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叫做符号化。

符号化的问题已经转化为数学问题,随后就是进行符号运用和推理,最后得到结果,这就是数学建模的思想。

如:从纸上剪下2 cm,4 cm,5.6 cm,8 cm……长度的部分,所得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如果随意剪下一段,面积又是多少?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为。

又如:要求学生看图,说一说3本书与2.4元之间的关系。

学生开始可能会说道:“3本书的价钱一共是2.4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着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可能会说道:“每本书的价钱×3=2.4元”。

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它们的关系,这时学生可能会用“”来表示其数量关系。

这一过程是学生逐步数学化的过程,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符号来表示,是将问题进行一般化的过程,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

五年级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案例

五年级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案例

五年级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本单元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四篇课文,主题为“思乡之情”。

其中,《古诗三首》包括《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古诗;《祖父的园子》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月是故乡明》是一篇以月亮为主题的诗歌;《梅花魂》是一篇回忆外祖父的文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思乡之情。

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收集相关资料和素材。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思乡之情的诗歌、文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本单元主题“思乡之情”,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初步感知:教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生词。

3. 深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拓展思维,通过阅读相关诗歌、文章等,加深对思乡之情的理解。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收集的素材,与同学共同学习。

5.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本单元旨在通过研究音乐中的节奏元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节奏感,并通过音乐欣赏和创造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和掌握简单的节奏元素,如拍子、音符等;2. 能够感受和演唱简单的节奏歌曲;3. 能够参与到合奏活动中,体验音乐的整体性;4. 能够通过创造性活动,表达自己的音乐创意。

二.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奏元素的认识和掌握:教授学生拍子、音符等简单的节奏元素,让他们能够准确地感受和演唱;2. 节奏歌曲的研究: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节奏歌曲给学生演唱,通过合唱和齐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3. 音乐欣赏:选取一些具有明显节奏感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和体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节奏元素;4. 创造性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打击乐器、口语表演等方式,创造出简单的节奏,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合奏或合唱。

三. 教学步骤第一课:节奏元素的认识和掌握1.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介绍拍子和音符的基本概念;2. 指导学生用手拍出不同拍子,并教授几种简单的拍子形式;3. 引导学生演唱一些简单的节奏歌曲,让他们体会音乐中的节奏感。

第二课:节奏歌曲的研究1. 教授一首简单的节奏歌曲,并分发歌曲谱子给学生;2. 分组让学生练合唱,并指导他们在演唱过程中注重节奏感和合作;3. 鼓励学生尝试用身体动作或简单乐器伴奏,提升表现力。

第三课:音乐欣赏1. 选择一首具有明显节奏感的音乐作品,放给学生观赏和欣赏;2. 指导学生通过集中注意力,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和层次感;3. 引导学生描述和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第四课:创造性活动1.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节奏元素,用打击乐器或身体动作创造简单的节奏;2. 分组让学生合作演奏或合唱自己创造的节奏;3.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和自信心。

四. 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节奏元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考察学生在节奏歌曲演唱和合奏活动中的表现;3. 收集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创造性活动中的反馈和作品;4. 组织小测验或问答活动,检验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学生将知道:1.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是说明性文章的主要功能。

2.说明性文章有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说明性文章。

学生将理解:1.阅读说明性文章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2.恰当的说明方法有助于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明白。

学生将能够:1.读懂课本中的说明性文章,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2.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一篇文章,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三、单元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单元学习目标的梳理,可以得出学生需要理解的大概念是: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说明目的和效果服务的。

大概念聚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一种事物介绍明白?网络时代,大多数五年级学生对“直播带货”一点也不陌生,如果让他们也体验一次“直播带货”,当一次“小主播”,一定是跃跃欲试,那就创设“直播带货”的学习情境。

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设计为:安排一场直播活动,评出“最佳主播”。

参与直播活动的要求:1.能选择一种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作为介绍对象。

2.收集相关资料,能从不同角度介绍清楚这个事物。

3.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这个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吸引别人对你介绍的事物产生兴趣。

要完成这一核心任务,就需要将核心任务分解为以下几个子任务:任务一:确定介绍物品任务说明:根据学生的兴趣,以他们的生活为背景发布单元核心任务。

活动1:回忆之前学过的说明文及其特点,明白要将事物介绍清楚,需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活动2:初步确定说明对象,搜集资料。

学生根据教材习作页面的表格内容提示,选择一种事物作为自己的介绍对象,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为直播做准备。

任务二:跟着课文学方法任务说明:学习课文,关注说明方法,学习如何说明白。

以《太阳》一课为例,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

关联阅读《鲸》,印证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初试身手”,练习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片段。

将《太阳》和《松鼠》进行对比阅读,学习说明文不同的表达方式。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完整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分析
人教部编版第九册第五单元是由《太阳》、《松鼠》以及《习作五》组成。

本单元的两篇课文主要围绕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为主题编写的。

本组课文是介绍自然之物、探寻科学奥秘的,为我们揭开了许多有趣的自然之谜。

我们在感受探索自然奥秘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知识和乐趣的同时,也需要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探索未知的兴趣。

此外,我们还要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并尝试着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自己感兴趣的某种事物,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学习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种事物介绍清楚。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认本单元的12个2类生字;学会本单元20个1类生字,结合课文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利用重点语句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知文章思路。

4、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5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第五单元(作业设计)-【大单元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第五单元(作业设计)-【大单元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第五单元作业整体设计课时课型学习目标作业类型作业内容布置时间学生层次完成时长批阅方式一单元导读课1.指导学生明确单元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

2.通过多种方式,学会22个生字,在语境中运用23个词语。

朗诵、背诵并默写《太阳》《松鼠》中喜欢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前置性作业预习第五单元。

提前1天全体学生半小时课堂交流课后作业基础性作业1.抄写第五单元生字词。

2.熟读《太阳》《松鼠》二篇课文,将课文读通顺、流利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当日学有困难半小时全批全改发展性作业推荐阅读:《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学习当日学有余力半小时课堂交流二内容梳理课1.在将课文读通顺、流利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太阳》《松鼠》二篇课文,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阅读体会了解文章的基本的说明方法。

课后作业基础性作业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分条记录文章介绍了事物的几个方面及主要特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3.感知文本,体会文章的中心意思,学习当日学有困难半小时课堂交流2.通过朗读,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把握课文内容。

3.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领悟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领悟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发展性作业1.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基本的说明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能和同学分享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学习当日学有余力半小时课堂交流班级展示三学习表达课1.继续学习《太阳》,感受太阳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并积极探索自然科学。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3.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课后作业基础性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征。

五上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五上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五上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在设计这个单元的时候,得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

有些孩子喜欢动手,有些则更喜欢动脑,这时候就需要设计一些互动性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比如,咱们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孩子们分组讨论,彼此分享自己的观点,整个课堂瞬间就热闹起来了。

每个小组可以准备一个小表演,模仿一下课文中的情节,哇,那可真是笑点满满,让人忍俊不禁。

再说说评价方式吧,传统的考试方式有点儿呆板,没什么趣味。

何不试试让孩子们进行自我评价呢?他们可以互相给出反馈,这样既能增进彼此的了解,也能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

孩子们在一起讨论的时候,那些灵光一闪的瞬间,真是让人捧腹大笑,谁说学习一定要严肃呢?有趣的学习方式,才能让他们记得更牢。

教学设计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让孩子们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可以带他们去参观一些相关的地方,或是请一些专业人士来给他们讲讲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经历。

这样一来,书本上的知识就变得鲜活起来了,孩子们就像小 sponge,尽情吸收着每一滴知识的养分。

每当看到他们那双闪亮的眼睛,真是太令人欣慰了,心里那种自豪感,简直无以言表。

此外,咱们还得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关注这些差异,给予不同的支持。

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可以通过更多的辅导和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特别强的孩子,则要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更高的水平上发挥。

课堂上不能缺少幽默的元素。

一个小小的笑话就能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让孩子们更加放松。

孩子们本来就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乐于探索这个世界,每当他们在课堂上提出奇奇怪怪的问题时,老师也要耐心解答,这样才能引导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除了传授知识,更是心灵的碰撞。

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主题与学情分析。

1. 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题是[具体单元主题内容],这个主题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孩子们探索奇妙世界的大门。

它涵盖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和故事,既充满了生活气息,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小机灵鬼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但这个单元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充满了挑战与惊喜。

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小探险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在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小坎坷。

这也是他们成长的好机会呀!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孩子们认识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就像认识一群新朋友一样。

生字要会写会读,新词要理解其含义并能准确运用。

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来。

就像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样,把文章中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

掌握本单元的一些特殊的写作手法,比如[具体写作手法],让他们的作文也能像魔法一样变得更加精彩。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学会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就像小蚂蚁搬东西一样,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攻克学习中的难题。

引导孩子们学会做阅读笔记,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重要信息都收集起来,就像小收藏家收集宝贝一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孩子们对[单元主题相关事物]的热爱之情。

如果单元主题是关于大自然的,那就让他们像热爱自己的小宠物一样热爱大自然。

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坚持、勇敢等优秀品质的重要性,成为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小超人。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这就像是解开神秘宝藏的密码一样重要。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如[具体重点知识],这可是学习这个单元的核心任务。

2.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这对于小同学们来说有点像探索宇宙的奥秘,需要他们深入思考、用心感悟。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写作,就像小发明家创造新东西一样,需要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全部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全部课时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说明文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是独立的说明文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和指向习作的语文要素“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都服务于学生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的完成。

“搜集、使用、介绍”等词语都指向发展学生的实用性思维,具有实用性价值,从单元语文要素来看,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学习领域。

同时,教材精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太阳》《松鼠》,第一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是典型的说明文;第二篇语言活泼,描述生动,属文艺性说明文。

两篇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

“交流平台”归纳梳理了说明性文章的作用和其在表达上的特点。

“初试身手”引导学生选择身边事物,进行观察和搜集资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抓住特征对事物展开介绍;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最后安排了“习作”板块,介绍一种事物。

首先构思,再进行表达;然后修改习作,最后进行成果分享。

四篇文本学习资源,都为学生完成本单元习作提供了优秀的表达范例,利于学生体会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感受说明性文章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他们在习作中进行语言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判断是否“说明白”,学生还要建立一定的读者意识。

从读者的角度思考,通过这样的介绍,对方是否可以明白。

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通过阅读本单元不同类型的说明性文章,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清晰的结构,清楚地介绍事物,使得所写的说明文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与读者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流。

因此,我们为本单元确定了“清楚介绍事物,有效与人交流”这一核心目标。

二、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1.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会写22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分条记录获取的信息。

(3)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基本的说明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整体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整体设计

学生活动:完成课件表格内容
松鼠相关信息
外形特点漂亮、乖巧、驯良;面容
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
体矫健,四肢轻快;有帽
缨形的尾巴,吃相好。

活动范围
和生活规

行为特点
搭窝
其他习性
提升作业: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

6.板书设计 1
7.松鼠
学生活动:
1、阅读两篇习作例文,感悟文章
是如何把事物的不同方面介绍清楚
的,并回答问题。

2、小组讨论完成思维导图
3、合作交流,梳理方法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揣摩写作的方法。

旨在引导学生明白可以。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班级同学的家庭成员,学会用正确的语言尊重同学之间的差异。

2.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3.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人物特征和性格。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训练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意思。

2.用正确的语言尊重同学之间的差异。

3.描述人物特征和性格,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2.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相关课文。

2.教师准备课堂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

3.教师准备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4.学生预先布置家庭作业,准备个人见解和描述。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导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复习并导入本单元主题,引发学生思考。

2.学习课文:教师呈现课文内容,重点解读课文中的生词短语。

3.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课内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人物的看法。

第二课时1.复习检测:通过口头问答或小测验方式,复习前一课时内容。

2.学习进展: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性格的认识。

3.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彼此了解彼此并形容对方的特点。

第三课时1.复习联系:复习前两节课内容,加深学生理解。

2.审视反思: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性格特点,反思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3.展示分享: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画像自己和家人。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2.描写自己的家庭成员,用正确的语言尊重他人差异。

3.准备下节课分享自己的作品。

以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过程以实际情况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材教法分析
本单元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的学习目标与第一学段课标中的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不同,落实目标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操作活动,积极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数学素养。

本单元的几何知识环环相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四边形知识的完善,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迁移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面积公式的推导是今后体积公式推导的重要基础。

转化思想在本单元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有7个小标题,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小练习(二)。

这七个小标题根据内容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图形的认识,包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二是图形的面积,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对四边形认识的完善,因此可以把梯形调整到平行四边形认识之后学习,这样便于四边形知识体系的完善(见下图)和两类图形的对比。

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菱形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点,要在认识每个图形共同特征,和各自独有的特征基础上,建立各图形之间的联系。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三个内容紧密相关。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为基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长方形面积的推导为基础。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推导都要用到割补法,要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剪、平移、旋转、平移、把未知转化为已知进行推导。

三、单元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测量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2.通过操作、观察与分类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通过比较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并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底和高。

会借助工具画不同位置的高。

4.利用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

5.初步学会利用面积公式求有关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测量、验证用两条两边互相平行的透明色带的交叠出的四边形的特点,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可以重合的三角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特点。

3.通过用一组小棒首尾相连围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了解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4.利用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初步学习“化归”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用割、补的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的过程中,逐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

2.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的过程
中,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基于上述目标,关键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探究活动,建立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推导面积公式,培养空间观念。

而不是靠死记硬背一些概念或公式。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重点要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动手叠一叠,量一量,比一比,充分验证,最后认识图形的特征。

借助学具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2.“梯形”在小学阶段是第一次正式出现,教材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着重说明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3.“高”在小学阶段也是第一次出现,它是与“底”相对的一个概念,与生活经验有所不同。

4.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重点要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平移和旋转,把未知的图形转化为已知的图形,逐步推导出面积公式,特别是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除以2,在操作中,学生理解得会更透彻,不要简单地告知公式,不花大量时间进行简单重复计算,注意变式练习。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认识高和画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

(学生对高的认识存在困难。

在学生的大脑中,对“高”的认识,都是相对于地面的一个概念,是竖直向上的,如“身高”、“树高”、“楼高”,而向下的就变成了“深”,如“水深”、“地下室深度”;水平就变成了“长”,如“床长”、“木料长”。

也就是说,孩子们的经验系统不利于建构正确的“高”的概念,这是很大的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
1、正确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2、正确认识图形的高,能画不同位置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化归为长方形面积计算,利用
面积公式求有关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